被现代人误读的五句著名诗词
http://bbs.hnol.net/topic-819282-1-1.html
被现代人误读的五句著名诗词(张继合)
很多古典诗词,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语句,人们往往能脱口而出,掰开揉碎地解释,几乎到了约定俗成的地步。其实,随着现代生活远离古代社会,诸多常识性的文字也日渐生疏,难免后世生吞活剥,以讹传讹。仅举五个手边的例子,便可见一斑。
今 日 看 点 : 2007-11-30 ▲◆★●■
国务院:三峡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国人惊呼:中国的外交太可怕了!
http://topyl.com/view.php?fid=DBXW&id=2678562
【 转 载 】2008年 中 国 十 大 预 测
http://blog.ifeng.com/html/87/759887-1181848.html
上海海关薪资暴跌说明啥?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711/1128_23_313741.shtml
96.5%民众不满工资现状说明什么?
http://news.ifeng.com/opinion/200711/1128_23_313741_1.shtml
中国工资涨幅给GDP世界第三抹黑
http://times.voc.com.cn/Article/200711/2007112082325700804.html
中国军舰为什么要访问日本?
http://blog.ifeng.com/html/73/604773-1182849.html
中国军舰首次访日 能否打开中日人民心结
http://phtv.ifeng.com/program/hwdzb/200711/1129_1943_315184.shtml
“七千人大会”的某些开法值得借鉴
http://bbs.hnol.net/topic-829888-1-1.html
台湾公司出口核武制造设备被查获
http://news.sina.com.cn/c/2007-11-30/021312993717s.shtml
国务院:三峡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8: “三峡水库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水库。”昨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三峡工程建设问题接受记者采访。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自1950年代毛泽东提出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来,相关争议就没有停止过。经过多次论证,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 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了《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底,三峡工程正式开工,明年底,作为世界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之一的三峡工程将全面完工。
1999年,《中国水利报》和《中国水利》月刊发表了水利部原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的一篇讲话,其中提到:三峡工程“人大也算是通过了,现在也开工了,但是从我个人思想上讲,我对自己主持的论证到现在还没有做最后的结论……我感觉到最后还是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当时论证中认为有两个问题是最担心的,一个是泥沙问题,一个是移民问题,现在我还加上一个库区污染问题,我认为这三个问题仍然值得非常重视。”她还说:“三峡的论证虽然是结束了,三峡工程虽然是开工了,对论证究竟行不行,还要经过长期的实践考验。”
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泥沙、移民和库区污染问题,再次成为媒体追问的热点。此外三峡的资金管理、防洪效益等问题也备受关注。
◆ 八问三峡工程 ◆
▲ 1、泥沙问题:“三峡水库是淤不满的”
● 记者:三峡库区泥沙的问题现在好像很严重,我听说过上游的一些水电站,向家坝和溪洛渡,建设这些水电站的主要原因就是解决三峡泥沙的问题,他们说40%的泥沙是从长江上游而来。怎么解决上游的泥沙问题呢?
★ 汪啸风(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三峡工程的泥沙问题是这项工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之中重点研究和阐明的问题。我们在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2006年和2003年,对蓄水以来不同的水位进行观测,入库的泥沙量原设计预测是每年5亿吨,而现在实测的结果只有2亿吨。泥沙来量明显减少。而且工程的排沙功能已经达到或超过设计的要求,就是说排沙的功能也很好。
★ 潘家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现在每年进库的泥沙数量是当时估计的不到40%,排沙比超过原来的预测数字。库区泥沙的预计情况、预计数量完全在控制之中。所以,尽管现在蓄水还没有到达最后的水位,运营的时间也比较短,泥沙的影响我们将仍然长期监测,但是我认为三峡水库经过几十年的运行,达到平衡的时候,它的有效库容绝大部分都能够保留下来,三峡水库是淤不满的,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三峡水库绝对不会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水库。这就是我的回答。
▲ 2、地质灾害:未发现明显诱发地震现象
● 记者:如何应对三峡工程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一些不利影响?
★ 汪啸风:大家很关心地质灾害问题,我要向大家介绍,三峡地区在建坝之前就是一个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国家投入了100 多亿资金同时进行库区的地质灾害治理,所以目前我把它描述为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有效控制不等于今后绝对不会发生任何的滑坡、有关险情的出现,因为水库蓄水以后会出现一个库岸再造的过程,中国政府密切进行观测,加强治理,我认为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损失。
大家还关心大型水库诱发地震的问题。我向大家通报一下,我们经过蓄水以后几年的观测,还没有发现明显诱发地震的现象,现在三峡地区反映出来的地震强度,无碍大坝的安全。这是当前的基本情况,除此之外,生物的多样性保护方面,中国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仅珍稀特有和经济鱼类,我们放流已经达到了 2亿多条,这个数量级也是比较大的了,一些珍稀特有的陆生动植物,我们也做了很好的保护。
记者:三峡水库里面有多少地方存在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危险?这些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方,大概有多少人口?而且在这些人口中,有多少是因为可能存在危害而搬走?
★ 李永安(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三峡库区历来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90年代三峡工程开始兴建以后,组织了很多专家对整个库区地质灾害的地方进行了勘察和研究,在建设期间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治理。
▲ 3、污染问题:“不要把小猫说成老虎”
● 记者:您是否可以评价一下水库的水的健康质量如何?
★ 汪啸风:目前总体水质没有超过国家的标准,还是属于可饮用水的范围。
记者:在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环保法律执法检查的时候提到了三峡出现了水华(注:“水华”是淡水中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如蓝藻、绿藻、硅藻等,也就是水的富营养化),请问现在的水华是更严重了,还是改善了?还是维持了原状?
汪啸风:三峡工程对水质的影响,我请朋友们关注国家环保总局每年对于三峡环境监测的公报,公报上说得很详细、很全面。现在的总体评价,水华问题处于稳定期。就是说,它没有出现大面积爆发的趋势。但我们密切注意到发展的趋势,这也是必要的。主要的措施是控制点源和面源的污染源。到现在为止,国家拨了专项国债资金392亿,在库区建了50多座污水处理厂和40多座垃圾处理厂。面源污染的控制,大家也得理解,有一个过程。所以,马上去削减这个趋势,必须要看后面几年的结果。所以,希望大家密切关注环保总局的公报。
★ 潘家铮:长期以来库区的工矿企业也好,城乡居民也好,都是把长江当做天然的“下水道”,什么污水、什么垃圾都向江里一倒了之。这样的情况是绝对不能够持续下去的,进库不净库,这种情况是不能持续的。进了库,那些污水垃圾通通流到下游,哪怕是流到大海,海也受不了这样的污染。正是由于三峡水库的建设,国家和地方齐心协力,整治污染,解决了大污染。有些媒体说的是个别支流的情况,这些情况并不严重,我们完全有条件和能力加以解决,我们欢迎大家提出问题,但希望对问题的程度有一个衡量,不要把一只小猫说成一只老虎,这是我们的希望。
▲ 4、重庆水旱:库区对气候影响不超10公里
记者:从去年到今年,重庆的气候出现了异常,比如说去年是百年难遇的大旱,今年是百年难遇的洪水,有一种说法说重庆的气候异常和三峡工程有关,对这样的说法您怎么评价?
★ 李永安:近几年,
库区发生水旱灾害,发生之后我们一直在跟踪研究这些问题,这应该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根据气象专家的分析,主要的原因来自于大气的影响,三峡库区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对气候的影响不超过10公里,对温度的影响不超过1℃。至于今年重庆发生的大暴雨,根据卫星云图的监测,这场暴雨的形成是在上万米的空间范围内形成的,三峡大坝只有185米,所以对重庆的这场大雨没有影响。
▲ 5、生态问题:对生态环境影响利大于弊
记者:9月25日的时候,部分专家学者在武汉召开研讨会,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他们发出警告,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有很多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会酿成大祸,而当时也有引述,汪先生说“不合理的开发造成了很多的生态退化、水土流失的加剧情况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好像今天听你们的汇报,都是比较正面的消息。不知道汪先生能否阐述一下当时你提出的警告,到现在你们对问题有什么对策吗?情况还是一样令人关心吗?
★ 汪啸风:我想首先说一个三峡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结论指出:生态环境问题不影响工程可行性,总的来说,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按照这个结论,我在武汉会议上,充分肯定了三峡建设以来所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建设一流的水电工程,创造一流的生态环境的“双一流”目标及其实现的措施和途径。同时,我也根据这个结论分析了可能出现的隐患和问题。我要给大家表明,这是中国政府一贯的立场,就是从项目研究开始,就十分重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而不是某些舆论所说的中国“始料未及”,好像以前什么都不知道,不存在这个问题。也不是某些舆论说的“中国政府官员首次承认这个问题”,大家知道环境评价书是1991年做的,那时候就提出来利大于弊,就说明存在弊端,我们怎样去克服它,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这项工程所作的结论是科学的。
▲ 6、资金监管:2.89亿移民资金违规
记者:有多少用于三峡移民的资金是被挪用了?真正有多少用于移民的资金是真正用到移民的身上?
★ 汪啸风:三峡工程的资金使用每一次审计都要向社会发布审计公报,详细情况朋友们可以关注审计公报。现在究竟有多少资金被挪用了呢?从审计报告披露的情况看,在500多亿移民资金中有2.89亿是违规的,大约占0.5%的水平。而这种违规不是进了个人口袋,像2.89亿有2亿以上是属于不按计划超规模使用,用途还是恰当的,就是规模扩大了。
究竟有多少资金用到移民身上,我介绍的500多亿移民资金,它包括合理的补偿,这是直接用到移民身上的。后期扶持资金是直接发到移民手中的。现在农村移民每年发600元钱,这是直接发到移民手中的。还有一部分是按照移民条例规定,是用于移民区的,像交通建设等方面。
▲ 7、防洪问题:三峡工程防洪效益毋庸置疑
记者:有人说三峡工程并不能够说是一个成功的防洪工程,因为它并没有有效地防止洪水。您怎么看?
★ 汪啸风:至于对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怀疑,我认为不需要说更多的话,我生长在长江流域的洞庭湖区,而且在那儿做过政府的主要官员。我身受长江洪水泛滥在荆江河段的危害,1935年以来被洪水吞没的多达几十万生命。难道我们继续去忍受这种自然界的侵袭吗?而且三峡防洪库容是221亿多立方米,再和联合调度配合起来用,它可以把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当然最好的证明是今后的事实。
★ 李永安:我想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是毋庸置疑的,今年长江上也出现了洪峰,正因为三峡今年有一定的防洪库容,所以长江的中下游非常安全。武汉市每年的汛期都有很多群众去防汛,但今年武汉市的汛期,武汉市的江滩可以让老百姓去休闲了,这是最好的事实。随着三峡水库水位提高到175米,它的防洪效益会进一步发挥。
▲ 8、移民问题:重庆400万移民不是三峡移民
记者:如果有些人是需要被移民,但他们不愿意从房子里撤出来,你们将如何对待他们?现在有报道说重庆将再有400万人移民,能否确认一下这个消息?
★ 汪啸风:不愿搬出家的移民怎么办?中国政府始终注意用民主决策的办法和法治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我前面介绍到三峡库区有一个移民条例,它是完全带有法律属性的一个文件。对于这部分人,首先要瞭解清楚,他们不愿搬迁的客观原因是什么?该由政府解决的问题,必须给他解决好。再加上我们做了细致的帮扶工作,有很多人最后看到了政府的关心,也明确了政府的政策,还是搬了。至于最后极个别的不愿意搬的,那只能按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妥善地处理。
● 记者:有媒体报道,移民工程需要再次转移在重庆那边的400万人口,我想和汪先生确认一下这个情况是否属实?
★ 汪啸风:重庆有400万移民的说法,这不是三峡移民概念,三峡移民规划除国家批准的以外,没有其他的提法,而地方政府为统筹城乡发展,将来调整产业结构,有一个就业结构的调整,这和三峡工程移民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 三门峡水库是个错误
三门峡水库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专家的主导下论证建设,当时水利专家黄万里公开反对,警告泥沙淤积问题。1960年,大坝建成。此后,大量泥沙开始淤积,潼关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灾害不断。2003年,渭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据央视报道,当时已经92岁高龄的两院院士张光斗和水利部原部长钱正英把矛头直接指向三门峡水库,力主废弃三门峡水电站。曾任三门峡水库技术负责人的张光斗此时将其称为一个“错误”。反对建设三门峡水库的黄万里先生后来也坚决反对三峡工程上马。
■ 水位升高 地质灾害更频繁
★ 鲁家果(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曾任水利电力部规划局副总工程师的陆钦侃在1988年参加过三峡工程专题论证,任防洪组顾问,是该组两位拒绝在当时论证结论上签字的专家之一。自三峡蓄水以来,他五次上书给中央领导,每次都大概有几十个人附签。我赞成他的意见,有四次都签了名。
我们的一个观点是,三峡大坝蓄水到156米后,就不要再蓄水了,否则移民问题不好解决。三峡上游在动工修建一些堤坝,可以调节水量,不需要蓄那么多的水。另外,库区地质灾害比较频繁,水位一升高,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会更加频繁。特别是大坝上游20多公里的地方,一边是青滩古镇,有一年老滑坡把古镇给冲掉了。目前青滩还有2000多方的老滑坡处在地质活动范围内。附近的350多立方体积大的链子崖,已崩开了1米多,有可能整体崩塌到江里,现在是用铁锚把它锚住,但还是有可能崩塌的。三峡论证报告中就提到这个问题。
另据黄万里先生考察,长江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