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进口那么多大豆:等于进口了东北华北土地★★

今 日 看 点:2019–0414(下午版)▲◆★●■☆

 中国为何进口那么多大豆:等于进口了东北华北土地★★

https://news.sina.com.cn/c/zj/2019-04-13/doc-ihvhiewr5611015.shtml

视觉中国墙倒众人推:对它的批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https://new.qq.com/omn/20190411/20190412A0LAAA00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大开幕★★ 

http://ent.cri.cn/20190414/fc2b215d-3c06-362e-f33f-34111192fc05.html

中国为何进口那么多大豆:等于进口了东北华北土地

https://news.sina.com.cn/c/zj/2019-04-13/doc-ihvhiewr5611015.shtml

 2019年04月13日观察者网:原标题:中国为何进口那么多大豆:相当于进口了东北华北之和的土地

2017年,中国进口9553万吨大豆,2018年虽因中美贸易摩擦少了些,但作为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作物,有人会问我们进口那么多大豆做什么?央视财经4月13日发布V讲堂视频称,进口大豆,相当于是进口了土地,是在节省中国的土地。

V讲堂指出,我们的土地太少,我们现在每年进口大豆的数量,如果不进口的话,用我们自己的土地来生产,每亩只有120公斤,我们需要多少土地呢?把整个东北的士地,整个华北的土地全部拿出来之后,都用来生产大豆,还不够进口的数量。▲◆★●■☆

 

视觉中国墙倒众人推:对它的批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https://new.qq.com/omn/20190411/20190412A0LAAA00

2019/04/12  导语:现实中有了版权纠纷,最好是诉诸法律,具体案情具体分析。而非一边侵犯着别人的著作权,一边要求别人学会宽容。文 | 刘文昭

一个距地球5500万光年的黑洞,让一家中国公司成为众矢之的。因为涉嫌“霸占”黑洞照片,视觉中国被各种媒体围殴,今天开盘一字跌停。引发众怒,视觉中国有些事当然做得不对,但对它山呼海啸的批评中,有很多是错的。

视觉中国哪些做得不对

引爆负面舆情的,是一张不起眼的微信截图:网友去视觉中国的图库一查,还真有!视觉中国倒是并没有表示此图所有权归于自己,而是在图片说明中介绍,此图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提供,仅限于编辑类用途。

一问客服,客服这样回复:这下网友不干了。因为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官网上,有条款明确表示,这张图遵守的是CCBY 4.0协议,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分发、传播、修改本创作。按说到了这份上,就宣布这个图大家随便用呗,可视觉中国发布了一个这样的声明:在很多人看来,视觉中国是在混淆视听,变相威胁公众,让人误以为这照片它也有版权——不向它买,也要向别家买。随后共青团中央发现国旗、国徽也在视觉中国的图片库中,还要付费,于是网友更加愤怒了:虽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矢量图是视觉中国的签约设计师手绘勾勒而成,也算包含了设计师的劳动,可作为商业作品。但有律师认为,国旗、国徽及其图案的使用有很多法定限制,尤其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没有独创性的国旗、国徽图片,不受著作权保护。

视觉中国吓得赶紧认错:图片由视觉中国签约供稿人提供,经网友举报的国旗、国徽等不合规图片,已经下线。但事情并没有完,网友发现视觉中国多张图片中有敏感有害信息,相关图片被大规模转发。还有网友控诉视觉中国把自己的图放到网站上,自己用还要花钱买。

视觉中国的命运可想而知:再发致歉信,然后网站也打不开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视觉中国当然有错。客服人员的回复,完全是商业话术,一点法律常识都没有。人家都找出了天文台的照片,它还警告网友有法律风险,完全是火上浇油。更重要的是,审核摄影师上传的海量图片,虽然成本不菲,但既然吃版权这碗饭,这个钱就应该花。现在出了问题,网站关闭整改,也不足为奇。

但一些人对视觉中国的批判,客观上是在帮“小偷”说话

在网络上,审核不力却少人关心,很多人集火攻击的是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研发图片版权追踪系统“鹰眼”;发现侵权时不说话,放水养鱼;攒够了索赔,索赔金额高,要挟对方签长期合同;什么图片都打上水印,到处骗钱。总之,视觉中国就是一个靠打官司索赔为生的“版权流氓”,天下苦视觉中国久矣。指责视觉中国是版权流氓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其实视觉中国对此也做过回应。视觉中国联合创始人柴继军在接受刺猬公社采访时表示,视觉中国的核心商业模式是授权模式,不是所谓索赔维权。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立案、诉讼、判决等一系列司法流程是很高的时间和管理成本,光靠打官司不可能是一种长远的商业模式……绝大多数客户都会在司法诉讼判决前与其达成和解,并成为长期合作客户。最终通过法庭诉讼生效判决的金额不超过0.1%。

柴继军可能对视觉中国的商业模式有所美化,但打官司成本高是常识,声明有版权和有版权也是两回事(版权是谁的,法律上有完备的规定)。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也有不少视觉中国提起诉讼被驳回的案例,被驳回焦点往往集中在:公司对案涉图片是否拥有著作权,被控侵权行为是否发生在公司的授权许可期限内,以及被告方是否构成侵权。

且作为上市公司的高管,他对公司经营的描述要负法律责任,他的话显然比“靠打官司索赔为生”的都市传说更可信。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视觉中国每年还提起几千件诉讼?答案很简单:侵权的人太多了,视觉中国起诉的只是一小部分。当然,在一些版权保护充分,赔偿金额较高的国家,的确有“版权流氓”刻意收集专利或版权,然后发起以获利为唯一目的的诉讼。跟它们相比,一口断定愿意发展“长期合作客户”的视觉中国是版权流氓,还为时尚早。还有人抱怨,自己只是不小心用了视觉中国的图,就被视觉中国盯上了。可“商业维权有其天然的正当性基因”;不懂法,也不是免于处罚的理由。何况,一些自媒体究竟是不小心,还是故意裁掉logo免费用人家的图,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就算中国真有“版权流氓”,也不必呼天抢地。作为版权保护最积极的一群人,他们能比原权利人更好的保护版权。更多的原权利人把版权交给他们,既节约资源,又提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效率。这些人和职业打假人一样,他们的目的或许是自私的,但能促进社会某方面的进步。这也是在此次事件中,不少摄影师支持视觉中国维权的原因所在。那些责备视觉中国“凶猛”维权的媒体,有没有想过被“白嫖”多年的摄影师?还是你们觉得“窃书不能算偷书”,用他们的图是看得起他们?抱怨别人用鹰眼,跟小偷责备警察技术手段高超,又有多大区别?

版权争议是法律问题,涉及多方利益的博弈

有人会问,那我们就该忍受各种版权流氓公司的骚扰吗?当然不是。版权流氓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如浪费司法资源,埋没了作品的实际价值,阻碍创新等。不过,现实中有了版权纠纷,最好是诉诸法律,具体案情具体分析。而非一边侵犯着别人的著作权,一边要求别人学会宽容。此外,版权保护到何种程度,也涉及版权人、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普通用户等主体的利益博弈,不同群体也有不同的诉求。但纵观世界各国,大都是将对版权人的充分保护放在首位,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公众利益的损失。在一些发达国家,在版权保护上已实行了“三振出局”规则。“三振出局”(3-strikes and out)是棒球运动中的一项术语,如果投球手连续投出三个好球,而对方的击球手一个没有打到,该击球手被判出局。

在著作权保护上,“三振出局”是指著作权人发现网络侵权行为后,可通知相关部门对侵权者提出第一次警告,若侵权行为再次发生,将对他发出第二次警告,然后是第三次。如果三次警告通知发出后,侵权行为仍在继续,著作权人则可向法庭起诉要求赔偿,还可请求法院下令暂停侵权人网络接入服务。当然,也有学者认为三振出局侵犯了用户的基本权利,也无法遏制盗版,并提出新的著作权补偿建议。所以说,想达成版权保护和公众利益的完美平衡,并不容易。在人类的历史上,知识产权出现得时间很晚,一些保护原则就是反人类直觉的。希望这件事能够让人们更好的了解版权制度,而不是变成一场发泄怨气的网络狂欢,阻碍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的进步。▲◆★●■☆

 

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盛大开幕★★ 

http://ent.cri.cn/20190414/fc2b215d-3c06-362e-f33f-34111192fc05.html

2019-04-14北京日报|编辑:梁宁

昨晚,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在怀柔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开幕。本报记者 张立朝摄

四月的北京,草长莺飞。昨日傍晚,位于怀柔的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300多位世界电影人在此齐聚,共同见证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及红毯仪式的举行。

“九九归一”,北京国际电影节进行到第九年,既是新旅程的开启,也是电影初心的回归。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继续奉行“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核心价值理念基础之上,以“家·国”为主题,为新中国70华诞献礼。

“流量”明星让道,老艺术家做主角

与往年不同,今年的电影节红毯场地从室外搬到室内举行。没有了往年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标志性的长阶梯,今年的红毯环节与现场观众离得更近,环节安排也显得更高效紧凑。

红毯仪式上明星做主角,一直是电影节等奖项活动的惯例。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红毯仪式,却从出场顺序、环节安排等各个层面,体现出对电影前辈、对传统艺术的尊重与保护。作为第三个走上红毯的电影剧组,《红星照耀中国》剧组中备受观众热爱的老艺术家李雪健老师,虽然因为身体原因说话无法大声,却迎来了现场最热烈的掌声与呼喊声。

作为本届电影节的重要环节,“经典京剧电影”单元展映的四部影片主创,是红毯上平均年龄最高的一组,四部京剧电影《大闹天宫》《红楼二尤》《四郎探母》《贞观盛事》均由在业内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领衔,其中《贞观盛事》就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关栋天主演。因为并不熟悉红毯环节,老艺术家们还在背景板前停留拍照时,青年演员周冬雨已经走到了台前。尽管粉丝的呼声十分热烈,周冬雨还是很“自觉”地站在台侧,而现场报幕的主持人也随即停下了对周冬雨的介绍,耐心等待老艺术家们离开舞台中心。

家国情怀唱主角,主旋律题材是宠儿

“家·国”是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主题词,以家国情怀为出发点拍摄的中国电影,也在这两年间成为了新的市场热点。今年,这一趋势依然十分明显。去年,《红海行动》成为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唯一获奖的华语电影,今年,出品方博纳影业再次带来了《中国机长》和《烈火英雄》两部影片。《中国机长》全阵容首次在公开场合亮相。

曾经在《我不是药神》《延禧攻略》中塑造出经典角色的演员谭卓,这次将在《烈火英雄》中饰演消防队长的家属,黄晓明则饰演一名消防队长。谭卓透露,在拍摄前导演收集了不少背景素材,演员们看完几乎都泣不成声,“因为太震撼,也太揪心了!”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于冬表示,这是一部表现当代消防员的商业电影,也是中国电影第一次大规模把镜头对准消防员,“消防员是冲在第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也是全世界在和平年代伤亡最多的职业,我们希望借此展现电影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也向和平年代的英雄致敬。”

为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批主旋律题材的电影也集中在电影节亮相。开幕影片《音乐家》由胡军、袁泉主演,讲述作曲家冼星海不为人知的生命经历;由李雪健特别出演的《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美国记者斯诺与中共领袖结交,并将“红色中国”推介到全世界的故事;由陈凯歌担任总导演,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七位导演联合执导的《我和我的祖国》,则用超豪华的导演阵容讲述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典历史瞬间下,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动人故事。

中外合拍成平常,北京已成影人打卡地

自2011年首次举办以来,北京国际电影节就以国际性、专业性、开放性为目标,广泛征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优秀作品,逐渐开放的中国电影市场也为众多中外合拍片大开方便之门。集纳全球范围内的优秀电影作品,汇聚中外电影人的智慧结晶,这一主旨也在众多合拍片中集中体现。

开幕影片《音乐家》就是首部中哈合拍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正是我国音乐家冼星海在苏德战争爆发后流落到哈萨克斯坦的一段经历。中国首部火山题材的视效灾难动作大片《天火》,由《古墓丽影》导演西蒙·韦斯特执导,汇聚了来自17国的551位电影人。该片的摄影指导、动作指导、艺术总监等同样都是国际大咖,代表作包括《美国队长》《谍影重重》《王牌特工》《饥饿游戏》《蜘蛛侠》等。

这次带来电影《匹田先生恭喜你太太怀孕了》的日本演员松重丰,此前因日剧《深夜食堂》备受观众喜爱,他透露自己刚刚开通了微博账号,结果受到了中国影迷的热烈欢迎,粉丝瞬间突破七万人。“非常荣幸受到中国观众的喜欢,如果通过北影节的契机,和中国电影人有更多合作,那是最好不过的。”他还说,最近正在学习用中文发微博,因为自己在大学的第二外语就是主修中文。

当北京这座城市与电影相遇,就会有不少奇遇发生。有着“法兰西玫瑰”之称,多次来到北影节的法国女演员苏菲·玛索在开幕式上这样说道,所有人都热爱电影,因为电影是一种超越语言、民族的艺术,它是一场旅行,一种了解,让我们遇见他人,分享我们生活经历的方式。今晚,北京国际电影节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本报记者 李夏至 王广燕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