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2018-11-27(下午版)▲◆★●■☆
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遇袭背后的俾路支解放军★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6327854
从“蓝盔部队”看中国的大国形象★★
http://www.stnn.cc/kzg/2018/1126/594321.shtml
川习见面 中国仍不愿”大妥协” 已想到新策略★★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25/7850753.html
民进党入寒冬,三方面影响未来台湾政局★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25/7850499.html
传于丹被免职 “毒鸡汤”最终毒倒自己?★★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25/7850743.html
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馆遇袭背后的俾路支解放军★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46327854
阿西夫·法鲁基BBC乌尔都语记者、俾路支分离主义组织“俾路支解放军”士兵。
星期五早上,位于卡拉奇繁华地区的中国领事馆被袭击,造成7人死亡。俾路支分离主义组织“俾路支解放军”的武装组织已承认对袭击负责。
俾路支分离主义者警告中国政府,不要再借中巴经济走廊(CPEC)的名义抢占俾路支省的自然资源和土地,否则他们会再次发起袭击。
中国和巴基斯坦政府宣布,中巴经济走廊改变了巴基斯坦,尤其是俾路支省,通过这一项目,将在包括俾路支省在内的各个地区进行大量开发,为这些地区带来繁荣。
例如,中国政府将接管瓜达尔港(俾路支省的一个港口城市)的运营,声称这将成为该地区繁荣的象征。
如果这些说法都是真的,并且中巴经济走廊能保证俾路支省的发展,那为什么俾路支的一部分人要反对该项目的投资,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已准备好为此而杀人呢?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激进的极端主义分子反对中巴经济走廊,一些手无寸铁的民族主义团体和领导人也反对这些在俾路支省的投资。
那么这些俾路支民族主义团体的问题是什么?
产权上没有分到一杯羹,并且也没有参与CPEC决策过程,中巴经济走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08年巴基斯坦人民党当政时期。
中巴经济走廊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08年巴基斯坦人民党当政时期。当时的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多次访问中国,因此,瓜达尔港口运营部门从新加坡公司变成了中国公司。
巴基斯坦穆斯林联盟(谢里夫派)政府不接受人民党领导的主张。
参议员巴洛科是来自俾路支的最强烈声音之一,他说,人民党的领导决定了瓜达尔的命运,但这个决定不能让人信服。
前人民党政府违背了俾路支人的意愿,允许中国海外港口控股公司在瓜达尔港建造泊位并运营,这一过程并没有达到国际标准透明度。这一过程中最令人惊讶的部分是新加坡港务局在前总统扎尔达里面前给了一家中国国有公司一份有争议的合同。当时并没有俾路支省的代表在场。
这是对这项投资的核心反对意见之一。俾路支政治领导人和激进组织认为,在决定俾路支省特别是瓜达尔的命运时,伊斯兰堡没有让省级领导层充满信心,这些省级领导甚至都不知情。此后,谢里夫派政府召集了不少各方参与的会议,并向俾路支省的领导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详细介绍,但是长时间内形成的不满并没有被消除。
抢夺当地自然资源?
巴基斯坦的每个家庭都使用天然气,但在俾路支省的许多房屋中没有这种设施。值得一提的是,天然气在巴基斯坦被称为隋气,并以俾路支省的隋地区命名。
针对这种现象,一个有力的反对意见是,一个生产这种自然资源的省份为什么仅能获得这么小的销售份额?
巴基斯坦政治观察家并没有给这个争论足够的关注点。但俾路支民族主义者一再提出这一话题,称中国和联邦政府将占据他们的自然资源,导致当地人没有机会利用自己的资源。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俾路支民族主义者视中巴经济走廊为占据其自然资源的计划。瓜达尔正在快速变化,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还没有看到变化。
瓜达尔正在快速变化,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活还没有看到变化。港口安装了新机器,修建了道路,建造了新的建筑物和殖民地,但居住在瓜达尔镇的当地人渴望的是很简单的东西,比如供水。
瓜达尔的唯一供水来源是阿克拉姆大坝,此前阿克拉姆大坝曾经为该镇供水几周,但此后,当地人接水需要经历漫长的等待。另一方面,从中国和巴基斯坦其他地方来到这座城市的工程师和其他官员很多,但这些官员中的当地居民比例很少。在这座城市运行的许多其他项目都有这个同样的问题。
俾路支民族主义者说,他们没有在工作和商业机会中获得应有的份额。另一方面,政府表示没有足够的受过良好教育并熟练当地的人选,因此无法给他们提供工作。这场辩论几乎是关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个被引发的问题是,谁来为这一地区的穷人和贫困人口提供技能和教育?
俾路支军队的影响力 这个地区安全部队的增加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军事冲突。
在整个俾路支省,军队检查站一直是武装分子、政治家以及俾路支民族主义者的目标。这些检查站大多数是在前军事独裁者佩尔韦兹·穆沙拉夫计划对俾路支民族主义领导人布格蒂进行军事行动期间创建的。
在一次行动中,布格蒂被杀。军方此后在当地新建了很多军事和准军事检查站。政府声称这些检查站是为了保护这些偏远地区的当地人。但俾路支民族主义者声称,这些检查站是侮辱当地人的象征。
巴洛科表示,中巴经济走廊区域将需要主要的安全设备,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将会增加。因此,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会产生更多问题。
该地区也有许多非俾路支安全部队,包括边防部队和海岸警卫队。遭受政治压迫的俾路支人们担心,这个地区安全部队的增加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军事冲突,到时,他们的生活将直接受到影响。▲◆★●■☆
从“蓝盔部队”看中国的大国形象★★
http://www.stnn.cc/kzg/2018/1126/594321.shtml
2018-11-26 星岛环球网:瑞士《新苏黎世报》11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希望通过“蓝盔部队”提高声誉,全文如下:
曾经,中国一直关注联合国维和行动,却未积极参与。如今,北京改变态度,希望成为联合国的可靠伙伴。
中国和美国最近在联合国为一件事发生分歧: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马朝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等人呼吁为非盟提供财务资源来促进维和行动,美国则拒绝了该建议。这间接反映了华盛顿正改变想法。目前,美国承担28.4%的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费,但特朗普政府宣布,这一份额将不再超过25%。
与此同时,中国希望利用自身优势,把自己塑造成国际组织的可靠合作伙伴。2012年至2018年,中国承担联合国维和行动经费的份额从3.9%上升至10.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年9月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将建设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并设立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
中国在联合国的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篇章。1971年10月恢复联合国地位后,北京还未准备好参加维和行动;1981年12月,中国开始提供财政支持,并承诺十年后派遣人员参加维和行动;1992年4月,中国派遣50名军事观察员和400名工程师到柬埔寨开展维和行动。中国派遣的技术人员、士兵等最初并不参与战斗任务。
第四章始于中国领导人雄心勃勃的外交政策。由于任务越来越微妙,中国愿意更多地参与冲突地区的维和任务。这种意识的改变在南苏丹显而易见,中国在这里有1030名士兵、12名警察、5名专家和20名参谋军官。在马里,中国也有近400名士兵。
中国军方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中国共有3.7万人参与24项维和任务,其中13人光荣牺牲。目前,参与维和行动的中国人为2517人。
在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中国参加维和任务的人员最多。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在所有参与国家中排名第十,埃塞俄比亚和卢旺达位列最前面。而美国只有51人在落后地区参与任务,华盛顿正在离开冲突地区。
中国通过参与维和行动寻求减少误解,并将自身塑造成为一个新兴、和平的大国,它没有修正主义的意图。北京也遵循任务的实用主义原则。对于士兵来说,维和任务提供了在国际军事行动中获得经验的好机会。北京同样有经济目标。在非洲,大多数中国“蓝盔”驻扎的国家都有中国投资。▲◆★●■☆
川习见面 中国仍不愿”大妥协” 已想到新策略★★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25/7850753.html
经济日报 2018-11-25:20国集团(G20)高峰会本周将在阿根廷登场,届时美国总统川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于场边会面,商讨贸易事宜。专家分析,习近平可能藉机宣扬中国已成功减少对出口的依赖,让其他国家不再有理由于美中贸易战中选择与美国站一边。
伦敦金融时报(FT)报导,美国贸易代表赖海哲上周砲轰中国根本未改变行为与伎俩,这番言论让本周川习会达成重大协议的希望蒙上一层阴影。美中激烈争执也让亚太经合会(APEC)18日闭幕时破天荒未发表公报,五天后才发表声明,以中性言论指出”我们敦促各国以自由、公平和公开的方式促进贸易”。
报导指出,分析师认为中国在G20峰会上可能不会寻求与美国达成”大妥协”,而是试图分化美国可能的盟友,策略之一是指出中国的经常帐顺差不断缩小,让本世纪以来经常指责中国顺差过多的贸易伙伴”无话可说”。
中国经常帐顺差在2008年达4,210亿美元的高峰,但今年头三季已呈现逆差。牛津经济研究院预估,中国今年全年经常帐顺差将”接近零”,原因是商品进口与外国观光增加已逐步抵销中国的制造品顺差。
市场研究公司佳富龙洲政策分析师谢妍梅认为,虽然中国见到有机会可阻止美中摩擦升温,但仍不愿对美国大幅让步,最可能的方式是祭出”技术性让步”。▲◆★●■☆
民进党入寒冬,三方面影响未来台湾政局★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25/7850499.html
联合新闻网 2018-11-25:台湾九合一地方选举民进党雪崩式败选,遭遇至少10年来最大挫败,外媒报导,蔡英文的执政能力与2020年连任之路将因此埋下变数,北京领导人也将冷静下来。
九合一选举民进党惨败,外媒报导,除了薪资成长陷入停滞以外,蔡政府面临军公教年改、一例一修等改革的冲击,部分选民抱怨未受其惠,更对两年来两岸关系恶化提出质疑。
伦敦金融时报(FT)报导,英国诺丁汉大学台湾政治专家苏利文表示,蔡英文带领民进党到2020年总统大选的能力出现一大问号,改革政策跌跌撞撞,经济成长动能疲软,北京对蔡政府也冷处理。
彭博资讯则报导,蔡英文总统任期还有18个月,虽然丢掉几座城市不会直接影响她的执政能力,但这次选举让国民党士气大振,民进党党内反对势力的声浪也可能转强,他们希望蔡英文放弃对北京采取温和立场。
台湾周六这场选战也导致蔡英文2020连任之路遭遇不确定性,虽然民进党仍掌控立法院,但地方政治人物也是动员草根支持群众的关键。
元大宝华综经院资深政治研究员荣沛芳表示,2020年蔡英文恐怕会遭遇严峻挑战;受年金改革冲击的公务员可能会动员起来反对民进党。
民进党兵败如山倒也可能令北京感到欣慰,静待蔡英文结束任期。淡江大学教授黄介正指出:”显然民心已变,北京可等到2020年总统大选后。”
北卡罗来纳州戴维森学院教授任雪丽说,选举结果虽不会促使蔡政府调整在两岸方面的做法,但可能会让北京冷静下来。对北京而言,最糟糕的局面是国民党完全瓦解,且台湾选民通过”正名公投”,但这些都未发生。这次以”台湾”取代”中华台北”名义参加国际赛事的公投未过关。▲◆★●■☆
传于丹被免职 “毒鸡汤”最终毒倒自己?★★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8/11/25/7850743.html
网易 2018-11-25:因为在《百家讲坛》上一部《论语》的解说而爆红的于丹老师,最近传言已经被免去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分党委书记的职务。有媒体第一时间联系到了该校的管理人员。据他说,就这个事情他们学校刚刚才开了个专门的会议,目前还没有官方宣布。所以还不能直接透露结果。
于丹老师曾经是许多人的偶像。因为她生动地、深入浅出地解说,普通大众,尤其是文化程度不高的老百姓对《论语》的认识和理解迈入了一个新的台阶。原来在大家的意识里,像这类经典古书都是艰涩的、高端的、难啃的。但是通过她的通俗化理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古代名著名篇独特的文化魅力。
但是,红了以后的于老师似乎跟她在课堂上说的不太吻合。要知道,她说的《论语》大都加入了个人的理解,然后以自己的三观和知识面进行阐述。心灵鸡汤就是从她这里开始广泛传播和流行起来。于丹作为一名资深的、著名的网红教授,说的确实非常好听,但是如果做的跟说的不能统一,势必会让人反感。
之前有媒体报道说,于丹受邀去国外讲课时,因为觉得自己的身价高,对主办方提供的酒店规格不满意,环境比较落后而坚持要求更换。更被爆出耍大牌。在她最火的时候,听说小崔都连喊“太难请了”,可见她已经膨胀到了怎样的程度。
另外,有人总结说,于丹有四点足以把自己积攒的名气和人气消耗殆尽。其一就是“假学问”。有许多文化底蕴比较深厚的人就评价说,跟《百家讲坛》上其他的教授大师相比,于丹讲的东西就是幼稚园的水平。其二,鸡汤太多且有毒。把《论语》中过多地搀杂了自己的感悟,整得好像自己有多么学问渊博一样,再对比她的所作所为,严重的说一套做一套。这不仅仅是虚伪的表现,更是假道学的典型特征。
第三条就是摆谱。架子太大,导致把自己不知要放在什么位置上才能满足虚荣心。这样做必然是自食其果。俗话说人富不过三代。说的就是一代暴富以后就很难把握自己,很容易无限放大自己的虚荣心,进而放肆自己,最终挺不过多少年。于丹这还没有惠及三代呢,在她自己这代已经就要摔下马了。
第四条说她失去了做人做学问的初心。也是,一个连住宿条件都要跟自己的身份相匹配的人,你还让她怎么葆有初心呢?虽然现在还不敢确定她已经被老单位炒了鱿鱼,不过以笔者对圈内的了解程度来判断,所谓的传言必定不是空穴来风。静等官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