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条人生哲理(57-58)
57:有用处的东西才有市场。立足生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与其追求华而不实的东西,不如脚踏实地地干些实事。在工作中,首先要把本职工作干好。 58:很多人不敢去追求成功,不是追求不到成功,而是因为他们的心里面也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暗示自己的潜意识: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心理高度”是人无法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之一。
今 日 看 点 : 2007-08-29 ▲◆★●■
中国经济问题在哪?郎咸平:主要症结是以GDP为纲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6608
战争就在门外,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军魂?
最近普京动作频频,俄罗斯火拼美国那是有原因的
成吉思汗真正的死因不可告人?
朝鲜建十公里铁丝网架 阻止难民逃往中国
http://www.singtaonet.com/euro_asia/200708/t20070827_605655.html
30万元8年赚到4000万 股市平民英雄操作原则
http://finance.phoenixtv.com/zq/zqyw/200708/0826_923_202202.shtml
解放军模仿鲨鱼结构建潜艇 日本诬“盗窃”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6613
中国官员吃喝玩乐 耗掉国家三成收入
http://www.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58705&PHPSESSID=82e876d7f9379d57aae83e2775a9f115
中韩建交金日成不满 要与台湾建交
http://www.singtaonet.com/reveal/200708/t20070827_606241.html
中韩建交台湾外交官撤离时搞破坏
http://www.singtaonet.com/reveal/200708/t20070824_604749_1.html
中国经济问题在哪?郎咸平:主要症结是以GDP为纲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6608
文章提供 于 2007-8-26 文章作者: 刘晓午
有人说他哗众取宠,但很多经济运行中的弊病都被他“不幸言中”,有人说他是“非主流经济学”,但他却是广大网民心目中讲真话的经济学家的代表。他就是郎咸平,一个近年来中国经济、学术界不能忽视的“现象”。也许正像他自己所说,他只“用数据说话,仅此而已”。继2004年“郎顾之争,国资流失”大讨论后,三年来,有“郎旋风”之称的郎咸平似乎隐居于中国经济幕后。
8月23日,郎咸平教授再次浮出水面,走上中国经济前台,接受采访,畅谈中国经济重磅话题及未来改革路径。本期对话,让我们走近这个低调了许久却依然故我的“郎旋风”。
★ “虚拟资金”推高房地产泡沫
100多个公章的积累造成了非常大的寻租空间,拉升了建房成本。
“虚拟资金”进入股市,股市就有泡沫,进入楼市,楼市又有泡沫。
流动性过剩可以透过宏观调控而受到控制,但是“虚拟资金”刚好相反,越是宏观调控,就越打击投资意愿,就挤压出更多的“虚拟资金”。
●《中国经营报》:最近中国经济出现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大学生就业难,及农产品价格上升的问题。你如何看待?
▲ 郎咸平:中国29年的改革开放,其目的是推行市场化。但是中国的多项改革走到今天,基本上都是供给面市场化严重不足,而需求面市场化严重过度。我以老百姓最关切的房改、医改和教改为例。
所谓“楼市的供给面市场化不足”是指楼市供给面基本上操纵在地方政府的手中,因此市场化不足。房地产三大特征:
◆ 一、两大核心资源——土地开发权以及银行信贷权。这两个权力基本上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上,因此政府官员就有“寻租”的可能。
◆二、地产市场的长流程管理。就是从立项到最后的销售起码有100多个环节,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政府盖公章,这100多个公章的积累造成了非常大的寻租空间,拉升了成本。
◆三、在所谓的公开竞价之下,土地价格飞涨,这样就加大了构建成本。这三项因素造成土地成本大幅上升。
但是,这么贵的房屋,为什么有人会去买?那就要从我们的地产需求面来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资金在购买房地产。
◆ 第一,因为中国投资的环境恶化,使得民营企业家应该投资而不投资的钱大量积累。按照我的研究结果显示,我们民营企业家的投资意愿不到先进国家的20%,而80%的闲置资金去了哪里?
◆ 第二,腐败所形成的大笔贪污受贿款到底去了哪里?它不会凭空消失。
◆ 第三是国际热钱。第四是老百姓的储蓄款。这四笔资金汇集成了全世界绝无仅有的“虚拟资金”。
我的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投资环境的恶化所形成的第一笔资金和腐败所形成的第二笔资金是构成虚拟资金的主要部分。“虚拟资金”进入股市,股市就有泡沫,进入楼市,楼市又有泡沫。这股“虚拟资金”的出现造成了地产需求面市场化“过度”,因此两股扭曲的市场化现象纠结在一起使得房价居高不下,老百姓再也买不起房了。
至于其他领域的改革,例如医改供给面的问题也是市场化不足,因为很多地区的民营医院和地方政府挂钩垄断市场,如果允许民营医院随意定价,那又是需求面市场化过度而形成垄断定价,两个扭曲的市场化纠结在一起,老百姓又看不起病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教改领域。中国的绝大多数大学控制在政府手中并列入财政预算,因此大学供给面是政府垄断,因而市场化不足,一旦允许大学随意提高收费,又是需求面市场化太过形成垄断定价,贫民子弟再也读不起书了。
●《中国经营报》:如何监管调控进入房地产市场中的“虚拟资金”呢?
▲ 郎咸平:“虚拟资金”基本上是不可监管、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也就是来无踪,去无影。我今年四月份左右去成都演讲。成都市相关部门告诉我成都市当时的欢迎浏览ddhw.cn房价是五六千元人民币每平方米。我就问:你们预估一下外来资金购屋的比例是多少?当时相关部门的回答是:大概50%吧。五月份左右,我又去了重庆市演讲,重庆市当时的房价只有2900多元人民币每平方米,而外来资金购屋比例只有10%。我在演讲中指出重庆市的房价当前没有泡沫。可是,在演讲的最后,我提醒听众的是:现在虽然是没有泡沫,但是只要“虚拟资金”一进入重庆房地产市场,房价将会立刻产生泡沫。话音未落,言犹在耳,重庆市最近提出一个有关城乡统筹的特区概念,这个特区概念一出来,大量“虚拟资金”立刻涌入,一个月之内房价几乎上升了10%。
因此,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面疲弱是因为“三项因素”提高了构建成本,而需求面的强势则是大量的“虚拟资金”所造成。由于这些因素和宏观调控的金融变数是不相关的,所以很难透过宏观调控来控制住这种供给面市场化严重不足,以及需求面市场化严重过度的现象。这也是为何宏观调控屡次失效的原因。值得提醒的是,这个“虚拟资金”和一般人所谈的流动性过剩不同,因为流动性过剩可以透过宏观调控而受到控制,但是“虚拟资金”刚好相反,越是宏观调控,就越打击投资意愿,就挤压出更多的“虚拟资金”。
★ 主要症结是“以钱(GDP)为纲”
一个地方政府领导上台之后,可能他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只要卖地就可以了。
制造业的本质就是不需要大学生。
在很多时候,中国的经济是过热和过冷同时存在。
●《中国经营报》:不同的领域却产生了挤压出大量“虚拟资金”的相同结果。是我们的政策设计存在问题,还是在理念执行上出现了偏差?
▲郎咸平:“以钱(GDP)为纲”的心态促使地方政府热衷于卖地。一个地方政府领导上台之后,可能他什么事情都不要做,只要卖地就可以了。卖一块地GDP 就会上升一块,如果卖地的价格越高,GDP则上升得越快,领导个人的政绩也就越好。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地方政府积极卖地,也只在乎用自己卖地收入充实财政盈余,对于老百姓的住房诉求则漠不关心。
现在到医院看病,有些医生的第一句话已经不是你生了什么病,而是你带了多少钱?根据你带了多少钱来给你治疗。之所以这样问,还是因为“以钱为纲”的观念作祟。即使病人因为看不起病导致死亡,很多医院也无所谓,自己赚了钱就好。同样,大学提高收费也是“以钱为纲”。这笔钱去了哪里?学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