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种承受
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颠峰上跌落下来。承 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今 日 看 点 : 2007-08-01 ▲◆★●■
我们该不该怕中国的全球延伸?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52787
公信力的危机:中国当代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病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5157
历史的暗影:英国人笔下的中国文化 大革命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5140
美国中情局水准低? 未能预测的一起起大事
http://www.singtaonet.com/america/200707/t20070729_585900.html
外界评估:中国动手的可能不足30%!
http://www.milchina.com/Get/wenzhang/07281000290.htm
商业周刊公布2007年全球品牌百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5121
解析“中国式”监督的八大误区
http://news.phoenixtv.com/opinion/200707/0726_23_166777.shtml
被印度军方战后尊为战神的中国将军 !
http://junshi.daqi.com/bbs/05/231865574.html
刘亚洲透露惊人内幕:打越南也是为美国人打的
http://junshi.daqi.com/bbs/00/1511255.html
欧洲“伽利略”缘何牵手美国GPS ?
http://www.milchina.com/Get/wod/07291527869.htm
我们该不该怕中国的全球延伸?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652787
http://www.topyl.com Top娱乐网 发表日期:2007-07-29 来源: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明年的这个时候,中国将更受到世界的瞩目,它所受到的注意力将超过它作为一元国家的两千年历史中的任何时候,而且我们会有更多人通过电视关注北京。在 2008年8月8 日8时8分8秒,第二十九届夏季奥运会的开幕式将在北京耗资四亿美元的新体育馆展开。然后,一些受人尊敬的中国运动员(可能包括休斯敦火箭的姚明)将非常可能从“鸟巢”的一端爬上梯子,点燃奥运主火炬,造出这场全球体育盛事的燃烧的象征――也许也是“中国世纪”开始的象征。
当然,对国际形象敏感的中国政府不会使用这种明目张胆的口号(2008年奥运的官方口号是平庸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官方反而倾向于更为谦虚的“中国和平崛起”。这个短语本身默认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重新崛起引起了一些人的忧惧,甚至是恐慌。尽管中国军队仍然是投射 “硬实力”能力有限的二流部队,但是它三万亿美元的世界级经济赋予它很多投射“软实力”影响的能力。当美国因继续进行遭受国际唾骂的伊拉克战争而逐渐失去全球的亲善,中国吸引潜在的朋友,从哈萨克斯坦到沙特阿拉伯到秘鲁的经济协议,既为产品和服务打开市场,又确保重要的能源供应。这些相协调的努力让中国的经济机器保持高速度。
因此,如今美国发现自己面对一个难对付的经济竞争对手(它不会让人权纪录挡住做生意的路),面对一个富裕的银行家(美国依靠它来资助美国巨大的贸易赤字)。伴随着美国制造业外包而来的贸易差距已经在国会引发贸易保护主义反弹,而最近中国出口的一连串安全问题可能激化这种负面反应。对普通美国人而言,大局可能是这样子的:中国,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不仅吃我们的经济午餐、盗窃我们的就业,而且逐渐取代我们成为人人喜爱的有钱(deep- pocketed)朋友。因此,问题是,我们应不应该害怕中国?(作者 James Pethokoukis)(原题:中国的全球延伸)▲
公信力的危机:中国当代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病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5157
文章提供 于 2007-7-29: 中国当代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病,其中公信力的危机是中国当代最严重的社会病。光明观察发表署名王建光文章表示,这种公信力危机的社会病,有的是社会结构性的矛盾造成的,有的是社会转型造成的,有的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同步造成的,也有的是政府和社会相关部门没有与时俱进,工作方法落后、或不负责任造成的。
什么是公信力?简单地说有两个内容,一是社会或其中的不同主体对公共机关、政府部门行使权力的信任度和认可度的一种表示,二是社会大众对社会某种特定权力和角色形象和言行的心理认同。初看起来,公信力好像是很感性的,但其实是理性的,决不是Fans的行为。
文章称,如果社会不同角色缺少公信力,久而久之,便造成社会大面积的“信任危机”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十分可怕的。
★ 社会公权力的公信力面临挑战
一般说来,公权力是政府部门根据宪法和法规所得到的对社会治理权力。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阶段,公权力的内容有多有少,范围有大有小,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表面上,公权力来源于宪法,但事实,公权力最大的来源是来自于社会大众的心理授权,即对国家机器、行政体制、公务员队伍的心理认同,而这就要求作为我们政府代表的公务员应当居于道德的制高点上,以仪天下。在很大程度上,“社会公权力”幷不是指“中央政府”一个概念,它是通过各级公务员和政府基层和职能部门来体现的。
本处说到今天社会公权力的信任危机,其意是说人们对“有关部门”所说的话不仅是大都不信,反而是下意识地向其相反的方面理解,可称其为“坏向思维”。欢迎浏览ddhw.cn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的情况,人们对公共权力部门发布的任何信息都会向相反的方面理解,或从反面的角度来看待,要么就向较“坏”的一面理解。对其正面的讲话,人们往往会怀疑“是真的吗?不可能吧!”若是负面的,又往往是认为“很有可能的”。即使是已经被证明为道听途说的传言,人们仍然是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事例不胜牧举,如,当“有关部门”说,当前某种食品供应稳定,质量可靠,老百姓往往理解成某种食品肯定出现了问题。当有关部门说“某某问题”幷没有造成社会的不安时,人们往往都会理解成“已经”造成了严重的问题。从前几年的非典事件到松花江污染事件,再到近年的一些群体性的治安问题,社会大众的许多反应往往是如此。
★ 媒体的公信力和责任感的丧失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报纸”和“记者”都是神圣的字眼,他们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不仅是积极的,更是负责任的。“记者”不仅是无冕之王,有时更如“蜘蛛侠”一般,成为许多一筹莫展的老百姓的救星。那个时候, “报纸都报道了”的语言几乎成了真理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国家法律和中央文件的作用。由于中央文件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报纸的作用对社会的影响是更为直接和具体。
但是,现在的一些媒体不仅没有社会责任感甚至也无基本的职业道德。有的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知名度,不惜消费自己做人的基本良知。胡编乱造、捕风捉影,成为工作的不二法门。现在当你告诉别人一件事,说是“报上说的”,人们的第一回答往往是“报上说的你能相信?”想想近年来一系列的假新闻,真让人难以理解。
如果一个国家的媒体做到了这种地步,其公信力已经荡然无存。那么其代表的社会的良心也就真的不在了。
★ 知识分子的公信力和正义感形象的淡化
虽然不能说某种专业的知识分子被某种行业集体收买,但相当数量的知识分子在向金钱献媚,其言行却是白纸黑字有具可查的。知识分子的公信力和正义感形象的危机造成了其社会角色和形象的降低。以致于现在,不少人对于媒体上的“专家”、或其某种言论往往不以为然,甚至拍砖批评。
对此, “专家”们不要一味地责怪社会大众素质太低,即使你掌握了真理,那传播真理也是需要技巧的。事实上,当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住房价格飙升不止时,你还在引经据典地说房价不贵;当大家越来越感到菜篮子的沉重时,你还在喋喋不休地告诉大家,这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时,百姓能认可你吗!也许真的,从某些专家的收入角度来看,房价确实不贵,肉价还应有上涨的空间,但你知道百姓的感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