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的100句至理名言(82-89)
82.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烦恼以忍辱为智慧,办事以尽力为有功。83.万事得成于忍,与其能辩,不如能忍。84.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85.时 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86.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87.得理要饶人,理直气要和。88.不怕事多,只怕多事。89.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 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今 日 看 点 : 2007-06-25 ▲◆★●■
CIA曾偷拆中国及前苏联邮件 相关“家丑”"将解密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3299
探访中共中央北戴河办公内幕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3/11027561/20070623/14177644.html
第四次对话 中国称“战略”美国说“高层”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0706/561182.html
中国一动,美国便开始紧张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0706/570853.html
美侦察卫星一直追踪中国核潜艇动向
http://phtv.phoenixtv.com/phinfo/200706/0622_45_140396.shtml
美开发多弹头拦截导弹防中俄的多弹头弹道导弹
http://news.phoenixtv.com/mil/4/200706/0623_342_140615.shtml
专家称泰国首都可能将沦为海底世界
http://news.sina.com.cn/w/2007-06-23/233612078928s.shtml
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F-22明年将再进日本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6/t20070622_562606.html
美军认为低估中国网络战能力 重新评估威胁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6/t20070623_562753.html
美欲借奥运打击中国 FBI亲自上阵做卧底?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SSTT&id=2644536
CIA曾偷拆中国及前苏联邮件 相关“家丑”"将解密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3299
文章提供 于 2007-6-23: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有一份有“家丑”之称的机密档案,该份693页的文件详述中情局的谍报活动,包括暗杀计划、非法窃听跟踪和人体实验,更揭发中情局曾经拆阅往来美国与中国和前苏联的邮件,连当年活跃的反战人士、荷里活影星珍芳达的信件也逃不过监察。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家丑”机密档案的编撰要追溯至1973年,中情局特工被揭发涉及1972年震惊美国的“水门事件”,故当时的中情局局长斯勒辛格下令整理编撰中情局的违法行为。
★ 局长海登:记录那个时代
在1974年12月,《纽约时报》记者赫什以头版报道中情局数十年来的非法活动,斯勒辛格的继任人柯比才首次向司法部简述中情局过去不为人知的手段。其后美国政府数个委员会均可取得“家丑”档案,可是中情局仍把有关文件视为机密,仅公布一小部分,而且公布的文件也被严重删减,历史学家和记者多年来援引 “资讯自由法”也无法窥探档案的全部内容。
中情局局长海登前日宣布即将解密“家丑”,“当中很多曾在报章刊登,而且大部分都令人难以恭维,不过这都是中情局历史的一部分。这些文件让我们看到在一个完全不同时代、完全不同的中情局。”档案最快下星期在中情局的网页刊出。
★ 拆阅中国及前苏联信件
根据密档,中情局由1953年起审查经纽约一个机场往来美国和前苏联的信件,而在1969年至1972年更检查经旧金山寄往和寄自中国的信件,有时更会拆阅信件。另外中情局又截走4封寄给活跃的反战人士、影星珍芳达的信件,整个拆信行动在1973年告终。
中情局在70年代曾经派人贴身跟踪或窃听多名美国公民,包括报道被指泄露国家情报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格特勒、撰文指责华府“倾向巴基斯坦”的专栏作家安德森,以及出书批评中情局的一名前雇员等。另外中情局计划暗杀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又对美国国民进行人体实验,包括试药。
海登透露,中情局也将解密在1953至1973年分析中国和前苏联内部政治的机密数据,147份文件共有1.1万页。来源: 文汇报 ▲
探访中共中央北戴河办公内幕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2/03/11027561/20070623/14177644.html
2007-06-23 中华网
★ 北戴河办公制度的由来
北戴河办公制度由来已久,编写当地地方志的朱桂新女士对记者说,1948年10月26日北戴河解放后,一些对革命有过贡献的患有慢性病的老革命及伤残人士需要得到妥善照顾。中组部招待所负责人于是在北戴河组建中组部疗养院。
1949年6月,朱德作为第一个来北戴河的中央领导人来到北戴河海滨,住在原铁路宾馆1号楼。此后,朱德几乎每年都来北戴河休息疗养,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年。他曾对其夫人说:“这座山很理想,我死了若能放在这个山上是最好啦。”
1952年,中组部北戴河疗养院交中央办公厅管理局,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北戴河疗养院,规定中央干部一年有一个星期左右的北戴河休假期。
而作为北戴河办公制度正式形成则是1953年。
是年秋天,中央决定夏天在北戴河办公,并成立筹备组,开始在中直北戴河海滨疗养院内修建房屋、道路和水塔,还在河东寨南买地盖了几幢楼房作为中直疗养院的办公和集中疗养之地,莲蓬山南麓的别墅群交给中南海作为中央领导的夏天办公用房。
次年,中直疗养院改名为中直干部休养所,中央夏天办公的地方称一分院。
1954年11月,国务院确定北戴河休养区的使用方针是:为中央暑期办公服务。这一年,北戴河海滨接待避暑和休养人员36800 多人,其中中央领导30人,部局级干部154人。
朱桂新介绍:“北戴河海滨沙子质量很好,海滩不是很陡峭,鲨鱼也很少,中央一个考察小组曾考察了大连、青岛等地,从环境、地址、路途等方面考虑,最后确定了北戴河作为中央领导办公地点。”
据了解,为了保障中央领导正常办公,1954年成立了北戴河暑期工作委员会,下设暑期工作办公室,为中央领导服务。
“‘文革’期间,北戴河办公制度中断,暑期工作委员会也随着‘文 革’的到来取消了,干部们很多被送到五七干校。”到了1983年,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到秦皇岛视察,表明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要在北戴河办公,1984年,北戴河再次成为中国的“夏都”。
同年,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北戴河休养所和全国人大北戴河休养所先后建成,1985年,开始各自接待本部门领导来此办公和休养。这一年五大班子包括中顾委的领导都来此办公休养。
★ 北戴河办公的内容和特点
北戴河办公实际上带有半休养半工作性质。每年暑期,中央领导人在北戴河办公的主要形式是接见外宾,开会,决定重大决策。
原公安部长罗瑞卿之女罗点点在《红色家族档案》一书中回忆说:
“每年7、8月份是全家去北戴河的日子,除了我们,许多人家都去……这个季节就成为这些地位相近的家庭之间,一年中最愉快的交际季节。大家去北戴河都是坐火车,这种交际就从火车上开始。”
“五浴场是中直几个大浴场中最大的,全天开放,但大人们不能像我们成天泡在海里,他们要开会。所以他们在中午前后出现,毛泽东出现更晚,总是下午三四点才来。”
据了解,领导人在工作之余,在海边下棋、游泳是重要的娱乐活动,罗点点书中还特别提到了彭德怀。
“在我们的记忆里,彭德怀元帅好像从不到北戴河,在我们这些家庭的交际场里,从来没有他的影子,我们能说出北戴河的别墅群里哪一座是谁家住过的,但是没有人回忆得起彭元帅住哪一幢楼。”
邓小平也十分喜欢到北戴河办公休假,他在北戴河的故事被当地人广为流传。1980年8月4日上午,邓小平在西山浴场被人们看到,有人要拍照,邓小平请游人过来,请人合影。
邓小平复出后几乎每年都到北戴河办公休养。1989年邓小平在北戴河过了85岁生日,回到北京后提
出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1992年是邓小平最后一次到北戴河。
★ 北戴河的特殊地位
建国后,中共中央许多重大决策都在北戴河作出。1958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作出炮击金门的决策,同年大炼钢铁和大办人民公社的决策也在北戴河作出。
北戴河疗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政治晴雨。“文 革”期间,北戴河办公制度中断,需要疗养的干部许多被送到五七干校。而到了1984年,随着一些老干部平反昭雪,疗养院又重新收回给各个部门,疗养又逐渐恢复。
朱桂新还介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北戴河办公的恢复,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重要决策都和北戴河有关,比如进行“严打”的决定就是在北戴河出台的。
1983年全国治安形势严峻,公安部7月16日向中央报送了《关于发挥专政职能改善公安装备的报告》,17日,公安部部长刘复之到达北戴河海滨,19日上午邓小平和刘复之谈话,拿着报告说,“你们这个报告不解决问题。”
邓小平提出三年内要组织三次战役,“严就能治住。”
在北戴河几次会见日本客人时,邓小平还肯定了农村改革,并向外国朋友展示了坚定地实行改革开放的决心。其时,有一部分人对改革开放,尤其是兴建特区表示担心,邓小平对此表明了鲜明的态度。
1997年暑期,十五大准备工作也是在北戴河进行的。十五大报告的起草班子就是在北戴河按照中央政治局的意见和各方面的建议,对报告进行了推敲修改。
据了解,事实上,多次党代会之前的酝酿会议都是在北戴河举行的,这个时候的北戴河最为外人关注。▲
第四次对话 中国称“战略”美国说“高层”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0706/561182.html
2007-06-21: 美国副国务卿内格罗蓬特和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20和21日两天在华盛顿举行第四次高层对话。虽然此前已经举行三次这样的对话,但对于这次对话的名称,中美说法不同,美国国务院称之为“高层对话”(U.S.-China Senior Dialogue),而中国则称之为“战略对话”。
美国之音报道,美国国务院表示,这种对话是中美讨论关键战略与政治议题的重要机制,议题包括东北亚安全、能源、环境、伊朗以及达尔富尔等等。
美国国务院说,今年5月,内格罗蓬特对国会表示,中国崛起并成为全球经济强国是当前的大事之一,而随着中国增强的经济实力,中国在亚太以及其它地区的政治与外交影响力也跟着增加。美国认知也接受这一事实。然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驻军以及跟其它国家的双边同盟关系仍是美国对亚洲政策不可动摇的基石。它们是这个地区和平、稳定、繁荣的主要保障,美国对亚洲的承诺也提高美国鼓励中国成为潜在伙伴、达成共同目标的能力。
来自中国官方新华社的报道说,由于中美去年建立了以中国副总理吴仪和美国财政部长鲍尔森为首的战略经济对话机制,而且双方参与对话的级别高,议题的范围广大,因此内格罗蓬特与戴秉国之间战略对话的范围,比第一次和第二次要小,但是双边战略对话的重要意义并没有因此减少。
然而,对于这次对话的名称,中美说法不同,美国国务院称之为“高层对话”(U.S.-China Senior Dialogue),而中国则称之为“战略对话”。
美国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太平洋论坛学者王庆泓表示,与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不同的是,对于“安全”议题,传统上美国只有在跟盟国举行双边对话时才使用“战略”的字眼。而中国使用“战略”的字眼对这种对话定性,一来由于跟美国的双边对话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解决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二来由于中美关系是解决其它重大国际议题的关键。
王庆泓认为,第四次对话跟其它几次对话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朝鲜问题的重要性。不久前朝鲜被冻结的资金经由俄罗斯渠道存入朝鲜账户,接下来就要看朝鲜是否履行承诺,关闭核设施。
王庆泓说:“最重要的这次跟前几次战略对话不同的地方还是朝鲜问题。包括戴秉国本人就是一个朝鲜问题专家,而像六方会谈这种模式,如果能够演变为地区合作的模式,这样更有利于地区的稳定。”
亚太地区有亚太经合会议、东盟等机制来讨论多边议题,但是在东北亚却缺乏常态性的多边机制,如何建立东北亚安全机制,讨论多边安全议题、预防冲突,是中美所关心的。
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院院长姚树洁对六方会谈可能扩大成为常态性的多边机制感到乐观。他说:“东北亚的主要安全机制我觉得还没有建立起来,最主要还是取决于中美两大国的态度,而透过中美经常性的对话,也许对今后将来的发展前景感到比较乐观。”
美国国务院日前表示,反对任何看来片面改变台湾现状的计划,包括以台湾的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针对媒体询问,这次中美高层对话是否也将讨论台湾的联合国公投议题,国务院发言人麦科马克星期二在例行简报中表示:“我没有办法回答你,当然中方很可能会提起这个议题。如果他们提起,国务院会告诉媒体。” ▲
中国一动,美国便开始紧张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0706/570853.html
2007-06-23: 中国一动,美国便开始紧张。虽然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但由于事发突然,所以并未准备好对策。焦急的是美国。
为了使12000 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投资多样化,中国开始出售持有的美国国债。4月份抛出了58亿美元美国国债。这是7年来的最大规模。因此,纽约市场即刻有了反应。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利率)猛然超过5%,创下了2002年以来的最高值。于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罗伯特-基米特匆忙赶往中国,委托对方不要出售美国国债。中国利用外汇储备等购入了4140亿美元美国国债,排在日本之后,是世界上持有美国国债第二多的国家。可以说“世界工厂”中国现在正发挥着“美国的银行”作用。
美国政府之所以因国债问题感到紧张,是因为美国内部的情况。美国国债是美国国内各种利息的标准。如果国债利息上涨,美国房贷者的利息负担就会立刻加重,企业的借款利息也会随之上涨。因此,想要用经济繁荣来抚慰伊拉克战争留下的伤口的布什政府自然是十分焦急。
中国表示,将利用仅第一季度就增加136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向国债以外的其他高收益商品投资,因此,也不能埋怨中国。但是,以中国为首的中东、亚洲、中南美国家一致减少美国国债比重后,美国的紧张感不断加重。
洛杉矶(LA)韩美银行行长孙圣源表示:“美国害怕的是中国出售国债后利用这笔资金直接向美国企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