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国防科技工业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改变人生的100句至理名言 (31-35)

31.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32.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33.不自重者,取辱。不自长者,取祸。不自满 者,受益。不自足者,博闻。34.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35.积德为产 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今 日 看 点 : 2007-06-13 ▲◆★●■

军报:中国须关注潜在战争的危险性和严峻挑战
http://bbs.milchina.com/bbsarticle.php?tid-39234.html
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思想
http://junshi.daqi.com/bbs/00/1331333.html
外国专家谈中国刻意隐密多项绝密军事科技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7/5/1011/8747136_page0.html
解放军少将关注“美国愿助中国研制航母”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7/5/1011/8754665_page0.html
军情观察:美军盯上中国静音潜艇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5741598.html
张学良晚年为什么不回大陆?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1522
中法国防科技工业对比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1521
美国想通过帮中国造航母来摸清中国军力水平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1558
惊传台欲出卖钓鱼岛,中国军方导弹部队紧急出动
http://www.milchina.com/Get/wenzhang/05240705409.htm
探访中国驻美新使馆:与美国务院是“对门邻居”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1742

 

 

军报:中国须关注潜在战争的危险性和严峻挑战
http://bbs.milchina.com/bbsarticle.php?tid-39234.html

    发表日期: 2007-05-15: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的世界主流,但没有使冲突与战争退出历史舞台,反而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据统计,仅2006年世界各地就发生武装冲突38场,其中新发生的便有13场,与2005年相比明显上升。而从预防战争的角度看,越是和平时期越要看到战争的潜在威胁,有清醒的预见和防范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不动声色、暗图进取,潜藏性更强了。潜在战争准备的本质,就是具有很强的潜藏性。为了达成战略目的,潜在战争准备通常都是秘密进行,并辅以各种欺骗方式和手段松懈麻痹对手,使其难以察觉。到了症兆明显时,另一方的被动态势业已形成,应对准备已极度仓促、被动。上世纪70年代以来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英阿马岛战争以及美国与利比亚的军事冲突等,发动战争的一方,都成功地进行了潜在战争准备,从而达成了战争的突然性。

  长期施为、以稳求进,主动性更强了。现代战争是高消耗、高风险的战争,即使某些西方大国也能让别人代打、自己就不打,能小打则不大打,能打常规战就不打核战。因而,潜在的战争准备更加注重以稳求进,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准备。20世纪80年代,有关国际力量就在中东调整战略,投棋布子,结果引发了一场持续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两伊两败俱伤,国力大衰。其后,在这里拥有巨大战略利益的有关国际力量,又通过激化伊科矛盾引发战争,进而借势出兵,实质性地进入中东。其间,美国为了巨大的战略利益,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准备,之后又对伊拉克进行了12年的经济封锁和制裁,才最后发动伊拉克战争,一举推翻了萨达姆政权。不难看出,像美国这样一些既有长期全球战略又善于经营并具备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军事战略向来十分明确,下一场战争将要和谁打,在哪打,潜在的对手又是谁,其实都是早有目标,甚至早已经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战争准备。

  潜在战争准备还反映在一个国家对对手的战略行动一旦取得优势,就会不断加压,使得战争可能永远不会爆发,但潜在战争准备的威胁将会长期存在。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状态下,就将会严重影响国家的安全稳定,影响军事战略的规划和发展,影响经济建设,甚至有被拖垮的危险。当前,美国与伊朗围绕核问题多次交锋,虽然美并未直接进攻伊朗,但兵力部署的频繁调整,政治、经济和外交的逐步打压,事实上已对伊朗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压力和威胁。

  多种手段、全域准备,威慑性更强了。国家利益范围的拓展,使安全保障需求相应的扩大。利益延伸到哪里,哪里就会有竞争,就会有对手潜在战争准备的威胁。而且,不仅有传统军事对抗的潜在战争准备,还有大量包括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压力等。至于战争准备的形式,也不仅有针对陆地、海上和空中作战的准备,还更多的转向在空间和信息领域等没有硝烟的战场进行战争准备,战争准备正在走向无国界和无时空限制状态。近年来,美、俄、日等一些发达国家为争夺有利的战略态势,都加强了对外层空间的争夺,战争有可能将向外层空间延伸。特别是美军早就强调要利用占绝对优势的空间能力,通过进攻和防御性航天行动夺取制天权,以全面控制陆、海、空、天和信息等所有作战空间。不难预见,未来优势明显的一方,完全可以在战争发生时,实现以天制地、制海、制空;也完全有可能发动一场环境战、气象战等,用以毁灭另外一个国家。潜在战争准备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其威胁程度也正伴随着科技进步在悄无声息的增大。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其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为应对未来全新的战争做好充分准备。▲

邓小平“韬光养晦”的外交思想
http://junshi.daqi.com/bbs/00/1331333.html

    文章主要介绍邓小平同志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的时代背景,认为“韬光养晦”战略充分考虑了国际形势,特别是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并非权宜之计。文章认为,中国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放弃“韬光养晦” 战略,应该联系外交实践,总结经验,更好地运用这一战略。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为此,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对“韬光养晦”战略也开始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有些人认为,中国的大国地位和大国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和独霸天下的战略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无法回避。“树欲静而风不止”,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战略,实际上是“苟且偷安”和“鸵鸟政策”,“客观上帮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忙”。他们认为,不能老是以“韬光养晦”为主,邓小平当年提出“韬光养晦”时的国内外环境既已发生变化,就应适时调整政策,以“有所作为”为主。

    还有一些人赞成继续奉行“韬光养晦”战略方针,认为“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国现在国力不够强大,不能不“忍辱负重”,10年、20年,甚至几十年,这是必要的代价。但总有一天中国会扬眉吐气。等中国真正强大了,就可以明确地对霸权主义说“不”,可以战而胜之,甚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些意见是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一种表现。不同意见的提出和探讨,有助于澄清问题,有助于深入领会邓小平外交思想,也有助于我国外交工作更加贴近社会。

    目前,社会上对“韬光养晦”不是权宜之计分歧似乎不大,但对“韬光养晦”的战略目标和图谋,意见显然不同;对“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认识很不一致;对什么是“有所作为”以及怎样才能“有所作为”,想法也不一样。以下笔者仅就这些问题谈谈个人看法,以期引起对“韬光养晦”一些问题的再探讨。

    ★“韬光养晦”≠“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的要害是“复仇”和“争霸”,有明显的敌人,而且,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历史上越王勾践可以俯首称臣,下跪求饶参拜,甚至亲口尝吴王夫差的粪便。我们讲的“韬光养晦”,其核心不是图谋霸权,也没有假想敌人;其根本目的,对内是要抓住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振兴中华;对外是要追求“和而不同”和“共同繁荣”的世界,而且是有原则的,不是屈辱的,更不是乞求的。在事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要“有所作为”的;如果触及不可以容忍的底线,中国也是“不怕鬼,不信邪”的。我们绝不能像某位学者说的那样,当今时代,发展中
国家只有放弃美国担心你要发展的那种武装,完全投向美国,安全才有保证。如果那样,中国可就真地成了“东郭先生”了。中国不仅需要有现代化的强大国防,而且要认真准备军事上的“杀手锏”,以防“天有不测风云”。

对中国“韬光养晦”战略,国际上一直都很关注,一般都持肯定态度。但也有两个动向值得注意。

    ★ 一是蓄意歪曲

    如美国2002年的《中国军力报告》,硬把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说成是“在国际上进行战略欺骗”。这是极个别的。

    ★ 二是有误解和习惯性的误判

    如美国知名学者约翰•米尔斯海默,他一再强调,所有大国都是无情的权力追逐者,中国也不例外。如果中国日益强大,也将仿效美国,使用理想主义的辞令来描绘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会像美国一样,最大限度地占有世界权力。他是根据历史的经验和美国现在的行为作这种判断的,正好像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女士所说,“多极化”是一种“竞争理论”,它“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们的看法并非没有一点道理。历史上,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影响,当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帝国衰落而另一个帝国兴起的时候,后者就必然要向前者挑战,要求重新划分势力范围,重新瓜分世界,从而引起对抗和战争。

    但米尔斯海默先生和赖斯女士似乎没有看到,现在时代真的大不一样了。发展中国家的兴起,是不可逆转的时代现象。发展中大国的兴起,其性质也不同于历史上某个帝国的兴起。它们要求的不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和重新瓜分世界,而是“平等的伙伴关系”,是公平和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国际关系民主化。这一点已经为大量事实所证明。不仅正在兴起的中国如此,印度、南非和巴西等大国也大体如此。从亚欧会议的成立和实践情况可看出,很多欧洲发达国家,包括原来是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国家,也开始认识到这一点。

    ★“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韬光养晦”和“有所作为”不是对立的,而是辩证的统一。前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后者也是不可或缺的。

    过分强调“韬光养晦”,消极地理解和执行,容易陷于被动和“无所作为”,甚至在国际上被“边缘化”,或为人所用。这当然是中国外交需要警惕的。过分强调 “有所作为”,容易“左”,实际上是自不量力,充好汉,打头阵,引火烧身。固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上“有所作为”的分量也要相应增加,如对贫困国家的援助,有选择地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积极推动重大国际安全问题的合理解决等。这一切说明,中国的“韬光养晦”战略是积极的、主动的,而不是消极的,无原则的。但如果“有所作为”太过了,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热衷于“富人俱乐部” 成员地位,事事想冲在前面,那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从而影响乃至破坏“韬光养晦”的大局。

    ★ 千万不要当头

    邓小平同志在作“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指示的同时,一再强调,“千万不要当头”,而且说,“头头可不能当,头头一当就坏了。搞霸权主义的名声很坏,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名声也不好。这不是客气话,这是一种真实的政治考虑。”他还说,即使将来中国强大了,也永远不当头,不称霸,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话,我们应该牢牢铭记在心。这些话也是对国际上关心中国事务人士的很好回答。

    ★“有所作为”和“有所不为”

    要真正“有所作为”,首先要深入了解和掌握国际形势总体发展趋势,以及时代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在我看来,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民众普遍渴望和平与发展,渴望国际关系民主化;美国新霸权主义和它当前反恐谋霸的一系列政策行为,与之背道而驰。这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正在形成新世纪的主要矛盾。

   其次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国家,即使国力超强,十个指头也不可能按住十个跳蚤。“有所作为”不能没有重点,不能没有选择。一定要看有关事情的性质及其与我国切身利害关系如何。

    具体说来,目前在国际上,我国提出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主张“和而不同”,要求在联合国框架内解决重大国际安全问题;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提出以承认多样性和自主自愿、协商一致为主要内容的“APEC方式”, 在上海合作组织提出新安全观,在同东盟关系方面,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的早日实现;在反恐方面,既认真进行国际合作,又同有关国家保持一定距离,提出反恐要标本兼治,不应搞双重标准,不能随便给人扣“恐怖主义”帽子;在周边关系方面,积极奉行“以邻为伴,与邻为善”方针,等等,都是中国外交争取在力所能及和可行的范围内“有所作为”。而且,这种“有所作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形势发展,在可预见的将来,还要加强。▲

外国专家谈中国刻意隐密多项绝密军事科技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7/5/1011/8747136_page0.html

发表于: 2007-05-16 丁沃尔.克拉德偌《国际军事报》专栏评论家。

★ 马丁沃尔:很显然,这份报道明显是在有意回避中国不能公开的多项秘密军事化研究。起所谓目前科技比美国落后150年,我个人认为,这简直在讲荒诞喜剧。譬如,中国目前,军用GPS地球同步卫星接收系统。目前,已经全面运用于所有领域。但是,我们应该注意,这个产品是他们在90年代初期,采购欧洲民用设备获得的。仅仅2年时间,很快他们就将其迅速量产,并且,在其精度以及定位角度,都多次加以改进。并且,目前他们已经可以把这些系统与,目前已经运用成功的 1553 军用数据链系统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全空域,全地域的GPS数据链接网络,虽然,他们的总体设计精度误差仍然较美国欧洲要大 5%,你要明白,目前在亚洲如果没有美国,欧洲支持,即便是科技发达的日本,也很难独自完成如此庞大精密的GPS数据系统。

日本在太空宇航技术方面。由于受到美国。欧洲的高端技术平衡限制的制约,很难能够与中国这个宇航军事工业巨人,抗衡。目前,中国在同步地球轨道卫星数量,在可知以公布数据来看,仅仅次于欧洲,名列世界第4位。但是,依照欧洲宇航局,美国NASA统计来看,中国自身发射能力仅仅次于俄国,位居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