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悟语(四)
感叹它刹那间的芳华,我不禁想到曾历经生命消逝前那凄婉的容颜,却从未有一种静美如樱花般的凋零。悄然、而又那么诗意。生命的姿态原本是不需刻意雕琢的,有时越是自然,越是美好。花开时节,便醉了整个春天。爱,在春雨中被滋生,在暖阳下被晾晒,处处充满了春的气息。看着路上擦肩而过写满爱意与幸福的面庞,不禁感叹,当青春不再飞扬,当白发满头时,我们是否还会需要爱情?
今 日 看 点 : 2007-04-30 ▲◆★●■
解放军报:“进军太空”可抢占资讯战制高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叶利钦因摧毁苏联而荣获“苏联英雄”勋章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4/200704/0427_338_110112.shtml
http://news.phoenixtv.com/history/4/200704/0427_338_110112.shtml
大陆有决心、有能力、有准备、挫败导致台独的重大事变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0439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0439
西藏之水救中国民间行动开始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593934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WLWZ&id=2593934
学界和社会应正视“十博士反于丹现象”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7/04/10/2181@3775288.htm
http://news.qianlong.com/28874/2007/04/10/2181@3775288.htm
文章提供 于 2007-4-28
★ 积极派遣特使出访,符合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一个并不经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名字,在一周前却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4月19日,中国外交部新闻司证实,中国政府已经任命前驻挪威大使陈乃清出任负责朝核问题的朝鲜半岛事务特使,直接辅佐六方会谈中方团长、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
随着陈乃清的走马上任,中国外交特使群体也更加清晰地浮现在公众面前。这些奔波于战火频仍或矛盾冲突激烈地区的外交官们,代表着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和斡旋国际事务,而他们自身也经受着智慧和耐力的考验。
★ 资深女特使授命协调朝核
一头短发,一副框架眼镜,面带微笑,不温不火,这是54岁的陈乃清的标志性印象。作为中国目前屈指可数的女大使之一,陈乃清至今已在外交战线上工作了三十余载。
1974年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后,陈乃清就直接进入外交部翻译室工作,此后辗转中国驻英大使馆、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处、外交部政策研究室等多个部门,就任朝鲜半岛事务特使前,陈乃清的身份是中国驻挪威大使。
外交学院外交学系主任张历历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从陈乃清的履历来看,既有丰富的驻外工作经验,又从事过外交政策研究。“这种在多个相关岗位工作的背景,一定使她具备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并能贯彻中国的外交政策,协调各方利益。”
这一点在中国驻挪威大使馆政治处主任董凤鸣的讲述中也得到了印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董凤鸣对这位老领导的对外交往能力敬佩有加。“(担任朝鲜半岛特使)我们都觉得她非常合适。”
★ 外语、经验、人脉 一个都不能少
在陈乃清上任消息被宣布之际,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孙必干刚刚风尘仆仆地结束对沙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访问回到北京。
“我被任命为中东问题特使,既是我的荣幸,也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去年4月,被任命为中东问题特使时的孙必干曾如是发表就职感言。此次出访归来后的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自担任特使以来,他也多次访问中东,并和欧盟、美国、俄罗斯、联合国的中东特使不定期会晤。
事实上,“特使”的称谓频繁进入普通中国人的视线,应该是自中国首位中东问题特使的出现开始。2002年9月,在巴以冲突升级之际,中国引人注目地第一次派出中东问题特使,而担此重任的就是孙必干的前任、时年66岁的退休外交官王世杰。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阿拉伯语,当过中国驻巴林、约旦和伊朗等三国大使,这些丰富的阅历和优势,成就了王世杰的特使之路。与王世杰类似,孙必干也有着长期在中东工作积累的广泛的人脉。
事实上,作为以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名义派出的官方代表,特使由于负有专门的外交使命,所以丰富的阅历和外交经验已成为遴选时必不可少的条件。
★ 中国“特使外交”日趋活跃
王世杰担任中东问题特使的3年里,先后8次出访中东并出席有关国际会议。“王特使当时的出现是向世界传达这样的信息:中国希望在中东等棘手的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位专家如是告诉《国际先驱导报》。
近几年来中国向外派出特使的机会正越来越多。前不久,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刚刚以特使身份访问了苏丹。此外,像国务委员唐家璇、交通部长李盛霖等官员也都曾作为特使出访他国。
“积极派遣特使的做法,充分表明中国在中东、朝核等热点问题的参与上更加积极和主动。”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这很符合中国正在崛起的大国形象。
相比欧盟、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或地区外交特使的频繁穿梭,张历历教授也认为,中国也正在经常性地运用“特使外交”,“体现了中国愿意以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更多地参与世界事务。” ▲ 来源: 新华网
http://www.topyl.com 悠悠网 发表日期:2007-04-27: 朝鲜战争中,关于中国出兵朝鲜的过程,近几年来学者们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一致的看法,其中包括中国领导人早在战争之前和初期就有心援助朝鲜,而直到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前,朝鲜领导人对于中国方面提供援助的愿望却始终拒之门外。本文依据相关档案文献和当事人的回忆,披露了朝鲜战争期间中朝高层关系的紧张状态及其得以缓解的途径,以使人们对此间中朝关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 1,关于中国出兵朝鲜问题 ★
★ 金日成欲以武力统一朝鲜
1950年1月底,斯大林突然同意金日成来苏联商谈以武力统一朝鲜半岛的问题。在4月10日-25日苏朝领导人举行的三次会谈中,斯大林强调,对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美国不进行干预和获得中国领导人的支持。
金日成保证,由于有苏联和中国作后盾,美国不会冒险发动一场大的战争。而毛泽东一向支持朝鲜解放全国的想法,并多次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将帮助朝鲜,如果需要还可以提供部队。但金日成相信,他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军队统一朝鲜。斯大林反复强调,苏联不准备直接卷入朝鲜事件,特别是如果美国冒险把部队派到朝鲜,金必须同毛泽东进行商议并获得支持。
金日成保证,由于有苏联和中国作后盾,美国不会冒险发动一场大的战争。而毛泽东一向支持朝鲜解放全国的想法,并多次表示,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将帮助朝鲜,如果需要还可以提供部队。但金日成相信,他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军队统一朝鲜。斯大林反复强调,苏联不准备直接卷入朝鲜事件,特别是如果美国冒险把部队派到朝鲜,金必须同毛泽东进行商议并获得支持。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访问北京,通报了他准备进攻南方的计划。尽管毛泽东感到意外,但在收到斯大林14日的电报后,仍表示支持。在15日与金日成的会谈中,毛泽东建议朝鲜人民军要速战速决,对大城市要迂回而不要恋战,要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毛泽东解释说,他曾设想朝鲜在中国攻占了台湾后再开始进攻南方,那时中国就可以给予朝鲜充分的支援。但既然朝鲜决定现在就打,而这又是大家共同的事业,那么他表示同意并准备给予必要的协助。
金日成对毛泽东的建议表示感谢,但没有接受。在金日成看来,既然莫斯科已经答应给予援助,他此番到中国,只是奉斯大林之命来取得毛泽东的认可。因此,会谈刚刚结束,金日成即当着毛泽东的面向苏联大使罗申宣称,会谈的所有问题都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在踌躇满志的金日成面前,毛泽东的尴尬处境是可以想象的。
★ 朝鲜对中国封锁军事情报
战争果然在没有事先通知中国的情况下爆发了,毛泽东甚至是从外国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的。尽管中国领导人对此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