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包容开放

生命悟语(一)

在这样一个季节里,有我倾心的景致,有我别样的心情,有我深情的期盼,有我无言的呼唤,有我坚定的目光,有我默默的等待。在这样一片清晨落过雨的天空下,人总是感觉会多愁善感一些。但空气是如此的清新,湖畔幽幽的青草香扑面而来,这是个平常、舒爽而特别的日子。
今 日 看 点 : 2007-04-27 ▲◆★●■
中国科技部权威评论:看印度科技实力真相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588582
“王”成中国第一大姓 看看你的姓氏排第几
http://www.ddhw.com/readarticle.aspx?topic_id=1000&msg_id=40261
严治官,善待民:解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趋势
http://news.phoenixtv.com/mainland/200704/0424_17_108379.shtml
熊光楷:国际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9/58519/5660386.html
解放军报称:电磁环境对联合作战具决定性影响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4:
预防腐败局不是清理腐败的最好办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台湾军事机密不设防 大陆随时可“分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在美“空窗期”崛起、美将重整对华战略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对话协商、合作共赢、求同存异、包容开放
http://bbs.military.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7/4/1011/8488136_page0.html

中国科技部权威评论:看印度科技实力真相
http://topyl.com/contentview.php?fid=DBXW&id=2588582

http://www.topyl.com 悠悠网 发表日期:2007-0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选择了一条与中国不同的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其核心是一开始印度就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特别突出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利用印度丰富的智力资源,使印度的发展走上知识经济型的轨道。科学技术在印度的改革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的科学技术水平到底如何?恐怕对这一问题,不仅中国人一头雾水,对西方人来说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2006年,两个国际着名机构出台了两份国家竞争力报告,比较了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竞争力,但结论大相径庭。一时间,印度的科技实力如何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引子:2006年两份全球竞争力报告截然不同的结论
2006年9月26日,总部设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第48位下降到今年的第54位,而印度的排名上升了两位,列第43名,且排在印中俄及巴西所谓“金砖四国”(BRIC)之首。对于中国的下降,报告称:“中国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率很低,而其他国家在这一项上的提高速度很快。中国在中学和高等教育上的入学率,按照国际标准仍然很低。……中国今年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腐败、买方成熟度的评估水平低,以及对劳资关系的担心”。
反观印度,报告称:“印度排名第43是因为印度在创新和公司运作成熟度上水平较高,特别在科学研究的水平上,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上都有竞争力。尽管印度对最新技术的掌握度也很低,但是新科技转化率则较高”。
世界经济论坛排行榜的出炉,印度位居“金砖四国”的首位,并且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这让印度各界感到欢欣鼓舞。“印度获得竞争力优势,中国继续下滑”、“印度竞争力领跑金砖四国,优势明显”,类似的标题占据了当天印度报纸的重要版面。印度《每日新闻分析》的评论称,印度相对于中国的优势“在于科学研究的质量以及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人数”上,并指出正是这种科研优势,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印度报业托拉斯也在同一天发消息认为,印度竞争力排名持续上升,证明“印度企业有能力进行科研和创新,并且能够积极地和知名跨国企业展开竞争”。印度《金融快报》在新闻标题中特意将“金砖四国”中象征印度的字母“I”划出去,言外之意是指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方面,特别在科技竞争能力上,印度已经不再和中俄巴西三国属于同一等级,而是已经遥遥领先。
不过仅仅在数月之前,2006年5月11日,同样位于瑞士的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向全球发布了《2006年世界竞争力黄皮书》。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排名远高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中国大陆得分71.554,排名从上年的第31位大幅提升至19位。印度得分64.416分,排名从去年的第39位升至第29位;巴西得46.416分排名从第51小步下滑至第52;俄罗斯排名与去年相比原地未动,得44.738分列第54。
如何解读这两份世界影响力巨大但结论截然不同的报告,显然为各方所关注。印度科学技术部长卡皮尔•apil Sibal)在2006年访问中国时也做了一番比较。他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以制造业牵引,伴随着国内高储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和外贸扩张,是一种兼顾内需和外向的发展模式。而印度的发展模式较为独特,它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印度的经济增长突显出知识经济的贡献,软件产业和国际服务外包(Business Processing Outsourcing, BPO)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劲发展,更体现出印度经济引领“世界办公室”的势头。
从以上的报道不难得出,中国竞争力之所以提高,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资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规模;而印度之所以竞争力强劲,却得益于其科技研究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似乎中国是硬实力略胜一筹,而印度则是“软实力”独领风骚。但至少,在科学技术实力上,印度则要强于中国。
事实果真如此吗?印度研究开发(R&D)的实际情况
一、印度研究开发(R&D)的投入
据印度科技部2006年9月公布的《印度研究与开发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度全国研发(R&D)总投入1800.016亿卢比,合40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80%。1999-2003年,研发投入连续以每年9.6%的速度增长。由此,统计报告推算到,2005年全国研发投入2163.958亿卢比,合48亿美元。
在2003年度的全国R&D投入中,中央政府占62.6%,地方政府占8.5%,高等院校占4.1%,国有企业占4.5%,私营企业占20.3%。很明显,这一研发投入比例仍然以政府为主,而且主要以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不多,高校研发投入较低。全国R&D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总投入的比例为17.8%,应用研究为41.7%,实验开发研究为34%,其他6.5%。
二、印度研究开发的支出
印度的研发支出中,中央政府的研发支出绝大部分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而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入甚少。
2003年度,中央政府的研发经费支出主要流向到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国防研究组织、空间部、农业研究理事会、原子能部、医学研究理事会等中央研究机构,占了中央政府总支出的84.1%。其中,国防研究组织、空间部、原子能部三个部门的支出就占到63.8%;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生物技术部16%;农业研究理事会13.5%;环境部2.6%;而医学研究理事会、海洋开发部、信息技术部和新能源部总共加起来只占4.1%
2003年度,印度企业研发总额445.719亿卢比,约合11亿美元,占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0.47%。其中,国有企业研发总额80.894亿卢比,占企业研发的18%,主要方向为国防(41.9%)、其次为电力(22.1%)和电子(14.2%);私营企业研发总额364.825亿卢比,占企业研发投入的82%,方向主要集中于制药(21.3%)、通信(9.3%)和交通(7.6%)。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研发投入尽管比例不高,但是研发投入相对集中,主要投入到制药行业中,成为印度企业研发的亮点。
印科技部2006年9月出炉的统计报告还显示,全国研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总计296343人,其中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研人员93836人,占总数的31.7%;科研辅助人员90045人,占30.4%;行政管理人员112462人,占总数的37.9%。在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93836名科研人员中,59112人任职于中央政府和少数邦政府的研究机构,而企业研发人员(包括国营或私营企业)只有34724人,分别占直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