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类伟大的创造有时出于伟大的直观。但是,伟大的错误也有时出于伟大的直观。--☆殷海光
☆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季羡林
☆经验愈是丰富,拥有的灵感就可能丰富。--谢 冕
☆灵感大都是在紧张的思考活动之后,即精神松弛的时候诞生的。--周昌忠
今 日 看 点:2017–09–28▲◆★●■☆
美国务卿本周来华,要“拜托”中国这三件大事★★★
http://news.ifeng.com/a/20170927/52191773_0.shtml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全文)★★★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927/15698793_0.shtml
安倍提前举行大选 可能成为“另一个特雷莎·梅”★★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927/15697268_0.shtml
刺杀金正男细节曝光!朝鲜公开行刑释何信号★★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9/27/6613560.html
留学回国人才超265万 中国迎史上最大规模归国潮★★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72044/c152
金正恩用古英文骂川普精神错乱的美国老糊涂★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9/27/6613966.html
美国务卿本周来华,要“拜托”中国这三件大事★★★
http://news.ifeng.com/a/20170927/52191773_0.shtml
2017年09月27日参考消息:原标题:美国务卿本周来华,要“拜托”中国这三件大事
参考消息网9月27日报道北京时间今天凌晨,来自华盛顿的这条消息看上去有些“突然”: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国务卿蒂勒森将于本周访问中国。在今天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宣布,蒂勒森到访的日期是9月30日。
访华期间,蒂勒森将会晤中国高层领导人并讨论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年底前访华、贸易和投资、朝鲜半岛无核化问题等。这也将是蒂勒森就任国务卿9个月以来第二次访华。
在美国媒体看来,尽管蒂勒森此次中国行直到动身几天前才对外界宣布,但“访华清单”上的三大议题,每一个分量都不轻。
特朗普将访华,美网友期待本国总统可以“开眼界”
“我们和中国的关系良好。”宣布这条消息时,美国务院新闻发言人诺尔特如此向媒体表示。
她介绍说,蒂勒森此行将为特朗普总统访问中国做准备,这一安排“反映出北京对美国政策目标的重要性”。
2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
事实上,蒂勒森并不是为特朗普访华“铺路”的第一位白宫高官。
本周一(9月25日),特朗普的核心幕僚之一,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刚刚结束了在北京为期两天的访问。这也是罗斯就任美国商务部长后的首次亚洲之行。
24日在同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的会见中,罗斯强调,特朗普总统访华将是“历史性”的事件,美方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与合作,为特朗普访华筹备“丰硕成果”。
3 9月24日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在京与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举行工作会谈。图片来源:商务部网站。9月24日下午,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在京与来访的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举行工作会谈
而几天前的9月20日,在美国纽约,出席第72届联大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副总统彭斯会晤时,特朗普的中国行同样也是讨论的重点。
路透社引用王毅外长的话说:“(中美)双方要做好特朗普总统年内访华各项准备,确保访问成功,既取得更多具体成果,又展示今后发展前景,为两国关系注入新的动力。”
面对特朗普即将开始的中国行,不少美国网友也发挥联想,表示或许自家总统第一次访问中国前,确实需要先做功课。还有网友期待,或许这次访问会让特朗普“开阔眼界”,希望这次中国之行能“教育”他不要太自大。
在这些问题上,美国都需与中方“对表”贸易与投资,是“访华清单”上另一大要务。美媒称,这个任务并不轻松。自美国8月宣布对华发起所谓贸易调查后,在美方频频升高的调门中,两国贸易摩擦的风险愈发凸显。不过,在蒂勒森即将动身之前,双方对此的表态中更多强调却是对话与合作。就在26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在中国香港对媒体也表示,他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能够以协商的方式解决。同时,他也积极评价了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称这些对话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如美国牛肉入华。同时,“我们也需要和中国对话解决更重大更困难的问题。”
在9月26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罗斯呼吁中方对在华美国企业给予公平互惠待遇的问题,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做出了如下回答:如果中美的经贸关系只对中方一方有利、而对美方没有利益,美国企业家也不会持续在中国做这么多年的生意,对中国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也不会呈增长态势。
7 9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9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陆慷主持例行记者会。
“可以说,现在中美双方已经形成一个共识,中美关系当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是开放性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阮宗泽告诉锐参考。他认为,蒂勒森的这次访华提供了一个中美双方就中美关系,包括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两国关系是有益的。双方利用这样一个机会进行“对表”,对推动下阶段中美关系平稳发展有积极意义。
“但这个对表不是说美国‘列清单’来让中国做什么,这种时代已经过去。美国需要倾听中国的想法。中方也会充分把握机会,在有关问题上表明中国的立场,进一步增加中美之间的相互理解,化解分歧和误解。”
面对半岛局势,“美国更加看重中国立场和观点”
美联社注意到,蒂勒森即将访华的当口,正值美国和朝鲜的紧张关系升级。
路透社则引用分析人士的话说,中美两国领导人今年4月海湖庄园会晤结束后,朝鲜半岛局势已发生显著变化,因此中美必须就如何应对达成共识。
宣布蒂勒森访华消息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诺尔特也强调了中国为推动和平解决朝核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她说:“我们总能做到更多,但是现在,我们希望为中国朝着正确的方向采取行动表达感谢。”在阮宗泽看来,这凸显了中美两国就地区问题,包括在朝鲜半岛等问题进行密切沟通的重要性。“在过去,美国其实有一种单边主义的倾向,导致他不需要去倾听别人。”他说:“但我觉得在现在和未来,美国正在越来越看重中国的立场和观点。”
基辛格:“今日中美关系之重要已远超当初建交时”
或许是巧合,就在美国现任国务卿访华消息公布的同一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纽约一个智库论坛上就中美关系发表了演讲。他说,中美关系将是21世纪“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大国关系,中美两国应该携手共进,共同促进和平与人类发展,“这是时代的需要”。
基辛格强调,如今的中美关系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过几十年前。“中美刚刚建交时,双方基本上都是出于战略考虑;今天我们寻求的不只是安全这个概念,而是共同发展,虽然有时会目的不同,但要寻求在一个共同的理念和机遇下来实现。”
对此,阮宗泽也认为,中美两国关系的分量决定了在很多问题上,中国的意见对美国越来越重要,“这个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发展也越来越清晰”。▲◆★●■☆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常住人口将控制在2300万(全文)★★★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927/15698793_0.shtml
2017-09-27 新华网
摘要:国务院批复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规划指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规划同时指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有序转移、共享聚集,推动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合作。
楼市层面,规划指出,加强需求端管控,加大住宅供地力度,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全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批复
新华社北京9月27日电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
你们《关于报请审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紧密对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长远发展,注重减量集约,注重生态保护,注重多规合一,符合北京市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于促进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规划》的理念、重点、方法都有新突破,对全国其他大城市有示范作用。
二、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城市的规划发展建设,要深刻把握好“都”与“城”、“舍”与“得”、疏解与提升、“一核”与“两翼”的关系,履行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工作服务,为国家国际交往服务,为科技和教育发展服务,为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服务的基本职责。要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明确首都发展要义,坚持首善标准,着力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做到服务保障能力与城市战略定位相适应,人口资源环境与城市战略定位相协调,城市布局与城市战略定位相一致,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三、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坚持把政治中心安全保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中心城区建筑高度管控,治理安全隐患,确保中央政务环境安全优良。抓实抓好文化中心建设,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精心保护好历史文化金名片,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前瞻性谋划好国际交往中心建设,适应重大国事活动常态化,健全重大国事活动服务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国际交往重要设施和能力建设。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依靠科技、金融、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及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支撑引领经济发展,聚焦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中国制造2025”创新引领示范区建设,发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构筑北京发展新高地。
四、优化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为提升首都功能、提升发展水平腾出空间。突出把握首都发展、减量集约、创新驱动、改善民生的要求,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条件,形成“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促进主副结合发展、内外联动发展、南北均衡发展、山区和平原地区互补发展。要坚持疏解整治促提升,坚决拆除违法建设,加强对疏解腾退空间利用的引导,注重腾笼换鸟、留白增绿。要加强城乡统筹,在市域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构建和谐共生的城乡关系,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硬约束,切实减重、减负、减量发展,实施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双控,倒逼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2020年以后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2035年减少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要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划定并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切实保护好生态涵养区。加强首都水资源保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节水和水资源保护,确保首都水安全。
六、科学配置资源要素,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压缩生产空间规模,提高产业用地利用效率,适度提高居住用地及其配套用地比重,形成城乡职住用地合理比例,促进职住均衡发展。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衡布局,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实现城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优先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幅提高生态规模与质量,加强浅山区生态修复与违法违规占地建房治理,提高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推进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七、做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特色风貌塑造。构建涵盖老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加强老城和“三山五园”整体保护,老城不能再拆,通过腾退、恢复性修建,做到应保尽保。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加强对世界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保护,凸显北京历史文化整体价值,塑造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重视城市复兴,加强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建设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保持城市建筑风格的基调与多元化,打造首都建设的精品力作。
八、着力治理“大城市病”,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坚持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加强交通需求管理,鼓励绿色出行,标本兼治缓解交通拥堵,促进交通与城市协调发展。加强需求端管控,加大住宅供地力度,完善购租并举的住房体系,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着力攻坚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全面改善环境质量。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构建国际一流、城乡一体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九、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的标准、最好的质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示范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和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突出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的城市特色,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序推进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带动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
十、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全方位对接支持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建立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支持中关村科技创新资源有序转移、共享聚集,推动部分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合作。与河北共同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区域交通体系,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疏解过境交通;建设好北京新机场,打造区域世界级机场群;深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大区域环境治理力度;加强产业协作和转移,构建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强与天津、河北交界地区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严控人口规模和城镇开发强度,防止城镇贴边连片发展。
十一、加强首都安全保障。切实加强对军事设施和要害机关的保护工作,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加强人防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实现军民兼用。高度重视城市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包括消防、防洪、防涝、防震等超大城市综合防灾体系,加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危机管理能力,提高城市韧性,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
十二、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精细化管理,在精治、共治、法治上下功夫。既管好主干道、大街区,又治理好每个社区、每条小街小巷小胡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注重运用法规、制度、标准管理城市。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变,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十三、坚决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总体规划》是北京市城市发展、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北京市委、市政府要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明确建设重点和时序,抓紧深化编制有关专项规划、功能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分解落实规划目标、指标和任务要求,切实发挥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健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法规,建立城市体检评估机制,完善规划公开制度,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考核问责。要调动各方面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驻北京市的党政军单位要带头遵守《总体规划》,支持北京市工作,共同努力把首都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工作的监督检查。 《总体规划》执行中遇有重大事项,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9月13日(完)▲◆★●■☆
安倍提前举行大选 可能成为“另一个特雷莎·梅”★★
http://finance.ifeng.com/a/20170927/15697268_0.shtml
2017-09-27 第一财经网:刚从美国回国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当地时间25日晚在首相官邸举行记者会,宣布将于28日召集的临时国会伊始解散众院。而之后将在10月10发布众院选举公告,22日进行投计票。日本媒体把安倍此举称为“闪电式”提前举行大选,并评论称这是“危险的一赌”。好时机?
从客观环境看,目前不失为举行大选的好时机。最近由于东亚局势使得日本民众在安保问题上的危机意识提升,内阁支持率出现复苏趋势,同时,在野党势弱,最大的在野党民进党陷入内乱,不断有人脱党,且支持率远低于执政的自民党。因此,此前曾有自民党高层表示:“目前的机会千载难逢。”
然而,安倍欲利用脆弱的反对派和领先的支持率,提前大选并赢得胜利的语境,不禁让人想起英国首相特雷莎·梅。
今年4月,特雷莎·梅在民调支持率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希望提前举行大选, 接受“选举合法性”的洗礼,从而在脱欧谈判中占据更强有力的位置。
同时,梅选择提前大选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手工党领导人科尔宾(Jeremy Corbyn),保守党内部有很大一股声音认为科尔宾“太弱”,应该趁机提前大选,扩大保守党优势。
“两位领导人都在支持率不可能更好的情况下宣布提前举行大选。”东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川户定文(Sadafumi Kawato)说,但最终特雷莎·梅的冒险事与愿违。
特雷莎·梅领导的保守党在6月的大选中失去绝对多数席位,被迫在争议声中和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达成协议,组建联合政府。与此同时,英国工党领导人科尔宾在选举中逆袭,带领工党新增32个席位,选民认为相较于特雷莎·梅,他更加亲近选民。
有专家认为安倍可能面临和特雷莎·梅一样的选民反弹。BMI研究所全球政治和安全风险总监佐野艾弥(Yoel Sano)称,安倍可能“低估了选民转向反对党的潜力”,而如果让外界认为其提前选举是为了“紧抱权力”的工具,很可能失去选民的支持。
他说:“日本公众可能将之视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且投机主义的行为,尤其是在目前紧张的东亚局势下。”
民调显示,目前日本选民普遍赞成安倍的鹰派外交政策,安倍一直将自己塑造为日本政治经济外交的“稳定器”。他更是将此次解散众院上升到“突破国难”的高度,他在讲话中提到日本的老龄化和朝鲜半岛威胁,声称:“为了与国民战胜国难,必须倾听国民的声音。”
推迟可能结果更坏
日本坦普尔大学亚洲研究主任金斯顿(Jeff Kingston)认为,安倍的这次冒险更有可能得到回报,因为他现在面对的反对党比特雷莎·梅当时面对的科尔宾更弱。
“不像英国的工党,日本没有任何名副其实的反对党。执政党自民党是矮子中的巨人。要想安倍在选举中‘脱轨’,除非发生重大丑闻。”他认为,鉴于目前日本在野党的窘迫现状,自民党保持当前席位的风险并不大。目前,自民党及其联合执政的公明党占据日本国会众院475个席位中的三分之二。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安倍决定闪电式解散的背景是自民党秘密实施的局势调查。安倍也做好了自民党议席减少的准备,决定赌一把。安倍从6月前后开始就对周围的人说:“自民党单独获得一半以上议席就足够了。”他并非放弃了修宪的念头,而是考虑了另一个战略,即在民进党一盘散沙的情况下,即使执政党没有足够的议席数也能拉拢在野党的修宪派。不过,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等人担心,如果议席大幅减少,势必会遭到党内的批评,因此安倍一直未能下定决心。
而最近安倍从自民党获得了最新民调结果,如果现在举行众院选举,议席将跌破三分之二,但执政党最低能获得280多个议席,但如果推迟解散,有可能进一步丧失议席。最终,日本副总理兼财务相麻生太郎支持了感到矛盾的安倍。
另一个安倍提前大选的原因是希望在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的势力扩展到全国范围前,对其进行打击。就在安倍宣布提前大选前几个小时,小池召开临时记者会,宣布将创建新党“希望之党”,并出任党首。
日本媒体引述小池的话称,以保守派立场推进改革的新党“将由我来切实举起旗帜,这是建党宣言”。“想要拥有更多希望。据此(为新党)取名。”她说,“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势力。”
小池被视为安倍强有力的竞争者。今年7月,小池带领“都民第一之会”在东京都议会选举中让自民党惨败,前者一跃成为东京都第一大党。根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初的民调,有22%的受访者认为日本下一任首相最合适的人选是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安倍位列第二,小池百合子位列第四。
共同社报道称,在宣布建立新党后,该党众议院选举候选人的甄选工作也在加速推进,小池有意发掘无政治经验的医生、律师等新人,尤其希望推举更多女性,希望吸引无党派选民。
“小池在东京‘歼灭’自民党,但将运动和势力推广到全国并不容易。”金斯顿说,“况且他们还没准备好。”
根据共同社的最新民调,64.3%民众反对安倍现在解散众院,仅有23.7%表示赞成。▲◆★●■☆
刺杀金正男细节曝光!朝鲜公开行刑释何信号★★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9/27/6613560.html
多维 2017-09-27: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的同父异母长兄金正男于2月13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遇刺身亡,遇刺原因至今成谜。最新情报则揭露了朝鲜为何选择公开对金正男“行刑”的原因和一些重要的遇刺细节。
英国《太阳报》9月26日报道称,朝鲜政权对金正恩哥哥金正男的刺杀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在专家看来这传达了一些重要信号。
朝鲜选择在人口稠密、有视频监控的机场公开刺杀金正男,这背后有一定用意(图源:VCG)
韩国前国家安全战略研究所(INSS)主任、前李总统明博的前顾问南胜昱(Nam Sung-Wook)分析称,通过用这种可怕的、公开刺杀方式,平壤想让世界震颤与害怕,并在质疑者心中埋下恐惧的种子。
南胜昱称,平壤想通过这个可怕的方式公开谋杀金正男,企图发出一个全球性信息。平壤想通过在机场实施一种化学武器来恐吓世界。
他表示,金正恩想长时间统治朝鲜,想以超级大国身份谈判,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让全世界都惧怕他的武器,这也是他伟大计划的一部分。
关于金正男之死的最新细节,南胜昱表示金正男在离开澳门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朝鲜人跟踪了。朝鲜当局在金正男搭载的飞机上有一个行动小组。一旦金正男到达吉隆坡机场,另一个朝鲜小组开始跟踪他,即使金正男睡觉时也被监视。
马来西亚机场的监控录像清楚地显示,一个女人走到金正男身边,在他脸上涂抹被禁用的VX神经毒剂。被指控协调这次袭击的朝鲜代理人也没有蒙面。南胜昱说,人们不应该把这视为是金正恩一个不妥规划。
据《福克斯新闻》报道称,韩国间谍机构最初表示,这次暗杀事件是朝鲜领导人五年布局的一部分。调查暗杀事件的南胜昱以前曾负责韩国情报机构研究团队,他表示,这一切都是“总计划的一部分”。
对于金正男之死,《纽约时报》分析称,通过暗杀金正男,金正恩可能拔掉了自己身边的一根刺,但这会进一步让他的国家与世界隔离。鉴于中国一直在保护他的哥哥,金正男之死预计会恶化中朝关系。▲◆★●■☆
留学回国人才超265万 中国迎史上最大规模归国潮★★
http://www.chubun.com/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72044/c152
日期: 2017/08/13 新闻来源: 人民网:国策君从全球化智库(CCG)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获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高层次留学人员正逐渐成为践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领跑者和生力军。8月12日,第12届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暨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在京举行。该论坛由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主办、全球化智库(CCG)承办,围绕“全球化发展”、“人工智能”、“创新创业”、“环保健康”等议题,探讨留学人员如何在新经济形势下发挥更大的作用,吸引近800位来自社会各界的海归精英参会。
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
负笈求学志,拳拳报国心。
全球化智库(CCG)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迎来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
根据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公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54万,较2012年增长14.49万人,增幅达36.26%;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人,较2012年增长15.96万人,增幅为58.48%。从1978年到2016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265.11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比例逾八成,留学回国与出国留学人数“逆差”逐渐缩小,显示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人才磁铁”效应正在发挥积极的作用。
勇立潮头,人才加速回流彰显爱国心、报国志
“要将国际视野和知识对接国内实际,发挥专业特长,让所学真正落地生根。”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戴均良勉励留学人才扎根中国,矢志报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如果说我们第一轮的‘请进来’是招商引资,我们没有赶上的话,当下作为第二轮‘请进来’的人才引进,为我们创造了新的历史机会。”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郭军指出,广大留学人员应当在新旧动能转换、“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机遇面前,勇立潮头,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主力军。
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国家重点项目带头人超过7成是海归,两院院士中超半数是海归。”欧美同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刘利民表示,留学人才为祖国建设发挥重大作用,今天人才加速回流的态势彰显留学人员爱国心、报国志愈发强烈,能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
人才回归离不开政策支持。人社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璟表示,2008年以来,我国国共分13批次引进‘千人计划’专家超过7000人,各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留学人才5.39万人。他介绍道,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已出台和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60多项文件,初步完成留学人员回国的政策体系构建。
海归调查:2016年新增海归人数超过国内高校毕业生
论坛当天,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联合在京发布《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相比2016年(765万)增加30万人。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以下简称“海归”)总数达265.11万人,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新增海归人数已经超过高校毕业生预计增量。
报告认为,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半数以上海归认为5年内可收回留学经济成本,海归融入国内生活工作状态明显好转;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超越金融业成为海归就业人数最多的行业,私营/民营企业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海归创业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二线特色城市成为海归创业新的发力点。与此同时,海归群体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共同关注。(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国策说工作室 郭艺萌 王登丰)▲◆★●■☆
金正恩用古英文骂川普精神错乱的美国老糊涂★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9/27/6613966.html
联合报 2017-09-27:金正恩日前骂川普,用了一个极罕见的英文古字,引起西方大批人士查字典。(欧新社)
北韩领导人金正恩和总统川普,近来不断隔空互骂,让朝鲜半岛情势更加紧张。清大荣誉讲座教授李家同在脸书专栏“漏网新闻”中,道出一段插曲,讲到金正恩日前骂川普,用了一个极罕见的英文古字,引起西方大批人士查字典。
李家同指出,金正恩用了一个14世纪的古字“dotard”,是“老糊涂”的意思。李家同推测,金正恩小时候曾在瑞士受教育,当然一定是一所贵族学校,所以所学的英文一定是文言文。“他用这些古字,显然是在炫耀他的英文修养”。
纽约时报中文网9月25日有篇文章“金正恩骂川普‘Dotard’,这到底是什么意思?”还原事件始末。
这篇文章指出,川普总统上周二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讲时扬言要“完全摧毁”朝鲜,并挪揄金正恩为“火箭人(Rocket Man)”。金正恩上周五反击,管川普叫“mentally deranged U.S. dotard”(精神错乱的美国老糊涂)。“dotard”(老糊涂)这个晦涩的侮辱性字眼,引发人们翻查字典。
纽时中文网引用韦氏词典指出,“dotard”源于“dotage”,后者意为“一种以精神稳定和思维敏锐程度双双下降为标志的老朽状态或时期”。自1980年以来,这个词只在纽时上出现过10次,且向来是在该报的文艺报导中现身。
这个词也在莎士比亚作品中露过几次面。“I speak not like a dotard nor a fool(我说话时既不像老糊涂,也不像傻子。出自“无事生非”一剧);名著“白鲸记”作者梅尔维尔在一首关于沙鱼的诗,也用过这个词。
纽时中文网文章指出,曾任美联社平壤分社社长的吉恩·H·李(Jean H. Lee)在推特上表示,曾到访过朝鲜官方媒体朝中社(KCNA)办公室,发现朝中社翻译文稿时用的是非常老的朝英词典。川普上周五回骂金正恩“显然是一个不介意饿死或杀死本国人民的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