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立与破”★★★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不能专凭直觉说一句话是真,但可以专凭直觉说一行为是善,一形象是美。-冯友兰

    ☆直觉即是灵感。--张岱年

    ☆感到的永远比看到的更加直切。-夏 衍

    ☆不论你生存多久,你只永久寻你自己“心”的暗示,不要尽服从自己的或别人的“智”。--瞿秋白

    ☆无赖未读过书,只有直觉,而对付现实之本能反强于书生。--林语堂

    ☆直观是整个的,非分析的,所以反而容易见出事理之是非,道及本来的面目。--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70806▲◆★●■☆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立与破”★★★

http://news.ifeng.com/a/20170804/51565651_0.shtm

印度若不撤军,中国不排除军事解决问题★★

http://news.ifeng.com/a/20170804/51565956_0.shtml

印度重申希望实现和平 但也不许中方修路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4/6460784.html

军报正告印度:界限即底线 话已至此好自为之★★

http://news.ifeng.com/a/20170804/51567064_0.shtml

习近平建军节讲话透露“武统台湾”几率增大?★★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2/6457261.html

习近平81年军演戎装旧照曝光 暗藏重重玄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4/6461313.html

19大前的敏感时刻 不惜代价清洗党内反对势力★★★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4/6463190.html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立与破”★★★

http://news.ifeng.com/a/20170804/51565651_0.shtm

2017-08-04 党建网微平台 原标题: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立与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确立了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彰显了立字当头、立破并举的科学导向。

立字当头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坚持立字当头,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立”来推进新形势下的治国理政。

立目标。习近平在当选总书记后首次与中外记者见面时就讲了党的奋斗目标问题。他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他又强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还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提出“13+1+1+2”的国家和军队建设系列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建成经济强国、制造强国、贸易强国、海洋强国、人才强国、文化强国、网络强国、宽带中国、数字中国、法治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精准脱贫攻坚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确立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

立规矩。“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为我们党最早立的规章是八项规定,随后又指导制定、修订了一系列党内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强化了党和国家一系列政治规矩。其中,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持对党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最根本的政治规矩;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是治国理政最重要的规矩。此外,习近平还强调把懂规矩、守规矩作为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各级“一把手”都要严格按程序办事、按规矩办事,坚决反对和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立标杆。在习近平倡导下,我们党先后立起了指导广大党员、干部突出理想信念这个灵魂,补钙壮骨、立根固本,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的一系列重要标准。其中包括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干部队伍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县委书记标准,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标准,等等。同时,还树立起谷文昌、廖俊波这样的学习标杆,让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立破并举

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注重立破并举,在领导经济发展、推动作风建设、纯洁政商关系等方面做到了“六立六破”。

立新发展理念,破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

我们将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引下,不断适应、把握、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抓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

——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事实证明,这一政策是负责任的,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

——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立清风正气,破“四风”积弊和腐败顽疾。

这次活动就以解决问题开局亮相、以正风肃纪先声夺人、以专项整治寻求突破,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得得罪。不得罪腐败分子,就必然会辜负党、得罪人民。

——2015年1月13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我们坚持有腐必惩、有贪必肃。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立明规矩,破潜规则

要抓住建章立制,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围绕发生的腐败案例,查找漏洞,吸取教训,着重完善党内政治生活等各方面制度,压缩消极腐败现象生存空间和滋生土壤,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政治生态不断改善。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要坚持求真务实,察真情、说实话,出真招、办实事,下真功、求实效,让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干部真正得到重用、充分施展才华,让作风飘浮、哗众取宠的干部无以表功、受到贬责;要坚持清正严明,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到河南省兰考县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

立公平正义,破特权思想

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2014年新年前夕,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四年新年贺词时谈到

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所有司法机关都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改进工作,重点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

——2013年2月23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讲话

党内决不允许有不受党纪国法约束、甚至凌驾于党章和党组织之上的特殊党员。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执行《准则》、《条例》,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扶正祛邪,自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履职尽责、作出贡献。

——2017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

立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破“好人主义”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清除党内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的有力武器,必须以整风精神严格党内生活,着力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强调

要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使各种方式的党内生活都有实质性内容,都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坚决反对党内生活中的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党内生活要交心,党内同志要做诤友、挚友。

——2013年9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

立新型政商关系,破官商勾结、利益输送

面对纷繁的物质利益,要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官”“商”交往要有道,相敬如宾,不要勾肩搭背、不分彼此,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

——2013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谈到

新型政商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亲”、“清”两个字。对领导干部而言,所谓“亲”,就是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特别是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情况下更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真心实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所谓“清”,就是同民营企业家的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

——2016年3月4日,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政协委员联组讨论时指出▲◆★●■☆

 

印度若不撤军,中国不排除军事解决问题★★

http://news.ifeng.com/a/20170804/51565956_0.shtml

2017年08月04日海外网 作者:胡志勇 原标题:印度若不撤军,中国不排除军事解决问题

近日,中国外交部就中印边界对峙事件发表了12页重磅文件,全方位说明了事件的来龙去脉,阐述了中国的坚定立场,再次以大量事实驳斥了印方无理狡辩;将印军非法越界定性为“侵入中国的领土,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表明了此次事件对于中国而言是非常严重的侵略行为;强调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警告印度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中国政府在领土主权问题上绝不退让,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中国捍卫领土主权的决心,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中方要求印方尊重历史界约规定,立即撤回其边防部队并彻底调查此事。中方警告印度不要执意挑衅中国,与中国为敌没有好下场。

自6月以来,印度军队悍然越过无争议的国界,并长时间滞留在中国境内,其性质就是严重侵犯了中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也是对不丹主权的挑战;违反了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也严重违反了《联合国宪章》,粗暴践踏了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对地区和平稳定和正常国际秩序形成了严峻挑战,印度必须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次由印度单方面挑起的中印之间边境对峙问题,表面上原因是印度担忧中国在没有争议的洞朗地区完成道路修建,会对印度构成所谓的“安全威胁”,但实质上是印度政府蓄谋已久的无事生非之举,印度企图利用洞朗地区边境对峙事件借机与中国讨价还价。实际上反映出印度莫迪政府缺乏长远战略眼光、不成熟的政治心态,此次中印边界对峙事件将极大地影响到中印双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维护中印边境地区和平稳定的潜在威胁。

在此次中印边界对峙事件中,中国十分珍视边境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一直本着最大善意,努力通过外交渠道解决边界对峙事件,保持了极大的战略忍耐与战术克制,耐心劝说印度撤回,有理有利有节,仁至义尽,但印度不要错误理解中国方面的克制。

中国愿意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前提条件是印度军人必须立即从中国领土上撤出。一切有意义的对话必须以印军无条件撤回为前提。中国方面不希望对峙长期持续下去,如果印方真的珍视和平,就应该立即将其非法越界人员撤回到边界线印方一侧,这是解决此次中、印两国边界对峙事件的唯一正确选择。正如8月3日深夜,国防部新闻发言人任国强所强调的那样,中国军队从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地区和平稳定出发,始终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没有原则,克制不是没有底线。如果印度政府执迷不悟,那么,中国政府不排除采取军事行动解决问题。

中国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能力、有信心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早前报道

外交部连回印度4个“这绝不是为了和平”

外交部网站

问:中方昨天发布了《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文件提到6月16日,中方在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此前也向印方作了通报,请问施工的目的是什么?通报的具体情况是怎样?印方作何反馈?

答:6月16日,中方在中印边界锡金段中方一侧的洞朗地区进行道路施工,目的是为了改善当地的交通,便利当地牧民放牧和边防部队巡逻。这是中方在自己领土上的正常活动,完全正当合法。

中方出于善意,分别于5月18日和6月8日通过边防会晤机制两次向印方提前作了通报,印方未做任何反馈。6月18日,印度边防部队270余人携带武器、连同2台推土机,在多卡拉山口悍然越过锡金段边界线100多米,进入中国境内阻挠中方的修路活动。

截至8月2日下午,印军仍有48人连同1台推土机非法滞留在中国领土上。此外,印军还有大量武装人员集结在边界线上和边界线印方一侧。

洞朗地区位于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规定的边界线中方一侧。印度边防部队从边界线印方一侧进入中国领土,其非法越界行为事实清楚,不容否认。印方无视中印间现有的相关机制和渠道,在未与中方进行任何沟通的情况下,直接派边防部队携带武器和装备越界进入中国领土并滞留不撤,其行为不负责任、不计后果。印军不论多少人员非法越界并滞留在中国境内,其性质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严重违反《联合国宪章》,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印方应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

问:作为对中方8月2日发布立场文件的回应,印度外交部表示印中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是两国关系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请问中方有何评论?

答:印方现在言必称“和平”,我们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中方认为,有关事实不容忽视:第一,印方在中方出于善意,于5月18日和6月8日两次提前通报印方的情况下,在长达1个月的时间里从未通过任何渠道向中方反馈任何信息,反而直接于6月18日派遣武装人员和装备越界阻挠,这绝不是为了和平。

第二,事件发生至今已经1个多月,印方不仅仍非法滞留在中国领土上,还在后方整修道路,囤积物资,集结大量武装人员,这绝不是为了和平。

第三,在印方非法越界事实确凿的情况下,印方非但不深刻反省错误,反而炮制所谓“安全关切”、“三国交界点问题”、“应不丹要求”等种种奇谈怪论,为自己的错误行径寻找借口,这绝不是为了和平。

第四,印方在中方多次外交交涉下,不仅拒不撤出越界人员和装备,反而向中方提出无理要求,毫无解决问题的诚意,这绝不是为了和平。

如果印方真的珍视和平,就应该立即把非法越界人员撤回到边界线印方一侧。▲◆★●■☆

 

军报正告印度:界限即底线 话已至此好自为之★★

http://news.ifeng.com/a/20170804/51567064_0.shtml

2017年08月04日钧正平工作室 原标题:留给印度的时间还有多少?

非法越界,公然侵入。8月2日,中国政府发布《印度边防部队在中印边界锡金段越界进入中国领土的事实和中国的立场》文件,有数据有真相,摆事实讲法理,全方位还原了事件,也让国际社会认清了印度那些毫无根据的所谓借口。

8月3日上午至4日凌晨,外交部、国防部和人民日报、新华社、解放军报以及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等先后就印方越界事件密集发声。24小时,6次鲜明表态,理越辩越明,道越讲越清,“善意不是没有原则,克制不是没有底线”,印度再听不懂什么意思就是智商问题了。

中国素有先礼后兵的传统,非法越界事件发生一个多月来,解放军没有立即逐走印度军队,这是留给印度自我“纠错”的机会和外交解决的时间空间。然而印方不仅无视中方的善意和克制,编造种种“借口”,迄今还有40多人赖在中国领土不走,其国防部长甚至还公开挑衅叫嚣:“今天的印度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大有准备“一雪前耻”之意。

1962年对于印度,特别是印度武装力量而言,半个世纪以来都是一个令其难以释怀的年份。这一点并非不可理解——印度从来没有忘记过那场让这个自视甚高的国家及其开国总理颜面扫地的战争。

那一年,印度置我多次严重警告于不顾,一再挑衅,解放军忍无可忍自卫还击,仅用1多个月时间,击毙印军4900余人,俘虏3900余人。印军参战的3万部队中,近万人被击毙、俘虏和击伤,其余多数溃散。战争中,印军“王牌旅”——第四师第七旅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歼,旅长达尔维准将被活捉;战争后期我军先头部队推进到了距其首都新德里不足300公里的战线上,印度举国震惊。

“撼山易,撼解放军难”。前几天国防部发言人对印说的这句话,想必印方也不太清楚出处,这是50多年前毛主席在听取中印边境作战情况汇报时做出的由衷感慨。殷鉴未远,还劝印度勿思蠢动。无论现在的印度是不是当年的那个印度,解放军依然是那支战无不胜的解放军!1962年印度就错估了中国军队保卫领土的决心,希望这一次不要再犯历史上的同样错误。

“我们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统帅的意志就是军队的坚定决心,作为国家的坚强柱石,人民军队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属于我们的领土,多一寸也不要;属于我们的领土,少一寸也不行。

中国有句俗话,跳得越高,摔得越重,印度必须承受摔下来的痛苦。如果继续往高跳,只会摔得更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年的历史证明,任何试图与解放军掰腕子的对手都没有好果子吃,这一点印度应该深有体会。今天,肩负着14亿人民殷切期望,更加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更加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话已说到,仁至义尽,好自为之▲◆★●■☆

 

印度重申希望实现和平 但也不许中方修路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4/6460784.html

凤凰网 2017-08-04:对于中印边境对峙,当地时间周五(4日),印度外交部重申,印方将通过外交手段实现和平目的。

印方既想要和平又不想中方修路

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外交部在一份发给媒体的声明中表示,“我们将继续与中方通过外交渠道进行交涉,以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决方式。政府继续做好准备,维护国民安全和领土是国家的责任。”

印度外交部还称,“与不丹的协调和磋商也在继续。”

据报道,消息人士称,印度希望和平解决危机,但也很清楚地不允许中方修路。在印军试图阻止中方修路后,中印士兵已在边境对峙超过一个月。

报道提到,中方一再声明,中方在自己的领土上修路完全正当合法,要求印军立即撤回。新德里方面则担忧,中方修路会扼住印度东北地区的咽喉。

此前,据《印度时报》报道,当地时间8月3日晚,印度外交部长苏斯马·斯瓦拉杰(Sushma Swaraj)在国会称,战争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印关系需要通过对话和协商梳理。斯瓦拉杰说:“印度坚信,中印边境的和平与安宁对于保持良好双边关系至关重要。”

而在中国国防部3日深夜发表声明后,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印度快报》等印度主流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回应中方声明。《印度时报》更是在第一时间内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在中印边境对峙事件上的措辞更加强硬了,文章援引中方的话称,印度若不撤兵,将面临“严重后果”。

文章还指出,印度政府方面有消息称,印方正在努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对峙问题,目前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尽管印军仍在边境地区与中国军队对峙,但印度事实上不想与中国开战。

印方谋划两种选择

4日稍早,《印度快报》网站就曾头条报道称,印方消息人士透露,印度政府正努力试图采取两种“外交方式”解决中印对峙危机,有两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让不丹军队在对峙地区代替印度军队,使中国和不丹军队双方撤兵;第二个选择是延长对峙时间,直至11月中国采取缓和的外交政策。

据称,第一个选择的缺点是与不丹的“协调问题”,印度必须巧妙地克服,这不仅涉及印度和不丹军队同时移动,还有关中国是否接受这一建议。报道称,虽然印度对不丹的支持“很有信心”,但也担心这会给不丹提供与中国直接接触的动力,使其与中国建交。

对于第二个选择,报道称,将对峙延长至11月目前得到了印度政府内部的更多支持。那个时候,随着冬天的到来,该地区的气候恶化,使任何军事行动都变得困难。

中国国防部:克制不是没有底线

对于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国防部8月3日深夜发布重磅声明,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国防部声明指出,中印边境对峙事件发生以来,中国本着最大善意,努力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当前事态。中国军队从维护两国关系大局和地区和平稳定出发,始终保持高度克制。但善意不是没有原则,克制不是没有底线。印方要打消任何以拖待变的幻想。任何国家都不应低估中国军队履行保卫和平之责的信心和能力,都不应低估中国军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和意志。中国军队将坚定不移地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安全利益。

事实上,国防部的深夜声明并非3日中方对中印对峙事件的唯一一次回应,新华社、解放军报、外交部、国防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以及人民日报等中国6个国家部委和机构当天先后就印方越界事件发声,披露印方非法越界的性质,并强调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己的正当合法权益。▲◆★●■☆

 

习近平建军节讲话透露“武统台湾”几率增大?★★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2/6457261.html

BBC中文网 2017-08-0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再次提到不允许中国领土分裂,并使用了“六个任何”的强硬措辞,这是否透露出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能性上升?

身兼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8月1日建军节在庆祝中国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他提到:“我们絶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台湾执政党民进党回应,“任何恫吓的语言,只会远离台湾民心”,民进党发言人王闵生表示,中华民国是个主权独立国家,台湾的民主应由两千三百万人以民主方式共同决定,中国大陆必须正视中国民国存在事实,两岸的和平发展应建立在彼此良性沟通对话之上。

建军90周年大会有武警部队官兵代表、老战士、烈士家属、中央军委委员军队英雄模范、各界群众代表,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代表等约3000人出席。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黄介正接受BBC中文访问时表示,在建军节上,而且与会成员有解放军、武警部队官兵代表、老战士、烈士家属、中央军委委员的场合中发表的演说,“调性不可能会软”,而且发言本身的军事意味会比较浓厚。因此一些人可能会将之解读为使用武力解决纷争,但黄介正不认为习近平的“六个任何”是新一轮军事行动的预告或威胁。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也认为,习近平在建军节的讲话没有将情势升级。刘国深对BBC中文说,习近平的“六个任何”中没有直接点明针对台湾,所以他认为这还是一个“原则性的讲话”。

刘国深表示,习近平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态度一直很坚定,不论台湾是马英九执政还是蔡英文上台都一样。

习近平在演讲中提到“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我们决不搞侵略扩张,但我们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

刘国深分析,中国在军事上的准备越来越充份,越来越有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两岸政权之争在没有结束的情况下,中国是不会放弃武力统一。这不是好斗,每个国家都是这样。”这几十年来,中国政府越来越强调两岸和平交流,但就算在马英九执政、两岸关系较和缓的时候,中国也没有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选项放弃。

刘国深表示,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在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的立场上闪烁其词,对两岸气氛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大陆民众主张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但习近平对国家领土主权的态度一直很坚定,不论台湾是马英九执政还是蔡英文上台都一样。

从“任何人”到“任何政党”?

李克强今年3月“两会”期间做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3月北京“两会”期间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义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

从“任何人”到习近平提到“任何政党”,似乎将矛头对准民进党。黄介正认为,从今年年初解放军演习到李克强演讲,到8月1日习近平的讲话,透露出的讯息强度其实相去不远。

黄介正认为,中国政府和平统一的基调并没有改变。中国在完成“中国梦”的大局之下,要确保中国与周边国家不会发生冲突,做好外交工作。

中国对台湾武力态度转变?

1954年处于备战状态的金门。

1950年、1960年代,中国与台湾军事情势紧张。1958年8月23日至10月5日之间在金门发生“八二三炮战”,解放军和中华民国国军隔海炮击,最后中华民国守住金门,此后解放军对金门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直到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美国建交。

根据中国外交部,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指出“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1995年1月,江泽民进一步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深刻内涵,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资料图片:2006年台湾国防部发言人展示1996年中国导弹演习示意图

但1995年至1996年,因为时任总统的李登辉一系列被中国政府认为是“鼓吹台独”的动作,中国政府对台湾展示武力,以台湾为目标进行两次导弹发射及军事演习。

胡锦涛接任中国国家主席后,延续江泽民路线,提出“争取谈、准备打、不怕拖”的主张。

2008年马英九担任台湾总统之后,承认“九二共识”,两岸交流制度化协商交流管道建立,民间互动也更加热络。但根据台湾国安局资料,解放军在2009年进行了30场军事演习,其中70%是针对台湾,解放军部署针对台湾的导弹超过1960枚,比2008年增加50%,显示中国政府仍有所准备。

台湾的蔡英文总统与特朗普当选后直接通电话,惹来一场外交危机,特朗普其后称承认”一中”政策。

黄介正表示,目前民进党蔡英文执政,两岸制度化协商交流管道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加强语气,会让听到的人此时此刻感觉到气氛比较强烈,但中国对台湾的态度基本上并没有改变。▲◆★●■☆

 

习近平81年军演戎装旧照曝光 暗藏重重玄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4/6461313.html

经济日报 2017-08-04:站在前排听取汇报的是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而时年28岁、身着军服的习近平则在后排(红圈)。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7月30日沙场阅兵后,互联网曝光习1981年参与华北大演习的照片。观察人士指,已故中共领袖邓小平曾在这次演练进行阅兵,展示紧握军权;网络此时流传习近平曾见证这次演习、阅兵的历史痕迹,显然不是偶然、内里隐藏重要政治讯号。

官方过去的报道中,鲜有提及习近平曾参与过1981年9月举行的华北大演习、见证过邓小平在北京以外地方阅兵。

邓小平在华北大演习阅兵 凸显掌军权

这张老照片上,站在前排听取汇报的是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秦基伟,而时年28岁、身着军服的习近平,则坐在后排工作人员的席位。根据公开资料,习此时正在国防部长耿飙手下担任秘书。

这张应是官方正规照片,但过去似乎鲜有曝光,今次似乎是有关方面故意流出此照。观察人士分析指,相片至少释出两个政治讯息:

一是习近平与军队有深厚渊源,参与过军中重大事件。

二是暗示自己一如邓小平在华北大演习中确立军权,在7月30日的内蒙和日和基地阅兵中,显示牢牢掌握军权。

事实上,除了这张1981年的华北大演照片外,一同曝光的还有习近平1984年任职石家庄军分区正定县武装部的戎装照,以及一张他在福建工作时,操作高射炮的老照,凸显他对军队的认知。

习近平自比邓 争十九大佈局话语权

俄罗斯军事专家卡申(Vasili Kashen)也表示,习近平这次沙场阅兵,意义在于展示他与军队的关系,证明军队对国家领导的支持;同时向世人证明,他和邓小平一样都是中央军委的核心。

分析人士指,中共十九大预计今年底前召开前夕,习近平极力展示自己军权在握,显然是要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提升自己在十九大人事、国策佈局的话语权。▲◆★●■☆

 

19大前的敏感时刻 不惜代价清洗党内反对势力★★★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8/04/6463190.html

综合新闻 2017-08-04:中共19大前的敏感时刻,中国流亡富豪郭文贵持续跨海爆料,最后的矛头仍然直指中共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及其家人。但据称,不但原本被列入第六代接班梯队的前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疑似因为参与或背后支持郭文贵而反遭罢黜,如今更传出习近平不惜代价挺王到底的消息,19大前最近将先行召开的北戴河会议,已是未演先轰动。

美国中文《世界日报》社论日前分析,孙政才被废,一个很大可能是,他参与或背后支持中国富豪郭文贵在美国爆料王岐山及其家人贪腐,甚至可能是郭文贵的老领导之一,想以此在19大前把王岐山逼下台,影响下届政治局和常委人事安排。

之前,郭文贵在直播视频中曾大赞孙政才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能力,说他是天才中的天才,还称如果孙政才将来能成为中国总理或中共总书记,将是中华民族之幸。郭文贵话音刚落,北京就传出孙政才被双规的消息。这样看来,郭文贵反而帮了孙政才倒忙。

而根据《南华早报》报导,一群中共在任或退休的资深干部,已经陆陆续续搬到北戴河的度假避暑胜地,开展连串闭门会议,商讨未来至少五年的高层人事更迭,以及政策方针的拟订。

稍早之前,北京在7月26、27两日,举行了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督阵的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与会者台上无纸无笔,暗喻不得外传。

据称,原来习在当日口传四个不惜代价,即中央不惜代价保护陷入风口浪尖的高层领导、不惜代价清洗中共党内反对势力、不惜代价应对十九大前后的外部压力,以及不惜代价镇压内部不稳定因素。若传言属实,首个不惜代价正令人联想到王岐山,暗示习会力挺王。

法广(RFI)分析,原本被外界视为储君的前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已被拉下马,习近平口传提及不惜代价清洗中共党内反对势力,令人关注另一位储君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的情况。法广引述海外明镜新闻网负责人何频的说法认为,胡春华在十九大前是安全,原因是前任领导胡锦涛力保他入常,但习的支持者会极力阻止胡成为新一届中共常委。

中共不成文的政治局常委有所谓七上八下规矩,年届68岁的王岐山去留问题受到各界瞩目。郭文贵指控身为习总反腐大将的王岐山,与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海航集团,背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甚至还间接指控海航集团某些主要投资者,与王岐山还有血缘关系。但有了习近平此一有力后盾,王岐山目前依然不动如山。▲◆★●■☆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