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春晚 每年一句流行语你还记得吗?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1/26/5961746.html
【2013年】你摊上事儿了!你摊上大事儿了!
孙涛、秦海璐、王茜华联袂主演的喜剧小品《你摊上事儿了》火极一时,其反贪台词引得台下观众鼓掌热烈,还有人大声叫好!
今 日 看 点:2017-05–23▲◆★●■☆
CIA潛華線人含“中國高官”身份暴露★★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5489.html
要設南海禁飛區?海南島驚現紅旗9導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4726.html
中國抓多名間諜,什麽人易成間諜?怎麽發現間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5714.html
“金無怠案” 中情局所謂中美諜戰中的成功案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6156.html
秦城監獄前處長揭秘:誰是最難管的人物★★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6697.html
美参议院批准特里·布兰斯塔德为新任驻华大使★★★
http://news.ifeng.com/a/20170523/51141513_0.shtml
CIA潛華線人含“中國高官”身份暴露★★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5489.html
多維新聞 於 2017-05-22:美媒日前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中國境內的18名至20名原情報線人,自2010年至2012年間身份暴露,遭到中國政府槍殺或者監禁,其中不少是中國官員。
美國在中國的情報係統幾乎一度被瓦解,其損失情況堪比美蘇對峙的冷戰時期。時至今日,美方內部對此事調查仍未結束,不排除有人員遭策反泄密,以及中方破譯了美國情報係統的可能。
美國《紐約時報》5月20日引述多名美國情報官員稱,中國政府對美國的情報幹擾活動從2010年開始。而此前多年,CIA一度對中國政府的內部消息非常靈通。
報道稱,這是由於不少中國官員已經對官場的腐敗行為失望,美國便成功地在北京的官僚係統中籠絡了眾多“深度耳目”。
但自2010年至2012年,美方發現情報信息逐漸減少,線人也逐個消失,原來有多達18名至20名情報線人已暴露,被中方抓獲或殺死。有匿名美方官員更稱,有線人被中方發現後在其工作的地方被槍殺以儆效尤。
2016年在上海被捕的美籍華人李凱,近期被以間諜罪罪名起訴(圖源:網絡截圖)
如此大規模的情報網損失,令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FBI)開始仔細調查曆次情報行動,以及駐北京的美國大使館每一個工作人員的背景。
據報道,調查結果指向了一名負責監管中國地區的前CIA情報人員。他是一名華人,離開CIA後在亞洲從商,美方相信他得到了中方的關照。不過該名人士否認變節,當局由於證據不足,也未能對該人士進行逮捕。
還有分析認為,也有可能是中國侵入了CIA的情報聯絡係統,或者是線人某次行動中不小心泄露了行蹤,比如反複使用同一個路線前往接頭地點或是接頭的餐廳已經被竊聽等。
不過有跡象表明,2013年之後,中方對美方間諜的打擊行動開始變弱,美國已經開始重建在中國的情報網絡。
報道表示,中國的反間諜手段以及針對美國的情報搜集活動異常高超。2016年一名FBI人員承認收受中方金錢,向對方交出敏感科技資料。
另外,早在2015年12月,奧巴馬政府曾宣布,不明身份的中方人士曾入侵美國政府人員管理辦公室係統,數萬份美國聯邦政府雇員包括情報人員的資料很可能遭到泄露。 ▲◆★●■☆
要設南海禁飛區?海南島驚現紅旗9導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4726.html
多維 2017-05-:中國在南海陷入與周邊國家主權紛爭,再加上域外國家的介入,北京將在南海設立禁飛區的聲音由來已久。近日,一家以色列公司的衛星拍攝到了中國紅旗-9導彈進駐海南島的圖片,引發媒體猜測。
綜合媒體5月21日報道,以色列一家衛星圖像公司對最近獲取的圖像進行分析後稱,中國已在南海北部的海南島部署了紅旗-9防空導彈係統。
日本共同社5月19日報道,在外界對中國在南海爭議海域搞軍事化、建造島嶼感到擔憂之際,以色列圖像衛星國際公司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顯然,中國已開始在南海設立禁飛區。
報告稱,在5月8日拍攝的衛星圖像顯示,在海南島南部山區出現了兩輛紅旗-9導彈發射車,一套雷達係統。
報道稱,中國已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上部署了紅旗-9導彈係統。永興島目前為北京控製,越南也對該島提出了主權要求。永興島和海南島的空域合起來形成了一片很大的禁飛區,可覆蓋該地區最寬廣的海上貿易通道。
該公司專家估計,未來還將看到更多這樣的設施出現在中國近期修建的人工島上,此舉顯然旨在加強其在南海的領土主權訴求。
報道稱,這家公司還發現中國似乎正在海南島南部的榆林海軍基地部署反艦導彈,這些導彈的射程在400公裏左右。
在談及中國試圖在南海設立禁航區的可能性時,該公司表示,如果考慮到中國在榆林基地和西沙群島部署反艦和防空設施,那麽我們就會看到中國已開始在南海打造海上和空中控製通道。
此前,解放軍在南海頻繁演練,當時就有媒體發現紅旗-9遠程防空係統出現在了訓練中。與此同時南海艦隊某登陸艦支隊的10艘登陸艦也出海訓練。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楊希雨表示,未來南海一旦有事,製空權是勝敗的關鍵,此次多兵種協同演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掌握製空權,以更好地保證南海的和平與安全。紅旗-9遠程防空係統作為中國新研發、新列裝部隊的利器,在未來戰爭中解放軍掌握製空權的主要作戰武器之一,所以紅旗-9現身此類重要訓練理所應當。▲◆★●■☆
中國抓多名間諜,什麽人易成間諜?怎麽發現間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5714.html
俠客島 2017-05-22:原標題:【解局】最近中國抓了不少間諜,你還需要知道更多
自從北京市國家安全局發布了一個懸賞50萬動員“朝陽群眾”抓間諜後,《紐約時報》也來應景了。
周末,《紐約時報》的報道披露,最近中國反間諜機關密集清除了美國中央情報局埋在我國的大量間諜,而美國到現在還“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今天,中國政府又正式公布了六名日本籍人士因為涉嫌間諜活動被“有關部門”采取措施的消息。
間諜,永遠是現實生活中最神秘的一群人物。因為神秘,所以圍繞這個群體的話題永遠充滿了神奇。《紐約時報》的報道也是。
想象的細節
可能是作者諜戰小說看多了,《紐約時報》裏麵“披露”的一些細節,實在有點扯了。
報道中說,中國的保安機關“殺死或者清除”了許多中情局的“線人”,其中還有一個是在某機關大院裏被就地槍斃的。要知道,保安機關也是正常的國家機關的一部分,雖然因為工作需要有一些特殊的權力,但還是需要遵守法定程序的。按照中國現行法律製度,真的能剝奪人生命的隻有最高人民法院。隨便開槍擊斃嫌疑人?這都是007的諜戰電影看多了。
我們從常識來看,這種電影鏡頭似的處理方式也不合理。千辛萬苦抓到了間諜難道不得先問問明白,“誰派來的?帶頭大哥是誰?”順藤摸瓜一鍋端不懂麽?當場槍斃,這是來滅口的同夥才會幹吧?
中國抓獲多名外國情報人員 什麽人容易成為間諜?
嚴峻的形勢
那麽中國目前反間諜的形勢如何呢?前段時間,流傳一個所謂法新社的數據,在華的間諜數都詳細到了個位數,居然還有很多朋友轉發朋友圈。這真隻是一個無稽之談。
報道的細節不可信,具體的間諜數又是高度國家機密,不過我們從國安係統高價懸賞間諜線索來看,圍繞中國的情報戰一直在隱蔽戰場激烈交鋒。
人性的弱點永遠是情報機關發展“線人”的要害。最新網上關於《紐約時報》這個報道的段子就說了,“為啥我國保安機關突發神威?恐怕是因為我們轟轟烈烈反貪的行動,無意中把那些間諜收拾了……”笑話歸笑話,但是道理還是頗有幾分的。
那麽,什麽人會成為間諜呢?
首先,有可能被發展成間諜的,是有料的人。而且這些“料”對方無法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比如一個掌握了火箭技術的工程師顯然比路邊賣雪糕的大爺更讓他國間諜部門感興趣。當然了,常年在火箭部隊門口賣雪糕的除外。
其次,有的人可能出於個人政治觀點仇視現行社會製度,覺得他國“空氣都是甜的”,於是,便想通過間諜活動妄想顛覆現政權。
中國的社會出現分層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利益多元化帶來了“意識形態多元化”。一些意識形態上與國家相左的,容易對現行社會製度產生不滿,從而被他國情報部門策反利用。
這些手法可以是非常文明學術的,比如邀請研究政治製度和國際關係的學者去觀摩一下他們如何民主的選舉,參加其舉辦的各種研討會,邀請他們去某些研究機構同時給予各種優厚的禮遇,前呼後擁萬人之前作為嘉賓發言等等。一個原本普普通通的學者或者其他人士,突然間在這裏找到了成就感,如果再加上他原本在現有製度下有若幹不滿,會發生什麽呢?從思想上對人進行滲透和影響從來都是讓這個人按照自己意圖行事的最有效方式。
最後,人性的弱點也是相關國家情報機關的好機會。他國間諜部門往往投其所好,比如,有的人貪財好色,就給他使美人計;有的人貪財,那就賄賂他……
不過在這裏,島叔必須提醒一下,忘了007中的邦德女郎吧,如果想通過當間諜過紙醉金迷、聲色犬馬的日子,島叔還是勸你養足精神做生意賺錢去,那個法子更有指望。
怎麽發現間諜
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間諜不好當。況且,反間諜機關因為有國家實力做後盾,可以調集形形色色的資源進行偵查活動,破獲間諜是一種必然。
某些潛伏在我們內部的間諜,他的行為注定會有異常,什麽花銷變化,行止間圍著某些機密轉悠等。
比如這次被“有關部門”抓獲的六位日本間諜,他們會跑去一些不該去的地方,做點不該做的事情,諸如拿著昂貴的長槍短炮對著某些東西猛拍了,或者舉著一個奇怪的玩意邊走邊在一張地圖上寫寫畫畫(非法測繪!想把“戰斧”打進窗戶,就靠他們了),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同樣因為人性,一個人舍命換來的銀子都堆在家裏會看著爽嗎?他肯定是要各種揮霍,這是人性。但在揮霍中,也容易暴露。間諜機關很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他們的原則就是“錢,一定要給,但是絕對不能多的讓他一把爽了,以後洗手不幹做生意去了,更不能讓他爽的引人注目了。”
比如,美國中情局維也納站的站長曾回憶:一個給他當間諜的蘇聯外交官突然跑來要一大筆錢,他想來想去此人太重要,所以還是給了。幾天後,他驚恐的發現此人開著一條嶄新的快艇在維也納城外的河上“飆船”呢。他連忙警告此人這麽幹會讓他立馬暴露。當然結局還不錯,此人很聽勸就爽了一下,快艇已經賣了。
後記
玩笑歸玩笑,其實間諜活動和反間諜活動都算是國家之間互動的常項,本質上是沒啥稀奇的。國家和國家之間都是根據自身實力與所處的環境來確定自己應該追求什麽樣的目標,采取何種策略去實現目標,這是一種較量。既然是較量,總歸要做到“知己知彼”,“知己”不算難事,“知彼”可就要花大心思了。
多數情報機關可以依靠各種公開的信息來源去感知對象國家的意圖和未來行動的趨勢,或者依靠截收和破譯對方加密的無線電通訊等等,但是這種方式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而且可靠性始終成問題,道理很簡單,你怎麽知道這些消息是不是對方故意製造來誤導你的?想當年蘇聯公開印的地圖都故意印錯,真正沒錯誤的地圖都是高度機密,最後逼著納粹空軍不得不用沙皇時代的聖彼得堡旅遊圖去空襲,飛錯了幾百公裏的大有人在。
所以各國的情報機關除了用各種手段搜集來的信息互相印證之外,更樂於去弄清“對方腦子裏真的想法”。所謂“間諜”就是要在對方內部找到“自己人”,讓他真的弄清楚這件事。早在老祖宗那裏就說明白了,《孫子兵法》的最後一篇就是“用間”。
既然有人想“知”,那麽不讓對方“知”就同樣重要了,打牌都既要核計對方手裏有啥牌同時又不能讓人看底牌呢,更何況國家間動輒可能“伏屍百萬流血漂櫓”的較量呢?甲午戰爭清軍增援朝鮮的運兵船隊信息被宗方小太郎準確地匯報給了日本,中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在曆史書上寫得明白。間諜的危害就在這裏,反間諜的重要性也在這裏。
再反過頭來看《紐約時報》繪聲繪色的細節報道,按照他們的想象,中國保安機關可以隨便就槍斃一個人,如此無法無天的行為顯然是在野蠻的軍閥混戰國家中才會有的邪惡行為。炒作這些無稽的細節,也在於把中國的保安機關描述得足夠無法無天肆意濫權,喚起大家對於“隨意鎮壓”的恐懼,其實就是從另一個側麵給美國的間諜活動塗脂抹粉找點“正當性”而已。這恐怕也是一種“別有用心”了。▲◆★●■☆
美日間諜接連被抓,中國這些年破過哪些間諜大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5003.html
新京報 2017-05-22:原標題:美日媒體接連曝光間諜被抓,中國這些年破過哪些間諜大案?
過去這個周末,《紐約時報》搞了條大新聞。
該報的一篇報道稱,中國自從2010年起,搗毀了CIA(美國中情局)一個在華間諜網絡,導致CIA蒙受數十年來最重大的損失。
外事兒注意到,《紐約時報》的文章引發了多家外媒的跟蹤報道,《華盛頓郵報》、《衛報》、BBC等都報道稱,在2010年至2012年間,18到20名中情局特工在中國被抓。
報道稱,大量線人的消失破壞了美國花數年建立起的情報網絡,也損害了之後的相關行動,甚至還引發當時奧巴馬政府對於情報工作放緩原因的質疑。
美國官員表示,這一事件是美國近年來最糟糕的安全漏洞之一。
文章援引美國官員的話說,調查人員仍然在調查,究竟是CIA內部的一名特工泄密,還是中國潛入了CIA的地下聯絡係統。
也就是說,對於這次情報網被摧毀,究竟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CIA內部都還沒找到原因。
《紐約時報》的文章還稱,2013年的時候,FBI和CIA曾宣稱,中國已經沒有鑒別美國間諜的能力了。這則新聞出來,無疑是打臉。
據美國媒體的消息,報道發出後,CIA拒絕對此作出回應。
無獨有偶,今天日本共同社也報道說,中國有關部門於今年3月在山東省和海南省拘留6名日本男子。消息人士透露,被拘留的6名日本男子年齡介乎20到70多歲,他們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危害中國國家安全。
在今天下午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證實了這一消息。
中方有關部門的確依法對6名涉嫌在中國從事違法活動的日本公民進行審查,並且根據中日領事協定,及時通報了日本駐華的相關領事機構。
不過,日本方麵一直否認有日本人從事間諜活動。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此前多次表示,日本政府不會向海外派遣情報人員。
間諜戰一直被視為沒有硝煙的戰鬥,別以為隻有戰爭年代才有,和平年代同樣驚心動魄。
外事兒(微信ID:xjb-waishier)發現,建國以來,中國的情報機構曾破獲過多起間諜大案,其精彩程度不下於諜戰大片。
《見證共和國往事》中曾記錄了新中國破獲的第一起間諜大案。
那是在1950年國慶前,趁著中國黨和政府的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參加國慶大典的機會,國際間諜們準備實施“炮轟天安門”計劃。參與這個計劃的國際間諜包括美國人包瑞德、意大利人李安東、日本人山口隆一等。
1950年9月28日,負責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國慶節安保工作的公安部部長羅瑞卿和主管反諜業務的副部長楊奇清,截獲了一份自北京東單國際郵局寄往日本東京的航空快件。
信件是用日文寫的:“CIC總部:所購滅火機定於10月1日發貨。一切按既定的計劃進行。致以熱烈的問候!”落款是“山口隆一”。便條上還有用鉛筆繪製的天安門草圖。
間諜們密謀在1950年10月1日,待中國領導人登上天安門時用迫擊炮轟擊天安門城樓。
經過跟蹤調查,和山口隆一經常接觸的幾個重點懷疑對象被牽了出來。不久,偵察到包瑞德給李安東的間諜組織下達執行計劃的命令。這時,整個間諜組織陰謀炮擊天安門的證據已經確鑿無疑,楊奇清向整裝待發的偵察員們下達了立即依法抓捕李安東、山口隆一等國際間諜的命令,有關罪犯先後落網。
1951年8月17日下午,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市軍事管製委員會軍法處內,開始對李安東等七名罪犯進行審判。其中,主犯李安東、山口隆一被判處死刑。
不少間諜案都成了影視作品的素材。
據《黨史縱橫》的報道,上世紀70年代,著名電影《熊跡》就是以1974年的“李洪樞案”為原型拍攝的。
70年代,大批蘇聯外交官在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的指揮下,在國外從事間諜工作。1974年1月15日晚上,蘇聯駐華一等秘書與蘇聯派遣在我國的特務李洪樞及其同夥,在交換情報時被公安機關和民兵抓獲。這也成為70年代中國破獲的最著名的間諜案。
進入和平年代,我國抓獲的形形色色的外國間諜也不少,他們主要從事竊取軍事、經濟機密的工作。一個名叫“飛哥”的境外間諜,還在中國策反了40多人,竊取國家軍事秘密。不少活躍在中國的日本間諜,也紛紛被捕。
對於破壞國家安全的間諜,中國政府的態度是堅決的。2014年,中國出台了《反間諜法》,首次明確了間諜行為的法律定義,間諜行為最高可判死刑。
外事兒(微信ID:xjb-waishier)此前曾報道(→戳這兒回顧),今年4月,北京市國安局製定的《公民舉報間諜行為線索獎勵辦法》正式公布並開始實施。《辦法》規定,公民向市國家安全局舉報間諜行為,最高可獲得50萬元獎勵。看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停下。撰文/顏穎顓 ▲◆★●■☆
“金無怠案” 中情局所謂中美諜戰中的成功案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6156.html
火星方陣 2017-05-22:“中美諜戰”一直是秘而不宣的。美國《紐約時報》報道稱,“自2010年起,中國搗毀了美國中情局(CIA)一個在華間諜網,令其遭受數十年來最重大損失之一。”美國長期以來賊喊捉賊。中國大陸媒體如此高調援引美媒報道,說明如果情況屬實,那真是給中國人出了一口惡氣。紐約時報的報道又一次提醒我們,美國強權主義是不容中國強大的,我們千萬不要做“東郭先生”。我們必須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我們黨在建黨之初,諜報工作關係黨的生死。在1930年代的上海,推行了嚴密手段的防止敵人的滲入。特別是在處理內部叛徒或嫌疑人方麵,毫不手軟。防諜工作如果不慎之又慎,黨很可能麵臨滅頂之災。顧順章叛變,導致黨中央被迫從上海撤退到蘇區,中共地下黨組織遭受巨大的破壞,多名中共地下黨員遇害,被稱為“中共曆史上最危險的叛徒”。這都是血的教訓。
據美國媒體報道,1985年,中國大陸安全部一個官員叛逃美國,直接導致中國在美國潛伏40餘年最傑出間諜金無怠的被捕。中共在“金無怠案”方麵一直保持著緘默,而美國中情局卻時常以此案作為中美諜戰中成功的案例之一。
金無怠(英語:Larry Wu-Tai Chin,1922年8月17日-1986年2月21日),1922年出生於北京,燕京大學新聞係畢業。1938年(一說1948年,在此之前的二戰時期則為美軍聯絡辦公室工作)開始在美國駐上海領事館擔任譯員。美國中央情報局對外廣播情報處翻譯人員、分析家、檔案管理人員,一說為美國東亞政策研究室主任。1985年11月22日,金無怠被美國聯邦調查局逮捕,被指控6項間諜罪和11項欺詐和逃稅罪。1986年2月,陪審團裁定金無怠的所有17項罪名成立,並定於3月4日判刑。但在宣判日期之前的2月21日,金無怠在獄中自殺,終年63歲。
金無怠1922年出生於北京,燕京大學新聞係畢業。1938年(一說1948年,在此之前的二戰時期則為美軍聯絡辦公室工作)開始在美國駐上海領事館擔任譯員,1944年被中國情報機構招收。1949年到香港為美國駐香港總領館工作,1952年,加入中央情報局,並開始在衝繩島為美國中情局外國廣播情報服務局(或譯“對外廣播情報機構”)工作,於1961年調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塔羅沙(一說1952年後很快就調至加利福尼亞州聖塔羅沙,後又調至弗吉尼亞州中情局蘭利總部),1965年加入美國國籍。在日本衝繩(一說在美國夏威夷),他認識了台灣女主播周謹予,並與之結婚。1981年,金無怠退休,並由於其工作的出色表現獲得中情局頒發的獎章。退休之後,金無怠仍在中情局擔任顧問工作。
金無怠案的陪審團認為,金無怠的間諜活動主要包括:
在朝鮮戰爭中,通過聯合國軍翻譯的身份,為中國提供誌願軍戰俘營的地址,延緩了美軍在戰爭中的進程。
在1960年代,金無怠為中國提供關於美國對中國政策的情報,使中國對美外交處於優勢地位。特別是在中美建交過程中,他使中國掌握了尼克鬆總統希望和中國建交的情報,使美國在中美建交過程中作出許多重大讓步。
金無怠還在越南戰爭期間為中國和越南提供美國政府的對越態度,包括發動戰爭、退出戰爭等情報。
被捕後,金無怠承認了自己確有間諜行為,但坦白的唯一情報是在中美建交過程中,秘密提供給中國關於美國總統對中美關係決策的情報,並因此聲稱自己對中美兩國建交有功。
然而中國方麵否認與其有任何關係。時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李肇星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金無怠事件是美國反華勢力編造出來的,中國政府愛好和平,從來沒有向美國和任何其他國家派遣過任何間諜。中國政府不會承認這件反華事件,也不認識這位自稱是中國間諜的金無怠先生。”
金無怠在獄中自殺,死因是用塑膠袋蒙住頭部後窒息而死。美國此後也沒有對這一轟動的間諜之死做任何更深入的調查。其妻周謹予1998年出版了《我的丈夫金無怠之死》一書。書中對金無怠的自殺提出質疑,提出諸多疑點,例如金無怠死時麵容平和,不似窒息而死,作者認為金無怠之死“是個謎,謎底要大家去分析”。 美中關係像大海,有時波平如鏡,有時波濤洶湧,金無怠無疑是被時代巨浪所衝走的悲劇人物。
為了中華民族的獨立和民族解放,所有那些在“看不見的戰線”孤身奮戰的“餘則成”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們的名字或許無人知曉,但他們的功績將與世長存。 作者:王德華▲◆★●■☆
秦城監獄前處長揭秘:誰是最難管的人物★★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5/22/6256697.html
新聞周刊 2017-05-22:“中國第一監獄”秦城監獄,是1950年代蘇聯援助新中國157項經濟與國防建設的工程之一。高級別、高規格、高待遇,使得秦城監獄成為特殊監管的別名。而一部順序記錄下來的、發生在秦城監獄的故事,則成為曆史的特殊佐證。
78歲的何殿奎住在北京市金融街旁一個老舊而安靜的小區裏。這裏跟金融街近在咫尺,卻完全是兩個世界。
何殿奎離休前是秦城監獄監管處的處長,在秦城監獄及其前身功德林監獄擔任監管員近40年。幾乎沒有第二個人能像他一樣,閱盡了中國政壇高層人物的起伏麵孔。
“我有這麽個思想。這些老幹部怎麽能犯了罪呢?這我有懷疑。為什麽產生懷疑呢?好多案子引起我的懷疑。’青島案’那麽多幹部被抓,都錯了;’廣東案’更大,一二百人,都錯了;五幾年,內部肅反,弄來弄去又錯了一批。對這些老幹部,必須要保護好,服務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何殿奎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編者注:“青島案”即1955年青島市委書記王少庸等人的“反革命內奸嫌疑”案;“廣東案”即1951年廣州市公安局副局長陳泊等人的“特務”案,皆係重大冤假錯案,已平反)
近來,他跟公安部的另一位離休幹部汪春耀開始合寫一些回憶文章。汪以前常到秦城監獄提審犯人,跟他相識。用汪春耀的話說:他們這些小人物,腦子裏裝了太多大人物的故事。
何殿奎的記憶力隻能用“驚人”二字來形容。一串串的人名、數字,從他嘴裏出來,不用思考,不用回憶。
獨立衛生間、地毯和魚翅
何殿奎永遠記得這個日子:1960年3月15日,秦城監獄落成的第一天。從那天起,他就在那裏工作,直到1992年離休才離開。
蘇聯援建的秦城監獄,由4棟3層青磚小樓組成,編號分別為201、202、203、204。後來參與審判“四人幫”的法官王文正在《以共和國名義判決》中寫道,其設施和條件,“遠遠超過當時中國普通人家的居室”。那是1980年,作為預審員的他就住在秦城監獄的監房裏辦公。每間監房都有獨立衛生間,帶腳踏式衝水的抽水馬桶。
王文正可能不知道,他住的僅僅是條件最一般的201監區。秦城的四座小樓,內部結構都不一樣。204監區,待遇更非一般人所能想象。
204的監房約20多平方米,鋪著地毯,床是沙發床。夥食標準是按部長級待遇,到東華門“高幹供應點”采購。早餐有牛奶,午晚餐是兩菜一湯,飯後有一個蘋果。蘋果是剛從冷庫裏拉來的,放在稻糠裏保鮮,拉來時那蘋果都冒著氣兒。還給他們發固體飲料,一盒12塊,一塊能沏一杯檸檬茶。方糖分白色和咖啡色的兩種。每天如此,即便在困難時期都一樣。
給他們做飯的則是專門從北京飯店調來的乙級廚師劉家雄。就是在那裏,何殿奎第一次見識了魚翅。他以為那是粉絲,劉家雄告訴他,是魚翅,就是鯊魚的鰭。隻有劉家雄一個人會發海參、魚翅這些東西。
每天,都由何殿奎給他們送飯。每人一個四層的飯盒,分別裝米飯、兩個菜和一個湯。冬天用棉罩保溫。每個飯盒的顏色都不同,以示區分。一共15份。
這些重量級犯人是從功德林監獄的“特監”遷來的。1956年7月,功德林設立了一個專管高級幹部的“特監”區,把這些人從不同監區集中起來管理,何殿奎是監管員。“特監”一共8個人:原來的中央組織部部長饒漱石、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上海市公安局局長揚帆、從事特情工作的袁殊、外貿部副部長徐雪寒、廣州市公安局副局長陳泊、《人民文學》編委胡風和一位公安部的局級幹部。
秦城監獄建好後,這些人全部遷入204監區,青島市委書記王少庸等幾位“青島案”主犯也從別處遷來,一共15位。
但他們並不知道彼此。放風是嚴格隔開的,絕對避免見麵。哨兵也隻知道其編號。
唯一知道他們身份的,除了領導,隻有204監區的管理員何殿奎一個人。
貼身監護潘漢年
何殿奎跟這份專門看管大人物的特殊工作結下不解之緣,是因為潘漢年。
1955年4月3日,他被從功德林的丁字號監區緊急抽調去監管潘漢年。領導看中了他的政治可靠和年輕肯幹:他才23歲,但十來歲到延安,20歲入黨,已經是個年輕的“老革命”了。
那一天,何殿奎記得太清楚了,因為潘漢年太特殊了。潘是被秘密逮捕的,看守他的部隊都不是那裏的,是專門從北京市摩托連調來的一個排。整個監區,隻關他一個人。崗是雙崗,監房門口一道,監區門口一道,除了何殿奎誰都不能進去。
潘漢年剛來的那十幾天,何殿奎就住在他房間裏,24小時貼身監護。
那些天,潘漢年幾乎每天被帶去“談話”。他出入都要戒嚴,如臨大敵。
談話的地方不是普通的審訊室,而是會議室,坐在沙發上談。主持談話的先是公安部的一個局長。何殿奎在旁邊端茶倒水。
秦城的辦案人員和監管人員有嚴格區分。前者即預審員,隻處理案情;後者則負責犯人的吃、住、健康。沒有特殊情況,前者不允許進入牢房,後者不可以知道案情。潘漢年的案子是唯一一次,何殿奎目擊了審訊開始頭幾天的過程。
談話很“平穩”,但並不順利。潘漢年就是不開口。僵持了幾天後,公安部常務副部長徐子榮親自來談,說“保證你死不了,不信可以給你寫個條子”,他才開始談。
潘漢年被捕時是來北京參加全國黨代表會議的,這次會議是要解決被稱為建國後第一次黨內鬥爭的“高饒事件”。作為饒漱石的下屬,潘漢年自知難逃幹係,主動寫了交代材料,包括自己曾被挾持去見汪精衛的那件事,結果為“饒、潘、揚反革命集團”的成立提供了“鐵證”。
不久,“饒、潘、揚反革命集團”的其他主犯相繼入獄。
何殿奎記得,潘漢年的編號是64,袁殊65,揚帆66,饒漱石最特殊,0105,全監獄獨一無二。他至今不解其奧妙。
談起對潘漢年這位情報界傳奇人物的印象,何殿奎說他個子不高,胖胖的,不愛說話,“很穩重的一個人”,從來看不出他情緒上的變化。他生活很有規律,晚飯後會在床上閉目打坐一個小時。剛看到這奇景,哨兵以為他死掉了,還曾跑去報告何殿奎。潘漢年在獄中寫過一篇小說,寫一個拉洋車的人,可惜後來找不到了。
1963到1964年,204監區的犯人陸續釋放。潘漢年就安置在秦城監獄的家屬區,生活仍然由何殿奎照顧。那段時間,他生活比較愉快,常去南邊的水庫釣魚,去附近的小湯山鎮散步,和何殿奎也有說有笑。但這樣的日子隨著文革的到來徹底結束了。
“我早就知道秦城有個何殿奎”
文革開始後不久,揚帆、饒漱石、潘漢年等再次入獄。
潘漢年等回到的秦城,已經不是文革前的那個秦城。“舊公檢法”的那套管理製度,被造反派稱為“修正主義”“和犯人同流合汙”,全部取消。1967年11月,秦城被軍管。原來的監管幹部全部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
何殿奎就此離開了秦城,一別5年。直到1972年11月,才被調回來。他是第一批回來的兩個人之一。
城已經麵目迥異了。因為“走資派”太多住不下,秦城又加蓋了兩棟4層紅磚小樓,編號為205和206。監獄的名稱也換成了“北京市軍事管製委員會第七大隊”。
何殿奎告訴記者,“秦城監獄”文革前並不叫這個名字,叫公安部預審局,對外叫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看守所。文革軍管時寫報告,落款是“七大隊”,總理看了說:“什麽七大隊,不是秦城監獄嗎?”從此秦城監獄才叫開了。但這個名稱從來沒有見於正式文件,也沒有掛牌,正式名稱仍然叫公安部預審局(現在叫監獄管理局)。
何殿奎從“五七幹校”回來後被分配到201監區。當時201關押了89名部局級幹部。他是“負責人”之一,但是負不了責,上麵有3個軍管幹部,他隻能列席會議。
不久,秦城監獄出了一件大事。鐵道部原副部長劉建章的夫人劉淑清上書毛澤東,揭露秦城監獄裏生活待遇低劣的問題。1972年12月,毛澤東在信上批示:“請總理辦。這種法西斯式的審查方式,是誰人規定的?應一律廢除。”工作組進駐,整頓秦城監獄,並逐個找在押人員談話,問題逐漸得到解決。
何殿奎回來一看,老熟人不少。公安部8位部長,5個關在201。放風時看見他們,隻能點點頭。
潘漢年等也關在201。潘漢年蒼老了許多,頭發幾乎掉光了。那幾年,吃的是窩頭白菜,見不到肉。
當時秦城監獄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位倒台的文革新貴,原中央文革小組成員:6821,戚本禹;6822,王力;6823,關鋒。即,1968年進來的第21、22、23號。這種編號法從文革開始,一直延續至今。
何殿奎說這三個人,王力很老練,一般比較講道理;關鋒精神失常了,經常罵街;戚本禹不大講理,“造反起家的嘛”。戚本禹是個“鬧監”的,經常在晚上大嚷大叫,吵得四鄰不寧,還用手紙堵門上的玻璃觀察孔,跟哨兵鬥智。他還放言:“我戚本禹早就知道秦城有個何殿奎,看你對我采取什麽措施。”
這時是7月份。何殿奎把戚本禹遷到沒人住的三樓,隨他吵鬧,隨後打開外麵的木門,隻關裏麵的鐵柵門,讓他喂蚊子。戚本禹喊報告要找何殿奎,何讓哨兵說“出差了”。三四天後再去,吃夠了苦頭的戚本禹終於願意“談談”,從此基本上服管了。
秦城監獄最難管的人物
但戚本禹還不是最難管的。1975年4月26日,何殿奎被調到204監區,升任科長,專門負責管理“心眼太鬼”的頭號難纏人物,曾任中央文革小組組長的陳伯達。
陳伯達在整個秦城監獄都要算特殊人物。他曾是毛澤東的“五大秘書”之首,加上年齡又大,上麵強調要絕對保證其安全,在生活上可滿足其需求,以利於保存“活證據”。他被安排一個人住在204監區的二樓,兩個哨兵日夜看著他。他動不動就在監房裏表演撞牆,搞得監獄上下越來越緊張。
何殿奎就是專門被調來啃這塊硬骨頭的。他首先搬到陳伯達旁邊的監房中,近距離觀察了一周,認定他的尋死隻是作勢而已。一天,陳伯達又要撞牆,被哨兵抱住。何殿奎趕到後,叫哨兵放開他:“我今天倒要看看你陳伯達撞個頭破血流!”陳伯達不吭聲了。
1976年,陳伯達又開始折騰起來。他稱自己腿不能走了,天天爬著上廁所。何殿奎估計他是裝的,就讓王醫生去跟他說,要再不起來鍛煉,他的腿就永遠站不起來了。陳伯達害怕了,問能不能拄個拐棍。何殿奎說可以。“不用請示,當場我就答應他了。”
何殿奎知道,陳伯達無非是想讓上麵注意他這個被遺忘的角落。1976年9月,毛澤東去世的消息見報後,他重燃希望,說:“毛主席的後事辦理完畢,江青同誌會派人來和我談話的,我的問題寄托在她身上。”
但他等來的,是江青自己被投入秦城監獄。
何殿奎在204監區一直工作到1985年,提為副處長,脫離了監管第一線。他離開的時候,陳伯達等已保外就醫,“王關戚”也先後被釋放。潘漢年病逝在湖南勞改林場,沒有等到平反的那一天。 ▲◆★●■☆
美参议院批准特里·布兰斯塔德为新任驻华大使★★★
http://news.ifeng.com/a/20170523/51141513_0.shtml
2017年05月23日 新华社
新华社快讯:美国国会参议院22日批准艾奥瓦州州长特里·布兰斯塔德为新任驻华大使。
据央视消息,预计其尚需1个月左右交接再赴任。
这位70岁的共和党人担任艾奥瓦州州长一职长达22年,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州长。当天他也在社交账号上发布了和家人及同事在州长办公室观看参议院投票的照片。
据当地媒体报道,布兰斯塔德预计在六月底或七月初赴北京履新。
相关报道
特朗普打算让他当驻华大使系习近平30年故交
要说习近平和这位老州长的交往,可得往前数个30年。
1985年,时任河北正定县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率团访问艾奥瓦州的马斯卡廷市,开展为期两周的农业和畜牧业技术学习。那个时候,布兰斯塔德已经是艾奥瓦州州长了,这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位未来的中国国家主席。在这之前,布兰斯塔德州长于1984年曾应邀访问过河北省,因为艾奥瓦州和河北省在1983年的时候就结成了友好关系。艾奥瓦州是美国的玉米生产大户,河北省正是希望学习那里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
州长手捧的照片正是拍摄于1985年习近平率团访问期间
多年之后,习近平和布兰斯塔德又于2011年9月再续前缘。
再次担任州长的布兰斯塔德访问中国,受到了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的接见,两人交谈了近一个小时。五个月之后,习近平再访艾奥瓦州,回到阔别27年之久的马斯卡廷,见见当年的老朋友。后来,就任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又分别在2013年于中国、2015年于美国见到了自己这位相识多年的老友。布兰斯塔德也对这份友谊倍感珍惜和荣耀,据说,任何与他共处一室超过5分钟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布兰斯塔德最喜欢讲的故事就是他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那些往事。
2012年习近平考察位于艾奥瓦州的一座农场,左二就是布兰斯塔德州长
2013年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布兰斯塔德州长
除了与习近平的多年友情,布兰斯塔德也曾多次来到中国、访问艾奥瓦州姐妹省河北。若是在美国网站上检索一番,你会发现很多关于艾奥瓦州与中国的故事,还有艾奥瓦人自豪地讲述他们为中美友谊作出的贡献,可以说,美国其他州在这方面难望艾奥瓦州的项背呢,这跟一个布兰斯塔德在该州的长期执政关系很大。
美国驻华大使提名人:美中不需要第二次朝鲜战争
时间:2017年5月3日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提名人布兰斯塔德表示,中国希望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不愿发生新的朝鲜战争,美国也一样。
布兰斯塔德在参议院讨论其提名的听证会上表示:“我们不需要第二次朝鲜战争。我们需要中国的帮助。我认为他们也不想要战争。他们不希望朝鲜难民涌入国内。我们需要他们的合作,以及为和平解决该问题并改变朝鲜政策所提供的帮助。”
他还表示,希望中国近来关于朝鲜导弹试验的表态能够说明,北京意图对平壤施压,并在该问题上“与美国及其他国家认真合作”。
外交部谈美国驻华大使人选:乐见老朋友承担
时间:2016年12月8日
外交部发言人陆慷8日表示,布兰斯塔德州长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年来,他为促进中美之间的交流合作作出过很多贡献。我们更加乐见一位老朋友来承担美国驻华大使这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