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不能专凭直觉说一句话是真,但可以专凭直觉说一行为是善,一形象是美。-冯友兰
☆直觉即是灵感。--张岱年
☆感到的永远比看到的更加直切。-夏 衍
☆不论你生存多久,你只永久寻你自己“心”的暗示,不要尽服从自己的或别人的“智”。--瞿秋白
☆无赖未读过书,只有直觉,而对付现实之本能反强于书生。--林语堂
☆直观是整个的,非分析的,所以反而容易见出事理之是非,道及本来的面目。--林语堂
今 日 看 点:2016-12–24▲◆★●■☆
美国在做什么 这个西方记者比中国人清醒★★★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5536.html
美国为何将军事力量摆在中国的家门口★★★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5536.html
普京和特朗普分别表态要增强核武 间隔仅几小时★★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6119.html
雾霾太严重,中国5律师起诉北京天津政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5051.html
中国将拆分国安部?改组情报间谍机构★★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4610.html
装甲车引爆北京怒火 揭新加坡对华黑历史★★★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4629.html
特朗普邀普京瓜分世界?俄媒:中国不干★★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4916.html
美国在做什么 这个西方记者比中国人清醒★★★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5536.html
观察者网 2016-12-22:12月5日,著名纪录片导演约翰·皮尔格的新作《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在英国上映。随后,我们对此进行了初步报道,并对影片进行了详细介绍。
在纪录片上映之前,导演约翰·皮尔格1日在《新国际主义者》杂志上发表了同名评论文章,围绕美国对华战略,从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的角度,为自己的拍摄主题给出了佐证。
作者在文中还提到了毛泽东与美国互动的一些历史。他慨叹,“毛泽东曾给西方机会,这足以改变当代世界历史,足以避免几次美国对亚洲发动的战争,足以挽救无数生命,但在上世纪50年代,来自毛泽东的善意被无情地拒绝了。”
现在我们全文翻译,供读者参考。
1967年,第一次造访日本广岛时,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原子弹爆炸瞬间的灼热。
在一块大石头上,我看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做出稍息姿势的人:双腿张开,背部弯曲着,手放在身体一侧,似乎正在等待银行开门。
1945年8月6日上午8点15分,这个人的身体被熔进了岩石中。我盯着那个石头上的人形看了一个多钟头,永远都忘不了。很多年后我再次到访广岛时,那块大石头不见了,被搬走了。在政治上,这是令人尴尬的。
《新国际主义者》杂志客座编辑、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导演约翰·皮尔格在该纪录片上映前发表同名评论文章
我花了两年时间拍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The Coming War on China),影片展示了实实在在的证据,它告诉我们:谈论核战争并非只是捕风捉影,核大战的确是可能发生的。美国正在进行细致的军事准备,其规模自二战结束以来前所未有。这些军事力量出现在北半球,出现在俄罗斯西部边境,出现在亚太地区,直指中国。
这里面蕴含的巨大危险人所共知,但这种危险被消声了,甚至被扭曲了:西方主流媒体的虚假报道鼓动着公众内心的恐惧感,这一切贯穿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
如同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复兴,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崛起正被美国视为对其主导人类事务“神圣权力”的重大威胁。
为了压制中国的崛起势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重返亚洲”战略,计划在2020年之前将美国海军力量的三分之二部署在亚太地区。今天,有400多个美军基地包围着中国,这些基地里部署着炸弹、导弹,最为关键的是,还有核弹。这些基地分布在澳大利亚向北至日本和韩国,穿越亚欧大陆至阿富汗和印度,一位美国战略家表示,这些基地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锁链”。
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揭示出美军基地在中国周边的分布情况
美国兰德公司自越战结束以来一直在进行一项研究,名称为:与中国之间的战争——规划难以想象之事(War with China:Thinking Through the Unthinkable)。
该项研究受到美国陆军委托,兰德公司的专家们设想了冷战的情境,当时就是该公司首席战略专家赫曼·卡恩(Herman Kahn)提出了那句名声不佳的说法:规划难以想象之事。
卡恩还写了一本书《关于热核战争》,在书中,他详细解释了“如何赢得与苏联之间核战”的方案。
今天,卡恩的末世观点被美国实权人物广为接受:军国主义者和新保守主义者分布在行政部门、五角大楼、情报部门、国会以及国家安全委员会等各个机构里面。
现任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曾表示,美国的政策就是必须打击那些“对美国统治世界的绝对权威造成威胁的人”。
此种观点几乎与候任总统特朗普的完全一致,他曾在竞选时对中国高声谩骂,称中国“强奸”了美国经济。
12月2日,特朗普与所谓台湾“总统”通了电话,这构成了对中国的直接挑衅。在中国看来,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而美国一直向台湾出售武器。
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埃米泰·埃茨奥尼(Amitai Etzioni)曾表示,“美国一直以来都在为与中国之间可能发生的战争做准备,但如此重大的战争决策却从未经过官员们的仔细审议,我指的是白宫和国会的那些人”。
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在于,“对中国内陆的打击可能被北京视为对其核攻击能力先发制人的‘摘除’。如此一来,就会将中国人逼到一个‘要么使用核武器、要么核武器被摘除’的困境,这无疑将导致核战争的爆发”。
2015年,五角大楼发布了《战争法手册》(Law of War Manual)。这本手册指出,“美国并未签署过任何旨在禁止使用核武器的国际条约,因此对美国来说,使用核武器是合法的”。
一位中国战略学者曾对我说,“中国并非西方的敌人,但如果西方以我们为敌,我们就必须为此做好准备”。与美国相比,中国军队及武器的规模还很小。
但美国忧思科学家联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的格利高里·库拉基(Gregory Kulacki)表示,“事实上,美国的核武政策一直是影响中国提升核力量响应等级最主要的外部因素”。
美国海军作战部顾问泰德·波斯托尔(Ted Postol)是核武方面的权威,他曾对我讲,“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想让自己显得看起来很厉害的样子,咱们也得厉害点……美国不应羞于秀肌肉,我们本来就是个壮汉。美国一直以来的确在炫耀武力,而且这是出于某种顶层设计(orchestrated from the top)”。
对此,我回应说,“可这看起来还是太危险了”。
2015年,美国秘密举行了自冷战结束以来规模最大的军事演习,代号为“护身军刀”(Talisman Sabre)。美军舰队和远程轰炸机预演了“针对中国的空海一体战”(Air-Sea Battle Concept for China),将中国从中东和非洲进口油气和生产原料必经的马六甲海峡完全封锁。
虽然美国注意到中方在南海一些岛礁上修建机场跑道,但“护身军刀”这一演习极具挑衅性。今年7月,一个仲裁庭认为中国对上述岛礁的主权声索没有根据。虽然仲裁申请由菲律宾发起,但律师却来自美国和英国,而且这一切还可以追溯到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身上。
2010年,希拉里飞赴马尼拉。她要求这个美国前殖民地重新向美国开放于上世纪90年代关闭的军事基地——当年由于发生多起美军对当地女性的暴力事件,该基地迫于民众压力不得不关闭。希拉里称,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对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个群岛距离美国有12000公里)和航行自由造成了威胁。
时任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与中国终止了双边会谈,与美国秘密签署了加强版防务协定(Enhanced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并从美国那里购买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武器和军用设备。
这意味着菲律宾向美国开放5个军事基地,而且美军和美国分包商可以不受菲律宾法律制约,防务协定里的这些条文深具殖民地性质。
新当选的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今年4月自称为社会主义者,让华盛顿大感紧张。他宣称,“在处理与世界各国关系问题上,菲律宾将遵循独立的外交政策”。他还提到美国尚未就殖民历史道歉,“我会与美国人分手”,他甚至表示将美国军队从菲律宾赶出去。但目前,美国人尚未离开菲律宾,两国联合军事演习也未停止。
2014年,在“建立信息主导权(information dominance)”的名义下,五角大楼拿出40亿美元用于操纵媒体(media manipulation)。奥巴马政府甚至启动了一项宣传计划,将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贸易国描绘成一个对“航行自由”的严重威胁。
在这项宣传计划里,CNN冲在了最前面。CNN国家安全事务记者搭乘美国海军巡逻机飞过南沙群岛时兴奋地发出了报道。
而BBC记者在节目中建议菲律宾飞行员驾驶单发动机的赛斯纳飞机飞过有争议的岛礁,“测试一下中国人将会怎样反应”。这些记者从未细究过中国为何在这里修建机场,也从未想过。▲◆★●■☆
美国为何将军事力量摆在中国的家门口★★★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5536.html
担任这一宣传计划总负责人的是美军太平洋司令亨利·哈里斯。他对《纽约时报》说,“我的工作内容涵盖从好莱坞到宝莱坞的电影艺术,还包括北极熊和南极企鹅”。在我看来,帝国统治从未获得如此简洁有力的描述。
五角大楼安排了两个人向经过筛选的、思想易被操纵的记者们发布消息,而哈里斯上将就是其中之一。五角大楼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将可疑的潜在威胁描述为现实威胁,当年小布什总统和布莱尔首相曾将对伊拉克和中东地区的破坏性战争合理化,他们也是如此处理那些所谓的“潜在威胁”的。
年9月在洛杉矶,哈里斯宣称他“已经准备好应对复仇的俄国人和固执己见的中国人”。
他这样说道,“如果我们今晚要进行决斗,公平是没有意义的。如果规定用刀,那我们就要带上枪;如果规定用枪,那我们就要准备好大炮,不仅我们自己,我们所有的盟友都要炮弹上膛”。他这里所说的盟友包括韩国。
五角大楼已经选定韩国作为其终端高空防空系统(Terminal High Altitude Air Defense system,即THAAD,“萨德”系统——译者注)的发射平台,此举表面上假托为了防范朝鲜的攻击,美国海军作战部顾问泰德·波斯托尔(Ted Postol)指出,其实该武器系统的目标是中国。
在澳大利亚悉尼,哈里斯敦促中国“拆掉在南海建设的万里长城”。中国在南海进行建设的卫星照片被放在了悉尼当地报纸的头版。
澳大利亚是我的祖国,也是对美国最巴结谄媚(obsequious)的“伙伴”。这个国家的政治精英、军事机构、情报机构和新闻媒体都是所谓“美国联盟体系”的一部分。
美国政要访问悉尼时,封闭悉尼海湾大桥仅供美国人的车队通过,对澳大利亚人来说早已司空见惯。
虽然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国民经济的大部分都要依靠中国,但“对抗中国”是这个国家从华盛顿接到的必须服从的命令。
堪培拉为数不多的几位持异议者忍受着默多克媒体上麦卡锡主义般(麦卡锡主义,是1950—1954年间肇因于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反共、反民主的典型代表,它恶意诽谤、肆意迫害疑似共产党和民主进步人士甚至有不同意见的人。“麦卡锡主义”也被认为是政治迫害的同义词——译者注)的咒骂。越战策划者之一麦乔治·邦迪(McGeorge Bundy)说,“你们澳大利亚人跟我们坐在一条船上”。
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美国军事基地是位于爱丽丝泉(Alice Springs)附近的松树裂谷(Pine Gap)基地,由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建立,主要负责监视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华盛顿利用无人机在中东地区进行的杀戮行动也有这个基地一份功劳。
今年10月,澳大利亚主要反对党工党的国防事务发言人理查德·马勒斯(Richard Marles)表示,在南中国海地区作出对中国“作战决定”的应该是军方将领。换句话说,澳大利亚民选领袖或国会不应该做出与中国这个核大国进入战争状态的决定。
五角大楼在为自己划下新的底线,对于任何一个自诩民主的国家来说,这都是一种对民主原则的历史性背离。
五角大楼在华盛顿的影响力已经过大,据丹尼尔·埃尔斯伯格(Daniel Ellsberg,美国社会活动家,前军方分析员。1971年受雇于兰德公司时,他曾将一份事关越战政府决策的五角大楼绝密研究报告泄露给了《纽约时报》并由此引发了一场全国性辩论——译者注)的观点,
五角大楼正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政变
根据美国布朗大学的一项研究,自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已经花费5万亿美元用于发动各种战争。伊拉克战争已经导致上百万人死亡,来自四个国家的难民仍在逃亡。这一切就是五角大楼在华盛顿影响力的证明。
日本冲绳有32个美国军事基地,美军曾从这里出发对朝鲜半岛、越南、柬埔寨、阿富汗甚至伊拉克进行过攻击。今天,这些基地的主要目标是中国,而历史上冲绳曾长期与中国保持着文化和贸易联系。
冲绳上空时刻盘旋着美军的飞机,有时候军机甚至会坠毁在平民的住宅或学校里。当地人忍受着噪音难以入睡,学校里也难以正常上课。这是冲绳人自己的家园,但这里四处有被围栏封锁的地区,围栏上的牌子告诉当地人“请远离此地”。
1995年,一群美国士兵轮奸了一名12岁的冲绳女孩,以此为契机,反美军基地运动声势越来越大。但这也只是成百上千罪案中的一起,很多此类事件甚至都未能开启法律程序。
外界鲜为人知的是,冲绳人的抗争终于选出了一位持反基地态度的冲绳县知事翁长雄志,这给东京的日本中央政府出了一道从未遇过的难题,而民族主义首相安倍晋三欲修改“和平宪法”也受其掣肘。
已经87岁的岛袋布美子女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幸存者(当年有四分之一的冲绳平民在美军占领过程中丧生),她也加入了这场反美军基地的运动。1945年美军进攻时,她曾与数百名同乡躲藏在冲绳岛北面的边野古湾(Henoko Bay),如今她在为保住这个美丽海湾而抗争。美国人想填平边野古湾,造出新的陆地,以便为其轰炸机延长跑道。
“我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活下去,要么保持沉默”,岛袋布美子女士说。我在施瓦布军营(Camp Schwab)外采访了她,而当时美军的直升机就盘旋在我们头顶,显然它并无训练任务,只是在向抗议人群表达威慑。
与中国隔海相望的韩国济州岛,是一个度假胜地和世界自然遗产,被称为“世界和平之岛”。然而,就在这座小岛上,却建有世界上最具进攻性的军事基地,该基地距离中国上海仅有600多公里。济州岛上有一个宁静的小渔村,名为江亭,现已被韩国海军建设成为供美国航母、核潜艇以及宙斯盾导弹驱逐舰使用的基地,其目标直指中国。
人们对上述战争准备活动的抵制已经在济州岛上持续了10年之久。每天一次,甚至一天里有两次,当地村民、天主教牧师以及从世界各地赶来的支持者,在美军基地门口做弥撒以示抗议。在这个国家,这种抗议策略为人们展现出颇为鼓舞人心的场景。
一位韩国神父对我说,“我每天在基地门口唱四首歌,无论刮风下雨,甚至刮台风我也坚持来。为了建设这个基地,他们破坏了环境,毁掉了当地村民的生活,我们都是见证者。美国人想控制太平洋,他们想把中国孤立起来,美国人就是想当世界霸主。”
随后,我离开济州岛,搭乘航班飞往中国上海。我已经几十年没到中国去了,上次去那个国家还看到街上涌动着自行车大潮,当时毛泽东刚刚逝世,城市里气氛冷清,对未来的不安和期待飘荡在空气中。
仅仅几十年,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这个国家。对于此次中国之行所受到的震撼,我事先的确心理准备不足。
在上海,我看到了毛泽东和他的同志们1921年秘密开会、建立中国共产党的那栋房子。今天,这栋房子矗立在富有商业气息的街区中心,不远处,我看到了星巴克咖啡店、苹果手机专卖店、卡地亚手表店和普拉达奢侈品商店。
毛泽东曾多次提出在白宫见罗斯福、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等几任总统,但均被粗暴拒绝,或被故意无视。毛泽东曾给西方机会,这足以改变当代世界历史,足以避免几次美国对亚洲发动的战争,足以挽救无数生命,但在上世纪50年代,来自毛泽东的善意被无情地拒绝了。
“冷战的紧张态势让美国似乎变成了一个攥紧的拳头”,时评人士詹姆斯·纳莱莫说。出于同样的心理,美国主流媒体也将中国描绘成对西方的重大威胁。
世界的重心正向东方转移,这是无法阻挡的大趋势,但在西方,还很少有人能深刻理解中国对亚欧大陆的宏大设想。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将把中国和欧洲用贸易活动、港口设施、输油管道和高速铁路联通起来。中国,这个世界铁路技术的领袖正就一个铁路项目与28个国家协商,这项计划将把中国和沿线28国用时速400公里的高速铁路连在一起。这种对世界的开放心态展现了对全人类的包容。
“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深信‘美国例外主义’”,奥巴马说。这种对国家优越感的狂热追求可以用“美国主义”(Americanism)一词加以概括。
美国是这个世界上最信奉弱肉强食、具有强大优势的食肉动物。自冷战结束以来,历任总统都未像奥巴马这样使核武器相关支出上涨如此迅猛,而他竟然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美国甚至还开发了名为B61 Model 12的小型核弹,前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詹姆斯·卡特莱特(James Cartwright)曾对此表示,“核弹小型化导致其使用方式充满了想象力”。
今年9月,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the Atlantic Council)发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指出,“世界秩序正在崩溃,有暴力色彩的极端主义和持续不断的战争将成为未来世界的特征……复兴的俄罗斯和日渐强硬的中国将成为新的敌人……只有信奉英雄主义的美国可以拯救这个世界”。
从这种贩卖战争的言论中,我读出了某种焦虑感。“美国世纪”似乎已经落下帷幕,却没人有勇气告诉这位昔日的皇帝:“该拿着你的枪回家了”。
作者简介:约翰·皮尔格(John Pilger),1939年10月出生在澳大利亚悉尼。战地记者、电影导演,现定居英国伦敦。他认为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都受帝国主义驱使,以强烈批评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闻名。他曾两次获得英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年度记者”奖,还曾获得“联合国媒体和平奖”。2016年12月5日,他最新执导的纪录片《即将到来的对华战争》在英国上映。作者:约翰·皮尔格,编译:马力观察者网译自12月1日《新国际主义者》网站▲◆★●■☆
普京和特朗普分别表态要增强核武 间隔仅几小时★★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6119.html
环球网 2016-12-22:原标题:普京和特朗普分别表态号召增强核武 间隔仅几小时
【环 球网综合报道记者赵衍龙】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和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昨日分别就加强本国的核能力发出呼吁。普京在俄国防参谋长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俄罗斯需要“加强战略核力量;为此,我们应研制能够穿透任何 当前和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导弹”。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星期四(12月22日)通过社交媒体“推特”说,美国必须大幅加强和扩张自己的核能力,直到有一天这 个世界明白核武器是怎么一回事。普京和特朗普关于增强核武的表态前后仅相隔几小时。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掌握美国核武器和国防政策的权力将从奥巴马转移 到特朗普手中。
英国《金融时报》12月23日报道称,俄罗斯总统要求开发能够突破任何防御系统的核导弹,美国当选总统则称,美国必须大力加强并扩充核打击能力。
普京在俄国防参谋长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俄罗斯需要“加强战略核力量;为此,我们应研制能够穿透任何当前和未来导弹防御系统的导弹”。
普京称,俄军有能力击退国家可能面临的任何威胁。俄塔社报道,普京表示,俄罗斯如今“比任何潜在的侵略者都强大”。
英国BBC报道称,他说,俄罗斯必须密切注意世界上任何力量平衡的变化以及政治军事局势的变化,特别是沿俄罗斯边界的此类变化。观察人士说,普京指的可能是美国宣称针对伊朗的在东欧部署的导弹防御系统。
普京发表此番讲话几个小时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Twitter上表示,美国需要扩大其核能力。“在世界在核武问题上清醒过来之前,美国必须大力加强并扩大其核能力,”他写道。
特朗普发推,“在整个世界意识到有核武器这回事之前,美国将大力的发展和延伸它的核力量”
特朗普在星期四上午除通过“推特”发表上述言论之外,还发文批评了联合国正在考虑的一项涉及以色列决议,以及涉及F-35的言论。
BBC报道称,特朗普在竞选美国总统的过程中曾表示,核扩散是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他说他并不能排除对欧洲使用核武器的可能。不过,特朗普的过渡团队没有立即回应关于特朗普是否指的是美国当前的核现代化计划,该计划不会增加美国核武库中核弹头的数量。
特朗普过渡团队网站上的一则声明称,特朗普领导的下届政府“认识到核武器和网络攻击带来的独特灾难性威胁”,而特朗普将“确保我国的战略核三位一体得到现代化,以保证其继续构成有效威慑”。根据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提供的资料,美国目前拥有7100个核弹头,俄罗斯拥有7300个核弹头。
特 朗普的竞选对手希拉里·克林顿曾指责特朗普不具备避免核战争所需要的外交能力。她说,“一个能被推特激怒的人不应该靠近指挥核武器的密码。”BBC在华盛 顿的记者称,特朗普同他的前任奥巴马显示出很大的差别。奥巴马曾强调美国为实现无核的和平与安全所作的承诺,他主张减少美国的核弹头,转而建立更多的精确 打击的特别武装。
特朗普在被问到是否会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付敌人的问题时说,这是最后的手段,但是他希望自己是不可预测的。 ▲◆★●■☆
雾霾太严重,中国5律师起诉北京天津政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5051.html
FT中文网 2016-12-22:近日在中国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产生严重雾霾,据FT中文网报道,数名中国律师发起了针对中国政府的诉讼。
报道称,五名律师起诉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政府,称其未能实施有效的环保措施,其中一名律师在诉状的序言中写道,近几年的雾霾治理是“雷声大雨点小”。
这一波严重雾霾以来,中国的社交媒体上对此话题产生高度关注,“最严重雾霾”成为微博十大热门话题之一,读者人数超过2亿。
该报道指,中国政府正在努力把电力供应从煤电转向可再生能源,并正缓慢地让东北地区产能过剩的重工业停产。而有专家估计,中国将需要20年时间才能达到空气污染方面的国际标准。
另据中国官方媒体新华社报道,中德两国研究人员破解了北京及华北地区雾霾最主要组成成分硫酸盐的形成之谜,发现大气细颗粒物吸附的水分中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的化学反应是当前雾霾期间硫酸盐的主要生成路径。他们建议,应优先加大氮氧化物减排力度对缓解供气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事实上,北京对雾霾等空气污染问题并不缺乏关注,2015年7月中共召开深改组第十四次会议,主要关注环保问题,通过了《环境保护督查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
这些文件旨在使环保建设成为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严厉的追责提高执行力度。
而这也并非中国政府第一次将环保与官员的仕途挂钩,2013年时,环保部便指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对工作不力、履职缺位等导致持续3天重污染天气的,将对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依法实施问责。
多维新闻检索发现,上个月中共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河北移交有关问题线索,引发河北政坛一次大规模问责。
据报道,共有487名责任人被实施问责,包含厅级干部4人、处级干部33人,其中河北省环保厅副厅长李葆被追究刑事责任。
更为人熟知的,或许是原北京市市长王安顺的一句治霾承诺,在2014年两会上,王安顺称完不成规定的治理大气污染任务,“提头来见”。
王安顺的这一说法曾引发中国舆论场的一些争议,但其后北京的雾霾问题并未有显著改善,2016年10月,王安顺由北京市市长调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 ▲◆★●■☆
中国将拆分国安部?改组情报间谍机构★★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4610.html
多维 2016-12-22:美国FBI公开中国顶尖网络间谍组织Axiom(图源:路透社)
有香港媒体猜测,中国国务院下属的国家安全部有可能一分为二,一部分叫国家反间谍总局,另一部分恢复为国家情报总署。
中国人大常委会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了今年最后一次会议,审议了众多议题,中共《人民日报》将“国家情报法草案”列在头等位置,国家安全部部长陈文清作了说明。
但官方并未透露有关国家安全更多的内容及大意。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于2013年成立了隶属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国家安全委员,整合外交、公安、国安和司法等部门。
在国安委统辖下,国安部已名不副实。
2014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国安委由习近平任主席,李克强、张德江任副主席,栗战书兼任国安委办公室主任,下设常务委员和委员若干名。
习近平表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当务之急”,为的是应付“国内国外的双重压力”。
2014年11月,习近平签署了新的《反间谍法》,用一系列修订过的法规取代了1993年的《国家安全法》。
有媒体称,这些法规更加紧密地瞄准外国间谍,以及与其合作的中国个人和组织,当时就有消息指国安部将更名反间谍局。
1949年中共建政初期,当时的政务院曾设有“情报总署”,负责海外情报搜集工作,但不到3年后即被撤销。
因此,香港《明报》有分析称,不绯除国安部未来会一分为二,一部分叫国家反间谍总局,另一部分恢复为国家情报总署。 ▲◆★●■☆
装甲车引爆北京怒火 揭新加坡对华黑历史★★★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4629.html
多维 2016-12-22:新加坡装甲车在香港被扣事件仍未解决。观察家称,新加坡追随美国围堵中国,后者正在利用此事“敲打”新加坡。
中国外交部19日回应此事称,没有进一步的信息可以提供,此事由香港依照法律进行处理。这表明,装甲车仍在扣留中,且要走司法程序。
香港法律规定,装甲车为军火,进出口、过境均需要港府签发许可证,违者可处罚款50万港元(1元约合0.1289美元)及监禁2年。
这很容易令人想起:1997年中国军火商WZ551装甲车在泰国参展后,途径香港运回内地,因报关问题遭扣押充公,至今仍在香港废车场内。
如果新加坡不服软,这批装甲车可能将烂在香港(图源)
一旦新加坡不服软,这批装甲车可能将永远留在香港。
显然,新加坡官方在12月6日前态度依旧傲慢,“缺席”三次相关谈判,但旋即遭到惩罚:香港廉署9日对星展银行进行调查。
从6日至今,新加坡官方并未再发布态度强硬的谈话。这意味着新加坡可能重回谈判中。
虽然新加坡外长维文早前强调,装甲车被扣事件不是战略性事件,不会影响中新关系。但显然,中国有意借此事“敲打”新加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么新加坡在哪些事情上令中国相当不快呢?
新加坡在中国马六甲困境中扮演不光彩角色(图源:新华社)
公开信息显示:2000年,新加坡建设樟宜海军基地,邀请美国舰艇进驻,并签订《谅解备忘录补充协定》。美军进驻马六甲海峡,催生了中国舆论热炒的“马六甲海上生命线困境”。
2003年,中国爆发SARS疫情,新加坡时任总理吴作栋拒绝访华,并称,此举获得东南亚国家赞赏和欢迎,并公开质疑中国治理SARS能力,要2至3年才能治好,期间,外资应该撤离中国。
2004年,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不顾中国劝告,于7月10日-13日访问台湾。13日,中国外交部强硬表态,李显龙行为,违背中新双边协议,损害两国政治基础,要对严重后果负责。
2006年,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竣工,但运营权被新加坡公司高价获得,随后被闲置,直至2016年中国才正式开港。新加坡此举意在阻挠中国开通中巴经济走廊,破解马六甲困境,使得中国该战略延缓了10年。
2013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日本第19届“亚洲的未来”国际交流会议上称,中国或得到钓鱼岛,但会输掉世界地位。公开在钓岛问题上为日本站台。
2015年,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拒绝接受邀请参与中国抗战70周年阅兵式。
2015年,新加坡同意美军P-8A反潜机驻停,宣称有助维护航行自由,监视中国南海岛礁活动。中国外交部表示,美方推动军事化,不符合该地区利益。
2016年,南海仲裁案出炉,新加坡明确表达认可仲裁结果,李显龙在访问美国时呼吁有关国家尊重仲裁结果。期间,李显龙公开抬美贬华,称美国而不是中国书写贸易体系,将会更自由和开放。
新加坡对华态度不改变,未来或遭到更严厉的“报复”(图源:AFP/VCG )
2016年,第17届不结盟运动(NAM)首脑会议,在磋商成果文件过程中,新加坡执意要求加入为南海仲裁案背书内容,但遭到多国反对而作罢。
另外,新加坡从2002年发起的香格里拉会议实际已成为美国拉拢东盟、公开批评中国的平台。
观察家称,新加坡在区内的行为早已不为中国所容忍,装甲车事件只是一根导火索,也是外界审视新加坡对华关系是否有微妙变化的最佳时机。▲◆★●■☆
特朗普邀普京瓜分世界?俄媒:中国不干★★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22/5864916.html
多维 2016-12-22: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不断对俄释放善意,这从其内阁任命便可见一斑。俄媒认为,特朗普想同俄罗斯合作共同划分势力范围,但此举注定失败,双极世界不会再重现。
综合媒体12月22日报道,在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向五角大楼发送的一封文件中显示,俄罗斯已经不再是美国安全领域的主要威胁。
这份新的文件中列举的五个主要国防优先项在于:摧毁恐怖组织ISIS,平衡军事预算,调整新的网络安全战略,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和朝鲜的核计划。
《真理报》援引俄专家布鲁特(Vladimir Bruter)称,俄罗斯并没有威胁到美国,特朗普只不过指出了这一事实。曾有言论称莫斯科以种种方式威胁着西方,这些都只不过是妖魔化俄罗斯的政治宣传。
值得注意的是,奥巴马政府曾不止一次认为俄罗斯是美国的头号威胁,而特朗普却在对俄态度上进行了急转弯。这是否意味着这位商人出身的新总统已经就美俄关系做好了盘算,打算与普京共同分享世界这块“大蛋糕”呢?美俄的双极世界又会否重现呢?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加拿大研究所专家沙里科夫Pavel Sharikov认为,可以百分之百肯定,双极世界格局不会再现。因为除了美俄,当今世界还有中国、欧洲、拉美等力量。正如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所言,世界将是多极化的。美俄关系只是多极中的一边。
俄罗斯智库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茹拉夫列娃(Victoria Zhuravleva)认为,中美俄大三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的世界。而特朗普采取何种对俄和对华的方针又在这个大三角中起到重要作用。
专家表示,此前的美国实际上在大三角中倾向于中国,因为中美间存在广泛的经济联系,如果特朗普上台后兑现其竞选期间的诺言,那么大三角格局就会发生改变。但是中美关系并非美俄关系那般简单,两国间“疯狂的”经济联系并非一句话就能改变。美国要在中俄间寻求平衡,因为对其来说,选择中俄任何一边都是失败的战略。
茹拉夫列娃还强调,不应忘记中国始终有着独立的政治方针和追求领导地位的野心。尽管中国在很多方面对俄罗斯给予帮助,但是其对俄实施的援助也符合自己大国野心的追求。
文章最后强调,美俄两极世界不会再重现,特朗普也很难与普京就划分影响力区达成一致。美俄间多年的冲突和对峙局面并非一个人所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