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警告拿台湾当中美关系“杠杆”后果严重★★★

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谓大胆想像,不能只是在一个范畴里大胆,要有超范畴的大胆,或干脆毁灭一个范畴的大胆。--史铁生

    ☆“将来”这回事,虽然不能知道情形怎样,但有是一定会有的,就是一定会到来的,所虑者到了那时,就成了那时的“现在”。然而人们也不必这样悲观,只要“那时的现在”比“现在的现在”好一点,就很好了,这就是进步。 --鲁迅

    ☆明天要做的事放到今天来做不一定合适。--魏承思

    ☆懂得过去,看明现在,知道未来。--王任叔

今 日 看 点:2016-12–08▲◆★●■☆

学者警告拿台湾当中美关系“杠杆”后果严重★★★

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1207/1496336.shtml

中国继续误判“特朗普革命”将是巨大的危险★★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5584.html

习近平接见基辛格 中国媒体漏报了什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6474.html

政治极化动摇欧洲版图 更多“黑天鹅”还在路上?★★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5986.html

普京给特朗普送“大礼”? 俄或将斯诺登引渡给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6428.html

“空军一号”总统专机造价太贵 川普要取消订单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5717.html

特朗普:“我们将停止推翻外国政权的竞赛”★★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7/5827923.html

学者警告拿台湾当中美关系“杠杆”后果严重★★★

http://www.cankaoxiaoxi.com/china/20161207/1496336.shtml

2016-12-07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张程

核心提示:奥巴马政府前亚洲事务高级主管麦艾文表示,这是风险极大的政策:“台湾问题政治上太敏感了,在中国核心利益中的地位也太高了,中国人不会为了任何事情放弃它。”

参考消息网12月7日报道 外媒称,特朗普过渡团队顾问叶望辉(斯蒂芬·耶茨)6日以私人名义访台,再度表示对台湾的支持。对于是否会与蔡英文见面,他表示“此趟旅程由友人安排”,展现出不承认、不否认的态度。叶望辉说,到台湾是想交流亚洲事务,更好拓展未来美国新政府的空间。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2月6日报道,日前特朗普与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通话,当时就有传言说叶望辉是居中牵线的关键人物。然而,叶望辉表示“电话不是我而是特朗普的幕僚安排的,但这是个很好的第一步”。

叶望辉曾在美国传统基金会和时任副总统切尼办公室任职。近来美国政界预测叶望辉会有很大几率进入新内阁。这次来台湾,预计他会跟不少绿营人士碰面,谈未来台美的互动新模式。

另据路透社12月5日报道,特朗普与台湾领导人通话,预示着美国将向中国采取强硬立场,但目前尚不清楚他这种让北京在贸易、朝鲜等一系列问题上让步的危险试探将达到什么程度。

包括前美国高官在内的分析人士表示,这次通话至少是对中国的初步警告,预示着美国将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措施。

洪博培据称是特朗普政府国务卿的候选人之一,他说,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台湾或许是“有用的杠杆”。

特朗普的顾问、中国问题鹰派人士彼得·纳瓦罗以及前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约翰·博尔顿都提议,利用台湾事态升级迫使中国减少在东亚追求领土。纳瓦罗曾建议加强与台湾的接触,并停止提及“一个中国”原则。博尔顿则支持“梯级外交升级”,首先在国务院正式接待台湾外交人员,然后完全在外交上承认台湾。

奥巴马政府前亚洲事务高级主管麦艾文表示,这是风险极大的政策:“事实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就明确让我们知晓,台湾问题是战和问题。美国应试探这个命题吗?台湾问题政治上太敏感了,在中国核心利益中的地位也太高了,中国人不会为了任何事情放弃它。如果美国决定与台湾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那么就很容易在东北亚引发军事危机。”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前处长包道格表示,特朗普顾问的做法似乎源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软弱得多,美国更易采取强硬立场,问题在于北京随后确立了军力建设计划,以便永远不用再忍气吞声。▲◆★●■☆

 

中国继续误判“特朗普革命”将是巨大的危险★★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5584.html

观察者网 2016-12-06: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特蔡电话”事件之后,中国舆论界的反应,暴露出对于特朗普胜选这一黑天鹅事件事先没有准备,对于特朗普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这一事件的全部意义,没有充分理解。

中国政府通过王毅外长的表态做了一个临时处理,称“这只是台湾方面搞的一个小动作”。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将美国与台湾切割开,二是对事件进行淡化处理。从这个处理方式上可以看出,中国政府方面对于美国的过渡期和未来的新政府,暂时也抱着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态度。

王毅外长说,“我认为,也不会改变美国政府多年来坚持的一个中国政策。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基石,我们不希望这一政治基础受到任何干扰和破坏。”

作为外交姿态这没有问题,而且在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也只能如此。但如果内部也真的这样理解,将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和基于这一政治基础的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当成一个基本判断,认定无论谁上台中美关系几十年来形成的基本格局都不会有大的改变,认定特朗普上台之后终究还要回到中美关系的既定轨道上来,则非常危险。

实际上,一天之后,特朗普的后续推特,就已经让王外长的表态失效过半,因为新的言论和台湾没关系了,新的言论就是与中国全面对抗的前奏。

特朗普与蔡英文通话引发舆论风暴

 “特朗普革命”的实质

基辛格说,“当下世界各国都在日以继夜研究特朗普”。的确,关于特朗普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政治性格如何?政治智慧如何?政治能力如何?对于这些问题,各国政府都希望尽早得出结论,以应对他即将开始的总统任期。

其实应该看到,特朗普并不只是单独的个人,而是一个新兴社会运动的领袖,他的竞选和当选,都是美国这场社会运动的外在表现,通过深入解读这场运动的内涵,探究为什么会发生这场运动、这场运动的胜利代表了什么等内在问题,远比那些不着四六的性格分析,更有价值。

首先,从特朗普的竞选和胜选,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这场运动超出了美国两党政治的传统框架。特朗普自始至终也未得到共和党的充分背书,他的竞选之路也没有被完全纳入传统的两党竞争轨道,因此“特朗普运动”可以视为是对于美国主流政治模式的一次颠覆。

这场运动遭到包括了美国政界、学界、媒体界、文化界各路精英人士的协力打压,但最后的计票结果让大多数精英跌破眼镜,建制派第一次发现自己完全失去了控制局面的能力,因此“特朗普运动”也可以视为是对于美国主流政治结构的一次颠覆

这三点解读并不新鲜,大多数人都看到了,但为什么还会认为这不是真正的革命,还会认为万变不离其宗,还会认为特朗普上台之后大的格局、大的框架不会发生多少改变呢?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如此不敏感,如此想当然的呢?

要知道,所谓美国的主流政治模式,即一种在政治精英的操纵之下、以两大党候选人竞争性选举为表面形式、两大党精英集团轮流执政为实质内容的、半内部的政治游戏,至迟从二战后美国逐步实现完全普选就连续运行到现在,而这一次却遭到了颠覆,即将改变!

所谓美国的主流政治路线,即一种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旗帜的、在大到维持全球秩序、小到美国社会控制的各个领域内无所不包且长盛不衰的“政治正确”规则,至迟从二战中《大西洋宪章》开始就逐步建立并完善,这一次也遭到了颠覆,即将改变!

所谓美国的主流政治结构,即一种围绕着美国主流政治路线和主流政治模式而逐渐形成的、集合了从政治经济到学术文化各个领域精英的、位于美国社会金字塔顶层的一个无形建制,至迟从二战前美国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开始就长久稳固到现在,这一次也遭到了颠覆,即将改变!

因此,特朗普革命甚至不仅仅是要终结美国的“新自由主义革命”,甚至还要终结美国自二战至今的理想主义路线,或称基于理想主义的全球化。因为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的“新自由主义革命”其实只是美国更长时间的理想主义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后者才是美国的一个根本。

所谓“美国世纪”正是在二战中建立起来的,面对当时遭到战争极大毁灭和破坏的世界,美国人形成了一种关于美国与世界之关系的世界观:美国的繁荣成就了美国的世界霸权,美国的世界霸权服务于美国的繁荣。从此以后,美国为了清除对它的繁荣和繁荣事业的威胁,开始实行一种理想主义路线:充满自信并自认为善良,试图以自认为是正义而且明智的做法来领导世界、服务世界。

归根结底,特朗普革命所针对的其实就是这条理想主义路线。因为在一个仍然以现实主义和地缘政治为主流的世界里,任何理想主义路线都将伴随破产的危险。美国在其理想主义道路上所取得每一项成就——协助了欧洲和日本的战后重建、维系了“泛美利坚和平”、推动了第三世界的非殖民化、塑造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主导了冷战后的全球化、建立了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无不代价巨大,而且还衍生出预料之外的结果。特朗普凭着他商人的精明,算出了美国理想主义全球化的资产负债表,得出了这条路线已经破产、无力为继的悲观结论。

他现在就是要把美国从这条不归路上拉回来,他要进行一场“理想主义全球化革命的反革命”,这就是特朗普革命的实质。

中国是“特朗普革命”的头号目标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很长时间都是“反霸”路线,反帝反修,独立自主。改革开放后,路线大转变,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步进入了由美国主导的全球资本主义经济和全球自由贸易体系,成为了全球化的一部分。

这就意味着,中国是在美国理想主义全球化的“后半场”进场的,几乎与“新自由主义革命”的进程同步,对于美国的认识,自然会受到“新自由主义革命”的强烈影响。

这也就导致了中国政界和学界的很多人会误认为美国就是这个样子,其主流的政治一直就是如此,将来也不会改变,并由此得出推论: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稳固的,无论谁上台,终究改变不了美国一如既往的主流政治模式、政治路线和政治结构,所以也不会严重偏离中美关系一如既往的轨道。

“特蔡电话”事件之后,国内的主流评论基本上就是这个调子。例如某著名报纸的社评非常肯定地说:特朗普不想针对国际关系大动干戈,更希望集中精力在“重建美国”上。

媒体随便说说无妨,如果中国政府内部也当真如此认为,就是一个严重误区,就是没有理解“特朗普革命”到底针对的是什么。

“这不是选举,这是革命”

如前所述,特朗普认定美国二战以来的理想主义全球化已不可持续,总“资产负债表”已经资不抵债。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他的所谓“重建美国”并不意味着放弃国际关系,回过身去埋头于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和基础设施重建,恰恰相反,他实际上是要重新打破既定国际关系,把美国透支自己服务全球的理想主义全球化,转变为牺牲他国服务美国的利己主义全球化。

所以,根本不存在国际关系vs“重建美国”这个二分法,更谈不上什么新的孤立主义。现实明摆着:美国早已经债台高筑,特朗普又要大幅度减税,“重建美国”所需的天文数字的钱从哪里来?除了让全世界倒过来补贴美国,他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吗?

这种做法美国以前不是没做过,日本和法德,包括第三世界,都曾经被美国当作肥羊割过肉。但是当今世界,这些曾经的肥羊都没有多少肉可以割了,只剩下中国这一只最大的肥羊了。

在特朗普这个心中只有美国的资产负债表、眼里只有一只只外国肥羊的“商人政治家”眼里,问题简单而且明确:是谁掏空了美国的制造业?是谁把美国拖入了实际的贸易战?是谁抵消了美国的全球影响力?最重要的,是谁在“搭便车”中获利最大?除了中国,还有别人吗?

所以,特朗普上台之后发起一场与中国的对抗几乎是必然的。但要注意,这不会是过去那种新自由主义式的、以意识形态为旗帜的、光说不练的对抗,特朗普对这种愚蠢的嘴炮游戏没有兴趣,他就是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来宰割中国这只最大的肥羊,要直接见钱见利!非如此,“重建美国”就是空话,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就是空话,他的所有许诺也都是空话。

所以,那些他不会在国际关系上大动干戈、不会改变中美关系基本格局的判断,完全是个天真的幻想。恰恰相反,他就是要通过在国际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上大动干戈,才可能达到他的目的。

还有一点很重要,特朗普虽然不会再热衷于意识形态软战,但他却不会不利用美国已经形成的意识形态优势。他会算到,建立一个打击中国的“统一战线”成本很低,资源现成,例如台湾,例如日本和韩国,两三通电话、四五个推特,半个反华包围圈就形成了。

中国的当前对策

面对这个新的形势,中国需要做到知彼知己,丢掉幻想,准备迎接挑战。

首先,从现在开始,中国要把近40年来受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强烈影响的既有世界观抛弃掉,那个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美国A”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即将登场的是一个大大不同于“美国A”的“美国B”。要认识到,后者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美国B”才是更真实的美国,就像特朗普这个人一样——自私、自大、粗俗、蛮横、疯狂追逐权力和金钱、为此不惜牺牲任何他人。

第二、从现在开始,中国也要准备把近40年来已经习以为常的“搭便车”便宜做法放弃掉。长期以来,中国通过不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支持美国主导的全球化和自由贸易,从中大获其利。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美国这个火车司机现在要跳车了,因为它认为自己被满车厢的无票乘客绑架了。对于中国来说,要么自己去当火车司机,要么下车自己去开另外一辆车。

特朗普已然成为中国新闻的一大“富矿”

第三、从现在开始,要充分研究美国准备拿中国开刀的所有可能手段,因为特朗普肯定已经有了这份中国版“巴巴罗萨计划”,上周末的那通电话,就是这份计划的一部分,中国假装它不存在是不行的,若不尽快破译,将陷入战略被动。要认识到,“美国B”还是美国,还是那个坐拥全球最强大武器库和最强大国家机器的世界第一强国,但同时“美国B”又不再是美国,因为它将撕掉面具,不再假装善良、假装主持正义,甚至干脆不再讲任何道理。

第四、从现在开始,要尽快制定针对“美国B”的一个反守为攻的战略计划,所谓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计划,特朗普所有“不按常理出牌”的动作都会让中国不知所措,就像这次电话事件和后续推文一样,一个零成本的操作,就拨动了中国最粗的那条红线。长此以往,中国将疲于奔命,因为特朗普已经拉开了“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架势,中国根本无法预测此人的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而如果中国有了一个“充分利用特朗普政府的incompetent, 将中美博弈推向新阶段”之类的大战略计划,那么,特朗普的所有愚蠢和无能都会变成可以被我利用的机会,整个对抗形势将完全不一样。

总之,上个周末,特朗普已经提前打出了历史转弯的信号弹,中国必须马上警醒,应对大变局的到来。继续误判特朗普和他所代表的“革命”或反革命,意味着巨大的危险。

特朗普来了,还是作好最坏打算吧!说话间,特朗普顾问访台,大嘴又发一弹!▲◆★●■☆

 

习近平接见基辛格 中国媒体漏报了什么?★★★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6474.html

多维 2016-12-06: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2日与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进行了第七次会晤。习主席在担任上海省委书记的2007年和国家副主席的2012年分别与基辛格进行过会晤,在就任国家主席的2013年和2015年分别与基辛格进行两次会面,旨在倾听美国外交家的建议。

综合媒体12月7日报道,在本次会晤中,习近平赞赏了数十年来一直为美中关系的发展积极做出贡献的93岁前国务卿基辛格(Henry Kissinger)。基辛格重申,“我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老朋友是中国式外交用语,官方解释为“与中国长期友好的外国主要人士”。据《南方周末》分析显示,基辛格截至2010年16次被中国官媒介绍为“老朋友”。而在601人中位居第8位。

习近平会晤基辛格(图源:Reuters/VCG)

美国大选后习近平会见基辛格传递何种信息

上世纪70年代初,基辛格的一次秘密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历史进程。现在已经过去了45年时间。45年间,中美关系虽经历风风雨雨,但总体不断向前发展。本次会晤恰逢美国政府换届、中美关系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机。近一个月以来,习近平通过同特朗普通电话、在秘鲁会见奥巴马等,多次就中美关系作出重要表态。

基辛格在会晤中表示,“希望可以继续发挥促进美中之间相互理解、合作和交流积极作用”。基辛格在11月17日会见了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交接委员会并提供了咨询。基辛格访华参加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主办的美中关系研讨会日程在与特朗普的会面之前就已确定。本次研讨会是2003年前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制定的框架。

习近平则表示“现在是美中关系的过渡期”,“中美双方要正确理解彼此战略意图,摒弃零和思维”。这一发言着重强调了战略沟通,旨在提议防止做出错误决定,其方法就是通过高层交流、政府间的定期协商渠道。习近平还提及了就重要的国际问题进行沟通和协调,并补充表示两国之间的矛盾要用建设性的方法处理。这是中国式外交的方法论。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在会面中再次提及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词。他说:“中美双方要正确理解彼此战略意图,摒弃零和思维,坚持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继续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对于双方差异,习近平则表示,“要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两国间的一些不同看法和分歧。”

93岁的基辛格曾在中美关系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图源:Reuters/VCG)

中国媒体漏报基辛格曾向特朗普所提两个建议

美中之间已经开始了96个对话、合作项目。特朗普和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的通话也不会让这些渠道停止启动。因此,虽然韩国因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萨德)系统与中国的关系陷入“寒冬”,也应该检验并加固与中国现有渠道。

基辛格在11月向特朗普曾提出两个建议。中国媒体只报道了一个,即“让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人物担任要职”。这是在建议特朗普让其扮演美中联络人的角色,要求启动对重要问题了如指掌的重量级人物。

中国未报道的基辛格的第二个建议是“国家利益”。美国领导人必须清楚认识到什么才是根本的国家利益。不能让两国之间的许多现有争端遮住了双眼,也不能影响看待新问题的视角。基辛格强调表示,“美国的目标是什么、必须得到什么、必须阻止的最坏情况是什么,要通过参谋准确搞清楚这些问题后才与中国领导人对话”。

据悉,华盛顿和北京都没有透露基辛格访华背后的原因。但中国的外交观察家说,人们期望基辛格能让领导人们更清楚地了解特朗普其人,并减少对美国领导层过渡期间有关不稳定性的担忧。▲◆★●■☆

 

普京给特朗普送“大礼”? 俄或将斯诺登引渡给美★★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6428.html

中国日报网 2016-12-06:普京给特朗普送“大礼”?俄或将斯诺登引渡给美国

斯诺登恐被俄罗斯引渡回美国。(图片来源:雅虎新闻网)

原标题:普京给特朗普送“大礼”?俄或将斯诺登引渡给美国

中国日报网12月7日电(孙若男)2013年爱德华•斯诺登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监视活动后,他前往俄罗斯寻求政治避难,至今已有3年。目前情报人员认为,俄罗斯总统普京很可能将斯诺登引渡给美国,交由新总统特朗普处置。对此,斯诺登表示虽然很担心自己被引渡回美国,但依然不后悔当初揭露真相。

普京将送给特朗普“大礼”?

据雅虎新闻网报道,2013年,由于泄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机密信息,斯诺登面临最高30年监禁。然而他逃亡至俄罗斯并在那里寻求政治庇护,一躲就是3年。情报官员认为,普京正在考虑将斯诺登交给特朗普处理,以此作为祝贺其当选总统的一份“礼物”,同时也是对斯诺登抨击俄罗斯法律的惩罚。

斯诺登本人对可能被引渡回美国十分担忧:“谁不担心呢?很明显这件事会困扰我。这将对我的自由和生命造成威胁。”

据悉,斯诺登在俄罗斯避难时,公开发声抨击俄罗斯的一些法律和政策,因此斯诺登很可能被驱逐。他表示,这反而证明了自己不是美国的敌人。

斯诺登称:“几年前人们还在说‘这个人是俄罗斯的间谍’,但是国家不会放弃他们的间谍。而如果我近来对俄罗斯政府的批评十分严重,以至于情报机构中对我意见最大的人都说‘是的,他是可信的人,他们想把他驱逐出俄罗斯’,那么这就证明了我是无罪的。”

“事实上,我是独立的。我一直代表着美国在工作,我不属于俄罗斯,”斯诺登说。

如果斯诺登无法拿到赦免书或认罪协议,那么他回到美国后的“待遇”十分明朗,特朗普拟任命的中央情报局局长迈克•蓬佩奥已经呼吁判处斯诺登死刑。

斯诺登:不指望奥巴马能赦免我

尽管前景不乐观,不过33岁的斯诺登表示无论发生什么,自己都毫不后悔。他坦承:“我所骄傲的是,我可以为自己做出的每一个决定进行辩解。”

目前有一个网上活动支持斯诺登在奥巴马离任前寻求特赦。不过奥巴马曾表示,除非斯诺登回到美国,且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否则他是不会签署任何协议的。

当被问及获得总统特赦的可能性有多大时,斯诺登回应:“我没指望那个。”他认为获得总统特赦基本上没什么可能,尽管这对于他本人和其他人来讲,会是一个惊喜。

而当被问道是否觉得自己的行为使得美国更难应对恐怖分子威胁时,斯诺登不以为然。▲◆★●■☆

 

“空军一号”总统专机造价太贵 川普要取消订单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5717.html

中央社 2016-12-06:(中央社华盛顿6日综合外电报导)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今天开砲,批评波音公司新造「空军一号」总统专机的费用太高,十分「荒谬」,敦促政府取消这项数十亿美元的订单。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川普(Donald Trump)推文说:「波音公司(Boeing)正在为未来的总统建造全新的747型空军一号专机,但支出已经失控,超过40亿美元(台币约1285亿元)。取消订单!」

波音公司2015年1月获选承担造机工作,当时估计将耗资30亿美元,在2024年前将两架波音747-8型巨无霸客机改装为最先进而豪华的指挥中心。

目前的空军一号专机是波音747-200型飞机,最初是由前总统里根订购,1990年开始服役,如今机龄已老。

川普稍後在纽约告诉记者:「这架飞机完全失控了。我想这很荒谬。」他又说:「我们希望波音公司赚很多钱,但不是那么多钱。」

交接团队中的助理表示,川普这番话用意是要为纳稅人省钱。波音公司尚未就此事作出回应。

747-8型客机长73公尺,翼展达68公尺,可以直接由华盛顿飞到香港,航程达1600公里,超过目前的空军一号。▲◆★●■☆

 

政治极化动摇欧洲版图 更多“黑天鹅”还在路上?★★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6/5825986.html

综合新闻 2016-12-06:当地时间5日,意大利宪法改革公投遭压倒性否决,外媒惊呼这是“给欧盟敲响警钟”。分析指出,此次意大利脱欧公投失败,让欧盟一体化进程继英国脱欧之后再度受创;民粹势力高涨的趋势或将影响2017年欧洲多国大选,令欧盟前景陷入更大不确定性。

2016:英脱欧意公投 给欧盟敲响警钟

即将过去的2016年,欧洲接连听到“坏消息”:难民危机加剧欧洲国家忧虑,多国关闭接收大门;法国、德国等频遭恐袭,民众神经紧绷;对欧盟持怀疑态度的力量引领英国投票脱欧,首相卡梅伦辞职;法国极右翼政党雄心勃勃争取权力,总统奥朗德因支持率低放弃寻求连任;意大利宪法公投失败,总理伦齐辞职。

当地时间12月4日,意大利举行全民修宪公投。根据出口民调显示的公投结果,民众否定了修宪提案。意大利总理伦齐宣布辞职。

在刚刚过去的意大利宪法公投中,总理伦齐为了改革宪法,赌上了自己领导的政府:伦齐原拟通过公投精简宪政架构、遏制本土民粹思潮;然而,他不仅无法如愿,反令“五星运动”及“北方联盟”等反建制民粹阵营声势大振。

分析指出,在英国脱欧之后,意大利公投失败被普遍视为民粹主义政党一大胜利,同时令欧盟一体化进程继英国脱欧后再度受创,凸显出捍卫欧元所需要的经济基础与欧洲日渐抬头的民粹主义越来越难以调和。

“五星运动”领袖格里洛此前放言,若在下届国会大选中获胜,便会推动意大利脱离欧元区的公投。不少经济学家相信,若意大利脱离欧元区,势必导致欧盟及欧元区崩溃。

虽然在稍早前的奥地利总统大选中,绿党领袖范德贝伦打败右翼民粹主义者霍费尔赢得大选,稍稍缓解了外界对于欧洲“右转”的忧虑;不过,在奥地利,总统一职基本是名誉头衔。

2017:多国大选 民粹主义将借势兴起?

对于欧盟而言,即将到来的2017年或许是一个决定命运的年份。分析认为,鉴于意大利总理下台,意选举可能提前明年举行;欧盟三个重要成员国——法国、德国、荷兰也将于明年大选,在民粹势力趁势崛起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令欧盟前景陷入更大不确定性。

资料图:奥朗德。中新社记者 何蒋勇 摄

法国总统奥朗德上周表示,不会寻求明年大选连任。这是二战后法国政界首次有总统不寻求连任——奥朗德所在的社会党支持率非常低,不可能走到竞选的最后一轮。

在奥朗德宣布不寻求连任及意大利公投结果出炉后,法国极右的“国民阵线”领袖勒庞大受鼓舞。她说,这表示民众希望摒弃欧盟,“我们必须聆听不同国家对自由的渴求”。分析人士预料,她极可能杀入法国总统选举次轮投票,有望入主爱丽舍宫。

资料图:默克尔。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在德国,一度高枕无忧的总理默克尔现在似乎也可能在明年的选举中遇到麻烦。默克尔已经宣布,参加2017年大选。倘若默克尔因这股趋势而连任失败,她将成为欧洲下一位败于右翼力量的领袖。

而对于党派众多的荷兰来说,右翼党派荷兰自由党(PVV)的兴起,也使外界产生了“荷兰脱欧”的忧虑。

荷兰自由党此前发布该党纲领:对伊斯兰教采取强硬立场、不接受伊斯兰国家移民、关闭与欧盟的边境、把交给欧盟的会费返还民众手中。2016年年中的民调显示,自由党提出的“荷兰脱欧”提议,得到了近半数民众赞同。

未来:求变的选民,将带来怎样的欧洲?

近两年,欧盟内部问题不断,往往是按下葫芦起了瓢。英国脱欧、经济衰退、恐袭不断、难民危机……种种让人头疼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方案;未来,新的问题还有可能产生。

由此,在右翼政党和民粹思潮的冲击下,各国执政党在欧洲政坛遭遇惨败。在屡次失败、预测“失灵”后,再也没有人敢轻易地预测未来欧洲国家各种公投和选举的结果。

“欧洲到底怎么了?”荷兰右翼政党自由党主席海尔特•维尔德斯的话也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已厌倦了拒绝听从民众忧虑的政客,移民潮、法律缺失、纳税人的钱更多投放于国外,以及伤害国内就业的贸易协定等,都让民众忧心忡忡。”

有观点指出,无论是英国脱欧公投、意大利宪法公投抑或法国右翼政党崛起,表面上是民众透过手中选票,表达对国家现状及执政党的不满;但反建制情绪、对全球化、开放边界和欧洲一体化的怀疑,引发了民众对改革的反对。正是这种情绪,让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的政局面临巨大改变。

分析认为,无论右翼民粹主义是否能够掌权,多个欧洲国家执政的核心都已开始动摇。右翼的崛起正在冲击欧洲政治版图,进而影响欧盟一体化的进程。

虽然也有观点认为,右翼和民粹力量的崛起短期内并不足以引发欧元消失、欧盟解体的最严重后果,但欧洲到底还要多长时间才能从困境和分裂中走出,目前依然是个未知数。 ▲◆★●■☆


特朗普:“我们将停止推翻外国政权的竞赛”★★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2/07/5827923.html

观察者网 2016-12-07:原标题:特朗普概述国防政策:停止推翻外国政权的竞赛 致力消灭IS

【综合】美国下一任总统特朗普的军事政策是什么,会不会四处出击?想必这是一个各国都在关心的问题。12月6日,特朗普对此作出了回答:将避免干预外国冲突,同时专注于消灭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

据纽约时报6日报道,“谢票”之旅的最后一站,特朗普来到了北卡罗来纳州。在费耶特维尔市(Fayetteville),特朗普向支持者介绍了他的国防部长人选——有“疯狗”绰号的詹姆斯·马蒂斯将军。

12月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特朗普向支持者介绍防长候选人有“疯狗”绰号的詹姆斯·马蒂斯将军。

费耶特维尔市附近有一座能容纳5万人的布拉格堡军事基地,该基地的士兵部署在全球各地90个国家。

纽约时报称,这给了特朗普先生一个强调他对武装部队的支持和赞誉马蒂斯将军的机会,之前,特朗普曾形容马蒂斯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像乔治·巴顿将军(二战美国著名将领)的人”。

特朗普在这里概述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军事政策。他指出:“我们将停止这场推翻外国政权的竞赛,那些我们一无所知、不应干预的政权。(stop racing to topple foreign regimes that we know nothing about)相反,我们必须致力于击败恐怖主义和摧毁伊斯兰国,我们会做到。”他强调,会在维护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时动用武装部队。

特朗普的这番话与他在竞选期间的言论类似,当时他强烈反对伊拉克战争。

在费耶特维尔,特朗普誓言要重建一支强大的美国军队。他认为,美军现在战线拉得太长。他表示,他会花钱改善美国老化的道路、桥梁和机场,而非花钱打仗。

即便如此,特朗普表示希望增加军事开支,承诺寻求国会批准提高国防开支上限。他说:“我们不想要一支元气耗尽的军队,我们正在不应该打仗的地方到处打仗。”

特朗普指出,美国要巩固传统友谊,寻找新朋友。他说:“我们将结束刻板的教条,吸取历史的教训,追求世界的稳定和美国的强大,而‘干预和混乱的破坏性循环’政策必须终结。”

这位美国候任总统还建议美国寻求加强世界各地有助于防止冲突的联盟,并表示,凡是共享上述这些目标的国家都将被视作美国的合作伙伴。

“我们建设军队,不是侵略行为,而是预防行为;我们加强军队建设,不是为了挑起纷争,而是为了避免纷争。我们要强大起来,简单地说,我们靠实力促和平。”特朗普如是说。

12月6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特朗普向支持者介绍防长候选人有“疯狗”绰号的詹姆斯·马蒂斯将军。

特朗普在演讲时表示:“为了军事战略的成功,我们需要一位领导国防部的正确人选。因此今天我很高兴地宣布,我将提名‘疯狗’詹姆斯?马蒂斯将军担任国防部长。”

马蒂斯今年66岁,2010年至2013年,他曾在负责中东和中亚地区的美国中央司令部工作,被视为“强硬派”。

奥巴马不点名的“针锋相对”

在特朗普宣布军事政策的同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他任内最后一次关于国家安全的讲话,他感谢军队维护美国安全,呼吁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捍卫民主和法律。他还不点名地批评了当选总统特朗普呼吁禁止穆斯林以及他在竞选中支持使用水刑的观点。

奥巴马6日在佛罗里达州坦帕的麦克蒂尔空军基地向军人们发表讲话说:“在过去八年里,没有任何一个外国恐怖组织能够成功地策划和袭击了美国国土。”他补充说,这并不是说恐怖组织没有袭击美国的企图,他告诉军人们:“这一切要归功于你们。”

美国总统奥巴马高度评价自己的反恐政策

奥巴马表示,单纯依靠军事优势无法取得胜利。他说:“与其许下错误承诺,说通过投下更多的炸弹、派遣更多的军队、筑起围墙把我们同世界隔离开来的方式就能摧毁恐怖主义,不如把消除恐怖主义威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然后发展出智慧且可持续性的战略战术。”

而这些听上去似乎与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的主张针锋相对。奥巴马强调说,自由价值观和法律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发表讲话之前,奥巴马会见和感谢了麦克蒂尔空军基地的中央司令部和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指挥官。奥巴马阐述了他对于反恐战争状况的评估,当他提到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已经被消灭,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奥巴马自豪地提到当他上任时,有18万美军驻扎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现在这个数字已降低到了1万5千。他说美国在战争区域减少部署地面部队是策略方向的转变,也就是更多地依赖打造更强大的国际联盟和依赖地区性合作伙伴,目的是减少美国的伤亡和资金消耗。

奥巴马指出,美国对“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战斗取得了重要成果。他说:“最关键的一点是我们削弱了IS的势力。”他说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也远远低于前任政府,两年的花费为100亿美元。

他还说,最近在伊拉克摩苏尔地区打击IS恐怖分子的战斗也是一个成功的范例,IS已经失去了对较大城市的控制权。奥巴马说:“IS煽动的能力减弱了,它的兵源正在枯竭,它的指挥官和幕后操纵者被干掉,地方老百姓也反对它。”

奥巴马说尽管反恐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这项工作还没有完成。他指出近年来,国家遭遇的伤亡最惨重的袭击是国内、多数是受网络影响成为极端分子的个人造成的。

尽管在讲话中没有提到继任者特朗普的名字,但奥巴马不点名驳斥了特朗普的一些要求。

奥巴马说他领导的政府反对恢复使用有争议性的水刑。他说:“维护我们的价值观,遵守法治不是软弱的表现。这是我们最强大的力量。”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曾表示他要更严厉地对待恐怖分子和他们的亲属,并且说他支持使用水刑。这种刑讯方式被看作是酷刑。

奥巴马也拒绝引入对移民的宗教和思想测试。他说,恐怖分子的目标是让人们内心的恐惧大到甚至忘记民主究竟意味着什么。

奥巴马说,古巴关塔那摩湾监狱早已应该关闭,他说这个监狱的存在是美国的一个污点。他呼吁国会通过新的授权使用军事力量打击IS的立法。

奥巴马不点名地批评特朗普禁止穆斯林的立场,他说反恐战争不是反伊斯兰的战争。特朗普在选战中抨击奥巴马以及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是IS联合”缔造者”,因为他们没有及时采取行动而任凭IS坐大。

此外,奥巴马还表示:“我昨天责令我们的政府,首次公布美国在全世界实施军事行动的法律原则和一般原则的全部内容。”观察者网综合中国日报、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等报道▲◆★●■☆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