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16、知识文化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传统不会是单一的。用甲传统反乙传统,这是历史上常见的现象。--金克木
☆传统本身也要发展,既有昨天的传统,还有明天的传统。--冉淮舟
☆传统的变革必须借传统来讲行,这并非悖论,而是历史发展的通例。任何破坏传统发展连续性的做法都将危及传统本身和每一个体。--金忠明
☆传统既然是活的现实存在,而不只是某种表层的思想衣装,它便不是你想扔掉就能扔掉、想保存就能保存的身外之物。--李泽厚
☆在一种传统里长大的人不容易承认世界上还有其它不同的活法。--费孝通
今 日 看 点:2016-11–16▲◆★●■☆
习近平“上网记”★★★★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2012
习近平来电 特朗普声明大有玄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181.html
隐忍克己,为国为民 翻脸面临两种结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050.html
中国海军最惨烈事故:海军司令政委落马★★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129.html
特朗普或不住白宫 从纽约“打飞的”上班★★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631.html
胜选没几天,川普在中国拖了10年的官司也赢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4938.html
宋楚瑜在争议声中赴APEC 不顾抗议要见安倍★
http://news.sina.com.cn/c/2016-11-16/doc-ifxxsfip4896159.shtml
习近平“上网记”★★★★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62012
今日,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本届大会以“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治理和互联网国际合作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交流。习近平将以视频方式发表重要讲话。
关于互联网,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并身体力行通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走网上群众路线。今天,党建网微平台带你看总书记的网络观与上网记。
前两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习近平论互联网
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在贺词中指出:
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
互联网发展对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国际社会认真应对、谋求共治、实现共赢。
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携手努力,本着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则,深化国际合作,尊重网络主权,维护网络安全,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在开幕式上指出:
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尊重网络主权
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和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不搞网络霸权,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从事、纵容或支持危害他国国家安全的网络活动。
维护和平安全
维护网络安全不应有双重标准,不能一个国家安全而其他国家不安全,一部分国家安全而另一部分国家不安全,更不能以牺牲别国安全谋求自身所谓绝对安全。
促进开放合作
各国应该推进互联网领域开放合作,丰富开放内涵,提高开放水平,搭建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创造更多利益契合点、合作增长点、共赢新亮点,推动彼此在网络空间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让更多国家和人民搭乘信息时代的快车、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构建良好秩序
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同时,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引导作用,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
关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5点主张:
第一,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
第二,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
第三,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
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
此外,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论及互联网——关于互联网安全,习近平这样说: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
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各方面齐抓共管,切实维护网络安全。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关于互联网技术创新,习近平这样说:
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
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
——2016年10月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关于互联网治理,习近平这样说:
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
正是基于对网络安全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目的是整合相关机构职能,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
——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
建立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2014年7月16日,习近平在巴西国会发表题为《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时指出
习近平不仅论“网”,还积极“触网”——
带头“触网”,习近平这样做: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与老人“面对面”聊天
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视察“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在智慧乌镇的展台前,习近平现场视频连线智慧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老人,在人群中、镜头前向老人们微笑挥手,与老人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聊天。
2015年12月16日,“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展馆,习近平通过网络摄像头与乌镇养老照料服务中心的老人视频通话。
“你们好!”通过网络摄像头,习近平微笑着向老人们挥手致意。
“总书记好!”老人们激动地边笑边鼓掌,“习总书记,我们想您啦!”
视频另一端,习近平在聆听工作人员介绍之后,再次微笑着询问老人们:“你们现在生活好不好?”
“好!”老人们回答得毫不犹豫。
“也祝你们健康长寿!”习近平笑着说。
在解放军报社发微博
2015年12月25日,习近平视察解放军报社,敲击键盘,发布微博。
习近平所发微信内容
2015年12月25日视察解放军报社时,习近平敲击键盘,发出微博:“值此新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代表党中央、中央军委向全体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祝贺新年。希望大家践行强军目标,有效履行使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调研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运营情况。总书记通过实时播报系统,向全国人民致以元宵节问候。总书记亲手点击键盘,在人民日报“两微一端”发布了问候语音。很快,屏幕上显示,网民点击量迅速攀升。
在新华社为网民点赞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新华社通过视频同正在河南兰考县采访的记者连线交流。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来到新华社新闻发稿中心,一位编辑介绍说,新华社客户端“现场新闻”受到欢迎,很多网民给记者点赞。习近平总书记按动“为全国新闻工作者点赞”页面,屏幕上立即闪现“点赞+1”。
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搬到中关村
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令人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走出“红墙”,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以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其中“授课老师”多为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和科研人员。总书记考察了增材制造、云计算、大数据、高端服务器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情况后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两会上“插话”
据新华社和《苏州日报》报道,2013年3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期间,习近平来到江苏代表团参加审议。
在代表谈到生态修复和环境再造工作、保护好“鱼米之乡”的美丽风貌时,习近平说:“现在网民检验湖泊水质的标准,是市长敢不敢跳下去游泳。”风趣的话语引得代表们都笑了起来。
原来,2013年春节后,从浙江省温州开始,全国一些地方的环保局长被邀在受污染的河道内“游泳”,引发群众广泛热议。总书记这番话,应当是表明他关注到了这一新闻事件,也说明他不仅上网,而且很重视网民的呼声和意见。(原题为《习近平“上网记”》)▲◆★●■☆
习近平来电 特朗普声明大有玄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181.html
多维 2016-11-15:在《华尔街日报》11月11日刊登的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专访中,在被问及和哪些外国领导人通话时,特朗普提到,多数世界领导人已经打电话给他(或他打电话给对方),但中国领导人习近平除外。当天,特朗普团队发言人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证实,该报这一报道“准确”。
两天后,即11月13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土耳其访问期间被记者问及“中方是否同特朗普团队进行接触”时表示,“中美在各层级均保持着密切联系。中方也愿意同特朗普团队进行沟通,不断增进相互了解,不断扩大合作共识”。
第二天,即北京时间11月14日上午,美东时间11月13日当晚,中国外交部发布消息,习近平和特朗普当天“通了电话”。通话中,习近平再次祝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提到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的正确选择,自己也高度重视中美关系。特朗普致谢习近平,并赞同他对美中关系的看法,提到加强美中两国合作。
特朗普与习近平的通话姗姗来迟
同一天,克林姆林宫也公布声明,俄总统普京14日同特朗普举行了通话。声明提到,两位领导人一致认为,当前两国关系“极其不尽如人意”(extremely unsatisfactory),承诺共同努力将其“正常化”。
和克宫特意强调“经双方事先协商同意”一样,中国外交部也没有指出“谁主动致电谁”。但是,根据特朗普团队向媒体透露的信息,这次通话是由习近平发起。
而且,和对待克宫来电不同的是,特朗普方面第一时间就习近平来电发布了简短的声明。在这份简短声明中,有两个亮点值得注意。一是特朗普式的用词,即中美“最强大(the strongest)的双边关系(之一)”,另一个是“彼此互相尊重”(mutual respect for one another)。
“最强大”一般用于描述英国等传统铁杆盟邦同美国的关系。这是美国当选政客首次将其用于中美双边关系表述。奥巴马主政时期的中美关系定位是“最重要的(most consequential)双边关系(之一)”。
而且,“互相尊重”往往是中方强调的措词。在过往的习奥会当中,习近平等中共高层也曾多次向奥巴马政府强调“美方要尊重中国合理关切和核心利益”。奥巴马政府公布的中美会晤声明中,很少将“互相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写入其中,因为美方一直对“尊重什么样的利益和关切”存在顾虑,生怕被指抛弃台湾、日韩等盟友的利益。
另外,不同于特朗普团队的声明,中方在中英文官方稿件中都提到,两位领导人期待建立良好工作关系,并早日(at an early date)会面,就两国关系发展和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交换看法。而克宫就普京和特朗普的会面只强调“未来”(in the future)安排。
以上不同用词凸显出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比较务实的一面,反映出他对中方领导人诉求有不同于传统政客的思维与理解。
在竞选期间,特朗普曾抱怨奥巴马民主党政府政策失误,导致中俄越走越近,甚至在东海、南海和黑海举行联合军演。当选后,特朗普如何差别化对待中俄、以及中俄在中东的战略角色将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当然,个人领导风格对发展双边关系和地区战略博弈有多大裨益,尚取决于特朗普能够搭建何种风格的外交及国安团队。目前,虽然特朗普的白宫过渡团队在人事安排方面稍有滞后,且充满争议和“权斗,但是,他当选后能够尽快同中俄领导人沟通,提前释放善意,稳定双边关系,足以缓解外界对他个性化执政风险的担忧。▲◆★●■☆
隐忍克己,为国为民 翻脸面临两种结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050.html
书摘 2016-11-15:在中共党内,彭德怀与毛泽东翻脸,党外人士有梁漱溟和马寅初。而周恩来一忍再忍,不语毛泽东翻脸,只因他不是一个普通人,是一国总理,背负着一个国家,八亿人口。他要考虑后果。如果硬来也行,但那将是两种可以预见的结果。本文摘自《梁衡红色经典散文选》,作者梁衡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1967年10月,毛泽东周恩来接见红卫兵(图源:AFP/VCG)
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伟人,是一种很特殊的合作关系。两人才华出众又风格各异,长期合作,又和而不同。毛大气磅礴,开天辟地;周缜密严谨,滴水不漏。毛于党于国,功比天高,但难免霸气逼人,后又铸成大错;周为国为民,竭尽绵薄,总是隐忍负重。于是在长期的斗争与合作中,就有一种怪现象,党外朋友与毛拍案相争者有之,如马寅初、梁漱溟;党内高干与毛据理相抗者有之,如彭德怀、张闻天。而自遵义会议之后,周作为毛长期的实际上的第一助手,无论毛如何行事,都唯命是从,逆来顺受。
毛、周早已作古,离我们也已渐行渐远。但人们总还在问一个问题:面对毛的错误指责,周恩来为什么不翻脸?年轻人问得最多,而如季羡林先生这样阅世甚深的百岁老人,也爱问这个问题。我们多次见面,总不离这个话题。可见,这是国人心中解不开的一个结。我自1998年总理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时发表《大无大有周恩来》以来,总有人在向我提这个问题。细想起来,这里有作风、性格、策略、政治智慧诸多因素,而且这也不只是毛周之间特有的现象,古今中外的政治史上大有其例,也都离不开这种组合。
一、翻脸要有条件和资格
一般老百姓所说的“翻脸”之事,大都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现已被历史证实了的毛错周对的事情,如经济方针之争,“文化大革命”之争。但其时,周虽手握真理却无实权,已失去与毛翻脸力争的条件和资格。
翻脸是什么?就是其一,痛感对方之错,决不苟同,毫不忍让;其二,如不能认同和解就一刀两断,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当两个人的力量、地位平等时,这好办,当断就断,再不见面,顶多只是感情损失;但是当两个人的力量悬殊很大时又另当别论。如一个小孩子对父亲,要翻脸就不大容易。虽事有所悖,理所不容,甚至到了恩断情绝的程度,但一个孩子既不能改变家长的错误,又不能离家独立生存,翻了以后又将如何?只有隐忍。
毛泽东是开国领袖,是共和国的国父。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全党全国的地位如一家之长。这个地位和势态是历史形成的。政治者,势也。如军事大势,经济大势,又如山洪、海潮等自然之势。事物凡一成势,任何个人之力都难挽回。而且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时很难看清、说清,更不用说坚持和反对了。我在《领袖如父》一文中曾谈到这种复杂的关系,兹录一段如下:
关于领袖、政党,列宁曾有一段著名论述:“谁都知道,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称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这都是起码的常识。”一个党、一个国家不可能没有领袖,领袖缔造、领导这个国家,就像父亲在家庭里的地位,父亲是因血缘而形成统领地位,领袖是因思想之缘而形成领导地位。
在长期的斗争中,领袖总结人民和社会的思想成果,形成一种思想,又将这种思想再灌输到人民中和事业中,再总结,再灌输,上下循环,如河川经地,似血脉布身,就与人民、国家、民族建立起一种千丝万缕、血脉相连的关系。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必须统一在一种指导思想之下,这种思想常常就以领袖的名字来做标识。
领袖属于这个群体,群体推举、选择和塑造一个领袖,然后再将群体在实践中所提炼出的思想交付给他,以之为灯塔、旗手,而旗手只能是一个。所以邓小平说,毛泽东思想不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是全党在斗争实践中的思想总结。也就是列宁说的,通常是由作为领袖的人来实现的。领袖与党、人民、国家、民族有了如此深的思想之缘,就如父亲与家庭的血缘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能一下子分清你我。
当新中国成立之时,毛泽东走过万水千山,经历千难万险,已被全党接受为列宁据称的“领袖”。他所以能力排众雄,越过陈独秀、瞿秋白、王明、周恩来、张闻天,一路大踏步走来,独领风骚,只因一条:就是实践检验,在无数次的流血、失败中,只有他的意见屡屡正确,一试就灵。
从具体的战斗、战役到与国民党斗法、与美国人斗法、与斯大林斗法,都无不铩其羽,而扬我威。我曾问过一位追随毛从延安到西柏坡又到北京的老人,我说:“周恩来不是长期专管军事吗?转战陕北彭德怀不是打了几个大胜仗吗?”他直摇头道:“他们和毛还是不能比,不能比,相差太远。关键胜局都是毛亲自下手指挥。”逢毛必胜,有毛就灵,毛已成神,这是从1921年到1949年28年间血火炼成的信条,已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周恩来这一班副手们和全党全民的习惯思维。
周从来没有想去挑战毛,历史上,周曾是毛的上级,在遵义会议前一直领导毛。而历史证明其时的中央,包括周都错了,而毛对了;遵义会议之后毛更是得心应手,战无不胜,直至最后摧枯拉朽,如风吹落叶般在中国大地上抹去蒋家王朝。这中间,虽还有一个张闻天是名义上的总负责人,但毛都是实际上的决策人。周作为副手,眼见毛指挥若定,出神入化,威信日增,山呼万岁,更是心服口服。
新中国成立之后,时势变化,毛不熟悉经济,出现了错误,却不能自省自察,仍在挟历史之威,大刀阔斧地蛮干。周分管经济工作,已见祸苗,心急如焚,虽屡提不同意见,但已无力回天。一是毛威望在身,大权在手,绝不会听他的。二是这时全党、全国上下已视毛为神,任何一种反对意见,不用毛亲自来说什么,舆论就可将其压灭。三是由于个人崇拜的推行,毛已开始喜听颂扬逢迎之词,于是我们最鄙视的、最不愿看到的历史上重复多次的“君侧不明”的现象出现了,康生、陈伯达、柯庆施,后来的林彪、江青集团,不断谗言蔽上,煽风点火。在毛周围已渐渐形成一个风气不正的小环境。这时,周就更没有去翻脸力争的外部条件和氛围了。
新中国成立之后,周与毛和而不同,表示自己的反对意见主要有两次,结果,周只是尽职责之守小提建议,就惹来毛的大翻脸。
第一次是1956年鉴于经济发展过热,周提出“反冒进”。应该说,这时周还是据实论理,大胆工作,大概还没有过多考虑毛的情绪,就像魏征对唐太宗犯颜进谏那样。1956年2月8日周主持第24次国务会议时说:“超过现实可能和没有根据的事,不要乱提,不要乱加快,否则就很危险。”他说对群众不要泼冷水,“但领导者的头脑发热了的,用冷水洗洗,可能会清醒些”。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毛提出追加投资,周和大多数人都反对,会后又耐心劝毛,说我作为总理从良心上不能同意这个决定,毛就大不悦,离开北京。1957年10月9日在八届三中全会上毛的发言是《做革命的促进派》,说党委应该是促进委员会,你们那么多人要组织促退委员会,我也没办法。将领导层分成“促退”、“促进”两派,这就有点以分裂相威胁的味道,毛要翻脸了。他毫不客气地对周说,你“反冒进”,我是反“反冒进”的。接着就是一连串的追击。周也万没有想到毛会这样固执,这样情绪化地处理问题。就像唐太宗终于忍不住魏征的一再进谏而大发脾气了。而在战争时期毛总是多听下级意见,比较各种方案,慎之又慎,现在却判若两人。其实这是一切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
58年1月杭州会议、南宁会议,3月成都会议,毛对周逢会必批。这期间给毛煽风点火的主要有柯庆施等人。其时全国上下都在狂热兴奋之中,连一些严肃的科学家也在为毛的“跃进”奇迹找科学依据。毛正在兴头上,党的领导集团,甚至全国人民都在兴头上。只有周恩来、陈云等少数领导人清醒,他们能与毛翻脸而力挽狂澜吗?当然不能。周这时连话语权也没有了。在1月南宁会议上,毛说周是“促退派”,影响了各部委、省委的情绪,并举着柯庆施的一篇鼓吹“跃进”的文章质问周:“恩来,你是总理,你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这已不只是翻脸,是很不给面子,甚至有点逼宫之态了。但是周忍了,回京之后就主动提出辞职,毛又不许。他只好再忍。结果是1958年的全国胡来(时隔半个世纪,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对党史上的这种头脑发热、自乱其政的现象用了一个新词:“折腾”)。
经过从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最后那场“大跃进”的闹剧以毛错、周对收场;但并未见到毛有什么正式的自我批评,或对周的褒奖。经过这次较量,周已完全明白用翻脸的办法解决问题是根本不可取的。
周恩来与毛的第二次大分歧是关于“文化大革命”。这是政治路线之争。
自1956年毛与周恩来、陈云在经济思想上发生分歧后,渐渐又与刘少奇、周恩来等在政治路线上发生分歧,主要是对中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和形势的估计。先是对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运动)有分歧,直发展到对“文化大革命”意见相左。
在“四清”运动之初,毛提“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刘少奇不理解,他说有个别人要走资本主义的路还可以,怎么会有一个“派”呢?他万没想到“文化大革命”事起,已不只是一个“派”的问题,而是全部打倒,连他这个主席也不能自保(叶剑英曾有一词咏“文革”:“串连炮打何时了,罢官知多少?”)。最高层唯一保留下来还在工作的旧人就只有周一人了。
和1956年处理经济问题不一样,这次毛批准成立了一个“文革小组”,凌驾于党中央、国务院之上。周这个总理对“文化大革命”的反对已不能再有任何正面表达。他所能做的只能是借有限的权力办两件事,一是尽量保护老干部。
红卫兵要纠斗陈毅,周就站在人民大会堂门口声色俱厉地说:“不行,除非你们从我身上踩过去。”国务院各部长已被冲击得连生命都无保障,周就把他们分批迁到中南海里住,半是保护,半是办公。二是抓生产。周带着这支奇怪的“黑帮”部长队伍,艰难地维持着最低的生产秩序,以求不要弄到全国人无饭吃。但是对政治方针、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对全国疯狂的个人崇拜、极左的政策,周不用说翻脸,他甚至不能有一点明显的反对。
因为,这时更不利的是已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集团和江青集团。周的地位已排到林彪之后,而江青又因其特殊的身份常在毛面前拨弄是非,陷害、刁难周,甚至设计摧残他的身体。毛既离不开周,但又对周不放心,一度还曾掀起一个“批林批孔批周公”的小高潮。周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更是连一点点翻脸的资格和条件也没有了。
二、翻脸要计算成本和效果
现在回头看,周的经济思想和对“文化大革命”的抵制都是对的。也许我们会说,梁漱溟不是在国务会议上因农村政策和毛拍桌子翻脸了吗?马寅初不是因人口政策与毛公开翻脸了吗?彭德怀不是因“大跃进”问题和毛在庐山吵架公开翻脸了吗?他们都落得一个铮铮铁骨的好名声。周当时为什么就不能也来个拍案而起、分道扬镳呢?省得后人一再议论,背一个逆来顺受或更有不理解者曰之为“虚伪”的骂名。周不是一个普通人,是一国总理,背负着一个国家,八亿人口。他要考虑后果。如果硬来也行,但那将是两种可以预见的结果。
第一,毛以绝对权威,像对刘少奇那样将周当即彻底打倒,甚至进行人身迫害。这样周那一点点仅有的合法身份和权力将被剥夺干净。人民、国家将会受到更大的痛苦和灾难。而且事实证明,前面所举梁、马、彭等人的翻脸,除留下人格的光环和对后人的启发之外,当时于事并无大补。他们个人的牺牲是起到了揭露错误,倡导民主,改进党风,启迪历史的作用,殊可尊敬。但周恩来不行,他是一国总理,他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利益,是当时翻脸之后这个摊子怎么收场。政治需要妥协。
第二,周可以将自己的不同政见公布于社会,并说服一部分高级干部和群众追随自己,用票决的办法逼毛表态。以周的威信和能力也是能拉起一股力量,形成一派甚至一党的。但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分裂,接着是国家政权的分裂。两派、两党甚至是两个政权长期的对峙斗争。
因为,全国全民要从乱而后再治,重新统一到一种思想、一个方针,产生一个领袖,以中国这样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没有半个世纪到一百年的争斗,甚至流血是不可能的。中国历史上多次大的分裂就是明证。汉之后经三国两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的分裂到隋的重新统一经过了361年,唐之后经五代十国之乱到宋的统一,经过了半个多世纪年。元明清是基本上做到了大一统的。
进入民国从1911年辛亥革命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用了近40年。历史的教训,每一次大分裂都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整合周期,才能出现新的平衡统一,这中间人民将遭受无穷的灾难。生命的摧残,经济的倒退,生产力的破坏,山河的破碎,历史上屡见不鲜。如果再有外敌乘机入侵,插手内斗,寻找代理人,就更加复杂。
所以,我们可以设想,当时周如果真的大翻脸,一个刚建国十年左右的共和国又将蹈入四分五裂,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不只是一种设想,事实上,有人曾问过总理,你为什么不站出来公开反对?周说那将会使党分裂,后果更坏。据说刘少奇也说过同样意思的话:在那种情况下只有积极建议,争取把错误降到最小,如果意见不能被采纳,就只能跟着走,一起犯错误,将来再一起改正。这比分裂的损失要小得多。
相信,当时的周、刘等一批革命家是认真考虑过翻脸的成本的。不翻脸,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不得已而为之。
三、隐忍克己,为国为民
有话不能说,或说出来无人听,只能忍,忍在肚子里。这在普通人已是一种煎熬,而一国总理,大任在肩,大责在心,忍则牺牲民利,眼看国事受损;争则得罪领袖,造成党的分裂。这种煎熬就比下油锅还难了。于是只有争中有忍、忍中有争;言语谦恭、行事务实。我们这一代人还清楚地记得“文化大革命”中周的形象,一身藏青色朴素庄重的中山服,胸前总是别着一枚毛泽东手迹“为人民服务”纪念章。他四处灭火,大讲要听毛主席的话,抓革命,促生产。这种复杂两难的心理可想而知。他只掌握一个原则:牺牲自己,保全国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周恩来有一句发自肺腑的名言最能体现他当时的心态: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于是我们看到两种情景。
一方面,周在毛的权威面前,俯首贴耳,不置一辞,为毛留足面子;另一方面,又留得青山在,好为国为民多燃点光和热。在处理经济问题时,周利用总理身份尽量求实。连毛在1960年也不得不承认:“1956年周恩来同志主持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计划,大部分指标,如钢等,替我们留了三年余地,多么好啊!”
“文革深入”,毛要打倒刘少奇和一批老干部的想法已很明显。“四人帮”就又拿出当年刘少奇为保护党的高级干部,批准薄一波等61人公开登报后出狱一事来大做文章。周立即给毛写信说,表示反对,说这在当时是党的高层通过的。毛不理,并随之将刘也打成叛徒。后来又重翻“伍豪”旧案,借国民党报纸的谣言影射周当年在白区也曾自首。这两件事都是历史上早已搞清、定案的事。周极愤怒,但他还是忍了。
林彪的资历远在周之下,周深知他在历史上的表现并不堪任党的第一领袖,但毛把他选为接班人,把周排在林后,为林服务,这个周也忍了。
在高层中,刘、邓是“文化大革命”的阻碍,已陆续被清除,下一个目标已是周,于是毛借“批林批孔”又加上一个“批周公”,其意直指总理。“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毛甚至说,不行他就重拉队伍再上井冈山,这与上次说“促进、促退委员会”一样,还是以分裂相威胁。这,周也忍了。江青更是亲自出马或发动亲信攻击和刁难总理,甚至要总理给她改诗,专趁总理输液时要去谈工作,想尽办法折磨总理的身体。这些周都忍了。
在一般人,绝对受不得这种夹板气,早就甩手而去。但总理不能,他强忍恶气,强撑病体,另有大谋。只要不翻脸,不撕破面子,他这个总理就有合法的地位和权力,就能为国办一点事,就能挽狂澜、扶危局。正是:
且忍一腔无名火,咽下一口宰相气。
留得青山传薪火,强支病体撑危局。
能不能“忍”,是对政治家素质的更高一级要求。同时在人格上也是对为公为私,大度小量,远志近利的一种考验。
中国历史上为国隐忍的著名的例子是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廉是功勋卓著的老将,蔺是因才能而擢升为相的新秀。廉不服,常有意辱之,蔺每每相让。二人同住一巷。每天要上朝时,蔺就先让仆人打看廉是否出门,让其先行,如相遇于巷,蔺必自动回车让路。现邯郸还留有此地,就名“回车巷”。下人常为蔺相如羞愧,蔺说,我这样是为国家,只要我与廉团结,不闹分裂,国家强盛,秦就不敢小看赵,廉闻后大愧,遂有负荆请罪的故事。记录这个故事的是司马迁。他不但记其事,自己也遇上了一件麻烦事。他因言得罪,受了宫刑,遭奇耻大辱。他痛苦地思考着,到底是死还是活。他在那篇著名的《报任安书》里讲道:“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要看你为什么(所趋)而死。他为了完成《史记》,选择了“忍”,忍辱生存,忍辱负重。他列举了历史上许多王侯将相级的大人物强忍受辱的例子,还有孔子、屈原那样的学者忍辱著书。他说:“勇怯,势也;强弱,形也。”你的强弱、勇怯是客观形势所定,你不能为一时义愤或为一己之名而轻举妄动,而要想到身上的责任。周恩来的名位不知超过这些将相王侯几多倍,其所负之责更是重于泰山。所以他就更得“忍”。忍看朋辈半凋零,城头变幻造反旗。他勇敢坚韧地在夹缝中工作,在重负下前行。
现在回头看,在总理忍气吞声、克己为国的心态下确实为党为民族干了许多大事。举其要者,1958年“大跃进”后,他主持三年调整,医治狂热后遗症,拯救了国民经济。“文化大革命”中,他亲自指挥,处理林彪叛逃事件;他抓革命促生产,维持了国民经济最起码的运转,并且还有一些较大突破,如大庆油田的开发等;他抓科技的进步,原子弹、氢弹、卫星实验成功;他抓外交的突破,“文化大革命”中中日、中美建交;等等。还有一项更大的成功是在召开四届全国人大时,他促成了邓小平的复出和一大批老干部的重新起用,为以后打倒“四人帮”,实行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这些都是总理在忍着一口气,没有闹翻脸的情况下,一点一点艰难地争取来的。
我们设想,如果1958年总理翻脸,甩手而去,也许三年困难时期那一道坎国家就迈不过去。而在“文化大革命”之乱中,如果总理翻脸而去,就正合林彪、江青之意,他们会更加大行其乱。等到人民已经觉悟,再重新组织力量,产生领袖,扭转乾坤,大约又要经过民国那样的大乱,没有三五十年,不会重归太平。那时中国与世界的差距早不知又落下多远了。▲◆★●■☆
中国海军最惨烈事故:海军司令政委落马★★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129.html
萨沙讲史堂 于 2016-11-15:2003年4月26日,一艘威海渔船经过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时,发现一艘漂浮着的失事潜艇。这艘解放军潜艇上70名官兵全部牺牲,无一幸存。这是新中国潜艇部队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事故!更让人奇怪的是,在渔民汇报之前军方竟然不知道这件事。本文选自“萨沙讲史堂”第116期,作者萨沙。
中国海军常规动力潜艇(图源:Reuters/VCG)
这是海军四大悲惨事件的第二件!2003年4月24日,一艘威海渔船经过渤海和黄海交界处的内长山群岛时,发现一艘漂浮着的潜艇。这里的平均水深只有20米至40米之间,天气晴朗的时候,一眼可以看见海底。渔民们发现,潜艇距离海面不到10米,隐约可以看到潜望镜伸在水上。这个海域是渤海的咽喉要道,也是解放军潜艇经常出没的地区。渔民们早已见怪不怪,就没有当回事。
4月26日这艘渔船再次出海经过同一个海域时,仍然发现这艘潜艇漂浮在原地。照常理来说,潜艇不可能长时间在这么浅深度动也不动。渔民们觉得可能是出事了,回港以后立即向解放军海军基地报告。
接到这个报告以后,海军方面派人赶到现场。这艘潜艇果然只有潜望镜露出水面,艇身上的361号字样清晰可见。根据训练计划,361号潜艇已经出港训练10天时间,目前位置绝对不是在内长山群岛附近。看来,真的是出了事!
经过批准,救援人员设法进入361号潜艇舱内。他们看到的是非常悲惨的一幕!潜艇内部完好无损,没有任何爆炸火烧或者碰撞痕迹,但全艇官兵70人都已经牺牲。解放军海军自建军以来,除了1959年418号潜艇事故只有1人幸存以外,还从没有过如此严重的事件。军委高层对此非常震怒,命令将361号潜艇立即拖回旅顺基地,将烈士妥善安葬并且追查事故原因。
经过反复分析,很快确定了烈士死因。这70名烈士没有任何外伤,也没有内伤,死前没有剧烈挣扎搏斗迹象,甚至神态都很正常。根据尸检,他们都是死于窒息,死亡时间很短暂,没有什么痛苦。
对航海日志的分析,可以断定事故发生在4月16日,从这天开始日志就没有更新过。根据仪表和其他线索,军方很快确定了361号潜艇失事的原因。
361号潜艇就是大名鼎鼎的035明级潜艇,为我国第一种自行研制的常规动力潜艇,70年代开始服役。实际上,明级潜艇借鉴了苏联R级潜艇的主要技术!R级潜艇是苏联50年代设计的老式潜艇,在2003年早已过时。明级潜艇长76米,水下排水量2100吨,动力为两台柴油机,另有两台电动机,乘员58人。潜艇装备8个鱼雷发射管,可以携带18枚鱼雷。明级潜艇总体是比较落后的!从80年代开始,我军引进西方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在噪音控制、武器系统和水声设备上有较大进步。此次361号潜艇,就是进过改进后的型号,
361号潜艇是常规动力潜艇,也叫做柴电潜艇,依靠柴油机和电池保证动力。在4月16日当天,361号潜艇电池电力逐步耗尽,必须上浮进行充电。常规潜艇的充电需要启动柴油机,而汽柴油机需要大量氧气才能够运作。361号潜艇上浮到潜望镜距离,将潜望镜和通气管伸出海面,开始例行充电。在柴油发动机运行期间,通气管却出人意料的突然关闭,造成严重后果。
事后分析,这是当时海面有一定风浪,海水进入通气管,导致管口阀门自动关闭防止潜艇沉没。
这本身倒是没什么,关键在于正在运作的柴油机却没有停止,仍然在大量吸收氧气。此时潜艇和外界已经隔绝,消耗的只能潜艇内部的氧气。潜艇能有多大?在短短2分钟内,艇内所有氧气消耗一空。70名官兵,瞬间就遭遇了可怕的窒息。
这种氧气瞬间消耗殆尽的窒息,不同于掐住脖子的机械性窒息,是静悄悄的杀手。人在突然失去氧气后,最开始1分钟左右,会出现气闷的状态,也就是喘粗气。如果身体特别好的军人或者运动员,可能延长到3到5分钟。
随后的1到1.5分钟,人会感到严重气闷和心跳加快,却难以发现是出了什么事。
之后约1分钟,人迅速昏晕、意识丧失、筋肉痉挛,出现休克症状。
最后的1分钟到几分钟内,人就会因为严重缺氧导致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大脑活动停止,最终死亡。
以上这些过程,均发生在短短几分钟内。从窒息开始约2到3分钟后,人已经难以扭转,基本必死无疑了。
361号潜艇的惨剧,就发生在几分钟内。全体官兵短时间内出现气闷、昏迷、休克、最终停止呼吸死去。这个过程很短很快,又是从昏迷到死亡,70名官兵没有挣扎迹象,也没有什么痛苦。
以上就是对该事件的分析。那么,为什么潜艇在4月16日失事,直到4月26日由渔民发现汇报后,军方才知道这件事呢?
原因也不复杂!当时361号潜艇执行训练任务,无线电是静默的,并不和基地互动。而361号潜艇属于70年代中国仿造的老潜艇,缺乏国外先进潜艇的联络定位装置。
基地压根就不知道361号潜艇出了事,认为它还在进行日常训练。
此事发生以后,我国海军并没有藏着掖着。
新华社北京2003年5月2日电:据海军提供的消息,近日,我海军一艘常规动力潜艇在内长山以东我领海进行训练时,因机械故障失事,艇上70名官兵不幸全部遇难。军委、总部和有关部队领导对事故处理高度重视,对遇难烈士表示沉痛哀悼,对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现潜艇已拖回港口,善后工作正在妥善处理。
出了事,就有人要承担责任,责任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潜艇自身技术缺陷。
对于常规潜艇充电时存在安全隐患,这是各国军方都清楚知道的事情。作为这种隐患的防备技术,在研发上难度并不大。只要简单的对艇内氧气检测,一旦低于危险标准就自动关闭柴油机或者至少进行报警就解决了。遗憾的是,老旧的361号潜艇压根没有这种设备。技术上老旧,就必须依靠人来规避危险。
第二,潜艇官兵有失误。
正常的充电期间,只要启动柴油机,就务必确认通气管是否打开。柴油机工作时,最好将机舱密封,防止危及全艇。如发现情况,操作员就要以最短的时间使柴油机停止工作,并且尽快浮到水面或者通气管状态,进行通风换气。但361号潜艇却并没有严格监视通气管情况,机舱也没有关闭。这导致短短2分钟内,潜艇就遭受灭顶之灾。
此次事故毁掉了70个家庭!原本潜艇的编制为58人,从训练考虑搭载了青岛潜艇学院的12人,最终全部牺牲。
牺牲烈士马臣杰入伍已经10年,在361号潜艇上服役5年。遇难时,马臣杰刚刚结婚半年。因多次紧急执行任务,这对新婚夫妻真正相处的时间只有不到20天。他的妻子曾经说:我真的很想为他生个孩子的愿望,可惜都没法实现!
马臣杰烈士去世时,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妻子刚刚下岗在社会上做临工,弟弟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马臣杰牺牲后,军队和当地政府妥善解决了他的家庭问题,也让烈士在天之灵有些安慰。
声纳业务长刘玉龙时年28岁,是家中的独子。家里人都知道潜艇上当兵是很艰苦的,一份资料中这样描述:潜艇一出行往往就是一两个月。由于空间有限,生活供给十分严格。尤其是水,在编制为40到50人的潜艇上,每人每天只能得到500毫升淡水,在那种“先军事后生活”的设计方案下,潜艇的铺位只有不到40厘米宽,卧室里没有空调。在这种状况下生活数十天,艰难,不是一般人能体会到的。
家人曾经劝刘玉龙不要这么苦,早点回地方找个工作。刘认为这是自己喜爱的工作,坚持做了下去。牺牲时,刘玉龙烈士刚刚结婚不到半年。
此次事件后,海军进行了严肃整顿。
新华社北京2003年6月13日电:海军361潜艇失事原因已查明,是由于指挥操纵不当造成的。中央军委作出决定,给予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海军北海舰队司令员丁一平、海军北海舰队政治委员陈先锋行政降职处分,同时分别给予其他8名有关人员以行政撤职、降职等纪律处分。除此以外,解放军海军司令员石云生、海军政治委员杨怀庆都被免除职务!▲◆★●■☆
特朗普或不住白宫 从纽约“打飞的”上班★★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631.html
美国中文网 于 2016-11-15:美国新大选总统特朗普入主白宫后,可能更想住在自己位于纽约价值1亿的顶层套房里,而选择每天搭乘1个半小时直升机“飞的”去白宫上班。
美国中文网11月14日报道称,白宫作为最高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美国历届总统都会和家人居住在此,并在这里的椭圆形办公室处理政务。而新当选的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可能将打破这一传统。
特朗普已经和幕僚们讨论过,自己究竟需要多少天住在白宫,并提过多次,自己希望能“什么时候想在纽约就待在纽约。”特朗普夫妇的10岁儿子巴农目前在纽约曼哈顿一所学校念书,有消息称巴农可能会转学到华盛顿Sidwell Friends。据悉,在过去35年里,很多美国总统的孩子都在这所学校读书。
分析人士认为,这位历来我行我素的美国新任总统,很有可能每天乘坐直升机往返于华盛顿和纽约之间上班和下班。也可能大部分时间待在白宫,在周末返回纽约或者自己位于棕榈滩的豪宅。 ▲◆★●■☆
中共下令重新使用”同志”称呼 同性恋们蒙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5621.html
FT中文网 2016-11-15:这一举动令中国的同性恋群体感到惊异,因为该群体已经欣然接受了这个带有革命色彩的称呼并将其据为己有。
中国共产党重新使用“同志”称呼的举动,令中国的同性恋群体感到惊异,后者已欣然接受了这个带有革命色彩的称呼并将其据为己有。
在中共干部多年来执着于经济增长和个人私利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试图恢复这个现拥有8800万党员的庞大政党的纪律。本月,中共命令党员之间用“同志”来互相称呼并消除对级别和头衔的日益看重,试图以此来支撑其作为无阶级革命性组织的资质。
在企业办公室、特别是党内,使用头衔——以及随之而来的阿谀奉承——的趋势,让注重党的纯洁性的人感到不满。在指定习近平为中共“核心”的那次会议结束后,一份题为《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文件于本月出台。该文件写道:“坚持党内民主平等的同志关系,党内一律称同志。”
这把男同性恋群体搞蒙了,他们已把“同志”这个词用作在这个通常带有敌意的社会里显示喜爱和团结的标志。报道中共上述命令的报纸被迫很快关闭了相关文章的评论,但一家报纸在微博(Sina Weibo)上批评同性恋吸纳了该词,说道:多奇怪,你们从何时起玷污了‘同志’这个词?
要求党内互称“同志”的举动,紧随其他旨在净化基层风气的举措而来,其中包括手抄党章活动和取消了很多公职人员福利的反腐运动。
在中共打赢中国内战后,“同志”成了所有公民(无论是男是女)相互打招呼的标准用语。但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同志”已被视为过时的称呼。当时中国正在对外开放,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开始使用“先生”、“小姐”或“女士”等称呼。只有中共最高层领导人仍在公开场合使用“同志”一词。
与此同时,同性恋群体逐渐宣示自己的权利,将“同志”这个词据为己有。1989年,香港编剧林奕华(Edward Lam)推动用“同志”来取代对同性恋的一些贬义叫法,改变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同志”这个叫法先是在台湾(1949年后至当时,台湾一直由社会立场保守的国民党统治)流行开来,之后传入中国大陆。▲◆★●■☆
胜选没几天,川普在中国拖了10年的官司也赢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11/15/5774938.html
观察者网 2016-11-15:特朗普竞选期间在华批量注册商标 官司败诉(图)
【综合】“双喜临门”?赢了美国总统选举没几天,房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也译作唐纳德·川普)又在中国的一场长达10年的商标官司中赢了,这起纠纷围绕在中国将特朗普的名字用于某些服务的权利。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创造了很多“历史第一”。
据华尔街日报11月15日报道,这位从商界步入政界的人士在中国申请注册特朗普(Trump)商标,以在中国的商业和住宅地产领域提供房地产中介服务,在经历了数年之久的法律诉讼后,其申请于上周日(13日)初步获批。
《华尔街日报》报道标题:特朗普在中国的商标纠纷中获胜。
报道称,特朗普胜诉的原因并不清楚,而更多的纷争可能还在后面。在中国采用特朗普这一名称的53个注册商标中(涉及的类别从衣服、美容院到宠物护理和高尔夫球场等等),只有21个属特朗普所有。
不属于这位新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商标包括水族产品、弹药、炸药、扑克牌、避孕套和网球拍,其中一些商标是最近注册的。
特朗普在中国的委托代理人——集佳律师事务所(Unitalen Law Office)驻北京的律师周丹丹表示,就连在中国,特朗普都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称,这可能会改变未来任何潜在商标纠纷的结果。自2008年以来,集佳律师事务所就在这起商标诉讼和其它此类案件中代表特朗普进行法律诉讼。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特朗普集团(Trump Organization, TMP.XX)的一位发言人对此不予置评。
按照规定,如果在90天的公告期无人提出异议,该裁决将永久生效,就可以发给商标注册证了。
目前尚不清楚特朗普本人或特朗普集团是否打算使用其已获得了权利的商标。
说起来,特朗普的这起官司在中国“走红”也没有几天。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有中国网友总结他创造了多少“历史第一”。其中有一条:第一个在中国打过官司而且败诉了的美国总统。
这个“历史第一”最先由微博网友@傅蔚冈所发现,他上周日(13日)发布的一条微博:
特朗普居然在国内提起过行政诉讼,当然,最后他败诉了……
特朗普败诉的判决书
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一份行政判决书显示,特朗普在2014 年因“TRUMP”商标问题,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将其认定为第37 类商标“TRUMP”的权利人。
特朗普在华商标官司的起源
原来,在2006年12月,特朗普准备提交英文“TRUMP”的商标注册申请,而一个月之前,该商标已被一个叫董伟的人抢注,所以特朗普就把商标委告上了法庭,一审被判败诉;特朗普方面不服,提出上诉,2015年,北京高院再审维持原判,特朗普二审最终败诉
然而,这条“历史第一”仅仅维持了几天就有了本文开头所说的转机了——特朗普申请的第37 类商标“TRUMP”于上周日初步获批。
特朗普申请的第37 类商标“TRUMP”于上周日初步获批
在工商总局商标局的官网——中国商标网上,可以查到以“唐纳·川普”为申请人,从2006年到现在申请的其他诸多商标,这其中包括“川普”“特朗普”“唐纳德·川普”“唐纳德·特朗普”“Trump”“Donald Trump”“川普国际高尔夫俱乐部”“川普广场”“川普国际酒店大厦”等等……
也许是因为“TRUMP”(有“王牌”、“王”的意思)十分吉利,很多中国公司和个体已在特朗普之前注册,从建筑产品、水族产品,到弹药、炸药、扑克牌,甚至于避孕套和网球拍,都看上了“TRUMP”这个名字。
这些都是特朗普的注册商标。可以,这很特朗普。
这其中以“川普”、“特朗普”注册的商标覆盖的类别包括:
25 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35 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办公事务。
36 保险;金融事务;货币事务;不动产事务。
37 房屋建筑;修理;安装服务。
41 教育;提供培训;娱乐;文体活动。
42 科学技术服务和与之相关的研究与设计服务;工业分析与研究;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43 提供食物和饮料服务;临时住宿。
44 医疗服务;兽医服务;人或动物的卫生和美容服务;农业、园艺和林业服务。
特朗普在中国申请的商标。
前几天还是败诉的,刚当了总统后就胜诉了,难道是商标局变脸太快?
另据环球网报道,在中国商标网上,注册人为董伟的“TRUMP”商标目前状态为“无效宣告中”。
据律师介绍,这种情况意味着:有人申请注册商标无效,商标局正在审查申请是否有理后做决定。
董伟的“TRUMP”商标目前是“无效宣告中”
特朗普在中国的委托代理人周丹丹律师介绍,虽然法院于2015年裁定特朗普败诉,但裁决后,律所还在继续就商标的使用权进行争取,并向工商局提出了商标无效申请,所以周丹丹称目前董伟虽然获得了“TRUMP”的注册权,但仅限于在钻井、采矿领域使用,而商标注册 第37类(主要包括房屋建筑,修理,安装服务)中的其他用途,则归“ 特朗普总统”所有。
中国商标网显示,这场纠纷的最后记录是在2016年4月。
仅周丹丹所在的北京集佳律师事务所就代理了70多起特朗普的商标注册案,其中大部分已经完成注册,还有一部分还在进展中。
周丹丹说,由于好多商标注册案还在进行,所以很难判定《华尔街日报》指称的究竟是哪一件。
目前一个关键问题是,特朗普的当选会不会影响他在中国的商标注册结果?
周丹丹认为,特朗普的当选与知名度提高,可能会改变未来潜在商标纠纷的结果。
根据中国《商标法》有关规定,在商标具有较高显著性和知名度的情况下,后申请人应注意避让。 也就是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别人再想以他的名字去申请商标,商标局一般会驳回。
其实,2015年在与董伟的商标纠纷案中,不服从初判结果的特朗普,提到的一条申诉理由就是“申请商标具有极强的显著性和极高的知名度”,不过,那时他还没有参与总统竞选。
或许,已经出过自传中文版和《做生意的艺术》中文版的特朗普,的确有自信说“较高显著性”和“知名度”。
可以,这很特朗普。特朗普在中国注册的一个商标。综合华尔街日报、环球网、凤凰资讯等报道▲◆★●■☆
宋楚瑜在争议声中赴APEC 不顾抗议要见安倍★
http://news.sina.com.cn/c/2016-11-16/doc-ifxxsfip4896159.shtml
2016年11月16日环球时报
原标题:宋楚瑜在争议声中赴APEC 不顾抗议携“伴手礼”要见安倍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尹彦]作为蔡英文的特使,亲民党主席宋楚瑜15日启程赴秘鲁出席第24届APEC(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袖会议。因宋楚瑜14日刚被任命为“总统府资政”,有岛内舆论认为,这一新头衔可能让他的APEC之行增加变数。
据台湾“中央社”15日报道,宋楚瑜当天晚间率团搭机前往秘鲁。随行的亲民党籍“立委”李鸿钧称,宋楚瑜航班抵达纽约时间已很晚,隔天清晨5时要从纽约出发搭专机到利马,单纯过境,未安排会晤行程。《联合晚报》称,宋楚瑜将于16日抵达秘鲁,17日召开记者会,19日至20日参加经济领袖(代表)会议,20日晚举行领袖代表会后记者会,预计23日返台。据悉,宋楚瑜有机会在APEC期间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美国国务卿克里会晤,行程仍在安排中。但报道称,宋楚瑜与习近平可能仅“不期而遇”,未有安排会谈。
宋楚瑜此次参加APEC,能得以与安倍晋三会晤,岛内媒体称,这是因为台当局事先准备了“伴手礼”——解禁日本核灾食品。《联合报》15日评论称,宋楚瑜前进APEC,众所周知的伴手礼之一,是日本核灾区食品进口解禁,以争取“宋安会”。这次为急着顺利取得宋楚瑜所称“定位就是私下沟通与协调”的见面互动机会,完全顾不得“反核者不反核灾食品”的荒谬,以及遮掩美韩相关限制的蒙骗了,代价是台湾民众健康的风险与遍地开花的抗争。
宋楚瑜12日表示,亲民党重申对于国家定位及两岸关系的立场始终不变,“两岸一中、反对台独”,在一中屋顶概念下,尊重“两岸对等分治”的政治现实,相互体谅交流,实现“两岸一家亲”信念。这被台湾媒体视为宋楚瑜试图与大陆互动的另一项“伴手礼”。《旺报》称,宋楚瑜这番表态不是没来由的心情抒发,而是同时向蔡英文和习近平表态。既可以绕过“九二共识”的表述方式,又可以向北京表明:大陆领导人与宋楚瑜在秘鲁不期而遇“握手寒暄”,既不违反大陆反“独”促统坚定立场,也可以对蔡英文隐性“台独”路线施压,更有益于对台湾人民表达“两岸一家亲”的善意。
宋楚瑜出行前被蔡英文任命为“总统府资政”,引发联想。《联合报》15日评论称,在最新公布的资政名单中,几乎满庭铁杆“老绿男”,而宋楚瑜赫然在列。此前不断复诵“APEC谅解备忘录(即台湾由具财经背景的官员或企业人士出席APEC)”的北京,原在宋楚瑜重提“两岸一中、反对台独”后略感宽心,现在却突然要面对宋楚瑜这身墨绿烘衬的新装。
台湾中时电子报15日援引香港中评社的快评称,此前宋楚瑜仅有亲民党主席、前台湾省长身份,就在出发前一天,宋楚瑜摇身一变,成为民进党当局的“总统府资政”,大陆就算有心阻止,怕也来不及了。文章称,看来一切都是算计好的,蔡英文、宋楚瑜想的还是要在“外交”上突破点什么,而且也算好大陆会来不及反应。宋楚瑜去APEC相信能成行,过程却难免有变量,蔡英文、宋楚瑜敢以算计让大陆尴尬,就该想到大陆会有反制招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