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12、实践奋斗篇: 说话容易做事难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智慧、勤劳和天才,高于显贵和富有。--贝多芬
☆只有用劳动换来的面包,吃起来才是最香甜的。--克雷洛夫
☆工作能使你远离无聊、罪恶和贫穷。--摩路瓦
☆只有劳动才能提供生活享受的权利。--杜勃罗留波夫
☆整个的人生就是思想与劳动,劳动虽然是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却是不能间断的。-冈察洛夫
名人名言:12、实践奋斗篇: 说话容易做事难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今 日 看 点:2016-05-31▲◆★●■☆
“科技三会”隆重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http://news.ifeng.com/a/20160530/48876037_0.shtml
芮成钢怎么了?《史记 芮成钢传》全文疯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30/5245029.html
中国对美不存在幻想,早在1999年就被美国炸醒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30/5245781.html
五角大楼动真格 中美军方下一战场曝光★★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29/5244273.html
金正恩:中国若再对我施压 核弹夷平北京★★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30/5245788.html
中國農村:80後不會種地 90後不提種地★
“科技三会”隆重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http://news.ifeng.com/a/20160530/48876037_0.shtml
2016年05月30日 新华视点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5月30日消息,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30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场高唱国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出席。
“三会合一”媲美1978年“科学的春天”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按惯例每4年召开一届,上次会议在2012召开,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总理温家宝特别强调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时任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在会上表示将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两院院士大会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均每两年召开一届,是中国科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的盛会,是全国最高级别的学术交流平台,是极为重要的国家科技思想库,在国家科技政策的制订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8月18日关于创新会议里,从关键领域、研发机制度设计三个方面为今后的创新政策定下了基调。
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每五年举行一次,审议政策草案并进行领导换届选举。中国科协横跨绝大部分自然科学学科和大部分产业部门,覆盖面较大,是中国重要的科技思想库。本次大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审议《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草案)》,有可能对科技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上一次“三会合一”是在1978年,届时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扫清了十年动乱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治障碍,为中国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基础,被誉为“科学的春天”。大会通过文件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了系统布置。大会后的六年内科技创新政策数量猛增至421份,构建了国家科技政策的初步框架,逐步开始了“以市场换技术”的模式探索,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进步准备了条件。
当前中国再一次走到关键时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失衡,亟需进行产业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科技创新被视为能否成功实现转型的关键。此次三大顶级科技会议历史性地联合召开,参会人员规模之大,与会人员规格之高,所要解决问题之严峻,近40年历史上只有“中国科学大会”能与之媲美。虽背景不同,但任务相似:加速完善配套政策,释放科技创新潜力。
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民族复兴国运所系、国家发展形势所迫……从出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将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化部署、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向着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进发。
芮成钢怎么了?《史记 芮成钢传》全文疯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30/5245029.html
多维 2016-05-30:从关押芮成钢的燕城监狱传出消息,日前,芮成钢晚餐时因食物卡在气管内,一时呼吸停止,经赶来的狱医抢救无效,转送至监狱医院时已无生命体征。医生采用电击使他心跳得以恢复,但没有自主呼吸,目前正以呼吸机维持生命。但截至目前,暂无其他消息来源验证此消息。有好事网友作《史记 芮成钢传》,一时间在网上疯传。
《史记 芮成钢传》全文
芮公子,不知何朝人,倜傥年少,花容其貌,玉树其姿,机敏善辩。生庐州,学而优,考冠乡里,遂入京师学堂。
芮公子读《史记·于连传》,尝废卷而叹曰:“于连何辜,以寒门求功名,宛转贵妇人裙裾间,不得已也。”故窃以于连自比。
又好事,于京师学堂甚有名,亦自负其姿才,笑同窗曰:“尔等燕雀,不过移民加美,求一安逸而已。吾则异于是。”同窗问:“公子所志何在?”
芮公子曰:“吾欲结交诸国帝王,广识天下卿相,据神州要津,以博功名。若此,非上中原一套不可。”
某夕,有使者至,怒马高车,邀芮公子曰:“请公子同行。”芮公子不明所以,使者强之等车,扃门窗,去。
车行两时辰,忽颠簸,意其去城远矣。
至一处,高山下,林木阴翳,晚风甚冽。有亭台广宇之属,其间执戟武士如松柏列,灯烛煌煌,公子亦惶惶。
有一室,熏香盈满,华毯覆地,有大广床榻,垂黄金流苏罩之。壁间名画珠玉,极奢且华。
彷徨间,忽传语:“夫人至”。公子回视,灯光大明,如白昼,一夫人至。虽有风姿,富贵其态,然老矣,鬓毛有衰,鱼尾目际。
夫人笑曰:“闻公子令名,故邀之,今见,果然风采,有一女,欲与公子,可乎?”
芮公子喜,谓可攀援权门,夫人又曰:“公子知此女谁乎?”公子曰:“夫人明示,芮资质陋猥,恐不堪配。”夫人忽狞笑曰:“此女即老身也。”
芮公子惊恐,欲走,然夫人捉之,如雕之擒兔,如虎之叼羊,撕碎斯文,剥裂衣冠,芮公子遭荼毒,腹中诗书,如暴雨梨花,缤纷凌乱,碎裂一地。
事毕,芮公子泣,夫人抚之曰:“公子莫泣,闻君欲登中原一套,今先得入老身一套,尔志可逞。”
移时,夫人去,有仕女整其衣冠,使者拽其等车,复闭车窗,不得见外。又两时辰,回城中,夜深矣。
使者曰:“今夕事,公子若泄,立死。”
芮公子朝夕惴惴,然,竟得迁中原一套,知其为贵妇人也。
自是,公子得志。其貌清秀,复又有才,工心机,果然据要津,名天下。
或与黑马总统共餐,或与大帝葡京泛舟,友英皇室而侣沙漠王子,朝与麦姐嬉戏,暮与盖茨论道。
每大会,论天下事,则先昌言曰:“吾友黑马总统,昨日邀我饮,我不得闲,拒矣。”
与诸国帝王卿相交,好逞强,尝谓美帝国相曰:“尔国为治,不若吾朝远矣。”
天下少年,皆仰望其风采,曰:“多学何为?为芮公子,则足矣。”
又受贿敲诈,交通权贵,上下其手,为弊日深。
或逢日夕,则有所召,夫人临之,如狼食羔,其苦非堪。然亦自劝:“为老妪所污,而得功名富贵,何恨哉。”
后逢大会,见尚书,尚书旁有夫人,即召芮公子之夫人也。公子恐,夫人密见之更衣室曰:“诰身乃尚书夫人也,可得长相好,否则死之。”公子惊惧诺之。▲◆★●■☆
中国对美不存在幻想,早在1999年就被美国炸醒了★★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30/5245781.html
多维 2016-05-30:美防长27日对中国发出了自冷战以来最严重的威胁,中美局势升温,面临考验。而北京方面则自曝,中国对美不存在幻想,早在1999年就被美国炸醒了。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Ash Carter)5月27日再次针对中国发表措辞激烈、强硬的演讲,他宣称中国正在“构筑一座自我孤立的长城”,采取“前所未有的扩张主义行动”。他表示五角大楼会把最精良的武器“全部”派到太平洋地区,包括F-35隐形战机、P-8侦察机以及隐形驱逐舰等。
卡特25日在向海军战争学院演讲时,把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态势比喻成“宛如与前苏联持续近50年的冷战对峙”。他表示寄希望于中国的内部逻辑与社会终将改变,“那时一切将会画上句号”。
美军方高官连续宣扬美中对抗,并且将之类比成当年的美苏“冷战”,成为时下中美关系和南海局势的突出动向。中国高官从未发表过类似言论,美国军方似乎正在成为中美全面关系的破坏性力量。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5月30日在题为《卡特在用大嘴啃食亚太和平的根基》的社评中称,卡特的话是冷战结束以来中国所听到的最严重的威胁,它们验证了部分中国人对中美关系最糟糕情况的担心,那就是美国不仅有遏制中国崛起的愿望,而且它会真的那样去做。
五角大楼也许很愿意中美走向对抗,大国“冷战”对美国军方来说更简单,也更熟悉,而复杂的中美关系却有些让他们找不到自己的角色。一些美国人大概相信,美同中国拼军事比拼别的更有把握取胜。
美挥舞军事威胁的大棒吓唬不住中国,这一点已经无需多说。南海离中国这么近,莫说解放军可以用数量和距离优势抵消美军的装备质量优势,我们对在南海地区实施对美反威慑有充分信心。即使南海的军事角力对中国来说有困难,一旦美方逼我们这样做,我们有退路吗?
1999年美国领导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炸醒了中国人。那一年是中国国防建设走进快车道的转折点。去年以来美在南海向中国施加军事压力,直到上周卡特用“冷战”、“长期对抗”威胁中国,可以说再次深刻触动了中国人。
卡特言论挑动中美关系
社评还说,中国必须加快全面建设现代国防的步伐,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决不可存有任何幻想。中国一要做到让美方确信,他们一旦在南海采取针对中国目标的军事打击行动,必将付出美国无法承受的代价。二是中国要进一步建设全面威慑美国的能力,增加美国军事威胁中国的战略风险。目前美军高官对中国放狠话还是太随意了,美国社会很少感觉到那些将军在拉着他们一起冒险。
美学者:中美处在战前状态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 华盛顿办公室主任琼斯(William Jones)3月9日在接受伊朗新闻电视台采访时谈到中美关系问题。
当被问到“南海发生的一切的幕后原因是什么?我们看到中美两国的战争正在酝酿,请告诉我,您认为底线是什么”时,琼斯说,基本来说,这就是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虽然美国方面没有人公开这样说,但是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表明,中国是一个崛起大国,它在经济上非常重要,它也正在扩大军力,美国认为它仍然是强大的霸权国家,必须控制世界的政治,因此它纠集了朋友和军事盟友来包围中国。
琼斯还说:“这个局势极其危险,我们在20世纪初期时也看到过这样的局势,它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看到,这正逐渐演变成更加对抗性的局势。”
琼斯还说,从洪磊以及王毅的评论可以看出,中国很恼火,他们指出将南海军事化的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当被问到美国怎样才会退让时,琼斯说,必须制造一个不同的指向性。中美现在所走的方向可以说是战前状态。中美有着很多利益共同点,如果发生冲突,双方都将受损。▲◆★●■☆
五角大楼动真格 中美军方下一战场曝光★★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29/5244273.html
多维 2016-05-29:一周内至少第二次公开批评中国南海政策。美防长卡特言论让美国舆论日益相信,华盛顿要在南海与北京“动真格”,并预测中美军方下一战交锋地点。
当地时间27日,马里兰州首府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1,076名毕业生齐聚于海军与海军陆战队纪念体育场,聆听国防部长卡特发表演说。卡特告诉这批即将入役的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军官,毕业后将面临全球五大安全威胁,包括俄罗斯在欧洲推行胁迫政策,中国在亚太富有侵略性的崛起,朝鲜的核挑衅,伊朗在波斯湾的破坏性影响,以及在伊拉克、叙利亚和世界各地击败“伊斯兰国”。
在围绕亚太演讲中,中国是最突出的核心。卡特批评中国有时按照本国的规则办事,正损害国际准则。中国在南海的行为只会令中国自我孤立于世界,筑起一道自我孤立的长城。为了明确展示重视亚洲的政策,美国将派遣最先进的隐形驱逐舰和F-35隐形战机前往南海地区。
依据五角大楼网站发布的信息,卡特下一个重要行程将是开启亚洲行,到新加坡参加一年一度的香格里拉安全峰会。法新社预测,围绕南海的争论很可能主宰2016年的峰会,也将成为中美军方新的交锋战场。
2015年11月5日,卡特登航母到南海巡航
日本《读卖新闻》称,卡特在演说中22次指名道姓说中国,是“前所未有的严厉批评”。德国电信网警告,“中美南海争端已处在火焰十字架上”。美联社 指出,在亚太,一场紧张的政治边缘政策博弈正在上演,尽管华盛顿与北京、莫斯科的关系日益紧张,但把军舰和战机派往南海和日本海似乎将成为美国与亚太地区 关系的“新常态”。
一些美国学者则认为,“中国人要站起来”背后有很深的历史与文化渊源,不懂这些就不会明白,派多少航母去南海都无法阻止中国人的雄心。
中国《环球时报》指出,卡特在用大嘴啃食亚太和平的根基。美关系的性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21世纪国际关系的性质,美军高官对中国指名道姓地展示对抗决心,摆出一副要在战略气势上压倒中国的姿态,这是在用他们的大嘴啃食亚太和平的根基。
美挥舞军事威胁的大棒吓唬不住中国,这一点已经无需多说。中国一要做到让美方确信,一旦在南海采取针对中国目标的军事打击行动,必将付出美国无法承 受的代价。二是中国要进一步建设全面威慑美国的能力,增加美国军事威胁中国的战略风险。而在中国近海,解放军尤其应当获得针对美军的整体优势。这有必要成 为中国的坚定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中国可以达到的。▲◆★●■☆
金正恩:中国若再对我施压 核弹夷平北京★★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5/30/5245788.html
产经新闻 2016-05-30:在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最严厉制裁局面下,朝鲜领导人金正恩选择了强硬对抗的姿态,并通过集权最大化的努力,树立绝对服从其个人意志的政治和社会格局。而为了加强其权威,金正恩不惜发出核武攻击中国的惊人言论。
据《产经新闻》5月30日报道,时隔36年、于日前恢复举行的朝鲜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成为金正恩树立个人集权和威信的场所。为了达到使朝鲜人民对其绝对服从的目的,对内,亲自担任新设的“党委员长”一职;对外,金正恩采取了极端强硬的态度,即便因此被国际社会完全孤立。
金正恩对中国政府抱有敌意极深的成见
首先,金正恩强调继续大力发展核武,对联合国为首发出的半岛无核化呼吁视而不见,还宣布解散了与日本就解决绑架日本人质进行磋商的“调查委员会”,对韩国政府也发出攻击性极强的言论。
但最为令人惊愕的,还是金正恩对中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态度。由于在金正日生前选择继承人问题上,有消息称,中国政府当时领导层的意见与金正日不同,并曾极力劝导,因此金正恩对北京政府极端仇视,而这个态度在本次朝鲜七大上有了露骨表现。
据悉,在提及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制裁朝鲜的行动时,金正恩表示,中国就是要赶我下台,既然如此,我要用原子弹轰炸北京和上海。
当然,如此有悖常理的谈话不会公开,但这次的七大声明中,对中国采取的对朝制裁举措进行了抨击,只是没有直接点名。▲◆★●■☆
中國農村:80後不會種地 90後不提種地★
2016-05-30:中評社北京5月30日電/2/3仍是分散經營,留守老人和家庭婦女是主力,“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
天天看這樣的報道:種糧大戶開著先進大機械種地,現實究竟如何?
河南延津,優質小麥聞名全國,這裡的優質麥種子輻射大半個中國。
皮膚黝黑,手上青筋凸起,司寨鄉平陵村農民張文明剛澆完麥田。全家5口人,兒子、兒媳在外打工,月收入6000多元,老伴照看孫子,10畝地全靠老張一人打理,“不指望種地致富,也就掙倆活錢兒。”
像他這樣的情況在村裡比較普遍。
村民李成,74歲,前年做完手術後才不下地的,12畝承包田交給兒子李文獻侍弄,“不是兒子想種,是他身體也不好,出不去打工,又沒啥手藝,只能在家種田。”李成說。
平陵村,550戶人,4900畝地。“55歲以下的,在田裡幾乎看不到了。”村支書肖洪生坦言,“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提種地,村裡的地沒有成規模流轉,大都是老人、婦女在家種。
為啥不願流轉土地?村支書肖洪生說,村裡都是種子田,1斤良種比普通小麥貴兩毛錢,地租低了,農民不幹;地租高了,租不出去。另外,莊稼人有土地情結,家裡種著地,一年口糧、吃菜都不用花錢了。
延津縣農林局農經股賈勇介紹,目前全縣土地流轉面積38.49萬畝,占比38.5%,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面積僅6.7萬多畝。調查顯示,許多村莊七成以上男性勞動力外出務工,還有兩成以上邊種地邊打零工,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是60歲以上老人和家庭婦女。
記者在山東章丘調研的情況也類似,全市104萬畝耕地,流轉面積32萬畝,2/3以上仍是農戶分散經營。
“自己種地比租出去劃算。”53歲的棗園街道萬新村村民劉開生,去年小麥、土豆輪作,一畝地純收入1500元,而流轉租金只有1000元。
問起以後打算,劉開生說:“別說兒子不願意種地,就是願意他也種不了。”有一次他讓兒子去澆地,折騰半天也沒弄成,最後還是他辦事回來趕到地裡才弄出水來。
老人難撑現代農業,指望大戶?糧價走低,種糧虧本,新型主體日子難過
記者調查,從糧食單產水平看,普通農戶并不比規模經營主體低。
“一家一戶精耕細作,大戶、企業很難做到。”肖洪生說,現在從種到收都是機械化,但澆地、打藥等不少活還要人工,比方說機播斷綫,補苗能不能補够,農民種自家的地,比給別人幹用心。
現代農業不能光看產量,更要看質量,看發展後勁。普通農戶連年豐收背後,一些問題凸顯出來。
“地越種越饞了,地力下降,化肥用量難減下來。”延津縣農技推廣站站長郭培榮說,現在推廣科學施肥,一畝小麥施25斤化肥就行,但普通農戶怕施肥少了,產量上不來,往往要上50斤。
種地確實要換個種法,種糧能手、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主體被寄予厚望。
然而,調查發現,玉米價格下跌,讓不少新型主體陷入新的困境。
“1斤少賣幾毛錢,風險集中在大戶身上,壓力難以承受。”延津縣僧固鄉沙莊村種糧大戶郭衛峰坦言。前些年政策鼓勵大戶種糧,郭衛峰和三戶農民聯手,到2014年流轉面積發展到600畝,購置了幾十萬元的農機具。“糧價好了兩年,去年一大跌,賠進去9萬多元。本來准備再流轉900畝,地都說好了,可是不敢租了。”他說。
土地退租苗頭出現。延津世紀富合作社理事長趙國換說,合作社共流轉1800畝地,合同簽了10年,雖然還沒到期,但預計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
流轉速度明顯放緩。僧固鄉鄉長劉向輝說,前幾年經常有人來租地,一開口就是“有多少流轉多少”,從去年下半年到現在,沒人來找地了。
種糧不賺錢,銀行貸款更加收緊。一家合作社負責人說:“過去5年都找一家銀行貸款,一筆錢要交雙份利息,貸完先存回去,再貸出來。但有錢就比沒有強,沒想到,去年銀行聽說種糧賠錢,今年不給貸了。”不少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困難,有的甚至有名無實。
困境中,不少人在反思:“流轉成本漲得太高了!”
“一畝租金1200元,這樣的價格,種糧根本賺不到錢。”僧固鄉種糧大戶陳長海算了筆賬:種小麥、玉米兩季,每畝要賠150元。
據了解,延津縣每畝租金要到800—1200元。在章丘市,2007年地租每畝不到500元,現在平均達到1100元,最近有更高的,直接到了1468元。
“不種玉米種什麼?”成了新型主體眼下的最大困惑。
“我們不在玉米調減補貼區,有什麼政策?啥時候出台?”陳長海心裡沒底,“接著種玉米肯定白忙活,今年准備調幾十畝地種花生,弄不成就得退地了。”
“當務之急是盡快幫助新型主體和農民渡過難關,讓會種地、能種地的不吃虧,農業未來才有希望。”延津縣分管農業的副縣長羅鵬說。
流轉,還是不流轉?實在政策扶持新型主體;發展托管、代種帶動普通農戶,也能實現規模經營
土地流轉遇冷,以後是流轉好,還是不流轉好?
羅鵬認為,土地流轉要順其自然,要適度,與農村勞動力的非農轉移就業相適應。到底多大規模算“適度”?縣裡做過調查,龍頭企業、合作社經營規模500—1000畝最理想。
“實現適度規模經營,不只是土地流轉一種方式。”羅鵬說,現在看,依托社會化服務體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種等方式,也可以帶動廣大普通農戶,既能發揮一家一戶的“精耕細作”,也能實現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是今後的一個發展方向。
在糧食價格市場化改革過程中,解決“誰來種地”問題,根本上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扶持合作社、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壯大。
政策扶一把,還需要新型主體面向市場想辦法。規模種糧怎麼掙錢?去年玉米價格下跌,章丘市宋家埠村宋世連幾乎沒什麼影響。“我們全部以青儲玉米賣給了養殖場,每畝產出3噸半,一噸賣到475元,綜合下來一畝地能賺1200元。”
轉變規模經營的組織方式,世紀富合作社托管了700畝土地,統一供種、統一管理,“最大的好處是,地還是農民自己的,合作社收服務費,不用再擔那麼大的租金壓力了。”趙國換說。
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誰來種地”的難題才能找到答案。(微信公衆號 “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