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 :2006-9-04
(01):★ 中乍复交内幕/中国代表团星夜赴乍得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886
(02):★ 美《财富》周刊:印度必然会超过中国的几个理由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877
(03):★ 美 国 四 大 城 市 成 核 武 恐 怖 袭 击 首 选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888
(04):★美 成 立 非 洲 司 令 部 / 意 在 先 发 制 人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kindid=20&docid=100200374
(05):★ 朝 鲜 核 试 验 的 靴 子 真 要 掉 下 来 ?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kindid=110&docid=100199396
(06):★ 中 国 迫 使 美 国 发 展 第 四 代 GPS ?★
http://news.milchina.com/2006/9-1/95650.html
(07):★ 英 国 媒 体 : 有 中 国 在 谁 还 需 要 美 国 ? ★
http://news.milchina.com/2006/9-1/191915.html
(08):★ 9•11已经过去5年 美国为何抓不住拉丹?★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02/content_5038786.htm
(09):★ 伊 朗 为 何 拒 绝 安 理 会 中 止 铀 浓 缩 要 求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903
(10):★ 朝鲜核试传得厉害/美国核试验动机何在?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02/content_5038183.htm
★ 中乍复交内幕/中国代表团星夜赴乍得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886
▲深夜签署复交文件 中国特使急赴乍得
2006年8月6日晚,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与乍得外交和非洲一体化部长艾哈迈德•阿拉米分别代表各自政府,在北京签署复交公报,中国与乍得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近日,外交部非洲司主管人员接受了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披露了中乍两国复交内幕。
代表团成员说,在国内听到中非友谊可能没感觉,这次有机会实地看看,才体会到中非友谊的确不是一句空话。
▲当年“断交”激起千层浪
乍得属于非洲内陆国家,人口不多,只有850万人,但面积却有128万余平方公里。乍得曾是与台湾当局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中,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中乍两国曾于1972年11月28日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97年8月12日,乍得政府违背中乍建交公报原则,与台湾当局“建交”,中国政府宣布自同年8月15日起中止同乍得的外交关系。
中乍中止外交关系的消息一传出,立刻在乍得国内激起千层浪,反对的声音从各个领域发出,包括政府内部、反对党、老百姓、留学生……很多议员甚至在议会上对政府公开进行指责。当时,乍得正面临比较严重的经济困难,经常发不出工资来,连公务员的工资都拖欠好几个月。乍得一些人无奈地说:“我们不是对中国不友好,但是现在为了政权的稳定,为了能发出工资,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
尽管在政治上断交,但中乍的经贸往来从来没有停止过。双边贸易额从断交时的两三百万美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2.06亿美元。
近些年,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和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发展得轰轰烈烈。不少到过中国的非洲国家代表都惊异地发现,20年前的“老朋友”已经彻底变了模样,于是,自觉自愿地成为我们的宣传员。在这种趋势下,被排斥在中非友好大潮之外的乍得,越来越感到孤独。
▲中国代表团星夜赶赴乍得
这时,很多友好的非洲国家主动提出,愿意帮助中国做乍得政府的工作。一些乍得的官员也主动表示出重建友好关系的愿望。当双方都有这样的意愿并能满足对方的基本要求时,自然而然就坐到了一起。
8月6日,乍得外交部长带着总统的亲笔信到达北京。23点03分,两国外长签署了复交文件。
两国复交后,中国政府决定,派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作为特使,带领代表团应邀参加8月8日的乍得总统就职仪式。8月7日一大早,翟隽一行离开北京,当天夜里到达巴黎,马上转机,在当地时间8月8日凌晨2点,中国政府代表团踏上乍得这片神秘的土地。
代表团一下飞机,就收到了一份意外的惊喜——一支由几十位中国侨民、中资公司代表自发组织的欢迎队伍已经早早等在了那里。
侨民们从当地朋友那里一得知中乍复交和代表团要来乍得的消息,立刻奔走相告,组织起来,连夜赶制写有“欢迎祖国亲人”的横幅和五星红旗,国旗上的五颗星都是侨民们自己画上去的。凌晨2点,他们准时在机场等候。乍得方面将平时不随便开放的贵宾室借给这些侨民,当时场面的热烈程度是代表团团员们始料未及的。
到了酒店,代表团只休整了几个小时,上午11点30分就职仪式准时开始。当地民众、乍得官员,以及来参加总统就职仪式的其他国家的代表,一看到中国代表团团员,就纷纷上前询问,并对中乍复交表示祝贺。
▲乍得礼宾官兴奋得出错
就职典礼上,乍得的礼宾官也许是被热烈的场面所感染,兴奋得频频出错,介绍各国代表团时,把某总统的名字念错,或把这个国家说成那个国家。他把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说成了“人民中国代表团”。虽然他把名字念错了,但并没影响人们对我们的欢迎,现场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的掌声。给中国代表团的掌声,比给某些国家元首的掌声还要长,还要热烈。
代表团成员都说,仅仅在国内听到中非友谊可能还没有什么感觉,这次有机会到当地实实在在地看看,才体会到中非的传统友谊的确不是一句空话。
当天夜里,乍得首都恩贾梅纳下起了瓢泼大雨,但欢迎宴会上代表们却感受到和天气截然相反的热情。中国代表团更成了关注的焦点,许多客人主动来到中国代表们面前攀谈,祝贺中乍复交。
第二天,代表团离开乍得回到了中国。乍得之行虽然行程很紧凑,但乍得人民的深情厚意给中国代表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
▲新闻延伸 中乍复交意义重大
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合作关系是非洲国家和非洲人民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乍得与中国复交对其他与台湾保持“外交”关系的国家造成极大冲击。
除了外交领域的意义,两国复交也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乍得资源丰富,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互补性很强。许多部门和企业都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与中国加强经贸合作的强烈愿望。中乍复交为两国经贸合作的全面展开奠定了基础。▲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 美《财富》周刊:印度必然会超过中国的几个理由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877
尽管有很多相似性,印度和中国还是有很大差别,两国在传统观念社会制度方面有着显著不同。近年来,中印两国经济都在飞速发展,GDP增速几乎不相上下。有人可能会问,印度经济有一天会超过中国吗?
初看之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目前中国已经遥遥领先。 1980年,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印度和中国几乎处在同一个水平上。但如今,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翻了一倍,但印度仅仅增长了50%不到。过去20多年来,中国GDP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的水平上,比印度高出了一大截。在吸引外国投资方面,中国几乎是印度的10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方面,中国是印度的5倍。中国的优势非常明显。
在基础设施和政府办事效率方面中国也比印度强出许多。在中国,设立一家公司办理手续只要一个月的时间,但在印度则需要三个月。此外,在居民储蓄和和外汇储备方面,中国也远远超过印度。
英国《经济学家》(Economist)经过调查得出结论说:“如果这是一场比赛,印度显然已经落在了后面。”
但是,在表面上的领先之下则是中国优势的丧失:印度正在快马急鞭地追上来,甚至有一天会超过中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相比之下印度的社会体制对外界变化冲击的承受力也更强。
尽管许多本国有识之士对印度效率低下的表决机制和拖沓庸懒的办事作风提出了强烈批评,但无疑这是一个更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管理体制。印度在许多经济发展问题上做出错误决策是因为参与决策的人出了问题,并非因为表决机制出了问题。尽管效率低下,这种制度却更加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当然,印度第一代领导人也曾犯下错误。幸运地是,印度成功地打破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教条。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一系列危机之后,印度也悄然发生了一场文化和观念上的革命:这个曾经坚持费边社会主义的国家开始融入国际主流社会(译注:费边主义 Fabianism 英国社会主义思想的主流,主张进步和改良的社会主义思想。)。
印度经济正在转型,尽管道路可能会有曲折,但自由市场经济却是坚定不移的方向。印度的私有化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国家对经济发展的直接干预越来越少。
改革方向的明确使印度公司企业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印度工商联合会(Federation of Indian Chambers of Commerce and Industry)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2003年印度工商企业对前途有信心的比率为40%,去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73%。
尽管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拥有绝对领先优势,但印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软件方面更有实力。目前印度银行坏帐比率不到10%,而中国官方承认的数据则高达20%,真实数据可能会更高。
印度资本市场也远比中国稳定高效,相比于印度成熟的证券市场,中国的沪深股市简直就是个赌场。自2000年以来,印度主要的孟卖敏感指数上涨了近3倍,而同期内中国上证综合指数则下跌了近40%。
尽管印度人并不喜欢打官司,但没有人怀疑印度不是一个法制社会。健全而公正的司法体系为印度社会长久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此外,独生子女政策也使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印度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心。与中国相比,印度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但经济增长后劲不足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经济已经显露出许多增长乏力的迹象。但过去几年来,印度经济却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其GDP增长率已经与中国不相上下。
因此,印度赶超中国只是个时间问题。或许,用不了一代人的时间人们就会发现印度才是亚洲真正的巨人,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美国《财富》周刊,原文作者是Cait Murphy,编译时略有删节。中国经济网采用此文仅在于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立场。▲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美 国 四 大 城 市 成 核 武 恐 怖 袭 击 首 选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888
美国专家开始担心,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经济发达、战略显要的纽约曼哈顿隧道、华府白宫周围、芝加哥密西根湖沿岸地区、洛杉矶繁华地带将成为恐怖主义核武器袭击的首选目标。
长期致力于防止核战争带来灾难研究,并于一九八五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有社会职责的医生”(PSR)代表埃拉•荷尔芬德博士说,当今恐怖主义势力获取核武器变得十分容易。恐怖主义分子用核武器来袭击美国的重要部位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
在由PSR组织提供的一份报告中,记者赫然见到绘制出来的美国最容易受到恐怖主义和武器袭击的城市和要害部位。其中,连接纽约曼哈顿岛南端和长岛西端的部位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首选。此外,华盛顿特区的白宫周围,密西根湖南部以芝加哥市为中心的地带、洛杉矶拥挤的城区,也名列前茅。
在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五周年和卡特里娜飓风袭击美国一周年之际,埃文•瑞德伦那博士、沃特•苏博士今天介绍说,应该严峻的意识到,美国至今仍然没有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一旦恐怖核袭击变成现实,我们就会在灾难中想到,如果能够提前做好防范和救助演习,储备好干净的食品、饮用水该有多好。作为有责任感的医生,PSR组织研究人员最先想到的是,万一出现这种袭击,美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应该怎样去救助那些在核武器恐怖袭击中受伤的人民。
非盈利组织“有社会职责的医生”(PSR)代表埃拉•荷尔芬德博士说,恐怖主义分子用核武器来袭击美国的重要部位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在一份题为《面对核恐怖袭击–美国仍然处于没有准备的危险中》的报告中,PSR组织研究人员认为,美国迄今为止没有建立一个能够衡量在灾难降临时帮助人民衡量是否应该逃离危险或者留在家中工作的信息系统;缺乏一个政府主导的直接快速反应的应急权威系统;缺乏一个医疗救助系统和一个完备的应急方案。埃文•瑞德伦那博士今天还特意带来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美国处在高度风险中–为什么面对大都市灾难我们不去准备?我们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曾经担任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主席的亚裔学者沃特•苏博士说,很显然,我们不能够忽略防止第一次出现这样一个灾难的价值,恐怖分子获得和材料和针对美国进行的核袭击的威胁客观存在,美国政府当局应该把紧急救助的方案列入国家计划中。
记者想起不久前在里根国家机场的一幕,在英国挫败袭击飞往美国航班的恐怖计划之后,美国国土安全部官员到机场宣布所有飞往美国的飞机和计划停泊美国港口的集装箱货轮,都必须通过核材料检查,严防恐怖分子将核武器进口到美国,看来美国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中新网
★ 美 成 立 非 洲 司 令 部 / 意 在 先 发 制 人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kindid=20&docid=100200374
据美国《时代》周刊报道,美国防部近期将宣布成立非洲司令部,该司令部将独立负责美军在整个非洲地区的行动。这标志着美国对非战略决策的重大转变,即由冷战时期的被动防御转向先发制人。
“9.11”事件发生后,部分美国官员不断呼吁国防部增强在非洲的军事存在。今年7月,中央司令部指挥官阿比扎伊德在参议院作证时强调,恐怖分子正在向非洲之角渗透,美国必须对此采取应对措施。美国前驻南非大使莱曼曾表示,如果美国不能打击在非洲的恐怖主义威胁,那么美国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全球反恐。
美国认为,由于许多非洲国家长期处于贫穷和战乱状态,非洲大陆成为恐怖主义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但美军目前在非洲仅有一个小型的临时性军事机构——非洲之角联合作战指挥部。这已远远不能确保美国顺利获取非洲石油(占美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3.5%,预计到2015年将占到25%)等资源,也不能满足它在非洲打击恐怖主义的迫切需要。因此,近年来,美国一直谋求通过设立军事基地、开展联合军事演习等手段增强在非洲的军事存在。
2003年,美军向其设在吉布提的基地派遣了约1800人的特种部队。同年11月,美军与塞内加尔和冈比亚两国的军队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2004年,美国在马里、尼日尔、乍得和茅利塔尼亚四国投入6500万美元进行军事培训。2005年,美国防部出台新军事基地改组方案,拟在北非新建10多个“前沿作战基地或设施”,并准备将大部分驻欧美军转移到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等国。而成立非洲司令部,将有助于美军对其在非洲的军事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目前,美军在全球有五大地区性司令部——北方司令部(辖区为美国本土和北美洲)、中央司令部(辖区为西南亚、中东和东非的19个国家)、太平洋司令部、南方司令部(辖区为南美洲和中美洲)和欧洲司令部。非洲司令部酝酿成立,凸显了美军对非洲的空前重视。“9.11”事件之后,美军指挥系统只在2002年进行过两次大调整,成立非洲司令部将是第三次大调整,也是美军调整全球军事部署中的重要一环。
近年来,以推进“全球反恐战争”为名,美军加快了对其海外驻军的调整步伐。在欧洲,美军继续削减在西欧的驻军,并积极在东欧开辟新基地。去年12月,美国与罗马尼亚达成在罗建立军事基地的协议,波兰、保加利亚、捷克等国目前也已同意美军进驻。美军将把这些基地作为打击中亚恐怖主义的“前沿基地”。美国通过发动阿富汗战争进入中亚,目前美军在包括阿富汗在内的9个国家建立了13处军事基地。在亚太地区,美国在增兵关岛,增强驻日、韩美军战斗力的同时,也加大了在军事上重返东南亚的力度。
总的来看,美军的全球军事部署调整有三大特点:第一,围绕贯穿非洲、高加索、中亚、南亚和朝鲜半岛的所谓“不稳定弧形地带”进行;第二,以前沿部署和先发制人为最大特点;第三,服务于美国反恐战争和谋求全球主宰地位的最终目标。有分析认为,成立非洲司令部,标志美军全球军事部署调整进入一个新阶段。▲(来源:人民日报)
★ 朝 鲜 核 试 验 的 靴 子 真 要 掉 下 来 ?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kindid=110&docid=100199396
—-今年9月与10月,是朝鲜核试验的靴子掉下来的成熟季节。
中评社香港8月31日电(评论员 丘峦)在东亚的头顶上,有一只悬挂了数年没有掉下来的靴子,但是近来美国、日本惶惶然地不断提醒,靴子就要掉下来了。这只靴子不是其他,是指朝鲜的核试验。数年前,朝鲜的核试验就蠢蠢欲动,一直呈现爆发之势,但是始终未有爆发。为何现在美日如此紧张地仰着脖子,寻找靴子的踪影呢?
主要的舆论制造者是日本的网站。它们不断推出有关朝核问题的即时消息。消息中就朝核试验煞有介事地做出种种推测。如秋季是朝鲜的重要季节,是值得关注的时期。尤其是9月、10月,朝鲜很可能在这个时期搞核试爆。9月9日是朝鲜的国庆日,10月10日是朝鲜劳动党建党纪念日。此外,9月14日,美韩首脑将举行会谈,这将成为解决包括朝核问题在内的朝鲜半岛问题的契机。因此朝鲜很可能在美韩首脑会谈前强化对美国施压,9月19日是六方会谈发表声明一周年。总而言之,9月与10月,是朝鲜核试验的靴子掉下来的成熟季节。
其实,靴子何时掉下来,谁也不知道。靴子的故事告诉我们,等着就是痛苦。一个楼上的人,大力地丢下一只靴子,吵醒了楼下的人,睡不着了,等着另一只靴子卸下来,左等右等就是听不到声音,彻夜无眠,真是令人痛苦。问题之严峻在于,朝鲜核试验不仅仅是一只靴子,它的影响不仅仅是吵醒人。
朝鲜的两只靴子,导弹试射与核试验,前面那只已经脱下来,丢在地板上了,对东亚局势的冲击已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如今这只核试验靴子,万一真的丢下来,恐怕东亚就要地动山摇了。东亚的局势应该出现迅速恶化的状态。诚如韩国所见,一旦朝鲜进行核试验,其后果将“远远超过”导弹试射。核试验不但会威胁到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还将使国际社会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努力陷入危机。俄评论文章《朝鲜核弹将威胁谁?》指出,如果朝鲜果真进行地下核试爆,无疑将破坏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平衡。
所以,当前各方要做的努力,是如何不让靴子掉下来,而不是等着掉下来。美国讨论打击或者不打击,只能加快靴子掉下来的速度。日本讨论靴子掉下来后如何制裁朝鲜,这是一种恐吓,无济于事。
更加严重的是,美国、日本可能还抱着盼望靴子掉下来的心态。一旦靴子掉下来,美国更加可以借此全面落实导弹防御系统。近来,美国十分重视部署它的导弹防御系统,而且一再声称它是瞄准来自朝鲜和伊朗的远端弹道导弹的,尤其表明了它对朝鲜核子试验的特别关注。据美国媒体《华盛顿邮报》、美联社28日报导,拉姆斯菲尔德27日在阿拉斯加州格里利堡基地走进地下测试场,视察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之后,就关于美国侦察、拦截朝鲜导弹能力表态时,还是相当小心谨慎。当有记者询问,美国导弹防御系统是否已准备好对付朝鲜导弹时,拉氏说,“这里10个地下导弹发射井的拦截装备都不错”,但他并不完全确信美国已有这种能力。他强调,只有导弹防御系统完成更多的实际测试以后,他才敢说那样的话。由此可知,如果朝鲜进行核试验,美国就拥有了更多的扩张导弹防御系统的藉口,甚至是向朝鲜动武的藉口。
日本已经露出了狡猾的笑容,因为朝鲜的核试验将为日本走向军事大国铺平道路。正如日本外相在朝鲜发射导弹时曾掩饰不住地快乐地说:“要感谢金正日。”因此媒体评论道,如果朝鲜还进行核试验,日本首相给金正日行大礼也不是不可能。
真正的,完全不愿意看到靴子掉下来的国家,当属韩国与中国。所以,最焦急的是中韩。中韩正在做最努力的斡旋,想办法要朝鲜的靴子不要脱下来。但是,朝鲜是否愿意不脱靴子,关键不在于中韩,还是美国、日本因素会否继续刺激下去。▲
★ 中 国 迫 使 美 国 发 展 第 四 代 GPS ?★
http://news.milchina.com/2006/9-1/95650.html
近日,美国《太空评论》发表了一篇由泰勒•迪纳曼撰写的关于中国“北斗”卫星系统的文章。文章称,中国计划发展属于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可能会迫使美国发展新一代更先进的GPS卫星系统。
该文章称,中国正在计划发展的“北斗”军事卫星导航系统扰乱了欧洲和美国的计划。中国的航天部门正试图借鉴美国的GPS—3(第三代GPS)和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这套系统是由法国牵头,部分借鉴美国的经验)。“伽利略”计划通过发射与美国导航卫星发射的M编码频率非常接近的信号,来压制美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军事优势。欧洲人希望通过这种办法,使得那些企图阻塞他们发射信号的尝试,都会影响美国自身卫星导航的行动。
文章说,很明显,中国已经利用自己在“伽利略”计划中的角色,从欧洲同行那里获得了在军事卫星导航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而现在这些收获将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文章认为,中国目前已经存在的“北斗”卫星导航网络,只是一个初级系统,基于三颗与地球相对位置不变的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两颗卫星处于运行状态,一个卫星作为预备)。这个导航系统的军事用途目前还非常有限,但是也有西方专家怀疑,这套系统将为瞄准美国本土目标的中国洲际弹道导弹提供导航。首先,这套系统给了中国运行、操作卫星导航系统硬件的实际经验。结合他们从欧洲获得的复杂的科学和工程数据,中国现在可能处于刚刚研制自己的军事卫星导航系统的起步阶段。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印度可能会为此感到担忧。
作者指出,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用于军事用途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短时间内还不能运行,这样就给美国留下时间,调整自己现有的卫星导航系统,防止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有能力对美国的军事行动发出威胁。这将意味着,美国当前的GPS—3计划将不得不缩减或对目前的计划做出改进。下一代GPS系统之后的卫星导航系统,将必须拥有更活跃的手段,克服或避免敌人的影响。
由于未来太空军事行动将很可能在整个地——月系统发生,任何一个未来导航系统将不得不覆盖这个空间。在这个系统中的一些人造卫星将不得不放置到月球轨道以外,而其他卫星将位于地球和月亮之间的太空。
文章认为,对于美国来说,化解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可能带来的威胁,最好的解决方法将是限制GPS—3计划,只发展3到4颗卫星。然后直接发展到GPS—3.5,最后达到GPS—4。 ▲
★ 英 国 媒 体 : 有 中 国 在 谁 还 需 要 美 国 ? ★
http://news.milchina.com/2006/9-1/191915.html
谁用得着美国?委内瑞拉是最近一个受到中国慷慨对待的国家:在该国总统乌戈•查韦斯(Hugo Chavez)上周访问中国期间,他得到了28项投资协议,价值据称达110亿美元。
查韦斯走的是一条人们熟悉的道路。今年,中国政府承诺向尼日利亚投资近70亿美元(其中包括收购石油资产),向安哥拉投资20亿美元。这两个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名声都是毁誉参半。此外,2004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拉美期间,曾慷慨款。一些基础设施项目由中国建筑工人承建,采用中国的材料,资金可能根本无须离开中国。承诺1000亿美元的投资。
要想计算这些承诺的总额,就如同用手去抓沙子。中国的许多投资都是通过软贷
但中国确实是一个贷款大国,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04年的10年内,在发展中国家发放的优惠贷款总额中,中国占了58%。此外,不很完善的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有500亿美元左右的海外直接投资,其中五分之一在拉丁美洲。
还有一些辅助活动:北京提供武器、奖学金,甚至医生,在过去40年里,估计为1.8亿非洲患者进行了治疗。作为回报,中国获得了资源,分享了利润。同时,“金元外交”还换来国际盟友对“一个中国”的支持,并帮助中国开拓出口市场。
对于中国运用国家资金击败商业竞购对手,美国深感不安,但中国的此类活动,主要发生在那些美国试图孤立的国家。不过,中国的战略还是可能具有破坏性。多边机构正推动贫穷国家偿还债务,而中国却在鼓励它们借款。
中国不带附加条件的贷款,也与这些机构的努力背道而驰:它们试图加上更多条件,以减少贪污腐败,增强透明度。不过,查韦斯及其他像他这样的人可以高枕无忧:只要美国继续阻挠中国收购石油资产,北京就将继续在非洲和拉丁美洲“采购”。▲ 来源: 英国《金融时报》
★ 9•11已经过去5年 美国为何抓不住拉丹?★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02/content_5038786.htm
2006年09月02日广州日报: “9•11”恐怖袭击事件5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美国认定的罪魁、“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丹依然踪迹未现。至于他的所在,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而对于为何至今无法将他“捉拿归案”,美联社在9月1日的报道中列出3个原因:拉丹在藏匿地的深厚关系网、搜捕任务兵力不足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这一任务上合作不力。
5年来,美国、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军队派出超过10万兵力在前线搜捕本•拉丹,利用高科技监听和卫星映像技术,出动无人驾驶侦察机,还开出高价悬赏捉拿相关人等。然而,成果如何?
用美联社报道的话说:“历史上最大张旗鼓的一场搜捕行动却交了一张白卷。”搜捕人员说,他们最后一次几乎使本•拉丹落网是在2004年。此后,他们又与这名“基地”组织头目擦肩而过。如今,随着驻阿美军的重心转向帮助阿富汗重建和打击塔利班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已经解散寻找拉丹的专门机构。
▲合作生隙
美联社认为,追踪拉丹多年未果使得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在这一行动上的合作渐生罅隙。
巴基斯坦方面擒获拉丹最重要的一些助手,包括“9•11”事件幕后主谋之一、“基地”组织重要头目哈立德•谢赫,还声称已经把“基地”组织指挥部削弱至只剩散兵游勇。
而阿富汗方面却称巴基斯坦是塔利班头目的“避难所”,纵容他们建立训练武装人员的营地,甚至谴责巴基斯坦藏匿拉丹,以确保巴基斯坦对美国政府的战略重要性。阿富汗前内政部发言人拉特弗拉•马沙勒甚至指出,拉丹的藏身地就位于巴基斯坦北瓦济里斯坦地区的偏远山谷内。
▲兵力不足
巴军退休中将阿里•扬•奥拉克扎伊告诉美联社,搜捕拉丹和其他“基地”组织成员的行动需要15万至20万兵力封锁巴阿边境,即便这样“也不能100%保证武装人员不会相互渗透入境”。
受制于伊拉克战场上的兵力需要,美国在阿富汗目前驻军人数还剩大约2万人,其中只有1万人部署在边境地区,帮助守卫长达7.8万公里的边境线,这里冬天山路坎坷,而且遍布陷阱,使搜捕行动严重受阻。
美军在阿富汗的行动难度增加,风险也加大。自从2001年10月阿富汗战争开始以来,至少272名美军士兵死于阿富汗或周边,包括今年以来的61人。
▲民心倾斜
天时地利不占,人和因素对搜捕部队更为不利。正如美国中央情报局原搜捕拉丹行动专门机构负责人迈克尔•朔伊尔所说,拉丹拥有一个已经建立近20年的关系网,“他是那里的‘地头蛇’,因此很难找到他”。
巴基斯坦情报探员说,拉丹和扎瓦希里很可能分居两地,各自带着一群随从,在周边形成数层防卫圈,而最外围的防卫圈就由当地的武装人员构成。
另一方面,为搜捕行动提供帮助却是一项危险工作。在巴基斯坦边境地区,从2004年末以来,已经有大约70名部落百姓因与政府合作而被杀害。▲(据新华社电)
★ 伊 朗 为 何 拒 绝 安 理 会 中 止 铀 浓 缩 要 求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9903
新华社 2006-9-1: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8月31日发表讲话,宣告伊朗不会屈服于西方压力,也不会接受对伊朗正当权利的侵犯。这一讲话表明,伊朗对联合国安理会第 1696号决议关于伊朗应在8月31日前中止铀浓缩活动的要求,作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正面回答。那么,伊朗为何对安理会的要求再次说“不”呢?
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伊朗目前的铀浓缩活动虽在质量和数量上还处于不是很高的水平,但也已达到了一定规模。据透露,伊朗目前在纳坦兹和伊斯法罕的核设施拥有164台用于浓缩铀的离心分离机,并早已计划在今年底将这一数量扩充至3000台,以形成更大的生产规模。而伊朗浓缩铀的纯度目前也至少达到了4.8%的水平,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全面暂停铀浓缩活动显然是伊朗难以接受的。
另外,伊朗一直宣称自己的核计划是基于和平目的,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保障成员国拥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美国一边对伊朗核研究提出严厉判断标准,一边自己又与印度大搞核合作,这使伊朗政府感到美国奉行“双重标准”,有失公允。
伊朗有曾被西方控制的屈辱历史,目前伊朗民众的民族自豪感空前高涨。这无形中也坚定了伊朗政府抵抗西方压力、维护本国权利的决心。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之所以断然拒绝接受暗含制裁内容的安理会决议,主要是因为作出了如下两点重要判断。第一点是伊朗在过去20多年里除了在开心果、地毯和鱼子酱等领域,一直遭受美国全方位的经济制裁。尽管这样,伊朗仍然在农业、工业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在很多生产领域能够自给自足。此外,伊朗政府认为,伊朗地大物博,工业实力相对雄厚,自信能够经受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进一步经济制裁。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以前对此曾作过生动阐释:“伊朗已习惯在制裁下生存,更多的制裁并不能伤害我们哪怕一点点。”第二点是伊朗政府看到了国际社会在是否制裁伊朗问题上存在分歧,认准安理会大多数成员国不会盲目追随美国,从而使它们在伊朗的利益受到损害。另外,伊朗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对世界石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伊朗认为将来通过限制石油出口,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而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在考虑是否施加制裁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8月29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总统府,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记者招待会上讲话。艾哈迈迪-内贾德当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权利,伊朗将坚持执行相关计划,任何人都不能阻止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正在拟订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清单,并争取尽快将其提交到安理会。据报道,伊朗对美国的意图不抱任何幻想,正在做好应对各种最坏后果的准备,包括军事打击。另一方面,伊朗政府仍在施展其灵活多变、刚柔相济、巧于周旋的外交手段,积极分化欧洲国家,争取避免后果更严重的全面制裁。
伊朗对安理会决议所持的态度也将对中东形势产生不小的影响。黎以冲突刚刚平息,巴以局势依然紧张,随着伊朗核问题的持续升温,以色列必然越来越担心伊朗的核计划可能危及其国家生存。从以色列官方人物此前的表态来看,以色列军方在美国的支持下已对应对伊朗核危机做好了准备,而以色列的任何实质性举动必将引起伊朗全国的强烈反弹。中东局势何去何从令人担忧。
▲附:俄罗斯专家称美国与伊朗可能今年开战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全球化问题研究所专家东•苏里科夫认为,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很可能就在今年爆发。
苏里科夫认为,美国和伊朗国内都有一些势力对发动这场战争感兴趣。他说,在伊朗这些势力的代表人物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在爆发战争的情况下他将能巩固自己的政权,排挤掉精神领袖-阿訇对国家的领导,从而成为伊朗有权威的统治者。
苏里科夫认为,美国现政府中以副总统切尼和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为代表的“鹰派”支持开战。在被战争挑起的爱国主义浪潮中,这场战争将能巩固共和党人的国内政治地位。苏里科夫认为,与此同时战争在全球方面也对美国有利——在巩固美国“世界警察”地位方面。
苏里科夫认为,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在对伊朗的石油基础设施进行攻击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这将会削弱美国全球进程中的竞争对手。
另一位俄罗斯专家——国际刑警组织俄罗斯中心局前负责人、俄罗斯宪法法院院长顾问弗拉基米尔•奥夫钦斯基认为,美国近几年兴起的“文明战争”、“反伊斯兰法西斯主义战争”以至于“反恐怖主义战争”的观点都是为进攻伊朗做准备的因素。
奥夫钦斯基确信,可能爆发的美国反对伊朗的战争就像刚刚过去的以色列反对黎巴嫩的战争一样,是地缘战略竞争问题领域的现象。▲ www.TopChineseNews.com 来源: 新华社
★ 朝鲜核试传得厉害/美国核试验动机何在? ★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02/content_5038183.htm
2006年09月02日环球时报: 就在朝鲜可能进行核试验传闻愈炒愈厉害之际,美国能源部宣布,30日,美国将在内华达州的地下试验场进行亚临界核试验,这是美国自1997年以来第23次亚临界核试验,也是布什任内美国第10次亚临界核试验。美国选这么一个敏感时刻高调宣布进行亚临界核试验,其威慑意图显而易见。而随之而来的核试验、地下核试验、亚临界核试验等概念也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
▲什么是亚临界核试验
所谓亚临界核试验,是研究核武器所使用的裂变材料在高能炸药或其他方式冲击(或爆轰)下的物理、化学行为,试验中所用的武器及钚、高浓缩铀等核材料的数量以不发生自持链式反应为限,也就是说核材料在试验过程中始终没有达到临界反应,不释放核能量。由于亚临界核试验不会导致核爆炸,因此不易被外界察觉,也不会造成破坏性污染,但通过亚临界核试验,可以评定核弹头某些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以验证模拟核试验的结果。亚临界核试验对计算机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只有美俄英法等国家拥有这种能力。
▲核试验主要有两种方式
对于非核国家或核武器技术不够先进的国家来说,真正引发核爆炸的核试验往往是检验其核武器成功与否的必要途径。根据俄罗斯原子能署几名核专家编撰的《全球核试验目录》一书显示,截止到1998年5月底为止,全世界总共进行了2058次核试爆,其中美国进行了1032次,苏联(俄罗斯)进行了715次,法国进行了210次,英国进行了45次,中国45次,印度5次,巴基斯坦6次。
按照试验方式区分,核试验主要分为大气层核试验、地下核试验、高空核试验和水下核试验。其中后两项试验方式只有美国和苏联在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进行过,大多数核国家的试验以前两种方式进行。
大气层核试验是指爆心在海平面以上不足3万米的空中或地(水)面的核试验。通常是用飞机或气球把核装置带到空中,或把它放在高塔上进行爆炸,并在爆炸场四周设置各种建筑物测量爆炸效应。爆炸能量几乎都转化为冲击波和光辐射。这是最早被采用的一种核试验方式,其优点是便于实施,能观测研究核爆炸景象,并及时回收核爆炸产物及测量记录仪器,但不便于在近距离进行射线物理测量,也不利于保守武器设计的秘密。为了确保安全,大气层核试验一般应有确保试验安全的场地和适宜的气象条件。由于大气层核试验造成的放射性污染比较严重,后来,核国家逐步采用更加安全的地下核试验方式。
爆心在地面以下一定深度的试验即为地下核试验,按爆炸深度不同可分为浅层地下核试验和深层地下核试验。浅层地下核试验地面形成弹坑,有大量放射性物质逸出;深层地下核试验,常称为封闭式地下核试验,只有少量放射性物质逸出,各国通常多采用封闭式地下核试验。这种试验方式有利于物理诊断,可模拟某些高空环境研究高空核爆炸效应,放射性物质几乎全部封闭于地下,有利于核试验中的安全和保密。同时核试验场的规模比较小,便于组织实施。但这种核试验的工程量大,周期长,不便于进行百万吨梯恩梯当量级的试验。地下核试验有平洞和竖井两种主要方式。前者利用地形,开掘一条特殊设计的长坑道,在坑道内放置核爆炸装置和各种探测器,按照特殊的方案回填堵塞之后,实施核爆炸。后者将核装置和各种探测器一起吊置于大口径竖井底部,回填后实施核爆炸。竖井核试验不受地形限制,但钻井、建井、吊装直至回填堵塞、爆后取样,都需要一套规范化的工程程序和特殊设备,难度较平洞核试验大。
▲美国亚临界核试验动机不纯
一般来说,核试验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保证核武器达到设计要求,需要进行研制性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改进设计。二是检验库存核武器的安全和可靠性。
一些媒体担心,虽然亚临界核试验所释放的核能很小,但它始终是为核武器的研究和发展服务的。而且,由于目前的亚临界试验都在地下,透明度很低,人们很难判定是亚临界试验还是小威力核试验,更难判别试验目的是检验核材料还是发展新型核武器。自1997年起,美国政府以维持核武器性能为由开始进行亚临界核试验。但最近,美政府启动了“可依赖的替代性弹头”项目的研发。一些分析人士认为,该项目不仅仅是升级现有的核武器系统,更着眼于设计新的核武器。根据美政府刚刚制订的核蓝图,美国希望在2022年前,达到每年生产125件新型核武器的能力。因而不排除美国的亚临界核试验具有研制新型核武器的目的。▲(特约记者 章名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