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神隐蓄力 军队反腐再迎高潮?★★★★

名人名言:10、意志欲望篇:最会原谅自己的是最没出息的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人生是欲望与满足的交替。--张闻天
☆任何经验--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以往的经验,都不过是一种参考,不可能重复。--张乃光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入。--老舍
☆经验的有限感同时告诉人,一个已知的世界和一个向它开放的未知世界。--殷鼎
☆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鲁迅

今 日 看 点:2015-10-24▲◆★●■☆

王岐山神隐蓄力 军队反腐再迎高潮?★★★★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1585.html
陈丹青的影响力仅限于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0/66368/224018.html
八十年代中国驻外使馆惨案:翻译因一句话枪杀9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0774.html
沙特俄罗斯石油争霸升级 中国坐收渔利★★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1532.html
官方遮遮掩掩:刘胡兰被杀掉的真实原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0694.html
中国率先研制出潜艇隐身衣 可在水下彻底消失★★★
http://news.ifeng.com/a/20151023/45968337_0.shtml

王岐山神隐蓄力 军队反腐再迎高潮?★★★★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1585.html

多维 2015-10-21:中共五中全会前夕,七个政治局常委除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外,均有不同场合的露面。而王岐山自上一次公开现身福建省调研活动,已经神隐将近一个月时间。按照以往的规律来看,如果王岐山离奇神隐,中纪委巡视组很可能是遇到了颇为棘手的问题待处理,由王岐山亲自操刀查办,一般都会伴随着大老虎落马。

例如,王岐山神隐后,原福建省省长苏树林便被夜捕。有观点认为,贪官口中的“活阎王”——王岐山,很可能正在酝酿下一场“打虎”风暴。

在此关头,10月21日,自解放军总后勤部再有一“军虎”落马,总后勤部纪委对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原副部长周国泰涉嫌严重违纪问题进行立案调查。普遍认为,周国泰的落马可能不是孤例,中共在军队的反腐可能再度迎来高潮。经常提前透料军队反腐信息的“红二代”蔡小心在微博上就此发文称,“还有好多将星呢,等”。

加之,此前继解放军七大军区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武警部队等大单位之后,中央军委巡视组已于近期开始对中央军委总部机关开始巡视。这些似乎都预示着军中反腐又一个高潮的到来。

自2015年1月15日起,军队权威部门已分11批对外公布43名军级老虎落马。其中,已有总后勤部原副部长刘铮、总后勤部司令部原副参谋长符林国、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原副部长周国泰3名总后勤部军级以上军官落马。

王岐山神隐意味着要有大老虎落马?

有分析认为,中纪委对军队反腐的脚步,可能会因周国泰的落马反而会继续深入。中共对四总部的反腐动向早已显现,中央军委对四总部的巡视业已全面展开。此次,周国泰的落马再次印证了中共军队反腐向纵深发展,剑指“四总部”,并有深挖的势头。

对于军队腐败,原中国税务杂志社社长张木生曾有如下评述,“军队不只是徐才厚、谷俊山,其严重程度比我们预想的厉害得多。这些国之巨蠹,腐败太吓人了。”张木生还曾指出:军队刚刚倒下徐才厚、郭伯雄,除了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不少都是在两只大老虎在的时候买官卖官,他们肯定怕刘源上去。张木生所言虽为刘源“开路”,但无意道出了军队腐败极其严重的现实。

从张木生对军队腐败的评述中不难发现,军队将领的腐败经常抱团,呈现山头现象。由谷俊山、徐才厚、郭伯雄等人造成的恶劣影响和军队官场生态,很难在一朝一夕就完全改变,需要长期的反腐压制。

而针对军队中的最为典型的腐败乱象,早有过论述。总政部主管商业的分属部门、总装备部、总后勤部,被称为军队三大财团。由于依靠国家提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管理后勤保障工作和后勤建设,资源的集中配置和集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腐败的空间。因为谷俊山等军队财团老虎的落马影响,“烂根斩断尚有污泥”,盘根错节有增无减,军队中遗留的既得利益集团,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给军队反腐徒增了不少难度。

周国泰的落马,以及王岐山的神隐,或许能在某种程度上串联起来。中共打虎历来没有“重要节日不打虎,重要会议不打虎”之说,也让人们再一次观众五中全会前后是否会再掀军中反腐高潮。正所谓暴风雨前的宁静,外界不妨先静观其变。▲◆★●■☆

 

陈丹青的影响力仅限于中国?★
http://www.wenxuecity.com/blog/201510/66368/224018.html

2015-10-20:本文摘自《沧海之后》,简繁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5年1月。

关于陈丹青

丁绍光女儿从外面回来,带回一本大型精装画册和一份《北京青年报》。画册是陈丹青的“回国十年回顾展”。报纸头版头条是陈丹青的专访:《回国十年,是梦想破碎的十年》。

打开画册,首先是陈丹青的光头肖像照,他圆睁双眼,透过镜片深邃而冷酷地盯视着看他的人。然后近半本,是画展现场照片和评论文章。画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由中国几个最高文化艺术机构联合主办。政府官员、文化政要、艺术权贵、社会名流,尽数云集。场内场外,黑压压,水泄不通。这种场面在美国,即便是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这种世界一流的博物馆,举办凡·高、毕加索的世纪回顾展,也不曾有过。我浏览了评论文章的作者,全是中国时下掌门大腕。

在中国,陈丹青是少数能与袁运生相提并论的画家。他是打倒“四人帮”恢复高考之后,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油画研究生。“文革”开始时,陈丹青刚进初中,他连中学都没毕业,却能被中国一流的美术学院破格录取为研究生,决定因素,是他在打倒“四人帮”之后第一届全国美展上的一幅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画面上,一组西藏农民站在丰收的麦田中,收听毛主席去世的广播,人物造型和油画的表现力,是那一届全国美展的高光。陈丹青的研究生毕业创作《西藏组画》,更是震撼了中国美术界,奠定了他至今不衰的经典地位。

陈丹青与袁运生同期高调去美国,都定居在纽约,同样开始辉煌随后落寞,同期被聘回国任博士生导师。陈丹青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即现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但他与袁运生在美国落寞之后的定位和回国之后的作为,却截然不同。

在袁运生画展之后不久,陈丹青也到洛杉矶举办过一次画展。他避开了华人社会和中国画家,没有知会任何中文媒体。极个别画友听说了,再小范围通知。我去看了,在加州理工学院,极其冷清,一个下午,就我一个真正的观众。偶尔进来一两个学生,胡乱扫一眼,就匆匆离开了。陈丹青展出的是他在美国的新作《吻》系列。表现北京那场风潮,存者吻逝者,酱油调子,像做旧的照片。老实说,画得很不好,完全不见了《西藏组画》和《泪水洒满丰收田》的阳刚之气和艺术感染,“油画”本身也语焉不详。与袁运生同样“器官移植”不成功,陈丹青希望用所在国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消除主流艺术躯体的“排异性”,未能如愿。陈丹青与华人社会和中国画家刻意切割,他的洛杉矶画展,却是一个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的中国同行帮他安排的。几乎跟所有赴美美术家一样,陈丹青的影响力,仅限于中国人。

回国之后,陈丹青以美国为蓝本,挑战中国的教育体制,高调辞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导,以老愤青的姿态谈古论今,指点江山,活跃于讲台和屏幕。从画册里的作品看,陈丹青没有再画美国时的政治主题,而是专注于模特儿写生,直接表现“人”。但我在他刻意摆设的青春男女身上,只见人物未见“人”,看不到“中国”也看不到他“自己”,而且画得奶油味十足。与他的“初潮”《西藏组画》和《泪水洒满丰收田》的混沌磅礴已不能并论,就是与美国时的《吻》系列相比,也越见苍白羸弱。陈丹青在美国十几年,江河日下,境况惨淡。回到中国,在辞去清华美院博导之后,国家画院为他无偿提供工作室和模特儿,他的条件比之美国已是好之又好,但他在艺术上,却未能有正比的建树。

袁运生和周瑾到了。袁运生年已七十有二,依然气宇轩昂。八字胡,马尾辫,目光睿智,神色从容。伟岸的身躯,把身后的周瑾都给屏蔽了。

袁运生竟还记得我。紧紧握手。坐下,看到画册和报纸,袁运生问:“你们在谈陈丹青?”

丁绍光说:“简繁说陈丹青当婊子立牌坊。”

我说:“我是说,陈丹青得了便宜卖乖。”

袁运生“嗯”了一声。

我对袁运生解释说:“陈丹青的才华毋庸置疑,我至今敬佩。这是前提。而今他在中国,比在美国滋润得多,却俨然成了老愤青。说当下的中国体制限制了他的发展,他回国这十年,是他‘梦想破碎的十年’。很多人因怀念他当年的成就,也说当下的中国体制荒废了陈丹青的艺术天才。中国当下的确存在很多问题。我的问题是,美国没有这类问题,陈丹青为什么不留在纽约不受限制地自由发展自己的艺术天才?”

袁运生说:“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不简单。”

丁绍光说:“陈丹青在美国的情形我们都了解,吃老婆的软饭,找不到北。”他瞟了一眼袁运生,赶快修正,“当然,这不丢人。问题是,他回到中国享尽名利,却未有建树,让我瞧不起。”

我说:“他在洛杉矶的画展我去看过,门可罗雀。自己悄然无声地挂上去,再悄然无声地取下来。自己花钱运过来,再自己花钱运回去。”

丁绍光说:“陈丹青以《西藏组画》一举成名。他们说,陈丹青的初潮就是高潮,此后便阳痿不举了。”

周瑾说:“陈丹青实际是‘文革’主题画创作的受益者。那个时候中国美术界完全受苏联主导。陈丹青受俄罗斯绘画特别是苏里科夫的影响,他的《泪水洒满丰收田》就是标准的苏里科夫风格。他的研究生毕业创作《西藏组画》,则是《泪水洒满丰收田》的延续。他后来到了美国,视野扩展了,同时也迷失了。反而画主题画时,他就盯着一个苏里科夫,画了一幅好油画。”

丁绍光说:“陈丹青现在江郎才尽画不出来了,如果他在纽约,根本没有他说废话的地方。但在中国,中国的社会体制却被他用作遮掩自己艺术无能的借口。所以,中国不是荒废了他,而是让他得以继续保持口头的‘雄起状’。陈丹青是个聪明人。但从更聪明的高度说,他也怪可悲的。就像范曾得益于权贵却反咬其主。”

周瑾说:“陈丹青在中国有发言的环境,在海外有吗?不管是你陈丹青还是比你更牛的什么斗士,还真的得依赖现有体制生存。这就是我们社会奇特的生存法则,无论是唱颂歌或者煞风景,都在利用。”

丁绍光说:“是啊,大家都在利用,就看你会不会利用。不但要会利用,还要会装。装出气质、装出深度、装出独立精神、装出自由思想、装出特立独行,争取做到哗众取宠,有影响力。”

袁运生回避批评陈丹青,说:“这么多年来,我看惯了纷纷扰扰的世事,听多了各种喧嚣和口号,认识到一个问题,批判性和对抗性仅仅是一种姿态,代替不了建设。所以我一回到美院,就申报了‘中国传统雕塑的复制与当代中国美术教育体系的重建’课题,在研究生部创建以此课题为核心的研究中心。”

丁绍光问:“进展得怎么样了?”

袁运生说:“五年前取得教育部立项,至今已对河南、陕西、山东、甘肃、山西、云南几省实行了系统性的石雕遗产考察。今年起,开始将研究成果演变为美术学院教材的工作,与中央电视台合作,为创建中国自己的美术教育体系的基础性研究,做出具体可操作的教学电视片。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可能因为我第一次听他表述回国后的作为,袁运生特别对我说:“我是个很中国的画家。对于中国文化,我用全部的身心去理解。越接近它,越觉其深不可测,越是敬畏。”

袁运生的话和他说话的神情、语气,让我感动。再看丁绍光,他与袁运生对面而坐,架着膀子跷着腿,虚起眼睛深吸一口烟,做深沉思考状。我想,袁运生建设,陈丹青批判,丁绍光是什么呢?传记专题片介绍丁绍光“世界美术史最具影响的一百名大师排名第二十六”、“唯一的华人”,他在片中假作谦虚说:“起码我应该排在八大山人后面,这对八大山人太不公平了。”这就是丁绍光,牛皮吹破了天,还装得很谦卑、客观。且不说世界和历史,就说中国和眼下,袁运生、陈丹青和丁绍光三人排名,丁绍光必在袁、陈之后,恐怕连丁绍光自己都不会有异议。▲◆★●■☆

 

八十年代中国驻外使馆惨案:翻译因一句话枪杀9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0774.html

金羊网 2015-10-21:核心提示:1982年7月29日上午,我国驻M国大使馆的9名外交人员惨死在枪口下。制造这起惨案的,竟然是大使馆的翻译。

本文摘自:《快乐老人报》2014年2月20日第16版,作者:《快乐老人报》编辑部,原题:《9名驻外使馆人员惨死翻译枪口》

1982年7月29日上午,我国驻M国(文学城编辑注:M国代指莫桑比克)大使馆的9名外交人员惨死在枪口下。制造这起惨案的,竟然是大使馆的翻译。

对准头部就是一枪

1982年7月29日,M国夏季的黎明前,我驻M国使馆区格外宁静。当地时间7时左右,使馆翻译唐健生起床后刷完牙又洗了个澡,坐在床边发呆。7时25分,他猛地站起身,把一支已上膛的手枪和24发子弹放进裤兜,冲出屋门。

唐健生从7楼来到5楼,叫开与他在一个办公室工作的翻译王某的门。王问:“有什么事?”唐说:“想向你借手提包。”当王把手提包递给唐时,唐掏出手枪对准王的头部就是一枪,王应声倒地,唐迅速把门反锁上。他下楼来到楼外餐厅,急急忙忙吃了早点,马上返回到5楼,叫开机要员许某的门。许和妻子陈某正在屋里吃早饭,陈问唐:“有事吗?”唐随即回应:“没什么事,想找老许聊聊。”不等夫妇二人再开口,唐掏出手枪对准许和陈的头部连发两枪,将许和陈当场打死,随即反锁上门,乘电梯回到7楼,去找使馆一等秘书、办公室张主任,声称要和张说说话,随即开枪将其打死。

9名使馆人员不幸罹难

接着唐又返回到4楼找到政务参赞老史。此时,老史和夫人、使馆医生王某同时将两个房门打开,唐一看不好下手,便伪装向王要药,把王骗到8楼医药室,将她枪杀。此刻,已到8时30分,当时大使馆有要事找机要员,因到处都找不到便将机要室撬开,发现两名机要员已惨死在血泊之中。使馆领导立即下令将大楼前后铁门锁上,同时派人报告M国外交部和警察署,请求协助捉拿凶手。

唐健生仍在穷凶极恶地继续作案,又有4名使馆人员倒在他的枪口下……唐打死9人后,跑到地下室后把全部电话线扯断,切断了使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这时,M国警方已派警察包围了使馆。唐健生知道插翅难逃,即返回宿舍,写了一张“我停止行动”的字条扔下楼,同时,把手枪和剩余的14发子弹也扔到使馆院外的小花园中。他走到楼底层传达室门口,被戴上了手铐。

惊天惨案竟缘于一句话

唐健生原籍江西,出生在一个干部家庭,上学、当兵时都十分优秀,参加工作后,曾多次受到表彰。也许正是因为自身的优秀,他把自己看成是身居高位的英雄,盛气凌人,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容不得他人对自己的半点冷漠。

唐健生供称:案发前的6月17日下午,他陪翻译居某到市中心医院看病,因找不到医生,居某病情突然发作,唐马上给使馆打电话报告,请示经参处一秘李某:“居犯病了,怎办?”李答:“该怎办就怎办!”唐一听很生气地说:“你怎这样说话?”李又答:“本来就是,该怎办就怎办嘛。”随后,两人在电话里发生了争吵。唐回到使馆后,找到李,两人一起找史参赞评理,唐竟动手打了李两个耳光,史参赞当即对唐提出批评。唐健生最终被停职检查。

7月12日晚,在使馆举行的会议上,唐健生作了检查,但大家认为,检查不够深刻。唐怀疑这个会是提前布置的,是有意对他报复。7月19日,使馆领导通知唐8月7日回国。随后,商务处也通知唐的妻子随唐一起回国。唐又认为这是搞株连,无论使馆领导怎样解释,唐都不肯相信。盛怒之下,他决定用前些天向M国总统府警卫营上尉营长借的苏制五九式手枪进行报复。7月28日下午,他趁妻子工作外出之机,在其宿舍将他为什么行凶录了音,并写了与妻子离婚的声明。

7月29日上午,唐健生制造了这起骇人听闻的惨案。中央有关领导立即指示外交部采取紧急措施,速派专机把凶手押回国内交公安部门依法处理。8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预审处正式接手此案。12月13日,唐健生被判处死刑并被执行枪决。 ▲◆★●■☆

 

沙特俄罗斯石油争霸升级 中国坐收渔利★★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1532.html

多维 2015-10-21:中国海关10月21日公布了中国9月原油进口数据显示,中国9月从沙特进口原油同比下滑16.5%至96.171万桶/日,俄罗斯超过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9月份原油供应国。

数据并显示,中国9月从伊朗进口原油同比下滑17.3%至41.645万桶/日;中国9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同比上升42.%至98.359万桶/日。

沙特新国王萨勒曼:新一轮石油战一触即发

据综合媒体报道,沙特在亚洲市场的供应霸主地位曾经一度无人挑战,而这些年来俄罗斯一直在为打入亚洲市场拼命努力。如今沙特开始反击,大打折扣抢占欧洲地盘,搞得俄罗斯“后院起火”。

当俄罗斯总统普京带领俄罗斯重新成为中东的一个重要存在之后,沙特阿拉伯开始向俄罗斯传统的市场产开了攻势。沙特开始以低价向波兰出口石油。

在最近一次的投资论坛上,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Igor Sechin对于沙特阿拉伯进入波兰市场进行了抱怨。Igor Sechin表示,“沙特人在波兰市场上正在积极的倾销石油”。其他的俄罗斯公司的高官们表示了相似的担忧。Tatneft公司高层Nikolai Rubchenkov表示,“这是不是西方石油市场的一次重新洗牌?政府难道不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俄罗斯公司在西方市场的利益中么?”

欧洲交易商和精炼商们确认沙特正在以一个非常低的折扣向他们提供原油,这一价格要比俄罗斯提供的原油报价更加吸引他们。尽管东欧各国的精炼商在技术上依赖于俄罗斯的原油,但是俄罗斯的石油公司已经表示了担忧。

沙特过去一直把业务重心放在美国和亚洲市场,而俄罗斯则是欧洲市场的主要供应国,特别是东欧的前苏联国家。

在20世纪70年代,沙特一半的原油供应给欧洲,但是之后随着苏联西伯利亚地区通向欧洲的石油管道建成,沙特将重点转向了亚洲市场。那时的亚洲地区需求上涨,沙特可以在亚洲市场拿到一个更好的价格。沙特在欧洲的市场份额持续下跌。2009年,沙特仅占欧洲市场的5.9%。2011年,俄罗斯占欧洲市场份额达到顶峰,至34.8%。近些年中,沙特正在慢慢提高自己的欧洲的市场份额,2013年达到8.6%。但是之前沙特还从未染指波兰市场。

欧亚市场争霸战

像很多中欧和东欧国家一样,波兰长期以来都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客户。去年,波兰大约四分之三原油进口来自俄罗斯,其余的来自哈萨克斯坦和其他欧洲国家。但是,波兰一直是欧洲各国努力降低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中的核心国家。自俄罗斯去年吞并克里米亚之后,波兰已经开始增加自己的军费支出。此外,波兰还积极与其他小邻邦加强联系。波兰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宣布将修建通过波罗的海的天然气管道,以保证他们减少未来对于俄罗斯天然气供应的依赖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新的且可靠的供应商从天而降。对于沙特来说,在亚洲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沙特需要扩展亚洲以外的市场。

克里姆林宫和俄罗斯的石油公司长期以来已经感知到欧洲正在试图实现其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俄罗斯也在寻找新的市场。到2000年时,俄罗斯几乎所有的石油出口都是去往欧洲。但是在去年,这一比例下降至不足三分之二。

在亚洲市场,俄罗斯成了沙特实实在在的挑战者。5月,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甚至暂时超越了沙特。现在沙特卷入到了为争夺市场份额的价格战之中,不仅仅是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还有所有非欧佩克产油国。非欧佩克产油国正在进入到俄罗斯的传统市场中。

这可能会引发全球最大的两个石油出口国之间更激烈的争斗,而两国已经在叙利亚冲突问题上出现了争执。目前,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预测原油需求将在明年出现适度增长。但是如果中国经济表现持续低于预期,那么市场可能对于沙特和俄罗斯来说变得非常有限。两国经济都极度依靠石油出口,而保证自己的市场份额更是关乎到自己的生死。

原油竞争对于目前普京的重大政策来说是一个危险的暗流。普京希望当其盟友伊朗重新进入市场之后,俄罗斯或能从通过叙利亚的新石油管线中分享到一些利润。此外普京希望阻止沙特在叙利亚建立原油出口路线。现在,俄罗斯在欧洲能源市场的地位正在遭受威胁,普京决定在其任期内解决叙利亚冲突问题的决定正在不断上升。▲◆★●■☆

 

官方遮遮掩掩:刘胡兰被杀掉的真实原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10/21/4650694.html
冯学荣 2015-10-21

阎锡山的军队为什么要杀刘胡兰?传统史书在这方面,一直采取了吞吞吐吐的态度。关于刘胡兰就义的课文原文,也没有提及阎锡山的部队杀害刘胡兰的原因,而采用了放大刘胡兰红色身份的做法、有意引导中小学生认为:刘胡兰死于她的党派身份。事实上,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起到了欲盖弥彰的作用。本文摘自冯学荣个人博客,原题为《阎锡山为什么杀刘胡兰》。

刘胡兰

常识告诉我们:所有杀戮都有动机,没有无动机的杀戮。

阎锡山的军队为什么要杀刘胡兰?传统史书在这方面,一直采取了吞吞吐吐的态度。关于刘胡兰就义的课文原文,也没有提及阎锡山的部队杀害刘胡兰的原因,而采用了放大刘胡兰红色身份的做法、有意引导中小学生认为:刘胡兰死于她的党派身份。

事实上,这种遮遮掩掩的做法,起到了欲盖弥彰的作用。

那么,阎锡山的部队当年到底是为了什么、非要杀死这个年仅14岁的小女孩呢?其实,一些资料还是模模糊糊地有所提及、因而还是有迹可寻的——因为刘胡兰参与杀死了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村长——石佩怀。

中国内地的一些公开材料,对于刘胡兰参与谋杀案件的这个记录,例如以下:

例一:山西省政治协商会议所编的《山西文史:少女刘胡兰之死前后》,对于刘胡兰被杀的原因,持的是这样的公开说法:

“…….云周西村伪村长石佩怀,为阎匪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是人民群众的死对头。一九四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被刘胡兰配合区长陈德照和武工队员处死。消息传开,驻扎在大象镇的阎匪七十二师二一五团一营的头目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于是,刘胡兰等七位烈士惨遭杀害……..”

文字很显浅,记录很清楚,不需要我注释了——是刘胡兰参与杀死村长石佩怀在先,阎锡山部队捕杀刘胡兰在后——国民党部队杀刘胡兰,并非是无缘无故的。

例二:河北省政治协商会议主办的《文史精华》2011年第10期,刊登了石耘的一篇文章《杀害刘胡兰的凶手伏法记》,文章在这一点上,说法也是相同的,原文照录如下:

“……1946年12月21日,刘胡兰积极配合武工队,将云周西村反动村长石佩怀处死。阎锡山所部国民党军队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记录吻合——是刘胡兰杀村长在先,国民党杀刘胡兰在后。

例三: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人民网“党史频道”下辖的栏目“永远的丰碑”,于2013年1月12日刊登的《刘胡兰生平简介》一文,说法也是基本相同的,原文如下: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

可见,尽管吞吞吐吐,中国内地的各种公开资料,其实也并没有绝然否认这个事实——是刘胡兰杀人在先,因而被杀在后。

尽管上述各种公开资料,对于刘胡兰参与谋杀村长石佩怀一案,用了诸如“伪村长”、“人民群众的死对头”、“反动村长”、“当地一害”…….等等各种政治化的词汇为她开脱,但是,无论如何修辞,真相仍然是铁板一块:刘胡兰参与谋杀了村长——村长石佩怀的思想表现反动不反动,那是另一回事,有一点是肯定的:村长石佩怀也是一个人,也是中华民国的一个公民,他和刘胡兰一样,都是中华民国的一名合法公民。

那么,既然如此,问题就来了:一个年仅14岁的少女,她懂政治吗?她了解自己的利益所在吗?她确切地知道什么叫做“革命”吗?她真的明白什么是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有利的吗?而她又是否知道——革命最终能带来什么吗?又是谁,将一个年仅14岁的、不谙世事的幼小女孩子,拖进了国内革命斗争的战壕里?

OK,退一步,我们假设这个女孩子尽管年仅14岁,但是却有着一颗70岁的政治头脑、老成谋国、懂得“救国救民”之道,那么,即便如此,一个年仅14岁的女孩子参与谋杀一个立场倾向于国民政府的村长,是否正当?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引入两个概念——“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

即便我们假设这场内战正当,那么杀一个村长,仍然有必要区分——这个村长,算不算一个战斗人员?如果他不算战斗人员,那么我们杀死这个村长,和当年滥杀中国平民的日本鬼子,又有什么区别?

抓住要点了——区分“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成了在本案中辨别是非的一个铁标准。

那么,这个村长石佩怀,是不是一个“战斗人员”?关键在于“派粮派款、递送情报”这两条指控,能否使村长石佩怀的“战斗人员”身份得到确立。

首先,刘胡兰案件材料指控的石佩怀为阎锡山“派粮派款、递送情报”等“罪状”,未必属实,但是,为了探讨这些事情的性质,笔者在此,权当它们是属实的。

首先看“派粮派款”这一条。笔者认为,这一条不足以使石佩怀成为“战斗人员”。理由是:所谓“派粮派款”,其实就是正常的税收工作,石佩怀作为一村之长,无论在战时还是非战时,为政府征收税款,是合法的、正常的、份内的行为,无可厚非。石佩怀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做错。

其次看“递送情报”这一条。“情报”又可以分为“军事情报”和“非军事情报”——如果石佩怀给阎锡山递送的是非军事情报,则当然是份内之事,无可厚非。而就算它是军事情报,恐怕石佩怀也罪不至死——试问:一个小山村的军事情报,能有多大的价值?

再退一步而言,就算石佩怀是为国民党搜集了军事情报,那么石佩怀也应该由“人民军队”逮捕、并由“人民军队”的军事法庭予以审判…….总之,无论如何,处决石佩怀一事,也轮不到一个年仅14岁的乡野少女下手。

不要说一个在内战中给国民党军队递送情报的村长,就算是国民党的警察,都不能算是战斗人员。1950年前后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绝大部分的国民党警察,都被免于追究,并都接受了新政权的改编、只是换了一套新制服、照旧上班、照领工资。

试问,在整场内战的过程中,给国民党军队提供情报的,又何止石佩怀村长一人?如果细究起来,国民政府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吏、警察、保长、乡绅、检察院、法院、新闻记者…….甚至不少人民群众,恐怕都干过这一类的事情。如果他们全部都该死的话,那么恐怕得来一场旷日持久大屠杀,才能杀得完。

讲到这里,诸位恐怕应该明白了,刘胡兰一案的真相是:一个未成年的农村少女,不幸涉足内战、而且参与了谋杀村长的命案,并最终因此而被国民党军队报复杀死。

但是,话说两边,那么阎锡山部队这一边,又有没有做错?答案也是很明显的:阎锡山这一边,也是做错了。因为尽管刘胡兰犯下了杀人大罪,但她毕竟是一个年仅14岁的小女孩,未成年人,罪不至死,而退一步来说,就算是要处决,恐怕也犯不着对一个小女孩动用“铡刀”这种极度恐怖、凶残至极的刑具。冯学荣▲◆★●■☆

 

中国率先研制出潜艇隐身衣 可在水下彻底消失★★★
http://news.ifeng.com/a/20151023/45968337_0.shtml

2015年10月23日 凤凰视频

中国科学家研制新物料 让潜艇成“变色龙”或穿“隐形衣”

两队中国科学家制造出两种新物料,可以让潜艇避过敌方水底声呐系统的追踪。其中一种物料可以让潜艇变成“变色龙”,另一种的效果则像《哈利波特》中的“隐形衣”。

这种变色龙式陶瓷物料是由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研究员们研制的。这种物料可以改变接触潜艇的声波,比如由反潜船舰发出的脉冲,从而让声波无法起到锁定水底威胁的功效。

这意味着,负责分析潜艇声波图的声纳操作员,可能会误以为声波触到的是一头鲸鱼,或者是一大群鱼类,甚或是一艘友方潜艇。

研究员们称这种物料为声子晶体。最近几年,各类声子晶体已经被开发出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控制、指引、修改声波的功能,但它们都有一个限制。

一旦被创造出来,声子晶体的物理特性就永久固定,也就是说,敌方有可能会发现其声学规律。

但由郑海荣教授领导的这个中国团队,解决了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可以控制声子晶体改变自身声学规律的特性,而改变的方法类似变色龙变色。

在期刊Physical Review Applied发表的论文中,郑教授的团队展示了新物料如何能够在不同温度下改变自身声学特性。比如,当温度升高20摄氏度时,声波频率就可能改变20%。

很多国家都有做声子晶体的研究,因为这些物料有军用和民用的潜力。今年较早前,新加坡有研究员称,理论上,通过声子晶体涂层,让潜艇无法被声纳发现,是可能的。
另一队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可能走得更远,这得益于政府投入大笔资金支持军事科研。

西安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教授吴久汇称,他的团队已经开发出可做潜艇的“隐形衣”的原型。这种涂料可以让一个智能电话大小的物件变得声纳无法发现,即使是发出低频声波的时候也发现不了。

为了避免被发现,潜艇不仅要避开敌方的声纳,还要防止自身发出低频声波被敌方监听到,比如潜艇的引擎,或者潜艇上成员的声音。

吴久汇说:“目前没有潜艇可以避开低频追踪。我们的研究会改变海底的躲猫猫游戏。”

“军方希望得到最简答的解决办法,因为这就可靠……他们可能会希望直接达到’看不到’的效果,而不是采取伪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