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3天两作指示 要求严查责任人★★★★

名人名言: 8、生活篇:生活本身也就是艺术雾里看花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慎
☆心狂,目盲,耳聋,以三悻率人者难矣。--尉僚子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蔡锷
☆取得战争胜利的军队是精锐的军队,而不是庞大的军队。--华盛顿
☆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虽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乘其所之也。--孙子

今 日 看 点:2015-08-17▲◆★●■☆

习近平3天两作指示 要求严查责任人★★★★
http://news.ifeng.com/a/20150817/44443842_0.shtml
敢跟巡视组拍桌子的市发改委主任胆子有多大★★
http://bbs.voc.com.cn/topic-6700158-1-1.html
中央机关绝非净土 有人搞团团伙伙★★
http://news.ifeng.com/a/20150817/44449639_0.shtml
中央没必要对天津事故官官相护★★★★
http://news.sohu.com/20150817/n419005142.shtml
美方要求中国人员停止在美秘密追查逃犯★★★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50817/907421.shtml
迷失的3亿新工人: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http://news.ifeng.com/a/20150731/44319732_0.shtml
周恩来为何当不了接班人?毛泽东说出最大缺陷★★
http://history.sohu.com/20150817/n418805165.shtml

习近平3天两作指示 要求严查责任人★★★★
http://news.ifeng.com/a/20150817/44443842_0.shtml

2015年08月17日 人民日报 作者:陆侠

原标题:应对突发事件,“信任共同体”很重要(人民时评)

面对这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中央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严查严办是确定无疑的

距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已经5天了。几天来,从中央领导到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牵挂着天津。肆虐的火焰吞噬了生命和财产,也灼烧着人们的心,舆论场满是对惨烈悲剧的震惊、对救火英雄的痛惜,更有对抢险救援、善后处置的关切与追问,也有一些质疑和传言。

事故发生3天之内,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伤员,严查事故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继13日刘延东、郭声琨等领导同志急赴现场指挥救援、慰问伤员之后,李克强总理16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赶赴天津,看望慰问消防队员、救援官兵和伤员及受灾群众,部署下一步救援救治、善后处置和安全生产工作。

面对这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中央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严查严办是确定无疑的。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这样的大案都要一查到底、公开处理,还有什么必要对一起安全事故有所保留和隐瞒?又怎么可能“官官相护”?想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有些疑虑是多么没有根据、没有必要。

只是,这起事故的处理难度,显然超出了我们的经验。无论是救援人员,还是采访记者、化工专家都承认,天津港“8·12”特大事故的燃爆现场具有高度复杂性,即便5天过去,前方还不能够宣布现场险情已经完全排除,相关事故原因也未能拿出阶段性调查结果。燃烧、爆炸往往会彻底破坏现场,此类事故的具体原因,调查难度极大,注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心急是没用的。

越是复杂,越容易引起舆情的关注甚至揣测。事故面前,及时发布事故处置信息,并不比洒向火场的灭火剂次要。公众对事故信息的需求,是与事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成正比的。越是严重复杂的事故,越应该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否则就容易发生“次生舆论灾害”,造成舆论上的被动,恶化事故处置的舆论环境,甚至给救援、调查、善后等实际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应该坦承,作为权威信息的提供方,我们的政府部门总想在把情况搞清楚、把证据搞确凿后再向公众发布信息,这与公众特别是舆论对事故信息的急切需求有明显落差。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相互理解:政府要充分理解公众的信息需求,尊重公众特别是事故中受伤害人及其亲属的知情权,随事故处置进程及时发布信息,让事故处理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坚决改变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做法;公众舆论对政府的谨慎和郑重其事也应给予理解,尤其应充分相信政府是想把事情办好的,一味的质疑和否定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事故具体原因调查难度大、需要时间长,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可慢慢来。有些情况,如涉事企业是否违规违法、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是否到位等,是可以较快查明的,这就不能等。当然,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对舆情的回应,应当以实事求是、经得住考验为第一要求,不能迫于舆论压力而仓促言事。政府希望发布的、老百姓希望了解的,都应是负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信息。

政府部门希望尽量提供确凿的信息,公众和媒体希望及时了解更多情况,两种怀着同样目的但处于不同境遇的力量,如何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这是信息时代的新考题。当此之时,救援还在继续,确定人员伤亡情况还在紧张进行。当此之际,信任最为宝贵,我们需要成为一个“信任共同体”,天灾人祸我们一起面对,不要被各种“负面猜想”牵着鼻子走。《人民日报》( 2015年08月17日05版)▲◆★●■☆

 

敢跟巡视组拍桌子的市发改委主任胆子有多大★★
http://bbs.voc.com.cn/topic-6700158-1-1.html

作者:吴若愚

8月1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巡视工作条例>背后的故事(一)》”一文,其中提到,2014年9月4日至10月11日,湖北省委巡视组对武汉市蔡甸区进行巡视期间,发现前任区委书记、现任市发改委主任吴清涉嫌严重违纪。在巡视组与其约谈时,吴清藐视巡视、态度恶劣,竟然拍桌子说狠话,出口伤人、对抗组织。

该文称,北省委“五人小组”听取该组汇报后指出:“要提高巡视工作的威慑力度。这次一定要抓典型,凡是对巡视工作有抵触的,像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那样一种态度,就要处理。一个党员干部,对巡视谈话监督都这样,如何对待群众?如何对待一般监督?简直是胆大包天!这样的事情要抓典型,要震慑。”(澎湃新闻网)

一个市发改委主任,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敢跟省委巡视组拍桌子搞对抗?说白了,吴清就是平时跋扈惯了,在他的意识里,与他这个发改委主任相比,巡视组的人员既没有官阶,也没有职别,会有什么能耐,能把自己怎么样?

也许吴清认为,自己是某领导提拔的官员,他只能听从领导的。省委巡视组的成员又没有什么职务,于是便不把巡视组放在眼里了。其实,吴清想错了,今天的巡视组看似没有职位,实际上却代表着高层意志。中央巡视组行驶中纪委的权力,各省巡视组代表的是省纪委的意志。巡视组虽不能像古代的“钦差大臣”直接用尚方宝剑对贪官先斩后奏,但他们反馈到中纪委或省纪委的信息却能直接决定官员的命运。

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巡视工作条例>背后的故事(一)》”一文中,人们了解到,巡视组在巡视期间,“发现前任区委书记、现任市发改委主任吴清涉嫌严重违纪。”很显然,巡视组是发现了吴清涉嫌严重违纪后才对其约谈的,说明省纪委就如山间寻猎的猎人,早已锁定了目标,而猎物却始终蒙在鼓里。

吴清被省委巡视组约谈,说明在这之前巡视组已经从很多渠道掌握了吴清的问题,而吴清却还蒙在鼓里,于是在约谈时藐视巡视组。当然,假如吴清没有问题,或许其大发脾气也可以理解。但是吴清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在面对组织调查时本应积极配合,弄清问题。可是吴清的态度却是发火、拍桌子,口出脏话,这样的态度本身就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这无疑又给本来涉嫌严重违纪的自己增加了一条罪名。

可以断定,凡是被巡视组约谈的对象,没有一个没问题的,而吴清又公开与巡视组对抗,必然成了反面典型,等着他的必然是严肃处理。从吴清对巡视组的态度,人们分明看到了一个飞扬跋扈,目中无人的地头蛇的形象。就如中纪委文章所说,“一个党员干部,对巡视谈话监督都这样,如何对待群众?”吴清连巡视组都敢藐视,还有他不藐视的吗?吴清如此目空一切的态度,在其权力所辖范围内岂能不为所欲为?这样的干部,不拿下就对不起人民群众。▲◆★●■☆

 

中央机关绝非净土 有人搞团团伙伙★★
http://news.ifeng.com/a/20150817/44449639_0.shtml

2015年08月17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

原标题:从严治党的重要制度支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实行统一名称、统一管理。这是党中央依据党章规定,从形势判断和目标任务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举措。

派驻监督是党的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我们党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派驻监督的探索,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党的纪律检查组或纪律检查员。”十五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纪律检查机关对派出机构实行统一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36条规定,派驻机构对派出机关负责,履行监督职责。这正是对党章规定派驻机构职责定位的遵循。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然要求党内监督全覆盖。当前,派驻监督与落实党章规定、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作用也还没有发挥到位。首先是派驻范围有空白,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有140多家,十八大前只派驻了50多家,且主要是向政府部门派驻,党要管党,就应当给党的工作部门派;派驻形式和派驻机构名称不统一,一些派驻纪检组工作定位不准、职责不清,对参与驻在部门业务乐此不疲,监督责任却被放在一边,造成主业荒疏;还有一些派驻干部把纪检组当成养老的地方,不会监督、不愿监督,缺乏担当精神、怕得罪人,监督执纪问责成为一句空话。

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地位重要、权力集中、影响力大,理应在加强党的建设、执行党的纪律上走在前列。从信访、巡视和审计等渠道,以及纪律审查中发现的情况看,中央机关绝非净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同样严峻复杂。有的党组织、党员干部不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松弛,对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不力,党的建设抓而不实、责任虚化。有的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四风”依然禁而不绝,防止反弹任务艰巨。有的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甚至团团伙伙,

存在违规选任干部、人事档案造假问题。有的下属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疏于管理、弊端丛生,领导干部违规兼职取酬。有的在项目审批、资金分配、资产管理等环节以权谋私、设租寻租问题突出。出现这些问题,根子正是在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弱化,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不落实、监督责任缺失。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如果看不住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的权力,中央机关不能在从严治党上做出榜样,就谈不上以上率下,反倒会上行下效、带坏风气。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纪检体制改革的实践总结,是贯彻四中全会要求、依规治党的制度成果。中央决定,中央纪委在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设立派驻机构、实现全覆盖,对机构名称、责任权限、工作关系、管理保障、组织领导等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对派驻工作强有力的指导,也是强有力的规范,昭示了党要管党的责任担当和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

中央精神就是定音鼓,形势任务就是动员令。各省区市党委、纪委也要按照中央精神,紧密联系实际,正视和解决派驻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本地区纪委派驻机构建设取得实效。▲◆★●■☆

 

中央没必要对天津事故官官相护★★★★
http://news.sohu.com/20150817/n419005142.shtml

2015-08-17: 【编者按】

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至今,舆论场满是对惨烈悲剧的震惊、对救火英雄的痛惜,更有对抢险救援、善后处置的关切与追问,也有一些质疑和传言。

人民日报8月17日的“人民时评”栏目刊文指出,面对这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中央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严查严办是确定无疑的。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这样的大案都要一查到底、公开处理,还有什么必要对一起安全事故有所保留和隐瞒?又怎么可能“官官相护”?想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有些疑虑是多么没有根据、没有必要。

文章表示,燃烧、爆炸往往会彻底破坏现场,此类事故的具体原因,调查难度极大,注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心急是没用的。当此之际,信任最为宝贵,我们需要成为一个“信任共同体”,天灾人祸我们一起面对,不要被各种“负面猜想”牵着鼻子走。以下为全文:

距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已经5天了。几天来,从中央领导到社会各界,都在关注着、牵挂着天津。肆虐的火焰吞噬了生命和财产,也灼烧着人们的心,舆论场满是对惨烈悲剧的震惊、对救火英雄的痛惜,更有对抢险救援、善后处置的关切与追问,也有一些质疑和传言。

事故发生3天之内,习近平总书记连续两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救治伤员,严查事故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人,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继13日刘延东、郭声琨等领导同志急赴现场指挥救援、慰问伤员之后,李克强总理16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赶赴天津,看望慰问消防队员、救援官兵和伤员及受灾群众,部署下一步救援救治、善后处置和安全生产工作。

面对这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中央的态度是明确而坚决的,严查严办是确定无疑的。

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这样的大案都要一查到底、公开处理,还有什么必要对一起安全事故有所保留和隐瞒?又怎么可能“官官相护”?想明白这一点,就会知道有些疑虑是多么没有根据、没有必要。

只是,这起事故的处理难度,显然超出了我们的经验。无论是救援人员,还是采访记者、化工专家都承认,天津港“8·12”特大事故的燃爆现场具有高度复杂性,即便5天过去,前方还不能够宣布现场险情已经完全排除,相关事故原因也未能拿出阶段性调查结果。燃烧、爆炸往往会彻底破坏现场,此类事故的具体原因,调查难度极大,注定需要较长的时间,心急是没用的。

越是复杂,越容易引起舆情的关注甚至揣测。事故面前,及时发布事故处置信息,并不比洒向火场的灭火剂次要。公众对事故信息的需求,是与事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成正比的。越是严重复杂的事故,越应该公开透明地发布信息,否则就容易发生“次生舆论灾害”,造成舆论上的被动,恶化事故处置的舆论环境,甚至给救援、调查、善后等实际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应该坦承,作为权威信息的提供方,我们的政府部门总想在把情况搞清楚、把证据搞确凿后再向公众发布信息,这与公众特别是舆论对事故信息的急切需求有明显落差。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相互理解:政府要充分理解公众的信息需求,尊重公众特别是事故中受伤害人及其亲属的知情权,随事故处置进程及时发布信息,让事故处理在公开透明的情况下进行,坚决改变那些已经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做法;公众舆论对政府的谨慎和郑重其事也应给予理解,尤其应充分相信政府是想把事情办好的,一味的质疑和否定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态度。

事故具体原因调查难度大、需要时间长,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可慢慢来。有些情况,如涉事企业是否违规违法、政府有关部门监管是否到位等,是可以较快查明的,这就不能等。当然,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对舆情的回应,应当以实事求是、经得住考验为第一要求,不能迫于舆论压力而仓促言事。政府希望发布的、老百姓希望了解的,都应是负责任的、经得起检验的信息。

政府部门希望尽量提供确凿的信息,公众和媒体希望及时了解更多情况,两种怀着同样目的但处于不同境遇的力量,如何形成应对突发事件的合力?这是信息时代的新考题。当此之时,救援还在继续,确定人员伤亡情况还在紧张进行。当此之际,信任最为宝贵,我们需要成为一个“信任共同体”,天灾人祸我们一起面对,不要被各种“负面猜想”牵着鼻子走。(原标题为《应对突发事件,“信任共同体”很重要》)▲◆★●■☆

 

美方要求中国人员停止在美秘密追查逃犯★★★
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50817/907421.shtml

2015-08-17 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杨宁昱

核心提示:报道称,美国国务院近几周对北京官员发出警告,要求停止这些行动。

参考消息网8月17日报道 台媒引述美国《纽约时报》16日报道称,美国国务院对北京政府发出警告,要求中国大陆“特务”勿在美国出任务,进行对大陆逃犯施压、逼迫他们返回大陆的“猎狐行动”。

据台湾“中央社”网站8月17日编译报道,《纽约时报》引述不具名美国官员的话说,北京的“猎狐行动”是针对因贪污等不法行为遭到全球通缉的逃犯,目的是让他们回国,追回不法所得。

报道称,美国国务院近几周对北京官员发出警告,要求停止这些行动。

《纽约时报》称,这些“特务”最可能是持旅游或商务签证入境美国,他们行事像是间谍,但却是在官方掩护下行动。

《纽约时报》引述大陆公安部说,去年全球有超过930名嫌疑人遭“猎狐”遣返大陆。▲◆★●■☆

 

奥巴马政府警告中国海外“猎狐”人员★★★
http://news.ifeng.com/a/20150817/44448296_0.shtml

2015年08月17日新华通讯社

原标题:美给中国海外猎狐发警告,搞什么飞机?

《纽约时报》16日报道,奥巴马政府对中国海外猎狐行动的工作人员发出警告(点击查看新闻),还指责中国追贪人员在美国从事“秘密工作”。

这样的表态让人颇感惊异。为什么?因为美方不止一次地承诺加强同中方的反腐败合作。

在上月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上,中美达成的127条成果清单中,在反腐败合作一项上有详细内容。美方除了决定在联合国、G20、APEC等多边框架下加强与中国的反腐败合作外,还承诺“愿与中方一道,在2015年至2016年间,尤其是2016年中方担任G20主席国期间,为打击跨国腐败作出表率,包括实施G20相关反腐败准则。”

一面表现出积极的合作姿态,而另一面却发出警告,美国的作法实在令人费解。这不禁让中国民众产生这样的疑问:美国的屁股到底是坐在贪官那边还是在正义这边?

要说到两国反腐合作,美方应该不会比中方陌生。

实际上,根据1997年中美元首共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在1998年设立了中美执法合作联合联络小组。2004年,正是通过这一机制,美方将侵吞中国银行开平支行数亿美元资金的主犯余振东遣返中国,成为中美司法合作的第一个成功案例。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更加重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反腐合作,赢得了广泛国际认同和尊重。中美间也逐步加强了反腐合作。

去年APEC北京会议发表了《北京反腐败宣言》,成立APEC反腐执法合作网络,在亚太地区加大追逃追赃等合作,携手打击跨境腐败行为。美国是签署宣言的国家之一。

紧接着的G20峰会又核准《2015-2016年G20反腐败行动计划》,要求采取行动建设反腐败合作网络,包括加强司法互助,返还腐败资产,拒绝为腐败官员提供避罪港等等。

今年4月,中国公安部与美国国土安全部举行了两部第一次部级会晤。双方一致同意要建设性管控分歧,构建富有成效的中美新型执法合作关系。追逃追赃与遣返合作是双方确定的未来合作领域中的重要一项。

中美加强反腐败合作互利双赢,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也具有重要的多边意义。反腐败合作可以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像近期的乔建军、赵世兰、杨秀珠等等案例,都成为中美合作反腐的新探索和新范式。美国联邦检察官在起诉乔建军和赵世兰之前,曾到中国调查取证,并得到中方大力协助。这是中国在履行2000年双方签署的《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的承诺。根据这一协定,双方应在与刑事案件有关的侦查、起诉和诉讼方面相互提供协助。

在当今时代,腐败已成为世界性难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和单打独斗,各国相互协调合作才是最好的反腐工具。当然,在反腐败合作这件事上,我们并不会要求美方“报之以琼浆”,但也绝不答应任何人给反腐合作制造人为“路障”。(记者柳丝,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迷失的3亿新工人: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http://news.ifeng.com/a/20150731/44319732_0.shtml

关注中国现状和未来的很多人都在询问一个社会问题:中国新工人的未来何在。而我如果还声称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就必须面对这个问题。为什么全社会都在询问这个问题?因为,如果中国近3亿新工人没有未来,中国就没有未来;因为,中国的未来关乎世界的未来。这里所说的新工人,指工作和生活在城市,而户籍在农村的劳动者。

中国新工人的现状

这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2014年全国打工者的人数为27395万人。这是一个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群体:在这近3亿打工者中,8400万人从事着制造业,我们穿的、用的都是他/她们制造的;6000万人从事建筑业,我们住的房子、走的公路铁路都是他们建设的;2000万人从事家政工作,她们照顾着别人的孩子、别人的老人,却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群体:全国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全国农村流动儿童达3600万,在农村的他/她们见不到父母,在城市的他/她们享受不到公平的教育权利。

我具体接触这个群体是从在北京市朝阳区金盏乡皮村工作开始的,那是2008年。村子里聚居着上万的工友,大家居住条件很差,却每天没日没夜地操劳着。我很想知道大家在如此艰苦条件下劳作的动力和愿景是什么,于是就做了《打工者居住状况和未来发展调查报告》,访谈了近150名皮村的工友。其中大家对两个问题的回答引起了我的关注。当被问及:“如果在城市待不下去怎么办?”65%的人回答:“回老家!”当被问及:“对未来有什么打算?”只有9%的人回答“回老家”,有53%的人回答“继续在城市打拼”。这引发了我进行后续的研究:打工者在城市的生存状况到底如何?打工者认为城市待不下去可以回老家,如果真的是这样,当初还会出来吗?老家是将来想回就回得去的吗?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我在城市(北京、重庆、东莞、苏州、深圳、武汉)深度访谈了54名工友,又回到部分工友的老家(重庆奉节、贵州遵义、四川邻水、河南武陟),走访了5个村子,36户农民,探望我在城市访谈的工友的父母和亲人。通过这些调查了解,一幅“拼图”展现出了中国新工人的并不乐观的现状并记录在2013年出版的《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中: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迷失在城乡之间。

1.待不下的城市

打工者在城市打工,但是他/她们的工作很不稳定,而且很多人没有社会保障,根据我的调研数据,打工者平均一到两年换一次工作,根据2014年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只有16.7%的人有养老保险,只有26.2%人有工伤保险;打工者在城市生活,但是他/她们在城市买不起房子,一部分人支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甚至借钱在老家的镇上买了房子,或者在村里盖起了房子,但是,那是一个回不去的“家”,因为必须在城市打工才能维持生活;打工者结婚了并且有了子女,但是他/她们的子女很多不能在城市的公立学校入学,因而被留在老家由祖父母抚养照顾,有一些干脆长年学习和生活在寄宿学校里;那些有幸可以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在城市被称为“流动儿童”,从名称上看就好像他/她们要重复父母的命运。

2.回不去的农村

农业是人类的生命线(人活着要吃饭,而且不能吃有毒害的食品),农村和大地是生命的根(土壤和水是万物,包括人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没有了农业和农村的健康发展,任何城市的发展建设都是无根的、虚幻的繁华。但是,今天,中国的农村大地却是被我们抛弃的地方,是被圈地运动剥夺的地方。农业收入非常微薄,在我的实地调查中,收入最高的一户河南农民靠农业的收入只占打工收入的一半;而收入最低的一户四川农民由于受灾,收入只占打工收入的2%;农业生态系统在瓦解,比如,在四川过去维持生态循环的“生猪-红薯-玉米”的种养系统濒临崩溃;基层组织作用缺失,我了解到的湖北的一个村子,村委会的成员基本上由地痞流氓组成,欠了赌债靠集资来偿还,如果不交钱,就给掐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打工者不是现在回到家乡,而只想着老了以后回去,那么老了以后可能就更无家可归了。

3.迷失在城乡之间

打工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从2009年以来,我开始指导我们同心创业培训中心的学员做社区调研,学员自身也是打工者,由于对打工生活的迷茫,所以也萌发了想了解其他工友状况的愿望,有两批学员都做了“为什么打工?”的小样本社区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工友的回答是:为了养家糊口。当我们的思想仅仅停留在自己可以养家糊口这个层次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只要使劲干、拼命干,命运就会改变,也许不会想到其他人和社会对改变每个人命运的关系,更具体点儿说,其实无法维护自身谋生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权益。如果多数人是这样,那么可能到头来个人的愿望什么都实现不了,大家都很难养家糊口,因为大家的利益没有人去争取。

打工者的“过客心态”“过客心态”是打工群体迷失的最显著的特征。打工者生活在南方的工厂宿舍和北方的打工者聚居区,生活条件都非常差。但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打工生活只是暂时的,所以就可以将就和忍受。在生活中的“过客心态”,会让他们不去争取很多的现实需求,比如,对居住权的要求、对居住条件和环境的要求、对子女在城市义务教育权的要求。在工作中的“过客心态”,会让他们不去争取工人应得的权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过客心态”让打工群体没有任何抗争的动力和谈判的合力,最后只能被各种势力和利益群体牵着鼻子走。事实上,从居住地的稳定性来说,打工者倾向于在一个地方落脚的趋势是明显的。我在北京皮村的调查就发现,在皮村居住了5年以上的工友并不在少数,很多在深圳和广州打工的工友也已经在那里“暂住”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了。中国各地有很多工业园区,在那里工人只被当做廉价劳动力对待,不考虑工人的家庭、居住、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也不考虑这个地区的社区发展问题。工业园区就是为了满足资本生产和赢利的需要,当这个目的无法满足的时候,资本就会撤离,而不会考虑这个地方的未来。打工者的“过客心态”看似是一种无奈选择,其实却正是资本霸权的胜利,资本本来就是“过客”,它的目标永远指向最廉价的劳动力,而打工者的“过客心态”完全符合资本的逻辑,迎合和支持了资本的扩张和逃离。

新工人未来的可能性

新工人的未来在哪里?或者,新工人子女会有比父母好一些的未来吗?我看到了两种可能性:一个是未来更加糟糕;一个是风云莫测。新工人的未来,一是取决于新工人自身的思想和努力,一是取决于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为了探究新工人自身文化状态与未来的关系,从2013年到2014年,我进行了后续调研,在出版的新书《中国新工人:文化与命运》里记录了工友的故事和一些分析思考。书中讲了一个工友苏浩民的故事,苏浩民属于典型的“打工为了谋生”的类型,并且在自己的努力下,去年在湖北老家盖起了三层楼房(一共花了30多万,自己存款20万花光,又借了10多万)。书中讲了一个工友王海军的故事,王海军是一个爱思考的青年。当然,为了生存,海军工作非常努力,而且贷款在苏州打工地买了一个小公寓(首付14万,贷款14万,每月还款1600元)。5月份,我同时见到了浩民和海军,两个人都说后悔了,浩民说:“盖了房子也回不去,现在就后悔了,但是想卖也没人会买。”海军说:“房子面积不够子女就地入学的要求,妈妈最近又身体不好,回老家才能照顾,每月要还贷就被工作牢牢套住,实在后悔。”浩民和海军都属于技术工人,是打工者中收入稍高的,状况也是极不乐观。

所以说,当教育公平不能实现,当盖房子只是为了资本牟利而不是为了人民的福祉,无论打工者个体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变命运。

很多打工者辛辛苦苦打工,期望可以改变子女的命运。我跟踪调研了重庆奉节一个高中班级的情况,高一的时候有69人,高二的时候剩下60人,高三的时候剩下48人,这期间辍学的同学都出去打工了。到了2013年高考的时候,4名上了本科大学,14名上了自费大专,2名复读,其余都步入了打工者的行列。也就是说,69个上了高中的孩子,可以上大学和大专的有18人(26%)。那些自费的大专其实也是培训廉价劳动力的过渡站。更何况,即使上了大学,毕业以后也难免步入蚁族一族。流动儿童的情况更不乐观,小升初无法在城市入学就开始沦为留守儿童,不想留守的很多就早早辍学,再加上很多孩子在缺少关爱和学习乐趣的情况下,很早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如果我们想要有出路,首先需要知道什么不是出路。第一,如果身为工人,却认为只有成为老板才有出路,那么就没有出路。这是因为,首先,老板一定是少数,甚至是极少数;其次,在这样的逻辑下,不仅不会去争取做工人的应得权益,甚至会认同老板对工人的剥夺。第二,自谋职业表面上的确自由了很多,但是,从劳动时间上看,很多时候是比在工厂工作更加严重的自我剥夺。第三,当所有打工者打工的目的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的时候,可能大家都过不上好日子。第四,当所有人都抱着“过客心态”的时候,我们不仅不拥有现在,也没有未来。
现在来看,改善打工者的现状和未来,有两个现实的可能性:一个在企业内部,通过集体谈判协调劳资关系,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另一个在企业外部,创造合作型的劳动关系,为普通劳动者谋求一条集体发展的道路。创办新工人的合作经济、团结经济、社会经济,可以在城市,也可以在农村,涉及的领域可以包括:社区服务、住房、育儿、教育、生态农业等等。而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前提是,我们要知道“我们是谁”和“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是谁”决定着个体的选择,而“做什么样的人”不仅决定了个体的命运,也决定着社会的命运。如果打工者认同自己是“农民工”,就接受了自己被“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命运,如果争取做“新工人”,就成为了主动争取自身和群体权益的一员。

汪晖在新作《短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政治的逻辑》论述:“‘一带一路’必将是一个针对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进行改革的漫长过程,也必然是将历史文明与未来的社会主义相互链接的进程。”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在美国和欧洲危机四伏的今天,世界甚至把希望寄托在中国身上。但是,如果中国继续资本逻辑的发展模式,那么我们和世界可能一起走向深渊,这包括:越来越多的阶级矛盾和冲突、越来越严重的社会暴虐情绪、越来越严重的农业危机和生态危机。中国的政治中有着为人民服务的历史遗产,也有着各种历史遗留的包袱。历史已经过去,让我们直面现实,认真反思,共同努力。▲◆★●■☆

 

周恩来为何当不了接班人?毛泽东说出最大缺陷★★
http://history.sohu.com/20150817/n418805165.shtml

2015-08-17 人民网 作者:权延赤

本文摘自《走近周恩来》,权延赤 著,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总理是讲过自己不是帅才,邓大姐也这样说,我们听了不舒服;主席和小平再这样讲,我们曾感到委屈。现在回想起来,是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影响我们的结果。谁位高,谁就位尊德高;谁官大,谁就本事大、贡献大。中国过去就是这种观念,这个毛病。改变不容易。雷锋只是一个班长,说起他全国没人不知道,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知道他的军长、师长是谁?话又说回来,许多人还是想当军长不想当班长,所以说改变不容易。

总理讲他做不到举重若轻,但同样的,主席和小平也做不到举轻若重。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我们的目的才能实现。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没多久,1950年1月,忽然传来消息,说谈判不大顺利,叫周恩来总理立刻启程去莫斯科。

那次,我作为随员跟总理一起出发,路经满洲里时,遇到了率团参加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萧华同志。

萧华向总理汇报联欢节情况,总理望着他身后问:“怎么没见到维世啊?”

孙维世是总理的干女儿,本是同萧华一道去参加联欢节。总理没见到干女儿,自然要关心。
“我们路过莫斯科时,她被师哲扣下了。”萧华解释,“师哲说她俄语好,叫她留下参加翻译组的工作。”

总理关心中苏谈判:“主席跟斯大林谈得怎么样?”

萧华摇摇头:“好像不大顺利,师哲只跟我简单讲了几句。”

总理想了想,问:“主席现在做什么?”

萧华说:“斯大林说要等你来了再谈,先安排主席参观和看节目,听说到列宁格勒参观去了。”

总理沉思着点点头,没有再问。当时在场的有伍修权、赖亚力和我,我是刚由副官改为行政秘书。

赶到莫斯科时,我从师哲那里听到的情况,与萧华讲的差不多。

总理一到就开始了紧张的谈判,主席就退到“二线”,只管大的方向和原则。除了决策,具体怎么谈的他不管。

我印象最深的是,主席在莫斯科没什么事,每天就是看书,看得废寝忘食。

记得有次吃午饭,主席的目光总是朝我脸上瞟,看得我有些不自在了,不知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引得毛主席这样注意。我下意识地拿手去脸上、嘴巴周围擦,怕是沾上了食物,同时尽量注意吃饭的动作文明些。

当我的目光再次和主席相遇时,他忽然笑了,指指我说:“我看你长得像拿破仑。”

我不好意思了,尴尬地跟着笑,不知道拿破仑长什么样?哪一处跟我相像?

毛泽东并不知道我的姓名和职务,但知道我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他转向周恩来说:“这些天我一直在看历史影片。看完了彼得大帝和拿破仑。”

说到这里,毛泽东拿起酒杯,朝我一举:“来,跟拿破仑干杯!”

欢笑声中,我脸红红地跟毛泽东碰了杯。

毛泽东朝想象中的“拿破仑”点一下头,喝了半杯。我这个“拿破仑”一饮而尽。从此,相当一段时间里,有人开玩笑叫我“拿破仑第二”。至今我也不知道我什么地方长得像拿破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