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敲打缅甸的背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今 日 看 点 :2006-8-05
(01):★ 日本战机模拟东海攻击中国“珍珠港”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22936131584/20060804/858344.shtml
(02):★ 朝鲜在中朝边陲及东海岸增设导弹基地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22936131584/20060804/858354.shtml
(03):★ 美国误解中国太空计划/西方渲染太空战威胁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35821033472/20060804/858346.shtml
(04):★ 美 国 崛 起 不 只 靠 战 争 ★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4668624.html
(05):★ 中 国 新 能 源 开 发 能 够 拯 救 世 界 ★
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4665695.html
(06):★ 美国敲打缅甸的背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3010
(07):★ 美国防务专家评中国新一代远程运输机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kindid=17&docid=100183621
(08):★ 伊 朗 为 什 么 只 选 择 向 中 国 靠 拢 ?★
http://bbs.military.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6/8/1011/4696144_page0.html
(09):★ 述 评 :中 国 为 什 么 丢 不 起 台 湾 ?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808495&typeid=14
(10):★ 美 国 北 美 防 空 指 挥 中 心 要 出 洞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5/4658743.html


★ 日本战机模拟东海攻击中国“珍珠港”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22936131584/20060804/858344.shtml
2006年08月04日:7月26日,澳大利亚新闻网、路透社、南非《独立报》等媒体,均报道了一则“日本自卫队战机模拟东海导弹攻击,吓坏日本渔船,并引发当地渔业协会强烈抗议”的消息。这则消息也立即引起了军事观察员们的浓厚兴趣,因为日本战机在东海上空模拟超低空导弹攻击海上目标,显露了它新的战略意图。
▲16架战机掠海攻击 10艘渔船慌忙逃命
据路透社驻日本记者7月26日从东京发回的《日本导弹模拟吓坏渔民》的报道显示,日本自卫队战机25日在日本海秘密举行超低空攻击演练。由于庞大的攻击机群掠过,海面上腾起多股水柱,在海上作业的约10艘日本渔船怀疑发生紧急事态,当即逃回兵库县。
7月26日,兵库县政府官员向日本防卫厅递交了一份措辞强烈的抗议信称:“毫不知情的渔船‘诚龙丸号’正在演习区域作业。当时船员看到战斗机低空飞行,随后海面上涌起多个水柱。惊慌之下,渔船迅速驶离这一水域。当时该水域还有10艘正在作业渔船,他们同样感到极度地惊慌。”这封直接交给日本防卫厅长官的抗议信要求日本自卫队保证,一定要防止类似事情的发生。
兵库县政府官员私下里也向记者抱怨说:“日本防卫厅在6月底已经通报了他们将在日本海演习,但他们没有提供足够的细节。我们也知道军演信息开放有限度,但应该告知更具体的演习海域,不能让渔民面对危险。”日本防卫厅一名发言人稍后证实,航空自卫队战斗机当时确实在这一区域展开了导弹演习,但参与演习的16架F-4战机发射的不是导弹,而是用以引诱红外制导导弹的照明弹。
▲认定战争风险在海上 日军苦练海空攻击
日本防卫厅官员告诉路透社记者,当天的演习是日本航空自卫队系列海空大演习的一部分,参演的战机模拟空对舰导弹攻击,其中一艘日本渔船确实被雷达锁定,但并没有真地向其发射导弹,只是掷下了引诱红外制导导弹的照明弹,那就是渔民们看到的水柱。
驻韩美军《晨鸟报》援引驻日美军的消息说,7月25日当天,日本航空自卫队数十架各型战机分别在日本海和东海海域上空同步举行“超低空对海攻击”演习,其中F-4战机在兵库县附近海域,而F-15J则在鹿儿岛海湾东海水域上空,一同参加演习的还有空中预警机、空中加油机。
这次海空攻击演习的保密性很高,演习的目的也耐人寻味。据日本自卫队的判断,日本未来的战争风险“主要发生在海上”,而现代海战的关键是战场上空制空权的争夺。
为此,日本自卫队从两年前开始让航空自卫队的战机“赶海”,其重点是从美国进口和在日本组装的198架F-15J/DJ。另外有日本自己生产的F-2飞机60架,其中F—15J是世界空军第3代战机中的佼佼者,最大作战半径1600公里,今年刚刚进驻冲绳那霸,能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在钓鱼岛及东海上空滞留30~40分钟。
更耐人寻味的是,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日军鱼雷轰炸机的飞行员便是在南方鹿儿岛海湾上空模拟珍珠港地形,进行攻击训练的。尽管此次训练不能说跟历史有直接关联,但却起码说明日本空军在二战结束60多年后的今天,重新拾起了对海攻击的作战技能。▲
来源:青年参考
★ 朝鲜在中朝边陲及东海岸增设导弹基地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22936131584/20060804/858354.shtml
韩国情报称,朝鲜在东海岸新建数座地下导弹基地,瞄准日本和驻日美军
据重庆晨报引述法新社3日报道,韩国一份报告显示,朝鲜正在修建数座地下导弹发射基地,这些基地将日本以及驻日美军设施作为打击目标。
▲储藏大量中远程导弹
来自韩国外国情报与国家安全局(IFANS)的报告声称,这些秘密基地位于朝鲜东海岸,约有200枚射程达2200公里的芦洞导弹与50枚SSN-6型导弹分布在各基地,朝鲜SSN-6型导弹的射程为2500公里至4000公里。
“朝鲜东海岸散布着数个新建的导弹发射基地,从它们拥有中远程导弹的情况看,日本和美国军事基地将是主要打击目标。与朝鲜可能拥有的核威慑力一样,这些导弹有极强的杀伤力。”IFANS武器控制专家尹德敏7月26日宣读了这篇报告的相关内容。
根据这份报告,为防敌国入侵,朝鲜还在国内山区新修了数个地下导弹基地。
▲在中部边陲山区兴建导弹基地
同时,朝鲜正在与中国接壤的中部边陲山区兴建两处新导弹基地,由于位处特殊地形,除非从中国境内采取背后攻击,否则难以从正面一举摧毁。
▲与伊朗研发大浦洞Ⅱ
7月5日,朝鲜试射7枚洲际导弹,导致地区局势再度恶化。但在那次试射中,朝鲜远程导弹“大浦洞Ⅱ号”发射失败。来自韩国联合通讯社的消息称,IFANS这篇报告指出,“大浦洞Ⅱ号”可能为朝鲜与伊朗联合开发。据推测,伊朗目前开发的“流星4”和巴基斯坦的“Ghaznavi”以及朝鲜的“大浦洞Ⅰ号”是同一型号。而伊朗的“流星5”与朝鲜的“大浦洞Ⅱ号”是同一种型号。由此可以判断,朝鲜开发的“大浦洞Ⅱ号”可能通过与伊朗的密切合作进行。
报告称:“朝鲜的芦洞导弹和巴基斯坦于1998年4月发射的‘GAURY’导弹以及伊朗于1998年7月发射的“流星3”导弹,看起来似乎是同一种导弹。朝鲜之所以仅通过一次的试射(1993年5月),就能将约50枚芦洞导弹进行实战部署,这很可能是朝鲜分享了同类型试射的相关数据。” ▲
综合重庆晨报报道/记者廖爽
★ 美 国 崛 起 不 只 靠 战 争 ★
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0/49152/4668624.html
2006年08月04日: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借鉴他国崛起的积极经验无疑是必要的,而作为当前超级大国的美国在19世纪是靠什么崛起的,就成了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环球时报》曾发表相关文章讨论这一问题(如6月29日11版的《战争造就了美国》和7月11日11版的《与霸权相处的美国经验》等),但笔者对“战争造就了美国”的观点有一些不同意见。
  美国建国初的国土面积十分狭小。到19世纪中晚期以后,美国国土范围从东部大西洋沿岸,向西部延伸,横跨美洲大陆,直达加利福尼亚、俄勒冈、华盛顿等西部海岸,覆盖了除加拿大、墨西哥之外的整个北美大陆。毋庸置疑,领土扩张在美国历史上客观存在。但19世纪美国领土扩张的途径有多种,包括外交手段(1794年的美英《杰依条约》),出资购买(1803年路易斯安娜购买案、1867年阿拉斯加购买案),以及战争(1846-1848年美墨战争,以及对印第安人的战争)等。可见,战争只是美国领土扩张的途径和手段之一。
  更为重要和根本的是,19世纪美国的西部扩张运动,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领土扩张概念和军事征服过程。经济开发,包括农业扩张、交通革命、工商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等,才是美国西进运动的主题和基本内容。19世纪初,美国内陆及西部大多数地区依然是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近百年经济大开发,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农业、工业和商业强国。建设――而非战争――才是美国崛起和强大的源泉与主流。
  记得曾经流行一种观点,即美国的强大,是在一战和二战中大发战争财的结果。其实,早在一战爆发前,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开始超越英法等欧洲列强,跃居世界首位。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拥有的足以制胜的军事实力,都是以战前美国已经形成的经济实力为基石。经济实力形成在先,战场制胜于后,不可因果倒置。
  根据《战争造就了美国》一文,“经过国内、北美大陆和海外扩张,美国形成了扩张欲望、商业利益与使用武力的互动机制。商业利益和扩张欲望需要武力开路……”事实是,整个19世纪,美国对外经济活动以对英国、欧洲的农业贸易为支柱。美国内战前,依靠棉花等农产品出口;其后,粮食产品(小麦等谷物)、牛猪肉类产品成为主要农业出口商品。可以肯定地说,19世纪美国对外商业支柱、外汇收入主要来源――农业出口贸易――与其海外军事行动毫无关系。到了19世纪晚期,美国工业力量上升,一些工业企业开始向海外寻求商业机会,最初是产品出口,进而直接投资设厂。到20世纪初,美国新兴的跨国公司在英国、欧洲及加拿大等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工厂和销售部门。用一位美国公司在英国代理人的说法,就是“和平地工作(意指工商业贸易)以征服世界”。武力开路,“贸易跟着旗帜走”,在美国与拉美、亚洲等不发达地区交往时的确存在,但这不是美国对外商业史的全貌和主流。过分夸大军事、战争的影响力,极易误导我们对国家发展道路的正确认识。
古人云:兵者,凶器也。战争曾经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美国也不例外。越南战争除了造成人员伤亡外,更导致美国内部动荡、社会分裂。上世纪90年代美元的强势地位,并非美国对外军事行动的结果,而是日本经济长期萎靡不振,德国统一后经济陷于低迷状态,1994-1995年间墨西哥货币恐慌,1997-1998年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美国国内新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军事行动对其经济繁荣有积极影响的话,主要在于维持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且债台高筑,国际声望更是一落千丈。在风声鹤唳的反恐声中,美国人不是感觉更安全,而是感到更危险了。对美国而言,战争并不总是“意味着扩张和繁荣”。以美国一贯的经济创新能力,维持现有的、相对稳定的国际秩序和商业环境,对于美国的重要性要远远高于“用武力实现扩张并攫取经济利益”。▲
(作者韩启明是旅居美国的华人学者。)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环球时报》 (2006-08-02 第11版)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 中 国 新 能 源 开 发 能 够 拯 救 世 界 ★
http://world.people.com.cn/GB/57507/4665695.html
  目前只有不受西方石油垄断财团控制的国家才有可能大力支持有利于环境的新燃料的开发,才能拯救这个濒临灭亡的世界。如果中国在研究原油代用品上获得成功,这对世界的影响将不亚于美国。
  这几天,欧洲的温度直线上升,甚至到晚上仍旧停留在30摄氏度左右。中国的南方,美国的西部,气温都一度攀升到40摄氏度以上。欧洲的媒体又开始为世界气候的普遍走暖而焦虑,开始讨论起温室效应来了。目前,南北极的冰川在融化,海平面在上升,风灾、旱灾、暴雨年年在增加,照这样下去,简直难以想象100年后这个世界将成什么样子。
  罪魁祸首是什么?科学家总结的结果是原油。不久前,在柏林的一次聚会上有人透露,20多年前,西方就已经找到生产原油代用品的可能性,但这触犯了美英跨国油商的根本利益,他们硬把这项研究扼杀在萌芽状态,一直延误到今。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世界上还有一批科学家正在设法摆脱美英利益集团的干扰,寻找减少汽车废气排放、环境污染的原油代用品,控制温室效应所导致的气温上升。据报道,在中国和西方,一些高科技人员又找到了几种石油代用燃料。中国有两个省已经利用垃圾堆和过去抛弃的煤渣提取可燃的气体,而且中国已经掌握了把新提取的可燃的气体转为液化体的技术。这对世界而言无疑是个福音。目前只有不受西方石油垄断财团控制的国家才有可能大力支持有利于环境的新燃料的开发,并把它们普及、推广到全世界,才能拯救这个濒临灭亡的世界。
  最近,德国也传出了一个喜讯:玛科斯普兰克实验室的研究员们找到了一个能把植物的残留物体变成煤粉的方法。它的工艺过程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有效。我们知道,在厨房里做饭做菜,如果忘记关火就会把整个锅都烧糊,过去没有人想到这些烧糊的碳体可以变成燃料。不久前,在玛科斯普兰克实验室里工作的安东尼艾提教授,在一个高压锅里对一些植物如碎木和树叶进行高压高热处理,经过18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12小时的不断烘烧,它们竟都变成了可燃烧的碳体。如果是在自然环境下,这些碎木和树叶需要等几百万年才能变为碳物质。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一个生产煤炭的方法,一直要等到现在才想出来呢?玛科斯普兰克实验室的教授说:一些想法是被事态的发展逼出来的。如果没有世界人口的增多,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人们享受生活的欲望的加强,全球燃料供应的紧张,以及汽车使用石油排放出来的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对大气层的污染,谁会往这个方向去想?即使想到了,谁又愿意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开发它呢?再者,从商业角度来看,这也是获利不大、吃力不讨好的事。在目前人们的极端的唯利是图的思想引导下,没有极大的利润引诱,投资是不可能的。笔者认为,唯有那些人口极多,燃料的缺乏影响国民生存,经济实力又较为雄厚的国家,才能真正在开发新能源上取得突破。
  中国目前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国家的外汇储备和银行存款惊人,但却在为该把这些钱投向何方而发愁。为什么不在原油代用品的研究上多下工夫呢?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日本政府和大企业主下大本钱,联合投资开发计算机,此后日本基本上控制了电脑技术近20年之久。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说:如果中国那个时候舍得从其他工程款中拿出巨额资金来研究太阳能,实现太阳能的液体化,那么,中国便会变成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现在看来还不迟。太阳能液体化早晚会研究成功,一旦成功,必会扭转乾坤。由于财大气粗的西方石油垄断财团在美英等国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这些国家研究太阳能和其他新能源势必阻力重重。笔者相信,这一任务只有中国能够肩负得起。首先当然因为中国是缺油国,能源的短缺迫使它在新能源科技的研究上下最大的工夫。其次,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实力来看,中国目前的“游资”最多。很多人,甚至连中国人自己也认为,在发明创造上,中国比不过西方。其实,他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西方尖端实验室里工作、起着主要作用的,许多都是我们中国人。我们也可以大量聘请外籍专家,一同开发。只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政府制定相关战略,中国就具有实现能源科技突破的实力。一旦新能源开发这个问题解决了,伊拉克战争、中东乱局――实际上都是美国及其相关盟国围绕着中东的石油资源而展开的――就都是多余的了。
  笔者的德国朋友穆勒教授说,猖狂无道是当前美国政府的本性,它需要另一极的制约。但这一极不是战争。如果中国在研究原油代用品上获得成功,并向世界普及,这对世界的影响将不亚于美国,而且,这种影响将完全是积极的。▲ 作者关愚谦是旅居德国的评论家。《环球时报》 (2006-08-02 第11版)
★ 美国敲打缅甸的背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http://bbs.milchina.com/read.php?tid=23010
(2006-08-02): 东盟国家外长奔赴吉隆坡参加第39届东盟外长会议时,缅甸问题成了官员和记者们关心的焦点。7月28日,第13届东盟地区论坛也将在此开幕。美国国务卿赖斯将首次参加该论坛,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代表西方国家、通过东盟向缅甸施压。
  近来,在缅甸“人权”、“民主”和要求释放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问题上闹得沸沸扬扬。为了使国际舆论加大对缅甸的压力,美国除了进一步指责缅甸的人权状况,还说缅甸“试图谋求核武器”。
  在美国最近的亚洲政策中,缅甸问题竟然跃居高位,实属意外。美国似乎决意提升国际和地区对缅甸的施压,尤其要动用联合国安理会和东盟来加速缅甸的民主进程。
  美国今年5月31日,寻求在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不过,美国的亲密盟国日本坚持说,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是安理会采取行动的主要条件。缅甸对国际和平和稳定没有造成威胁,所以不应该在安理会议程上。俄罗斯同样表示,缅甸对国际和平和稳定没有造成威胁,把缅甸课题放在议程上是不恰当的。中国则说,缅甸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联合国不应该干涉,如果联合国干涉,情况可能更糟糕。
  早在去年7月,赖斯以拒绝参加东盟外长会议向东盟施压。在万象东盟外长会议期间,缅甸军政府的处境的确很尴尬。透过东盟对待缅甸的态度,可以明显感受到美国和西方的压力。一些东盟国家对缅甸态度强硬,就是害怕因为缅甸损害了与美国的关系。赖斯启程之前,美国国务院就发表声明,称赖斯此次将讨论“缅甸缺乏民主与全国和解方面进展的问题”。尚不知道赖斯此次吉隆坡之行能为缅甸带来什么,但缅甸几家报纸随即发表了同一篇评论,称“这个臭名昭著的恶棍(指美国)想走上颠覆我政府的老路”。
  在去年万象东盟外长会议期间,尽管一些老东盟国家指责缅甸,但越、老、柬等欠发达的新东盟国家却支持缅甸,今年亦如此,在如何对待缅甸的问题上,东盟国家的外长意见尚不统一,马来西亚外长赛义德甚至主张东盟对缅甸实施新的“放手策略”,称干脆将其交给联合国处理。经过两天的争吵,新草稿上的上述内容都被打上括号,仍需各方继续讨论。日本媒体报道说,反对采取强硬立场的官员来自欠发达的国家柬埔寨、老挝和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官员则主张严厉批评缅甸。赖斯的到访可能进一步增加论坛的戏剧性。
  缅甸的事的确复杂,缅甸有缅甸的国情。缅甸几年前选择加入东盟,一定程度表明缅甸放弃几十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主动融入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可以说是东盟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政策起到一定作用。早在苏哈托时期,美国、印尼和缅甸几乎达成共识,即效仿印尼“军人在幕后、文官在台前”的统治模式。但梅加瓦蒂上台后,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但无论如何,如果按照东盟先前的既定思维去推动缅甸的民主进程,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美国的打压和双重标准,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近来美国为什么急于解决缅甸问题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缅甸的现状。
  全国民主联盟在军政府的长期打压下已元气大伤,领袖昂山素季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全国民主联盟党员纷纷退党,人数已不到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基层组织基本陷于瘫痪。作为全国民主联盟主要支持者的缅甸中产阶级、非政府组织和流亡海外的民运分子人数少,在缅甸社会的影响更小,而全国民主联盟的同路人——高校学生、佛教僧侣早已偃旗息鼓。缅甸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的地位1988年以来有所上升,但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挑战军人主导地位的意愿。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军方势力有所上升。据估算,40多万现役军人加上家属,再加上退役或转到地方任职的前军人,总数超过500万,约占缅甸全国人口的10%。此外,军人控制的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会员已超过2100多万,约占缅甸总人口的40%。缅甸军队本身以及其所控制的政治力量在短期内是不可动摇的。
  虽然缅甸面临西方的制裁,也面临着东南亚其它国家民主化进程的“示范效应”和东盟的压力,但一个国家的民主化最终还是要依赖内部条件的发育和成熟,外因不是决定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一致施压或许可以使军人政权瘫痪,但在其它政治力量无力取代军政府控制能力的情况下,缅甸反而有可能因此陷入内战。这也是中国最担心的。中国的周边政策是:“睦邻”、“亲邻”、“富邻”,保持周边的稳定。而美国却惟恐天下不乱,在中国周边到处纵火。
  早在恐怖份子伊斯兰祈祷团领导人汉巴里在泰国南部落网并怀疑其曾匿居缅甸前,美国已将缅甸列入反恐战线中。美国国务院负责毒品及执法事务助理国务卿比尔和反恐特使泰勒,在2002年初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首次指明缅甸佤邦的部队不但贩毒,而且还是恐怖主义组织。2003年春末夏初,“非典”还在沸沸扬扬的时候,美朝为核武问题又搞得剑拔弩张的时候,美国先遣的特种部队悄悄的在新加坡、泰国开始了准备活动。而据我有关部门获得的情报,美国原准备增援伊拉克战场的从海军陆战队3个师抽调的4000人,由于伊拉克战事提前熄火,该支部队改投入缅甸“反恐”战场。美军对缅甸下手意图日益明显。作为应对,中国立即作出决策:中缅、中朝边界,由解放军接替武警负责的边境防务,以防不测事件发生。美国国防部及其智囊团经过反复衡量,觉得在缅甸不可能再有胜算。再加上伊拉克战争胜利后又陷入泥潭的现实范例,阵营内部也由于国务卿鲍威尔等鸽派人物的极力反对,最终决定取消缅甸“反恐”作战。在冬天到来之前,美特种部队悄悄撤离泰国。
有观察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一味地对缅甸施压不能不使人们怀疑美国的真正意图。根据美国在国际上的表现,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打压缅甸,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用一句中国成语来说,即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林锡星 中国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 美国防务专家评中国新一代远程运输机 ★
http://cn.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kindid=17&docid=100183621
  编者按:美国保守派所宣言的中国威胁论的一个重要论点是:中国正在全力建设一支具备“全球作战”能力的进攻型军事力量。而大型战略运输机作为远程力量投送平台对于进攻型军事力量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因此,美国一直非常关注中国在大型运输机方面的进展。本文编译自美国着名保守派学者理查德﹒菲舍尔所着《新型运输机:解放军的新一代武力投送平台》一文。本刊刊登此文并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文中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理查德﹒菲舍尔 原着  牛 志 编译
  前言
  本文作者认为,尽管经过了许多次的失败,但是中国显然一直都没有放弃研制国产大型运输机的梦想。中国不仅打算在民用运输领域对空客和波音发起挑战,同时还打算建立起一支规模庞大的国产大型运输机部队以加强解放军的远程武力投送能力。解放军空军现有空运能力相当有限,其运输机群主要由25-40架运-8中型运输机(仿自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安-12)和大约20架上世纪90年代购入的俄罗斯伊尔-76MD重型运输机组成。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已经将大型运输机的研制工作视为实现其“强国”梦想的必要步骤。在最近的两年里,陕西飞机制造公司以国产运-8改进型中型运输机为基础研制了一系列新型运输机和军用电子战飞机,其中最新的型号莫过于最近才公布的运-9了。该机的最大载重量为20吨,无论是经济性还是飞机本身的性能都有相当提高。此外,中国似乎正试图在乌克兰的帮助下研制新的国产大型“战略”运输机,其最大载重量预计在50-60吨之间。同时中国似乎对安东诺夫安-124巨型战略运输机也十分感兴趣,不排除未来从乌克兰进口或者合作制造该型运输机的可能,作为当今世界上着名的运输机,安-124的最大载重量高达150吨。
  解放军正在进行中的预警机研制项目共有4个:它们分别是KJ-2000大型预警机,两种以运-8为基础研制的中型预警机,以及一种小型的舰载空中预警系统。反观美国空军,早在1977年第一架安装了早期机械扫描式旋转雷达天线的波音E-3“望楼”预警机就已经开始服役了,而最新型空中预警机E-10A的改进工作也在积极进行中,该机将能够对分别来自空基和陆基地形测绘雷达的信息进行处理整合,作战能力更加强大。对于这些“力量倍增器”来说,能否研制出一款性能出色的空中预警机的关键,在于能不能研制出一种性能先进的大型运输机。
  ▲空运能力与全球雄心
  二战期间,美国的全球兵力投送主要依靠它强大的海上力量来完成,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美国空军战略空运能力的不断增强,这一任务越来越多地交给了大型喷气式运输机完成。从1948年爆发的那场着名的柏林大空运开始,在以后的几十年里,美国空军的大型运输机一次次地出现在军事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它们已经成为了美国实力的象征。
  美国建立大型喷气式运输机部队的指导思想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风行一时的“灵活反应”理论,该理论指出,为了避免使用核武器,美国军队必须具备投送大量常规武力的能力。截至1968年,美国空军已经装备了284架洛-马公司C-141“运输星”重型运输机,这批飞机已于2005年全部退役。由于拥有十分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和成熟的制造工艺,洛-马公司在1968-1973年间还为美国空军建造了一批载重量高达118吨的C-5“银河”战略运输机。按照计划将有大约111架“银河”运输机被升级到C-5M的水平,它们将会换装推力更大的发动机和更先进的电子设备,首架C-5M已于2006年5月完成了升级改装工作。另外,预计到2009年,大约180架载重77吨的波音C-17“环球霸王-III”型重型运输机也将交付完毕,届时这批飞机将于C-5M一起构成美国空军战略空运力量的新核心。
  本文作者从美国的经验出发,认为中国也十分需要建立起一支能够实现“全球到达”的军事力量。他还引用了今年5月,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副主任兼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杨毅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退役少将)在与一位来访者举行会谈时的话:“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与维护中国利益的政治、外交、文化等手段相比,中国的军事力量严重滞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建设一支与其国际地位相称的军事力量……这就要求必须把‘软实力’与‘硬实力’结合起来。”
  本文作者认为,类似的言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这表明中国人的远洋作战之梦初露端倪:中国军方迫切希望能够建立起以航母战斗群为代表的远洋作战体系,从而获得更强的武力投送能力。同时中国将会不遗余力地研制大型运输机,以全面提升空军的战略力量投送能力。
  ▲第11个五年计划和大飞机主张
  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10)。一位来自中国一航(AVIC I)的“高层官员”在3月10表示为了响应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规划,一航集团正在积极为研制国产“大飞机”作准备。这位官员同时还表示他所说的大飞机指的是那些载客量在150人以上的大型客机或者最大载重量超过100吨的大型运输机。本文作者说,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已经向国内的两大航空工业集团下达了研究建造150座大型客机可行性的命令,因此国家今年所作出的研制大飞机的决定对于这些国产大型运输机的积极倡导者和拥护者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本文作者认为,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研制能力一直是制约中国“大飞机”研制工作的最大瓶颈,而刘大响是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的着名专家。作为一名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执教多年的着名教授,他于1995年获得了被选举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巨大荣誉。不过他似乎与解放军的许多项目也有很深的联系,他还是中央军事委员会总装备部下属的科学与技术委员会的成员。同时刘还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和人大中乌友好委员会的代理主席──对于中国人的“大飞机”梦想来说,来自乌克兰的技术支援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委员,刘相继在2003年和2004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提交了研制“大飞机”的提案建议,很显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大飞机”研制工作已经列入了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刘对媒体记者说150座的大型客机预计将于2015年研制完成,2020年正式投入国内航线运营。2005年6月刘还曾表示说,“如果到2020年我们还没有自己制造的大飞机,那么有可能到2030-2040年都不会有,所以说研制大飞机目前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能够自行开发生产大型运输机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中国才有可能实现其成为一个经济与军事超级大国的梦想…… ▲
(文章来源:《国际展望》杂志2006年第16期)
★ 伊 朗 为 什 么 只 选 择 向 中 国 靠 拢 ?★
http://bbs.military.china.com/jsp/pub/staticFile/htmls/2006/8/1011/4696144_page0.html
2006-08-03: 伊朗是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已经是铁定的了。现在伊朗必须着找个能够帮助自己的国家来抵抗美国的侵略,在世界有影响的大国里,除了美国,还有俄国、英国、法国、中国、印度、德国。但是伊朗为什么只选择向中国靠拢?
  联合报指出,原因是伊朗吸取了伊拉克被美国打败的教训。萨达姆当时认为,世界主要大国,英国是美国的帮手,显然是不可靠的;中国为自己的台湾问题忙碌,并在美国攻打南斯拉夫时被美国打击而不敢还手,显然也是不可靠的,显然中国没有敢与美国对抗的勇气;而法国和俄国,不仅是联合国的政治局常委,而且也是核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态度也很强硬,敢于反对美国。印度和德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不足与美国对抗。因此,伊拉克选择依靠俄法两国来牵制美国以保全自己。
  伊拉克当时的具体对策就是将本国的全部石油资源的一半,平分给法国和俄国来开发,使两国在伊拉克拥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不得不维护伊拉克政权的稳定。另一方面,伊拉克又以用欧元代替美圆结算石油贸易,打击美圆霸权扶持欧元以取悦欧盟。但是事实证明沙达母错了,美国攻打伊拉克,俄法两国虽然反对,甚至在联合国美国攻打伊拉克得不到通过,但是美国还是攻打了伊拉克,并捉拿了沙达母。
  中国在美国攻打伊拉克时几乎保持中立,主要是中国在伊拉克的经济利益与俄法德比,差距甚大。天塌下了有高个子顶着,中国操什么心呢?
  但是,中国不愿意在伊拉克与美国对抗,并不等于中国不敢为了自己的利益与美国翻脸。中国能够卵翼朝鲜和缅甸,就是最好的证明。而俄国在美国攻打南斯拉夫时态度软弱,已证明根本不敢与美国顶牛。中国则不同,中国屯兵朝鲜和缅甸边境,显示中国完全有抗击霉菌的实力和决心。中国人的国际道义感也比俄法强。
  更重要的是,伊朗清楚的知道,如果美国占领了伊朗,中国将在战略上陷入危机。中国崛起的机会将很渺茫。美国打下伊拉克后,中国就不得不四处找石油,而且代价较前数倍。如果美国打下伊朗,中国不仅从伊朗进的1000多万吨石油没有来源了,等于中国也失去了一个稳定的石油供应地,将不得不在国际上花惨重的代价四处讨石油过日子。因此,中国和伊朗有惊人的共同利益,与法国和俄国比,伊朗对中国不仅重要十倍,而且不可缺少。
  日前伊朗给中国巨大的石油贸易和约,必将大大刺激美国攻打伊朗的欲望,因而也将使伊朗的危机感更强烈,需要中国的帮助更迫切。中国完全可以在技术和装备上帮助伊朗,使其具备吓阻、挫败美国侵略的军事实力,并不是难题。
  因此,伊朗选择中国靠拢中国,不仅是唯一的,也是现实可行的。法国和俄国,不过是叫得凶的纸老虎,并不敢真的帮助伊朗对抗美国。▲
美 国 通 过 东 盟 敲 打 缅 甸 的 背 后
http://www.zaobao.com/special/forum/pages3/forum_us060802a.html
[1106](2006-08-02): 当东盟国家外长奔赴吉隆坡参加第39届东盟外长会议时,缅甸问题成了官员和记者们关心的焦点。7月28日,第13届东盟地区论坛也将在此开幕。美国国务卿赖斯将首次参加该论坛,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代表西方国家、通过东盟向缅甸施压。
  近来,在缅甸“人权”、“民主”和要求释放反对派领袖昂山素季问题上闹得沸沸扬扬。为了使国际舆论加大对缅甸的压力,美国除了进一步指责缅甸的人权状况,还说缅甸“试图谋求核武器”。
  在美国最近的亚洲政策中,缅甸问题竟然跃居高位,实属意外。美国似乎决意提升国际和地区对缅甸的施压,尤其要动用联合国安理会和东盟来加速缅甸的民主进程。
  美国今年5月31日,寻求在安理会通过一项决议。不过,美国的亲密盟国日本坚持说,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是安理会采取行动的主要条件。缅甸对国际和平和稳定没有造成威胁,所以不应该在安理会议程上。俄罗斯同样表示,缅甸对国际和平和稳定没有造成威胁,把缅甸课题放在议程上是不恰当的。中国则说,缅甸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联合国不应该干涉,如果联合国干涉,情况可能更糟糕。
  早在去年7月,赖斯以拒绝参加东盟外长会议向东盟施压。在万象东盟外长会议期间,缅甸军政府的处境的确很尴尬。透过东盟对待缅甸的态度,可以明显感受到美国和西方的压力。一些东盟国家对缅甸态度强硬,就是害怕因为缅甸损害了与美国的关系。赖斯启程之前,美国国务院就发表声明,称赖斯此次将讨论“缅甸缺乏民主与全国和解方面进展的问题”。尚不知道赖斯此次吉隆坡之行能为缅甸带来什么,但缅甸几家报纸随即发表了同一篇评论,称“这个臭名昭著的恶棍(指美国)想走上颠覆我政府的老路”。
  在去年万象东盟外长会议期间,尽管一些老东盟国家指责缅甸,但越、老、柬等欠发达的新东盟国家却支持缅甸,今年亦如此,在如何对待缅甸的问题上,东盟国家的外长意见尚不统一,马来西亚外长赛义德甚至主张东盟对缅甸实施新的“放手策略”,称干脆将其交给联合国处理。经过两天的争吵,新草稿上的上述内容都被打上括号,仍需各方继续讨论。日本媒体报道说,反对采取强硬立场的官员来自欠发达的国家柬埔寨、老挝和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的官员则主张严厉批评缅甸。赖斯的到访可能进一步增加论坛的戏剧性。
  缅甸的事的确复杂,缅甸有缅甸的国情。缅甸几年前选择加入东盟,一定程度表明缅甸放弃几十年的“闭关锁国”政策,主动融入地区一体化进程,也可以说是东盟对缅甸的“建设性接触”政策起到一定作用。早在苏哈托时期,美国、印尼和缅甸几乎达成共识,即效仿印尼“军人在幕后、文官在台前”的统治模式。但梅加瓦蒂上台后,情况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但无论如何,如果按照东盟先前的既定思维去推动缅甸的民主进程,情况可能会比现在好得多。美国的打压和双重标准,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近来美国为什么急于解决缅甸问题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缅甸的现状。
  全国民主联盟在军政府的长期打压下已元气大伤,领袖昂山素季的影响力不断下降,全国民主联盟党员纷纷退党,人数已不到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基层组织基本陷于瘫痪。作为全国民主联盟主要支持者的缅甸中产阶级、非政府组织和流亡海外的民运分子人数少,在缅甸社会的影响更小,而全国民主联盟的同路人——高校学生、佛教僧侣早已偃旗息鼓。缅甸少数民族武装和政党的地位1988年以来有所上升,但没有形成合力,也没有挑战军人主导地位的意愿。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军方势力有所上升。据估算,40多万现役军人加上家属,再加上退役或转到地方任职的前军人,总数超过500万,约占缅甸全国人口的10%。此外,军人控制的缅甸联邦巩固与发展协会(Union Solidarity and Development Association)会员已超过2100多万,约占缅甸总人口的40%。缅甸军队本身以及其所控制的政治力量在短期内是不可动摇的。
  虽然缅甸面临西方的制裁,也面临着东南亚其它国家民主化进程的“示范效应”和东盟的压力,但一个国家的民主化最终还是要依赖内部条件的发育和成熟,外因不是决定性的。值得注意的是,国际社会一致施压或许可以使军人政权瘫痪,但在其它政治力量无力取代军政府控制能力的情况下,缅甸反而有可能因此陷入内战。这也是中国最担心的。中国的周边政策是:“睦邻”、“亲邻”、“富邻”,保持周边的稳定。而美国却惟恐天下不乱,在中国周边到处纵火。
  早在恐怖份子伊斯兰祈祷团领导人汉巴里在泰国南部落网并怀疑其曾匿居缅甸前,美国已将缅甸列入反恐战线中。美国国务院负责毒品及执法事务助理国务卿比尔和反恐特使泰勒,在2002年初参议院举行的听证会上,首次指明缅甸佤邦的部队不但贩毒,而且还是恐怖主义组织。2003年春末夏初,“非典”还在沸沸扬扬的时候,美朝为核武问题又搞得剑拔弩张的时候,美国先遣的特种部队悄悄的在新加坡、泰国开始了准备活动。而据我有关部门获得的情报,美国原准备增援伊拉克战场的从海军陆战队3个师抽调的4000人,由于伊拉克战事提前熄火,该支部队改投入缅甸“反恐”战场。美军对缅甸下手意图日益明显。作为应对,中国立即作出决策:中缅、中朝边界,由解放军接替武警负责的边境防务,以防不测事件发生。美国国防部及其智囊团经过反复衡量,觉得在缅甸不可能再有胜算。再加上伊拉克战争胜利后又陷入泥潭的现实范例,阵营内部也由于国务卿鲍威尔等鸽派人物的极力反对,最终决定取消缅甸“反恐”作战。在冬天到来之前,美特种部队悄悄撤离泰国。
有观察家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一味地对缅甸施压不能不使人们怀疑美国的真正意图。根据美国在国际上的表现,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打压缅甸,是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用一句中国成语来说,即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林锡星 中国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 《联合早报网》
★ 美国误解中国太空计划/西方渲染太空战威胁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35821033472/20060804/858346.shtml
2006年08月04日: 综合报道,人民日报近日发表的一篇来自数名国防大学研究学者的分析文章指出,外层空间是中国解放军必须准备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战斗的地方。这篇文章,立即受到西方高度关注,法新社忍不住出来说,这似乎与中国官方媒体过去数年中所宣扬的军事战略有出入。
▲中国太空威胁的论调再次泛滥
人民日报近日发表的文章指出,外层空间是中国解放军必须准备好为维护国家利益而战斗的地方。法新社认为,尽管中国一再表示外层空间不应该存在武器,但是,在现实中,中国空间计划从一开始就有着浓重的军事色彩。
关于中国太空威胁的论调,又泛滥起来。重要的原因在于:一,中国将越来越关注太空战问题,更多的更活跃的相关思考将在媒体出现。二,中国的太空技术将获得长足进步,水准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三,站在太空的高度,护卫国家安全,将是中国日益重视的重要的战略思维。以上属于中国的因素。
美俄等国角逐太空战,必然会掀起国际舆论战,中国不可能不被波及。中国在美国的太空战战略中,当然会被视为重要的假想敌,这是不以中国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中国的太空技术与太空实力与美国、俄罗斯相比,简直就小巫与大巫之差,根本比不了,但是,中国的太空威胁能力将被夸大几十倍。对中国的一举一动,西方还是会过敏的。
▲美国应正视中国太空计划
由美国军事战略专家模拟进行的未来太空战争演习经常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美国太空指挥司令部上演。在这些假想的冲突对抗中,占据中心舞台的是美国和中国。
此前,7月20日,中国官方的《光明日报》发出一则重要消息,中美等14国将参与重返月球计划。此消息一经发布,立即引来各方关注。自从中国成功发射神舟系列太空飞行器之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总有一小部分人刻意夸大中国太空发展的军事意图,声称“中国进军太空已经吹响了中美太空争夺战的号角”。
美国海军学院国家安全决策部主任琼•约翰逊•弗里斯表示:“当美国追求发展某种技术时,西方的观点认为它是为了促进全世界的连接。而当中国发展类似技术时,则因意识形态的帽子被(美国人)先行设想具有‘另外意图’。”
相关阅读:美正视中国太空实力 合作有助缓解中美关系
▲中国太空计划立足长远
从整体看,中国的太空发展计划一直在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从神舟五号载人太空飞行,到未来的探月,都表明中国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太空梦想。
据世界报援引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透露说,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正在进行最后飞行样机的研制,预计将于2007年4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
而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之后,中国还将发射3颗“夸父”卫星“逐日”。在第36届世界空间科学大会各国航天局圆桌会议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为发射“夸父”卫星进行日地空间探测进行前期准备。孙来燕说,目前正在对“夸父计划”进行可行性研究,未来五年当中,将完成发射的前期准备工作。
近日在美国访问的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指出,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和平发展的客观需要,是为和平发展提供“盾牌”。中国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既是维护自身和平发展利益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特别是周边地区的安宁和稳定。
▲相关阅读:太空中的中国概念
2005年11月28日: 今天中国选择的是一条完全不同于当年日、德武力崛起的发展道路,是要在与邻为善、与世界和谐双赢的和平中,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所以,不仅是太空领域,在核武器和常规武器以及国际政治层面上,中国都不会陷入任何性质的军备竞赛。
2005年10月12-17日,中国又一艘载人太空船神舟六号顺利升空和回收,在世界上引起不小的震动,其余波至今不息。可以说,美国之所以在此时重提登月计划和太空战话题,其中就有对中国太空技术的进步以及对中国意图戒备的意味。但中国政府一再声明,中国的太空计划只用于和平目的,且反对任何企图将太空军事化的做法。事实也是如此,美国《大众科技》11月号也承认,迄今为止,中国或俄罗斯都没有表现出任何威胁美国太空系统的迹象。
▲体现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影响
世界发展的历史一再证明,科技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正是因为总体技术的落后,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社会变革跟不上世界的潮流,近代中国遭受到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奇耻大辱,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几乎被世界所有列强蹂躏,几乎陷入亡国灭种的境地。新中国成立后,同样是由于在重大技术领域的落后,几度受到大国的核讹诈。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明确提出,一定要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句话的含义,显然不仅仅是指单纯的科技。邓小平还说,如果当年中国没有两弹一星,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中国之所以在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投钜资在太空领域,与当年新中国的决策如出一辙,都是要以高端技术的实力及其潜在的军事价值,体现和保持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影响。这是政治。
▲把握巨大的经济利益
政治层面上的意义之外,是太空科技对于中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今天的中国,已是手机用户数量世界第一、电脑网民世界第一,资讯行业的发展一日千里。而资讯行业的源头和基础之一,正是太空科技。世界从工业时代进入资讯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要进入资讯时代,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就是必须的、必然的。一些技术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通过购买和合作的方式,力图拥有自己的卫星和太空设施,但作为一个大国,靠购买是买不来真正的先进技术的,必须靠自己的力量。为了国家的持续发展,为了不在高科技领域受制于人,中国也必须拥有自己的太空工业。另外,太空科技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商业行为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现在美国和俄罗斯都在进行商业化的尝试。中国已经屡次在技术革命中落在后面,历史的错误不能再重复了。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商机,中国也应该挺进、加速挺进太空。
中国真正的光荣在未来
中国在太空科技领域的进步,受到美国和欧洲的赞叹和惊呼。但中国一点都不应该为此骄傲自满。和中国的整体实力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现实一样,中国的太空科技也比目前先进的美、俄、欧洲等相差甚巨。苏联在1955年就实现了载人航太,美国人在1969年就已经登上了月球,而欧洲的伽利略计划,甚至优于美国的GPS。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起步太晚,距离很大的现实,仍然如雄关漫道一样严峻地摆在面前。美国人自己认为,在纯军事领域,中国落后美国20年。而在复合性的太空技术方面,中国落后的岂止是20年。神六之后,中国还有着神七、八、九、十,将来还会一直“神”下去。但在中国不断“神”着的时候,别人也不会停止。他们在更高的起点上,甚至会跑得更快。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追赶之路。伴随着中国的全面发展,无疑中国的太空成就会越来越辉煌。中国真正的光荣在未来。
▲多极支撑的太空带来和平
和现实世界中国的和平形象相一致,中国人进入太空,也是一脸和平的微笑。简单的几何原理告诉人们,多极化的世界远比单极化的世界稳定系数更高,这是因为力量平衡作用的结果。同样的原理也适用于太空。今天的太空,虽然涉足者众多,但“单极”局面仍十分明显,而只靠单极支撑的太空,显然不足以给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以安全感。国际世界尊重强者的一般法则,教会了中国人。人们可以回忆一下只有美国有核武器的年代和只有美苏拥有核武器的年代。当年中国没有核武器的时候,中国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威胁;而当中国成为核大国,加入了核俱乐部,中国不仅自己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同时还有了为世界大多数爱好和平的人们,仗义执言的资格和力量。正是在中国有了核武器的时候,世界核战争的威胁不是因为世界多了一个核国家增加了,而是减小了,原因在于中国这支爱好和平的力量,已经可以对好战的力量进行足够的牵制和威慑。
太空是目前唯一一块已经有人类涉足,但尚未把战争带进去的空间了。但那片已经非常拥挤的空间,已经非常接近战争的边缘。但愿中国的到来能够尽可能地延缓硝烟的蔓延,尽可能地延续它固有的蔚蓝色的宁静。在此,我以一个中国人善良的愿望希望:面对浩瀚的太空和广大的未知领域,人类携起手来,“一致对外”。国际空间站其实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在这个先例的基础上,世界完全可以走得更远——为什么非要走向战争呢?▲香港文汇报 梁宇平
★ 述 评 :中 国 为 什 么 丢 不 起 台 湾 ?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808495&typeid=14
台湾回归问题,对中国而言绝不仅仅是“洗刷国耻”的面子问题,更不是“寸土不让”的民族自尊心那么简单,而是中国人生死攸关的国家安全问题和难以计算的巨大利益问题。
★(一)丢掉台湾,中国将无“国家安全”可言。
在太平洋的世界地图前,你会看到:从北到南,有一条弧型岛链逶迤而来。北起俄罗斯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至我国的台湾岛,再经菲律宾群岛、一直到加里曼丹岛。这样一条庞大的岛链紧紧环绕着中国东、南沿海。我国海岸线虽然曲折漫长,但是出入太平洋,必须从这条岛链的缝隙间穿过。这条岛链仿佛是一道有岛屿构成的篱笆。台湾位于中国东南岛链的中央,由于陆地资源日益枯竭,中国人未来的资源必须从海洋获取,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在台海及南中国海方向。因此,台湾是中国东南国防安全的核心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
从国家安全战略上看,台湾是中国东南半壁河山提供战略缓冲区。战略缓冲地带对于一国的军事安全具有无可估量的重要性,这一点,稍有一点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假如以台湾中部为圆心至上海为半径,画一个半径约为600公里的圆。这个圆所涵盖的区域内有多少大中城市,多少重要铁路公路枢纽,多少远洋港口,多少万人口和多少亿元的GNP。在这个方向上,居住着我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分布着沪杭等工业基地长江流域以及沿海经济开发区。这一带是我国经济与科技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就是说,如果美、俄、日中任何一个拥有强大打击力量的国家以台湾为基地,那么大陆的安全将受到何种程度的威胁。仅从制空权角度看,若以2200海里为航空作战半径,则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都在攻击范围内。
从地缘战略上看,台湾一旦得以独立,出于对中国的担心,必定将自己直接置于某个军事大国的庇护之下,美国军事力量直接进入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就连俄罗斯也可能出于地缘政治的目的,以台湾来反压制中国。而台湾一旦回归,中国在东面基本上就没有非常逼近的安全威胁。从长远看,这又可以节省多少的国防开销,这又是一单多大的“生意”?一旦台湾回归,即使台湾几十年不向中央政府交纳一分钱的税款,中国仅仅在军备上的节省,就算是台湾为大陆作出巨大贡献了。
★(二)丢掉台湾,中国将面对太平洋而望洋兴叹。
中国的海岸线32000万公里(包括岛屿的海岸线,大陆海岸线是18400万公里),海域管辖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的三分之一,是个公认的“沿海大国”,沿海地区以全国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十三,养活了占全国百分四十的人口,沿海工农业产值占了全国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之间,二十一世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大国在科技和经济上都无法避免“面向太空”、“面向海洋”的走势。空间技术就目前而言,中国不算过于落后,居第三位,但至少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我们从太空拓展中获得很大经济利益的可能性不是太大,能获得巨大利益的,是在家门前的太平洋。 然而,近代以来,中国却从来就不是个“海洋大国”,摆在我们面前的亘古的海洋,我们却只能“望洋兴叹”。二十一世纪,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枯竭,海洋成为大规模争夺的对象已再露端倪。但是,我们海军的实际海防能力,连美军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我们连南极考察都颇有成绩了,却在家门口的海洋上都处处受制于人。我们的渔民船队可以北上日本海附近、西至非洲海岸捕鱼,却偏偏在自己的南中国海捕鱼时遭人炮击!说到底,原因就在台湾尚未回归。中国海洋地缘环境存在强邻在旁,出海口暴露脆弱的严重缺陷,而这一缺陷恰恰说明中国应该收复,至少绝对不能放弃台湾。
如果说当初西牙人、葡萄牙人以及英国人之间的海上争霸,是为了海上贸易和越过海洋得到美洲陆地上的利益的话,那么,这一世纪的海洋资源争夺,争夺的一个重要对象就是海洋本身。台湾东侧每一公里长的海岸线外都有数百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而且我国在东太平洋上拥有10万平方公里的海底资源开发区域,台湾岛是我国太平洋海底资源主要前进基地。就拿钓鱼岛为例。作为中国人,我说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当然,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家门口的某一片地是人家的,并认为自己家对这片地提出的“无理要求”,还对他家里扬言说如果你敢对那块地提出“领土要求”,我一定会叫对面的邻居对你“迎头痛击”,还装作很“民主派”的样子,对这种精神病儿子或本来就是对面人家偷养的私生子,我管不了。我只想告诉朋友们:别的不论,仅钓鱼岛的海底,就有着惊人的石油蕴藏量,日本政府估计得最高,为1095亿桶,联合国亚洲与远东委员会宣布的最低,为44亿桶,美国中央情报局宣布为390亿桶。最折衷的估计是美国前能源部长勒辛格估计的500亿桶。
钓鱼岛的意义远不止在海洋经济专属区这一问题上,更不止于什么“寸土不让”的民族自尊心,而在于实实在在又大得惊人的利益。如果台湾得以独立,中国在钓鱼岛的谈判上,今后手上就没有任何筹码。如果钓鱼岛让给日本,意味着别的不算,仅仅这一项,中国就永久性地白送给日本至少500亿桶;经商的朋友们告诉能否告诉我500亿桶石油是个什么概念?
然而,台湾孤悬海外,我们在海洋能源开发上就处处受制于人。就以不久前中国外长李肇星同日本外相川口顺子举行会谈时建议两国共同开发海上天然气为例,日本政府就迅速地举绝了中国联合开发东海能源的建议,中日关系正式亮起红灯。和中日之间就历史问题出现分歧不一样,能源问题对两国日后 发展影响十分深远,并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媒体大肆炒作中国东海采气事件。有一种意见指出,日本在能源问题上对中国步步相逼,目的明显不过,就是在关键的能源 问题上,日本觉得和中国并没有妥协的空间。假如台湾得以回归,那么,日本在今后有关海洋资源开发上与中国谈判时,筹码就少得可怜。
能否具备开发海洋的能力,事关这一世纪中国的经济命运,而台湾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中国二十一世纪的海洋战略中只能充当两种相反的角色:要么是中国走向太平洋的一个前沿,要么是中国走向太平洋的枷锁。一旦实现统一,整个太平洋豁然摆了我们的面前,更为开阔的海洋、更为无法估量的巨大利益,一下子摆到我们的家门前。一旦台湾得以独立,且不说收回钓鱼岛就免谈,除非我们收不回台湾却偏能跟日本打一场全面战争――而这种设想是荒唐的。更要命的是,中国从此就得关在陆地上动弹不得,一旦走向海洋,就处处受制。收复本来就是属于自己的领土是所有办法中最直接、简单的办法。
★(三)丢掉台湾,中国就丧失了外贸和能源供给的生命。
仅以目前而言,我们外贸依存度已达到36%(我并不排除与陆地领国的外贸,但从总量上看,海路的比重不是陆上领国所能比拟的,抱歉的是我未能查到资料),今后这种依存度无疑会越来越大,台湾倘若真的得以独立,对整个中国的经济安全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马汉在《海权中的美国利益:现在和将来》一文中说:“对海洋──尤其是沿着由各国的利益和商业勾画出的重要航线――的控制是决定一个国家力量和繁荣程度的主要物质因素。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海洋是世界上极重要的联络媒介。”
台湾是我国走向远洋的大门和维护海权利益的基地。 中国对国际石油的严重依赖已成一个基本事实和趋势。中国的海上石油运输线的安全怎么得到保障?现有中国与有关国家的关系是否足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过去,在中国对国际资源依赖不多的时代,这样的安全问题几乎是不存在的,但今天,国际资源供应的安全却成了中国牵一发动全身的大问题。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与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日本比肩的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中国的石油进口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运输4/5左右是通过马六甲海峡。据测算,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但是,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其海上石油供应线经过台湾海峡,如果台湾海峡的航道真正由我们自己控制,那么,任何一个控制着马六甲海峡的国家都只能与中国讨价还价而无法在经济上胁迫中国。正因为如此,日本一直在强调台湾海峡对日本的所谓战略地位和价值。
日本前驻泰大使、右翼的外交评论家冈崎久彦还认为,如果中国能够使用台湾作为潜艇基地,就可延长活动范围至塞班岛和关岛。日本的西南海域和航线,从此就操在中国的手中。南海的情形也大致相同。中国一旦控制台湾,任何大国的舰队将再也难以经常出入南海周边海域。与此同时,货物需要北上的东南亚各国,要靠他们的海军当保镖押送他们的货物经过台湾海峡,解决南中国海问题、处理与东盟的关系问题,其“要点”,也在台湾海峡。围棋有一句行话,叫“敌之要点正是我之要点”,这意味着,台湾海峡及其台湾本岛外围海域的控制权,事关中国今后外贸、能源供给的命脉。 台湾海峡是西太平洋的海上必经航道,一旦台湾回归,俄罗斯、日本在西太平洋的海上航道一下子扼在了中国的手里,处处受制于中国。有人估计,即使中国以武力收复了台湾,那么也将面临西方发达国家长期的经济制裁。发起制裁的会是美国,但我敢说,最不愿意中国收复台湾的是日本,第一个反对制裁的肯定恰恰是日本人!中国根本不必对日搞什么反制裁,它的西太平洋的航道一旦给扼死,真正回到石器时代的,不是中国,而恰恰可能是原材料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的日本。国与国之间,讲什么“主义”都是狗屁,利益才是最实在的。 ▲
★ 美 国 北 美 防 空 指 挥 中 心 要 出 洞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5/4658743.html
—告别沿用40年的地下堡垒/不再担心洲际核导弹攻击
2006年08月02日/赵卓昀:由于敌人和战争类型的改变,美国军方7月28日宣布,计划把北美防空司令部指挥控制中心从沿用了40年的坚固地下堡垒中迁出,因为美军认定现在已不必担心洲际核弹道导弹的攻击。
  美国科罗拉多州科罗拉多斯普林斯的夏延山山腹是负责美国和加拿大防空任务的北美防空司令部指挥控制中心所在地。从冷战时期的20世纪60年代开始启用的这个庞大地下指挥所曾是美国与苏联核对抗的象征之一。在美国拍摄的《战争游戏》和《惊天核网》等军事题材影片中,都有描绘夏延山指挥中心的场景。
  如今,夏延山指挥中心仍是美国建设中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那里装备有运算能力强大的计算机,可以及时接收和处理预警卫星和雷达系统传来的数据,并向部署在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截击导弹发出指令,击落来袭弹道导弹。设计者当初的目的就是要使这个指挥所能抵御载有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的攻击。所以,建在山腹中的这个地下堡垒被300多米厚的岩层包裹着,内部的钢制防爆门每扇厚400毫米,重30吨。指挥中心还装有1300个巨型减震器,以缓解巨大爆炸所带来的压力。“9•11”事件以来,美国国防部又投资7亿美元用于升级夏延山指挥中心的早期预警系统。
  今年2月,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兼北方司令部司令蒂莫西•基廷中将下令组建一个小组,研究指挥控制中心搬迁问题。北美防空司令部7月28日说,该小组提交的报告建议,出于行动方便和节约预算考虑,应当把指挥控制中心从深山迁出。
  “把这些工作从一处坚固设施转移到彼得森空军基地去进行,并不会改变安全级别。”基廷在7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正在进行一项评估工作,以确保安全级别与面临的威胁相适应。”
  在判断弹道导弹威胁几乎已不存在的情况下,美军认为,指挥中心选址的便利才是更迫切的要求。目前,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的办公地点在彼得森空军基地。在交通状况不佳时,从这个基地到夏延山指挥中心,驾车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科罗拉多州一些报纸曾报道说,2001年“9•11”当天,当时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司令花了45分钟才从彼得森空军基地赶到夏延山指挥中心。美军方说,虽然搬迁工作已提上日程,但夏延山指挥中心仍将保持“备用”状态,以便在必要情况下,它可以在数小时内重新投入使用。▲
(《中国国防报》2006年8月1日 第2版)来源:《中国国防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