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 :2006-7-30
(01):★ 惊动中央高层的设想:用西藏之水救中国(一)★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3&kindid=0&docid=100180175
(02):★ 惊动中央高层的设想:用西藏之水救中国(二)★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3&kindid=0&docid=100180175
(03):★ 中 美 军 事 交 流 “ 不 是 盟 友 是 朋 友 ” ?★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9&kindid=0&docid=100179220
(04):★ 解 放 军 基 地 化 训 练 / 实 现 历 史 性 飞 跃 ★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kindid=18&docid=100180002
(05):★ 日 本 散 布 情 报 威 胁 / 论 诬 蔑 解 放 军 ★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5&kindid=0&docid=100180184
(06):★ 1962 年 以 来 边 境 地 区 印 军 的 发 展 变 化 (一)★
http://junshi.daqi.com/bbs/00/651217.html
(07):★ 1962 年 以 来 边 境 地 区 印 军 的 发 展 变 化 (二)★
http://junshi.daqi.com/bbs/00/651217.html
(08):★ 美 国 越 来 越 注 重 研 究 中 国 ★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6-07/29/content_1461978.htm
(09):★ 美记者发文称人类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夜 ★
http://bbs13.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zgyb&message=159199
(10):★ 中美军事互访导致白宫对华360度急转弯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29/134112.html
★ 中美军事互访导致白宫对华360度急转弯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29/134112.html
▲让克来苏法尔:中美目前的刚刚进行的,两国军事主管互访,虽然没有在实际意义上取得任何进展,但是这些依旧给予了白宫一个良好的信号:到了该完全转变与修复的季节了。
目前,美国白宫对于中国最大的疑惑主要有3点,首先,中国战略核武器打击定位问题。美国国防部长霍式此次在中国国防总长访问美国之际,提出的:“先发制人并非武力”的理念,体现了美国对华的极度转变。白宫对外日前宣称:美国与中国并非盟国,但是,我们依旧是朋友。这里从以前的布什的“未来最潜在地敌人”转换成为“朋友”这可以说是一个性质的转变。其次就是中国军费开支额度以及用途问题。最后才是中国战略发展方向
白宫以及其高级智囊们认为:中国目前的举动已经可以看出,中国并非打算对美国的未来进行某种威胁。而是仅仅在于,努力解决他自身面临的,来自周边国家更多的矛盾。美中之间不存在根本的利益冲突。目前,中国国内也在积极开展生物燃料的工作。用来缓解由于石油消费过剩,导致的对外过于依赖。这同时也是给予了白宫一个信号。即中共不愿意犹豫石油问题从而引发,全面的中美对抗,这也将导致中国,2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作为白宫一方,自然也是积极地回应。虽然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奥克米兰斯特教授:布什总统不应该对华软化。但是美国政府依旧作出了一系列决定:中断台湾购买AIM120导弹计划,停止了对台湾的“BLOCK90”技术的输出。并且,遏制了以色列企图对台湾出售新型无人机的方案。
目前,白宫已经完成了他的对华策略形态转换。以便适应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需求。“弃台”的前端步骤白宫已经基本完毕。接下来很可能就是用台湾来交换中共对于北韩的实际控制。
▲ mk800编译西陆独家报道仅供参考
★ 美记者发文称人类进入第三次世界大战前夜 ★
http://bbs13.xilu.com/cgi-bin/bbs/view?forum=zgyb&message=159199
2006年07月27日:【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对于走入21世纪的人们来说,恐怕没有一种预言比第三次世界大战更让人心惊的了。美国国会前众院议长纽特•金里奇上周危言耸听地说:“在我看来,我们已经身陷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初级阶段了。”紧接着,美国《外交政策》杂志高级编辑大卫•波斯科就在《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夜吗?”他的理由很简单,当中东硝烟四起之时,全球同时在上演数不胜数的战乱,这样的局势实在不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好多少。
▲假想的战争导火索
波斯科的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回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情形:1914年6月28日的萨拉热窝,加夫里洛•普林齐普将手枪对准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砰砰几声枪响之后,他迅速朝着一条小溪逃去,但没跑出多远,就被警察逮到。警察虽然很快制伏了这名年轻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但刺杀事件在民众中激起的强烈情绪却难以控制。两个月之后,欧洲陷入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夺去1000万条生命、打垮了4个帝国、使20多个国家难逃战火。
作者接着说,2006年的夏天同样炎热,全世界的目光都汇聚在中东战火纷飞的土地上,和平显得异乎寻常的脆弱。然而,在黎巴嫩发生着的流血事件只是整个大动荡中的一个高潮——伊拉克本月经历着自2003年美军入侵后最为血腥的日子;在阿富汗南部,塔利班武装分子烧毁学校、攻击村庄,在此地维持秩序的联合国和北约部队却丝毫不能控制局面;拥有核武器作为保护的印度仍然在清理大规模恐怖袭击留下的满目疮痍。全世界好像淹没在武器竞赛之中,朝鲜和伊朗不顾一切地发展核能力,远程导弹技术像病毒一样传播着。
一些人开始担心这将是全球性冲突的开端。在一些宗教网站上,人们开始讨论所谓“世界末日之善恶决战”。也许这些关于世界大战的预言听起来像奇谈怪论,但如今这些陷入战乱的地区却无异于可以点燃整个世界的火药桶。
作者还像科幻小说家一样,想像着可能引发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伊朗:当以色列军队在黎南部继续深入并摧毁真主党时,情报官员监测到伊朗已经派出远程导弹舰队对准黎巴嫩,以色列政府决定同时对导弹舰队和伊朗境内核设施进行军事打击。当伊朗从军事打击中恢复过来之后,伊斯兰革命卫队迅速突破伊拉克边境,狠狠报复以色列的同盟美国。叙利亚、约旦、埃及和沙特阿拉伯政府不得不面对此起彼伏的民众示威游行,要求政府出兵惩治以色列,最终政府将屈服于民众,大规模的地区战争由此爆发。
导弹发射:就在全世界紧盯中东局势时,朝鲜决定再次点燃“烟火”,这次他将导弹试射推到了“悬崖边”:一枚预计落在日本海的导弹鬼使神差地落在东京市内,多名日本人丧生。这激怒了日本的盟友美国,朝鲜境内的导弹和核设施立刻毁于美国的狂轰滥炸之下。朝鲜又对首尔发起炮轰,韩国和美国联手攻入朝鲜境内,从南向北挺进。与此同时,中国军队不得不跨越鸭绿江“阻止大批朝鲜难民的拥入”,并与北进的美军相遇,突然间,世界超级大国和新兴强国兵刃相见。
核武失控:多年来“基地”组织视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为眼中钉,在一片大乱中,“基地”终于除掉了他,巴基斯坦军队试图控制局面,与流窜的武装分子混战,该国陷入混乱。美国向巴基斯坦派遣了特别行动部队确保该国核设施的安全,却面临当地暴徒的威胁。
帝国反击:在专制主义的白俄罗斯,要求民主改革的压力猛然间爆发。示威者聚集在明斯克的议会外面,总统卢卡申科要求俄罗斯支援。当示威者遭到殴打或杀害后,他们请求援助。北约成员国波兰仍然对遭苏联压迫的历史心存不满,因此对白俄罗斯的反对派实施了人道主义保护。波俄军队发生了冲突,俄罗斯与北约的对抗开始了。
▲和平因素挡不了战争风险?
在列举了这些冲突后,文章对当今的国际秩序提出质疑:过去,两个互相竞争的超级大国由于担心地区冲突升级,它们会管住自己羽翼下的那些好战国家,如今,哪个世界大国有能力声称可以管住德黑兰或平壤?
不过,文章也肯定说,今天的世界有一个很大的优势:两次大战前的德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都决心重新打造国际秩序,而现在,没有哪个大国有这样的决心。
文章也客观地指出世界上有不少制约大战的因素。比如说中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这是国际关系中一个不稳定的现象——但是,中国似乎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增长上,而不是军事占领。俄罗斯对自己丧失超级大国的地位心存不满,但是它并不愿意挑战美国的军事优势,它更感兴趣的是挖掘自己丰富的油气资源。核武的恐怖平衡也构成强权之间不敢轻启战端的制约因素。各国政府之间建立了紧急热线,外交工具也比以前先进了。尽管联合国安理会拖拖拉拉,但它仍定期让大国的代表们会集在一起,处理正在发展的危机,等等。
文章最后说,有理由相信,大国对玩火几乎没有兴趣。但同时又警告说,自大也是危险的。作者举例说,英国经济学家诺曼•安吉尔曾写过一本书《紧密的经济联系使大国之间的冲突不再存在》。他的书写于1910年,1914年欧洲各国军队开始混战时,这本书正在书店里卖着呢。
这篇文章引起的反响是巨大的,一些宗教网站惊呼世界末日来临。媒体也掀起了讨论的热潮,英国《声音》的标题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背后”,《芝加哥论坛报》的文章标题是“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传言”,加拿大多伦多广播电台则是“中东冲突引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是“金里奇等不及第三次世界大战”。
▲也许只是新保守派的阴谋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教授阎学通说,之所以出现这篇文章,是因为黎以战争的爆发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开端有点相似,都是因为一件小事引起的,其实绑架两个以军人质并不能构成发动战争的理由。但说这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前夜是危言耸听,因为世界大战必须是有结成军事同盟、有世界规模的两大阵营对立才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研究员袁鹏也说,他不同意这篇文章的看法。他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对阵双方是协约国和同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对阵双方是轴心国和同盟国。而在今天,世界主要国家之间还没有形成两大敌对的阵营。大国之间的关系主流是合作关系,比如朝鲜导弹危机,联合国通过了一致的声明,比如针对近日发生在中东的军事冲突,八国集团也有对外的一致表示。
从“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就出现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爆发之说。最近还出了一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作者)与第三次世界大战》,《大西洋月刊》最近还炒作过“中美之间的战争”,至于“美俄新冷战”的说法就更多。不少西方学者也将此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他们认为,对照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形势,现在的乱局更为严重,而且死伤平民的数字也很高。袁鹏认为,这类说法不能说是完全没有道理,至少反映了现在的世界上,冲突热点确实比以前更多,而且都在一个时间集中爆发。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国家虽然被美国称为“邪恶轴心”,但它们之间并没有结盟的关系。而美国与主要大国之间同样也没有结盟的关系,跟欧洲国家的立场尚且有分歧,更不用说是跟中俄了。
也有美国学者认为,这不过是新保守派的“阴谋”而已。他们眼见失势,希望借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话题重整旗鼓,甚至鼓动美国借机向中东推进,拿下叙利亚和伊朗。保守派的《旗帜周刊》甚至喊出了“还要等什么?”的口号。袁鹏也认为,现在出现这种论调,是符合美国的民族心理和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的。因为军事和美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中期选举在即,布什需要保持他的支持率,同时,在战场上是最能体现美国的世界领袖作用的。
此文发表后,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弗格森就在《洛杉矶时报》的网站上撰文说,现在发生的也许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但情况有可能会像一场世界大战一样糟糕。袁鹏认为,要说现在的情形跟世界大战有一点像的是,确实存在着几对力量的对垒情况。比如极端伊斯兰世界与美国的对垒,但恐怖主义形成不了发动世界级战争的力量,目前恐怖主义仍然是以散兵游勇为主。事实上,现在发生的战争都与恐怖主义无关,比如伊拉克战争是因为情报失误,或者说美国的别有用心,黎以冲突是由来已久的问题,而且黎巴嫩和伊拉克都没有得到大国的支持,所以还只能算是地区性冲突。▲
★ 美 国 越 来 越 注 重 研 究 中 国 ★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6-07/29/content_1461978.htm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黄靖答问之一
2006-07-29 高伐林(旅美学者、作家)
黄靖,美国重要思想库之一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毕业于四川大学外语系,获复旦大学古代中外关系史硕士。后赴美留学,获哈佛大学历史学硕士、政治学博士。2002年受聘于斯坦福大学任教,2004年进入布鲁金斯学会。
从作者对他的系列访谈中,可以看出美国的对华政策思路;美国当局政策制订的程序、层次;美国民间思想库与政府和企业的关系等,对读者有一定参考价值。
——编者
▲“克林顿在白宫,我们布鲁金斯学会的管理层就是以前老布什总统的人马;小布什上台了,我们的管理层就换上了克林顿政府下来的官员。如果下一届又换上了民主党人当总统,我们这里很多人又要走了,管理层就又会换成从布什政府下来的共和党人了!”美国著名智库之一——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黄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介绍他们智库在人事上与权力部门虽有千丝万缕联系,在运作上却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高:你是研究中国和亚太地区的专家,重点是什么呢?
黄:我研究的重点有三个:一是中国领导层的决策体制和过程,二是中国的安全政策,三是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和安全政策。现在还做一些关于中国发展战略的研究。
我负责和参与的研究项目有这么一些:与卡内基中心的Michael Swaine(史文)和哈佛的Iain Johnston(约翰斯通),我们三人主持一项关于中美危机管理的研究项目,与两国的安全政策密切相关。这个项目从2001年就开始着手,已经进行了好几年。
在布鲁金斯学会,我们发起并主持了一个“双轨”性质的中美日三方对话,去年7月在北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今年在日本开第二次研讨会。还有一个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的研究项目;此外,还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搞一个关于中国医疗改革的研究项目。
从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开始,我们还有两个大的研究项目要上马,一个是与中国合作的“亚洲区域主义和美国的影响”;另一个,是与印度合作的有关中印美三方战略利益和能源安全的合作项目。
高:这些项目涉及面相当广泛啊!你的教育背景和研究背景是怎样的呢?
黄:我原籍是山东掖县(现在叫莱州),但我本人出生在吉林,从小跟着父母在南方长大。由于父母亲都在部队工作,到处调动,我也就差不多每年换一个地方。后来下乡时,在云南呆了两年。在中国住最长的地方,一个是成都,在四川大学读了外语专业;一个是上海,在复旦大学读了3年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生——侧重汉唐,实际上是古代中西交通史。我到了美国,最怕别人问我你是从中国哪里来的?很难三言两语回答清楚(笑)。
高:在美国读的是什么专业呢?
黄:我对中共党史一直很感兴趣。到哈佛后,开始也是读历史,先拿到一个硕士。后来从党史入手转到“比较政治”和“国际政治”。在哈佛读政治学博士都有一个主科,一个副科,我的主科是比较政治,副科是国际关系(侧重中国),主要导师是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Roderick MacFarquhar),其他教授有亨廷顿、戴慕珍(Jean Oi),还有搞苏联研究的寇尔顿(Timothy Colton),教政治理论的肯尼思•沙普斯尔(Kenneth Shapsle)等。
1994年我出来教书,教了11年,主要在犹他大学,中间出去了将近两年:回哈佛做了一年访问教授,到韩国做了一年访问教授,2002年去了斯坦福大学。我是2004年7月来到布鲁金斯的。
2002年,布鲁金斯学会为回应中国的崛起,经华盛顿一些机构协调之后,决定在学会的外交政策研究部门下面,成立一个单独的比较大的中国研究项目。从2003年开始筹划,刚开始由我们学会的主席约翰•桑顿(John Thornton)个人捐了500万美元作为启动基金,当然也有其他企业和个人的捐献。
高:这个研究中国的项目,与中国也有合作吧?
黄:对,我们正筹备在北京设置一个中心,设在清华大学,计划在10月份正式成立,现在正在物色这个中心的主任。▲
★ 1962 年 以 来 边 境 地 区 印 军 的 发 展 变 化 (一)★
http://junshi.daqi.com/bbs/00/651217.html
资料:1987年中印边境紧张时期我军编写的
–-62年以来边境地区印军的发展变化
(首先,感谢NICK和弹弓铜子帮助整理)
▲1962年中印之战,中国把装备落后、战斗力差的印军打得一败涂地。然而,正是这场战争教训了印度人,使他们改变了先富国后强兵的策略,实行经济与国防同步发展的方针,经过30年苦心经营.今日印军非同昔比,当刮目相看了。
▲ 1962年以来的主要变化:
▲ 扩充兵力
印度独立初期,总兵力只有35万人,主要是步兵,60年代增加到60万人,70年代末增加到110万人,现在已扩充到136.7万人,.其中陆军120万人,空军11.5万人、海军5.2万人。
目前部署在中印、中锡(锡金1975年已被印度武装侵占)边境地、区的印军,.陆军有2个军部、9个师部、39个旅;共20余万人。1962年我军反击作战时,印军包括战役第二阶段增援的兵力在内,只有1个军部、3个师部,13个旅及炮兵、装甲部队各一部,总共不过3万人.目前的兵力比1962年增加了近6倍。此外.空军还有9个飞行联队 (5个战斗机联队、2个混合联队、1个运输机联队、1个直升机联队),各型飞机300余架,其中战斗机120架。这是1962年我军反击作战时所未有的。
除此,在中印边境还有担任边防警戒、巡逻和配合作战任务的准军事部队,以及武装警察等10万余人。
▲调整编制体制
1962年印军侵华作战失败之后,即着手对陆军师的编制体制进行了调整。为了适应山地作战的特点,并针对与我军的作战,专门组建了山地师(共组建了10个,其中9个部署在中印、中锡边境的中段和东段地区)。目前的山地师与1962年的步兵师相比,有如下特点:
▲装备轻便,机动力较强.
1962年的印军师属炮兵旅,70%的火炮重2吨左右,师还编有装甲团。这在道路状况较差的山地作战不大适应。现在的山地师,取消了装甲团;师属炮兵旅装备的火炮重量均在l一吨左右,既可由骡马驮载或由吉普车牵引,又可由直升机吊运,机动力大为提高。
▲火力增强。
现在山地师的火炮数量虽然没有增加,但火炮较新,性能较先进。师属炮兵旅现装备的火炮最大射程为17.6公里,相当于1962年步兵师火炮最大射程的1.4倍;作战时,还可得到校射机分队的配属。
▲通信保障能力提高。
印军山地师现有电台469部,比1962年的步兵师增加了40倍。师、旅、营营之间的通信联络可由有线、无线(短波、超短波、微波)多种通信手段保障,为克服山地阻碍,在一些地区还建立了无线电中继站;个别师、旅之间还开设有卫星通信线路。这与1962年步兵师通信设备陈旧落后,作战中通信联络经常中断的状况相比,已大为改观。
▲后勤保障能力提高。
根据高原严寒地区作战的特点,为提高运输能力,印军现在的山地师除装备有800多辆越野性能良好的运输卡车以外,.还增编了畜力运输队和脚夫分队,编有l千多匹骡马、此外还可得到运输机或运输直升机的支援,能较好地保证前送后运任务的进行。
▲裁减了冗装。
印军为了保持山地师的轻便,除了前面提到的取消了不大适应山地作战的装甲团以外,考虑到既定作战地幅内军的防空火器和航空兵掩护能力较强的情况,师属炮兵旅还取消了高炮团,师以下没有防空火器。另外,主要用于打坦克和坚固火力点的火箭筒,也由1962年步兵师装备的678件减为72件。
▲更新武器装备
印军随着军费的不断增加,采取武器装备“来源多样化”,即购买引进、仿制研制并举的方针,加快了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步伐。1962年以来,印度已引进了价值200多亿美元的武器装备,仅80年代以来就达上。经过20多年的经营,目前一个以交通、通信和工事构筑为重点的战场建设计划基本完成。从印度内地铁路线终点到边境前沿,均有道路连接。空军还开辟了数条航线,新建和扩建了30多个机场、60多个直升机停机坪以及空投场,直升机可降落在前沿哨所附近.印军还修建了供居住和储存物资的永久性营房、仓库,前沿的防御工事、通信设等进一步完善,已形成了纵深梯次的阵地体系。
▲增加对我作战的战役方向
印军于1975年武装占领了锡金,并作为对我作战的一个重要战役方向,现驻有1个军部、 2个师部、9个旅。印军近年来演习曾多次设想,从锡金的乃堆拉、则里拉等山口向我亚东等地区发动进攻,策应其达旺方向的作战。除此,印度还控制了不丹。印军与不丹军队多次举行联合作战演习。可以设想,如我在错那和亚东方向实施反击印军的作战,印军和不军将会在不丹东部和西部地区配合其主力行动。
▲相应地改变作战指导思想和作战方法
印军随着编制体制的调整、武器装备的改善,并针对我军的作战特点和战区的地理环境,采取对巴基斯坦以攻为主,对我以防为主、伺机进一步扩张的方针,其作战指导思想和方法有如下变化。
▲强调攻势防御作战
1971年以前,印军在东部地区的演习,着重演练防御动作,即先在前沿地区迟滞我军的进攻,尔后有计划地撤至预定地区,凭借有利地形和既设阵地进行阻击。近年来,在其“训练计划”和教材中明确提出:“各级指挥官要摒弃消极防御思想,进行攻势防御作战。”它在演习中突出演练反击和攻势行动。曾设想:我军突破“麦线”前沿据点以后,经3—6天的战斗,推进至前门里、阿朗、邦迪拉、德让宗和锡金方向的穷塘、刚渡、噶伦堡以东一线时,乘我军调整.部署,后续部队尚未到达之际,在航空兵支援下,开始实施反击,迫使我军撤退,随后转入追击,以歼灭我军而告结束。印军用于反击的兵力,在不削弱或破坏防御体系完整性的前提下,临时从未受威胁的方向抽调,旅通常不超过一个营,师不超过两个营;旅级以上规模的反击要由军和军区决定。此外,有的演习还设想,当我军在兼则马尼、更仁和日马地区集结时,印军即出动飞机袭击我集结的部队和火箭发射阵地、炮兵阵地,破坏我进攻准备。印军在作战过程中,还注意发挥空中优势,出动航空兵,杀伤我有生力量,破坏我后勤补给线和摧毁我纵深地区的重要目标等;有时还设想在我纵深以直升机机降步兵和派遣特种分队,袭击和扰乱我后方。印军的这种攻势防御作战思想,在其师以上规模的演习中均有所体现。
▲ 防御中重视防我穿插迂回,进攻中强调采用包围迂回战术
1962以后,印军很重视对我军战术的研究。针对我军善于运用穿插迂回战术的特点,印军在其演习的部署中,较为注意防我穿插迂回行动。如在锡金方向,印军一向认为乃堆拉、则里拉是通向锡金的重要通道,是进入印度的捷径。因此,第33军主力山步第17师、27师分别沿乃堆拉至刚渡、则里拉至噶伦堡公路两侧做纵深梯次部署,.并以山步第20师一部进占不丹西部、山步第17师一部占领锡金北部穷塘地域,加强翼侧保障,以防我穿插迂回。该军在“战备演练”中就是按上述方案实施的。该军军长在演练中还提示部属:要防中国军队的迂回穿插。在中印边境东段的达旺地区,印军视棒山口、达旺、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为防御的主要方向。其第4军在多次演习中,将主力沿西山口、德让宗至邦迪拉成纵深梯次部署;同时以一部兵力进至不丹东部和波辛山口至、登班一线,加强翼侧保障,防我迂回包围。印军在判断我可能实施穿插迂回的方向和路线上,均部署有兵力和计划火力。当发现我穿插迂回部队时,除组织地面部队阻击外,还使用航空兵实施猛烈轰炸。
印军的进攻,及时吸取了1971年侵巴战争中实施迂回包围战术的成功经验。战后,在它的教材中明确写道:“历次战斗证明,正面攻击往往得不偿失,而翼侧进攻、迂回包围,则可达攻其不备,易于取胜之目的”。因此,要求在选择进攻目标和进攻轴线时,尽量“避开正面,最好从暴露的翼侧进攻。”近年来,印军举行以我为背景的进攻演习中,多采用这种战术。如锡金方向,设想其第33军以两个师从乃堆拉、则里拉方向向亚东实施正面进攻;另以1个师经不丹西部地区实迂回,从中不边境的特雷木山口攻占我帕里,截断拉萨至亚东的公路,从侧后包围亚东,配合正面部队的进攻。
▲ 重视诸军兵种协同作战
印军认为:空军“夺取与保持空中优势和遮断战场”,向地面部队提供“全面空中支援”,是取得作战胜利的重要因索。因此,比较重视空军的使用。并且将过去空军以袭击对方纵深战珞目标为主的作战思想,改为以直接支援地面都队作战为首要任务。印军在东部地区师以上规模的演习,一般都有空军参加,并建立陆空协同作战指舞机构。军设有陆空联合作战中心;师、旅有联合作战中心派出的空援通讯分队,负责引导飞机袭击地面目标。从演习看,军一般可得到两个飞行联队的支援。平均每天出动飞机70架次;师可得到60架次飞机的支援,平均每天出动20架次。空军直接支援地面作战。主要是进行近距离拦截我方飞机和袭击我集结地域的部队、指挥所、炮兵阵地、交通枢纽、直升机停机坪等目标。另外,配合地面部队反击时,主要用于袭击其当面的我军。给我以重大杀伤,.为其反击创造有利条件。除此,印空军在战役方面的配合,还十分重视夺取制空权,袭击我西藏地区机场和交通要道,断我兵力支援和后勤补给线等行动。
印军对直升机和空降兵的运用也较为重视。在《山地作战》教材中提出,“对选择的目标可实施空降或直升机机降,以取得战术上的优势”。近年来,印军的演习对直升机也曾多次使用,主要担负对我进攻部队的直接攻击,在我后方实施机降,向其危急的方向机动兵力、火器等任务。
印军对炮兵的使用也非常重视。师以上规模的演习,均有炮兵参加。第33军在一次“战备演练”中,山步第17师、27师所属的两个炮兵旅和军属炮兵旅的中型炮兵团,曾进入乃堆拉、则里拉方向的预定阵地,分别建立了前指。标定了炮击目标。有的演习,还要求炮兵做好反坦克的火力支援准备。印军对炮兵的使用,要求将尽可能多的火力集中于我可能进攻的主要方向上,在防御前沿前构成多道火力拦阻地带。在前沿战斗中,炮兵的任务主要是迟滞我军前进。压制我军炮兵,在纵深战斗中,使用远射程火炮拦阻我军后续梯队,割裂我战斗队形。此外,为防止我军穿插迂回、侧后攻击,其炮兵还配合预备队控制道路,加强强翼侧火力。
▲ 注重对主要防御方向的支援和配合
从印军多年来的演习看,它一直视达旺和锡金的乃堆拉、则里拉为主要方向。这一方向的兵力部署不仅平时密度较大,而且在作战过程中还可以得到较多的增援。如在演习中曾设想:我军推进至德让宗地域,夺取山步第5师部分一线阵地以后,继续集结兵力,企图向其纵深发展进攻时,印第4军和东部军区迅速组织兵力增援,抽调山步第192旅(驻蒂拉帕县康萨),以空运的方式向山步第5师防区紧急机动(机动距离约30O公里),随后又令驻那加、米佐山区的山步第8师的56旅(驻木柯场)。59旅.(驻乌克鲁尔)增援山步第5师(仅2~3天时间机动距离500公里以上),使这一地区印军的兵力达到7个旅。在锡金方向,印军演习中还设想,以直升机空运1个营支援大吉岭的守军166旅,空运1个山炮连至穷塘支援112旅的战斗。
印军对于达旺和锡金两个方向的作战。还注意了相互之间的配合。演习中曾设想,当第4军在达旺地区与我战斗的时候,驻锡金方向的第33军以3个师的兵力,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分三路向我亚东地区发动进攻,3—4天时间推进50多公里,企图牵制和吸引我军的兵力。以减轻对其达旺方向的压力。
▲ 强调独立作战和夜战
印军在1962年与我作战时,一旦被我分割包围即。溃散潜逃.也即所谓的“越野撤退”。然而,现在在它的作战条令和教材中,则强调“各部队(特别是山地步兵)必须进行自力更生的训练,以便能比平原作战中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强调被分割包围、失去指挥和支援的情况下,坚持独立战斗。
印军还针对我军善于夜战的特点,要求其部队多进行夜间的演练,以提高夜间柞战能力。在一次演习中,东部军区曾明确指示: “这次演习主要在夜间进行”,。每天夜间都训练,整夜都训练”.它在演习中,攻击时间一般选在夜间或拂晓,并重视利用夜暗实施反冲击,争夺战术要点和偷袭等行动。
▲重视反空袭和空袭作战
印军在1982年3月一次演习中曾设想t我航空兵对其东部地区机场和其他重要目标实施空袭时,印军组织截击机、萨姆-II、萨姆-I地空导弹和高炮部队实施反空袭作战,夺取制空权。同时,出动坎培拉轰炸机,轰炸我西藏的日喀则、贡嘎、邦达机场。这次演习,由印东部空军指挥所组织实施,驻卡莱加达、加尔各达、巴拉克普尔等地的航空兵和演习部队以及中部空军指挥所、西部空军指挥所各派出了一个坎培拉轰炸机分遣队,共出动各型飞机87架次。
纵观印军1962年以来的主要变化,可见印军现在的一斑和对我作战的一些构想。对此,我们当刮目相看。
▲对印军作战强点与弱点的分析
从印军1962年以来的一些主要变化可以看出,其作战能力有较大提高。但是,它的雇佣军队本质上的怯战怕死思想,尖锐的内外矛盾、以及保守的习惯势力等因素决定,其在作战中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弱点,并制约其变化的长处的发挥.从印军在中印、中锡边境地区的部署和编制装备以及作战、演习等情况分析,初步看出印军有以下强点和弱点:
▲主要方向兵力密度大,次要方向兵力薄弱
印度视中、巴为主要作战对象。以孟加拉为“潜在对手”,面临两面甚至三面作战的不利态势,兵力分散不足。它为保障重点,增强主要方向的兵力密度,不得不削弱次要方向的兵力.如中印边境东段地区的西山口、德让宗、邦迪拉方向,为印军的主要防御方向。印军在此方向部署有2个山地师,作战时至少还可得到1个山地师的增援,平均每公里正面有0.7个步兵营、26门火炮,527支枪。而该地区的阿朗、前门里方向,在200公里正面。200公里纵深的地域内,印军只部署有1个山地师,平均每公里正面只有0.06个步兵营、1.5门火炮、30支枪;担负一线防御任务的2个旅之间,有100公里的间隙;师防御地段的两翼也没有掩护兵力。
▲既设阵地防御能力较强,机动性进攻能力不足
印军在中印、中锡边境地区,经过20多年的经营,战场建设基本完成。其在预设战场实施防御作战,有纵深梯次的永备工事作依托,有预先计划的空炮火力作支援,有公路、机场、直升机停机坪供机动,有预先储备的武器弹药及其他作战物资供使用,并有一套完整的防御作战预案,部队在预设战场按此案进行过反复演练.,对地形和协同程式比较熟悉,作战能力较强。
但如果离开预设战场,实施机动进攻作战,印军则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是山地师以下缺少野战防空能力。印军目前的防空武器,主要集中在集团军,军仅有36门高炮,无力对各师实施掩护。二是对较坚固工事(火力点)的摧毁能力较弱。山地师直瞄火器的数量仅为72件,且威力较小。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中,印军深感山地师对坚固工事的摧毁能力弱,甚至无力对付巴军的坦克。三是机动进攻作战的训练较少,进攻的顽强性较差。部署在中印、中锡边境地区的印军,平日主要训练防守及依托阵地的反击课目,官兵对机动进攻作战的战术不熟,攻击力较差。在1971年的印巴战争中,印军第95山地旅,在对东巴卡尔瞢尔镇巴军一个连据点攻击时,受阻三周而未克。由此可见印军进攻作战能力的一斑。
▲步炮协同较好,陆空及各步兵部队(分队)之间协同较差
印军十分重视协同作战,认为诸军兵种“成为密切协同的整体去作战,就能获得主动并取得胜利”。从印军历次作战的情况看,其步炮协同较密切,炮兵射击比较准确,火力转移较快,支援较及时。
▲但印军陆空及各步兵部队之间的协同问题较多。
一是编制体制和协同方法不完善。影响作战的协同动作。如印军的直升机属空军建制,归空军指挥,步兵如需直升机支援,须层层上报,最后由陆军军部和空军战术中心组成的陆空联合作战中心批准,这往往贻误战机。陆空合同训练较少,“飞行员只能勉强分辨出坦克和步兵战车”。加之陆空(陆海)协同方法不完善,因此常发生飞机误伤己方的事故。如1971年印巴战争中,印空军飞机曾击毁两艘欲突入东巴库尔纳港的印海军炮艇。印陆军各部队之间的协同方法也很笨拙。如1971年印侵巴进攻达卡时,由于无有效的协同方法,:只好命令从南面进攻的部队停止前进,以免与北面进攻的部队发生误会。二是由于教族之间矛盾尖锐,步兵部队(分队)之间协同较差。印军步兵营通常按民族、教族、地区编组,相互间语言不通,习俗各异,互不信任,隔阂较大,作战中互不支援。如1971年印巴战争时,印军第33军中就发生过几起以种种借口不支援友邻的事件,使作战受到影响。
▲人员和编制装备较适应高原严寒条件下作战
印军在中印边境(包括中锡边境)地区主要部署的是山地作战部队。这些部队多数已在该地区驻守20多年,士兵多来自山区强悍的民族,并经过较长时间的高海拔地区作战训练,对在高原严寒地区作战适应性较强。部队装备较轻便,曲射火炮特别是迫击炮数量较多;各级的通信联络手段多样化,并建有适于山地作战的通信设施;另外后勤保障系统也比较适于高原严寒地区作战的需要。
▲作战思想上下不一致,且自相矛盾
1962年中印作战和1965年印巴战争,使印军高级指挥官认识到,必须对传统的落后的作战思想实施变革。但新作战思想的实施并不顺利。阻力首先来自印军内部对变革的反对,使其作战思想上下不一致。如1971年印巴战争中,印陆军司令部制订了“先分割东巴守军,打乱其部署,尔后各个歼灭”的作战计划。但各师、旅指挥官。出于固有的抵制任何非正统的战,术和快速机动作战的本性”,仍采取正面逐点进攻的打法,进攻速度很慢。有的师、旅即使采取翼侧迂回攻击和空中垂直包围的战术,也由于动作迟缓,使巴军大多得以解脱。战后,印陆军作战厅副厅长哀叹:“陆军司令对整个作战计划的设想,并未取得预期的.结果。”至今,传统的落后的战术在印军中仍有很大市场。
其次,新作战思想未摆脱落后传统的“羁绊”,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如印军强调进攻必须具有快速性、机动性。但其《陆军手册》又要求,进攻部队每攻占一个目标后;必须由上而下的进行整顿,建立稳固的立足点,经重新组织后,才能发起新的进攻。这实质是稳扎稳打,逐步推进的落后战术,与快速机动的进攻战术背道而驰。
▲军内外矛盾重重,官兵作战积极性、顽强性较差
印度国内民族宗教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作为统治阶级工具的军队,同人民存在严重的对立;加之印军纪律败坏,军民关系十分紧张,在一些地方多次发生群众殴打或杀死军人的事件。军队内部官兵之间、教族之间、兵种之间、正规部队与地方部队之间,矛盾也十分突出餐,士兵,特别是“低种姓”士兵地位低下,常遭军官打骂和欺压.为此,军队中常出现士兵杀死军官的事件,并多次发生小规模“兵变”。军队内部各教族互不信任,印度教族、锡克教族、伊斯兰教族之间经常发生纠纷。这些,都严重地内耗和涣散印军的作战力量。
另外,印军官兵雇佣观念、怯战怕死思想严重,当兵只是为了“挣钱养家”’,斗志不强,作战积极性、顽强性较差。如1971年印巴战争中,印军未能攻克巴军任何一个较坚固的阵地。印陆军参谋长1986年上台的第一天就指出,印军整个军官队伍“士气低络,丧失自尊和干劲,只想升官发财”,印陆军存在“危机”。他对陆军应付未来混乱局面的能力表示担心。
▲印军作战指导思想的发展变化
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实质和过程从1963年开始,印军每年都要举行以我为假想敌的战役演习,并出版了一系列针对我军作战的山地作战条令和教材。从中可以看出,印军目前的作战指导思想与60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即由“消极防御”思想转变为“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印军作战指导思想的这种转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63年至1969年,印军的作战指导思想实质表现为消极防御。印军在1962年挑起中印边境武装冲突失败之后,各级指挥官变得“谨小慎微”(印军的评价),普遍产生了单纯防御思想,认为阻止我军向“麦克马洪线”以南进攻的有效手段,只能是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工事节节抗击,迟滞和消耗我军,直至击退我军。此时,印军以我为假想敌的战役演习.只演练防守,基本不演练反击和进攻。
第二阶段,1971年印巴战争前后至70年代束,印军提出“要摒弃消极防御思想”,树立“攻势防御作战”思想,并提出了所谓的“纵深防御理论”。设想“在中国军队进入印度(指印占‘麦线’以南的我国领土),供应线拉长时,印军发起反击”,迫使我军撤退,直至被“歼灭”。 “攻势防御作战”思想的核心是实施战役反击,并通过顽强抗击与积极反击的紧密结合,达到挫败我军进攻的目的。印军在这一阶段的战役演习突出演练战役反击;在次要战役方向,还举行过进攻作战演习。
第三阶段,80年代以来,印军进一步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这一思想首次体现在1982年印军的一次演习中,1986年1月由印军马图•托马斯中将正式提出)。设想“一旦印度的利益受到威胁,印军立即先敌行动”,以粉碎我军“突然入侵的企图”。“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的核心是,实施“先发制人的突然打击”和“快速反击”。从印军的演习、条令和教材看,其主要作战手段是。主要战役方向的袭击战,次要战役方向浅纵深的机动进攻战,以及纵深立体的抗击和战役反击。作战目的是为了破坏和打退我军的进攻,恢复和保持原来的态势,以便永久霸占已夺取的我国领土。印军在此阶段的演习中,未见其设想过转入全线进攻。(下接:)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
★ 1962 年 以 来 边 境 地 区 印 军 的 发 展 变 化 (二)★
http://junshi.daqi.com/bbs/00/651217.html
★ 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主要表现
印军作战指导思想,由消极防御转变为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由单纯强调被动抗击,变为重视先发制人的主动打击。印军在消极防御思想时期,其防御的基本设想,是在我军发起进攻后,依托阵地节节抗击,粉碎我军的进攻。转变后的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则强调,在发现我军进攻准备,判明我军进攻企图时,即对我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主要战役方向的袭击战和次要战役方向浅纵深的机动进攻战。
主要战役方向的袭击战,以地面和空中的兵力、火力实施。印军强调首先依靠空中优势,以歼击轰炸机实远程奔袭作战。炸毁我军一线机场,破坏我军的交通运输线:制止我战略、战役预备队机动,孤立我战役第一梯队。同时,以机降兵和特种部队,利用山地便于渗透的有利条件,渗入(机降)我军的战役纵深,袭击我指挥所、通信中心、火箭发射阵地和后后勤设等,破坏我正常的补给系统,扰乱我战役后方.印军担任袭击的兵力,可由战役指挥官统一派出,也可由一线师派出。印军正酝酿成立的“快速部署部队”,能在48小时内出动一个直升机机降旅的兵力,;对邻国的任何地方实施远程空中奔袭。对集结地域的我军部队指挥所、炮兵阵地和补给品堆集所等,印军强调以歼击轰炸机、攻击直升机、远程火炮的火力猛烈突击,破坏我军的进攻准备;歼灭我有生力量,挫伤我军的战斗意志。印军认为,袭击战是打垮对方进攻的有效手段。
次要战役方向浅纵深的机动进攻战,即在我军可能进攻的次要战役方向,利用我集结兵力、调整部署、预备队尚未到达之际,印军以优势兵力在航空兵的配合下,首先发起进攻,歼灭我攻击集团;结合主要战役方向的袭击战和战役反击,追使我军由全线进攻转为全线防御和撤退。印军次要战役方向浅纵深的机动进攻战,通常以军或大于军的兵力实,主要战法是“正面进攻与翼侧进攻、包围迂回相结合”,担任包围迂回的兵力通常为进攻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其进攻纵深为50~60公里。
由只重视浅纵深、平面的防御,变为强调建立大纵深、立体的防御体系。印军在消极防御思想时期,其防御布势成一个梯队,没有战役预备队;防御作战仅设想抗击我地面部队的进攻,未设想过反空袭、反空降作战。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则强调,建立大纵深、立体的防御体系,认为“防御纵深愈大,突破愈困难”。所谓大纵深、立体的防御体系,就是要求兵力部署、火力组织具有纵深性、立体性。
兵力部署的纵深性。印军要求各战役方向以扼守“重要地形”和“战术要地”为重点,主要兵力部署在我可能作为进攻轴线的谷地、山间通道、山垭口两侧,利用有利地形,成纵深梯次配署;部分兵力配置在我可能实施穿插迂回的道路翼侧;并以一定兵力保护陆上交通线、补给地域、直升机起降场和空投地域等。印军目前的防御布势通常分为:警戒部队(包括掩护部队和屏护队)j战役第一梯队、战役预备队。并采取以连、排支撑点为基础、多阵地、大纵深、环行的阵地体系,即警戒阵地,连、排防御支撑点,营防御地域,师、旅防御地段,集团军或军防御地带。军防御纵深约130公里。
火力组织的纵深性。印军要求组织多层火力拦阻地带,从我开进、展开时打起,使我军进攻的每一阶段、先头梯队和后续梯队,都遭到最大程度的火力杀伤。其火力计划主要有:对我开进、展开的部队实施打击的远距离兵力;对我占领进攻出发阵地的部队实施突击的近距离火力;用以击退我军冲击的最后拦阻火力;杀伤我穿插迂回部队的对穿插火力;歼灭我突入其阵地内部队的伏击火力,以及支援反击的火力等。印军要求空中火力与地面火力、火力与障碍紧密结合;歼击轰炸机、攻击直升机和远程火炮,在防御的每个阶段,重点封锁我可能利用的山间通道、桥梁、渡口和山垭口,主要突击我开进、展开的部队和后续梯队、炮兵阵地、运输部队、直升机起降场等。
兵力部署、火力组织的立体性。印军要求能够实施反空袭、反空降作战。反空袭作战,主要由战役指挥官统一组织截击机、地空导弹和高炮部队实施。反空降作战,由空降地域附近的部队依托有利地形和既设阵地实施阻击,战役指挥官指挥歼击轰炸机.攻击直升机实施火力突击。
由单纯强调各自为战,变为重视地面、空中的快速增援。印军在消极防御思想时期,防御没有战役预备队,没有战役增援力量,只是强调依靠各自的力量独立防守。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则强调,对受威胁的要点适时组织有效的增援,是战役指挥官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增援必须及时、快速、隐蔽。
增援的及时性。印军要求增援部队必须在我进攻取得进展之前进入阵地。对主要战役方向的增援,通常设想在我突破印军第一梯队旅阵地时实施,兵力可达几个旅。
增援的快速、隐蔽性。印军要求增援以铁路、公路、空中多种输送方式同时实施。从印军的演习看,地面增援兵力的机动速度每天可达200公里;利用直升机运输的增援兵力多为炮兵连或步兵营规模;利用运输机一次空运的最大增援兵力,为一个山地步兵旅(2,700人)。为免遭对方火力突击,增援通常利用夜间、不良天气,沿隐蔽路线实施。
由单纯强调防守,变为重视“理想地域”的反击。印军在消极防御思想时期,不主张实施战役反击。转变后的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则强调实施战役反击,认为这关系到整个防御作战的结局。战役反击通常在对方进至防御纵深的“理想地域”,进攻受阻或暂停攻击时发起。“理想地域”必须事先构筑,并预先做好空炮火力支援计划。从印军的演习看,主要战役方向的“理想地域”,通常在第一梯队师的第二梯队阵地前沿前。战役反击通常由战役预备队担任,兵力至少为两个步兵旅。反击通常采取正面阻击、两翼包围攻击的战法围歼敌人。
▲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
印军的作战指导思想所以能够由消极防御思想转变为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主娄有以下原因:
武器装备的现代化和战场建设的日益完善,是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物质基础,印军近十几年来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采取从国外进口与自行研制、生产相结合的方针,武器装备的现代化水平提高较快.目前,印军的主要武器装备相当于原苏、美60年代的水平,部分武器装备达到原苏、美70,80年代的水平,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居领先地位。现在印军军属炮兵旅的火炮数量是1962年的2.3倍,火炮的最大射程由16.5公里提高到40公里;军配备的运输直升机,一次可机降1个步兵营;支援地面作战的空军新型歼击轰炸机,载弹量是老型号飞机的2倍,最大航程是老型号飞机的3.3倍,突防能力。轰炸精度、生存能力均有提高。这为印军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作战,提供了物质条件。
另外,印军在中印、中锡(锡金在1975年被印军吞并)边境地区经过20多年的经营,预设战场建设基本完成,在主要作战方向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纵深梯次的阵地体系。这也为印军实施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作战提供了有利依托。
印军的军事战略,是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根据。印军在中印、中锡边境地区的兵力、火力占有较大优势。其作战指导思想所以由“消极防御”转变为“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而没有变为。先发制人的进攻”,主要是受其军事战略的制约。首先,是由印度的军事战略重点决定的。印度以中国和巴基斯坦为主要作战对象,其战略重点在巴,对巴采取战略上的攻势。为保障重点,避免军事上平分兵力,陷入两面同时作战的不利地位,对我只能采取战略守势前提下的“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其次,是由中印两国的综合国力对比决定的。1985年印度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仅为我国的2/3,主要工业产品指标不足我国的l/3,全国有40%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国内矛盾重重,政治局势不稳,总体军事力量以及军队的综合作战能力远不如我军,这种国力尚不具备对我国这样的大国实先发制人的战略进攻的能力。再次,是由印度对我的既定方针决定的。印度旨在继续霸占已夺取的“麦线”以南的我国领土,并在中印边界西段实现索取我三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的要求。印度目前是既得利益者,如再阿“麦线”以北地区大举进攻,不仅力量不及,而且“师出无名”(“麦线”以北不属于争议区),政治上也极为不利
对我军情况的认识,是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前提。印军在1962年挑起中印边境武装冲突遭到失败以后,十分重视对我军情况的研究。通过侦察了解(包括让越军头目介绍中越边境作战情况),印军认为,“中国的军事实力在逐渐走下坡路,”“同亚洲邻国对比已不如50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目前在西藏地区的“兵力不足”,“机动困难”,“作战物资就地补给困难”,“空中威胁能力微不足道”;而印军目前在中印、中锡边境地区的兵力、火力和空中力量均“占有较大优势”。基于这种认识,印军认为,只有进行“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即首先利用印空军力量的优势。炸毁我西藏地区的机场,破坏我军内地到西藏仅有的几条主要公路,断绝我对西藏地区兵力、物资支援,才能保持目前酶优势,从根本上挫败我军的进攻。否则,难免重蹈1962年的复辙。
借鉴西方和原苏军新的作战理论,以及对本国作战、演习经验的总结,是印军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理论根据。近几年来,印军十分重视研究、借鉴西方经验,特别是原苏军新的作战理论,认为“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局部战争中,适当采用西方新的作战理论和军事技术的一方将占上风”。“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思想,正是对西方和原苏军新的作战理论的“适当采用”。如从“先发制人的突然打击”观点中可以看出原苏、美军“纵深攻击”思想的影响;从“建立大纵深、立体的防御体系”观点中,可以发现原苏军“大纵深立体防御”思想的影子。
印军的作战经验也是其作战指导思想发展变化的理论根据之一。在1971年印巴战争中印军的主要作战经验是:必须摒弃传统的阵地战战术,采取机动进攻战的打法。“先发制人的攻势防御”的主要作战手段之一——次要战役方向浅纵深的机动进攻战,正是对这一作战经验的正确采用。印军还特别重视通过演习的实践,检验和发展作战指导思想,如1982年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和中锡边境地区举行的“苹果”演习,主要检验了“歼击轰炸机远程奔袭作战”、“地面、空中的快速增援”和“理想地域的反击”等内容;1985年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地区举行的“弓箭-4”演习,主要检验了对我军的集结地域实施先发制人的火力袭击等内容。《南方周末》浮沉记
★ 惊动中央高层的设想:用西藏之水救中国(一)★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3&kindid=0&docid=100180175
★一本“奇书”
至今仍在中央一些部委与研究机构中广泛传阅的《西藏之水救中国》,其实早在2005年12月就已引起很多人关注,这本书由二炮政治部原创作室主任李伶历时17年跟踪采写而成。
此书所描述的“大西线工程”,投资达2000多亿元,由民间水利学研究者郭开提出,幷多次引起激烈争论和质疑。
“尽管我们知道中央一直在关注这件事,但他们对这本书的反应速度还是超出我的意料。”朔天运河筹委会成员于招英向记者回忆。
曾在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任职的于招英,在2005年12月找到秘书局的一位老友推荐此书。但秘书局朋友的回答让她吃惊:“早知道了,我们还专门从书店买了,给中央领导一人一本。”
原来,此书在此前一个月刚出版,首印的一万册基本被中央各部委买走,仅水利部就一次性买了一百本。
韩守文则向记者回顾了送书给中央领导的过程与领导的反馈。
现年七十余岁的韩守文曾在解放前做过邓小平及数位将军的机要秘书,他在十余年前也加入了朔天运河筹委会。
今年1月21日,他通过机要渠道把此书送给有关领导。1月26日,领导身边工作人员回复他,书已送到领导手中。
“2月4日,还在春节期间,国务院领导就批示水利部、发改委与南水北调办,研究书中介绍的‘大西线’设想。”韩守文回忆。
这本书在部队高层中的流传也极为广泛,这和朔天运河筹委会许多成员的从军背景直接相关。
10余年前就支持“大西线工程”的原北京军区政委刘振华上将,年逾八十,用一个星期将书看完。“书写得太好了,我就给一些领导同志送过”。
白发苍苍的刘振华在7月18日向记者介绍了这一送书过程。
刘振华回忆,一位部队领导告诉刘振华:“这个意见(指大西线设想)有不同看法。”刘振华问:“不同看法的利弊是不是应该比较一下?”领导回答:“还需要以后再看。”
▲中央政策研究室问策郭开
不过早在出版这本书前,73岁的民间水利学家郭开已亲身感受到高层对“大西线”方案的关注。出书前的三个月, 2005年8月2日,他和于招英被中央政策研究室请去讨论“大西线”问题。
郭开满头银发,眉毛胡子都是白的。他给记者的名片上有诸多头衔:
朔天运河大西线创始发起人、总设计师;着作家、教授、经济师;中华朔天运河筹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朔天咨询开发公司董事长。
据他介绍,自己曾随四野打过仗,在文革期间被关入牛棚,在牛棚的垃圾堆里发现了著名地质学家翁文灏的英文版《中国地理》,书中提出了西藏水系的“三大拐弯”理论。这让解放前在清华旁听水利专业课程的郭开产生了一个奇特的想法:
是否可以引雅鲁藏布江水,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过阿坝分水岭入黄河,从而解决整个西北与华北缺水的问题?
平反后,他开始请教从中科院到水利部的各路专家,为考察水系自费走遍大半个中国,他不断地修正初始想法。“还把许多人拉了进来。”
十多年前,于招英就是这样被郭开拉过来,她从中央机关辞职后加入了朔天运河筹委会。
8月2日那天,他俩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一位负责人相对而坐,另有研究室的3位司局长,6个人就“大西线”谈了3个多小时。
郭开等人认为:大西线将是可以彻底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和沙漠治理的最大国土整治项目,是关系全国经济发展、社会改造的一件大事。大西线也是解决中国耕地、粮食及新农村建设问题的出路之一,幷且和国家战略安全问题直接相关。
他认为大西线上马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日益成熟。23万铁道兵正枕戈以待,青藏铁路完工后可马上转向延伸线,将青藏铁路修至大西线起点朔玛滩,为大西线铺平道路。
8月19日,中央政策研究室负责人告诉郭开,他已向中央领导汇报了8月2日的谈话内容,中央领导认为需要慎重论证。
这次谈话后,中央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与郭开有了经常性的联系,郭开粗略一算,从去年8月到今年6月,他们就“大西线”问题已商讨11次。
记者向中央政策研究室的有关工作人员求证此事。该工作人员称,郭开对这件事非常热心:“从郭开方面讲,(他)这么执着,动机是好的。从国家方面讲,会涉及多少年后的一个大布局,而且还有许多反对意见。反对意见涉及到投资问题、对环境的影响、供水量的问题。供水量达不到怎么办?投入大,产出小,不能成正比怎么办?许多问题还需要考虑。”
这位官员提醒,要多听取反对方的意见。
▲一百余名老将军支持
郭开、于招英之所以在8月2日被请进中南海,和原空军副司令、少将王定烈为他们向中央领导呈送大西线报告直接相关。
王定烈少将现在是朔天运河筹备委员会主任,他从1992年参加这一筹委会后,至今年五月已向有关部门先后递送了十六份报告,要求上“大西线工程”。将军的努力促成了郭开被中央政策研究室问策。
而这位起推动作用的少将和向中央高层荐书的刘振华一样,是老将军老干部群体的代表,“大西线工程”先后得到了 118名将军的支持,其中有16名上将,17名中将,包括赫赫有名的杨成武将军、杨得志将军、肖克将军等,另外包括一些老干部。
老将军群体缘何如此热心“大西线工程”?
穿过中国空军司令部戒备森严的将军楼,记者在7月17日上午采访了中国空军原副司令员王定烈少将。
王定烈少将现年88岁,方脸,白发,穿着一双草鞋步入客厅。客厅外的架子上爬满瓜藤,家中空地上种着玉米、白菜、豆角。
阳光从客厅的窗台洒进来,《西藏之水救中国》就放在窗边。
王定烈从文件袋里拿出一叠稿子,戴上老花镜,按稿子上准备的提纲一板一眼地回答记者的提问。
1992年,已经从空军副司令员岗位退下来的王定烈,在春节团拜会上听总参军训部原副部长刘少卿将军介绍了朔天运河方案(后演变为“大西线方案”),幷认识了郭开。
此前,郭开已结识了水利部退休老专家贾格林,和曾给邓小平、肖克将军等做过机要秘书的韩守文。
通过一番努力,到1988年他们的方案已引起一些部队高级将领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正军职专职委员、国家原子能专业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刘柏罗(已于2004年逝世)得悉这一方案后,认为是兴国之策,遂向当时的国务院领导写了信。
1989年4月1日,当时的国务院领导批示:“最好在‘八五’(计划)中讨论。”尽管后来这一方案幷未列入“八五”计划,但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的张季农领导成立了朔天运河筹委会,郭开成为核心成员,此后十多年来,“大西线方案”有了明确的组织推动机构。
刘少卿的游说打动了王定烈:“北方缺水,我们愧对老区!这个郭开设想远大,朔天运河从西藏引水,可以彻底解决缺水问题。许多老同志已经动起来了,孙毅、胥光义还有杨成武、杨得志等……你也参加吧!祗要能使老区彻底脱贫,我们这些幸存者,愿意拿着讨饭棍去化缘!”
王定烈加入了朔天运河筹委会,张季农隐退后,筹委会历任主任变成了少将级以上的老将军,从胥光义将军、高存信将军一直到王定烈将军。
王定烈因何为大西线奔波十余年不止?这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当年我们长征过了草地,到了河西走廊发现怪事了,干啊,没水喝啊。老百姓从水窖里给我们打上一小桶,一看就不干净,一喝是咸苦的……在新疆基地我又呆了五个月,对西部缺水有了更深的感受。后来经常去检查驻守在西北的部队,严重的缺水问题让我意识到,西部水的问题不解决,不管做其它什么,最后的效果都不好。”
这种相似的经历与判断,使这一老将军群体成为大西线构想的最直接推动者。
有军人背景的代表与委员成了两会中最积极的大西线工程提议者。从1990年初到1999年底的10年中,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历次大会上,就有人大代表6次208人和政协委员10次118人提交了关于建议修建大西线的议案、提案。
▲天方夜谭还是有科学依据
宏伟构想,还是天方夜谭?政学两界一时议论蜂起。当时的国务院领导批示,组成专家考察队,通过实地考察来验证。
在领导的支持下,1999年5月18日至6月22日,来自水利部、国家计委、中科院、国土部、铁道部、林业部及西藏、四川、云南的一批水资源、气候、环境、地理、地质、土木工程方面的专家学者,和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摄影师一行 14人组成了“大西线南水北调考察队”,对大西线调水方案进行了实地考察。队长为中国铁道建设总公司着名爆破专家何广沂,大西线的提出者郭开亦是这一考察队的专家成员之一。
这个历时36天、行程13600多公里的科学考察,从各个层面上修正了郭开的“大西线方案”。大西线的梦想出现在考察报告上。
每年,西藏地区至少有相当于12条黄河的水量白白流走,约6000亿立方米水。考察报告还提出,耗资2250亿元,从西藏雅鲁藏布江朔玛滩筑坝,引水筑坝串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拦住四条黄河的水量,从四川阿坝注入黄河,水量约2006亿立方米。
由于黄河不能承受这一庞大的水量,所以须在注入口的拉家峡修建拉家峡大水库。
方案建议,先从水库分流出一条黄河的水量,利用黄河水道输水华北,解黄河沿岸及华北之渴,永解黄河断流之困。再从海拔相对较高的拉家峡水库向海拔略低的青海湖修筑一条大渠,让拉家峡60%的水自流入青海湖旁的淡水湖耳海。由于青海湖的海拔高于新疆的几大盆地、内蒙古草原等严重缺水地区,可在耳海边打通三条河道。
一线北上内蒙,蓄水于中蒙边境的嗄顺诺尔湖,改造和灌溉巴丹吉林沙漠,使制造北京风沙的居延海变成水草茂盛的绿洲。另一线从哈密分流向西北进入准噶尔盆地,济水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地。第三条线向西,开一条通往塔里木的运河,改造和浇灌柴达木、塔里木盆地和罗布泊,使罗布泊从沙漠变回千年前的泽国,多少年后这里将夹岸胡杨,遍地牧场……
中国的西北、华北地区,现有20亿亩土地因缺水荒漠化。这一方案认为,这些土地都将重新得到灌溉而焕发生机。经10年输水后,将有10亿亩沙漠可改造成绿洲,气候及生态环境将因此根本改善,降水将增加,北国将成江南。京津市民将可喝上干净的西藏水,利用巨大的调水落差,可发相当于数个三峡电站的电量……
这个调水方案被称为“郭开方案”,以别于先后在水利界流传的其他近十种藏水北调方案。
“郭开方案”一开始就立意从理论层面走向操作层面。考察结果更令郭开等人充满希望:
通过对这五江一河几百年的水文分析,引2000亿立方米水,不会对下游水系造成很大影响,相反可在印度等下游国家洪水期间帮其在上游截洪,关键是作好国与国之间的协作;
水从雅鲁藏布江上的朔玛滩坝水位3588米开始往东流,基本可自流;
大西线南水北调引水线路主要是筑坝、修渠和开凿隧洞三类大工程,其中“重中之重”的关键工程是开凿总长56公里的隧洞。最长隧洞20公里,就目前中国开凿隧洞的技术力量和技术水平,完全能完成。
2000年10月7日,赵南起上将在全国政协礼堂听取了西藏考察队的这一考察结论,然后向当时的中央领导当面作了汇报:“西藏大调水工程,我们这代人不去做,下一代人也要做,总有一天会有人去做。”
★ 惊动中央高层的设想:用西藏之水救中国(二) ★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3&kindid=0&docid=100180175
★ 反对者的声音
而这个乐观的考察报告,却被中国工程院同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所反对。
这一研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正英和张光斗主持,钱正英为水利部前部长,张光斗为水利学界元老。他们组织了两院 43位院士和近300位院外专家,耗时一年作出了《21世纪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
2000年7月11日,钱正英等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作了汇报,认为各种“大西线”方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现实的技术可行性。就中国未来16亿人口的发展形势看,也没有大开荒、大移民以至兴建“大西线”的现实必要性。这一报告认为大西线存在两大误区:
误区一,以为必须以南水北调的“大西线”来增补西北水资源,实际上“大西线”祗调水到黄河,以大柳树为调节水库,没有调水到内陆河的具体设想。对内陆河,祗能靠当地的水资源,包括当地的调水工程。对黄土高原来说,不是没水,而是没能力用水(指不少土地在高坡上,用水靠抽水机从河边抽水,这样抽水费就会比较高,当地不少农民用不起这样的水),“对黄河源区,是加强保护问题,千万不要再瞎指挥破坏了”。
误区二,以为建设山川秀美的西北是要变塞北为江南。实际上,西北是干旱、半干旱区,江南是湿润区,各有其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不可违反自然规律”。
在否定“大西线”的同时,这一报告肯定了现有的东、中、西三条线路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报告警告,华北地区已面临地下水耗竭的危机,“通过南水北调增补的水源应在3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增补黄河以北应在一半以上”。这一报告对调水线路的意见很快反映到决策层。“大西线工程”暂不被纳入决策议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认为,国家在大西线与南水北调之间的政策选择是合理的。他认为,在战略上,大西线有极其高明的地方,即设想全面解决西北、华北、东北的缺水地区,“但这是一个停留在幻想上的方案”。按郭开的大西线方案,需筑三百米以上的高坝,国际水利界尚未解决这一技术难题,高原施工过程中的泥石流、高寒缺氧、岩爆、岩石的放射性物质也是难点,如何解决高原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回避该地频繁的地震等都是难点。
“大西线就是造航空母舰,现在的南水北调像造万吨轮。我们要先学会造万吨轮,不要急吼吼地想着造航母。”他还认为,郭开方案大大低估了造价,“按大西线的施工难度,调水至少要投资1万亿,根本不是二千多亿。不管在国力上,还是在成本收益上,都需要慎重考虑”。
现任水利部部长汪恕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大西线不切实际,想把青海湖作为调蓄水库的设想更是“荒唐”,因为这样会污染调来的淡水。他认为从雅鲁藏布江调水到黄河也根本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西部缺水问题。
“这完全是外行话”,黄河水在河谷中,两边是山。水入黄河,许多山地仍祗能望河兴叹。汪恕诚指出,西部要以粮食换森林,高价种粮不如不种,不能以人造生态损害自然生态,“大西线调水理论上有缺陷,实践中也行不通”。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水利界有名的藏水北调“陈传友方案”的提出者陈传友对“大西线”构想也有种种担忧。
除了施工可行性的种种质疑外,他更担心在雅鲁藏布江筑坝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他分析,由于喜马拉雅的造山运动,使当地层次分明地存在着从热带到寒带的各种生物。在多次地质变动中,这里实际上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物避难所。生物在这种过渡环境中保存下来,外部环境就会推动它的进化,所以这个地带可能演变成生物进化中心。如果大量的生物进化,就会产生新的环境,这里就又会演化成起源中心。
“目前世界上已经很少有这样的地方了,如果因为不当的工程,因为人类的力量,打断了生物本身的进化,这对整个自然界都是巨大损失。”陈传友心情矛盾。
但郭开认为,这种担忧是多余的。他认为,筑坝蓄水,确实会淹掉一部分生物,但相对于它能给受水地区带来的改造沙漠等巨大生态效应,这种损失是值得的。幷且,蓄水后,周边将会更温暖湿润,有利于生物生长。
郭开还认为还需要廓清的是,公众普遍认为,青藏高原的生态系统很脆弱,但雅鲁藏布江一带,其实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极利于生物成长。所以,即使在施工过程中会对生物造成一些损伤,这一生态系统的自身修复功能也极强。
“况且,如果真要实施这一工程,也必然有严格的环境措施。”
郭开还透露,一直关注这一设想的西藏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在今年6月14日晚来中央党校开会期间约见了郭开。在听了郭开去的汇报后,向巴平措认为工程不但不会损害,而且会有益于西藏生态。
面对各种治水思路,水利部部长汪恕诚6月23日在中央党校的报告中认为,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不是调水,而是建设节水型社会。
王浩院士认为,解决缺水问题有两种思路:调水与节水。数据分析发现,中国不少地区在缺水的同时还存在大量浪费,所以节水仍有较大空间。跨流域调水则是最被迫无奈的方法,拆东墙补西墙又耗资巨大,易引发复杂的地方利益博弈,以及生态、移民等难题。
“调水祗能作为解决缺水问题的次优选择,像南水北调工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一定要记住水利学上的沉重教训:要像避免战争一样避免调水!”王浩说。
★ 香山会议吁请国家论证
扈振衣对这种质疑有些不以为然,扈是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副总经理。这家公司刚刚成功修建了青藏铁路,7月1日已正式通车。
他告诉记者,铁道兵在海拔五千米以上都解决了青藏铁路的各种难题,像海拔3500米左右的大西线施工,就显得更容易。“在解决高原筑坝、打隧道、保护生态、抵抗各类高原病等方面,我们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按照他对大西线工程量的估算,技术上不像一些水利专家说得那样无法实现,6-8年即可完工。“如果中央有朝一日把建设大西线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来完成这一任务。”扈的底气很足。
三峡建设总公司建设部主任彭启友向郭开陈述了类似看法。今年6月1日,他在京西宾馆约见郭开时称:“大西线工程规模比三峡大,但技术难度比三峡小。我们已成功建成三峡,完成大西线不是更有把握吗?”郭开回忆,他们足足畅谈了三个小时。
显然,各方对大西线的讨论还各执一端。
“这样争下去永远不会有结果。”一直关注此事的中科院院士马宗晋有点急了。他是国家灾害综合研究所所长,比较超脱,也看到了争议不断的症结所在。
去年6月30日,他主持邀请了40多名各部委、各专业的院士、专家、官员,召开了香山科学会议第257次学术讨论会,郭开也上台作了一个多小时的发言。
“在会上,我们几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干旱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最长远最关键的环境问题之一。它正在像慢性病一样,像癌症一样,在我们的土地,在我们民族的肌体上蔓延。如果不及时拿出解决方案,必将危及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这位研究重大灾害的院士忧虑地告诉记者。
而争论不休的大西线方案,尽管提供了解决中国干旱问题的一种战略思路,但论争两方都没有严密的调查与数据,包括郭开等人此前对大西线的调查远不够严谨,“没有严格的调查与精确的数据,我认为谁来轻易地肯定或者否定(大西线),都不是科学的态度。”马说。
因此会议的最终共识集中到了一点上:“大西线”方案需要国家层面的力量来组织严格的考察与论证。他们在会议简报上呼吁:由国务院牵头、各部委联合,召集多方专家组建“关于深化西线调水决策前期研究”调研组,幷对以下重大问题尽早立项调研:
小康社会建设和非稳态自然与社会背景下的北方水资源供需差额的统一评估;西南诸河的天然水资源量和可调用水量;大西线调水工程的可行性问题;国际合作问题。
这一简报很快被递送到中央政策研究室。“几天后,中央政策研究室就向我们反馈,认为这种理性的论讨方式不错。如果时机成熟,我们会在今年再次召开香山科学会议,尽力推动大西线方案进入国家论证层面。”马宗晋说。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傅剑锋 刘宇翔
★ 中 美 军 事 交 流 “ 不 是 盟 友 是 朋 友 ” ? ★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59&kindid=0&docid=100179220
中评社香港7月27日电/美国《华盛顿观察》周刊7月26日载文《不是盟友是朋友 五角大楼对华政策转型中》,摘要如下:
虽然世界正因为中东的炮火和伊朗、朝鲜上空的核阴云而陷入低迷,中美关系却异军突起,在长时间的平淡后迎来难得的和睦。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上将2006年7月17~20日在访美时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国务卿赖斯,甚至还和布希总统聊了10分钟。美方对于中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明确保证感到满意,中方更是评价说,中美军事关系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美国加图研究所(CatoInstitute)专研国防与外交政策的副所长泰德•卡本特博士认为,“我不确定这次郭伯雄的访问是否使中美军事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应该说,它修补了自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以来破损的中美军事关系。作为到访五角大楼的中国最高军事官员,郭伯雄受到的礼遇是非常高的,双方未来的军事交流将因此受到鼓舞。”
美国桥港大学(UniversityofBridgeport)国际学院助理教授朱志群认为:“郭伯雄访美成功是中美双边政治关系稳定的标志。目前,两国在最敏感的台海问题暂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即使在朝鲜、伊朗问题上的出发点和利益分歧颇为明显,但相对于中朝、中伊关系,中美关系在中国走向世界、担当国际大国的道路上,则显得更加重要。因此中美稳定仍是主流,这就为军事交流创造了一个好的语境。”
伴着郭伯雄的成功访美,中美两国军方已经为下一步的友好交流定下了具体的时间表。2006年9月,中国海军将访问美国,并与美国同行们一起在美国夏威夷或者西海岸举行首次联合搜救演习。2006年10月或者11月,美国海军舰艇编队将访问中国,将在中国的近海举行规模稍大一些的海上联合搜救演习。
在1990年以来蓬勃发展的中美关系中,军事交流一向是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但近两年已经有了加深和扩大。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两国的国防大学近十几年来从没有间断过校际之间的往来。两国现在的官方交流、军事互动已经趋向正常化了。
中美两军建立军事互信不是短期能完成的,朱志群给出了两个衡量两国军事互信的指标。
“首先,两国军方应该建立国防部长之间的电话热线。”朱志群说,“目前公开看来,中美还没有这层交流;另一个标志是双方的联合军事演习。这不是指搜救之类的人道主义演习,而是盟国之间的军事合作。这一条,中美双方在短期内不可能达到。无论美国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中美能成为盟友的可能性都不大。现在,美国能时常将中国称为它在亚洲的‘好朋友’,已经是最高的待遇了。”
郭伯雄此行还专门为拉姆斯菲尔德带来了礼物:一份最新档案材料,内容是关于1956年被中国击落的美国海军飞行员的“资讯”,而这名飞行员则是拉姆斯菲尔德当年的战友。以此为契机,中美双方同意加强双方在军事档案领域的合作。在查找二战和朝鲜战争期间在中国失踪的美国军人遗体方面加强合作,把找到的在中国失踪的美国人员的遗体送还美国。
“能从小事出发,在高层交往中打攻心战,这说明中国外交真的是更加成熟而高明了,”朱志群说。
美国海军分析研究中心(CNA)高级研究员坎•艾伦(KenAllen)曾亲自听了郭伯雄将军7月19日在美国国防大学(NationalDefenseUniversity)的演讲。艾伦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虽然我不能就他演讲的实质内容提供任何见解,但是我会说,我对他本人的印象很好。”
★ 解 放 军 基 地 化 训 练 / 实 现 历 史 性 飞 跃 ★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kindid=18&docid=100180002
▲基地化训练是解放军的一种梦想
这种梦想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解放军南京军区满怀希望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大型训练基地。20年后的今天,七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都建立了自己的训练基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基地化训练的浪潮汹涌,势不可挡。数以十万计的官兵进入训练基地,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他们的勇敢和责任来源于中国要建立一支同大国地位相适应的强大国防力量,这是每一名中国军人的梦想。
▲这种梦想由来已久。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是一支高度重视军事训练的军队。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的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他们善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以战教战”,“战教合一”,这时的军队训练不重伫列,而重射击、刺杀、投弹、爆破、土工作业等技术和侦察、警戒、行军等步兵战术。战争是最好的练兵场,我们的军队愈战愈强,最终夺取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进入相对和平时期,诸军兵种陆续建立,新的武器装备大量配备部队,解放军开始集中精力进行正规化建设。
1951年至1958年,全军先后举行师以上大规模军事演习近百次,其中2/3是检验性演习,部队战斗力和诸军兵种合练水准显着提高。
50年代的正规化训练,保证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成为世界上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军队。
60年代开始,群众性大练兵活动续写了解放军训练史上光辉的一页。
郭兴福,这位时任南京军区某团2连的副连长,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法被推广到全军,影响深远。1964年是大比武之年,轰轰烈烈的大比武运动席卷全军,此次比武范围之广、规模之大、成果之多,可谓空前。60年代的军事训练,有力地保证了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
改革开放后,世界范围内新军事变革大潮奔涌,资讯化战争、一体化联合作战悄然登上历史舞台。解放军也正式跨入以战斗力为标准,进行合同战役战术训练改革的新阶段。
1980年10月,美军在加州南部的沙漠中修建了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它拥有专门的对抗演习训练场和一支约2500人的假想敌部队,美国本土陆军每隔18个月便来此轮训一遍。这是一种高科技战争条件下的全新训练方式。
仅仅6年后,解放军南京军区的王牌部队就开进了在安徽南部刚刚落成的中国第一个大型陆上训练基地,开始进行实战化的使命课题演练。解放军的训练方式革命与世界同步。
基地化训练实现了解放军训练方式的历史性飞跃,它是解放军训练现代化的标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云。中国的决策者们更知道,和平年代,中国仍然需要一支为了和平而准备战争的强大国防力量,而基地化训练是和平时期提升部队战斗力的上上之选。
训练基地是一个作战类比实验室。在这个实验室里,利用模拟的作战环境,可以进行战役试验,可以预测谋略的效果,可以检测策略的缺陷,可以评估武器系统效能,更可以启发新的作战思想。
海湾战争前,美军就曾将参战部队拉到沙漠训练中心和欧文堡国家训练中心,类比中东沙漠地区自然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研究沙漠地区作战的战法,锻炼了参战部队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为夺取海湾战争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精确的描绘实战,而实战又反过来忠实地体现类比演练,这就是基地化训练的奇妙之处。
练为战,这是军事训练亘古不变的法则。近年来,外军除下大力气建设各种一般性训练基地外,还十分重视有针对性地建设专供部队适应特殊作战需要的训练基地。美军就建立了寒区作战训练中心、热带雨林作战训练中心、山地作战训练中心等训练基地。
21世纪初,解放军根据不同作战环境和作战对手,有针对性地建设了各种特殊的训练基地,以满足军事斗争准备的需求。
军人以打赢来为人民服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未来可能面临的战争,主要是以维护祖国统一、捍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为目的的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而这样的战争早已在各大型训练基地反复“打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过去,解放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将来,他仍然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基地化训练是血与火织就的美丽梦想,这个梦想,正在变为现实。(来源:中国青年报)
★ 日 本 散 布 情 报 威 胁 / 论 诬 蔑 解 放 军 ★
http://gb.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jsp?coluid=45&kindid=0&docid=100180184
中评社北京7月29日电/日本《产经新闻》近日抛出日本前公安调查厅第二部长菅沼光弘的言论,诬称解放军利用中日友好团体搞情报。
▲日前情报高官污蔑中国民间友好团体
日本《产经新闻》的报导引述日本前公安调查厅第二部长菅沼光弘话说:“中国对外宣传工作都是在统一的方针之下进行。”这个所谓的专家指出,搜集对日情报和宣传工作方面,以中国的国家安全机构最具影响力,会派“工作员”到日本执行任务,负责搜集政治、经济等情报,“顺便监视”旅居日本的“运动家”及协助台湾人员的动向。
另外,解放军也担任很重要的角色,可说是搜集日本军事、产业情报的“专业集团”,也会派遣武官常驻中国大使馆,而这两个单位“也常派”人到日中友好协会工作,负责与日本创价学会等宗教团体或热心援助海外日本财团的联络往来。
▲《产经新闻》信口雌黄
菅沼光弘认为,中国的对日工作“十分巧妙”,对日本而言可说“是个威胁”。中国最重视的是对政界的影响,像去年11月日中友好议员联盟访华临时喊停,即因前外务大臣町村信孝也列团员名单之中。町村还在担任外相时,曾赴中国处理反日示威活动,町村当时面对电视台镜头向中国抗议,招致中国的不满。另外,去年9月在北京召开政党国际会议时,原本要派棚桥泰文众议员等前往与会,中方却“不悦”地指出:“棚桥最近才以自民党员身分去台湾,中国不欢迎。”
▲总有人不愿看到中日友好
《产经新闻》的报导和菅沼光弘的说法毫无依据。
首先是对两个中国友好团体的性质没有弄清楚。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是适应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需要,于1984年12月在北京成立的。该组织是在中国民政部正式登记注册的民间对外友好团体。目前已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并发展了友好往来关系,平均每年接待100多个外国来访团组。日中友好协会则是第一个中日友好民间组织。新中国成立仅10天,日本有识人士就召开了日中友好协会筹备会议。1950年10月1日,日本22个都道府县的代表和日本各界的代表出席了成立大会。大会选举前参议院议长松本治一郎为会长,鲁迅先生的老朋友内山完造为副会长兼理事长。协会为推动中日友好和促进恢复邦交做出了重要贡献。日本前高官和媒体所指的“军人背景”,不知有何依据。
北京的青年参考评论说,事实上,日本总有媒体和一些人不愿意看到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再有就是部分人的背景使然。比如说菅沼光弘的公安调查厅,其实就是一个情报机构,其中第二部是负责调查右翼及国外相关团体的,尽的是搜集情报之能事。这样的背景自然让菅沼光弘有仇外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