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 :2006-7-28
(01):★ 以色列身陷四大战略失误 战争伤亡猛增 ★
http://top.jschina.com.cn/bbs/noncgi/html/c-1/0001060725175750-0001060725175750.html
(02):★ 张廷发谈粉碎“四人帮”前的那次军委会议 ★
http://top.jschina.com.cn/bbs/noncgi/html/c-1/0001060725142112-0001060725142432.html
(03):★ 官方资料中对我军第二代先进核弹头的描述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26/95414.html
(04):★ 载有18颗卫星的俄”第聂伯”火箭发射失败坠毁 ★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6/4631510.html
(05):★ 黎以冲突经纬①:半个多世纪的冤家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4/57825/4630450.html
(06):★ 美 国 战 略 的 本 质 / 进 攻 性 的 战 略 思 维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82577&typeid=14
(07):★ 胡 锦 涛 在 青 海 格 尔 木 市 的 一 天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82356&typeid=14
(08):★ 秘密进行母港勘测/东亚航母增至两艘/美可能在韩国部署核航母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4631444.html
(09):★ 赖 斯 提 出 “ 新 中 东 ” 口 号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6/07/cddaily060726.html
(10):★ 你 有 进 入 未 来 的 “ 战 略 门 票 ” 吗 ?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8225
★ 你 有 进 入 未 来 的 “ 战 略 门 票 ” 吗 ? ★
http://www.ddhw.com/vh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28225
最近,听一位刚从美国访学归来的领导讲课,在谈到战略问题时,他说:美军各级军官的战略意识较强,参观团随意询问了几个少校以下的军官,他们一谈起世界军事形势、军队建设发展来,个个都说得头头是道。听了这位领导的一席话,不禁引发了笔者对战略问题的一番思考。
战略意识、战略思维,应该说是新时代军人必备的素质,这一素质带来的常常是抢占发展机遇的优先权和控制战场走向的主动权。然而,一提到战略问题,有不少人特别是基层军官就认为,这是高级指挥员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这种认识其实是一种误区。诚然,指挥员职务越高,战略意识愈加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战略问题就是最高决策者的“特权”和“专利”,战役、战术指挥员和机关参谋人员关于战略全局的判断和建议,同样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949年8月29日黎明时分,随着一朵巨大蘑菇云腾空而起,莫斯科随即向全世界发布公告:苏联进入了核时代。其实,苏联能如此神速地造出原子弹,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年轻的空军中尉弗雷洛夫。早在1940年,在空军某基地任职的弗雷洛夫,就很关注世界核武器的研制进展情况。有一次他到附近的一所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当他翻阅了当时所有的科学期刊后发现,有关核原子研究的世界名人,如费米、西拉德、特勒、安德森、惠勒、威格纳等都从杂志上消失了。弗雷洛夫从中得出了惟一可能的结论,那就是核研究已成了美国的国家机密,他们的科学家正在研制原子弹。请浏览ddhw.com网站你一定会喜欢弗雷洛夫把这一重大发现直接写信给斯大林,报告了他的推测和依据,并建议尽快研究、制造原子弹。原子弹引爆成功后,斯大林曾由衷地称赞弗雷洛夫是“对苏联核武器研制立下大功的人”。作为年仅28岁的基层军官,弗雷洛夫的建议之所以引起苏联高级决策者的重视,并很快付诸于行动,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具有很强的洞察世界风云的战略意识。
无数事实证明,战略意识的强弱,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对新生事物感知的敏感程度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广度深度。
应当看到,当今世界范围的新军事变革正在加速推进。这场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地球变小,战争变快,战略与战役战术的界限模糊,军种的差别淡化,军事与非军事的边缘交叉,政治因素突出,经济因素制约,文化因素渗透,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在未来战场上,一个战士就是一个信息子系统的主人和核心,是全局网络的一个节点;一次作战行动足可以对地区、地域乃至国际,造成全局性影响。所有这些新变化、新特点,无疑对各级的战略意识、战略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人要制胜未来,首先应手握进入未来的“门票”,而战略思维、战略意识、战略眼光无疑是各级指挥员所应努力培养并力争具备的制胜筹码。只有树立较强的战略意识,善于把每一场战役战斗放到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做到军事行动服从、服务于国家的总体意图,才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
当然,强烈的战略意识不是人们天生固有的,而是长期学习、努力探索的结果,是一个人知识、智慧、才能、修养的综合反映。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新变革、新挑战,我们迫切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来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切实把学习作为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作为丰富战略头脑的有效方法。通过博古通今,博采众长,并注重在理论与实践的“螺旋上升”中,真正形成统揽全局的宽阔视野、洞察未来的深邃眼光和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确保我们每开展一项工作、执行一次任务,都能站到高处、看到远处,着眼大处、干到实处。▲ 来源: 解放军报
★ 赖 斯 提 出 “ 新 中 东 ” 口 号 ★
http://www.zaobao.com/special/newspapers/2006/07/cddaily060726.html
(中国)承德日报 (2006-07-26) 环球在线消息:正在中东斡旋的美国国务卿赖斯7月25日同以色列总理奥尔默特举行了会晤,赖斯当天表示,现在已经到了“新中东”形成的时刻,这项事业必将获得成功。
据美联社报道,赖斯在会谈开始之前对媒体表示,某些人想要将一个民主和主权的黎巴嫩扼死在“摇篮”之中,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现在已经到了形成一个新中东的时刻,现在我们该对那些要把中东变成另外一种模样的人们说,最后取得成功的将是我们,而不是他们”。
赖斯同时重申了布什政府在黎以冲突上的立场,那就是美国希望立即结束目前的冲突局面,但在此之前必须满足某些条件,以实现中东地区长久的和平,而不希望因为恐怖分子的破坏三番五次回到中东进行外交斡旋。
奥尔默特代表以色列政府热烈欢迎赖斯的到来,并对赖斯表示,以色列决心同真主党斗争到底,对于那些向以色列平民发射导弹的“恐怖分子”,以色列将毫不犹豫地采取严厉措施予以打击。
赖斯此次中东之行明显表现出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她所放出的信号似乎正中以色列的“下怀”,而此举也令美国在该地区的其他盟友颇为不满。据悉,赖斯25日当天还计划同以色列国防部长佩雷茨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举行会晤。▲
★ 秘密进行母港勘测/东亚航母增至两艘/美可能在韩国部署核航母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4631444.html
美国不仅在日本部署航母,在不久的将来,韩国也将可能部署有美国航母。美“企业”号航母战斗群22日结束在韩国釜山港的访问,启程离港,这是今年3月以来美国核动力航母第二次驶抵朝鲜半岛。尽管美国海军声称“企业”号到访与僵持不下的朝鲜导弹危机没有关联,但韩国媒体援引驻韩美军私下透露的说法,“企业”号航母之行附带有“绝密任务”,外界因此产生三大疑问。
▲其一,“企业”号访问韩国釜山港与当前甚嚣尘上的美国海外航母母港“选秀”有关。
韩国媒体认为,作为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的“老祖宗”,建于1961年的“企业”号航母近年来仍活跃于亚太水域,成为惹人瞩目的“炮舰外交明星”。美军认为,驻韩美军与驻日美军的削减,将使美军在远东的军力相对变弱,增加一艘航母,可以对西太平洋的情势做出紧急反应;其次是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使得美国人感到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今年初,美国五角大楼曾在内部评估中认定,要稳定朝鲜半岛局势,“至少需要派出两个航母战斗群”。 在新一轮航母母港“选秀”中,作为韩国第三机动舰队基地的釜山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其港口设施与日本横须贺不相上下,拥有一个大型干船坞和一套新的滨水地区修理库,况且釜山港拥有足够的水面空间,可同时停留30多艘宙斯盾舰艇,足够一支航母战斗群驻泊。从釜山出发,美海军舰队既可使用舰载直升机、舰载武器护送和掩护韩国海军陆战队航渡和登陆朝鲜侧翼,还可使用舰载机攻击朝鲜岸滩防御工事、岸基战略和战术目标(如机场、交通枢纽、基地等)以及支援地面作战等,又能策应驻扎在横须贺的航母战斗群,对台湾海峡事态施加影响。美国这次派出包括“企业”号核动力航母、1艘导弹驱逐舰、1艘攻击核潜艇和其他支援舰艇在内的战斗群,通过在釜山的“试水”,正好为美国寻找海外航母母港提供确切数据依据。况且在2005年的美韩联合演习中,美国测量船就已经作过勘测,有意将釜山作为航母的母港。
▲其二,搜集各种作战数据,熟悉未来战场环境。
“企业”号航母及其护航的宙斯盾驱逐舰携带有大量高灵敏度传感器,完全可以利用这段访问时间,对朝鲜半岛周边的水文、气象等作战环境进行细致的排查,特别是探测朝鲜警戒雷达的工作频率及信号特征。
“企业”号航母上搭载的第3舰载机联队也可进行模拟起飞训练,模拟朝鲜半岛作战的情形。早在去年,美国“林肯”号航空母舰便在东海水域进行了舰载机远程奔袭“陆上特殊目标”的演习,这个特殊的“陆上目标”就是模拟“一处朝鲜核设施”!
▲其三,韩国媒体也不排除“企业”号航母借访问之机,为驻韩美军运来敏感武器的可能。
据驻韩美军《晨鸟报》披露,去年举行的美韩战时联合支援作战演习期间,驻韩美军未经韩国有关部门的许可,秘密从参加演习的“林肯”号航空母舰上卸走大量精密武器,其中包括数十枚最新型陆军战术导弹,这种导弹装有智能型“子弹头”,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外界认为,由于韩国民众对美军公开运进新式武器极为敏感,因此“企业”号航母可能充当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角色。(雷 炎) ▲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 胡 锦 涛 在 青 海 格 尔 木 市 的 一 天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82356&typeid=14
本文是一个非常“亮点”的话题,写到哪儿也不会有风险、出麻烦。有多亮呢?您往下看就知道了。
今年7月1日,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现场直播里看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青海格尔木市出席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并为首列开往拉萨的旅客列车剪彩。当时,我们稍加细心就可以发现,胡锦涛的脸色与平时相比不是太好。因为格尔木已经缺氧30%以上,他能在高原上坚持参加活动已经很不简单。其实,他的有些活动我们看到了,有些活动我们并没有全部看到。
据铁道部部长刘志军7月6日在一个内部会议上介绍,胡锦涛自6月30日到达格尔木以后,在高原缺氧的环境下,24小时里紧张地工作了18个小时,先后安排了10场大的工作活动。例如,听取青藏铁路建设和铁路工作汇报、出席庆祝大会、考察海拔4159米的玉珠峰车站、到铁路建筑公司驻地看望和慰问职工等。 刘志军说自己感触最深的是,胡锦涛每到一处考察,都特别强调一定要求真务实,看真实的情况,听真实的意见,并且反复叮嘱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安排好职工的生活。
在那样一个严重缺氧的环境里,无论是基于健康理由,还是基于安全考虑,作为中央最高首长的胡锦涛能亲自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讲话,然后及时撤回,谁看来也合情合理。但是,胡锦涛一天紧张地工作了18个小时,安排了10场重要活动,还深入到了海拔4159米的车站考察,与车站职工谈话。作为并不年轻的他,这已是尽了极大的努力,实属可贵。仅就这一天来说,在老百姓热切期盼“高效行政”的今天,胡锦涛用自己的勤政和高效给干部们作出了表率。所以,他的此次活动不仅使干部们深受教育,也给那里的工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锦涛的这种勤政和高效,作为执政党的党首和国家领导人,既显得可贵,也显得必然。老一辈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周恩来、胡耀邦、邓小平等等,也都在这方面为全党全国作出了表率。但是,我们这里又不能不告诉胡锦涛总书记,要建设好这么大一个党,要建设好这么大一个国家,仅有中央领导的勤政和高效是远远不够的,而必须是全体党政官员都能做到勤政和高效。问题是,时下在各级党、政机关,不仅藏着大批贪官、昏官,而且懒官、庸官也不少。他们误国、误民、误事,阻碍着党和政府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如果这些官员和干部继续贪着、昏着、懒着,中央领导同志就是再勤再累,即使累倒在岗位上,恐怕也难以使中央的方针大计落实到全国,落实到具体工作上。 ▲
★ 美 国 战 略 的 本 质 / 进 攻 性 的 战 略 思 维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82577&typeid=14
一个国家,战略是一个体系,包括政治战略、经济战略、外交战略、国防战略、科技发展战略、文化教育战略等等。只有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才能实现国家整体力量的快速发展,才能实现富国强军的战略目标。
要实现战略目标,有三种方式,无外乎采取进攻式发展战略、防御式发展战略和攻防兼备式发展战略。我认为,要实现快速式发展,还是要采取攻防兼备式发展战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美国的发展战略。
▲美国人在政治上:
一直采取进攻式政治战略,每年发布人权报告,针对各国内政进行指责,鼓吹自己的制度先进,鼓吹自己如何民主、自由。即使侵略伊拉克,攻打南联盟,杀害这么多平民,居然鼓吹自己是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幸福和自由,蒙蔽了不少无知的人。这样做的好处其实很多,一是先发制人地指出别人的政治上的缺陷和缺点,可以动摇别国内部不满分子。二是先发制人,使自己掌握主动权。特别是在联合国及重大场合,美国的先发制人式的政治进攻战略,往往使被进攻国处于被动防守辩护的尴尬地位,失去战略主动权。这种伎俩,美国屡试都成功。这就是美国的鼓吹的软实力。其实,每个国家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身的缺陷和决策失误的地方,美国就是能够主动抓住别国缺陷和自身失误,大做文章,达到从舆论和气势上压服他国的目的,使自己在政治上掌握了主动权。
▲美国人在经济战略上:
一直采取进攻式的外向性经济。如控制别国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和市场资源等。主动参与别国竞争,参与全球竞争,竭力避免窝里斗的经济发展模式。
▲美国人在外交上:
也是采取先发制人的外交战略,通过策划一系列事件,使敌对国陷入外交被动。从哈里里被杀事件,可以看出美国外交上的先发制人的进攻式战略,通过策划爆炸案,使叙利亚陷入国际舆论被动,然后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力和在一些国际机构中的权力,打压叙利亚,其实幕后真凶是美国。这种手法,美国会经常玩,随便可以举出一些例子。
▲美国在国防战略上:
将国防防御力量和国防进攻力量分开建设,通过先发制人的方式,来消除敌国对自己本土的攻击,避免战火在本土发生,而破坏自己的发展环境。将大量的军事力量通过联盟的方式,把别国捆绑在自己战车上,将战火尽量引向盟国,而盟国还对自己感恩不已,其实战火是美国引来的。自己的军队采取先发制人的进攻战略,尽量驻扎在本国国土之外,本土只是军队训练和补充的大本营,即使驻扎在国外的军队全部被歼灭,美国本土还是可以不断输送大量军队前出作战。这种通过外线作战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人在科技发展战略上:
也是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通过垄断,使别国失去科技发展的基础。这种垄断采取的一是民用市场垄断法。如美国的电脑技术、软件技术。这种垄断,使世界信息技术发展受美国影响,不得不依靠美国,始终尾追美国。二是军火市场垄断法。通过主动卖武器给别国,控制别国军火科技发展。既得利又卖乖,赚了别国钱,还做人情。三是主动参与竞争,打压别国科技发展计划和雄心壮志。如介入欧洲伽利略导航计划、想与中国进行航天合作等,其阴险目的不言而喻。
▲美国人的文化教育战略:
也是先发制人的战略,特别是文化输出,输出美国的大片,先发制人根据需要宣传有利于自己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东西,来误导他国青少年的思想。看看美国的一些大片,可以看出美国的文化战略,是一种进攻式的战略,通过抢夺他国文化市场,既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又获得极大的政治利益,宣扬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从美国的战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的战略体系都是进攻性的战略思维。这种战略思维,是美国霸权战略的具体体现。
作为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我们也要审视自己的战略思维,建立自己的战略体系。我们不称霸,但是我们也不允许他国对我国称霸。
我们要建立攻防兼备的战略体系,在防御方面,我们研究的过多,今后,我们主要是研究如何进攻。只有战略思维和战略发展思路上,我们多采取进攻式的战略,我们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以最快速度实现崛起。
▲在政治上:
我们要抓住对我国不友好国家的缺陷和失误,主动对其进行批评,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而不要只是被动地为自己的缺陷和失误辩解。有的东西是辨不明白的,只有使对手陷入被动,我们才能掌握主动。用文化和外交形式,我们要主动宣传自己好的政治制度和方式,掌握防守的主动权。
▲在经济发展战略上:
我们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对国内市场也要占据。以国内市场为根据地,再在国际市场开拓根据地,然后逐步联成一体,实现最大的发展。在能源、矿产上,更要采取进攻式发展战略,主动利用国际能源和矿产市场。
▲在外交上:
要预测各种事件发生,掌握外交主动权。
▲在科技发展战略上:
既要合作,也要自主创新。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或进行原始创新,打破对手的垄断。
▲在文化发展战略上:
也要采取进攻式的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服务对象不只是我国国民需要,也要研究国际文化市场需要。
▲国防建设也一样:
要把防御性部队和进攻性部队分开建设,重点突出进攻性部队建设,只有建设强大的先发制人的打击力量,对手才会恐惧而不敢有非分之想。要靠强大的进攻力量遏制战争,而不是靠强大的防御力量来遏制战争。这才是军队战斗力转型的重心。
总的来说,我们战略一定要摆脱过去被动和保守的思维,要以开放的战略、进攻的战略思维去谋发展,谋崛起,只有这样,我们国家才会长治久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 黎以冲突经纬①:半个多世纪的冤家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4/57825/4630450.html
公晓燕/2006年07月26日
编者按:从7月12日开始的新一轮黎以冲突已经持续了10多天,不断升级的冲突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和不安。为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黎以关系的历史和此轮冲突的背景,本报特辟《黎以冲突经纬》专栏,从即日起陆续推出系列文章。
黎以之间的恩怨可以追溯到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宣布建国的第二天,阿拉伯国家便联合发动了第一次中东战争。作为与以色列接壤、与巴勒斯坦地区相邻的阿盟成员国,黎巴嫩不可避免地卷进来,也由此奠定了两国关系的基调,埋下了日后黎以冲突的种子。
在那场战争中,黎巴嫩出兵2000余人参加了阿拉伯联军,并从北部攻占了马勒基亚边防哨所,开展了小规模的军事行动。随着阿拉伯国家的战败,1949年3月23日,黎以双方签订停战协定,规定以色列军队从占领的黎巴嫩村庄撤出,以原来巴勒斯坦和黎巴嫩的边界作为黎以间的边界线,双方各自建立非军事区。
仅就这场战争而言,黎巴嫩的损失非常小。据统计,黎巴嫩军队在战争中阵亡者不超过10人,受伤者也在20人以下。然而,就是这场看似损失不大的战争,却对黎以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历史上,黎巴嫩是耶稣的门徒最早传播基督教义的地区之一,即便在阿拉伯帝国最为兴盛的时期,黎巴嫩地区也依然有不少民众信奉基督教。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理环境,这两大宗教众多教派间的矛盾与冲突,也一直伴随黎巴嫩的历史发展延续至今。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10万多名巴勒斯坦穆斯林难民涌入黎巴嫩,影响了黎巴嫩内部的教派平衡,为此后的社会动荡埋下了肇因。上个世纪60年代末,黎巴嫩境内教派斗争频发,黎内部矛盾不断激化。1975年4月,以基督教民兵为一方,穆斯林民兵和巴游击队为另一方的武装冲突爆发,引发了长达16年的黎巴嫩内战。
随着巴解组织开始以黎巴嫩为基地武装反抗以色列的占领,黎以边界村落遂成为巴解袭击以色列的前沿阵地。黎以边境上,因巴解袭击以色列、以色列施以报复而导致的交火时有发生。
黎以之间其实并不存在直接的利益冲突。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之前,黎巴嫩因其完整的民主共和制被誉为西方在东方的“民主橱窗”。1947年联合国分治决议也明确了黎巴嫩同未来独立的阿拉伯国和独立的犹太国之间的边界,黎以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领土争端。事实上,黎巴嫩也没有参加此后的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
历史的误会一旦形成,就难以消除。半个多世纪以来,双方一直冲突不断,黎以两国边境成了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哪怕是一次小小的冲突都会触碰到其尚未痊愈的敏感神经,再次引起流血并带来新的伤痕。(待续)▲ 来源:(《解放军报》第5版)
★ 载有18颗卫星的俄”第聂伯”火箭发射失败坠毁 ★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6/4631510.html
2006年07月27日新华社快讯:载有18颗卫星的俄罗斯“第聂伯”运载火箭26日23时43分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发射场点火升空后出现意外故障,目前火箭已经坠毁在哈萨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交界处。▲
★ 以色列身陷四大战略失误 战争伤亡猛增 ★
http://top.jschina.com.cn/bbs/noncgi/html/c-1/0001060725175750-0001060725175750.html
http://top1.jschina.com.cn/bbs/ccb/index.cgi
随着黎以冲突加剧,以色列面临一系列棘手难题。专家分析说,以色列在此次冲突中犯下四个战略失误。
▲失误一 战略轰炸适得其反
黎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战机在黎巴嫩境内投掷上万枚炸弹,摧毁许多民用设施,并在黎巴嫩造成300余人丧生。
曾担任美国陆军军事学院军事研究部门负责人的史蒂芬•比德尔说,以军在和真主党的冲突中采取战略轰炸战术犯了严重错误。由于真主党的武器库和军事设施分布零散,以军又缺少精确情报,所以轰炸造成大量平民丧生,引起国际社会,尤其是阿拉伯世界的愤怒,但是对真主党造成的打击却非常有限。
▲失误二 地面战争伤亡猛增
军事专家指出,以军已经意识到不可能通过空袭有效打击真主党目标,所以不得不考虑发动地面战争。
《简氏防务周刊》以色列军事问题专家阿隆•本-戴维说,以军大规模军事入侵风险很大,真主党武装人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足以给以军地面部队造成重创。
此外,以军入侵将使黎政府处于非常难堪的境地,很可能将被迫与真主党武装联手,共同抵御外敌。
▲失误三 谈判斡旋错失良机
另有部分专家指出,以军对真主党武装大打出手固然有多重战略考虑,但这次冲突起因是两名以军士兵被真主党武装绑架,以色列错失通过谈判斡旋解决人质事件的机会,导致目前双方骑虎难下。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伊加尔•帕勒莫尔20日公开请求德国政府和情报部门出面斡旋,帮助两名被绑架的以军士兵获释。以色列公共安全部部长当天首次表示,以色列可以考虑通过和真主党交换俘虏结束目前的冲突。
瑞典国家防务学院中东问题专家兰斯托普说,以色列现在才想到通过谈判斡旋来解决人质问题为时已晚。兰斯托普说,现在双方都已经没有退路,只能通过战争一决高下,真主党如果在这个时候屈服,无疑将颜面扫地。
▲失误四 美以情报低估真主党
美国和以色列情报机关严重低估了伊朗等国家提供给真主党的武器数量和质量。以军一向只重发展高科技,却忽略了士兵训练和纪律,以致近日被真主党连番袭击得手。
以军花费庞大经费的高科技防御系统,过分依赖联网感应,使擅长打游击战的真主党有机可乘掳走两名以军。一名以军准将称,无论科技如何精良,最基本的士兵训练和纪律仍非常重要,但这方面的军费却被用于名为“狩猎者”的军队数码化计划,现在终于尝到苦果 ▲
URL:http://bbs.tiexue.net/post_1424102_1.html
★ 张廷发谈粉碎“四人帮”前的那次军委会议 ★
http://top.jschina.com.cn/bbs/noncgi/html/c-1/0001060725142112-0001060725142432.html
1975年6月7日,叶剑英、邓小平副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军委会议。这次会议,在党、国家、军队的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它不可磨灭的功绩,将永载党、国家、军队的史册。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背景
林彪反党集团自我毁灭以后,1971年11月14日,毛主席亲自为叶剑英的错案平反。1972年1月,毛主席参加陈毅追悼会,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所作的悼词,肯定了陈毅同志的一生功绩。紧接着,周恩来积极安排一大批老干部、专家、学者、教授、文艺界知名人士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1973年3月10日,毛主席提议,党中央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党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8月,党的十大召开,邓小平、王稼祥、乌兰夫、李井泉、谭震林、廖承志等被选为中央委员。12月,毛主席提出要为贺龙、罗瑞卿、杨成武、余立金,傅崇碧平反。毛主席还提议邓小平为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参加
军委领导工作。这一系列行动,为全国各方面平反冤假错案起到了推动作用。
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任命邓小平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同时任命张春桥为总政治部主任。1月上旬,党的十届二中全会,邓小平被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75年1月25日,邓小平同总参谋部团以上干部见面。他开门见山,十分明确坚定地提出整顿军队的问题。他说:“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提高党性,消除派性;要落实政策”,从此以后,他以坚强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同积重难返的诸多弊端作斗争,拨乱反正。对“文化大革命”以来造成的严重混乱局面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同“四人帮”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这种义无反顾,顶风逆浪的勇气,这种不怕再一次被打倒的大无畏精神,充分展示了他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宗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
“四人帮”对邓小平全面整顿的思想和一系列部署,极为不满,到处造谣污蔑。邓小平在总参谋部讲军队要整顿以后,“四人帮”借传达毛主席关于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讲话,在他们控制的报刊上奢谈破除“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把邓小平领导的整顿工作中提出的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诬蔑为“经验主义”,横加指责,借以打击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蛊惑人心地提出要打“土围子”,把抵制他们推行极“左”路线的老干部、老党员比作延安时期的敌人,胡说老干部就是“经验主义”,“经验主义就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把矛头指向刚刚解放出来主持工作的一大批党政军领导干部,妄图再一次把他们打倒。
毛主席对江青等人胡批“经验主义”,打“土围子”的做法予以纠正。邓小平在各条战线上全面整顿得以进行。3月,他在主管工业的省市委书记会议上讲整顿;5月,在钢铁工业座谈会上讲整顿;7月,在中央读书班第4期学员座谈会上也讲整顿。坚定、明确地提出要全面整顿的思想,强调无论工业、商业、
农业、财贸、文教、科技、军队都要整顿。核心是党的整顿,关键是领导班子。通过整顿,要建立一个“敢”字当头的坚强领导班子,要搞好安定团结,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坚决同派性作斗争。要落实政策,老中青干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老工人、科技、文艺政策都要落实。
由于“文化大革命”搞了九年,人心思定,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渴望安定团结。叶剑英、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大力协助邓小平,在各项工作中大刀阔斧进行全面整顿,这不能不涉及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政策,不能不发展成为在事实上对文化大革命中那些错误政策的纠正。经过整顿,1975年各条战线发生了明显良好的变化,工业上去了,铁路畅通了,学校上课了,农业正常了,各地派性少了,干部政策开始落实了,有力地证明“批林批孔”、批“经验主义”,打“上围子”是错误的,也为召开军委扩大会议,整顿军队,自上而下地调整军队各大单位领导班子奠定了基础。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历史动绩
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充分的准备,1975年中共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于6月24日至7月15日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叶剑英的讲话和会议文件,事前得到毛主席的批准。
7月1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上讲话,主要精神是军队要全面整顿,核心是整顿军队的党组织,关键是调整好各级领导班子。他提出要整掉肿、散、骄、奢、惰五个字和领导班子软、懒、散。在步骤上他提议要自上而下地调整各级领导班子。邓小平说:“由于林彪一伙的破坏,军队建设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在座的许多同志也有这个感觉。我想了一下,有五个字:肿、散、骄、奢、惰。”他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指出:“军队有相当多的散班子,也有相当多的懒班子,恐怕软班子占得更多。”邓小平还说:“不消除派性,安定团结不起来,军队战斗力也一定会削弱。每个干部都要把党性放在第一位。”“今后军队干部的使用,提升,一条重要的原则,不能重用派性严重的人,不能重用坚持派性不改的人。”
叶剑英就肃清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流毒影响,恢复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着重讲了四个问题。他强调军队要高度集中,决不允许资产阶级派性存在;要提高纪律性,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要尽快落实政策,推倒一切不实之词,安排老干部的工作,被迫害致死的要昭雪;要自上而下地调整领导班子。叶剑英有针对性地向到会同志提出,“不容许任何野心家插手军队,搞阴谋活动”。
我亲身感受到这次会议的针对性很强,很有现实意义。会议分析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我军现状,深入批判了林彪的反革命罪行,讨论了军队整顿的措施。会议期间,邓小平还提出要“抓编制、抓装备、抓训练”,强调“要把训练放在战略问题的一个重要位置上。”
1975年军委扩大会,是我党、我国、我军在非常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邓小平、叶剑英的讲话,提出了军队整顿的方针、原则和措施,抓住了军队建设的主要矛盾,击中了问题的要害,是解决军队问题的好办法,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和预见性,是我党我军的英明决策。邓小平的讲话,继承了毛主席的建军思想,构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和今后我军质量建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7月19日,经毛主席批准,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央军委《关于压缩军队定额,调整编制体制和安排超编干部的报告》以及叶剑英、邓小平的讲话。这次会议传达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已初见成效。全军各项工作一改林彪主持军委工作时期的弊病,军队建设呈现无限生机,对推动军队工作,顶住“四人帮”反
党乱军,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起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干扰破坏,紧接着错误地进行了“批邓”“批右倾翻案风”,致使这次会议的积极成果不能落实。
尽管1975年冬至1976年秋,“四人帮”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一些地区派性斗争重新泛滥,造成再一次停产停学,堵塞交通,生产下降,但是,军队是稳定的。人民解放军掌握在听党的话,听中央军委指挥的人手里。邓小平、叶剑英伟大之处,就在于及时洞察“四人帮”的阴谋,在关键时刻发挥人民解放军在政治生活中的坚强柱石作用。稳定军队,关键在稳定军队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军队大单位的领导班子。那次会议后,邓小平、叶剑英采取果断措施,经毛主席、党中央批准,迅速调整了解放军各总部、各大军区、各军兵种23个大单位的领导班子。军队稳定了,把握了那场斗争的总体,争取了主动权。
▲“四人帮”以不可告人的目的插手空军
1976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相继逝世,毛主席病危不久逝世。邓小平被错误地停止工作,叶剑英也实际上被停止了工作。“四人帮”四面出击,加紧篡夺党、国家、军队的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他们深知,人民解放军是他们篡党夺权的主要障碍,于是把手伸向军队,妄图打开缺口,以便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
空军是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人帮”继承林彪的衣钵,也把手伸向空军,在1975年秋至1976年秋这一关键时期,他们对空军党委常委实行拉拢、分化、打击等各种卑劣手段,妄图打倒一大批空军领导人,篡夺空军的领导权。
1975年军委扩大会议以后,空军党委于7月31日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贯彻落实军委扩大会精神。这次会议有个前后18天的问题。前18天没有认真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整顿军队的核心是整顿军队的党组织,关键是调整军队的各级领导班子,整掉“肿、散、骄、奢、惰”和“软、懒、散”以及叶剑英提出的四条,决不容许野心家插手军队的指示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急于讨论编制,算人头帐,会议走偏了方向。
邓小平及时察觉空军常委扩大会议方向有偏,指派陈锡联、苏振华、杨成武、梁必业同志到会,帮助空军常委扩大会走向正确的轨道。在军委和总部领导同志帮助下,后18天以邓小平、叶剑英重要讲话为武器,解决了空军党委的思想路线问题。会后,经毛主席批准调整了空军领导班子,先是任命余立金同志为空军第二政委兼民航总局政委,10月1日任命我为空军政委、党委第一书记。任命之初,小平同志着重强调说:“你当前的任务,就是要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夺去,保证每个空军部队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抓走。”不久,我又见了叶剑英副主席,他对我讲的第一句话,也是讲领导权问题。他语重心长他说:“廷发同志,空军的事情,就交给你了。”
归纳两位副主席的谈话,一句是要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另一句是军队要整顿。这两句话,也是两副千斤重担。我听了两位领导人这样简单明确,严肃郑重的交待,深深感到形势严重,责任重大。
邓小平、叶剑英领导全国、全军各条战线进行整顿,极大地触及了“四人帮”的要害。他们对邓小平、叶剑英卓有成效的工作恶意诽谤,向毛主席作了一些歪曲性、挑拨性的汇报。他们迫不及待地抡起大棒打击贯彻落实军委扩大会的全军各大单位。在空军,他们制造了一系列“事件”,妄图打倒一大批空军领导干部。
第一件是,制造民航总局党委扩大会是“右倾翻案的会”,说“余立金的总结是唯生产力论”,“会上有些人的发言严格讲是反革命分子、反党分子言论”等等。
当时,民航归空军管。民航总局党委扩大会有什么错?民航的会是贯彻落实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叶剑英、邓小平的讲话和全套文件,业经毛主席批准转发全党、全国、全军,明摆着是没有错误的事。王洪文利令智昏,给民航余立金同志戴上“反革命分子”、“反党分子”等等大帽子。王洪文点名要同我“谈话”,我没去。他要空军党委常委去了的同志捎话给我说:一要传达他的讲话,二要我们按他定的调子“讨论”民航党委扩大会的“问题”,写报告给他。对这件事,我们没有照王洪文的“指示”办,一不传达,二不讨论写报告。我们掂量过这事的严重后果,如果照他的“指示”办,民航一批高级干部也要被打。即使打倒了余立金和民航一批高级干部,这事也不会了结,王洪文还会抓住这件事不放,时不时会拿出来打我们。所以,我们空军党委常委大多数同志为这件事承担了政治风险。
第二件是,“打招呼会”、“转弯子”问题。1976年2月25日,江青擅自召集12省市、军队大单位领导人的“打招呼会”,要与会人员“转弯子”。跟她走,“批邓”、“批右倾翻案风”。江青在会上公开点了空军的名,说“第一书记不作检讨”,给我们施加压力。会上发给空军另一领导人两本极其恶毒,造
谣惑众的“大字报选”,要我们传达,翻印下发。我们常委反复商量,还有人三番五次找我,质问为什么不传达,不翻印下发部队?我们回答说没有中央红头文件呀。以此为理由,一不向下传达江青的胡言乱语,二不翻印下发两本反党乱军、祸国殃民的“大字报选”。这件事,在“四人帮”那里是挂了号的,是被“四人帮”定了“罪”要找我算帐的。
第三件是,王洪文制造了一个“杜忠事件”。杜忠是空军驻上海的一个副师长,1968年被派往上海公检法军管。他在工作期间,接触到张春桥一伙在上海秘密收集毛主席、周总理的材料。张春桥为掩人耳目,堵住杜忠的嘴,把知情人杜忠抓了起来。杜忠不服,连写四封揭发信向中央报告。在张春桥严密控制下的上海,杜忠的揭发信全落在“四人帮”手上。
杜忠在长期被关押期间,仍然不服,又写揭发信,从空军的组织系统把信转送中央。信由在南京空军贯彻落实军委扩大会的空军副政委黄立清带回北京。我们对此信的处理,十分谨慎,又完全合乎组织原则。规定此信由分管清查工作的副政委高厚良、政治部主任刘世昌和带回此信的副政委黄立清三人保管。其他领导人不接触,以免扩散。作为政委、第一书记的我带头执行这一规定。我们知道这事非同寻常。它的内容,一头涉及毛主席、周总理;上头涉及张春桥,他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总政治部主任。
有人向王洪文诬告空军“扩散”了信的内容。王洪文不顾事实,极其蛮横武断地一口咬定我看了信,“扩散”了信的内容,并给空军党委常委戴上“分裂党中央”的吓人罪名,说“这件事是天安门事件、南京事件(均为两地人民自发悼念周总理的活动)”和“七八九三个月谣言四起事件(指1975年)性质一样的反革命事件”。
我是真没有看过那封信。在这件事情上,我们光明磊落,问心无愧,也就无所畏惧了。王洪文指名要找我谈话,头两次我借故没去。这时发生了唐山大地震,空军救灾任务很重,每天几百架飞机进出唐山军用机场,我们在忙这件事。第三次点名非要我去不可,看来是拖不过去了。我到三座门去,王洪文没说几句,气焰十分嚣张,就起身走到我面前,扬起几张纸,好像是什么揭发材料之类的东西,在我面前幌起来。“你看过没有?”连问两遍,我不说话。第三次问我,我大声吼叫,同王洪文吵了起来。这次谈话,王洪文一无所获。
我是准备再一次被打倒的。但是,我还是要讲究一点策略,不能让野心家借口把我打倒。打倒了,就失去了同“四人帮”斗争的阵地,不能完成叶副主席、邓副主席交给的“要保住党对空军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夺去,保证每个空军部队的领导权,不被野心家抓走”的任务。
第四件是,南京空军有人揭发黄立清在南京空军党委扩大会上关于贯彻落实军委扩大会议精神的讲话“有问题”。王洪文看了揭发信后,在信上划了57道红杠,王洪文“批示”说,黄立清副政委“为邓小平鸣冤叫屈”,“咒骂文化大革命”,“攻击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王洪文武断地“指示”,说黄立清副政委的讲话是我授意的,“第一书记不点头,他能讲出来吗?”他毫不掩饰他们一伙不可告人的目的是“要从这封信入手,砸开空军领导班子!”王洪文还“指示”要我们按他的调子讨论,写报告,并报军委。我们还是不讨论,不写报告。因为黄立清的讲话没有错,他是按军委扩大会议精神讲的。
第五件是,“四人帮”要抓空军领导班子的“三种人”。随着“批邓”“批右倾翻案风”的深入,空军内部有人向“四人帮”告状,污蔑空军领导人某人是“最阴险的”,某人是“最明显的”,某人是“最危险的”,实质上这“三种人”是同“四人帮”斗争最坚定的空军领导干部。
这时,毛主席病危,邓小平已经被错误停止工作,叶剑英也实际上被停止了工作。“四人帮”利用这个时机,加紧抢班夺权阴谋活动,王洪文一面派人到空军部队搞“调查”收集“材料”,鼓励这个人“不要怕”,“不要怕被打倒,打倒了,我把你养起来”;一面策划组建空军的新班子,王洪文多次公开讲“解决空军领导班子,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王洪文逼着空军党委表态,要我们说清楚他认为可以打倒空军领导班子的“问题”。他说,一是对1975年军委扩大会怎么看?二是对“杜忠事件”怎么看?是不是同“天安门事件”、“南京事件”一样的“反革命事件”?三是对中央12号文件怎么执行的?这个文件要求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转弯子”,要“批邓”、“批右倾翻案风”,要清查“天安门事件”,“下放的领导干部要请回来”,“第一书记要作检讨”等等。四是“第一书记不作检讨是不行的!”“四人帮”步步紧逼,那时我们处境很艰难,但是我们同“四人帮”斗争是坚决的。所以,在粉碎“四人帮”后,小平同志在一次会议上说:“张廷发是准备第二次被打倒的”。
在1976年同“四人帮”斗争最关键的时候,叶帅派办公室主任王守江向我打招呼:“病要治,部队也要管。”当时,我对王守江同志说:“我懂啦!”立即出院,在空军作战值班室坐镇,以加强对部队飞行训练的具体领导为名,掌握部队动向。在那些日子里,时刻想到要防止野心家抓权。不几天,军委召集驻京部队各大单位领导人会议,陈锡联同志宣布粉碎了“四人帮”!我听后,兴奋得晕倒在地,从内心感到党伟大,人民伟大,倒行逆施的“四人帮”最终是自取灭亡而告终!我们这些跟随毛主席几十年的老同志真正解放了。▲ (摘自1999年第5期《炎黄春秋》作者:张廷发)
★ 官方资料中对我军第二代先进核弹头的描述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26/95414.html
WWW.MILCHINA.COM/2006-7-26 二炮特种武器装检贮存能力获大幅跃升
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九日电 (韩海峰 王永孝) 随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徐志磊院士指导的某型装备的试运、试装、试贮任务在攻克了十一项重大技术难题后取得全面成功,第二炮兵某基地新装备的装检运输和贮存管理能力得到大幅跃升。
这个基地担负着特种武器装备的贮存管理、装检运输和科研维修任务。近年来,基地结合武器装备科研管理和作战训练对人才素质依赖性大的特点,挖掘社会高端人才资源,相继与十多个军地知名科研院所签订科研协议,聘请八名院士、五名专家教授常年担任基地科技顾问,通过开展学术交流、科研指导、技术革新和决策咨询等活动,使部队科技创新步入“快车道”。
某装备贮存管理和装检维修中的特殊防护问题过去一直困扰着作业官兵的身心健康。聘请国防特殊防护技术权威专家、原子能研究院刘森林院士担任技术顾问后,基地官兵不仅了解了当今国际先进的防护理论,还对自身武器装备管理科研中的防护问题开展了技术研究。在刘院士的指导下,他们通过参加发射试验、贮存实验、综合实验等科研活动,掌握了许多先进的防护技术和方法,进一步修订完善了《特殊防护安全规程》和人员职责,相继研制出特殊防护服、防护香、防护罩等六项具有自主专利技术的防护装备,大大提高了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
装备爆炸试验是一项多学科、多门类、且技术非常复杂的工程,以往只有生产厂家才能组织完成。为了提高部队实战能力,基地主动要求承担此项任务。为确保试验任务高质量完成,基地专门聘请了彭先觉、唐西生等三名院士加盟指导,从理论论证、物理计算、试验流程,到具体实施,全程参与、步步把关,不仅保证了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还形成了一整套极具科研、作战、训练指导意义的军事理论和新战法训法,该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