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 日 看 点 :2006-7-13
(01):★ 过 去 20 年 南 海 地 区 军 事 冲 突 记 录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12/101222.html
(02):★ 印度媒体露骨:试射国先进烈火III导弹直指中国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12/10195.html
(03):★ 日 本 借 导 弹 危 机 抛 出 “ 先 发 制 人 ”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22936131584/20060712/841325.shtml
(04):★“伽利略”计划面临严峻挑战/美破译卫星密码 ★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6-07/12/content_4819743.htm
(05):★ 美俄新战机暗中较劲 “闪电2”对决“鸭嘴兽”★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7/4581691.html
(06):★ 打压俄式战机/美想用F-35占据亚太地区的天空 ★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7/12/content_4820281.htm
(07):★“9国联军”身价不菲 美军“闪电”2战机亮相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3/52998/4582095.html
(08):★“ 网 上 纳 谏 ” 成 为 民 主 执 政 新 途 径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25632&typeid=14
(09):★ 中 国 软 实 力 目 前 还 只 是 一 株 幼 苗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26025&typeid=14
(10):★ 俄报: 俄特工买通巴萨耶夫随从/巧设局将其炸死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25967&typeid=14
★ 过 去 20 年 南 海 地 区 军 事 冲 突 记 录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12/101222.html
WWW.MILCHINA.COM 加入日期2006-7-12
(翻译)过去20年南海军事冲突简史
Date日期
Countries相关国家(地区)
Military Action军事行动
—————————————-
1974
China, Vietnam
中国,越南
Chinese seized the Paracel Islands from Vietnam, with 18 of its troops killed in clashes on one of the islands.
中国以18人阵亡的代价从越南手中夺下西沙(怕拉手)群岛
———————————————-
1988
China, Vietnam
中国,越南
Chinese and Vietnamese navies clashed at Johnson Reef in the Spratly Islands. Several Vietnamese boats were sunk and over 70 sailors killed.
中越海军在南沙(私铺拉特力)的强生礁发生冲突. 几艘越舰沉没并有超过70人阵亡.
——————————-
1992
China, Vietnam
中国,越南
Vietnam accused China of landing troops on Da Luc Reef. China seized almost 20 Vietnamese cargo ships transporting goods from Hong Kong from June – September.
越南指控中国将部队派上大路礁. 中国于六至九月间捕获了将近20艘越南货船.
————————————–
1994
China, Vietnam
中国,越南
China and Vietnam had naval confrontations within Vietnam’s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territorial waters over Vietnam’s Tu Chinh oil exploration blocks 133, 134, and 135. Chinese claim the area as part of their Wan’ Bei-21 (WAB-21) block.
中越就越南土禽石油勘探区133,134,135问题在越南领海发生对峙. 中国人称该区域是其万北21海区的一部分.
————————-
1995
China, Philippines
中国, 菲律宾
China occupied Philippine-claimed Mischief Reef. Philippine military evicted the Chinese in March and destroyed Chinese markers.
中国占领菲律宾申有的淘气礁. 非军方于三月赶走了中国人并摧毁了中国标记碑.
———————————-
1995
China(Taiwan), Vietnam
中国(台湾),越南
Taiwanese artillery fired on a Vietnamese supply ship.
中国(台湾)炮兵向越南补给船开火.
————————————–
1996
China, Philippines
中国, 菲律宾
In January, Chinese vessels engaged in a 90-minute gun battle with a Philippine navy gunboat near Capones Island
一月, 中国船只与菲律宾海军炮艇在开破你私岛交火90分钟
—————————————-
1997
China, Philippines
中国, 菲律宾
The Philippine navy ordered a Chinese speedboat and two fishing boats to leave Scarborough Shoal in April; the Philippine navy later removed Chinese markers and raised its flag. China sent three warships to survey Philippine-occupied Panata and Kota Islands
四月, 菲海军命令一艘中国快艇和两艘渔船从死卡拨肉手儿离开; 随后, 该舰从礁上拆除了中国标记并升旗. 中方派了三艘军舰调查菲律宾占的怕了她群岛及抠她群岛.
—————————————–
1998
Philippines, Vietnam
菲律宾,越南
In January, Vietnamese soldiers fired on a Philippine fishing boat near Tennent (Pigeon) Reef.
一月, 特嫩(鸽子)礁越军向一艘菲律宾渔船开火
——————————
1999
China, Philippines
中国, 菲律宾
In May, a Chinese fishing boat was sunk in a collision with Philippine warship. In July, another Chinese fishing boat was sunk in a collision with a Philippine warship.
五月, 一艘中国渔船被菲律宾战舰撞沉. 七月, 另一艘中渔船被撞沉
————————————-
1999
China, Philippines
中国, 菲律宾
In May, Chinese warships were accused of harassing a Philippine navy vessel after it ran aground near the Spratly Islands.
五月, 中国战舰被指控骚扰一艘搁浅于南沙的菲律宾海军船只.
——————————
1999
Philippines, Vietnam
菲律宾,越南
In October, Vietnamese troops fired upon a Philippine air force plane on reconnaissance in the Spratly Islands.
十月, 南沙越军向一驾侦察中的菲律宾空军飞机开火.
——————————————
1999
Malaysia, Philippines
马来西亚, 菲律宾
In October, Philippine defense sources reported that 2 Malaysian fighter planes and 2 Philippine air force surveillance planes nearly engaged over a Malaysian-occupied reef in the Spratly Islands. The Malaysian Defense Ministry stated that it was not a stand-off
十月, 菲律宾国防消息灵通人士称在南沙一马来西亚占岛礁上空两驾马战斗机几乎与两驾菲空军侦察机交火. 马来西亚国防部称不是对峙
★ 印度媒体露骨:试射国先进烈火III导弹直指中国 ★
http://mil.jschina.com.cn/zjw/2006/7-12/10195.html
曾被两度推迟试射的“烈火”III型导弹终于“按捺不住”发射上天了。印度当地时间9日上午11时05分,印度军方在印度东部奥里萨邦附近海域的一个叫做维勒的岛上试射“烈火”III型中程导弹,并获得成功。印度官方声称,该导弹是其目前最先进的导弹,而且能够携带核弹头。对于外界议论纷纷的印度试射导弹的目的,印度媒体十分露骨地称是为了威慑巴基斯坦和中国。在一家电视台给出的一张射程覆盖范围的地图上,甚至赫然标着北京和上海两大中国城市的名字。
▲可以携带核弹头
印度军方对此次试射活动极为重视,现场坐镇的有印度国防部长穆克吉、印度三军总司令、印度原子能部部长安尼尔•卡康达卡以及多名国防部高官等。印度官方称,“烈火”III型导弹是印度目前为止研制出的性能最好、功能最全、杀伤力最强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远比之前的“烈火”I型导弹和“烈火”II型导弹先进得多。“烈火”III型导弹“最值得称道的优点”有三个,一是射程远,可以覆盖3500公里以上;二是具有核打击力量,可以装载核弹头;三是载重能力大,可以携带1000公斤重的弹头。此外,该导弹能通过铁路机动运输,以躲避敌方的早期侦测。而且“烈火”III型导弹的运载火箭使用的是固体燃料,能更迅速地进入战斗位置并发射。据研制“烈火”III型导弹的机构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介绍,该导弹长16米,直径1.8米,是印度现有导弹库中的“超人”,具有极强的威力。
▲电视台直播发射过程
印度媒体大都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此事,多家电视台在导弹发射时中断了原来的节目,插播了这一新闻,还有部分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发射过程。媒体大都为导弹的成功发射叫好,认为此举极大地提升了印度的国防实力,为印度成为导弹大国奠定了基础。
其实,这种被印度人引以为骄傲的新型导弹的试射要比当地人预期来的晚了一些。早在2003年,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便多次声称“烈火”III型导弹的研发工作已经完毕,试射程序早已就绪,只要政府一声令下,便可随时送“烈火”III型导弹上天。但印度政府就是迟迟下不了这个决心,主要不是因为技术因素,而是因为政治压力。据报道,美国曾经担心印度试射“烈火”III型导弹会刺激周边国家,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为此美国通过各种渠道多次向印度政府施压,要求其在导弹试射问题上“谨慎行事”。迫于美国的“干涉”,印度不敢贸然行事,因为如果没有美国的首肯,势必会让美国人不满,也必将影响印美核协议的进展,那样岂不因小失大。
▲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
其实,印度之所以选择在朝鲜试射导弹的敏感时期顶风为之,关键是印度得到了美国的首肯。最近,印美双方在核协议方面跨越了许多大的障碍,美国对印度试射“烈火”III型导弹给予默许。
对于试射“烈火”III型导弹的目的,印度一位国防问题专家对记者表示,印度研制并试射“烈火”III型导弹主要是应对来自邻国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导弹威胁。中国在导弹领域遥遥领先于印度,印度希望通过试射这种新型导弹来缩短两国在导弹领域的差距,同时他还认为,中印之间的这种差距估计在未来十年内可以弥合。
相比之下,印度一些媒体在表达对试射“烈火”III型导弹的目的时说得更加直接。印度媒体几乎所有对此事件的报道,都采取了统一口径,称这种导弹“直指中国”。为了说明这一点,新德里电视台在直播导弹发射时,特意给出一张射程覆盖范围的地图,地图上赫然标着北京和上海两大中国城市的名字。《印度斯坦时报》在其网站上发表的文章中更是直接指出,这种导弹就是专门针对中国而设计的。如果要对付巴基斯坦,先前的“烈火”II型导弹便绰绰有余,因为它的射程在2000公里-2500公里。“烈火”III型导弹是一个能够把中国大部分地区作为目标射程的导弹,其用意不言自明。▲ 驻印度特派记者 任彦 《环球时报》 ( 2006-07-10 第13版 )
★ 日 本 借 导 弹 危 机 抛 出 “ 先 发 制 人 ” ★
http://news.phoenixtv.com/phoenixtv/83934522936131584/20060712/841325.shtml
2006年07月12日 新京报: 9日,日本防卫厅长官额贺福志郎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说,日本有必要考虑“先发制人”的攻击,“如果敌国确实有攻击日本的手段,并且手指已扣在扳机上”。而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次日的表态便是针对此事。
▲高官众口铄金
额贺福志郎当天说,根据日美同盟的分工,日本以防御为主,对敌方基地的攻击任务由美方承担,“但是,出于保护国民出发,如有必要,作为独立国家,日本理应拥有一定攻击能力”。
额贺进一步阐述说,在日本面临攻击的情况下,“应该讨论拥有先发制人攻击导弹发射基地等设施的能力”。
一石激起千层浪。日本政府高层与执政的自民党高官纷纷应和。安倍晋三10日说:“如果我们承认没有其他选择来防御导弹攻击,在自卫的合法权利内,现在出现攻击导弹基地的说法。我认为,应该从保护日本国民和国家的角度来研究这种可能。”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10日也强调,讨论这个问题本身应该没有障碍,但要“慎重研究”,因为“在日本没有实际受到攻击的阶段实施先发制人,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伺机大做文章
《纽约时报》对此评论说,朝鲜试射导弹后,日本比这一地区其他任何国家的反应都激烈。以致韩国总统府9日在青瓦台网站上发表言论说,韩国政府“没有理由像日本那样,天还没亮就闹得鸡飞狗跳”。
导弹试射事件后,日本上来就宣布对朝鲜的8点制裁措施,包括不允许常年往来朝日之间的朝鲜客轮“万景峰”号入港停靠,限制朝鲜官员入境等。接下来,日本在联合国安理会上积极推动谴责和制裁朝鲜的决议案,并准备在八国峰会上推动谴责声明。在军事方面,日本防卫厅8日决定,提前实施“爱国者-3”型陆基导弹的部署计划。
▲野心由来已久
根据日本宪法,日本自卫队的军事力量仅限于“专守防卫”。50年前,当时日本首相鸠山一郎在国会答辩中提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日本有可能采用最小限度的措施攻击敌方基地。此后,在国内和平力量的压力下,“攻击”这种说法成为日本政坛一大忌讳。
近些年来,随着日本政府加强日美同盟、屡屡突破宪法条文,“攻击说”重新抬头。
2003年,当时防卫厅长官石破茂提出如何判断敌方“有明确侵略意图”时举例说,比如“导弹放上发射平台,开始填注燃料的准备”。同年的《防卫白皮书》提出,“如果敌国针对我国开始准备行使武力,应被视为针对我们的武力攻击已经发生,在满足发动自卫权的规定条件下,(日方)可以考虑发动攻击”。
这种提法,即“准备攻击”可被视为“发生攻击”,为后来的“先发制人说”埋下了伏笔。
日本《每日新闻》10日就“先发制人”评论说,所谓“专守防卫”,就是自卫队承担“盾牌”功能,美军承担“矛头”功能。如果修正这一政策,日美安保体制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冯武勇(新华社专稿)
■外电评论
东京旨在煽动民意?
针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10日发表的强硬言论,美国《纽约时报》评论说,安倍这番言论,表面上是对朝鲜的警告,真实意图却在于影响日本国内舆论,把一个“安保问题”做成“政治问题”。
日本自民党将于9月20日投票选出新总裁,接替届时离任的小泉纯一郎,安倍被视为最有希望接替小泉的人选,而安倍高支持率的来源之一就是对朝鲜的一贯强硬态度。这次导弹试射事件对安倍来说,颇有求之不得之感,其发表强硬言论更在意料之中。
日本共同社10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调查显示,与6月份的民调相比,安倍的支持率上升2.5个百分点,达到48%。共同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说,“安倍以对朝鲜的强硬态度赢得政治声望,安保问题在选举中占分量越重,对他越有利”。
《纽约时报》同时认为,日本政府借导弹试射大做文章的另一用意是煽动民众的愤怒,并把这种民意转为推动修改和平宪法的力量。“公众认为,日本需要有能力应对类似威胁,”研究地区安保问题的日本专家熊谷匡说,“对于想建立一支常规军队的安倍和其他人来说,这次是赢得民众支持的机会。”日本共同社7日至10日的民调结果也显示,87%的日本人感觉受朝鲜导弹威胁,81%支持制裁朝鲜。针对防卫厅长官“先发制人”的说法,日本雅虎网站上的投票结果显示,有近80%网民投票支持拥有“攻击敌国基地的能力”。(新华社专稿)
■日本战力
打击朝鲜并非有心无力
日本自卫队现阶段是否拥有打击朝鲜导弹基地的能力呢?
防卫厅副长官守屋武昌10日在接受采访时说,从理论上说有可能,但他强调攻击敌方基地的职能主要由美国而不是日本来承担。守屋给出了三个理由:1日本没有能打到朝鲜的导弹;2没有往返敌方基地续航能力的远程攻击机;3不具备屏蔽敌方地面雷达网的能力。
但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防卫厅内部对此有不同看法。去年4月,当时的防卫厅长官大野功统曾表示,日本航空自卫队的战机具备攻击朝鲜导弹基地的能力。
由于宪法限制,日本不拥有洲际远程导弹、战略轰炸机、攻击性航母等攻击手段,但此前日本以“提高防空能力”为由,引进了可提高战斗机续航能力的空中加油机。
2004年,防卫厅内部一度准备开始研发远程精密诱导导弹,在遭到其他政党反对后才作罢。
目前,日本加速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根据防卫厅的计划,日本将首先在航空自卫队6个防空基地中的关东、中部和九州3个防空基地部署“爱国者-3”型拦截导弹,而后还将在4艘“宙斯盾”舰上部署“标准-3”型海基拦截导弹,以此构成导弹防御系统。
此外,日本还加强了侦察卫星的研发,仅在2003年就发射了两颗侦察卫星。韩国《中央日报》说,通过卫星事先收集和探知“假想敌对国”的导弹发射信息,实际上是“先发制人”攻击导弹基地的必备能力之一。(新华社专稿)
■国际反应
韩指责日本侵略主义倾向
日本政府高官近日接连宣称日本在面对外来威胁时应当拥有“先发制人”的权利。韩国政府11日发表声明,谴责日本方面这一表态流露出侵略主义倾向,不能不让人提高警惕。
韩国总统府发言人郑泰浩11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严厉批评日本高官提出的“先发制人论”流露出侵略主义倾向。
韩国联合通讯社援引郑泰浩的话说:“过去,日本曾以保护滞留朝鲜半岛的日本国民为借口从事侵略活动。现在,日本政府官员这些言论不能不被认为是阻碍东北亚及朝鲜半岛和平的、具有重大威胁性的言论。”郑泰浩说,“以朝鲜发射导弹为借口,利用‘先发制人攻击’等危险及挑衅性言论进一步加深朝鲜半岛危机,并试图以此作为(日本)成为军事强国的理由,对于日本政要的这种傲慢与妄言,(韩国)将强烈应对。”
▲美国暗中纵容日本强硬派
面对韩日在朝鲜导弹危机上的对立,美国白宫发言人斯诺在1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不愿明确表态,但他在言辞间还是暗示了对日本强硬派的默许与纵容。
针对安倍的讲话,斯诺为他开脱说,日本目前仍主要致力于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朝鲜导弹试射问题,安倍只是没有排除任何一种应对的选择。斯诺声称,朝鲜半岛目前的局势可能会在东亚引发包括日本在内的国家加入军备竞赛。
有记者问,安倍的讲话与日本宪法相悖,美国是否支持安倍的观点?斯诺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认为,安倍先生说他们将谋求修改宪法,他们不会违反宪法。”此外,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哈德利也袒护日本说:“日本有安全方面的担忧。”共同社说,美国国内有些人希望通过纵容日本发展事力量对东亚其他国家施加压力,以实现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目的。 赵卓昀(新华社特稿)
★“伽利略”计划面临严峻挑战/美破译卫星密码 ★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06-07/12/content_4819743.htm
研究小组破译了“伽利略”卫星密码。(图片来源:广州日报)
▲欧盟收回高额投资计划面临幻灭
2006年07月12日 北京晨报: 英国媒体11日报道说,美国科学家已破译欧洲“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实验卫星密码。这意味着“伽利略”计划将来的用户或许可以免费使用卫星导航服务,也可能使欧洲联盟通过商业运作收回“伽利略”计划投资的设想面临化为泡影的危险。
▲破解密码
“伽利略”卫星定位系统首颗实验卫星“GIOVE-A”去年12月发射升空。这颗卫星是欧盟、欧洲航天局和私人机构投资约40亿美元的“伽利略”计划一部分。为了收回投资,欧盟打算向使用卫星信号定位的用户提供密码并收取费用。
欧盟2003年启动“伽利略”计划前,美国已在太空部署了全球定位系统(GPS)。欧盟和美国2004年达成协议,规定“伽利略”计划卫星部分密码必须公开。但今年1月12日首次传送信号后,“GIOVE-A”卫星的密码再未公开。
今年1月底,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康奈尔大学机械学和航空工程学副教授马克•帕西亚基曾向美国萨里卫星技术公司官员索要密码,但没有任何结果。此后第一周,帕西亚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康奈尔大学全球定位系统实验室屋顶安装一套碟形卫星天线,并开发出一套破解密码的运算法则。3月中旬,研究人员首次破解密码。
▲严峻挑战
“伽利略”计划打算发射30颗卫星,其信号覆盖面积是美国GPS系统的两倍,可为更广泛人群提供卫星导航,而且精确度更高。“伽利略”系统既可为公众提供基本信号,也可为政府和军方提供高度保密的信号。
根据计划,“伽利略”系统将从2008年开始使用。调查结果显示,欧盟每年可通过提供“伽利略”卫星定位服务获利90亿欧元,通过出售各种航空和航海导航终端设备在2008年至2020年间获得150亿欧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各种太空探索、科学试验间接带来的效益以及可观的卫星研制和发射市场。
帕西亚基说,成功破译“伽利略”卫星密码,意味着将来的用户不需向欧盟申请密码就可使用卫星导航服务,而且可拒绝向欧盟付费,这无疑对“伽利略”计划构成严峻挑战。史先振(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链接
•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相关情况
中国是第一个参与“伽利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承诺提供2亿欧元的研发经费。
在中国国家遥感中心和欧洲伽利略联合执行体的共同努力下,中欧已经成功启动了“伽利略”计划合作11个项目的技术谈判,项目涵盖“伽利略”系统的空间段、地面段和应用段等各领域。已经签署合作协议的7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超过3000万欧元。这些项目包括:渔业应用项目、基于位置服务的标准研究、电离层研究、上行站前端、搜救转发器、激光后向反射器、中国伽利略测试认证环境等。
承担中欧伽利略合作项目的企业,均为航天科技和卫星导航产业的骨干企业,集中了国内从方案设计、设备制造、系统集成到应用服务产业链上的优势力量。
据中国专家估计,中国卫星导航应用产业的经济效益到2020年可达2600亿元人民币。
•“伽利略”计划刺痛美 4方面因素导致美紧张
在上世纪9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美国的GPS出尽风头。利用GPS系统提供定位的导弹或战斗机可以对地面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这给欧洲国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欧洲国家为了减少对美国GPS系统的依赖,同时也为了在未来的卫星导航定位市场上分一杯羹,决定发展自己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经过长达3年的论证,2002年3月,欧盟15国交通部长会议一致决定,启动“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 >>详细
★ 打压俄式战机/美想用F-35占据亚太地区的天空 ★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7/12/content_4820281.htm
2006年07月12日 环球时报: 2760亿美元意味着什么?如果这个数字是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的话,那么它可以排在世界前20名。实际上,这个数字是刚刚于7月7日首次亮相的美国最新
型F-35战机的整个项目耗资,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武器项目。不过,这种比当今各国主力战机至少先进一代的新型战机的单价却“很便宜”,与第三代战机F-16相当。许多专家担心,这种“优良性价比”的战机有可能将欧洲和俄罗斯目前销售的各种战斗机赶出国际市场,多国空军也将变成“F-35空军”。
▲盟友买得起的“雪佛莱”和美国专用的“劳斯莱斯”
7月7日,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空军基地的一个机库里,几束强光从屋顶照下,灯光下一架战机发出耀眼的光芒——F-35联合战斗机的首次亮相仪式搞得像世界模特大赛的赛场。美国副国防部长英格兰在仪式上说,这种被命名为“闪电2”的F-35战机将取代F-16战斗机,成为21世纪美军及盟友的空中作战主力。
F-35战机主要由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负责研制,是继F-22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正式亮相的第四代战机。第四代战机必须满足以下“4S”标准:隐身性、超音速巡航飞行和超视距空战能力、超级机动性、短距起降能力。在世界空战史上,新一代战机与老一代战机的差距往往是致命的。1982年,在中东战争中规模最大的贝卡谷地空战中,叙利亚装备的米格-21和米格-23等第二代战机,在以军的美制第三代F-15、F-16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结果两天内付出了被击毁82架的高昂代价,对方却无一损失。在美空军不久前结束F-22与F-15等三代战机的对抗模拟演习中,F-22也取得了108比0的压倒性比分。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介绍,与F-16相比,F-35对地攻击力提高了150%,空战生存力提高了1倍,而为F-35战斗机提供后勤保障的维护人员则减少了一半。
最难得的是,这种高性能的战机,价格与F-16差不多。据报道,新战机的售价将介于每架4500万美元至6000万美元之间,虽然比原定的价格要高出许多,但与高达数亿美元一架的同门兄弟F-22比起来,F-35显得“相当便宜”。五角大楼F-35战机计划主任迈克•休在接受国会质询时表示,“F-35是(美国和盟国)买得起的最好飞机”,就像普通美国人开的“雪佛莱”,当然美国人还有自己专用的“劳斯莱斯”(F-22)。
美军计划让F-22和F-35形成新一代“高低搭配”的战斗核心,并用它们取代美军现有的绝大部分机型。据报道,美国空军计划购买300多架F-22,而F-35的采购数量则超过2400架,美国空军最早将于2009年装备F-35,2010年初步形成作战能力。
▲多国空军将成“F-35空军”
虽然F-35在性能上并不是最先进的战机,但美国空军秘书长罗奇认为,F-35不是一件普通的武器,而是承担着众多战略与政治关系的“平台”。美国在F-35战机开发上采取开放性结构,除美国外,还有英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参与了F-35的开发。此外,还有一些国家正迫切希望加入它们的行列。据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估计,除了现在已有的700多架订单外,F-35未来还将获得2000-3000架国外订单,主要是北约国家和美国在亚洲的一些盟友。
对此,有分析认为,F-35将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国际战斗机”,而目前欧洲的幻影-2000、阵风、JAS-39都将成为配角,要不了20年,北约成员国空军所有作战和训练都将与美国一体化,将变成清一色的“F-35空军”。英国《ACIG》杂志记者汤姆•库柏悲观地说,F-35象征着美国空中霸权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高度,一个购买F-35的国家必须将其航空工业体系都围绕美国新战机重新布局,实际是将自己的防务主动权交给美国。
对于外销的F-35可能会威胁自己的说法,美国其实并不担心。据路透社报道,由于担心以色列将美军事技术转售中国等,美国将限制以色列在F-35研制项目中的作用。另外,就连美国最亲近的盟国英国也不断抱怨美国不愿给英国F-35战机中计算机的软件代码,使英国必须依赖美国来维护和升级战斗机。美国军事专家劳伦斯•科尔布称,美国永远不会对外透露F-35的核心技术,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得到比美国更先进的F-35,更何况美国还有更先进的F-22。
▲俄加紧研制新一代战机
几乎与F-35现身的同时,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契卡洛夫航空生产联合体7月3日生产出了首架最新型的苏-34型战斗机。显然,美国F-35战斗机的问世深深刺激了另一个战机制造大国俄罗斯。俄罗斯《航空舰队》杂志称,一旦F-35进入世界市场,就将成为21世纪前半叶的主力战斗机,俄罗斯的米格-29、苏-27、苏-30等战机都会失去竞争力。面对这一关系俄航空业生死存亡的问题,早在2002年,俄罗斯军事工业委员会正式发布其第五代战斗机(相当于西方的第四代)的工程代号——I-21,确定由苏霍伊设计局研制,苏霍伊将在2010年之前可获得约15亿美元的政府财政支持,这已是俄罗斯近十几年来数额最大的国防投资。俄罗斯官员称,俄拥有独特的战机设计技术和措施,完全有理由相信,I-21在“效费比”指标上将能与F-35相抗衡。俄政府官员和空军代表表示,如果所需资金能及时得到保障,I-21战斗机将于2012年左右开始装备俄罗斯空军,几乎同时与F-35投放到世界战机市场。
▲10年后F-35将进入亚太
对于F-35这种“国际战斗机”来说,亚太这个未来的重点当然不会被美国忘记。尤其在俄战机向亚太国家倾销的背景下,美国也急于部署和出口F-35战斗机,以确保自身在亚太的影响力。美国詹姆斯基金会出版物《中国简讯》编辑理查德•费舍尔认为,中国大量装备的苏-27等战斗机可能对美国在亚太的空中优势形成挑战,如果美国不能拿出比苏-27先进一代的战斗机,美国就有失去亚洲军事平衡的危险。为了防止这种状况的发生,华盛顿当局必须加速向亚太地区部署F-22战斗机,同时向有能力购买战机的亚太盟友提供F-35,确保美国和亚洲盟友空军的共通性。有军事分析称,日本和韩国都可能向美国提出装备F-35的申请,最多10年后,F-35就可能在亚洲部署。
美国传统基金会中国问题专家谭慎格则在一篇题为“台湾应认真考虑其防务需求”的文章中披露,美国防部评估认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大陆很可能在第一波的导弹攻击中重点打击台湾的机场设施,台湾的战机将被迫在公路上起降。美国防部向台湾建议,应对这种局面的最好办法就是台湾应当购进美国的F-35,建议台湾只需花费7500万美元的“入会费”,即可成为“联合攻击战机安全合作伙伴”。不过,台湾“国防部”军事发言人曾对此澄清,有关“空军计划于2020年采购F-35型战机200架”的报道并非事实。
尽管美国将F-35吹得很神,但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卡根在最新一期《外交》杂志上却指出,布什政府过分强调远程打击能力,将来会引发严重的问题。事实上,战争的目的不只是消灭敌军,也难以通过摧毁敌军的空中力量来迫使敌人投降。在当前高技术时代,任何忽视人的做法都可能导致灾难。现在美国面临的伊拉克危机和阿富汗危机,就是单纯通过提高军事技术难以解决的。▲
★ 美俄新战机暗中较劲 “闪电2”对决“鸭嘴兽”★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7/4581691.html
作为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俄,多年以来不仅在武器装备的整体建设方面一直你追我赶,而且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保持着不一般的默契。7月7日,正当美国防部首次展示F-35型联合攻击机,并为其命名为“闪电2”时,俄罗斯军方在同一天向外界宣布将大量装备苏-34型战斗轰炸机的消息。一时间,俄美两军的战机比拼又成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俄空军又添“新丁”
据《印度防务》报道,俄罗斯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伊万诺夫7月7日在视察乌里扬诺夫飞机制造厂时宣布,俄空军将开始陆续装备苏-34型战斗轰炸机,至2015年前将装备58架。
苏-34战斗轰炸机是俄罗斯苏霍伊飞机设计局在其生产的苏-2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改进工作从1990年开始启动,最初命名为苏-27IB型战斗轰炸机,3年后又正式更名为苏-34,计划用于替代苏-24等战机。
作为苏-27的改进型,苏-34保留了苏-27的基本设计结构。它的最大飞行速度为140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可达到4000公里以上。与苏-27相比,苏-34的改进之处主要有:一是将座舱改为并列双座,右座飞行员主要负责领航和武器操作。这种改进的优点主要在于飞行员和攻击/领航员可共用某些仪表和设备,从而简化了仪器操作工作,避免了部分仪表和操纵设备的双重设置,也有利于提高两人的相互配合和视野互补;二是在前起落架减震支柱上安装了登机梯,方便飞行人员进入座舱,也便于对飞机的维护;三是座舱采用了17毫米的整体式钛合金装甲防护,用于对地攻击时防御炮火攻击,可有效提高低空作战时的生存力。四是设计更具人性化,驾驶舱设计较为宽敞,里面有生物降解厕所和装有食物的微波炉,并配有按摩设备。在长时间的飞行过程中,飞行员可以站立起来,还可以在飞行座椅间躺下休息。
▲攻击力很强的“鸭嘴兽”
由于苏-34的座舱改为并列双座,战机的机头也相应加宽,呈宽扁状,因此西方国家也送其一个不雅的绰号“鸭嘴兽”。苏-34型战斗轰炸机是战斗机和轰炸机的结合体。它既具备战斗机的空中格斗和自卫能力,也具备轰炸机对地攻击和轰炸的能力。俄空军司令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夫将军对苏-34非常器重,把它称为“超级飞机”、“空中打击多面手”。该机的机身有12个外挂点,能够携带多种武器,包括各种空空、空地、空舰导弹、制导炸弹、反坦克弹等,可全天候、全时段作战,并可攻击空中、地面和水上目标。必要时,苏-34还可挂载核弹药。因此,俄罗斯军火商声称,苏-34是世界上最强悍的对地攻击机,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与之相媲美的战斗轰炸机。
苏-34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其多用途和作战手段多样化方面,另一个主要优势就是它的机载雷达。俄军方声称,苏-34的机载雷达系统十分先进,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是无人能敌。它采用的带无源相控阵天线的多功能雷达,探测距离远达240~300公里。此外,在飞机加长的尾椎内还装有一部后视雷达,用来监视后方敌机的动静,作用距离4000米,当敌机或导弹接近机尾时向飞行员发出警告信号,还能引导机载空空导弹实施向后攻击,这就使得苏-34拥有了“回马枪”的能力。
▲苏-34对决F-35
此次美俄在同一天大力宣传各自的最新战机,两国军方也都宣称自己的战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甚至是引领世界潮流的,人们也不由地对这两种战机到底孰优孰劣进行比较。
首先,从作战用途上讲,F-35是一种多用途的战斗机,在美空军中将主要和F-22战斗机搭配。F-35兼具空中格斗和对地攻击的能力,主要执行夺取制空权和打击地面定点目标的任务,其作战使用和现在的F-16比较相似,属于一种战术运用力量。而苏-34将战斗机和轰炸机的主要特点融合在一起,既可进行空中格斗,也可执行对地打击和轰炸任务,并可携带核武器,据称还将可能作为一种战略轰炸机替代图-22轰炸机,执行对战略目标的摧毁任务。因此,它既是一种战术运用力量,同时也是一种战略运用力量。
其次,从作战能力上来说,苏-34在飞机外形设计上没有重视隐形性,机体也没有采用新的隐形材料,在隐形性能上要远远逊于F-35战斗机,在与F-35的超视距对决中,将很可能会处于下风。但F-35由于过度强调隐形能力,在飞机的机动性能上做出了较大牺牲,而且在标准武器配置方面也没有近距格斗导弹,而苏-34却保持了苏-27的空中机动优势,具有高机动性能,在与F-35的视距内格斗时,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环球时报》2006-07-10 星期一 第13版 军事)
★ “9国联军”身价不菲 美军“闪电”2战机亮相 ★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42963/52998/4582095.html
7月7日,F-35型联合攻击战斗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沃思堡空军基地首次公开亮相,并被正式命名为“闪电”2。这种新型隐形战机是由美国与8个盟国联手研发的,被称为全球顶尖的最新一代多用途作战飞机。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英格兰在沃思堡举行的命名仪式上说,这种战机将成为21世纪美军及其盟友的空中作战主力。
▲为纪念二战飞机取名“闪电”
“闪电”2,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著名的P-38型“闪电”战斗机。P-38是美军在二战时的主力战机,曾被广泛用于太平洋战场上,拥有高速度、重装甲、火力强大等优点,曾令日军闻风丧胆。
美军将F-35命名为“闪电”2,一方面是作为对P-38的纪念,因为F-35和P-38都是洛-马公司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是希望F-35能够继承P-38势不可挡的强势作风和优良传统,在未来作战中发挥关键作用。
美军飞机的命名工作向来是美军军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美军积极参与,许多普通民众对给军机取名也乐此不疲。就在此次官方就F-35的最终名称进行讨论的同时,一些军事爱好者也在网上投票选择自己喜欢的名称。与美军不同的是,军事爱好者们最中意的名称并不是“闪电”等杀气十足的名字,而是候选名单之外的另一个名称――“凤凰”,希望F-35将会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一样充满着激情,同时也希望F-35能够与美好、祥瑞、快乐联系在一起。但是,网友的意见最终没有被官方采纳。据称,“闪电”2的名字最终是由美总统布什亲自拍板的。
▲预计2012年开始服役
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于2001年击败主要对手波音公司,获得了五角大楼这份总值1900亿美元的开发新战机合同。据称,“闪电”2战机的首制机于今年2月组装完成后,一直在机库内接受各种测试,预定10月才展开试飞。有关部门将在2009年以前建造出可在航空母舰上起降的舰载型“闪电”2战机。根据合同,完成全部研制工作的“闪电”2将于2012年开始编入美海军陆战队的战斗序列。美空军和海军预定2013年以前部署该型战机,英国和其他国家则预计到2014年以后才开始接收新战机。
目前美国和参与研发的其他8个盟国已达成原则性协议,规定了各自应购买这种战机的数量,其中美国将购买2443架,其他国家共购买710架。这8个盟国是英国、意大利、荷兰、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和挪威。据称,“闪电”2的单价将介于4500万~6000万美元之间。而其研发费用大致需要2760亿美元,是美国史上最昂贵的武器开发项目。 ★(《中国国防报》2006年7月11日 第1版)来源:《中国国防报》 (责任编辑:刘壮)
★ “ 网 上 纳 谏 ” 成 为 民 主 执 政 新 途 径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25632&typeid=14
2006年07月11日 15:09 新华网: [编者按]从今年“两会”上几十万条网民建言引起总理注意,到中国第一家政府机关博客的出现,再到网民的一份建议引起安徽省铜陵市规模最大的一场整顿干部学风运动等等,网络在我们政治生活中的渗透和影响日益深入、加剧,其影响力和渗透力对廉政文化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如何运用网络文化载体,加快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也日显迫切性。
▲“网上纳谏”成为中共官员民主执政新途径
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一份网上建议会引起安徽省铜陵市规模最大的一场整顿干部学风运动,网友“风雨是晴”因此声名大振。中共铜陵市委书记沈素琍第二天就亲自以实名回复说:“党员干部学风建设是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这方面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要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建立健全干部教育长效机制。”铜陵市一场大规模的整顿干部学风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署名“风雨是晴”的网友从来没想过自己的一份网上建议会引起安徽省铜陵市规模最大的一场整顿干部学风运动。他也因此在当地声名大振。
去年9月,“风雨是睛”在安徽省铜陵市市民论坛上发帖,痛陈当前一些党员干部学习气氛不浓、学风不正、学历教育注水等诸多问题。他建议“市委书记沈素琍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从抓学风入手,狠抓干部作风建设,真正使铜陵市的干部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带头人。”
中共铜陵市委书记沈素琍第二天就亲自以实名回复说:“党员干部学风建设是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这方面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要从制度上查找原因和漏洞,建立健全干部教育长效机制。”铜陵市一场大规模的整顿干部学风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中共铜陵市委党校出台一系列措施,包括党校领导跟班听课抓监督;全校师生献策改进教学内容,增设27个新专题,提高学员兴趣;党校学习期间必须配合一定时间的基层实践等等。
网友“青青子衿”在评价这场由网民建议而兴起的干部大学习活动时认为,这充分体现了中共领导干部倾听民声、关注民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网民数量超过1亿的中国,网络传播方式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新平台,而既是网民又为地方官员的一些中共党员们也开始利用网络实名纳谏,开拓民主执政新途径。
芜湖市代市长陈树隆日前在市政府市民心声论坛上发帖:“和许多朋友一样,我也是‘市民心声’的热心网友。通过这一平台,我了解到大家对城市建设、管理的批评和建议,对此我受益匪浅。我和我的同事们将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高度重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意义的框架,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极具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对廉政文化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廉政文化必须渗透在网络文化,溶合在网络文化之中。网络文化是一柄双刃剑,积极推进廉政文化的同时,也会给廉政文化以不良的消极影响,如何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构建“知耻”的廉政文化氛围、“知畏”的廉政文化规范、以及“有效”的廉政监督体系。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驱动力。文化因素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腐败高发、易发的主要因素之一。当今社会,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越来越显示出来,廉政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与此同时,随着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网络的快速发展,产生了新型样态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意义的框架,对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极具冲击力、影响力和渗透力,对廉政文化同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网络时代,探讨如何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廉政文化状况,决定着这个社会的廉政状况和水准。当前要提倡的廉政文化,是指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倡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解决好权利观、利益观问题,在全社会营造讲法纪、讲道德、守诚信的良好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的精神境界。廉政文化就其具体内涵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一是廉政的社会文化,主要表现为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环境;二是廉政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掌握公共权力的领导勤廉自律,淡泊名利,从政为民;三是廉政的职业文化,主要表现为各职业阶层的从业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四是廉政的组织文化,主要表现为公共组织处事公道正派、公正透明、廉洁高效。
廉政文化在廉政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和导向性的作用。首先,廉政知识体现人的素质。通过廉政知识教育,使从事公务活动的人员能够明白,廉政的概念和基本要求,明确权力必须接受监督和对权力进行监督的程序、方法。其次,廉政规范体现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廉政规范约束和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从而达到依法行政。第三,廉政信仰推动人们形成良好的廉政修养和生活。通过树立廉政信仰,产生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力量。▲ (凤凰网)
★ 中 国 软 实 力 目 前 还 只 是 一 株 幼 苗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26025&typeid=14
中评社香港7月11日电/新加坡《联合早报》今天发表题为“中国软实力 可期未可即”的社论,指出日前美国麦肯锡调查报告说,中国中产阶级正在崛起,2011年左右,仅下层中产阶级人口就达2亿9000万,2025年,上层中产阶级人口5亿2000万﹔届时,单是其城市家庭消费,每年就高达20万亿元人民币。换言之,如果这个预测实现了,到时候中国单是中产阶级一年花的钱,就等于现在新加坡全民拼20年的生产总值。
社论表示,这是一个好消息。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富裕,就是托欧美在战后劳动力大量向白领职业转移而形成庞大中产阶级之福。如果中国冒起5亿2000万中产阶级人口,就相当于地球上增加多一个比现在的欧盟(4亿5600万人口)还大的富裕人口,或者说,差不多等于消费市场上有了2.8个美国。
从中国每年实质双位数的经济增长,所有的数据都在指向这一个富裕远景。中国政府本身也把2020年定为实现全民15亿人都达到“小康”的目标年──这表示中国政府也认为中产阶级的壮大是理所当然的事。尽管中国总把中产阶级叫做“中产阶层”,但是,叫什么名称其实无关宏旨,重要的是这意味着必然出现新的庞大的资本、产品与服务、人员的全球流动,并将形成巨大杠杆,带动经济进一步迅猛发展。亚洲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如果有人要说这是“中国威胁”,逻辑上不通。富裕不是威胁,贫穷才是。美国《时代》周刊不久前专题报道了欧美、韩、日、东南亚等地的非华人苦学汉语(华语华文)的现况。在很多地方,学习汉语的非华人学生人数以50%以上的幅度增长,懂得汉语成了毕业生履历表上吸引人的时髦亮点,例如,韩国就有16万大学生学汉语。人们不可能蜂拥去学一门“威胁”自己的语文。因此,国际上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软实力的展现。
中国政府正配合趋势,向世界推广汉语教育。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说:“汉语加快走向世界是件大好事。”当然,全球3000万人学汉语,很大的诱因是中国的经济。《时代》周刊毫不含糊地报道说,现在欧美家长认为孩子“必须”学汉语,因为“上面贴着钞票符号”。其实,对非中国人学生来说,为钞票而学汉语,没有什么不妥。想想当年成千上万苦学英文英语的东南亚华人,有几人是为莎士比亚、为乔叟而学?
社论指出,中国目前可能还不知道它那被世界上其他民族数以千万人苦学的汉语,除了“贴着钞票符号”外,还贴着什么。这从中国一些舆论把外界对中国软实力的期许与评价都归入“中国威胁论”的“软实力版”可见一斑。这几乎让人觉得他们并不认为中国有什么真正吸引人的文化符号。中国需要自己给它的语文以及它的每一样实力贴上跟钞票相等甚至更大吸引力的符号。当然,软实力的最重要符号必然是反映在生活方式上的文化价值观。中国必须从本土文化中找出足以让世人打从心底喜欢和认同的价值观,才可能化解“威胁论”。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数以亿计年轻人学习英文英语,固然是为“钞票符号”而来,但更是为了电影、歌曲、服装、时尚,以及西方先进国那种生活方式。尽管在他们的国家里也有人不断警告说“这是西方新殖民主义,这是西方文化侵略”,但有几个年轻人不把这种警告当笑话?中国可以从中得到启发。真正的软实力不会被视为威胁。
不过,中国的软实力目前还只是一株幼苗而已,还需中国人自己细心栽培和呵护。这个任务比防堵“威胁论”更迫切。 ▲
★ 俄报: 俄特工买通巴萨耶夫随从/巧设局将其炸死 ★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725967&typeid=14
中新网7月11日电 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报道,俄联邦安全局印古什分局消息人士10日晚透露,2004年9月别斯兰人质事件之后,联邦安全局悬赏1000万美元缉拿巴萨耶夫,车臣匪首次日在网站上发表声明向俄特工机关挑衅说:“要是有这么多钱,那我就自己开着卡马兹汽车去自首。”没想到,7月10日凌晨,在印古什共和国纳兹兰市附近的埃卡热沃村路旁,这一幕终于发生。
印古什安全分局消息人士指出,莫斯科时间7月10日凌晨,1辆卡马兹卡车在3辆日古力小汽车护送下悄悄向纳兹兰市方向行驶,在走到埃卡热沃村时,卡车停了下来,就在3辆小汽车走近卡马兹卡车时,后者突然爆炸,车上满载的弹药四处飞散,炸毁了附近150-200米内的所有物体,3辆小汽车全被炸翻。
特种部队军官们在清查现场时,在一堆废铁中找到了一颗人头,沾满烟尘,留着络腮胡子,眼睛被炸烂。身体的其他部分全被炸飞。经过初步辨认,特种军官们一致认为这个人极像车臣匪首巴萨耶夫,随后赶到的法医专家同意这一观点。
经过初步法医鉴定后,在场人员确认,死者正是巴萨耶夫,另外还有12名武装分子毙命。队员们当即把巴萨耶夫的脑袋扔到一个黑色的玻璃纸垃圾袋里,贴上标签“SB”(沙米尔•巴萨耶夫的姓名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派出一个班的特种队员,手持冲锋枪,坐上装甲运输车,把这颗头颅送到纳兹兰市,进行更进一步的鉴定。
10日傍晚,从莫斯科紧急飞抵纳兹兰市的专家开始认真辨认尸体。尽管10日晚,车臣武装分子已经在所谓的“伊奇克里亚圣战者”网站上承认巴萨耶夫已被打死,但在专家没有做出结论之前,巴萨耶夫的死亡只是一种假设。
不久,专家们通过面部特征,结合其他特点,参考内部情报信息,最终认定此人就是车臣匪首巴萨耶夫。联邦安全局长帕特鲁舍夫得到肯定结论后,第一时间赶往克里姆林宫向普京总统汇报此事。为做到万无一失,专家们当晚带着巴萨耶夫的人头飞回莫斯科,准备进行DNA鉴定。
印古什安全局反间谍人员表示,10日晚,俄联邦安全局、国防部、内务部和其他强力机关都间接证实,巴萨耶夫已被消灭。为消灭车臣匪首,特工机关做了长期、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最终策划了此次相当完美的特种行动,一举消灭了巴萨耶夫。
在俄联邦安全局在车臣境内布下天罗地网,编织好一张巨大的特工网络之后,巴萨耶夫很难再在车臣藏身、行动,他的一举一动都难逃出特工人员的视线。巴萨耶夫随后被迫潜入印古什境内,继续准备进行恐怖行动。
3个月前,车臣匪首在印古什山区的踪迹被发现,他当时在培训战地指挥官。之后,俄联邦安全局反间谍人员在许以重金、保障家人安全的条件下,成功策反了巴萨耶夫身边的一名间谍,从此,巴萨耶夫的一举一动都被印古什联邦安全局知晓,车臣匪首的藏身地点、行车路线、行动计划等不再是秘密。
俄联邦安全局在开始准备圣彼得堡八国峰会之时,就开始策划发动特种行动,消灭巴萨耶夫。因为在八国峰会这种国际盛事之际,如果不向全世界提醒自己的存在,巴萨耶夫就将不再是巴萨耶夫。
6月初,秘密情报表明,巴萨耶夫企图搞到大批炸药,在八国峰会召开之际,在纳兹兰市制造大规模恐怖袭击活动。很快,特工机关得到更准确的情报,车臣匪首计划使用卡马兹卡车运送大量炸药,以民用建筑需要为掩护,发动汽车炸弹袭击,计划通过收买警察,把汽车炸弹运到纳兹兰市。
特工机关当即决定利用此事,在卡马兹卡车上做文章,安插内线,在最为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引爆汽车炸弹,消灭巴萨耶夫。经过长时间极为复杂的工作,反复物色,终于找到一个最为合适的人选,策反(30-50万美元)了巴萨耶夫身边的一个武装分子。后者在装满炸药的卡马兹汽车上偷偷安装了一个爆炸装置,反间谍人员只需要在必要的时候发去电子信号,即可引爆。
在7月10日凌晨的特种行动中,这名联邦安全局策反的间谍坐在第4辆小汽车上,跟在3辆小汽车后面一起护送汽车炸弹。特工机关事先在埃卡热沃村路旁精心设置了障碍,当前面的卡马兹卡车停车时,第4辆小汽车有意落在后面,就在其他3辆小汽车走近卡车时,立即引爆了汽车炸弹,当场把车臣匪首炸死。(固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