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大裤衩”:牺牲了建筑所有的好处★★★★

名人名言:7、婚姻家庭篇:爱情是花,婚姻是果实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爱情和亲情不同。亲情爱其强,更爱其弱,一个断了腿,又瞎又聋的孩子,父母爱他会更加倍。而爱情就不然矣,爱情乃爱其强,不爱其弱。--拍杨
☆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爱默生
☆家庭是文明的核心。--杜兰特
☆仁慈始于家庭,但不应当止于家庭。--福莱
☆祈求三样事物吧:一个好妻子,一个好胃口,一个好梦。 --犹太格言

今 日 看 点:2015-01-29▲◆★●■☆

吸取胡的教训 习将旁落的军权收回来★★★★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8/3985856.html
空海一体战夭折 美军放弃打击中国本土★★
http://news.ifeng.com/a/20150128/43039163_0.shtml
从开罗会议到北京阅兵体现中国对二战后秩序的态度★★★★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8/3986477.html
习近平的七大智囊如今都在何方?★★★★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7/3985085.html
白宫称美印南中国海声明非对抗中国★★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white-house-south-china-sea
央视“大裤衩”:牺牲了建筑所有的好处★★★★
http://news.ifeng.com/a/20150129/43044859_0.shtml
中国在缅甸的投资项目为何频频受挫?★★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china-myanmar-20150127/2615901.html

吸取胡的教训 习将旁落的军权收回来★★★★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8/3985856.html

东网 2015-01-28: 胡锦涛的悲剧看在习近平的眼里,等他一上台就打出反腐好牌,目的就是吸取胡的教训,将旁落的权威收回来。

胡锦涛的悲剧,可以被定义为胡时代全方位登峰造极的腐败及其政治责任。如果要胡锦涛承担其中的全部责任,似乎对胡不太公平,因为他的领袖地位是被中共中央安排的,他在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的同事也是被安排的,胡锦涛本人的自主性有限。

但正是这种被安排的政治命运,凸显了胡锦涛的悲剧性。也不能说胡锦涛是一个政治上的“小媳妇”,他肯定有其独立自主性与决策拍板权,在这种意义上,他更要对全局性的腐败承担责任。结果就不是人民对这位领袖人物的仰视和崇拜,而是引发人们普遍的“怜悯和恐惧”,即悲剧审美情感。

按照悲剧理论,悲剧有三大类型,即命运悲剧、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从命运、性格两重视角,可以较好地解释胡锦涛的政治悲剧。因为他的领袖地位及其权力格局是被“中央”安排的,胡锦涛摆脱不了此种被别人预定的命运,结果就是他的命运悲剧;由于胡毕竟拥有政治上的自主性,他的问题在于性格上的软弱,结果就是他的性格悲剧。有一种说法,“性格即命运”,也有几分道理,说明胡的性格也要为自己的政治命运负上一定责任。

据说胡锦涛是被邓小平、陈云等人指定为时任总书记江泽民的接班人的,民间谓之“隔代指定”,从此“隔代指定”被看作中共总书记接班人认定的一个惯例。其实应该没有“隔代指定”这样一种惯例,因为中国共产党毕竟在体制上属于寡头制、小范围民主与选举的复杂混合体,即由几个大老佬推荐人选,经过政治局委员、离任常委的协商一致,再交政治局审查通过,最终交全国代表大会、新一届中央委员会、政治局选举确定。在这种体制下,隔代指定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隔代指定”实际上是一种隔代推荐,使之具有提前卡位与年龄上的优势。

胡锦涛是宋平的高足,获邓小平、陈云等人推荐为备位总书记。在1992年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当时未满50岁,这当然是要接班的信号。但到2000年,国中盛传江泽民欲废胡锦涛的接班地位。事实上,江未必有这样的想法与魄力,当年9月,江在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期间放风:“我欲乘风归去。”据美国人库恩在《江泽民传》中透露,当时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北京会见民主党派人士时说:“有很多党内外和军内的同志希望江泽民同志仍然留在岗位上,为党的建设、党的理论发展以及军队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还希望朱镕基继续担任总理职务,使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更快更好地进行。”

也就是说,彼时江泽民迈上了政治威望的顶峰,相反地,胡锦涛未孚众望。后来江泽民卸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而留任中央军委主席,原因就是军内强烈主张江泽民留任。中央军委的一帮军头主张留任不说,总参谋长傅全有、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副总参谋长熊光楷等人还公开嚷嚷,比如熊光楷以全军代表自命,说:“全军将士热切盼望江主席留任。”但根据李瑞环的说法,党内和军内的同志决非仅仅呼吁江留任军委主席,而且要他留任所有职务。如果江下决心顺势而为,胡锦涛的接班地位就作废了。

党内军内的同志要求江泽民留任有几条理由,一是当时台湾局势动荡,台独分子李登辉在台上兴风作浪,而“接班”呼声很高的陈水扁比李登辉更激进;二是香港“民主派”挑战大陆对特区政府的影响力。但在中共党内,有一部分人更看重中共权力更迭的“宪政”价值,相信“一代不比一代差”,而反对为了短期利益而肆行变通。李瑞环是党内一位经常含沙射影批评江泽民的有份量人物,他借与民主党派座谈之机泄露党内政治风向,目的不过是向中国社会借力,向江泽民及拥江留任力量引入强大社会压力。

最终江泽民选择留任中央军委主席,而将总书记、国家主席两职交给胡锦涛,但新的九人政治局常委会几乎清一色江派人物。经2008年更迭,这个常委会仍为江派人马所主导。到了今天,我们已经看到,周永康被定性为“叛徒”和权钱权色交易者,温家宝、贾庆林、贺国强的家族腐败丑闻早就喧腾于国中。至于主持军委工作的两名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一个已经倒了,另一个呼之欲倒。面对这些被指定的“顾命大臣”,胡锦涛想说“不”,决非易事。

胡锦涛也曾“反叛”过:2006年拿下了江办主任贾廷安卵翼下的海军副司令王守业,后来查实其人贪污1.6亿元,包养情妇5名。同年打倒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陈是江派在上海的“留守”。拿此二人开刀,自然是向江派腐败分子示警。但现在看来,完全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让其他腐败分子坐大。

我们当然可以说,这是江泽民给胡锦涛安排的命运,胡难以抗拒,但胡甘愿受命运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其性格。胡锦涛成长于“红旗下”,当美国哈佛、耶鲁学生接受“世界领袖”训练的时候,胡受的是空洞虚假的马克思主义教化,《人民日报》1964年10月6日曾刊登胡锦涛的一篇观后感,是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后所写,声称该剧“是党领导下的四十多年革命斗争的缩影,是对我们进行阶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教材,它赋予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胡锦涛成了“毛主席的好孩子”,革命化且君子化,但就是缺乏天降大任所必须的训练,不知道“英雄造时势”。

从性格上说,胡是一名谦谦君子,但可能是太缺乏政治谋略了。也许正因为如此,当江泽民把总书记、国家主席职务转交给他的时候,他对江充满感激。经江泽民授权的《江泽民传》花2章篇幅再现了江胡交班的过程,其中一段写道:胡锦涛有没有心存芥蒂?当然没有。他见到江时恭恭敬敬,而并非沉默寡言,而且他很高兴看到江,16年来的上司和导师。“在出席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全体中央委员面前,胡锦涛更以”我们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来称呼江,从而将党内平等的同志关系转换成了一种不平等关系。

胡本人可能觉得这是一种美德,也可能自认为是一种以柔克刚的策略,但在他将江泽民推上“导师”、“敬爱”者的神坛的时候,他本人作为最高领导人的权威流失了。虽然江于2004年9月辞去军委主席职务,实际上胡刻意不管军委的工作,实质将军权留给了江在军中的代理人郭伯雄和徐才厚。军国大佬乃至封疆大吏们自然觉得竖子可欺,不把胡视为效忠对象,于是拉山头、纳贿赂,竞相残民以逞。甚至连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也觉得胡锦涛软弱可欺,竟敢在2014年出版的自传《艰难抉择》中屡屡对胡出言不逊。

胡锦涛的悲剧看在习近平的眼里,等他一旦上台,就打出一把反腐的好牌,目的就是吸取胡的教训,将旁落的权威从江处收回来,避免胡氏悲剧。(作者: 杨彼得)
老江后悔乎? 习近平上台就拿他的人开刀

太阳报 2015-01-28:江泽民于一九八九年六四风波后,被邓小平等一班元老钦定为「第三代领导核心」上台执政,到二零零二年中共召开十六大,江泽民「禅让」,胡锦涛登基,江在位十三年。不过,江泽民真正「全退」是在二OO四年辞去了中央军委主席,因此,江在位掌权可说十五年。

然而,谁都知道,江泽民还有最少八年不在位掌权时间,这就是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江实际上是太上皇,政治局常委多是他的人,中央军委和高级将领多是他的人。这段时间,第四代的胡锦涛基本上被架空。

这样算起来,江泽民掌权的时间比第二代的邓老爷子还长。邓老爷子文革后复出,是在一九八一年逼退「英明领袖华国锋」后真正掌权的。到一九九二年中共召开十四大,邓彻底隐退,不过十一年掌权时间,比江泽民的二十余年短了一半。要不是第五代十八大后锐意大举反贪腐、打老虎,灭了江老爷子的爱将周永康、徐才厚两大贪腐朋党集团,江老爷子还会有很大的权力「余威」。

江老爷子很不满意当年邓小平等元老为他隔代指定的接班人胡锦涛,他退休后还牢牢抓住权力不放,生怕自己被「清算」,因此他让胡锦涛当了十年「儿皇帝」。然而,没想到的是,别人为他隔代指定的接班人没能把他怎么样,对他唯唯诺诺,习近平则一登基执政,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面抓权,首先拿他的人开刀,老江后悔乎?▲◆★●■☆

 

空海一体战夭折 美军放弃打击中国本土★★
http://news.ifeng.com/a/20150128/43039163_0.shtml

2015年01月28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海空军战机与航母编队联合进行武力展示 美国为何放弃“空海一体战”提法(望海楼)

张军社

美国媒体报道,1月8日,美军参联会联合参谋部主任、空军中将大卫·高德费恩签发备忘录,将“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美国军方将在2015年底前向外公布新的作战概念。

外界十分好奇,这个受到美军高层重视的作战概念为什么会如此短命,美军为什么要在其公布仅有5年的时候就对其更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份冷战思维支配下的产物完全是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空海一体战”理论是对冷战时期美国和盟国创造的“空地一体战”理论的简单复制和移植。“空地一体战”理论强调加强陆军与空军建设和一体化作战,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为作战对象,以欧洲中部为主要战场,进行空地联合作战。“空海一体战”产生于冷战结束后20余年,但其内容和指导思想仍然充满了冷战思维,所不同的是把作战对象由苏联改为了中国,作战地域由欧洲大陆移到了西太平洋,作战方式由空地联合变为空海联合,以摧毁中国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为作战目的。事实上,中国军队从来没有制定过以拒绝美军进入西太平洋为目的的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

其次,“空海一体战”理论严重违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中美发展新型军事关系,同时也从根本上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从一出台就受到了美国战略家的质疑和反对。美国战略家认为,与美国对华实施的其他牵制策略相比,“空海一体战”很可能会激起中国的不信任甚至敌意,造成中美间的军备竞赛,并最终导致核战争。美国一些战略家指出,“空海一体战”的目的是为了击溃中国。当年“冷战”的特点是相互威慑,美国与苏联都为对方设定了一系列红线,并清楚这些红线是不能跨越的。而“‘空海一体战’让美国有机会以击溃中国为目的在中国领土上开战”,“这样的战略无异于霸权主义干预”。

第三,以重点发展海空军为目标的“空海一体战”在美国由来已久的军种竞争中受到了来自陆军和陆战队的强烈抵制。“空海一体战”的核心兵器是海军航母战斗群、空军战略轰炸机、太空情报监视系统、航空情报监视系统以及情报处理和指挥中枢,从而形成一张“空海一体战”网络。在军费不断降低的情形下,美军对现有机构、编制、装备、采购正在进行相应调整。在实施至少取消陆军7个战斗旅等瘦身措施的同时,加强了空、海军装备的研制和采购。除保留美国轰炸机队和研制新的轰炸机外,美国还将进一步完善正在试验中的F-35型联合攻击机。尽管美国军备预算削减,美国海军仍将保留11艘航母。在美国国防预算中,海军、空军军费开支呈上升势头。这无疑引起了美国陆军和陆战队的不满。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官员们认为,“空海一体战”概念太过聚焦于海军和空军所扮演的角色,应该修订该概念以增进联合作战。

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看,美军新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应该与“空海一体战”概念有所不同,似乎不像后者那样要强行进入中国领土领空对中国内陆目标实施所谓的“致盲”打击。但也可看出,无论“空海一体战”概念,还是修改后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都是要追求美军在全球公域的自由进入,包括继续谋求和保持在他国12海里领海外的所谓海洋“公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军事优势。

(作者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从开罗会议到北京阅兵体现中国对二战后秩序的态度★★★★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8/3986477.html

多维 2015-01-28: 中国将在二战战后70周年举行大阅兵的消息近日引爆舆论,由于这改变了中国逢十国庆阅兵的惯例,被看成是罕见之举,北京将有大动作之举。中国官方媒体给出的说法是,阅兵意在展示军事实力,意在针对日本,意在扫除军队反腐的阴霾鼓舞士气。虽然震慑日本是题中之义,稳定军事权力是习近平必须考虑的内政问题,但在观察人士看来,以大阅兵为核心的中国二战战后70周年庆祝活动的用意并非只是如此。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对战后秩序的态度。

大阅兵是新近爆料出来的消息,但中国对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运筹,早在2013年就已经启动。2013年10月的APEC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此达成了共识。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习近平与普京再次确认了共同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的共识。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出共同庆祝二战胜利的邀请。中国外长王毅2014年1月16日在会见蒙古国外长包勒德时与之达成了共识,维护二战反法西斯胜利成果,在明年二战胜利70周年时共同举行纪念活动。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对与中国共同庆祝二战胜利的积极响应。克里2014年2月16日访华时,中国总理李克强就提出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提议。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不让战争的惨痛历史重演。中国愿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克里虽然没有在会晤时直接呼应李克强,但是与克里会见的中国互联网大V“博联社马晓霖”称,当被问及习近平与普京决定明年共同庆祝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美之间也会有类似做法吗?克里回答,我想是的(I think so),他对中美共同反法西斯的历史感到骄傲。

从中国积极联络各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庆祝活动表明,中国是要将此列为战后70年后主要国家首脑的大聚会。而这样的盛会,不是大家好聚好散的碰面,也不是吃饭喝酒碰杯的联欢,在这些国家面前中国要展示的是自己作为战胜国的名副其实的地位,是二战结束以后国际新秩序确立的里程碑。

蒋介石(左一)1943年出席确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开罗会议

中国虽然不会像日本一样挑战战后秩序,但战后秩序必须改变。中国要改变的是成为二战战胜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国际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国际影响力的尴尬问题。尽管中国在二战胜利之后成为世界大国,位列中美英三巨头之一,但意识形态斗争以及中国国家实力的落后使得二战后中国被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排除在秩序之外。即便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重新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也是极力融入二战战后秩序的过程,但中国距离当年三巨头的盛世地位仍然很远。中国要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初衷就在这里。在战后70年的今天,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前列,当中国崛起不再是说说的口号,中国要举办战后70周年阅兵本质上是中国实力的体现,是关系到战后秩序重构的问题。

1943年开罗会议是中国被承认为国际社会重要主体的决定性证据,这次会议中,中国破天荒地采取较为自主的姿态介入国际事务,尝试按照西方认可的法理程序和外交途径界定并争取自身利益,取得可观成果。从开罗返回后,蒋介石在第28期党政训练班结业聚餐上做题为“参加此次会议之观感”的演讲,言语间对印度、埃及等“殖民地人民之缺点”颇不以为然,开始以大国领袖自居。到了1944年2月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更亲自定下基调,对峰会成果作再三重申:“发表中美英三国宣言,认定东北和台湾,都是我们中国的领土……这实在是我们中国百年来政治外交上最大的胜利。”二战胜利后中国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常任理事国的资格,更是直接确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分为东西两个战线。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这样评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会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中国的英勇抵抗“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荣誉”。

但是二战结束后,中国战胜国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完全承认。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二战战胜国,对于二战的清算和反思却以其他四国的诉求为重,尤其是苏联和英法主导的对德国清算达到极致,以致于现在在德国国内运用纳粹的标志都是违法行为。在东方,美国独揽了对日本的审判。日本侵略的受害者诸如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对于审判日本失去了话语权。

当年的国际格局中心在欧洲,美苏以北约和华约为首的争斗其实就是在西欧与东欧展开,二战后对德国的审判自然更为严厉。而处于世界政治边缘的东亚日本,在美国庇护下并没有彻底反省历史。对于被日本视为建国基础的《旧金山和约》,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年都没有派员签字。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国根本就不承认美国为日本安排的战后秩序。从二战战胜之日起中国就有着对日本清算的独家账本。今天中国强调自己二战战胜国身份,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日本投降的关键,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为中国重新审判日本,重构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提供了现实和法理依据。

面对挑战美式战后秩序的日本,中国的反对并不是要把日本限定在美国主导的二战框架内,而是让日本回到中国理解的二战框架。中国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战70周年纪念并为此破例大阅兵,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将重构二战战后秩序列为惩治日本的必经途径,且将以惩治日本为契机重新奠定二战战后的新格局。如果说70年前,蒋介石代表中国获得了大国席位,那么70年后,习近平则将会在2015年的大阅兵上宣示中国坐稳了大国地位。(张怀东 撰写)▲◆★●■☆

 

习近平的七大智囊如今都在何方?★★★★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7/3985085.html

多维 2015-01-27:日前有香港媒体爆出消息,称在2014年10月份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的讲话底稿,起草人是福建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李书磊。这也间接证实了现年51岁,曾在中央党校工作30年的李书磊是习近平团队的重要智囊人物。多维新闻在2013年习近平上任不久,曾在《观察站:习近平的七大智囊》一文中总结过围绕在习近平身边的智囊人物,其中也包括当时仍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磊。时过近两年,习近平智囊团队的人物今何在,这两年中南海层面的举措有多少出自他们之手,观之一二,就可看出这些智囊对于领导者的重要意义。

在多维新闻曾经总结的习近平“七大智囊”中的人物,栗战书仍然在中办主任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与他搭档的习办主任丁薛祥也按部就班,曾一度引起外界猜测的朱国锋继续隐身。而“三朝元老”、“红墙第一智囊”王沪宁,则延续这他的政坛传奇,主持中央政策研究室13年,并在十八大后,只要习近平出访,他与栗战书必定陪同左右“护驾”。但这些都是“定数”,此外,还有 一些人的人生经历在这两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李书磊离开党校“下放”地方锻炼,何毅亭“接班”;卸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赴党校担任副校长,而钟绍军则意外的进入了解放军,甚至可能已经成为少将。

李书磊:下放地方锻炼 负责习讲话稿

关于李书磊,众所周知的是他毕业于北大,有“神童”之 称,传其在西安挂职时认识了习近平,并在习成为“储君”,担任当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后提拔其为副校长。1980至1990年代,李曾致力于研究古典文学及当 代文学,在文艺批评界有一定影响力。而在最新的媒体报道中,点出了李书磊与习近平的关系“匪浅”,更可称之为“笔杆子”。因为习近平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 多篇讲话就是出自李书磊之手。二在2014年1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丁薛祥主掌的“习办”特地点名李书磊负责起草讲话稿,而李书磊又找到了曾在 《南方都市报》副刊任职的谢有顺合作,接到起草讲话稿任务后,谢先写了草稿,李修订润色后再交“习办”。当然媒体报道称因为谢有顺起草的习近平文艺讲话有 浓厚的“党管文艺”色彩,因此随后被故友割席断交,当然这是后话,此处不予细谈。只是要注意的是,“习办”能将这份被认为是习近平对文艺工作具有指导性方 向的讲话交给李书磊起草,足以证明李书磊的“地位”。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

此外能够证明李书磊“被信任”的信号,还有其仕途的升 迁。李书磊与王沪宁一样,都是一个理论性的学者,但是就在2014年的2月份,官方宣布李书磊“外放”,赴任福建,担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者型官员”。1964年出生的李书磊,在他5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省份的常委,或许对于他来说,王沪宁将是他仕途路径的最佳参照。

何毅亭:从理论到党务

在李书磊离开中央党校这个中共理论阵地后,他的接任者 是另外一名具有理论专长的学者,曾担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何毅亭。他在中央政策研究室任职期间曾多次陪同习近平到各地调研,当舆论认为他在十八大后转正接 替王沪宁成为政策研究室主任之时,未曾想到一纸令下,何毅亭被调往党校担任副校长。

中共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共产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 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中共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该校除了培养干部,还是理论和大政方针的重要研究和储备中心,通常为国家进行重大的战略决策提供理 论准备。由此,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一职在整个中共组织体系中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入多维新闻此前分析的那样,虽然同在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的中共最高智囊机构中央政策研究室,但是和擅长马列理论的王沪宁不同,何毅亭在党建以及官员公共形象方面有其独到见解。而习近平在十八大之前 担任党校校长之时,就在“党建”议题上提出“纯洁性”的说法。在十八大之后又高调提出“习八条”,并在中共党内掀起一股以“反腐”为主要方式的整风活动。 而习近平在上任之后的“南巡”、外访以及贴近民众方面也呈现出一种高频率,并借此在中国民间赢得了巨大声誉。这种在党建和公共形象建设方面表现出的有条不 紊,相信是让何毅亭作为“棋子”,进入中央党校的重要原因。

刘鹤:声名鹊起

虽然李书磊和何毅亭看上去“星光熠熠”,但是他们绝没 有另一个十八大后崛起的“学者型官员”耀眼,那就是被称为“财经文胆”的中财办主任刘鹤。“中财办”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简称,为每年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作准备,为届时总书记的讲话组织起草工作,视作该办公室最重要的任务。刘鹤与韩俊所服务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今天,是推动“习近平新常态”的最核心 机构,小组组长,也是习近平。而这个主导中国经济的重要机构真正的核心人物是一名“老将”——刘鹤。

在多维新闻发现刘鹤后的四个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 前,伴随“改革”之名,刘鹤突然声名鹊起,成为当时大陆舆论最为炙手可热的任务。当时的报道称,在2013年5月,习近平曾向来访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 隆(Tom Donilon)介绍身边的一位“身材高大、有着学者风度的助手”,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该报道认为,刘鹤的工作是“勾勒中国的经济前景, 而这一前景将指导中国未来10年的行进方向”。

在那之后到三中全会召开的节点时间内,刘鹤以“经济智 囊”的身份,成为中国媒体的“宠儿”。经过越来越多的报道,媒体惊讶地发现,这个已经六十岁的经济学家,如同金庸小说的“扫地僧”一般,默默无闻后面是身 手绝伦。在资历上,刘鹤并不弱于被外界称为“帝师”的王沪宁,他不仅对中央经济规划和大陆经济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计 划”都曾亲身参与,更是曾辅助过江、胡,为二人起草过经济讲稿。尤其是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面的研究,刘鹤钻研颇深,此领域恰是习近平对于中国 经济的重要构想。

除了工作上的身份之外,习近平与刘鹤还具有校友情谊。 刘鹤早年毕业于高干子弟云集的101中学。彼时,习近平也在这所中学就读。早在60年代,刘鹤和习近平两人在北京101中学上学时就已经相识。事实证明, 刘鹤对于习近平真的很重要,从那之后,无论是国内调研还是外访,只要行程中涉及经济问题,习近平的身后,刘鹤必定跟随。刘鹤“智囊”之名,已然无人质疑。

钟绍军:进入军队

当然,作为智囊,并非所有人都要站在台前,隐身幕后更 为方便其出谋划策,与习近平同样来自浙江的钟绍军即是此类。而钟绍军走了与他的同僚们不同的仕途之路,进入了军队系统。习近平由福建调浙江时,未带秘书, 任他秘书的是浙江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钟绍军,据说钟当时才30出头,是衢州开化县人。习近平2007年调任上海市委书记时,钟也跟随去了上海,任市委办公 厅副主任;当年秋天习近平晋升政治局常委,又将钟带入中南海,一直在“习办”工作,并兼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组长。

而在2014年,媒体发现,钟绍军在解放军中可能再次 获得提升。据路透社报道,在2013年习近平不寻常地拔擢过去担任文职的钟绍军为解放军大校,并任命其为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后,现年46岁的钟绍军在今后可能被提升为少将,不过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则拒绝立即就此发表评论。报道中也透露了钟绍军更多的信息,称钟是浙江衢州开化县人。浙江大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2007年他追随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同年秋天调入北京工作,兼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组长。2013年6月,央视新闻联播显示,钟绍军跟随习近平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十发射,军服显示他已经是大校军衔。

对于政坛的分析,必然缺少不了观察围绕习近平和整个中央决策层周围的“智囊”们。就像多维新闻一直认为的那样,这群人远不如一般官员那样受人关注,他们隐身幕后,低调行事,但是这一批人却围绕在中共最高权力 核心的周围,把控着中央办公厅、总书记办公室、国家主席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机构,为中共执政出谋划策,提供治国方略,其政治能量完全可 以影响整个政坛。他们是中国文人“为帝王师”传统思想在当代中国官场的具体体现,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君为臣纲”的人治思想今天依然存在于中国官场文化之中。对于“幕僚”的观察,将是成为观察习近平政治纲领的重要切入口。▲◆★●■☆

 

总参二部周荣少将被军纪委双规★★★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8/3986438.html

博讯 2015-01-28:博讯据可靠消息,总参二部上海局(对外称呼:上海市政府五办)局长周荣少将昨晚7点多在京被军纪委宣布双规。

昨晚8点纪委人员登其上海家门搜查,其妻、子阻挠。搜查人员贴上封条后离开。今上午8点军事检察院直接带搜查令入门,升级为刑事案件。此前该办副局长王刚已被调查。 ▲◆★●■☆

 

央视“大裤衩”:牺牲了建筑所有的好处★★★★
http://news.ifeng.com/a/20150129/43044859_0.shtml

2015年01月29日 北京青年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

去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表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我国,追求资本和追求政绩是奇怪建筑的根源。

原标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种浮躁情绪导致奇奇怪怪的建筑”

谈建筑怪相,一种浮躁又没有底气的情绪导致奇奇怪怪的建筑

有些政府官员的要求极其奇怪,他也说不清到底要什么样,就说要超前,要很不一样,这种浮躁又没底气的情绪,不管给他什么方案,他都觉得没有解渴。

北青报:习总书记提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之后,很多网友总结了国内越来越多的怪建筑?哪些因素导致怪建筑数量这么多?

王丽方:我们的现代建筑发展也有二三十年了,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每天都有一堆一堆的建筑在往外冒。

投资人对建筑形象走向有很大影响。我觉得从根儿上来讲,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些业主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违背建筑基本规律的想象,明明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师可以提供各种风格的建筑设计,可是他就一定要选择最怪的,而最终的选择权就在他手里,所以导致怪建筑越来越多。

除了业主外,有些政府官员追求政绩也是助推建筑业浮躁的很大一个因素。

特别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有些政府官员的要求极其奇怪,他也说不清到底要什么样,就说要超前,要很不一样,这种浮躁又没底气的情绪,不管给他什么方案,他都觉得没有解渴。

北青报:那些著名的建筑师在建筑外形上没有责任吗?

王丽方:在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建筑师和投资人都太忙,一个很年轻的建筑师,手里往往都有好几个项目在做,而且每个都十万多平米,几个月就能出设计图。外国建筑师听了吓都吓死了,他们不能理解我们怎么能这么快做出这么多东西。

大家一般都会说这个建筑是谁设计的,这么难看。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理解里面的苦衷。比如说这个建筑颜色太难看了,当时建筑师可能拿出了很好的颜色方案,但开发商或者主管坚持要用这个颜色,最后只能听他的。而之所以坚持用这个颜色,也很可能是有材料商给了红包,要推销这个产品和颜色。

谈国内建筑风格:从追求大面积到追求奇怪外形

建筑是公共形象的产品,建筑尤其是体量很大的建筑,外形设计上必须要对城市负责,只顾面积、不顾模样的建筑肯定不行,只求奇葩的外形也不行。

北青报:国内建筑外形的设计风格有过哪些变化?

王丽方:最开始,国内大部分业主把建筑看成是一种财富,追求大面积,让设计师做出尽可能多的面积,能赚最多的钱是最重要的,外观只要不要太丑就行,马虎一点就算了,造成我们城市里面大量建筑都很难看、老土。

后来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一些业主开始意识到在城市里的显眼之处做建筑,可以形成一种广告,他们要表达自己的身份,开始要求外观要漂亮一点,这些想法基本还都是正面的想法。

再往后,各个业主之间开始互相攀比,我在这方面超不过你,就要搞得跟你不一样。其实追求不一样本身没有错,你穿红的我穿粉的,都很好看。但有的人开始一味追求显眼,要求所有建筑都比不上我,甚至抛弃建筑本身的规律,片面追求奇怪。

北青报:业内有没有对建筑形象有一个规范?

王丽方:建筑外形很难规定,因为太复杂了,一规定就死掉了。每个建筑都不一样,就像衣服一样,千差万别太多了。但是,建筑是公共形象的产品,建筑、尤其是体量很大的建筑,外形设计上必须要对城市负责,只顾面积、不顾模样的建筑肯定不行,只求奇葩的外形也不行。

谈建筑安全:全心全意搞怪代价很大

牺牲掉了建筑所有的好处,全心全意在搞怪形状,代价很大。

北青报:北京有很多被网友评为奇形怪状的建筑,很多人认为它们不仅是外形奇怪,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

王丽方:有些过分奇怪的建筑的确存在隐患。比如某建筑在顶端有一个横向的大悬挑,那么高层的建筑有那么大的悬挑,这肯定会给结构安全带来很多不利,而且它的两条腿是斜的,里面的电梯却是直的,给设计和安全产生了很多额外的问题。

在消防安全上,一旦出现问题,楼里面的人只能通过建筑两边的“腿”往下走,消防员扑救也得从那两个“腿”上去,中间的横梁上是没有逃生通道的,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消防安全。再有,中间悬梁的距离这么长,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合理的逃生距离。这些都不是合理的安排,可以说是牺牲掉了建筑所有的好处,全心全意在搞怪形状,代价很大。

北青报: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没有流行这种奇怪的建筑美?

王丽方:怪建筑其实是在非常小众的情况下出现的,都不能算流行。这些年,西方国家的建筑量非常少,因为它们本身的建筑量已经够了,偶尔有个项目,比如建个新的会议中心、小型展览馆之类的,也就几千平米,偶尔搞怪一下。因为建筑面积小,影响面小,所以玩一玩也没问题。

但我们国家现在大众对建筑美的审美趣味还没有形成,这时候如果被没有修养的怪建筑乱引导,是很不稳妥的。

北青报:国外如何避免那些大体量的怪建筑出现?

王丽方:在国外,建筑师有他自己的权利,比如要求立面用什么颜色、什么材料,建筑师就可以签字做主,其中可能也有协商,业主要表达自己的愿望,但大多数情况下,业主在选择建筑师时,就会充分考虑建筑师历来的作品,然后才会选择。

而我们国家再优秀的建筑师所能做的也只是把想法、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告诉甲方,想办法说服他,但甲方大多都不是这个行业的,也不一定听你的。

谈建筑师: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们承认跟一些好的外国建筑师有差距,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外建筑师都比国内好,国内建筑师能力强的也有很多。不可否认,有些人在国外学习后水平会有提高,但大部分人留洋只是为了回来让人更信服。

北青报: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中国沦为了国外建筑师的试验田”,对此您怎么看?

王丽方:我们对国外建筑师的确很宽容,一路亮绿灯,钱给得多,条件放得宽,所有规范、要求都可以不受限制,他们可以敞开了做。为了给国外建筑师更大的空间,一些业主甚至会想尽各种公关办法,专门开论证会,让他们在超标准的情况下继续完成设计。

北青报:对国内建筑师呢?差别大吗?

王丽方:如果是国内建筑师就不一样了,不仅到处受限制,而且钱少、时间短,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内建筑师必须符合规范,一条不符合都通不过。

但真的在建筑设计上,设计水平并没有这么大差别,我们承认跟一些好的外国建筑师有差距,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外建筑师都比国内好,国内建筑师能力强的也有很多。

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情况更明显,总觉得洋人的就好,其实人家说的东西他们也听不懂,但就觉得好。甚至还有公司会雇两个外国人穿着西装革履去汇报现场撑场面。国内公司找洋雇员,有时候不是用他的技能,而是用他的面孔,去唬人,但结果往往很有效。

北青报:为什么国内的怪建筑大都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

王丽方:其实国内也有很多业主找到了很好的国外建筑师,做出了很好的建筑,但是当一些人带着奇葩的愿望去找建筑师的时候,国外建筑师也会揣摩你的心思,他们在国外也不见得都做那么奇怪的建筑,但是他们到了国内看到中国的业主是这样的追求和喜好,那人家当然也就投其所好,设计出一个奇怪的样子居然获得了业主的喜欢,一轮一轮这么做下来,他们的圈子里也就渐渐知道,伺候中国这帮业主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风格。

北青报:现在国内建筑人才的流失情况严重吗?

王丽方:现在建筑师都在往中国流,因为只有中国才有活儿。在学习阶段很多人会流出去,但到了国外也是在做中国的活儿。大多数人会在国外镀金后再回国。不可否认,有些人在国外学习后水平会有提高,但大部分人留洋只是为了回来让人更信服。

谈未来:希望能形成适度超前的氛围

如果浮躁的社会心态能趋于理性,变得有修养,就有希望能发展出有修养和理性的建筑。

北青报:未来我国的建筑设计怎样抛弃怪异美,走上正常的审美道路?

王丽方:对于过于追求偏离规律的建筑,我感到很不安。这是要把我们的建筑引到哪儿去?这次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我们的建筑要“适度超前”,我觉得这种观念就是比较健康和正确的。希望在这样的大气氛形成后,建筑设计能够向着比较健康和美好的方向发展。

北青报:能不能预测一下未来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王丽方:这个不是建筑师能预测的,要看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如果整个社会是浮躁的,就要追求极度夸张的文化品位,那肯定会反映到建筑上来,如果浮躁的社会心态能趋于理性,变得有修养,就有希望能发展出有修养和理性的建筑。
我们也不知道国内的建筑设计能不能走向理性,也许永远都是浮躁的。就像前些年我们觉得不少行业已经没得救了一样,但如果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开始治理这个事情,情况也可能会好转。

文/本报记者赵婷婷摄影/本报记者郁骁

王丽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清华大学支部主委,北京市人大代表,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她曾主持建设清华大学北院景园及杨树林广场、清华大学水木清华景园整治、杭州林徽因纪念像。

她主持设计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新校舍曾获六项优秀设计奖,并被收录中国建筑艺术年鉴;香山茶社获一项优秀设计奖,并被收录中国建筑艺术年鉴。▲◆★●■☆

 

空海一体战夭折 美军放弃打击中国本土★★
http://news.ifeng.com/a/20150128/43039163_0.shtml

2015年01月28日 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海空军战机与航母编队联合进行武力展示 美国为何放弃“空海一体战”提法(望海楼)

张军社

美国媒体报道,1月8日,美军参联会联合参谋部主任、空军中将大卫·高德费恩签发备忘录,将“空海一体战”作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美国军方将在2015年底前向外公布新的作战概念。

外界十分好奇,这个受到美军高层重视的作战概念为什么会如此短命,美军为什么要在其公布仅有5年的时候就对其更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这份冷战思维支配下的产物完全是臆想,与现实背道而驰。“空海一体战”理论是对冷战时期美国和盟国创造的“空地一体战”理论的简单复制和移植。“空地一体战”理论强调加强陆军与空军建设和一体化作战,以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为作战对象,以欧洲中部为主要战场,进行空地联合作战。“空海一体战”产生于冷战结束后20余年,但其内容和指导思想仍然充满了冷战思维,所不同的是把作战对象由苏联改为了中国,作战地域由欧洲大陆移到了西太平洋,作战方式由空地联合变为空海联合,以摧毁中国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为作战目的。事实上,中国军队从来没有制定过以拒绝美军进入西太平洋为目的的所谓“反介入/区域拒止”战略。

其次,“空海一体战”理论严重违背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不利于中美发展新型军事关系,同时也从根本上损害美国自身利益,从一出台就受到了美国战略家的质疑和反对。美国战略家认为,与美国对华实施的其他牵制策略相比,“空海一体战”很可能会激起中国的不信任甚至敌意,造成中美间的军备竞赛,并最终导致核战争。美国一些战略家指出,“空海一体战”的目的是为了击溃中国。当年“冷战”的特点是相互威慑,美国与苏联都为对方设定了一系列红线,并清楚这些红线是不能跨越的。而“‘空海一体战’让美国有机会以击溃中国为目的在中国领土上开战”,“这样的战略无异于霸权主义干预”。

第三,以重点发展海空军为目标的“空海一体战”在美国由来已久的军种竞争中受到了来自陆军和陆战队的强烈抵制。“空海一体战”的核心兵器是海军航母战斗群、空军战略轰炸机、太空情报监视系统、航空情报监视系统以及情报处理和指挥中枢,从而形成一张“空海一体战”网络。在军费不断降低的情形下,美军对现有机构、编制、装备、采购正在进行相应调整。在实施至少取消陆军7个战斗旅等瘦身措施的同时,加强了空、海军装备的研制和采购。除保留美国轰炸机队和研制新的轰炸机外,美国还将进一步完善正在试验中的F-35型联合攻击机。尽管美国军备预算削减,美国海军仍将保留11艘航母。在美国国防预算中,海军、空军军费开支呈上升势头。这无疑引起了美国陆军和陆战队的不满。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官员们认为,“空海一体战”概念太过聚焦于海军和空军所扮演的角色,应该修订该概念以增进联合作战。

从目前媒体报道的情况看,美军新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应该与“空海一体战”概念有所不同,似乎不像后者那样要强行进入中国领土领空对中国内陆目标实施所谓的“致盲”打击。但也可看出,无论“空海一体战”概念,还是修改后的“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都是要追求美军在全球公域的自由进入,包括继续谋求和保持在他国12海里领海外的所谓海洋“公域”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和军事优势。

(作者为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

 

从开罗会议到北京阅兵体现中国对二战后秩序的态度★★★★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8/3986477.html

多维 2015-01-28: 中国将在二战战后70周年举行大阅兵的消息近日引爆舆论,由于这改变了中国逢十国庆阅兵的惯例,被看成是罕见之举,北京将有大动作之举。中国官方媒体给出的说法是,阅兵意在展示军事实力,意在针对日本,意在扫除军队反腐的阴霾鼓舞士气。虽然震慑日本是题中之义,稳定军事权力是习近平必须考虑的内政问题,但在观察人士看来,以大阅兵为核心的中国二战战后70周年庆祝活动的用意并非只是如此。这实际上也体现了中国对战后秩序的态度。

大阅兵是新近爆料出来的消息,但中国对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运筹,早在2013年就已经启动。2013年10月的APEC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此达成了共识。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习近平与普京再次确认了共同庆祝二战胜利70周年的共识。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不断对周边国家发出共同庆祝二战胜利的邀请。中国外长王毅2014年1月16日在会见蒙古国外长包勒德时与之达成了共识,维护二战反法西斯胜利成果,在明年二战胜利70周年时共同举行纪念活动。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对与中国共同庆祝二战胜利的积极响应。克里2014年2月16日访华时,中国总理李克强就提出共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提议。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不让战争的惨痛历史重演。中国愿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一道,共同维护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宁。克里虽然没有在会晤时直接呼应李克强,但是与克里会见的中国互联网大V“博联社马晓霖”称,当被问及习近平与普京决定明年共同庆祝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中美之间也会有类似做法吗?克里回答,我想是的(I think so),他对中美共同反法西斯的历史感到骄傲。

从中国积极联络各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庆祝活动表明,中国是要将此列为战后70年后主要国家首脑的大聚会。而这样的盛会,不是大家好聚好散的碰面,也不是吃饭喝酒碰杯的联欢,在这些国家面前中国要展示的是自己作为战胜国的名副其实的地位,是二战结束以后国际新秩序确立的里程碑。

蒋介石(左一)1943年出席确定中国大国地位的开罗会议

中国虽然不会像日本一样挑战战后秩序,但战后秩序必须改变。中国要改变的是成为二战战胜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国际地位,没有发挥应有的国际影响力的尴尬问题。尽管中国在二战胜利之后成为世界大国,位列中美英三巨头之一,但意识形态斗争以及中国国家实力的落后使得二战后中国被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排除在秩序之外。即便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重新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邓小平主导的改革开放也是极力融入二战战后秩序的过程,但中国距离当年三巨头的盛世地位仍然很远。中国要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初衷就在这里。在战后70年的今天,当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前列,当中国崛起不再是说说的口号,中国要举办战后70周年阅兵本质上是中国实力的体现,是关系到战后秩序重构的问题。

1943年开罗会议是中国被承认为国际社会重要主体的决定性证据,这次会议中,中国破天荒地采取较为自主的姿态介入国际事务,尝试按照西方认可的法理程序和外交途径界定并争取自身利益,取得可观成果。从开罗返回后,蒋介石在第28期党政训练班结业聚餐上做题为“参加此次会议之观感”的演讲,言语间对印度、埃及等“殖民地人民之缺点”颇不以为然,开始以大国领袖自居。到了1944年2月第四次南岳军事会议上,蒋介石更亲自定下基调,对峰会成果作再三重申:“发表中美英三国宣言,认定东北和台湾,都是我们中国的领土……这实在是我们中国百年来政治外交上最大的胜利。”二战胜利后中国获得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常任理事国的资格,更是直接确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

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线分为东西两个战线。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这样评价:“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会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中国的英勇抵抗“赢得美国和一切热爱自由民族的最高荣誉”。

但是二战结束后,中国战胜国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完全承认。中国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二战战胜国,对于二战的清算和反思却以其他四国的诉求为重,尤其是苏联和英法主导的对德国清算达到极致,以致于现在在德国国内运用纳粹的标志都是违法行为。在东方,美国独揽了对日本的审判。日本侵略的受害者诸如中国、韩国以及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对于审判日本失去了话语权。

当年的国际格局中心在欧洲,美苏以北约和华约为首的争斗其实就是在西欧与东欧展开,二战后对德国的审判自然更为严厉。而处于世界政治边缘的东亚日本,在美国庇护下并没有彻底反省历史。对于被日本视为建国基础的《旧金山和约》,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年都没有派员签字。也就是说实际上中国根本就不承认美国为日本安排的战后秩序。从二战战胜之日起中国就有着对日本清算的独家账本。今天中国强调自己二战战胜国身份,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日本投降的关键,是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为中国重新审判日本,重构美国主导的战后秩序提供了现实和法理依据。

面对挑战美式战后秩序的日本,中国的反对并不是要把日本限定在美国主导的二战框架内,而是让日本回到中国理解的二战框架。中国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战70周年纪念并为此破例大阅兵,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将重构二战战后秩序列为惩治日本的必经途径,且将以惩治日本为契机重新奠定二战战后的新格局。如果说70年前,蒋介石代表中国获得了大国席位,那么70年后,习近平则将会在2015年的大阅兵上宣示中国坐稳了大国地位。(张怀东 撰写)▲◆★●■☆

 

习近平的七大智囊如今都在何方?★★★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7/3985085.html

多维 2015-01-27:日前有香港媒体爆出消息,称在2014年10月份的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的讲话底稿,起草人是福建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李书磊。这也间接证实了现年51岁,曾在中央党校工作30年的李书磊是习近平团队的重要智囊人物。多维新闻在2013年习近平上任不久,曾在《观察站:习近平的七大智囊》一文中总结过围绕在习近平身边的智囊人物,其中也包括当时仍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磊。时过近两年,习近平智囊团队的人物今何在,这两年中南海层面的举措有多少出自他们之手,观之一二,就可看出这些智囊对于领导者的重要意义。

在多维新闻曾经总结的习近平“七大智囊”中的人物,栗战书仍然在中办主任的位置上兢兢业业,与他搭档的习办主任丁薛祥也按部就班,曾一度引起外界猜测的朱国锋继续隐身。而“三朝元老”、“红墙第一智囊”王沪宁,则延续这他的政坛传奇,主持中央政策研究室13年,并在十八大后,只要习近平出访,他与栗战书必定陪同左右“护驾”。但这些都是“定数”,此外,还有 一些人的人生经历在这两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如李书磊离开党校“下放”地方锻炼,何毅亭“接班”;卸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常务副主任赴党校担任副校长,而钟绍军则意外的进入了解放军,甚至可能已经成为少将。

李书磊:下放地方锻炼 负责习讲话稿

关于李书磊,众所周知的是他毕业于北大,有“神童”之 称,传其在西安挂职时认识了习近平,并在习成为“储君”,担任当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后提拔其为副校长。1980至1990年代,李曾致力于研究古典文学及当 代文学,在文艺批评界有一定影响力。而在最新的媒体报道中,点出了李书磊与习近平的关系“匪浅”,更可称之为“笔杆子”。因为习近平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 多篇讲话就是出自李书磊之手。二在2014年1月15日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丁薛祥主掌的“习办”特地点名李书磊负责起草讲话稿,而李书磊又找到了曾在 《南方都市报》副刊任职的谢有顺合作,接到起草讲话稿任务后,谢先写了草稿,李修订润色后再交“习办”。当然媒体报道称因为谢有顺起草的习近平文艺讲话有 浓厚的“党管文艺”色彩,因此随后被故友割席断交,当然这是后话,此处不予细谈。只是要注意的是,“习办”能将这份被认为是习近平对文艺工作具有指导性方 向的讲话交给李书磊起草,足以证明李书磊的“地位”。

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

此外能够证明李书磊“被信任”的信号,还有其仕途的升 迁。李书磊与王沪宁一样,都是一个理论性的学者,但是就在2014年的2月份,官方宣布李书磊“外放”,赴任福建,担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学者型官员”。1964年出生的李书磊,在他50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省份的常委,或许对于他来说,王沪宁将是他仕途路径的最佳参照。

何毅亭:从理论到党务

在李书磊离开中央党校这个中共理论阵地后,他的接任者 是另外一名具有理论专长的学者,曾担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的何毅亭。他在中央政策研究室任职期间曾多次陪同习近平到各地调研,当舆论认为他在十八大后转正接 替王沪宁成为政策研究室主任之时,未曾想到一纸令下,何毅亭被调往党校担任副校长。

中共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共产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 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中共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该校除了培养干部,还是理论和大政方针的重要研究和储备中心,通常为国家进行重大的战略决策提供理 论准备。由此,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一职在整个中共组织体系中的重要性也显而易见。尤其是入多维新闻此前分析的那样,虽然同在为中央政治局研究政治理论、政策及草拟文件的中共最高智囊机构中央政策研究室,但是和擅长马列理论的王沪宁不同,何毅亭在党建以及官员公共形象方面有其独到见解。而习近平在十八大之前 担任党校校长之时,就在“党建”议题上提出“纯洁性”的说法。在十八大之后又高调提出“习八条”,并在中共党内掀起一股以“反腐”为主要方式的整风活动。 而习近平在上任之后的“南巡”、外访以及贴近民众方面也呈现出一种高频率,并借此在中国民间赢得了巨大声誉。这种在党建和公共形象建设方面表现出的有条不 紊,相信是让何毅亭作为“棋子”,进入中央党校的重要原因。

刘鹤:声名鹊起

虽然李书磊和何毅亭看上去“星光熠熠”,但是他们绝没 有另一个十八大后崛起的“学者型官员”耀眼,那就是被称为“财经文胆”的中财办主任刘鹤。“中财办”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简称,为每年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作准备,为届时总书记的讲话组织起草工作,视作该办公室最重要的任务。刘鹤与韩俊所服务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在今天,是推动“习近平新常态”的最核心 机构,小组组长,也是习近平。而这个主导中国经济的重要机构真正的核心人物是一名“老将”——刘鹤。

在多维新闻发现刘鹤后的四个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 前,伴随“改革”之名,刘鹤突然声名鹊起,成为当时大陆舆论最为炙手可热的任务。当时的报道称,在2013年5月,习近平曾向来访的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多尼 隆(Tom Donilon)介绍身边的一位“身材高大、有着学者风度的助手”,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该报道认为,刘鹤的工作是“勾勒中国的经济前景, 而这一前景将指导中国未来10年的行进方向”。

在那之后到三中全会召开的节点时间内,刘鹤以“经济智 囊”的身份,成为中国媒体的“宠儿”。经过越来越多的报道,媒体惊讶地发现,这个已经六十岁的经济学家,如同金庸小说的“扫地僧”一般,默默无闻后面是身 手绝伦。在资历上,刘鹤并不弱于被外界称为“帝师”的王沪宁,他不仅对中央经济规划和大陆经济实际情况了如指掌,从“第八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计 划”都曾亲身参与,更是曾辅助过江、胡,为二人起草过经济讲稿。尤其是在“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方面的研究,刘鹤钻研颇深,此领域恰是习近平对于中国 经济的重要构想。

除了工作上的身份之外,习近平与刘鹤还具有校友情谊。 刘鹤早年毕业于高干子弟云集的101中学。彼时,习近平也在这所中学就读。早在60年代,刘鹤和习近平两人在北京101中学上学时就已经相识。事实证明, 刘鹤对于习近平真的很重要,从那之后,无论是国内调研还是外访,只要行程中涉及经济问题,习近平的身后,刘鹤必定跟随。刘鹤“智囊”之名,已然无人质疑。

钟绍军:进入军队

当然,作为智囊,并非所有人都要站在台前,隐身幕后更 为方便其出谋划策,与习近平同样来自浙江的钟绍军即是此类。而钟绍军走了与他的同僚们不同的仕途之路,进入了军队系统。习近平由福建调浙江时,未带秘书, 任他秘书的是浙江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钟绍军,据说钟当时才30出头,是衢州开化县人。习近平2007年调任上海市委书记时,钟也跟随去了上海,任市委办公 厅副主任;当年秋天习近平晋升政治局常委,又将钟带入中南海,一直在“习办”工作,并兼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组长。

而在2014年,媒体发现,钟绍军在解放军中可能再次 获得提升。据路透社报道,在2013年习近平不寻常地拔擢过去担任文职的钟绍军为解放军大校,并任命其为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后,现年46岁的钟绍军在今后可能被提升为少将,不过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则拒绝立即就此发表评论。报道中也透露了钟绍军更多的信息,称钟是浙江衢州开化县人。浙江大学硕士学位,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2007年他追随习近平调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同年秋天调入北京工作,兼任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政治组组长。2013年6月,央视新闻联播显示,钟绍军跟随习近平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神十发射,军服显示他已经是大校军衔。

对于政坛的分析,必然缺少不了观察围绕习近平和整个中央决策层周围的“智囊”们。就像多维新闻一直认为的那样,这群人远不如一般官员那样受人关注,他们隐身幕后,低调行事,但是这一批人却围绕在中共最高权力 核心的周围,把控着中央办公厅、总书记办公室、国家主席办公室、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编译局等机构,为中共执政出谋划策,提供治国方略,其政治能量完全可 以影响整个政坛。他们是中国文人“为帝王师”传统思想在当代中国官场的具体体现,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君为臣纲”的人治思想今天依然存在于中国官场文化之中。对于“幕僚”的观察,将是成为观察习近平政治纲领的重要切入口。▲◆★●■☆
总参二部周荣少将被军纪委双规★★★★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8/3986438.html

博讯 2015-01-28:博讯据可靠消息,总参二部上海局(对外称呼:上海市政府五办)局长周荣少将昨晚7点多在京被军纪委宣布双规。

昨晚8点纪委人员登其上海家门搜查,其妻、子阻挠。搜查人员贴上封条后离开。今上午8点军事检察院直接带搜查令入门,升级为刑事案件。此前该办副局长王刚已被调查。 ▲◆★●■☆

 

央视“大裤衩”:牺牲了建筑所有的好处★★★
http://news.ifeng.com/a/20150129/43044859_0.shtml

2015年01月29日 北京青年报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

去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表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在接受北青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我国,追求资本和追求政绩是奇怪建筑的根源。

原标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丽方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种浮躁情绪导致奇奇怪怪的建筑”

谈建筑怪相,一种浮躁又没有底气的情绪导致奇奇怪怪的建筑

有些政府官员的要求极其奇怪,他也说不清到底要什么样,就说要超前,要很不一样,这种浮躁又没底气的情绪,不管给他什么方案,他都觉得没有解渴。

北青报:习总书记提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之后,很多网友总结了国内越来越多的怪建筑?哪些因素导致怪建筑数量这么多?

王丽方:我们的现代建筑发展也有二三十年了,发展实在是太快了,每天都有一堆一堆的建筑在往外冒。

投资人对建筑形象走向有很大影响。我觉得从根儿上来讲,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些业主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违背建筑基本规律的想象,明明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师可以提供各种风格的建筑设计,可是他就一定要选择最怪的,而最终的选择权就在他手里,所以导致怪建筑越来越多。

除了业主外,有些政府官员追求政绩也是助推建筑业浮躁的很大一个因素。

特别是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地方,有些政府官员的要求极其奇怪,他也说不清到底要什么样,就说要超前,要很不一样,这种浮躁又没底气的情绪,不管给他什么方案,他都觉得没有解渴。

北青报:那些著名的建筑师在建筑外形上没有责任吗?

王丽方:在我国,当前的建筑行业、建筑师和投资人都太忙,一个很年轻的建筑师,手里往往都有好几个项目在做,而且每个都十万多平米,几个月就能出设计图。外国建筑师听了吓都吓死了,他们不能理解我们怎么能这么快做出这么多东西。

大家一般都会说这个建筑是谁设计的,这么难看。其实只有我们自己理解里面的苦衷。比如说这个建筑颜色太难看了,当时建筑师可能拿出了很好的颜色方案,但开发商或者主管坚持要用这个颜色,最后只能听他的。而之所以坚持用这个颜色,也很可能是有材料商给了红包,要推销这个产品和颜色。

谈国内建筑风格:从追求大面积到追求奇怪外形

建筑是公共形象的产品,建筑尤其是体量很大的建筑,外形设计上必须要对城市负责,只顾面积、不顾模样的建筑肯定不行,只求奇葩的外形也不行。

北青报:国内建筑外形的设计风格有过哪些变化?

王丽方:最开始,国内大部分业主把建筑看成是一种财富,追求大面积,让设计师做出尽可能多的面积,能赚最多的钱是最重要的,外观只要不要太丑就行,马虎一点就算了,造成我们城市里面大量建筑都很难看、老土。

后来随着城市和经济发展,一些业主开始意识到在城市里的显眼之处做建筑,可以形成一种广告,他们要表达自己的身份,开始要求外观要漂亮一点,这些想法基本还都是正面的想法。

再往后,各个业主之间开始互相攀比,我在这方面超不过你,就要搞得跟你不一样。其实追求不一样本身没有错,你穿红的我穿粉的,都很好看。但有的人开始一味追求显眼,要求所有建筑都比不上我,甚至抛弃建筑本身的规律,片面追求奇怪。

北青报:业内有没有对建筑形象有一个规范?

王丽方:建筑外形很难规定,因为太复杂了,一规定就死掉了。每个建筑都不一样,就像衣服一样,千差万别太多了。但是,建筑是公共形象的产品,建筑、尤其是体量很大的建筑,外形设计上必须要对城市负责,只顾面积、不顾模样的建筑肯定不行,只求奇葩的外形也不行。

谈建筑安全:全心全意搞怪代价很大

牺牲掉了建筑所有的好处,全心全意在搞怪形状,代价很大。

北青报:北京有很多被网友评为奇形怪状的建筑,很多人认为它们不仅是外形奇怪,安全方面也存在隐患?

王丽方:有些过分奇怪的建筑的确存在隐患。比如某建筑在顶端有一个横向的大悬挑,那么高层的建筑有那么大的悬挑,这肯定会给结构安全带来很多不利,而且它的两条腿是斜的,里面的电梯却是直的,给设计和安全产生了很多额外的问题。

在消防安全上,一旦出现问题,楼里面的人只能通过建筑两边的“腿”往下走,消防员扑救也得从那两个“腿”上去,中间的横梁上是没有逃生通道的,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消防安全。再有,中间悬梁的距离这么长,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合理的逃生距离。这些都不是合理的安排,可以说是牺牲掉了建筑所有的好处,全心全意在搞怪形状,代价很大。

北青报: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没有流行这种奇怪的建筑美?

王丽方:怪建筑其实是在非常小众的情况下出现的,都不能算流行。这些年,西方国家的建筑量非常少,因为它们本身的建筑量已经够了,偶尔有个项目,比如建个新的会议中心、小型展览馆之类的,也就几千平米,偶尔搞怪一下。因为建筑面积小,影响面小,所以玩一玩也没问题。

但我们国家现在大众对建筑美的审美趣味还没有形成,这时候如果被没有修养的怪建筑乱引导,是很不稳妥的。

北青报:国外如何避免那些大体量的怪建筑出现?

王丽方:在国外,建筑师有他自己的权利,比如要求立面用什么颜色、什么材料,建筑师就可以签字做主,其中可能也有协商,业主要表达自己的愿望,但大多数情况下,业主在选择建筑师时,就会充分考虑建筑师历来的作品,然后才会选择。

而我们国家再优秀的建筑师所能做的也只是把想法、各种方案的优缺点告诉甲方,想办法说服他,但甲方大多都不是这个行业的,也不一定听你的。

谈建筑师: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竞争环境

我们承认跟一些好的外国建筑师有差距,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外建筑师都比国内好,国内建筑师能力强的也有很多。不可否认,有些人在国外学习后水平会有提高,但大部分人留洋只是为了回来让人更信服。

北青报: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中国沦为了国外建筑师的试验田”,对此您怎么看?

王丽方:我们对国外建筑师的确很宽容,一路亮绿灯,钱给得多,条件放得宽,所有规范、要求都可以不受限制,他们可以敞开了做。为了给国外建筑师更大的空间,一些业主甚至会想尽各种公关办法,专门开论证会,让他们在超标准的情况下继续完成设计。

北青报:对国内建筑师呢?差别大吗?

王丽方:如果是国内建筑师就不一样了,不仅到处受限制,而且钱少、时间短,这是一个很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内建筑师必须符合规范,一条不符合都通不过。

但真的在建筑设计上,设计水平并没有这么大差别,我们承认跟一些好的外国建筑师有差距,但并不是所有的国外建筑师都比国内好,国内建筑师能力强的也有很多。

尤其是在一些二三线城市,情况更明显,总觉得洋人的就好,其实人家说的东西他们也听不懂,但就觉得好。甚至还有公司会雇两个外国人穿着西装革履去汇报现场撑场面。国内公司找洋雇员,有时候不是用他的技能,而是用他的面孔,去唬人,但结果往往很有效。

北青报:为什么国内的怪建筑大都出自国外建筑师之手?

王丽方:其实国内也有很多业主找到了很好的国外建筑师,做出了很好的建筑,但是当一些人带着奇葩的愿望去找建筑师的时候,国外建筑师也会揣摩你的心思,他们在国外也不见得都做那么奇怪的建筑,但是他们到了国内看到中国的业主是这样的追求和喜好,那人家当然也就投其所好,设计出一个奇怪的样子居然获得了业主的喜欢,一轮一轮这么做下来,他们的圈子里也就渐渐知道,伺候中国这帮业主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风格。

北青报:现在国内建筑人才的流失情况严重吗?

王丽方:现在建筑师都在往中国流,因为只有中国才有活儿。在学习阶段很多人会流出去,但到了国外也是在做中国的活儿。大多数人会在国外镀金后再回国。不可否认,有些人在国外学习后水平会有提高,但大部分人留洋只是为了回来让人更信服。

谈未来:希望能形成适度超前的氛围

如果浮躁的社会心态能趋于理性,变得有修养,就有希望能发展出有修养和理性的建筑。

北青报:未来我国的建筑设计怎样抛弃怪异美,走上正常的审美道路?

王丽方:对于过于追求偏离规律的建筑,我感到很不安。这是要把我们的建筑引到哪儿去?这次北京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我们的建筑要“适度超前”,我觉得这种观念就是比较健康和正确的。希望在这样的大气氛形成后,建筑设计能够向着比较健康和美好的方向发展。

北青报:能不能预测一下未来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王丽方:这个不是建筑师能预测的,要看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如果整个社会是浮躁的,就要追求极度夸张的文化品位,那肯定会反映到建筑上来,如果浮躁的社会心态能趋于理性,变得有修养,就有希望能发展出有修养和理性的建筑。

我们也不知道国内的建筑设计能不能走向理性,也许永远都是浮躁的。就像前些年我们觉得不少行业已经没得救了一样,但如果有强大的社会力量开始治理这个事情,情况也可能会好转。

文/本报记者赵婷婷摄影/本报记者郁骁

王丽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革中央委员、民革清华大学支部主委,北京市人大代表,监察部特邀监察员,她曾主持建设清华大学北院景园及杨树林广场、清华大学水木清华景园整治、杭州林徽因纪念像。

她主持设计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新校舍曾获六项优秀设计奖,并被收录中国建筑艺术年鉴;香山茶社获一项优秀设计奖,并被收录中国建筑艺术年鉴。▲◆★●■☆

 

白宫称美印南中国海声明非对抗中国★★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white-house-south-china-sea

华盛顿—27.01.2015:中国外交部星期一针对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印度总理莫迪发表一项共同战略声明回应说,希望“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白宫则进一步表示,美国和印度的亚太政策并非在对抗或者围堵中国。

目前正在印度访问的奥巴马总统在和印度总理莫迪发表一项共同战略声明中就南中国海问题指出,保障这个地区的航行自由,并且按照国际法和平解决海上主权争端,至关重要。

声明说,区域繁荣有赖于区域安全,美印两国确认保障海事安全,确保海上航行和空中飞越自由,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南中国海地区。

美印两国呼吁各方避免威胁动武,并且通过和平手段,以包括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普世承认的国际法原则解决领土主权和海上争端。
中国外交部星期一在例行记者会中反击说,希望域外国家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说,中国一贯主张这个地区的有关争议应该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当前的局势总体是稳定的,而这个地区的航行与飞越自由从来没有存在任何问题,相信以后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白宫国家安全会议主管战略沟通的副顾问罗兹在印度新德里的记者会上说,美国和印度合作不是针对或者围堵中国,美印两国都和中国维持良好关系。
罗兹说,美印不希望看到海事纠纷升级,也支持和平解决海事纠纷,共同声明是在这个架构之下提到南中国海问题的。美国和印度并未对南中国海宣称拥有主权。▲◆★●■☆
 

中国在缅甸的投资项目为何频频受挫?★★
http://www.voachinese.com/content/china-myanmar-20150127/2615901.html

华盛顿—28.01.2015:在缅甸,中国所承建的项目正面临着来自当地民众越来越大的反对声音。随着缅甸的对外开放以及西方投资的涌入,北京对这个东南亚国家的影响力正在受到更多的审视与挑战。分析人士认为,北京必须调整心态,以适应新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中国在缅甸的投资项目为何频频受挫?

最近几年,中国国有公司在缅甸承建的一些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因为遭遇到当地民众的强烈反对而被迫停建。其中比较大的一个项目就是中缅密松大坝工程。这个2007年开始动工、计划投资36亿美元的工程在2011年9月30日被缅甸总统吴登盛叫停。吴登盛还表示在他任内这个项目不会复建。

另一个受到影响的就是中缅合资的莱比塘铜矿项目。早在2011年,由于对村民的土地征用补偿以及环境等问题,该项目在遭到当地村民的抗议后暂停了一年多。在复工之后,当地居民与活动人士一直要求停建这个项目。上个月,在几十名村民阻止兴建一个围墙后,缅甸警方对在铜矿附近举行抗议的人群开枪,打死一名妇女,打伤九个村民。

与此同时,抗议者还在包括中国驻仰光大使馆外面等地方举行示威游行。观察人士注意到,莱比塘铜矿项目现在已经成为缅甸选举中的一个议题。政府与反对派都希望利用这个项目为自己加分。

另外,中缅修建高速铁路的计划也被搁置。在2010年,双方签署了修建耗资两百亿美元、把中国云南省与缅甸若开邦连接起来的皎漂-昆明铁路工程的备忘录,但是由于双方没有达成进一步的协议,这个备忘录在2014年过期了。去年7月,缅甸铁道部的一名官员表示,“应民众的要求”,缅甸政府将不再执行这个铁路工程计划。

*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导致项目受挫*

分析人士认为,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中国在缅甸的投资项目受挫,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缅甸的国内政治发生了变化,正在进行民主改革的吴登盛文官政府需要证明,缅甸正在演变成能够对本国民众的关注做出回应的民主国家。

*中国与军政府的关系引发反感*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研究员孙韵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另外一方面的原因与缅甸民众对军政府的反感有关。

她说:“基本上所有我们讨论的这些大的项目,都是在2009年、2010年缅甸军政府的末期两个国家所签订的。在一定程度上,缅甸人民对军政府的这种反感情绪在军政府消失以后多多少少会转移到中国身上。”

*项目签署的程序不够公开、透明*

这位长期关注缅甸的分析人士说,中国在缅甸的项目受挫还与这些项目当时签署的程序有关。

她说:“缅甸人民对中国签署的这些项目心存怀疑,而这个怀疑不仅是因为这些项目是跟军政府签的,而且因为这个签署的过程在缅甸人看起来是不透明的。这个项目到底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影响?在整个签署的过程中间并没有公示。”

孙韵表示,中缅之间的经济合作近些年的确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中国传统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优势受到来自西方和亚洲竞争者的冲击,但是也有一些项目进展不错,包括中缅油气管道。她认为,双方都在进行不断的调适,来适应对方的国内政治需求。

还有中国学者指出,中国的企业过去习惯于与缅甸当局而不是与它的私营企业和非政府组织打交道,因此现在急需了解当地人的需求与意愿。

在2013年年初,中国的大公司开始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做出努力,而且也发动公关攻势,与缅甸当地老百姓加强沟通。中国政府在2013年也更换了驻缅甸大使,并向中国公司公布了企业社会责任指南。

*中缅特殊关系不再需调整心态*

史汀生中心的研究员孙韵认为,中缅关系不太可能恢复到2011年以前北京与缅甸军政府之间的那种密切关系,因为这种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展出来的关系在缅甸外交史上实际上是一种偏离,而不是常态。在她看来,中国需要调整心态,才能处理好与缅甸这个对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邻国之间的关系。

她说:“中国想要以自己的一国之力,去阻止缅甸实行这种外交上的平衡政策,这个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现实,而且也达不到它预想中的效果。既然目前西方国家已经回到缅甸,缅甸和西方国家的关系也都在繁荣发展的情况下,我认为中国应该做的是摆正自己的心态,把缅甸作为一个正常伙伴来对待。在这种比较正常的心态下面,中国才能够采取一些比较理智的、比较符合中国长期利益的政策。”

由于缅甸的政治与投资环境的变化,中国对缅甸的直接投资过去几年出现急剧下降。不过,北京仍然是缅甸最大的投资国。中国在缅甸的投资超过了140亿美元,占缅甸所有外国投资的三分之一。中国总理李克强去年11月访问缅甸期间,双方签署了价值78亿美元、涵盖能源、农业、电信、基础设施和金融的投资协议。▲◆★●■☆

 

俄罗斯学者:待开发土地数值将把中国人吓趴下★★★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5/01/27/3984973.html

环球时报 2015-01-27:“俄罗斯总统普京考虑给每个远东居民免费分土地。”俄媒26日爆出的这一消息,似乎透着俄罗斯地广人稀的“任性”。然而对这个国家来说,1/4耕地处于闲置状态却正在成为俄罗斯的发展之殇。眼下日益严峻的经济形势让俄罗斯人开始认真考虑把这些长久撂荒的土地用起来。这被称为俄罗斯的“新土地改革”。他们希望将100多年前“西伯利亚成功的土地改革”复制到远东地区。但不论外界还是俄罗斯自己,对此都还有些疑虑。开发远东,似乎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但知情人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事实上,韩日在这里的发展早已步步为营,非常扎实。看起来,“21世纪俄版北大荒开发”将有精彩故事上演。

免费分土地,中国人受益?

在 26日的政府工作会议上,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俄远东地区土地的“无偿分配”议题进行了讨论。普京认为,尽管方案需要论证,但总体上支持这项倡议。5天前,该建议由俄总统驻远东联邦区全权代表特鲁特涅夫提出。具体内容包括国家准备将远东地区土地无偿分发给每个当地居民,每人1公顷,条件是必须为俄罗斯籍公民,有如何开发所获得土地的十年规划细则,并出具资信证明。据悉,该计划可能于年内实施。

俄新网26日援引普京的话说,土地获得者自行决定作何用途,可以从事农业生产、林木栽种、建狩猎场和建康复疗养地。政府应提供低息贷款、税收优惠等扶植措施。“分配土地在俄罗斯也是一件新鲜事”,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闻一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俄罗斯政府希望以此引起全国对远东地区的关注,将生活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居民吸引过去。现在远东发展还不理想,千说万说,没有人总不行。

俄罗斯《独立报》报道说,这一建议得到远东地区居民和当地官员拥护,但俄罗斯国家安全新威胁和新挑战研究中心主任苏哈连科说,因为经营废弃的农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是当地居民无力做到的。因此这些土地极有可能转租给中国移民,“这是该计划最危险的方面,届时国家将成为输家”。

俄罗斯地区问题研究所专家茹拉夫廖夫对此持不同看法。他对俄罗斯《报纸报》说,中国人在远东地区不是人口扩张,这些人中多数是季节性移民,到当地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并不愿意长期移居寒冷的俄罗斯土地。在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帮助下,当地农业可以得到很好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空地多到“把你吓趴下”

听到政府打算“向远东居民免费分配土地”的消息,《环球时报》记者的俄罗斯朋友伊万27日在电话另一端感慨:“远东开发终于有眉目了。”伊万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讲授国际关系,对俄中关系了如指掌。他在电话里对记者大声嚷嚷:“俄罗斯地广人稀的状况估计完全出乎你们中国人的想像。俄罗斯到底有多少土地等待开发?虽然我说不出具体数字,但你可以转告你的中国朋友,这个数字肯定大到足以吓倒他们。对,会把他们吓趴下。”

这个“能把人吓趴下”的数字从俄罗斯媒体的报道中可窥一斑。据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目前俄罗斯全国的农业用地总面积约1.68亿公顷,其中1/4的耕地处于闲置状态。俄罗斯人口主要集中在其领土的欧洲部分,75%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大片未开发和被荒置的土地多集中在西伯利亚和远东。闻一说,俄罗斯土地最多的地区在西伯利亚一带,600万平方公里土地,但每平方公里只有116人,是真正意义的地广人稀。俄远东发展部部长加卢什卡26日对俄罗斯《生意人报》说,现在远东地区总人口为600万人,约占俄全国人口的5%,却拥有全国36%的土地。其中国有土地面积达6.14亿公顷,大量土地处于荒芜状态,这是一种严重浪费。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长年在俄罗斯学习和工作,对俄罗斯土地的博大与荒芜有着亲身体会。当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经过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时,两侧长时间看不到道路、耕地和村庄。车窗外缓缓移动的通常是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或从未开垦的处女地,完全看不到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的影响。近20年来,在全球城市化浪潮的影响下,一些在苏联时期曾经一度繁荣兴旺的村庄如今已经人去村空,满目荒凉。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肥沃的黑土地就那样安静地闲置在那里,一草一木弥漫着原始林地的味道。若没有偶尔闪现的养蜂人,它们仿佛早已与人类文明隔绝,或被21世纪忘掉。

俄罗斯也并非完全漠视大量空旷土地可能蕴含的资源。1906年至1913年,俄国政府曾大规模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举措之一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同时进行以俄罗斯民族为主的人口大量东移。沙俄时期斯托雷平担任总理后,开始在当地实施土地改革。政府加大对前往这一地区移民的投资力度,为迁徙者提供各种优惠待遇。这一措施实施后3年,西伯利亚移民人数即超过 150 万人。移民运动的空前高涨有效缓解了西伯利亚劳动力匮乏的状况。在实施土地改革以后,昔日的荒野变为国内主要农牧业基地。

俄罗斯《生意人报》26日也提起这段“俄罗斯历史上曾经成功的土地改革”,称这一经验让西伯利亚地区经济和社会得到飞跃式发展。近年来,该地区的居民数量增加153%,300万农民种植政府提供的土地,当地的畜牧业发展步伐甚至超过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该报说,现在俄罗斯希望这一经验在远东再次取得成功。

俄新土地改革能否成功

今年3月1日,俄罗斯大规模修订后的土地法将开始生效。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说,专家将之称为“新土地改革”,实际上,这是俄罗斯最终决定采用某些办法来处理国家、地区以及地方自治机构的大量荒野空地。据估计,新规将令公民获得土地以满足建设花园别墅等需求更容易。该报道称,重要的是,最好不要像“藏品” 一样空置土地。

不过与这种调动个人积极性解决土地荒置问题相比,开发远东显然更具规模。大概6年前,俄罗斯曾积极策划远东开发,政府专门为此设立“远东开发部”。但不知到底出于何种原因,远东开发计划后来一直处于冷冻状态,并没有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对于远东开发方案停摆的原因,俄政府一直没有明确说法。外界的猜测则五花八门。一种说法是在乌克兰危机发生前,俄罗斯的发展方向是面向欧洲,因此不急于开启东部开发计划。另一种说法则是俄政府担心“钱多人多的中国对远东的影响力过大”。这其实是俄罗斯的“中国通”们向政府献计献策的直接后果。在《环球时报》记者参加的一些俄中合作研讨会上,俄方的中国问题专家总是“习惯性地”担忧“引进中国投资的危险性”。

闻一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苏联在赫鲁晓夫时期也曾在远东地区垦荒,但没有成功。因为这里土地太过辽阔,交通不发达,而且气候条件恶劣。远东地区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方式与欧洲地区差距很大,生活在欧洲地区的人并不愿意为了一点土地去远东生活。

眼下,这些阻碍土地开发成功的因素依然存在。一名长期在俄罗斯学习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俄罗斯人而言,土地原本就是不太值钱的东西,俄罗斯人对这样的新礼物未必买账。前不久俄联邦一个州曾以每公顷土地几十甚至十几美元的租价吸引投资者。可以看出,眼下俄政府积极讨论远东开发是情势所迫。在经济危机日渐恶化的背景下,俄政府不得不把国家发展战略从欧洲转向亚太,开始认真考虑远东开发。这是远东地区重启开发进程的核心推力。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说,俄罗斯地区发展国际中心副主任斯托利亚洛夫认为,这些荒地应该进入到经济流通中。这样不仅可以为俄罗斯供应农产品,还可以向世界其他国家出口,因为这些土地都非常肥沃。俄社会经济项目研究所主任斯米尔诺夫说,现在国家从这些土地上什么也得不到。开发后经营者将向国家交税,然后建房,这样又有了不动产税等。“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个只赢不输的想法”。俄罗斯卫星新闻网称,专家们认为,即便当地人口状况得不到改善,也能给当地预算带来益处。

“中国人不能只赚到种地钱”

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援引俄经济学家涅科拉索娃的话说,现在中国对俄远东地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中国在阿穆尔州、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和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建立了34个中国特区,投资达30亿美元,超过莫斯科10亿美元的投资。目前这一地区有数十万公顷土地租给中国和韩国的企业家。

黑龙江对俄农业产业协会会长李德民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俄罗斯开放远东地区,除中国和韩国之外,日本、美国、新西兰等国都已经进入。此前有报道称,去年11月朝鲜领导人金正恩特使崔龙海曾专门访问俄远东地区,希望加强与该地区的农业合作。朝鲜计划租用远东10万至15万公顷的农业用地。

李德民对《环球时报》记者说,韩国和日本在远东的发展步步为营,非常扎实。韩国对远东地区的开发是协会组织,国家资金进行支持,实力非常强大。而日本则在精细农业上优势明显。他说,“我担心到最后中国只挣到种地的钱,而整个链条上游的钱全部给了韩日,中国企业沦为二等公民。所以中国企业参与远东开发时,一定要了解俄罗斯当地的法律和相关规定,各级政府也要头脑清醒,有统一的规划和秩序,不能一窝蜂全上,从而错失这轮机会”。

长期在俄罗斯学习的中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对中国投资者而言,参加远东开发是不错的选项,但中国投资者也应看到,远东地区是高寒冻土地带,气候条件恶劣,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相对较少。此外,当地公路建设和维护成本都很高,矿产和能源开发成本也相对过大。更重要的是,俄政府方针政策的稳定性并不太高,官员的政治意志常常是影响投资开发的晴雨表。因此,对相关法律问题及当地政府环保政策方面的功课必须事先做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