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亚洲周刊:不排除08年前中国台湾军事冲突可能★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02)★朝鲜特种部队1996年渗透行动揭密★
http://junshi.chinabbs.com/bbs/00/308138.html
(03)★媒体透露我军两栖装甲团换装后出现的问题★
http://mil1.jschina.com.cn/zjw/2006/2-16/20353.html
(04)★解放军2006年全面启动非现役公勤人员制度★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05)★美四航母齐聚太平洋军演 规模为越战后之最★
http://news.phoenixtv.com/
(06)★香港军事专家: 美军演有“用压力维持台海和平”意味★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227769&typeid=14
(07)★ 想拉印度搞联合军演日本自卫队三巨头密集访印★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6-02/18/content_1318016.htm
(08)★美太平洋军演 邀北京参加 ★
http://bbs.milchina.com/htm_data/2/0602/18278.html
(01)★亚洲周刊:不排除08年前中国台湾军事冲突可能★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转贴][编辑] 2006-02-15: 猎讯军情网讯:中新网2月13日电南方朔在最新一期香港《亚洲周刊》上撰文称,陈水扁新年伊始宣示“急独”立场,是恶兆的前奏,而非意外插曲,背后是美日鹰派不愿见到两岸和解。“台独”向军事化方向移动,不能排除陈水扁于二零零八年之前在两岸制造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文章说,从阳历新年到农历过年这个两“年”之间,台湾海峡上空的阴霾在剎那间突然转浓转低,它不但压迫着两岸人民过年的欢乐心情,也让全球华人的春节都难以尽畅。
因为,就在这个两“年”之间,台湾的陈水扁正加速将他那“急独”的本色尽现无遗,而除了已无所顾忌的宣示出“急独”的立场外,陈水扁还进一步企图加速往“台独军事化”的方向移动。这是恶兆的前奏,而绝非纯属意外的插曲。在二零零八年之前,我们已不能排除陈水扁在两岸制造出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陈水扁加速往“急独”的方向移动,关键当然在于去年底“三合一”地方选举的大败,于是,陈水扁在紧接下来的元旦谈话里,即提出两岸经贸政策将以“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来取代过去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这虽然只是字词的挪动,但两岸的紧缩态度已昭然在目。此外,他也将“公投制宪”再度提出,他那“急独”的立场又再次出台。
而就在他的这些宣示受到各方一致指责之际,到了春节谈话时,他又进一步提出“废国统会和国统纲领”,“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以及“制宪”之论。这些话当然是重磅炸弹,因为这等于他再也不掩饰那种“急独”的立场,而就在他的这些论调搞得人们哗然之际,他又提出所谓“信仰论”,声称“有了信仰就不再恐惧,就有了力量”,他将凭此而“带领台湾走自己的路”。文章称,由陈水扁这一连串的谈话,一个再也不可能回头的“台独政府”可以说已在台湾正式诞生了。
“急独”论镇住党内批判
文章认为,陈水扁会在此刻无所回头地将他“急独”的立场表露无遗,从狭义的台湾岛内政治角度来看,民进党在“三合一”选举里大败,陈水扁政府的贪渎无能造成民心尽丧,当然是主因,因而败选后,民进党内遂一片“批扁”之声,在这种情况下,他立即宣示出“急独”的立场,等于是披上了万能铠甲,可以抵挡住内部所有批判的声浪,这由他“急独”之论一出,民进党内部立即全体噤若寒蝉,已证明这招确实有效。
但尽管从台湾岛内政治的变化可以部分地解释他往“急独”方向移动,但这种“策略性的解释”并不能解释全部,因为,陈水扁的往“急独”加速移动,这固然是策略,同时更是本质。就在陈水扁宣布“急独”立场的同时,台湾的“国防部”已在部署二零零六年上半年将举办的年度“汉光廿二号军演”。而军演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仿真一旦海峡两岸出现战争,美军就要立即驰援,当然日本军队将彻底动员。由民进党政府的这种安排,已可看出“急独”已不只是为了应付岛内政治困局而端出来的策略,而是要为美日介入下的“台独战争”预做准备。
文章说,在这个时候,我们可能有必要把眼睛离开台湾,而从更大视野来看美日鹰派最近一年多以来的发展了。
对美国内政构造略知一二的人,都当知道美国除了正常的国家机器外,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庞大的隐形帝国,那就是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在任满离职演说里所提到的“军产复合体”,它乃是美国鹰派的核心架构,甚至历任总统都不足以驾驭,只能调整鹰鸽之间的快慢。由于鹰派需要敌人来作为它的营养,因而寻找敌人遂成了它最重要的任务。布什总统第一任就职才三个月,白宫最高会议即通过一份长达十余页的建军计划,其假想敌即是中国,内容有强化航母战斗群、发展小型核武等。这项计划当时曾被《纽约时报》得悉,摘要刊布。后来九一一事件爆发,更新的敌人业已出现,该案遂被暂时搁置。
韩国“脱美”台湾成“前线”
只是,从二零零四年底开始,这种情况已出现微妙的变化。首先是韩国由前总统金大中到现总统卢武铉,都以追求国家自主目标为新的方针,因而在国家策略上“脱美”,卢武铉甚至说过“朝鲜半岛紧张,是美国人的利益,不是朝鲜半岛人民的利益”之论。韩国在二零零五年删减军费分摊额百分之九,驻韩美军已由三万八千人减为三万二千五百人。最近美国在朝核问题上日益强硬,卢武铉也公开喊话,要美国勿逼朝鲜太甚,也不要丑化朝鲜贩毒和制造假美钞,否则韩国就会和美国“翻脸”。韩国的“脱美”几乎已成定局。
韩国的变化,对日本鹰派来说,这意谓着当韩国不再当“前线”,日本自己就要成为“前线”,这当然不是他们愿意的事,如何在东北亚边缘寻找新的“前线”,遂成了美日鹰派的目标,而台湾也就在这样的战略思维下“中选”。
而除了韩国“脱美”所造成的影响外,两岸形势的变化也是主因。因“反分裂法”已明显地挤压掉美国鹰派“明统暗独”的两手空间,于是二零零五年二月美日安保“二加二会议”,即美日双方的外交及国防部长会议,遂公开宣布台湾纳入安保关切范围。及至二零零五年五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前往大陆访问,两岸和解出现新的契机,这时候美日鹰派就更紧张了,因而二零零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双方“二加二会议在华府举行,决定正式将“防卫同盟”升高为“共同作战同盟”。
这次“二加二会议”主要内容有美国在日本部署XBand新型监视雷达,提供日本爱国者三型及海基标准三型飞弹;在关岛追加战略轰炸机和核子潜舰。而更重要的,乃是美国将把目前位于华盛顿的陆军司令部迁移到日本座间基地,改组为美日联合作战司令部。而除了这些立即性的动作外,未来三年美国尚将在环太平洋地区建飞弹网;并将在五年内大举造舰,目标是十五年内战舰由现行二百八十一艘增至三百一十三艘。而根据稍早《纽约时报》披露,美国负责制造小型核武用来对付中国的一百多个专家,已于二零零四年低调秘密就位。根据目前的时程,二零零五年内,美国在日本的飞弹防御网已开始布建,二零零六年完成。二零零八年美国核子动力航母将进入日本横须贺基地。
因此,这已是当今世界的铁律,当两岸日益和解,对美国而言,它就少了见缝插针的机会,以及借着挑动战争而维系其军事霸权的地位;而对日本鹰派而言,当两岸越和解,则没有其它角色扮演“前线”,它的鹰派就会失去影响力。美日鹰派在去年五月连战、宋楚瑜相继访问大陆后,认为将失去自己的角色,因而把“中国威胁论”的调子越唱越高,也只有在这样的脉络下始有可能理解。
也正因此,陈水扁此刻公然摊开他“急独”的底牌,不能只从台湾岛内政治的角度来解释,而应视为美日鹰派暗中鼓励所致,让台湾有一个主张“台独”的“政权”,最符合美日鹰派介入中国内政的企图和利益。从这样的角度而言,目前台湾的在野党都普遍认为,“三合一”选举民进党大败,显示出民进党气数已尽;二零零八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在“总统大选”时必然胜券在握,这其实是太过早熟的一厢情愿之乐观。
两颗子弹已有先例
文章称,国民党在选举大胜后,日本媒体一面倒地称马英九为“亲中派”,甚至美国也有许多媒体称之为pro-china,在他们的眼中只有视中国为敌,才符合他们期待与利益的心态已表露无遗。这也意谓着美日鹰派为了让台湾“台独”“政权”继续维持,俾制止两岸在政治上和解,在未来两年多里,不知道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由于“两颗子弹”这种事已有了先例,不可能再有效。靠着两岸军事冲突,让“台独”政权存续的可能性遂更加值得关注了。至于两岸冲突造成双方人民和经济的受害,那可不是他们的事,届时说不定还可能以“人道”为名做更大的介入。
因此,文章认为,陈水扁的走向“急独”,以及进一步的“台独军事化”已不容轻估。过去长期以来,台湾美国明暗两手策略下,始终与美国维持一定的军事关系。最近这种关系已在默默中快速升级。台湾不但已派员参与美军在蒙古的电讯窃听,尚有许多其它间谍情报活动,此外,台湾军事演习的“联合战区潜层模拟导航”,也直接得自美国,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日本自卫队挂上钩。一旦今年的“汉光廿二号军演”正式以美军驰援为目标,这等于是美日安保正式显示它“挺独”的军事态度。可以预料到台海风云也必将因此而更加汹涌。
而我们都知道,美国鹰派固然有其图谋,但美国元首仍有其调控之权。近年来的美国“中国政策”即长期处于鹰鸽纠缠的状态之下。由于目前美国在反恐问题上仍需中国的合作,这都使得美国鹰派尽管做尽一切暗中之事,但美国元首仍必须适当调控。陈水扁在二零零二年宣称“一边一国”,虽然招致白宫不满,但仍在唬弄中混过,到了二零零三年陈水扁搞“公投”,结果是布什晤见温家宝时,对陈水扁做了公开的训斥。而这次陈水扁公开“急独”的立场,这或许符合美日鹰派的利益,但未必符合美国当今的整体利益,因而在陈水扁表明态度后,美国白宫已陆续公开指责“试图改变台海现状”等。而根据美国内幕权威刊物《尼尔逊报道》,布什也显然甚为恼火,说了“他又来了”这样的重话。
但非独反独人士切莫因为布什的重话即觉得欣慰。布什的动怒并不是本质性的,而只是阶段性的一时间上的反对,只要美国鹰派企图永远制造两岸敌对,反对两岸和解态度不变,“急独”如陈水扁者,就永远有在这种暧昧空间里肆意操弄的机会。他玩弄这种“急独”的态度已不是第一次了,而且肯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当他永远有美国鹰派为终极的靠山,永远不必为所说的话付出代价,他的嘴又怎么可能停得下来?纵使今年四月胡锦涛访问华府,晤见布什,布什又再把陈水扁训斥一顿,陈水扁不是还可以用“布什的话是说给胡锦涛听的,不是说给台湾听的”来蒙混过关吗?
反独非独力量应团结
也正因此,在这个陈水扁已公开“急独”立场,并与美日鹰派共同走“台独军事化”的此刻,台湾的在野党,以及反独非独人士,已需要有更大的作为了。若在野党不作为,而任由急“独”派掌握台湾命运,则两岸兵燹之灾就难免会像咀咒般降临。▲
(02)★朝鲜特种部队1996年渗透行动揭密★
http://junshi.chinabbs.com/bbs/00/308138.html
2006-02-13 来自搜狐社区->文学天地->精彩网摘
1996年9月,朝鲜特种部队渗透至韩国东海岸江陵市附近,以搜集韩国的情报,由于渗透用的潜艇搁浅,26名朝鲜人被迫弃艇,并从附近的海滩冲入附近山林中隐藏。韩国陆军和警察随即对他们展开时长两个多月的追捕,26名朝鲜人中仅有2人生存,而韩国方面有16人丧生(包括军人和百姓),27人受伤。朝鲜的此次渗透行动虽以失败而告终,但却给外界提供机会,使人们得以一见朝鲜特种部队的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
背景资料
朝鲜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特种部队,目前,朝鲜特种部队有10万人,约占现役部队人数的10%。特种部队担负的任务包括占领或破坏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C3I)节点,空港和海港,后勤基地,交通线和主要地形。特种部队还执行奇袭、目标定位、暗杀和情报搜集等任务。
朝鲜特种部队25个旅和5个侦察营组成,这些特种部队归属总参谋部。如果细细划分,则分属轻步兵训练指导局、侦察局、陆军军和师,以及朝鲜人民海军指挥。
1996年渗透至江陵的这些特种部队隶属于侦察局。侦察局是朝鲜特种部队中的精英,它包括5个侦察营,计2500人;3个狙击兵旅,计10500人。
朝鲜特种部队士兵是朝鲜人民军部队中受过最佳训练的人员,他们进行严格、真实的训练,并多次为朝鲜执行现实任务。例如1968年,朝鲜派遣31人特种部队暗杀小组,企图行刺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其中28人在青瓦台附近死于枪战,一人被俘,剩下两人逃回朝鲜。据称,逃回朝鲜的两人中一人中枪肚破肠流,竟然用手按住伤口走完全程。1983年,朝鲜8名特种部队人员潜入缅甸,刺杀当时的韩总统国全斗焕,虽然对全斗焕刺杀行动失败,但这3人杀死了17名与全斗焕同行的政府官员。
这些朝鲜特种部队人员特点是:他们是动机明确、训练优良、纪律严明和专心致志的战士;受到良好教育、政治背景可靠;意识形态上忠贞于朝鲜领导集团;在参加特种部队前在作战单位工作4至7年;体格健壮、不断接受体能和武术训练;绝不投降,直至战死;宁可选择自杀也不投降,自杀的方式包括互相枪击至死或自己引爆手榴弹。
行动过程
此次行动并不是朝鲜第一次在江陵附近实施海上渗透行动,据称,在此前一年的1995年9月15日,朝鲜特种部队在江陵附近进行渗透行动。以下就是此次行动失败的渗透全过程。
行动准备。1996年9月13日,侦察局海军部第22中队第2组的第1侦察潜艇指挥员钟勇久上尉、潜艇全体工作人员和侦察局特种部队人员召开了最后一次任务会议。在最后会议之前,潜艇全体工作人员和特种部队人员举行了五次训练演习,其中两次是在“实战环境下”进行的。所有参加任务的人员都写下效忠誓言,作出保证只有在“完成金正日将军下达的任务”后才能返回。侦察局局长金泰植中将命令渗透小组成员“以极大的勇气完成任务”。
具体任务。26名渗透人员中有21名是潜艇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侦察局海军部主任金东源上校和副主任,有2名侦察小组护卫人员。余下3名人员是特种部队侦察小组。特种部队侦察小组的任务是搜集江陵附近军事设施的情报,而潜艇工作人员的任务是对海滩和附近的设施进行拍照。
这对这些特种部队来说并不是一项新的任务,因为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在20世纪70年代就称要把驻韩美军在韩国的军事行动处于他的军事侦察部队的监视之下。
行动开始。9月14日5时,第1侦察潜艇离开东海岸的退潮基地。朝鲜装备着经特殊改装的325吨的“鲨鱼”级沿海潜艇执行渗透任务。该潜艇长32.5米,宽3.7米,下潜时最大行使速度12节。9月15日19时30分,潜艇抵达江陵市附近离韩国海岸线约8公里处的海域。江陵位于汉城以东140公里,在军事分界线以南约150公里。潜艇慢慢向海岸靠近,并在离海岸线约300至400米处海域停下来。
朝鲜特种部队小型快速突击艇
渗透。3人特种部队侦察小组和两名护卫人员戴着轻潜呼吸器离开了潜艇,向岸边游去。约21时,他们抵达了海岸。特种部队人员藏起呼吸设备,而两名护卫人员返回潜艇。潜艇然后返回国际水域。9月16日,潜艇返回韩国水域回撤特种部队侦察小组。由于回撤行动未成功,潜艇再次返回国际水域。
9月17日,潜艇再次进入韩国水域,第二次尝试回撤小组成员。约21时,潜艇搁浅,最后停靠在离安宁海滩(位于江陵以南5公里)20米处。潜艇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各种努力,但未取得成功,并且潜艇因为搁浅而导致毁坏,并卡在海底。钟勇久上尉命令全体工作人员弃艇。他们在潜艇上放了一把火试图销毁艇上的装备。23时50分,26名朝鲜人带着所能携带的武器和装备上了海滩。
任务放弃。9月18日约1时,韩国一名出租车司机看到一群人在江陵沿海高速公路附近围成一团,他还看到海滩附近的海上有一个大的物体。他对此感到怀疑,并且报告了韩国当局。很快,韩国陆军和警察得到警报,赶往该地,并且开始进行封锁和搜索朝鲜渗透人员。朝鲜人很快分成几个小组,冲向内陆山林。
约5时,韩国参联会主席金东镇命令在整个江原道及附近地区实施“珍岛狗1”警戒。韩国陆军最后动员了约4万人,并出动直升机和军犬支援对渗透人员的追捕行动。反渗透行动覆盖区域的半径为50公里,由韩国平民、士兵和警察层层包围。韩国陆军同样对该地区实施宵禁。天亮时,韩国海军一支特种部队登上潜艇,发现里面有一挺捷克造机枪,一把AK-47步枪,约250发子弹和其它物品。
逃避。9月18日约11时10分,韩国士兵发现两名武装的朝鲜人正在逃亡,这两人先前碰到两名韩国农民,他们将韩国农民打倒在地后跑掉了。这些农民随后向警察报告了此事,韩国士兵很快对他们展开追击。
审讯俘虏。9月18日约16时30分,潜艇舵手李光素被发现位于一个农民的庄稼地附近,当地一位居民向警察打电话报告了此事。韩国陆军随后俘虏了李光素。据称,韩国审讯人员向他提供了四小杯由稻米酿成的烧酒。当喝完烧酒后,李开始放松下来并且讲话。他最初撒了谎,称潜艇在离开元山港不久后就失去动力,随后漂流到韩国水域。他称艇上只有20个,但是后来承认有26人。他随后告诉韩国审讯人员,潜艇的任务是搜集位于江陵附近韩国海、空军基地的情报。
后来,韩国将朝鲜侦察局的李光素中尉带到在汉城。在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光素称他们不是在训练而是执行一场侦察任务,这项任务是为一场大型战争做准备。他还称在潜艇上还有一位侦察局海军部的一名上校。
李光素还称,他从他的同志那里听到11名渗透者被同志枪杀,这是因为他们不够强壮,可能会被俘。他说,他们被告之为避免被俘必须自杀。
自杀。有11名朝鲜人转移至离潜艇搁浅处西南8公里的一座330米高的小山上。9月18日约17时,韩国士兵到达这座山顶空地上,发现只有11名朝鲜人的尸体。其中的10具尸体肩并肩,排列成一条直线,而另外一具尸体(海军部金东源上校)在不远处的另一边,上校的手枪还放在枪套里。这些身亡的朝鲜人都穿便装和白网球鞋。韩国陆军报道称,所有11名朝鲜人都是由于头部受近距离枪击而身亡。这有可能是一名或多名特种部队人员枪杀了11名同伴,也有可能是其中一名人员射杀了他的同志后自杀。死者包括潜艇指挥官、一些成员、侦察局海军部正、副主任。
冲向北方。此时剩余的朝鲜人员没有投降的意图,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杀出血路向北通过军事分界线返回祖国。从9月19日至30日,有11名朝鲜人死于与韩国陆军的交火中。大约每一周的时间里,韩国电视台就会播出最新交火结果,韩国士兵带着沾满鲜血的白被单和几具凑合使用的木棺材从树林中走出来,里面放着朝鲜渗透人员的尸体。
9月19日,韩国士兵在3次分别的交火中枪杀了7名朝鲜渗透人员,其中有3名身穿件牛仔裤,白衬衣,普通上衣和球鞋,他们于10时被枪杀在江陵以南一座山上。14时,韩国人发现另外三名渗透人员,随后双方交火,一名在交火中丧生,两名因为受伤而身亡。16时,在一场交火中,1名朝鲜渗透人员中枪身亡,但他打伤了一名韩国士兵。
9月22时21时,有两名朝鲜渗透人员在交火中丧生,从9月23日至30日,另外两名渗透人员在一场交火中丧生。9月22日,韩国海军将“鲨鱼”级潜艇拖至通河港,他们对潜艇展开了全面的检查。
政治交锋。1996年9月20日,时任总统的金泳三称,这是一次武装挑衅,而不只是简单重复过去间谍人员的渗透活动。金泳三宣称任何针对韩国的进一步挑衅将可能会引发一场真正可能的战争。
而朝鲜回应称,据人民军武装部队目前所知,潜艇是遇到动力故障而漂流至南方,而潜艇人员没有办法只好登上韩国领土,这可能导致武装冲突。
1996年10月1日,韩国一名外交官崔度昆在俄国海参崴被暗杀,他的死亡是朝鲜威胁要对韩国枪杀朝鲜渗透人员实施报复后不久,并且在这名外交官的尸体里还发现一种毒药,这种毒药与朝鲜渗透人员所携带的毒药是同一种类的。
据韩国中央日报10月中旬称,如果朝鲜进一步挑衅,韩国政府就会选择了朝鲜的战略目标以进行可能的打击。
继续追踪。从10月至11月5日,韩国陆军一直在追踪3名剩余的渗透人员,他们正向北方的军事分界线前进。这三名人员有可能是其中两人为一组,另外一人单独行动。11月5日,两名朝鲜渗透人员死于一次交火中,一位韩国人在此之前发现他们正穿过高速公路,他立即报告了警察。韩国陆军在军事分界线以南约20公里,江陵以北约100公里的江原道仁杰附近,追上了这两名渗透人员。约22时30分,朝鲜人发现了韩国士兵靠近了黄罗山,于是开枪射击。在韩国士兵最后枪杀这两人时共进行了三次交火,他们共枪杀3名韩国士兵,并重伤14人。这两名渗透人员在是他们潜艇搁浅后50天后才被枪杀身亡。这两人身穿韩国军装,他们的武器包括有16步枪、手枪和手榴弹。韩国士兵同样在他们身上找到三本笔记,其中一本中画有他们49天逃亡时的路线草图,另外一本是日记,描述了渗透任务和潜艇如何搁浅。这本日记对他们的逃亡描述如下:炸毁潜艇,上岸后分散行动;9月21日枪杀一名敌人,向南转移;10月4日过Chinkogae关口;10月8日14时20分对三位韩国居民实施惩戒;10月16**过公路时被一个民用车辆发现。经过一座水库;10月19日抵达Yangku大桥,到处都是搜索人员,在一处老房子里找东西吃;10月22日,遇到并杀死一名韩军司机;10月23日,经过一座桥;10月23日,经过Hankyeryong关口,在一处农庄休息;穿过一条军用公路,在一处俯瞰仁杰市。而单独行动的一名渗透人员返回朝鲜。
此次渗透行动的结果是在26名朝鲜渗透人员中,1名被俘、11名自杀,13名在与韩国陆军的交火中丧生,1个返回朝鲜。韩国追捕渗透人员的行动从9月18日开始,至11月5日韩国士兵枪杀最后两名渗透者而告终,共持续49天。
12月29日,朝鲜正式发布了一份官方的道歉书:朝鲜外务省发言人获得授权,对1996年9月在江陵沿海水域的潜艇事件深表遗憾。朝鲜将做出努力,确保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并将与其它各方合作寻求朝鲜半岛的永久和平和稳定。12月30日,韩国政府在板门店向朝鲜交付了渗透人员的骨灰。
事件调查。韩国军方对朝鲜人渗透至海岸线事件展开了调查。韩国联合参谋部发布报告,对20名军官和士兵以玩忽职守罪名作出惩罚。该报告指出陆军和海军在发现潜艇渗透方面存在问题,并且军队对渗透事件缺乏足够的快速反应。调查同样导致韩国一名中将和少将撤职。
惟一被俘的李光素仍呆在韩国,成为韩国海军的一名教官。
结论
朝鲜潜艇的渗透是一次例行的间谍任务,但此次变成了一场灾难。此次事件表明了朝鲜一直在准备战争,并且他们的长期的目标是通过政治或武力实现半岛的统一。
1996年的渗透事件表明朝鲜的特种部队和士兵是坚韧不拨、训练有素、忠于职守的,他们将成为战场上最专心致志的战士。朝鲜的特种部队受过真实的训练。他们在战斗中不会投降,给敌人带来严重的灾难。任何与朝鲜敌对的国家,应该注意朝鲜这种非对称战略中的关键因素,因为在战时,朝鲜可能试图渗透数万名特种部队至敌战区,从而尽可能导致死亡和引发恐慌。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作战部队还是支援部队,应该时刻做好准备,警惕这种威胁。▲
(03)★媒体透露我军两栖装甲团换装后出现的问题★
http://mil1.jschina.com.cn/zjw/2006/2-16/20353.html
WWW.MILCHINA.COM 2006-2-16: 隆冬时节,某红军团战术模拟训练场上,铁甲怒吼,炮声隆隆;指挥所内,鼠标轻轻一点:“训练计划、文电通知、各类工作要素齐全,红蓝对抗、武器试射、基地化演练场一场
多用,课目转换、成绩评估、组训质量节节监控……”这是该团在去年考核场惨败后痛下“决不能再重复‘昨天的故事’”的决心,经过运用科学观念和科学技能指导训练,实现了新型装备转化为战斗力所显现出来的新景象。
去年年初,该团陆续更换了新型装甲装备,面临着训练没有现成模式可走、教案编写难等诸多问题时,未能及时着眼实战需求和新装备性能特点改革指挥及训练等方法。结果,在一次考核场上,号称“装甲通”的丁参谋长,在陆上驾驶装甲车如入无人之境,在新科目“水上作业”的考核中,一到浪涌中就“玩不转”了;在集团军内堪称“神炮手”的八连班长张良,考核时只准使用自动操作系统,结果拨拉不开,一塌糊涂;更为刺痛全团官兵心的是,一辆水陆两栖新装甲车在海上考核时,突然停止运动,拖上岸后送到修理所,几名技师折腾半天也找不出故障,请来的厂家技术人员却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排除了故障。临走时,他们抛下一句话:这么大一个团,这点小问题竟然找不出一名技师来修理?
一句简简单单的话,在刺痛后更是警醒。一场考核就像催征的战鼓,激起全团官兵立足新装备形成战斗力的激情。团谢政委在动员官兵时说:“光有决心和热情还不够,关键要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决不能再重复‘昨天的故事’。”
他们首先请来了某炮兵学院、某陆军学院和地方高校的专家教授,向全团官兵介绍新军事变革的内容和发展趋势、新装备武器性能等问题,官兵对新装备看得更清,对存在的问题思考得更深。
他们在某陆军学院的协助下,成功开发了涵盖机关各部在内的“部(分)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共享。在教学训练手段上进行创新,以网络训练室、模拟演兵场、野外战术场地为主要训练场所;增设新装备使用、野战地域网络指挥等课题训练研究;实行电化教学和网络化教学,实现教学的形象化、实装化和模拟化,从而使得训练由静态训练向动态训练转变,由室内训练向室外训练转变,切实使训练内容与实践需要紧密衔接。后经考核,该团94.7%%的干部对军事高科技理论烂熟于心,87.3%%的干部和士兵骨干能操作使用两种以上的新武器装备。
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在团党委的带领下,全团上下积极投入到“学习科学知识,争当训练尖兵”的活动中,告别“昨天的故事”,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2005年年底又捧回来军区“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的奖状,这个团的军营又开始沸腾了。▲
(04)★解放军2006年全面启动非现役公勤人员制度★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新华网北京2月15日电(赫英全 李宣良)按照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的部署,解放军2006年将全面启动非现役公勤 人员制度,军级以上单位的机关和非作战部队中由士官和义务兵承担的炊事、驾驶等部分公勤岗位,将逐步使用社会聘用人员。
解放军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军队公勤人员聘用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军级以上单位的机关(不含陆军集团军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总装备部所属担负作战、试验任务的指挥所、基地等军级单位的机关)和非作战部队,按照编制员额、编配岗位和工作需要,将面向社会招聘非现役公勤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承担的岗位包括:公务员、打字员、电话员、放映员、广播员、驾驶员、修理工、护理员、炊事员等。
军队从社会招聘非现役公勤人员,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应聘者可通过军队驻地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军队人员举荐或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军队相关招聘单位将通过驻地职业介绍机构公布招聘岗位、人数、条件等。
这位负责人表示,实行非现役公勤人员制度是优化军队体制编制和组织结构、提高部队战斗力、加速建设新型现代化军队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压缩军级以上单位机关和非作战部队非作战人员的规模,解决军队体制编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它不仅可以使军队总员额有较大幅度的缩减,促进军队向“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还可把有限的军队员额更多地用于作战部队,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对军队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总后勤部主管全军非现役公勤人员聘用管理工作,各级后勤(联勤)机关人事劳动部门负责承办非现役公勤人员聘用管理的业务工作。(完)
新华网北京2月15日电(赫英全 李宣良)按照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的部署,解放军2006年将全面启动非现役公勤 人员制度,军级以上单位的机关和非作战部队中由士官和义务兵承担的炊事、驾驶等部分公勤岗位,将逐步使用社会聘用人员。
解放军总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按照《军队公勤人员聘用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军级以上单位的机关(不含陆军集团军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总装备部所属担负作战、试验任务的指挥所、基地等军级单位的机关)和非作战部队,按照编制员额、编配岗位和工作需要,将面向社会招聘非现役公勤人员。非现役公勤人员承担的岗位包括:公务员、打字员、电话员、放映员、广播员、驾驶员、修理工、护理员、炊事员等。
军队从社会招聘非现役公勤人员,将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应聘者可通过军队驻地职业介绍机构推荐、军队人员举荐或个人自荐等方式报名。军队相关招聘单位将通过驻地职业介绍机构公布招聘岗位、人数、条件等。
这位负责人表示,实行非现役公勤人员制度是优化军队体制编制和组织结构、提高部队战斗力、加速建设新型现代化军队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压缩军级以上单位机关和非作战部队非作战人员的规模,解决军队体制编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它不仅可以使军队总员额有较大幅度的缩减,促进军队向“精兵、合成、高效”的目标迈出坚实一步,还可把有限的军队员额更多地用于作战部队,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对军队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新型用人机制将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总后勤部主管全军非现役公勤人员聘用管理工作,各级后勤(联勤)机关人事劳动部门负责承办非现役公勤人员聘用管理的业务工作。(完) ▲
(05)★美四航母齐聚太平洋军演 规模为越战后之最★
http://news.phoenixtv.com/
中国日报网站2006年02月16日消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部2月14日宣布,美海军将于今夏在太平洋海区举行大规模系列军事演习,届时美海军将有多达4个航母战斗群参演,规模为越南战争以来之最。
*** 6至8月美太平洋举行大规模军演
美海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美海军上将加里•拉夫黑德在华盛顿透露,根据五角大楼的计划,美军今夏太平洋系列军演将于今年6月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具体将由三场演习组成,其中有一场将是目前最大规模的海上军演。
拉夫黑德表示,美军将有四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参加上述军演,这将是近10年来,美海军首次同时出动四个航母战斗群参加单个军演。他透露,美海军这一不寻常的举措体现了五角大楼2月6日《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提到的重要指导性意见。
根据五角大楼的计划,在这三场具体军演中,有两场将在西太平洋海区举行,届时可能只有美军部队参演;第三场军演则是一场大规模的“多国军演”,包括澳大利亚、智利、日本、韩国和秘鲁在内的至少8个太平洋周边国家都将派出战舰,参加这场在夏威夷群岛附近举行的军演。
拉夫黑德14日在出席美国亚洲协会组织的论坛会议上表示,美军今夏组织的系列军演行动将有助于美国发展和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双边关系,展开多边合作,并改善美军的战备状态,让美军在未来能更灵活,更快速对敌方发起攻击。他同时表示,军演行动对于那些“希望看到我们衰败的人”而言,也将起到“遏制”作用。
拉夫黑德海军上将的发言人马特•布朗上尉也强调说,今夏美军太平洋军演将是自越南战争结束以来,美海军在太平洋海区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航母作战演习。届时除了常驻日本横须贺的“小鹰”号常规航母外,以西海岸圣迭戈为母港的“罗纳德•里根”号航母,以及更多从太平洋和大西洋舰队中抽调的航母战斗群也将加入军演。根据美军的作战编制,每个航母战斗群至少配属有3艘导弹巡洋/驱逐舰,一艘攻击核潜艇和一艘支援战舰。
布朗上尉说:“我想东海岸(大西洋)舰队的航母将会在太平洋海区活动——可能这是自越南战争以来,我们首次看到东海岸舰队的战舰在西太平洋海区活动。”他同时也提到了新出台的美军《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强调说:“正如《四年防务评估报告》所提到的那样,关注太平洋局势,和盟国一起在这一海区展开合作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认为航母是一个有效的多任务作战平台,能帮助行动部队来熟悉西太平洋海区。”
*** 美大规模海上军演意欲何为?
法新社表示,在2月刚刚公布的《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五角大楼将中国和印度俄罗斯一起,视为发展方向具有不确定性、正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大国,并指出“这三国的选择是21世纪安保环境的决定性因素”,强调美国要和其盟国一同努力,让上述国家将来不会“选择敌对道路”。此外,中国和俄罗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双边关系让华盛顿很多人开始担心,未来美国-日本-韩国的地区军事联盟将面临来自中俄的挑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美军今夏此次大规模海上军演明显具有炫耀军力,威慑潜在战略竞争对手的含义。
分析家指出,正是基于对太平洋地区局势的高度关注,《四年防务评估报告》中才会提出要将美军的战略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但由于美军在太平洋海区缺少足够的军事基地,因此五角大楼要求美军具备“远距离持续作战”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美军这次要远程召集大西洋和太平洋舰队多艘航母,千里迢迢汇集西太平洋海区联合演练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作为“远程打击能力”项目的一部分,报告希望美军在太平洋海区的主力作战舰艇数量能出现大幅增加。虽然未来美军航空母舰数量将从目前的12艘减少到11艘,但报告提出要将其中6艘以上的航母,以及美军目前70艘核潜艇中的约60%部署到太平洋海区。拉夫黑德海军上将就透露,美军“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2008年就将进驻日本横须贺,代替老化的常规航母“小鹰”号。此外,包括美海军陆战队在内的大批美军作战部队也将陆续进驻位于西太平洋的关岛基地,加强美军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陈凡)▲
(06)★香港军事专家: 美军演有“用压力维持台海和平”意味★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227769&typeid=14
中新网2月16日电: 香港军事专家马鼎盛表示,美军今夏动用4艘航空母舰在太平洋举行大规模演习,反映美国将战略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东方,并明显视中国为潜在对手,且这次军演有“用压力维持台海和平”的意味。
马鼎盛在接受香港明报访问时表示,美国国防部日前发表的4年一度国防评估报告,是向中国透露软硬兼施的“胡萝卜大炮”。胡萝卜是指如中国合作,美国会帮助中国崛起;“大炮”则指如中国不合作,美国会透过在东亚的盟军(日本,同时暗示台湾)改变东亚地区的平衡,威胁中国。
他表示,美军一方面在日本和韩国减少地面部署,另一方面却增加在太平洋的海军部署 (预备派出核动力航空母舰代替小鹰号进驻日本、增加核潜艇的数目,及加强在关岛军力等),采取的是一贯“扬长避短”策略。 ▲
(07)★ 想拉印度搞联合军演日本自卫队三巨头密集访印★
http://qnck.cyol.com/content/2006-02/18/content_1318016.htm
2006-02-18本报主笔/邱永峥: 日本自卫队与印度军方的关系出人意料地热乎了起来,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和航空自卫队最高级别的军官——参谋部的参谋长们本月和三月间密集访问印度,与印度军方“交流亲密的感情,磋商地区性事务,洽谈未来的合作”。那么,日本三军最高长官究竟为何而去?日印军事关系到底能走多远?
日高级军官访印通报“中国军情”
2月10日,《印度快报》、印度报业托拉斯等主流媒体都报道了一条这样的消息:日本海上自卫队参谋长斋藤隆悄然抵达新德里,与印度海军司令阿伦•普拉卡什上将就“感兴趣的双边军事关系问题和区域性问题进行了通报与磋商”。
日印两国最高海军长官究竟都谈了些什么呢?印度海军的一名高级官员向《印度快报》记者透露说:“日本人关注的首要问题,是深化与印度海军的合作关系。根据日本和平宪法,自卫队不得与除美军之外的其它武装力量举行联合军演,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在最想要的,就是与印度探讨如何绕过和平宪法的约束,与印度海军和美国海军在日本海或者阿拉伯海举行联合演习。”斋藤隆此行可谓是趁热打铁,因为去年10月普拉卡什上将访问东京期间,日本海上自卫队就成功地说服印度同行,统一在第150联合反恐特遣队旗下的日印两国军舰,应该在海湾水域加强反恐协作。
除此之外,双方还谈了些啥呢?双方的海军官方都不愿意透露只言片语,但印度报业托拉斯援引印度海军高层和日本驻印度外交官的消息渠道说,斋藤隆还向印度同行通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具体包括“美军长驻亚洲的重要意义;美军对亚洲安全与稳定的贡献;中国的军力发展;朝鲜半岛的安全形势”等。
继斋藤隆之后,日本陆上自卫队上将先崎一紧接着将于3月到访印度,而航空自卫队参谋长吉田也将于4月中旬访问新德里。
印度媒体报道称,日本自卫队三大巨头的到访,象征着去年4月29日小泉首相与印度总理共同签署的“互信安全对话”计划正式启动。加上印度国防部长将于今年4月访问东京,而印度总理又很可能于今年六七月间出访日本。对此,印度海军的一名高官表示:“在经过了好几十年的日印关系冷却之后,印美的战略框架促成了日印之间的战略交流。”
争能源通道将“对华包围”
那么,究竟是什么动力驱使日本军方接连访问新德里呢?
《印度快报》分析说,“原动力”是确保日本的能源安全通道。日本战略和经济的最大稳定因素,就是能源通道的安全。事实上,上个月末日本外相与印度国家安全顾问会面的时候就谈及这一问题。印度扼守着日本能源运输线最重要的印度洋通道,如果没有印度的配合,那么日本能源的安全通道可能无法保障,因此,日本军方早有意与印度合作,希望能携手确保日本能源通道的安全,并且借机让其武装力量涌入印度洋。有消息说,关于这一方面的合作,有望在印度总理访问东京期间最后达成。
第二是日本一心构筑对华“包围网”。围绕着小泉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日中关系越来越严峻,尽管事务性磋商、民间和官方的交流还在维持,但不向中国妥协的首相和麻生外相的态度也反映了日外务省的对华政策。日本加强了牵制中国的力度,比如强化同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关系等等。
与此同时,日本外务省决定加强同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合作关系,麻生新年伊始就访问了印度。据说麻生3月要访问澳大利亚,将描绘出“意识到中国的影响,强调印度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民主主义友邦”的战略,言下之意是拉两国来构筑对华“包围网”。
美要促日印合作 印度会不会上套
另外,日本对印度的积极态度同样得到了美国的赞赏。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透露,去年美印举行联合空战演习的时候,美国不仅特意从驻日美军中抽出F-16战斗机参加,而且在演习前还专门邀请印度空军到三泽空军基地“熟悉”美军的F-16战斗机,其实是培养印度军人对日本的兴趣。
美国对印日关系的推动当然是为自己的安全考虑,其潜在目标就是联手“对冲”,规避中国崛起所带来的风险。“就地缘政治的角度而言,一个强大的印度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不论美国要不要帮助它。”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SAIS)南亚研究项目副主任沃尔特•安德森说,“你如果相信地区的和平稳定必须通过力量均衡来达成,那你就应该相信除了中国以外,印度或者日本在亚洲的势力增长也很重要。”
不过,有观察家认为,日本和美国的战略意图未必能实现。“印度在东亚的活动是为达成其战略自主而设计,意在防止印度被边缘化,同时也在提升它的势力和能力。印度在支持美国区域战略目的时,会权衡自己的目标。”刚刚卸任的亚太安全研究中心(隶属于太平洋美军总部)研究部主任勒美说,“在可能的遏制中国策略中,我们不指望印度会支持美国。”“印度和中国的关系虽然没有好到建立一个‘中印轴心’的地步,但是也没有坏到它想和美国建立正式联盟的程度。”勒美评论道,“印度将继续两边下注,以求从美国和中国两方继续得到好处。”
勒美还特别强调亚洲军事冲突的两大“易燃点”——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若是真的出事,他“很难想象印度会站在美国这一边”。一个例子是印度出于自身安全、能源和战略考虑而同缅甸军政府合作,这样的行为不符合美国的价值观。此外,印度虽然支持日本在亚洲扮演更大的角色,但出发点是希望亚洲能发展出多边主义机制,最终让日本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另有美国学者弗兰克尔称:新德里增进与北京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不至于表现出对美国和日本利益的强烈支持,套句印度人自己的话说,印度不应该变得过度排华以至于“走进了美日的圈套”。▲
(08)★美太平洋军演 邀北京参加 ★
http://bbs.milchina.com/htm_data/2/0602/18278.html
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拉夫海德(Gary Roughead)14日在华府表示,今年夏天美国将有四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在太平洋进行演习,他同时指出,美军希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共同演习,中国不是威胁。
他还指出,美国对于台海议题的立场是由「台湾关系法」及美中三个公报所主导。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及单方面使用武力,美国认为确保台海稳定安全是很重要的。
拉夫海德表示,今夏美军将有四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在太平洋演习,将是10年以来最多的。美国并将增加在关岛的海空军。他强调美军在太平洋保持战备及前进部署。
拉夫海德14日应邀在华府「亚洲协会」与军火商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合办的午餐会中演讲。
他在演讲时说,中国大陆经济及军事现代化快速发展,但中国并不是威胁。他说,一个国家要有能力及意图,才构成威胁。中国的意图并不太清晰。美国希望与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共同交流、运作,继续促成解放军的透明化。
拉夫海德在会后回答本报记者问题时,指出美军希望与大陆海军从事海上共同搜救等演习,美中之间并能有实际运作方面的会谈。他说,「中美军事海事谘商协议」的另一轮会议可望一两个月内举行。「中美军事海事谘商协议」机制,是海南撞机事件发生后设立的。
太平洋舰队发言人布朗(Matt Brown)在会后表示,太平洋舰队于今年6、7、8月将分别举行三次主要演习,总共有四个航空母舰战斗群参加。其中一项演习是两年一次的多国海军参与的大规模军演。
布朗引申拉夫海德关于中国意图的论点指出,美军必须与中国交流,建立两国海军之间以及水兵之间的关系,而太平洋美军高层能使用这层关系,在必要时拿起电话与对方沟通,避免冲突及解决问题。
此外,拉夫海德于会中答复他本身对美国核子动力潜舰与传统动力潜舰共同使用的看法时,指出核子动力潜舰是能力最佳的。
在答复日本记者关于美军2008年以「乔治华盛顿号」核子动力航空母舰,取代47高龄的「小鹰号」的问题时,他说美国的核动力航母是极安全而且能力极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