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岁月篇:只有丢失青春,才能换取成熟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一个人的一生中时间是有限的,机会是有限的,只能选择最快的路。--王书春
☆别为人生几何而叹惜。人类的生命,人民的活力,延续不已,与地久,与天齐。--秦兆阳
☆不追已往,维策来兹。--柳亚子
☆儿童酷好游玩,诚然不错;然而他假使不知道有“母怀”可返,游玩便成迷失,渐觉可怕。--瞿秋白
☆幼年的记忆总是新鲜的。--陈荒煤
今 日 看 点:2014-10-05▲◆★●■☆
美取消對越軍事禁售讓中國顏面失盡﹖ ★★★★
http://www.CRNTT.com
美国须知:中国具铁的意志遏颜色革命★★★★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426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并轨并非“高就低”★
http://news.stnn.cc/china/2014/1006/140968.shtml
俄罗斯四次现代化为何都走进死路★★★
http://www.guancha.cn/CanKaoXiaoXi/2014_10_06_273443.shtml
全国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万辆、吃空饷16万人★★★
http://news.sohu.com/20141006/n404874313.shtml
中纪委驻人民日报社检查6单位 防止新闻敲诈等★★
http://news.sina.com.cn/c/2014-10-05/225830950533.shtml
有麻烦找美国搞错了状况★★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361
美取消對越軍事禁售讓中國顏面失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6:中評社香港10月6日電(記者 黃蔚編譯報道)美國政府2日宣布,美方正在採取措施以部分取消已對越南實施長達30年的殺傷性武器銷售禁令。美國智庫外交政策協會3日在其網站刊登分析師加力•桑梓(Gary Sands)的評論文章稱,今年早期中方在南海有主權爭議地區架設海洋石油981的做法,不僅引發了中越衝突,更讓美國認識到在該區“捍衛”航行自由及預防小規模衝突發生的緊迫性,美國迅速反應、部份取消對越軍售禁令的做法,讓中國臉上無光。
文章編譯如下:
中國今年的強勢行動再次起到反作用:中國數個鄰國正持續提升軍事能力,並在該區及國際社會上謀求與他國之間的防衛協定。
上週四(2日),美國務院對外宣佈正在採取措施“以允許今後向越南轉讓與海上安全相關的國防用品”,這一舉動具有極大的象徵意義。在這一決定之前,美數位高階官員曾在8月接連高調訪問越南,這些官員包括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丁•登普西、美國務卿克里及美參議員麥凱恩。
中國在具有主權爭議的南海架設海洋石油981深水油氣田鑽井平台以探勘石油,越南方面聲稱該水域屬於越方專屬經濟區,兩國在五月爆發海上衝突,該事件讓越南愈發認識到提升本國海洋安全的重要性。中方動作給眾多鄰國敲響警鐘。在該鑽井平台6月16日移走之前,中越兩國船隻在海上發生嚴重對峙,越南國內爆發強烈的反華示威,並在其後失控演變成暴力攻擊。(譯者注:國務委員楊潔篪5月6日下午同越南副總理兼外長范平明通電話時強調,西沙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不存在任何爭議。)
這一衝突也讓華府認識到“捍衛”航行自由及預防重要航道上的發生小規模衝突的緊迫性。
美國國務院拒絕透露正在考慮向越南方面轉讓的武器名稱,也不給出達成軍售協議的具體時間表。美官方稱,軍售內容將會逐個逐個審議,並將只在保衛海上安全議題上出售殺傷性武器。
奧巴馬政府如此迅速地部份取消對越南武器銷售禁令的反應,讓很多人措手不及,很多分析人士認為類似決定將會在今年年底才會出台。雖然出台的時間節點暗含咄咄逼人的意味,其象徵意義豐富,因為越南大部份武器依靠的是廉價且可靠的俄羅斯系統。
越南可能會對反潛戰感興趣,但美國對越南出售的首個武器將很可能會是洛克希德P-3海上巡邏機(Lockheed Martin P-3 Orion planes),這些飛機將被波音P-8A飛機所替代。美越之間未來的軍售可能還會包括機載系統及船艦。
雖然對越軍售部份禁令的解除有些姍姍來遲,但這很可能對北京造成重大刺激。河內試圖低調處理,並稱無論美國取不取消武器禁售令,越南也會考慮從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國家購買武器,以避免激怒與越南有海洋爭端的中國。同樣的,美國官員稱希望中國不要對此有太大反應,因為軍售的重心會放在防衛系統上。
不過,雖然華府與河內外交官一再對外做保證,北京預計還是將此視為在其影響力範圍內的干涉行為。中方對近九成的南海地區聲稱主權,並極可能將華府對越解除部份軍售禁令的行動解讀為美國“移軸亞太”的又一具體動作。
英媒曝金正恩已被推翻 金正日旧部掌权★★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4/10/05/3666671.html
多维 2014-10-05: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一个月未在公共场合露面,并且罕见缺席朝鲜最高人民会议,此举十分罕见,英国媒体认为,金正恩已经不再掌控朝鲜。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3日报道报道,前朝鲜反情报官员张真晟声称,金正恩已经不再掌控朝鲜政权,现在只是一个“傀儡领袖”。
张真晟还表示,称现在掌握实权的是劳动党组织指导部(OGD),又称朝鲜正发生某种内乱。
他还说,金正恩事实上在2013年就已经被推翻了,政权由朝鲜组织指导部掌握,这个组织以前直接向金正恩的父亲金正日汇报。包括该组织在内,各派系之间就遵循是以经济为主的经济改革,还是以通过缓慢开放外贸形式来赚取外汇的经济改革的话题而陷于争论中。
张真晟还声称,这个国家很有可能濒于内战的边缘。因为一些前朝鲜官员和一些高级外交官上个月在荷兰进行的演讲所出现的分歧就能看出端倪。
金正恩被指已经沦为傀儡
另外,消息指朝鲜在上月封锁平壤,高层人员也被禁止进出。有专家认为,封锁措施只在发生政变或疑似出现政变时才采取。
据悉,目前由金正恩执政的朝鲜政府中,劳动党组织指导部已经在党、政、军全面占据了核心权力机构之位。2013年12月,朝鲜组织指导部曾一手主导张成泽死刑,在党行政部之间的权力斗争中取得完胜。朝鲜组织指导部曾向劳动党第一秘书提出建议,并成功让金正恩的妹妹金汝静坐上了组织指导部副部长的位置。
劳动党组织指导部不仅掌握了主要权利,从决策、人事等政治悬案中事无巨细地行使着权利。朝鲜专家圈内甚至传出了“组织指导部在背后操纵金正恩”的说法。一位精通朝鲜消息的人士于6月25日说到,“组织指导部以‘为确立和辅佐金正恩一人体制’为名分,在核心要职安排组织指导部的干部,从而做到掌握权力了,搭建权力集团体系”。
近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公开露面,引发外界种种猜想,一种说法可能患痛风卧病在床,另一种说法就是平壤发生军事政变,金正恩遭到软禁。朝鲜最高统帅金正恩的亲卫部队突然袭击了统帅官邸,逮捕了金正恩。
但是,韩国国际广播电台3日援引韩国政府官员的话报道,现阶段朝鲜军队没有任何特别动向,关于军事政变的猜测没有说服力。一些情报显示,朝鲜加强了平壤烽火诊疗所周围的警戒态势,意味着金正恩可能在这家朝鲜高级干部专用医院接受治疗。
朝鲜媒体报道金正恩身体不适后,一些分析师认为,这一罕见的公关举动显示金正恩依旧掌控权力。一些韩国和美国官员同样判断,金正恩领导体制运转正常。
此外,韩国统一部长官柳吉在5日也表示,朝鲜主管统一战线的高级官员金养健前一天告诉他,连续一个月没有露面的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健康“没有问题”
柳吉在补充说,从这名朝鲜劳动党中央书记、统战部长的口气看,可以“充分”认为这番话表明金正恩的健康状况没出问题。
朝鲜最高领导人从公众视线消失一段时间并非没有先例,前两年,金正恩便各有一段时间没有公开露面。但是,按照法新社的说法,金正恩喜欢在媒体上曝光,消失这么长一段时间,值得注意。
美国须知:中国具铁的意志遏颜色革命★★★★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426
2014-10-5:公共交通瘫痪、商铺关门、学校停课……香港“占领中环”非法集会自上月28日凌晨启动以来,已经持续近一个星期,对普通市民生计、生活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侧目。舆论不断揭露,美国人的影子在香港过分活跃,甚至难于排除幕后操纵之嫌。
美国的对香港的干预确实非常暴露无遗:美国神秘人员是乱港的主心骨,美国资金是乱港的经费来源。美国国务院的有关声明,毫不掩饰地为“占中者”打气。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美期间,美国国务卿克里甚至毫不客气地就香港局势发声。
克里说,美国支持香港普选,也希望港府能够尊重抗议者表达意见的权利。他说,“我们支援香港的普选根据基本法进行,我们相信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有最高程度自治的社会,能够用法治理,这对香港的稳定是最重要的。我们有很高的期望,认为香港当局会采取克制。让示威者能够和平表达他们的意见。”
对此,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很快就明确阐述了中方对有关香港事态的立场。他表示,中国政府已经非常清晰、坚定表明了我们的立场,香港事务是中国的内政,各国都应尊重中国的主权,这也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的准则。“我认为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不会允许无视法治,破坏公共秩序的非法的行为,美国是这样,香港也是这样。我们相信香港特区政府完全有能力依法来处理好当前的事态。”王毅说。
王毅与克里之词锋交集,是中美就香港问题的短兵相接。国际舆论称之为:“两国外长就此进行激烈的交锋”。据之,王毅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的时候,也毫不客气地做出了同样的表述。
王毅的这番话,很好地回应了美国官员对香港局势的质疑,也将“外国不应干预中国核心利益”的话再次清晰地摆上了台面。事实上,美国官员对香港事务发表意见或评论已经司空见惯。据统计,美国上任驻港总领事杨苏棣在其3年的任期内,最少10次公开发表对香港内部事务的不恰当评论,当中6次受到外交部特派员公署以及外交部发言人的严厉批评。而他的继任人夏千福(Clifford A. Hart)也在刚上任时就香港政改问题频晤各党派人士,说了很多不应该说的话。
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美国政府官员频繁对香港事务进行“指导”,建议香港的事情应该在什么时候做、必须怎样去做,难道不是在明显干预中国的内政事务吗?
美国人的作为,极大刺激了中国高层。北京基本判断,目前的“占中”背后,是阴谋重重的美国支持的“颜色革命”在进行中。对此,中央态度坚决,不会退让半步。
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央的毫不退缩的强硬态度,不是针对香港民众,而是针对唯恐香港不乱的美国人。香港的所谓“占中”事件,其实已经具备推翻政权、另立政府、甚至另立中央的政治意图。这与美国在其他国家与地区运作的“颜色革命”模式几乎一模一样。对此,中国绝对不会掉以轻心,绝对不会让这样的“颜色革命”在中国的任何土地上出现。美国人必须明了中国人这样的铁的意志。
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统一是中国的核心利益。香港作为中国主权、领土的一部分,理应是中国的核心利益,而它作为国际上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也对美国的经济利益带来很大的影响。美方高度介入香港事宜,只会令中国政府更加警惕防范,对香港政改有害无益,不但有违香港法治社会的精神,更危害了香港社会本应有的稳定繁荣和普罗大众的根本利益。
美中伙伴关系研究中心执行主管约翰·米勒-怀特在其书中写道,美国存在对于“伪善公正(Fairness Hypocrisy)”的考验。在涉及到他国政治的问题上,美国民众常常假定美国价值观是普世真理,而美国政府有义务或有权利干涉别国的内政和主权。那么,试问,如果中国试图干涉美国国内的政治事务,美国公民和政府官员又会作何感想?
美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一个超级大国,在对待他国内政事务上不应持有双重标准。在现在的国际社会的形势下,中美两国应该共同把握好正确的方向,不断进步,一起应对各种暗礁、险滩,而不是给对方使绊子,干涉他国内政,损害他国的核心利益。
美国过分与过度干涉香港问题,最后只能让北京痛下决心,采取让人出乎意料的手段,果断遏制香港出现“颜色革命”。对此,美国人在香港的政治利益一定会受到极大的压缩。信不信?走着瞧!来源: 中评社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并轨并非“高就低”★★★
http://news.stnn.cc/china/2014/1006/140968.shtml
2014-10-06 瞭望
星岛环球网消息:事业单位养老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悬念在于“何时改、如何改”,这是当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共识,而“走一步看一步”则是他们的普遍心态。
《瞭望》报道,“听说改革后,每月领到的钱会少一大截。如果现在‘内退’了,就能避免这种情况,也不知是真是假。”面对即将到来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湖北荆州一位54岁的高级教师最近正在考虑提前退休。
“无所谓,反正怎么改也不可能辞职,担心有什么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一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小周对改革的态度是“顺其自然”,“事业单位还是有很多人想进的。怎么改,随它去吧。”
7月1日,《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明确提出“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亦将“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列为2014年重点工作。而据《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目前一些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摸底统计工作也已悄然开始。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脚步声日益临近,公众有着怎样的期待?此前已经历过地方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人们,又有着什么样的改革感受?
风暴眼中的波澜不惊
尽管被视作事业单位改革中涉及人数最多、争议最大、难度最高的“深水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话题,却并未如外界想象那般在事业单位“圈内”激起太多浪花。
一位29岁的某中央直属事业单位员工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她所在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并没有太多人关注此番出台的《条例》,多数人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仅是“有所耳闻”。“我还年轻,距离退休还有几十年,单位年轻人多,大家考虑不了那么远。长远来看,养老金并轨是大势所趋,所以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并轨后养老金待遇会不会下降?个人、单位按什么比例缴费?要不要补缴之前的份额?”面对记者的连续发问,两年后即将从西安市属事业单位退休的一位女士语气平静。她表示自己不会提前退休,因为“未来如何改,方向尚不明确,没必要抢搭末班车。”
曾经历过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湖北宜昌一位退休人员,在担心改革后待遇下降的同时,也对此前改革的总体效果表示肯定。他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后,改制单位的退休人员全部参加了乡镇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发放与单位脱钩,纳入了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范围。“基本养老金能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在记者的采访中,很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用“波澜不惊”、“静观其变”表达了自己的心情。但无论平静或情愿与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悬念在于“何时改、如何改”,这是当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共识。“走一步看一步”,被受访者频频提及。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很快进入实质性阶段,”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表示,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一是因为它是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重要前提;二是结束基本养老保险‘双轨制’,已经得到决策者和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此情况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表达了对改革公平性的期待。“国家的标准表述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但操作时却从事业单位‘下手’,公务员没有一起改,显然有失公平。”陕西省咸阳市一位市属重点高中教师说,公务员养老保险改革停滞,会造成新的不公。
无法回避的改革之问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共有各类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人员3153万人,其中67%以上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如果说人事制度改革解决了‘人往哪去’的问题,那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回答‘钱从哪来’”,陕西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坦言,无论何种类型的事业单位都绕不开这个问题。受访专家表示,保费由谁承担,替代率几何,如何体现公平,是改革的几大难点。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温海红表示,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意味着从“财政保障”走向“社会保险”,退休金将从过去财政负担改革为单位、个人和财政三方负担。
参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职工个人需缴纳工资额的8%。若事业单位也据此改革,意味着要从个人工资中扣除8%建立个人账户。“工资待遇具有刚性,升易降难。从已有待遇中减少一部分,相当于工资少了,会影响生活水平,很多人无法接受。”陕西省一家省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李女士表示。
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对多数提供公共服务、自身并无资金积累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由“单位”承担保费,意味着仍将是“财政兜底”。有专家担心,强制要求单位缴费,会不会把改革成本转嫁到公众身上?
比如西安市自1997年以来建立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个人按照基本工资的8%缴纳保费建立个人账户,单位缴纳35%。但事实上,对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言,这35%的保费依然由财政完全承担,在个别财政状况较好的区县,甚至个人8%的保费也由财政负担。
“有的地方虽然建立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但并没有与退休后的待遇直接挂钩,只是退休后多了个人账户这一块。剩余部分依然是财政兜底,退休金标准和改革前相比没有太大变化。”陕西省人社厅副巡视员叶利朝坦言。
业内人士指出,尽管这样的改革只是改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但由于建立了个人账户,事业单位人员向企业调动时就不存在对接问题,有利于人员流动,“已具有一定的破冰意义。”然而,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事业单位养老制度改革之难。
宜昌市人社局相关人士向本刊记者介绍,湖北省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的“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明确提出,“乡镇事业单位在职职工参保时应从1995年1月起补建个人账户,补缴时以职工1995年以来历年档案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有关规定,由参保单位和参保个人按11%的比例补缴个人账户资金。个人账户应由参保人员负担部分,由参保人员缴纳;应由单位缴纳部分,由单位划转。”
然而宜昌市养老保险管理处2008年的一份调研材料中却写到,“由于这项改革阻力较大,加上各地具体情况不一样,实际结果是形成了多种办法并存的状况,这样不仅从制度上没有达到规范统一的要求,而且还产生了执行新办法的县市与执行老办法的县市相互攀比的现象。”
日前,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对职工过去参加工作而没有实际缴费的年限,做了视同缴费年限的处理,“可以作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解决同类问题的一个思考。”这一表态亦引起业内人士担心——“视同缴纳”无法回避资金缺口问题,现行事业单位养老制度运转多年形成的巨大空账,将是改革面对的最大难题。
“虽然现行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短期内具有一定的财务可持续性,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资金的长期可持续性将难以为继,国家和单位都难以长期独立承担该缺口。”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博导封铁英表示。
“并轨”并非“高就低”
业内人士表示,养老制度“并轨”并非简单意义的待遇“趋同”或“一刀切”。“要促进改革顺利推行,避免像试点省份那样无疾而终,就需要确保待遇在短期内不出现明显下降。‘并轨’是必然的,但不是人们所理解的‘高就低’式的并轨,而是缴费和待遇计发办法统一。”张盈华表示。
多位事业单位和人社部门工作人员坦言,现在的状况“不是事业单位退休金太高,而是企业养老金太低”,改革要“控高”更要“提低”。叶利朝表示,参照国际成熟经验,改革的理想状态是建立三角支撑的养老体系,即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以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为主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
“目前事业单位退休工资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差别不大,待遇差出现在生活津贴上。国外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制度,即职业年金。如果企业没有为员工建立企业年金账户,那么职工退休后必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有明显差距。因此,缩小差距的主要方式便是尽快发展企业年金,鼓励中小企业加入年金计划,购买养老金产品。”张盈华表示。
然而,目前各地企业年金制度建立情况并不乐观。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6.6万户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参加职工2056万人,分别占全国各类企业数和城镇就业人数的0.04%和0.54%。
在陕西,能够建立年金的企业不足5%。温海红建议,应当适当降低企业的养老保险费率,减轻企业和劳动者的缴费负担,加大对企业举办年金制度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弥补与事业单位因替代率不同而带来的待遇差异。与之相对应,事业单位应建立职业年金制度,代替现行退休金制度中的生活津贴,由事后的待遇发放“财政兜底”责任,改为事前的“雇主缴费”责任。
当然,困难将很有可能出现于区县财政负担的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缴费原则确立后,事业单位作为“雇主”必须履行按时足额缴费的责任。而一些贫困区县无力缴费,逃缴、少缴、欠缴的现象难以避免,这就需要改革设计者充分考虑到缴费下限的设置。
封铁英建议,采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的过渡做法,设立相对统一并可弹性调整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方式和养老金及替代率水平。为避免养老金水平的大幅下滑,尽快出台具体措施和实施办法,建立职业年金制度和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迅速开启实质性改革进程。
“由于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在养老待遇上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过急地将两个制度合并运行,将会加大制度摩擦和分配矛盾”。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学者杨伶认为,“可以考虑为‘并轨’设置一个合理的过渡期,并注意确保改革前后待遇的合理衔接。”
“总的改革方向必定是从财政养老转为社会养老。改革方案的设计,应遵循平稳过渡原则,充分考虑财务的可持续性。”张盈华表示。
俄罗斯四次现代化为何都走进死路★★
http://www.guancha.cn/CanKaoXiaoXi/2014_10_06_273443.shtml
2014-10-06:俄罗斯俄罗斯现代化现代化彼得大帝斯大林工业化
《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9月29日发表文章,题为《为何俄罗斯的任何现代化都以走进死路告终》,作者为俄国家杜马议员瓦列里·祖博夫与后工业社会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季斯拉夫·伊诺泽姆采夫。
俄罗斯从来没有停止过现代化:就像一个总在治病却不见康复的人。了解俄现代化的特点对今后的改革至关重要。我们无意详细论述,只想强调三个无法忽略的要点。
俄罗斯四次现代化都走向了死路
技术转移无法有机发展
俄罗斯近300年来的四次现代化重大努力有很多不同之处(彼得大帝改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加速发展、斯大林的工业化和上世纪60-70年代当代经济的形成),但有一点是相似的:从外到内的大规模技术转移(生产和社会)。
在彼得大帝改革中,这指的不仅是借鉴工业生产方法,效仿军队和国家机关的组织方式,还有“引进”大量管理人才。在第二次改革中,这指的是大规模进口设备和前所未有的外国资本和人才注入。在斯大林工业化中,这指的是技术流入和生产经验的转移。在第四次改革中,这指的是苏联对汽车、石油天然气、机械制造和元器件等行业一系列进口技术和设备的极度依赖。
几乎所有这些改革都是通过国内资金和国外技术经验来实现的。这是俄罗斯现代化最重要的教训之一:这些改革不仅是“追赶式”的,而且以技术转移为基础,从未转变为有机发展。因此,这种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对欧洲是“安全”的,我们直到20世纪中叶才发现:俄罗斯和苏联的管理体系能让技术适应自己的需要,却无法发展技术。
未能实现高水平工业化
在获得新技术后,俄罗斯首先把它们用在量的增长上,而事实上却总是既无法增量,又无法提质。积累的资源被用来搞开发、实施超级项目和增加产量——从建设圣彼得堡到发展北方,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贝加尔-阿穆尔大铁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政府希望靠这些目标来为开支正名,这侧重了一种特殊逻辑。
一方面,增产在不需要根本创新的领域最容易实现。到1986年,尽管行政体系的所有缺点已经暴露无遗,但苏联仍是全球石油、天然气、钢铁、化肥、甜菜、土豆产量最大的国家——高科技领域却毫无建树。
另一方面,提高经济增速的任务总是增加于掌握新技术,甚至连垂死挣扎的苏联经济也渴望“加速”,而不是改革。
俄罗斯-苏联现代化的关键点相同:意识到国家落后的领导人先找到改革的资金来源,引进和掌握外国先进技术,然后致力于尽可能地扩大由初级技术转移产生的经济。当技术过时后,新危机便不可避免地到来。同时,俄经济在每个新周期中都是“单一”的,通过动员有限的几种资源来完成向新发展阶段的过渡:17-18世纪半数出口是木材和大麻纤维,苏联工业化时期面包和黄金占出口的60%,当代俄罗斯70%的出口是燃料能源产品。
因此,没有一次现代化最终实现了达到同时代水平的工业化,它没能让俄罗斯在全球经济中获得平等地位。
“代理投资体系”方向错误
俄罗斯所有现代化都是在国家决定经济增长目标的条件下进行的。国家也是投资的主要来源——税收被投向所谓的重点行业。由于重点不以效率为前提,长期以来,资金被从相对成功的行业转移到至少不明显有效率的行业。这制造了一种政府积极行动且成果卓著的幻觉——但每一次新转变都导致生产者减少和官僚增长,并产生大量没有意义的资产。
我们将这种投资机制称为“代理投资体系”。如今,它包括预算、国家福利基金、外贸经济银行、国有银行和企业、直投基金和经济特区的直接补贴。该体系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预算和央行把盈利企业的收入转给亏损企业。它忽略了俄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限制因素:我们的问题与其说集中在宏观层面,倒不如说在微观层面——企业和公司。
国有企业的死板是俄经济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小企业数量仍然维持在2009年危机后的水平,中型企业正在减少。我们相信,宏观效率是微观效率的总和。不管规模和方式如何,把奖金投向严重依赖国家投资的部门都是错误的。
须摆脱传统苏俄管理方式结论如下:
第一,在全球技术更新的环境下(第二次机器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闭关锁国不符合社会的根本利益。它甚至无法实现第一轮“追赶式”现代化,更不用说使国家转向有机增长的现代化模式。
第二,俄罗斯恢复传统的“保增长”任务(从著名的“GDP翻番”到不惜一切代价确保东部铁路运量增长40%)证明我国精英的苏联式思维仍然根深蒂固。
第三,在下层没有市场力量的情况下试图扩大集中投资是浪费人力物力。“代理投资体系”就像有窟窿的桶,可以拼命填充,但永远也填不满。不明白这一点是我国经济政策的症结所在。
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成功需要摆脱传统的苏俄管理方式,而不是巩固它。这首先需要最大化利用借鉴技术、管理经济和引进发达国家人才的机会。此外,不要害怕经济境速放缓——应当利用这个间歇期进行彻底的结构改革(既然我们已经在2008-2009年错失了这种机会)。
最后,应当格外重视培育易受国家计划推动的下层环境,而不是宏观经济稳定。▲◆★●■☆
全国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万辆、吃空饷16万人★★★
http://news.sohu.com/20141006/n404874313.shtml
人民网北京10月5日电(记者时圣宇)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各省市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央和国家机关、中管金融企业、中管高校公务用车、“吃空饷”的专项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发布情况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应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9846辆,实际清理清退114418辆,占95.5%。截至9月25日,全国共清理清退 “吃空饷”人数为162629人。
记者梳理发现,从范围上看,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完成超标配备公车的清理工作,清退工作大部已完成。安徽、重庆、湖北、天津、北京、宁夏、云南、新疆、江苏等9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于两批次发现的应清理清退公务用车已全部清理完毕。
从进度上看,26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完成应清理清退公务车辆的九成以上;23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部完成第一批的清理清退工作。第二批清理清退超标配备公车的工作有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业已完成,剩余22个省区市均已接近清理清退完毕。
在编不在岗的“吃空饷”现象,一直是广大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国各地开展清理动真格、追究责任不留情、建章立制防“回潮”,对“吃空饷”现象进行了专项整治活动,有效地起到了“清”和“防”效果。
记者梳理发现,在各省区市中,河北、四川、河南清理“吃空饷”人数位居前三位。其中河北共清理“吃空饷”人员55793人,四川清理清退“吃空饷”的人数为28466人,河南共清理清退“吃空饷”人员15022人。
对比各省区市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可以发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天津清理清退“吃空饷”人数较少,分别为20人和94人。另外,辽宁和海南清理人数同为242人。北京共查找出涉及“吃空饷”人数531名,目前已完成327人的整改。上海和西藏则未发现“吃空饷”的情况。截至记者发稿时,山东尚未统计出具体人数。
为狠刹“吃空饷”的歪风,多地明确要求从严问责。江西南昌市规定,超过清理期限若发现单位仍有2人及以上“吃空饷”,则对主要领导实行撤职处分。要从根本上堵住“吃空饷”的漏洞,关键还在于建章立制并认真执行。贵州赫章县为长效防治“吃空饷”现象,定期对乡镇和县直单位人员在编在岗的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一经发现,除严肃处理本人外,还将按“吃空饷”数额的5倍扣发单位公用经费,并从严追究主要领导及有关责任人责任。
《 人民日报 》 原标题:全国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4418辆、“吃空饷”162629人▲◆★●■☆
中纪委驻人民日报社检查6单位 防止新闻敲诈等★★★
http://news.sina.com.cn/c/2014-10-05/225830950533.shtml
2014年10月05日 中国新闻网 人民日报人民日报
中新网10月5日电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近日,人民日报社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项检查工作会议,部署近期专项检查有关工作。中央纪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组组长蒲增繁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兼机关党委书记阎晓明主持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王岐山同志和中央纪委领导关于巡视工作的讲话精神,对人民日报社开展专项检查工作作出部署。这次检查根据编委会2014年反腐败工作要点开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民日报社党风廉政建设有关工作落实和规范化管理,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制度执行力。检查工作在编委会领导下进行,组成2个检查组,分别由蒲增繁和阎晓明带队,成员由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组织人事等部门选派的六级职员以上领导干部组成。
本次共检查3个地方分社和3个社属报刊、企业等6个单位。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编委会的决策部署,维护党的政治纪律,遵守新闻宣传纪律的情况;
二是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履行主体责任情况;
三是贯彻执行新闻从业管理规定,防止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不正之风情况;
四是贯彻执行国内分社管理制度、社属企业管理制度等情况;
五是选人用人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情况。
检查结束后,向编委会写出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被检查单位反馈。
蒲增繁就做好检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认识的高度决定工作的力度和成效,要把这次检查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二是明确任务。要牢牢把握检查的目的、内容和要求,突出重点,聚焦问题。三是精心组织。要切实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各项工作,不打无准备之仗。四是严明纪律。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廉洁自律,在检查别人的同时,也要接受别人的监督检查。(原标题:人民日报社:专项检查6个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有麻烦找美国搞错了状况★★★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51361
2014-10-1:世界上麻烦事儿太多,大家遇到麻烦首先想到的就是打个电话找美国帮忙。世界上也只有美国才有这个能力帮大家摆平麻烦。——奥巴马总统日前说的一番话带给人们这样的印象。
9月28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的著名“60分钟”节目专访中,奥巴马从打击“伊斯兰国”这个问题说开去,声称“美国是领导者。美国是不可或缺的国家。美国的能力没谁能比。美国的军队是世界有史以来最棒的。世界上任何地方出现麻烦的时候,人们不会找北京,不会找莫斯科,而是找我们帮忙。就是这状况,没得办法。”
说这番话时,奥巴马透着一股典型的“美国优越感”。
奥巴马把中国或俄罗斯当参照来“秀优越”,已不止一次了。今年8月8日,奥巴马在接受《纽约时报》专访时,从伊拉克问题说起中国“搭便车”,声称:30年来中国一直在“搭便车”,没有人指望他们做任何事情,因此人们总是看着美国,而不是中国。
这种“有麻烦找美国”,听起来就像“有麻烦找警察”。
美国这个“世界警察”确实很忙,以至于按《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的说法,“奥巴马总统的头发这些天的确更白了。毫无疑问,至少有一半白头发是因为尝试在一个日渐失序的世界管理外交政策。”
这个世界确实麻烦很多。不过,我们要问:这些麻烦是哪儿来的?奥巴马不愿承认的一点是,世界上有不少麻烦是美国制造的。比如,中东由于错综复杂的历史、宗教等原因,本来就是一个很麻烦的地方,但这些年来,特别是“阿拉伯之春”前后,美国搞“大中东改造计划”,表面上搞掉了几个“独裁者”,实际上整出了几个“烂摊子”,使这个地区更麻烦了,“伊斯兰国”极端势力得以跑出来祸害世界,就是钻了地区动乱的空子。
这个世界上一些国家遇到麻烦确实找美国帮忙。不过,很多时候,美国“帮忙”实在没什么可表功的。伊拉克政府邀请美国帮助打击“伊斯兰国”,阿富汗政府希望美国帮助对付塔利班,但只要看一看这些反政府势力的“前世今生”及其与美国插手上述国家事务的瓜葛,就会发现,美国“先制造麻烦再帮助收拾麻烦”的轨迹很明显。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有麻烦找美国”,而是美国制造了麻烦。
“世界警察”为什么会制造麻烦?环顾世界,不少问题、矛盾甚至动荡,正是美国的优越感所致。美国笃信“美国例外论”,具有“天赋使命”,便有了对外干涉的冲动。本质上,美国对外干涉不论冠以多么好听的名义,都是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美国这种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外交政策,加上美国超群的综合实力,使得美国的世界话语权处于强势地位,让世人感到美国“总有理,没不是”。
对“有麻烦找美国”这一说法,美国真要引以自豪,世人真要心悦诚服,美国就需要把自己超群的综合实力变成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的正能量,而不是给世界添麻烦,不是给大家帮倒忙。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