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队改革探索一体化训练 力促战斗力的跃升★

(01)★我军队改革探索一体化训练 力促战斗力的跃升★
http://mil.qianlong.com/4919/2006/02/06/135@2995283.htm
(02)★美国战术专家:中国军队弱点评论★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03)★中国评论﹕日本开始大胆玩弄台湾牌★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612&typeid=14
(04)★日台迈向准军事同盟? 专家析日插手台海可能阴招★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562&typeid=14
(05)★美国军备竞赛为什么拖不垮中国:解读中国国防战略★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569&typeid=14
(06)★故宫存废保卫战揭秘:曾有多种可怕改造方案★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629&typeid=14
(07)★全球生活费最贵城市排行 奥斯陆击败东京列第一★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715&typeid=14
(08)★英媒体称:美军已包围伊朗 具备实施震慑空袭能力★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7058&typeid=14


(01)★我军队改革探索一体化训练 力促战斗力的跃升★
http://mil.qianlong.com/4919/2006/02/06/135@2995283.htm
  中新网2月6日电 中国军事训练两年改革探索取得初步成果,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全局起到了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解放军报的报道称,军事训练是军队和平时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也是一种重要的治军方式和管理方式。军事训练领域的每一次变革,都必将对军队全面建设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近两年的一体化训练探索,不仅推动了军事训练自身的发展,而且进一步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作战准备的落实和部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信息主导、综合集成、体系对抗、联战联训等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并逐步贯彻和体现到指导部队建设的实际行动中;在作战准备上,深化了对一体化联合作战问题的研究,探索了一体化作战编组形式,加强了一体化作战战法研练;在信息化建设上,加速了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指挥手段建设和武器装备信息化改造取得重要进展。
  走进如火如荼的一体化训练“试验田”,一系列创新实践像“倍增器”有力地推动了战斗力的跃升。
  一体化训练信息平台建设初见端倪。试点部队与科技专家携手攻关,在各部队原有的信息化系统间打通链路,统一标准,把多维战场态势汇于信息环路之中,初步实现了军兵种间信息兼容、系统联通、数据共享,使信息化条件下的联战联训成为可能。
  一体化联训推动军兵种走向联合。联训一小步,联合一大步。原来驻地相邻、训练场相接却“老死不相往来”的军兵种部队,在今天的一体化训练场上拧成了一股绳。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指挥员联手指挥三军一体化联合作战,携手磨砺联合作战硬功。
  一体化探索促进了官兵信息化素质的提高。各试点部队积极适应一体化训练要求,采取各种措施,带领官兵学信息化知识、钻信息化课题、练信息化技能,官兵驾驭信息化装备的能力普遍提高。(庄利军卢锋 黄建华 刘兴安) 编辑: 小薇 来源: 中国新闻网
(02)★美国战术专家:中国军队弱点评论★
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
2006-02-06: 日前,数位美国前任国防部军事战术专家,针对中国军队训练,发表评论,刊载在美国《亚洲军事了望》,这些专家都是前任国防部战术专家研究机构成员。因为他们是属于专业军事战术人员,因此,他们对评估外国军队,都采取“化名”这与杂志专栏性评估作者不同。他们是依据《专业军事战术离任规定》的严格管理。这个条例与中国类似,但是比中国的更为严厉。他们即便在职期间,也不能随意发表对外演说。都是由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发言人,美国海军部,陆军部,空军部等直属新闻机构发言人对外发表。这与CCTV的所谓战术专家分析,大有不同。因此,《亚洲军事了望》刊载此次发言者姓名应该都是化名。(这属于美国国家军事保密制度与所谓新闻言论权无关)
爱瑞斯特•马林:“中国陆军是被称作:20世纪最强悍的地面陆地作战部队。这是美国军界可以认同的。但是,目前就近期中国军事演习来看,很突出的几个弱点,并非在于其装备上,而是来源于其相对脱节的,战术指导思路。
首先,在中国一线作战集群中,目前至少3-5个集团军实现单兵数字化作战。以及分队化作战模式。但是依照其目前战术运用来看,还是属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中国沿袭了很多美军在科索沃,伊拉克战争的所谓“数字化集团突击”。但是,中国分队规模战术比较死板,条例性很强。战争是一个极大的未知数,你不可能去完全预见,规定外来发生的一切。
在其99年军事演习之中,就显露出其分队,一旦失去2级指挥即营团级指挥,立刻会变得拘谨。甚至原地待命。 这种不是很灵活的战术运用,将无法发挥数字化分队特点。美军在战术上基本采取,接受命令-自主化运用-独立作战。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其作战分队采取一定自主模式。
而中国军队在99演习时期,刻意遵守所谓严格纪律。一旦失去中央指挥系统,那么其他分队将陷入,呆滞状态。但是,这与他的部分中高级军官为了避免所谓“责任”所导致的。
04年军事演习,以及中俄东中国海地区演习,可以看出,这个战术上的弊端的修改。他的伞兵与机降分队的配合,在中俄演习期间,可以说得到很好实现。我个人认为,只要中国中高级军官,在战争开始后,敢于抛开所谓“责任”,那么他-中国陆军依旧是当今美军最强大的对手。
约翰•布朗•J:空军在中国,以前一直用来作辅助作用。并不是主力军事单位。因为中国长期的“固守国土”政策注定他的空军作用。但是,95年以来中国空军作战作用,得到极大体现。
首先,它在机动方面,从原来的防御-支援,转变为类似美国空军的战术对抗。外围打击。确实来说,中国目前技术实力,在一线空军完成类似美军的精确打击,外围攻击,是没有任何阻碍的。关键在于他的战术运用。
中国在前几次演习中,很难看到其空军作战部队,2机编队,单机作战,以及对空导弹打击。等战术手段。目前中国空军多是以3X1编队出击。即:2架僚机1架长机。只有巡逻时期,才使用2机编队。虽然这是结合他的战机性能,所制定的。
但是,这种小规模分队,不利于战术对抗。一旦对手的反空战或者称:拦截实力与其均等下,这种战术很难运用。在东海危机时,中国空军经过空中加油,而进入日本领空后,日本空军由于自身的战术不足,以及整体形式相对较弱的情况下,通常是6或者8架战机同时起飞拦截。而在关岛等地,美军一般拦击中国空军多是采用2机编队。即:短促接触理论。 目前,中国空军似乎也在关注这个问题。
另外,中国空军战机导弹攻击配置上,不是合理。没有真实发挥其远程打击能力。su27武器有效载荷基本与F15相同。而美国空军通常对空采用3远2中2近2吊舱形式。即:3枚AMMs120远程导弹,2枚AIM7S,2枚AIM9格斗。这样美国空军可以在中远距离上,主力打击对手,一旦对手突破这个距离,那么美国空军要做的就是“撤走”。不会与对手进行及其密度的近距离格斗。 而中国空军由于在以前,装备条件落后,缺乏远程打击手段。
因此,开发出一套所谓“中近格斗”战术,在中国被称作:“空中拼刺刀”。在20-30年以前,这种用于完全本土防御的战术。的确使美国空军感到恐慌。65年中国空军用MIGI-15在西南地区,成功的拼杀掉F-4鬼怪。
但是,现在中国一线空军绝对不缺少,远程打击手段。但是他们在04年以前依旧采取2X4战术即:2枚远程,4枚进程这样的配置。即一旦远程打击失效,那么中国战机,就会主动冲上去近距离格斗。但是,对于美国空军来说,是求之不得的。04年以后,中国也在改变他的战机导弹配置。FJ-10的配置就比较合理:2枚远距,2枚中距,2枚近距。(其余用来挂载吊舱)但是,中国很多飞行员,依旧没有“远程打击概念”这个理论。
他们目前还是在刻意去追求“大S型”机动。的确说,美国空军单机拼杀绝对不是中国战机的对手,但是,美国空军力求是在中远距离将你击落,一旦你即将突破他的“无损伤”概念区,那么他根本不会与你进行拼杀,会转身飞回基地。作为对外作战的中国空来说,必然不敢贸然接近美国地面防御区域。因此,等于你还是一无所获。 这就是美国空军所谓“战场远期打击”概念。
洛克菲斯•M•J:中国海军是目前在亚洲地区,具有相当实力得军队。中国潜艇封锁战理念运用,可以说十分纯熟,但是他的远征陆战作战思路,还比较保守。
中国在50年代,由于当时过于高涨得“统一”心理。导致叶将军在金门战争中,惨败。因此,这个阴影一直以来都是笼罩在中国人心理。在他的04台海演习,更是体现有佳。本身中国海军陆战队,在利用前期分队模式,进入战争部标区后,应该在第3波次支援部队到达以后,先期对目标区域内,部分软体公事进行快速火力压制。或者采取“秘密措施”使其丧失战斗机制。即便此时台北海军,出面迎击,海上驱护舰队配合下的,登陆后续部队,依照目前中国海军实力,打击甚至歼灭其台海海军于水面,都是可以实现的。再有在演习开始阶段,秘密部署在台岛东南两地海域的,“水下狼群”部队,完全可以封堵来自吉隆港的台北主力舰队。
那么,再此优势控制之下,中国海军陆战队3个前期分队,至少进入目标区域人员可以有500-1000人左右。在台岛靠近大陆地段,均是临时与永久工事交叉,这里台湾部署的31军仅有1个旅制作战单位。在台北并未察觉大陆真实意图下,这个警备旅,是不会贸然采取行动的。依照中国海军陆战队实力,拿下先期滩涂阵地,不是困难。
但是,其不少高级将领依旧把实弹演习看作“演习”而不是模拟话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堪拉丝特岛进行的越岛攻击演习期间,就是以对手为真实模拟为主导思路。这样才可以更加接近,真实。至于后期的海面大规模登陆,真到那个地步出现,估计台北军方早已缴械。因为中-台之战,是所谓的“内战”。并不存在拼死之类的概念。台军都是象征意义的抵抗,以在吸引美军,日本,的注意力。但是,中国目前暴露的快速滩涂争夺战理念,还是处于82英阿马岛海战期间,英国的内岛突破战术。但是,这个至少比日本的迷失登路攻击目标要好的多。
但是,如果对手是美国海军的话,我个人感觉,远征1旅是不会给中国进行滩涂缓冲的时间。更不会给他的将军们进行“百万雄狮过台海”的戏剧化表演时间的。1旅首要主力A级营,会在其1-2分队到达之间,首先发起抗击。至少打掉他前期很少的特种战术干扰分队。在阻击随后登陆的火力支援部队。如果不是这样,一旦他的第3波此兵力分队到达,那么就算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只能退出滩涂阵地争夺。
中国海军水面舰艇,目前还没有进入最佳话部署状态。他们总是以牺牲某些落后舰艇为代价,吸引对手开火,一旦对手打击了他的“诱饵”,那么将会在同一个时间段内,遭到来自空,海,水下。3位一体的打击。这个战术其实并不可取。牺牲很大。也不会有更大效果。
在中日东海的对峙上,可以看出,中国刻意去,吸引日本海军8•8舰队出来对抗,以来获得更多的分析信息。如果不是美国驻扎关岛基地的美国海军情报局的信息提供,那么日本在第一次就可能会把左仕保的舰队,开出来迎击中国东海舰队的113旗舰。那么如果如此,日本海军将会在也回不了左仕保了。
而对于美国海军水面部队来说,中国这种“诱饵”战术,可以说不如他的“狼群”更加有效果。美国海军可以在中国海军火力控制之外,发现目标,而且,可以采取避开其诱饵,或者先期以护卫舰打沉那艘老式的诱饵军舰,这样,反而会吸引他的核潜艇攻击。在美国航母编队4级防御体下,一旦他的核潜艇攻击行动,没有打击航母,那么接下来,就可以为中国士兵举行葬礼了。
所以,后期中国采取分别对待美,日舰队办法。这个还是比较高明的。因此,中国海军水面部队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快速突击”模式,而不是作为水下部队的辅佐。这才是比较灵活的运用海军战术。
(03)★中国评论﹕日本开始大胆玩弄台湾牌★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612&typeid=14
转寄 列印
  【明报专讯】日本右翼政客麻生太郎担任外相以来,没少发表刺激中国的言论,无论是在靖国神社问题上,还是在日本侵华战争罪责问题上,麻生太郎的出格言论曾经多次引来中国抗议。但麻生太郎不思悔改,前日( 4日)更是变本加厉,公然发表美化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言论,并称台湾为「国家」,如此严重违反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的言论,已经对中日两国维持正常国家关係构成严重威胁。
  麻生太郎一再大放厥词,中国政府当然不能等閒视之,尤其是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涉及中国的核心利益,牵动 13亿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中国政府对其展开抨击,将其视为绝不来往的日本外相,是毫不为过的选择。不过,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麻生太郎说什幺,而在于日本政府究竟意欲何为?
  作为日本外交事务的最高主管,麻生太郎不可能不知道,台湾问题是中日关係中最为敏感的问题之一。当年正是由于日本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作出了承诺,才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在 1972年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方表示「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復交三原则』的立场」。这三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蒋条约是非法无效的,应予废除。儘管这几年中日关係恶化,但在 2004年 11月,日本首相小泉在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时依然重申﹕日本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
  由于小泉连续 5年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两国关係面临两国邦交正常化以来最为困难的局面。麻生太郎如今又刻意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事端,则使人清晰看到,日本已开始大胆玩弄台湾牌,以台湾问题作为中日关係中的筹码。倘若日本不对麻生太郎的言论作出公开澄清,中日关係的前景将雪上加霜是可想而知的事。 (秦胜)
(04)★日台迈向准军事同盟? 专家析日插手台海可能阴招★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562&typeid=14
  中新网2月6日电: 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薛理泰在今日出版的香港明报上撰文称,日本与台湾正开始起步迈向“准军事同盟”。
  据报道,日本政府将于年内把《周边事态法》修改方案提交国会审议。立法程序完成后,假若今后台海发生战事,日本将把“台湾有事”视为“日本有事”。无独有偶的是,陈水扁日前表示,中国大陆军事扩张威胁了亚太地区的稳定,美、日在安保对话中将台海安全纳入了议题,是美、日、台三方共同利益所在。他并声称,如果台湾与日本建立了准军事同盟,有助于提升“两国”的实质关系。
  文章说,据此观之,日、台之间缔结准军事同盟之议,恐怕不是简单的遥相呼应而已。对此,台北是望眼欲穿,而日本也已经启动了相关的立法程序。双方开始起步迈向准军事同盟,似乎跃然纸上了。
  若问:台湾与美国建立准军事同盟,岂不是更具有威慑意义?为何陈水扁不启齿提出这项要求呢?文章说,比较可信的解释是,在陈水扁看来,与美国结盟的想法是不现实的,而同日本缔结准军事同盟更加具有可行性。
  据称,美日一致认为,中国正在加强海、空军远程打击力量,日本必须修改法律,保证在台湾海峡有事时,驻日美军可优先使用日本南部九州岛地区的所有航空港。就美国维持东北亚的政治稳定的愿望而言,美国期望日本给予的军事支持主要局限于台海地区而已;日本则在一边打小算盘,企图把美国对日本在海外采取强硬行动的允诺往周边邻国“引伸”开去。就日、中关系而论,近来日本与中国在东海油气田的争执愈演愈烈,其源盖出于此。
  文章说,从日本扩张的历史可以发现,日本往往首先与一个大国结盟,在这个大国的默许甚至支持之下,在急剧地往周边扩充势力范围的过程中,往往会恃势妄为,为日后国力更上一个台阶埋下伏笔,其间又巧妙地掌握一个“度”字,让该大国当时还能勉强忍受,事后发现事有蹊跷,却为时已晚。时至今日,日本战略家谈到帝国时期文武韬略的成功之处,还是耳熟能详,历历在目。
  文章称,就日本插手台海局势的演变过程而言,有一个可能性不能排除:即日本可能在中、日两国在东海油气田争执上做文章,从而达到阻滞大陆解决台湾问题、在长期内割裂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目的。
(05)★美国军备竞赛为什么拖不垮中国:解读中国国防战略★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569&typeid=14
  美国应对中国崛起,大搞TMD和NMD,并开发10倍音速的超级战机和超级导弹、激光武器,其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美国不仅能指哪打哪,更重要的是美国能够撑起TMD和NMD,化解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核报复打击能力,使中国等国家的核报复能力消失无形或者至少严重损害其核打击美国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信心。
  美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并非是虚构,11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赴智利参加APEC会议前夕,与俄武装部队领导人会谈时称,为“对付国际恐怖主义”,俄已成功试验了“其他核大国目前所没有,今后也不会拥有的”核导弹系统。显然,为“对付国际恐怖主义”并不需要大规模毁灭性的超级核武器,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的“对付国际恐怖主义”,实际上是指美国的国际恐怖主义政策对世界安全的威胁。“俄已成功试验了“其他核大国目前所没有,今后也不会拥有的”核导弹系统”,或许只是吹牛,但美国对世界和平的威胁却是现实的。显然,其他大国已经感觉到美国的TMD和NMD对原来的世界核均衡态势的极大破坏,使美国具备了可以任意打击或者核打击世界其他国家而能够使自己的免受报复打击或者核报复打击的能力,这是实实在在的威胁。面对这种新的挑衅,中国会不会走上军备竞赛的死胡同并被美国拖垮?
  答案是否定的,毕竟中华民族绵延5000年的智慧是与众不同的,而且有前苏联的教训在先,中国不会重蹈覆辙。主要原因是中国国防军工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转变。
  中国应对美国的军备竞赛挑衅,并不是象苏联那样追求与美国进行数量均衡,而是强调不对称战略和形成长期的战争能力和潜力。中国应对美国挑衅,着重发展太空技术及其带来的信息技术、导弹技术的大幅进步,可以撕裂美国的TMD和NMD;着重发展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激光武器技术,以实现对美国的不对称战争;着重发展以新型核潜艇技术为主的二次核打击平台,实现对美国的第二次核报复打击能力,数量可以不多,资金投入不仅可以满足民用技术的发展,也顺便解决了对美国防御性战略攻击能力;而在常规武器方面,中国不再象以前那样,保持4000架歼-7,700架歼-8 ,500架强-5和大量苏制改造坦克。中国国防军工发展战略思路的重大转变,在于吸取了苏联的教训,大力发展新武器技术和发展新技术武器的制造能力或者潜力777,形成以国产为主的战争潜力储备;以“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为指导思想,在新武器研制上盯住世界水平,边生产边少量配备而大量出口,形成“以军工养军工”的新模式,以免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以战机为例,J10生产后,并没有大量装备部队,而是边研制生产、边少量准备部队、边大力发展出口;新型坦克和军舰也是如此,新型号研制出来后,并没有大量准备,而是“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这完全符合中国目前经济技术力量大幅度跃进的现实,也显示现有技术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赶上世界水平的时间在不断缩短。此时如果大量装备现有技术制造的武器,不仅加重了国家负担,陷入美国军备竞赛的圈套,而且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新要求,严重阻挡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从中国军队对战机、坦克、军舰及其卫星技术、激光技术、导弹技术和核技术的发展、储备、生产、出口、研制看,国际军备竞赛并没有使中国陷入盲目军备竞赛的陷阱,中国国防军工的边少量生产、边研制、边出口、边预研的发展战略思路,使美国以军备竞赛拖垮中国的图谋不能得逞。另一方面,也使国际武器出口市场的竞争不断激化。巴基斯坦、东南亚、西亚、非洲一直是中国武器销售市场,现在面临来自美国、俄国的大力竞争。美国介入巴基斯坦、印度的武器销售,俄国也在大力介入东南亚、西亚、非洲市场。以至于中国不久将以J10加入对外武器销售,为自己的军工发展输血,完全是新形势下自我发展的新要求,也是与美国俄国军备竞赛的一种手段。
(06)★故宫存废保卫战揭秘:曾有多种可怕改造方案★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629&typeid=14
  去年底,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披露:20世纪60年代初,曾有人提出故宫“地广人稀,封建落后”,要对它进行改造;“文化大革命”初期,故宫还出现了一个可笑而又十分可怕的“整改方案”。这些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瞭望新闻周刊》最近揭开了内幕。
  压王气拟竖两大标语 金銮殿欲建农民塑像?
  20世纪60年代初的改造方案,是在故宫内部建设一条东西向的马路,并将文华殿、武英殿改造成娱乐场所。
  “文革”时期的“整改方案”,是在太和殿前竖立两座大标语牌,一东一西,高度超过38米高的太和殿,用它压倒“王气”;太和殿宝座要扳倒,加封条;在宝座台上塑持枪农民的像,枪口对准被推翻的皇帝。把中和殿改建为“人民休息室”,把一切代表封建意识的宫殿、门额全部拆掉,等等。这些方案中有的项目竟实现了,“人民休息室”也布置起来了,其它的因无暇顾及才得以幸免。郑欣淼分析道:故宫是国之瑰宝,但又是封建皇宫,在许多反对封建的革命者头脑中,总有一个阴影挥之不去:保护故宫与反封建宗旨是否一致?他讲述了一段往事:早在1928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委员经亨颐就提出“废除故宫博物院,分别拍卖或移置故宫一切物品”的议案,引发激烈争论,最后虽被否决,但经氏的这一观点并未销声匿迹。
  故宫拟改群众大花园 政府大楼欲占天安门?
  1958年9月,《北京市总体规划说明(草稿)》有这样的表述:“故宫要着手改建。”《规划说明》具体提出:把天安门广场、故宫、中山公园、景山、北海等地组织起来,拆除部分房屋,使之成为市中心的一个大花园……1959年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提出,可以保护“故宫要改建成一个群众性的文体、休憩场所”。
  陶宗震,当年北京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建筑师,至今还记得一位局领导的发言:“他说,为什么不能超过古代?天安门可以拆了建国务院大楼,给封建落后的东西以有力一击!”
  太监宫女班房保留 糟粕建筑清除一批?
  “大跃进”时期出现的三年困难,使北京市1958年提出的改建故宫的计划被迫搁浅。但在此期间,故宫博物院提出了一个“清除糟粕建筑物计划”。
  1958年12月15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文化局递交了《清除糟粕建筑物计划和1959年第一批应拆除建筑物的报告》,其中说明对院内各处残破坍塌及妨碍交通的道路、妨碍下水道之小房及门座等建筑,需即行拆除。北京市文化局迅即同意此报告,提出要求:
“(1)能暂时利用者,可不拆除;
(2)对过去宫廷仆役(太监、宫女等)所住的房屋及值班房等,选择几处有典型性的加以保留,并标出文字说明,以便和帝王奢侈生活进行对比,向观众进行阶级教育;
(3)拆除室内的墙时,应注意建筑物的安全;
(4)能用材料,拆除时应注意保护,拆除后应妥为保存和利用;
(5)拆除的建筑物应照相留影。”计划执行的情况是,“绛雪轩罩棚、养性斋罩棚、集卉亭、鹿囿、建福门、惠风亭等一批‘糟粕’建筑,于一年之内被拆除”。
  故宫内欲开大马路 史学家为改建造势?
  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望到来。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提出《关于北京城市建设工作的报告》:“考虑到国际形势和国内条件,首都面貌应当逐步改变,如果中央同意,即可让北京市迅速作出东西长安街的改建规划。”中共中央批转了这个《报告》。为此,北京市政府发动六家设计单位分别编制规划方案。故宫改建计划被再度提起。知情者介绍,在故宫内开辟东西向道路,仅为众方案之一。有位明史专家专门撰文为故宫改建造势:“今天的北京城并不是历史上各个王朝北京城的原样,不但位置不同,规模、设计、建置也不相同。同样,作为政治中心的中心,统治者在那里发号施令的宫殿,也是如此,不但辽、金时代的宫殿没有了,就是元朝的也被拆除了。”
  这位明史专家称,“现在保留下来的清朝的宫殿,不但不是明朝的原来建筑,而且也不完全是清朝的建筑。当然,作为一个古代建筑艺术品,应否保留以及如何保留,是一个可以研究的问题。
  不过,要是像某些人所说,因为是古代建筑,就绝对不能改变,把事情绝对化了,那也是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
  “北京城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无论是城市建置、政治中心、街道布局、房屋高低等等,都不是不可改变的。相反的,结论是必须改变。”
  
  两大殿拟改娱乐场 陆定一拍案保故宫!
  “陆定一保故宫,立了一大功!”提及当年的故宫改建计划,中国文物保护学会顾问谢辰生对记者说。
  这位年逾八旬的学者上世纪60年代初在文化部文物局文物处任职,时任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有一次接到中央有关部门的会议通知,议题是讨论故宫改建方案。
  “王冶秋一听就火了,拒绝出席。”谢辰生回忆道,“后来,他见到我,直后悔,说那个会真应该参加!我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原以为中央有关部门开的那个会是已定下调子的,没想到却开成了一个保护故宫的会,陆定一把那个方案给否了!”
  陆定一时任中 宣部部长,他否定掉的正是那个要在故宫里开马路的方案。“这条路计划从西华门横穿至东华门,将文华、武英二殿辟作娱乐场所。”谢辰生说,“方案是北京市提出的,两大改建理由是,故宫‘地广人稀,封建落后’。”
  在这次会议上,陆定一大发雷霆。“陆定一冲冠一怒保故宫”不胫而走。
  故宫博物院建院80周年之际,陆定一之子陆德投书《北京日报》说,“关于保护故宫这件事,父亲在世时我未听他谈过。但他在世时,在一次我与他谈论北京现代化建设和拆除大量民俗古建筑的矛盾时,父亲讲:五、六十年代,北京为搞建设,需拆除部分古建筑。一些专家和学者不赞同,有人为此还痛哭过。我们把这一情况向(毛)主席汇报,主席讲:‘这些遗老遗少们啊,当亡国奴(注:指日本侵占北京时)他们没有哭,拆几座牌楼古坊,就要哭鼻子?!’以后也就没有人敢轻易去反映这种事了。看来,为了保护故宫,父亲上世纪60年代初挺身直谏,是冒了很大的政治风险的。”
  文革故宫险遭大劫 总理布置军事保护!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1966年5月23日,泥塑“收租院”展览在神武门城楼开幕,后移至故宫奉先殿继续展出。为此在1966年6月至7月,将奉先殿工字形大殿改为长方形。毛泽东像被挂于奉先殿内,殿前清代祭祖所用焚帛炉,被认为与展览内容不符而拆除。
  故宫“整改方案”随即出台。顺贞门、天一门、文华殿、乾隆花园内的门额被摘,中和殿宝座被拆。
  “整改方案”的其他项目未及实施,即遭遇“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潮。5月间进驻故宫博物院,带领全院职工批判“黑线”、贯彻“红线”的军宣队,转眼间成了被批判揪斗的对象,10月不得不撤离故宫,“整改方案”寿终正寝。
  1967年5月26日,周恩来总理派北京卫戍区一营进驻故宫博物院,实行军事保护,使故宫免遭直接破坏。   羊城晚报
(07)★全球生活费最贵城市排行 奥斯陆击败东京列第一★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3715&typeid=14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下属的信息中心近日发布了全球生活费最昂贵城市排行榜,挪威首都奥斯陆击败了连续14年名列第一的东京,跃升榜首。中国内地最昂贵的城市上海排名第51位,比去年上升五位。
  德黑兰物价最低
  经济学家信息中心(EIU)每半年对全球90多个国家的130多个城市进行调查,以美元为计量单位,比较各地的货品和服务费用,计算出加权指数,列出全球生活费最昂贵的城市排行榜。其调查项目包括食物、酒水饮料、家庭支出、私人保健、烟草价格、各种设施、服装、国内支持、娱乐、交通共10大类。
  今年前十名依次为挪威奥斯陆、日本东京、冰岛雷克雅未克、日本大阪与法国巴黎(并列第四)、丹麦哥本哈根、英国伦敦、瑞士苏黎世与日内瓦、芬兰赫尔辛基。伊朗首都德黑兰排名最低,物价只有纽约的1/3。
  最贵城市,多在欧洲
  从排名可以看出,前10名中除了东京和大阪,其余都是欧洲城市,其中北欧国家就占了4个。记者曾在北欧常驻,对那里的高物价深有体会。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黄瓜论段卖,大白菜切成1/4卖,蔬菜价格之高可见一斑。
  挪威的汽车税很高,花同样的钱在其邻国瑞典可买一辆奔驰车,在挪威却最多只能买辆丰田。几年前,当地人说起这事,心态还比较平衡,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收入还不错。但最近有报道说,挪威人也开始感受到压力,抱怨物价上涨太快。
  在记者所在的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物价也是在不断上涨,尤其是欧元进入流通之后。面包价格比几年前上涨了近一半;房屋租金也在以两位数比例上涨;至于像理发这样日常必不可少的开支,也让当地人感到有必要“三思而行”。仅男士的简单洗剪,最低也要10欧元(约合100元人民币),女士一般理个发都得20欧元。
  纽约仅列27位
  北欧国家都是富国,城市生活费用在世界上一直名列前茅。随着这几年房价、油价的上涨,欧洲城市的生活费用还在涨。此外,此次排名的变化也与货币汇率大有关系。这一年多来,欧洲货币对美元的比价一直处于高位,如欧元兑美元的汇率最近一直在1:1.20左右,而4年多以前只有1:0.82;英镑对美元的比价达到1:1.76,其增值比例与几年前相比也是两位数。欧洲货币的强势使得以美元计量的欧洲城市生活费水平不断上涨。而作为石油输出大国的挪威,高油价使其受益匪浅,再加上利率低位运行、百姓消费旺盛、投资大量增长,奥斯陆跃升首位早在意料之中。
相比之下,美元的疲软使得美国城市的生活费用指数走低,美国生活费最昂贵的城市纽约在排行榜上仅列第27位。而日元的疲软、日本的通货紧缩与经济停滞,使东京和大阪曾经高得让人咋舌的物价一路下跌。十年前,在东京市内购买一套70多平方米的住宅至少要五六千万日元,现在已经降到了三四千万左右。东京都政府不久前发布的消费者综合物价指数显示,东京的消费物价综合指数已经连续7年出现下跌。(记者 章念生)   环球时报
(08)★英媒体称:美军已包围伊朗 具备实施震慑空袭能力★
http://bbs.people.com.cn/bbs/ReadFile?whichfile=12197058&typeid=14
英国《泰晤士报》7日报道,尽管美国等西方国家均表示以外交手段解决伊朗核问题才是上策,但又不排除最后采取军事打击行动的可能。美国一些政要已公开讨论开战的问题。最近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7%的美国人支持军事干涉伊朗发展核武器。
  一些军事专家称,美国已经具备摧毁已知的10余个伊朗核设施的能力。事实上,美国空军已经完成了对伊朗的包围,伊朗周边国家和地区如阿富汗、伊拉克、土耳其、卡塔尔、阿曼和印度洋迪克加西亚均有美军基地。此外美国海军常年在海湾水域部署一支航空母舰战斗群。必要时,b2隐形轰炸机可以从美国本土长途奔袭伊朗目标。
  一名美空军军官预计说,敲掉伊朗核设施费时可能不超过一周。但这只是一场大战的开始。因为在攻击核设施完毕后,美军必须扩大袭击目标,以阻止伊朗报复。包括化学工厂、导弹发射阵地、空军基地以及潜艇基地在内的125个目标均有可能遭袭。
  当然,美军将会遇到激烈抵抗。伊朗方面也在备战,准备应对来袭之敌。有些关键设施建在地下18米处,外层加固混凝土墙有两米厚,由严密的防空体系保护。因此,美军空袭烈度将与伊拉克战争初期相似。其规模必定远远超过1981年以色列对伊拉克核设施的突袭。
  伊朗政府已表示,如果本国遭袭,其将使用中程导弹打击以色列和美国在伊拉克及中东其他地区的目标。伊朗的导弹和潜艇部队还可以对海湾水域的国际能源运输通道构成威慑。另外,伊朗手中还有威力最强的武器:它可以通过其他国家亲伊朗势力进行反击。例如,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将攻击以色列;伊拉克什叶派武装首领萨德尔将下令其指挥的迈赫迪军重新掀起抗击美英驻军的高潮;一些极端组织也将在全球范围内袭击西方国家目标。
  《泰晤士报》报道指出,通过军事手段维持中东地区力量平衡的做法可能使整个地区陷入又一场混乱。一位反战人士指出:“只有外交官,而不是f15战斗机,才能解决伊朗核问题。军事打击非但不能延缓伊朗核项目,反而会加速其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