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叛逃者”的境遇

中军网 http://www.zgjswx.com 2004年/04月/19日
两岸“叛逃者”的境遇
编辑: 王子晴


1949年国民党政权转移台湾以来,海峡两岸都不遗余力地强力文宣以及许以优厚奖金,吸引对岸人士投奔。在上世纪50年代直至90年代初,许多台湾飞行员以“投向伟大祖国怀抱”为理由,大陆军队飞行员则以“投奔自由”为借口,投奔到了曾经与自己对立的阵营。在蒋氏父子掌握台湾政权的年代里,台湾先后砸下近5万两黄金来吸引“投奔自由的反共义士。北京方面也有相应的重金激励。
  翻开两岸“叛逃者”的档案,虽在当年都是震惊一时,但随着岁月沉积,时政演变,终成一段段半公开的轶闻,成为半世纪来华夏一统过程中的插曲,满含可悲可叹可泣可诉。这些人,有的当了大官,身居高职,有的人却在两岸都成了阶下囚,处境凄凉。每一叛逃理由的背后,却都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凤凰周刊》近日撰文对这些人在到达对岸之后的境遇和个人命运做了详细报道。
  “叛逃台湾”的人
  1949年国民党政权转移台湾以来,在强力文宣及优厚奖金吸引下,先后有多名大陆解放军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飞离故土来到台湾。这些被冠上“反共义士”头衔的飞将军们抵台时,台湾街头巷尾燃放鞭炮欢迎“反共义士投奔自由”。
  在蒋氏父子掌握台湾政权的年代里,台湾先后砸下近5万两黄金来欢迎这一批又一批的叛逃者,从500两到7000两不等,视飞机机型不同而有所区别。由于获得大笔黄金,这些当年大多年仅二三十岁的飞行员,一夜之间就成了千万富翁,他们后来的境遇,各不相同。
  第一次驾机逃离大陆的邵希彦和高佑宗
  1961年9月15日,邵希彦、高佑宗驾驶喷洒农药的AN-2型民用螺旋桨飞机降落韩国济州岛,成为第一次成功驾机逃离大陆,也是惟一驾驶民航机叛逃的飞行员。邵希彦和高佑宗随即被接往台湾,并获颁500两黄金,以当时的市价,可以在台北市西门町买一间100坪的店面,而这样的店面现今的市价,至少也在5000万新台币以上。
  在他们之前,1960年1月12日,解放军飞行员王文炳曾驾驶当时大陆最先进的米格-15型战斗机从浙江路桥起飞,由于对地形不熟,飞到了没有机场的台湾宜兰上空,油料用尽,迫降时机毁人亡。不过,王文炳的行动开启了此后30年间解放军飞行员驾机逃台的先河。
  除了高额奖金,台湾军方还为邵希彦和高佑宗安排了工作及进修。邵希彦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夜间部,毕业后赴美取得硕士学位,返台后在亚洲反共联盟工作,成为国民党“反共宣传”的样板。1999年他退休后移民美国。
  高佑宗被安排在台湾空军工作,负责心战业务,曾撰写1000多万字的心战稿,还曾获颁台湾军方的“国军文艺铜像奖”,后在空军总部政二处上校副处长任内退伍。近年来,台湾“反共义士”地位不再如从前,高佑宗也开始大曝内幕,说当年他与邵希彦并不太熟。驾机逃离当天,邵希彦表示要试飞飞机,飞了没多久,就往东飞到黄海。当他发现不对劲时,立即要求邵希彦返航。不过邵希彦并未听从,一直飞到韩国迫降。后来的一切他也只好接受台湾的安排。
  如今已经年近70,在台北颐养天年的高佑宗表示,他一直希望能够回到大陆看一看,但害怕面对大陆的法律,只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
  被台湾播音员的呼唤感动的刘承司
  刘承司是隶属解放军海航某师的飞行员,海航某师是解放军战力相当强盛的空军作战师。
 1962年3月3日,刘承司驾驶当时解放军的主力战机米格-15从浙江路桥起飞,直飞台湾,降落在台湾桃园空军基地。
  刘承司是第一个驾战斗机飞抵台湾的解放军军官,对海峡两岸的震撼极大。刘承司得到台湾政府颁发的5000两黄金的嘉奖,而他所隶属的大陆海航某师也因此被整顿,许多干部也因此遭到整肃。
  据说,刘承司是听了台湾的“空军玫瑰”的广播。在邵希彦、高佑宗逃离大陆后,台湾空军专设了对大陆地区广播的空军电台,其中有位女播音员叫陈孟华,声音甜美而富有磁性,绰号“空军玫瑰”,她在广播中不断播报从大陆来台的飞行路线和联系方式,以及避免台湾空军将其击落的方法。
  刘承司抵台后在台湾空军任职,行事低调,后来官拜上校退伍。不过,他退伍之后就与台湾军方失去联络。
  误判形势返乡被捕的李显斌
  1965年11月11日,李显斌、李才旺、廉保生3人驾着伊留申-23型轰炸机自杭州笕桥机场起飞,飞抵台湾桃园基地时因飞机偏离跑道,李才旺受轻伤,廉保生当场死亡。李显斌获台湾政府颁发的2000两黄金的奖励,李才旺得到黄金1000两。
  事件真相直到30多年后才被李显斌和李才旺自己揭发。原来李才旺与廉保生并不是自愿前来台湾,廉保生更是因为情势不可挽回而自杀身亡。李才旺在台湾空军短暂服役后于1983年退伍,随即赴美定居。后来,李才旺透过管道取得大陆当局谅解,返回大陆发表抨击台湾政府言论,成为极少数投诚台湾又回归大陆的人。
  李显斌1990年自台湾军方退休后移民美国。1991年,他听说在山东的老母病了,他研判形势,认为已过了30多年,应该不会有事。1991年12月16日他从加拿大返回山东,26日,大陆公安在青岛机场将其逮捕。1992年6月26日,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以“投敌制变罪”判处李显斌15年有期徒刑,他的母亲也在他被捕后不久去世。2002年5月14日,李显斌因患胃癌获假释出狱。
  深具投资眼光的范园焱
  1977年7月7日,解放军空军第2侦察机团1大队2中队中队长范园焱驾驶1架编号3171的歼-6(米格-19)战斗机从福建晋江起飞后,以贴海低飞方式躲过大陆雷达网,直接进入台湾领空,在台湾空军引导下安全降落台南机场。
  范园焱领了4000两黄金,后来在台湾空军总部政战部服务,以上校阶退伍。由于他的口才相当好,服役期间成为台湾军方实施反共教育最好的样板教材。而他在驾机抵台下机后所说第一句话“大陆太苦了”,更成为当时台湾政府对大陆文宣的最好样板。
  范园焱深具投资眼光,退伍之后,他一度从事股票操作赚了不少钱,目前是台湾、美国两地跑。
  “叛逃大陆”的人
  翻开台湾军官“叛逃大陆”史,除了人们较耳熟能详的林正谊、吴渺火、黄植诚、林贤顺、王锡爵乃至最近的王宜宏之外,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迁台算起,架机“叛逃”前往大陆的还有驾驶F-86军刀机叛逃的徐廷泽、T-33教练机的黄天明等数十名飞行员,甚至还包括曾两度获得“国军英雄”荣耀的U-6A侦察机飞行员李大维。
  林正谊:海峡两岸的传奇人物
  “林正谊”对海峡两岸三地大多数人来说,几乎完全陌生,但若提起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财经界可是赫赫有名。
  1979年5月18日晚上9点,驻扎于金门的陆军第284师马山连晚点名之后,连长林正谊上尉失踪。金门防卫司令部连夜实施“雷霆演习”,数千名官兵连夜搜寻,翻遍了整个金门都找不到。
  一天、二天过去,大陆方面也没有任何有关林正谊的消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人间蒸发”了。为免影响军心,金门防卫司令部草草完成了调查,以“失踪”结案。在当年台湾的威权氛围下,家属岂敢质疑,默默收下军方的抚恤金。
  林正谊是标准的“台湾郎”,考上台湾大学农工系后,突然宣布放弃就读,而选择就读陆军军官学校。当时台湾人普遍存在“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此举引发社会相当的震撼,媒体竞相报道。当时的“行政院长”蒋经国亲自召见,称赞他是“青年楷模”。当时的林正谊可以说是少女崇拜的偶像,青年人遵循的目标。
  陆军官校44期毕业的林正谊,毕业后留校担任排长一年,随即考取政治大学企管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1979年8月1日他即调任驻防金门的284师852旅步八营第三连连长。隔年2月16日,他调往马山接任连长,担任独当一面的指挥官。林正谊失踪后,军方估计到可能是潜逃大陆,金门防卫司令部随即在10日内实施&quot镇东演习&quot,将284师与台湾的319师防务全面对调。
  林正谊奔至大陆后卸下军职,改为林毅夫。在大陆当局培养下,前往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并与家人取得联系。滞美期间,他的妻子辞去台湾教职前往美国团聚,随后一起赴大陆发展。林毅夫的专业学养获朱镕基赏识,成为他重要的财经智囊,也实现了他当年的理想。
  23年后,虽然台湾很多人已经知道“林毅夫”就是当年被军方列为失踪人口的“林正谊”,但台湾国防部一直不愿面对事实。直到今年林毅夫因父亲病逝申请返台奔丧,台湾朝野为了该不该让他回来吵成一团,台湾国防部至此才承认林毅夫是“叛逃”,国防部长汤曜明更公开痛斥他的行为“不可原谅”。
  台湾军方为何在23年后才承认林毅夫是叛逃?一种较为人认同的说法是,林的师长周仲南与当时的陆军总司令郝柏村是江苏盐城的小同乡。郝柏村息事宁人,以失踪案草草处理。周仲南并未因此事受影响,在郝柏村出任国防部长后,爱将周仲南也晋升上将担任台湾最后一任警备总司令。
  汤曜明在接受监察院约谈时称,林正谊的确带走了机密资料,包含马山连连长的战备包,内含有马山兵要图、指北针以及防卫图。军方早在林失踪的当晚就发现这些资料不见,因此才会有“镇东演习”的实施。
  至于前途看好的林为何要放弃前途和家人,前往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据台湾监察院的调查,在军方决定调他接任马山连长之前,军方高层有过一次项目会议,政战系统对于这项人事案颇为保留,林人缘不佳,偶会批评时政,对于他的忠诚度提出质疑。
  这样的说法反映出当年台湾军中实况,林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不易融入外省人为主的军队。当时军官拥有高学历的人很少,林难免恃才傲物。加上他苦读多年取得硕士学位,却还是留在第一线部队带兵,种种现实与理想的落差很大。
  虽然在大陆开辟了一片天,但是林在现实生活中对于父亲&quot生不能养,死不能送终&quot,遗憾深深。
  吴渺火:两岸边缘人
  1975年,吴渺火自乌丘潜至大陆,被大陆当局以“间谍罪”判了两个死刑,侥幸留下性命。24年后,他返回台湾又被冠以“叛逃”罪。吴渺火说他是军情局派往大陆执行敌后工作的干员,但军情局却矢口否认。吴渺火又坐了几年牢。
  无论吴渺火的真实身份如何,可以确定的是,他做了20多年的两岸边缘人。
  吴渺火是台湾苗栗人,1974年他被派往乌丘担任海军陆战队第二师两栖侦察队中尉侦查组组长。当年3月20日,他驾驶M2橡皮艇前往大陆。根据他父亲的说法,吴渺火是被人挟持前往,而吴渺火自己却坚称他是军情局派往大陆执行敌后工作的情报员,台湾“国防部”方面则是一口咬定他是“叛逃”。
  吴渺火在大陆被依“间谍罪”逮捕,判了两个死刑,服刑10年后出狱。获得自由后他定居南昌,与大陆女子张美红结婚,育有一子一女。虽然生活还过得去,但思乡之情让他夜夜辗转难眠。两岸开放探亲旅游,但他深知被台湾军方判定为“敌前叛逃”的罪名,可能依“战时军律”判处死刑。直到1998年,他以为20年追诉期已过返回台湾,就在苗栗县公馆乡的家中被捕,起诉5年刑期。
  军方表示,法定追诉期限虽是20年,但吴渺火自涉嫌犯罪起即逃亡,被司法机关通缉,依法律规定追诉期必须要增加1/4—即5年的“除斥”期。所以,吴渺火要到1999年3月20日才超过追诉期限,就这样,他又坐了4年牢。
  出狱后,吴渺火四处碰壁,他找不到工作,曾靠捡破烂勉强糊口,以前陆战队同胞和同学的接济才让他不至饿死。后来他靠四处打零工赚取生活费,平日则在山林里种菜、养鸡,希望能忘掉过去。
  关于吴渺火逃往大陆,有一个说法是,在他逃亡的过程中,先是持枪胁迫其他艇员跳海,遇上解放军巡逻艇又误以为是海盗开枪射击,因此也被解放军认为是间谍。
  返台4年多,吴渺火与妻子张美红、22岁儿子吴震亚和12岁女儿吴诗雯分隔两地,直到今年3月才以探亲名义接她们到台湾团圆,算是挥别了一段噩梦。这桩被两岸皆视为罪人的“叛逃”案,算是国共斗争数十年来的一个特例。
编辑: 王子晴
两岸军机叛逃实录(1945–1989)
1945年8月20日,汪伪政府空军的1架日制“九九”式运输机,由少校飞行教官周致和、少尉飞行员赵乃强、黄哲夫驾驶,从江苏扬州起飞,飞抵延安,首创从敌对阵营驾机投奔共产党先例。这架飞机是日本赠送给汪伪政府专机班的,机名“建国号”。飞抵延安后为纪念此次起义行动改名820号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上尉飞行员刘善本、副驾驶张受益、空勤机械师唐世耀、通信员唐玉文驾驶1架美制B?24轰炸机从成都起飞,飞抵延安,首创国民党空军驾机投奔共产党的先例。刘善本山东昌乐人,1938年毕业于国民党空军中央航校,曾于1943年赴美受训,并被内定为蒋介石“美龄”号专机的驾驶员,起义后任东北民主联军航校副校长、空军副旅长、空军第10师师长、解放军第一航校校长、空军军训部副部长、空军学院领航系主任、副教育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
1948年9月23日,国民党空军第4大队23中队上尉分队长杨培光驾驶1架美制P-51战斗机从北平起飞,先飞到辽源机场,遭到地面炮火猛烈射击,被迫继续北飞,后在四平机场降落。
1948年12月16日,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中尉飞行员俞渤、郝桂桥、陈九英,中尉领航员周作舟、张祖礼驾驶1架美制B-24轰炸机从南京起飞,起飞后曾准备轰炸南京大校场机场和总统府,因投弹系统故障,5枚炸弹都落到南京城外燕子矶,当时蒋介石正在大校场机场空军俱乐部慰问空军将士,听到爆炸声大惊失色。投弹后轰炸机飞到解放军占领下的石家庄。
1948年12月29日,国民党空军第4大队23中队中尉飞行员谭汉洲驾驶1架美制P-51战斗机从青岛起飞,在沈阳北陵机场降落。
1949年1月3日,国民党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上尉飞行教官谢派芬(1948年11月加入中共)、中尉飞行教官蒋声翰在中共地下党员吕云荪的策反下,组织机务员李葆华、田维初、荀富贵驾驶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杭州起飞,飞抵郑州机场。
1949年1月12日,国民党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教育处上尉副官高全诤驾驶1架美制L-5通信机,从杭州起飞,原计划飞往徐州,因天色昏暗,没能发现,只好在安徽宿县双石铺河滩上迫降。
1949年1月14日,国民党空军第3大队28中队中尉飞行员阎承荫驾驶1架美制P-51战斗机从南京飞机,飞抵济南张庄机场。(阎承荫的三哥就是在抗战时期发明了空中降落伞雷的著名飞行教官阎雷。)
1949年1月15日,国民党空军第20大队11中队中尉飞行员刘焕统、邹耀坤、宋宏儒,在青岛机场砸开机舱,驾驶1架美制C-46运输机起飞,飞抵沈阳。
1949年1月27日,国民党杭州笕桥空军军官学校飞行学员周梦龙、李延森利用飞行训练的机会分别驾驶1架美制PT-17教练机从杭州起飞,飞抵合肥。
1949年1月30日,国民党上海民航局空中交通管制站站长邢国铮、空中交通管制站管制员刘书荣、华兴杭、飞行副驾驶李筠、机械员陈铁生,在中共地下党策反下,在乘坐C-47客机从上海飞往青岛途中,劫持飞机在济南降落,首创民航机投奔共产党先例。
1949年2月2日,国民党民航局上海龙华空中交通管制站助理管制员李愚和上海虹桥机场指挥塔台管制员刁家平,从上海驾驶1架美制L-5通信机起义,起飞后因机械故障在上海以北坠毁,2人受伤,后经地下党安排,2人从地面到达解放区。
1949年2月3日,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中尉飞行员张雨农、任永寿、黄友寿、黄文刚乘着机务人员例行试机的机会,利用中午休息的机会,偷上1架美制B-24轰炸机强行从上海起飞,飞抵北平南苑机场。
1949年2月19日,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101中队中尉飞行员徐骏英、少尉飞行员魏雄英(中共地下党员)、中尉通信员赵昌燕、少尉领航员张镭,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反下,从上海起飞,降落在济南。1952年6月7日魏雄英在驾机向进军西藏部队执行空投任务时撞山身亡。
1949年2月22日,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102中队中尉飞行员杨宝庆撬开机舱,驾驶第20大队的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西安起飞,计划飞往北平,因燃料耗尽迫降于河北唐山。
1949年3月7日,国民党空军第1大队中尉飞行员王玉珂、空军军官学校上尉副中队长刘继广、中尉飞行教官禹庆荣(3人均为中共地下党员)从上海驾驶1架英制“蚊”式战斗机飞抵河北石家庄。
1949年3月7日,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101中队中尉飞行员唐宛体(中共地下党员)、中尉通信员李学冕、机工长彭树新,从汉口偷驾1架C-46起飞,原计划飞往北平,因恶劣天气无法分辨航向,最终因燃料耗尽而在热河赤峰上空弃机跳伞,3人均平安落地。
1949年4月7日,国民党空军第1大队3中队中尉飞行员梁惠福、汉口警备区少尉排长黄琪玲(国民党起义将领92军军长黄翔之子)和小学教员王亚蒙(女),乘着黎明前警戒松懈混入机场,驾驶1架美制B-25轰炸机从汉口机场强行起飞,降落在郑州机场。
1949年4月9日,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中尉飞行员刁光弟(中共地下党员)、中尉领航员沈济世、少尉通信员王凡、少尉机械员徐迈、空军供应总处少尉军械官于振超、机工长罗锡龄、宋永信,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反组织下,于试飞为名从上海驾驶1架C-46运输机起飞,飞抵济南。
1949年4月17日,国民党空军第8大队上尉飞行员杜道时,在第20大队机工长郝子仪的协助下,驾驶第20大队的1架美制C-46运输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杜道时原是B-24轰炸机的飞行员,从未驾驶过C-46,竟能以2人驾驶需要5人机组的C-46安全起飞,确实不易。飞机飞临徐州机场时,解放军误为敌机来袭,组织对空射击,C-46就在防空火力弹雨中降落,降落时机翼中弹,幸好2人未受伤。这是国民党空军首次从台湾驾机
回归大陆。
1949年6月15日,国民党空军第11大队上尉作战参谋毛履武(中共地下党员)在从汉中南郑机场驾驶美制P-47战斗机起飞侦察西安途中,见僚机因故障返航,正是起义的大好机会,便果断改变航向,直飞河南安阳,安全降落。
1949年8月25日,国民党中央航空公司副驾驶李福遇(原国民党空军轰炸机中队长,蒋介石专机的副机机长,是重庆谈判后送毛泽东回延安的专机机长),在中共地下党的策动下,开始进行驾机起义准备。当天原是只准备去广州白云机场观察飞机警卫情况,见央航1架C-47型客机刚加满油,又没有警卫,便抓住机会,强行驾机起飞,经5个多小时飞行,在南京安全降落。
1949年10月16日,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上尉飞行员江富考、机工长周震南、机械兵石建儒、陈尚明从台湾嘉义机场驾驶1架C-47运输机起飞,以超低空飞行摆脱国民党空军战斗机的追杀,安全降落在南京。次日凌晨为防止国民党空军报复轰炸,连夜转场济南。从嘉义机场起飞时,正好蒋介石结束了对菲律宾的访问,乘专机回到嘉义,亲眼目睹了江富考强行起飞的一幕,他走下专机舷梯,没有和迎接他的任何一名官员握手交谈,便匆匆驱车离去。
1949年10月17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飞行学员魏昌蜀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警戒松懈的机会,潜入台湾冈山机场驾驶1架AT-6教练机强行起飞,在福州机场降落,飞机落地不久就遭到国民党空军追击而来的P-51战斗机扫射,机身3处中弹,但无大碍。
1949年10月27日,国民党央航副驾驶吕辑人、机械员领班苏文焕、机械员杨兆藩、谢超群(均为前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在中共地下党的测定组织下以试车为名登上1架DC-3客机,从香港起飞,在已遭到破坏的广州白云机场上短距离紧急降落。为防止国民党空军的报复,连夜从广州起飞经汉口飞抵北京。
1949年11月9日,国民党中央航空公司和中国航空公司在香港的2000余员工和80架飞机通电起义,当天就有12架飞机(1架CV-240,3架C-46和8架C-47)在央航总经理陈卓林和中航总经理刘敬宜率领下飞往北京、天津。史称两航起义。
1949年12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1大队第3中队中尉军械员岳哲安(他曾在美国接受过飞行训练)从台湾台中机场乘警卫不备偷上1架美制PT-17教练机强行起飞,安全降落在福州机场。
1950年1月3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28期飞行学员李纯,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策划下利用第一个放单飞的机会,驾驶1架AT-6教练机从台湾冈山机场起飞,在福建漳浦东湖乡海滩上迫降。
1950年1月9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第28期飞行学院黄永华,在中共地下党的组织策划下,利用单飞训练之机,驾驶1架AT-6教练机从台湾台南机场起飞,在广东潮安降落。
1951年3月27日,国民党空军第10大队专机组少校飞行员戴自谨、机械师史殿文,在台北上空劫持1架B-25轰炸机,安全降落在上海江湾机场。
1951年9月12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飞行学员刘希尚驾驶1架AT-6教练机从台湾冈山机场起飞,在福建漳州机场安全降落。
1953年6月26日,国民党空军第1大队少校领航员叶刚、第4大队少尉飞行员孙志强驾驶1架AT-6教练机从金门起飞,飞往大陆,因燃料耗尽在浙江上虞迫降。
1953年10月18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飞行学员陶开府、监察总队测向台见习机务士秦保尊驾驶1架AT-6教练机从台湾冈山机场起飞,在福建漳州机场安全降落。
1954年1月26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飞行学员胡弘一驾驶1架AT-6教练机从台湾冈山机场起飞,在福建同安迫降。
1954年2月19日,国民党空军第1大队上尉参谋黄铁骏、射击军械士刘铭三驾驶1架B-25轰炸机从台湾新竹机场起飞,因燃料耗尽在浙江三门迫降。
1955年1月12日,国民党空军少校联络官郝隆年、第20大队少校参谋王钟达、机械师唐镜驾驶1架C-46运输机从台湾台中机场起飞,在福建福州机场安全降落。
1955年2月23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飞行学员刘若龙、朱宝荣驾驶1架PT-17教练机从台湾虎尾机场起飞,在福建平漳海滩上迫降,两人各获奖金1000元。
1955年5月18日,国民党空军第3大队中尉参谋何伟钦驾驶1架P-47战斗机从台湾屏东机场起飞,在广东海丰迫降。
1956年8月15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少校教官黄纲存驾驶1架AT-6教练机从台湾冈山机场起飞,在福建仙游迫降,获得奖金8000元。
1960年1月12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4师飞行员杨德才驾驶1架编号6501的米格-15战斗机从浙江路桥起飞,飞往台湾,结果在台湾宜兰地区迫降时机毁人亡。这是解放军方面第1架叛逃的军用飞机。
1961年9月15日,解放军飞行员邵希彦、高知学驾驶1架安-2运输机从山东胶县起飞,在韩国济州岛降落,2人于10月7日抵达台湾,获黄金500两,后2人在台湾空军服役,均以上校军衔退役。
1962年3月3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6师第16团3大队8中队飞行员刘承司驾驶1架米格-15战斗机从浙江路桥起飞,飞抵台湾桃园机场。获黄金1000两,后加入台湾空军,官至空军电台上校副台长。
1962年7月25日,解放军发布通告,宣布对驾驶飞机、舰艇起义归来人员的奖励和联络方法。1964年3月15日,再次发布通告,重申了对驾驶飞机起义归来人员的奖励方法,并公布了广东汕头、福建青田和浙江路桥3个机场的航向、电台呼号和波长。
1963年6月1日,国民党空军第2联队第11大队43中队上尉飞行员徐廷泽驾驶1架美制F-86战斗机从台湾新竹起飞,在福建龙田机场安全降落。徐廷泽被授予少校军衔,并获得2500两黄金的奖金。而这架F-86则被送到军事博物馆作为展品供人参观。
1965年11月11日,解放军空军第8师22大队李显斌驾驶1架伊尔-28轰炸机从杭州笕桥机场起飞,飞行途中李显斌开枪打伤领航员李才旺,驾驶飞机在台湾桃园机场降落时由于操纵失误,机尾撞击地面,导致尾舱通信员廉宝生死于非命。台湾方面将3人全部封为“反共义士”,李显斌获得280万新台币的奖金,并加入台湾空军,以上校军衔退役。1991年12月事母至孝的李显斌从加拿大以台胞身份回乡探母,被青岛公安局逮捕,后被以投敌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而李才旺伤愈后定居台湾,1976年加入美国籍,并于1998年12月从美国回乡探亲。
1969年5月26日,国民党空军军官学校上尉教官黄天明和飞行学员朱京蓉驾驶1架美制T-33教练机从台湾冈山机场起飞,在福建惠阳迫降。
1977年7月7日,解放军空军第2侦察机团1大队2中队中队长范园焱驾驶1架编号3171的歼-6(米格-19)战斗机从福建晋江起飞后,以超低空飞行直飞台南机场。获黄金4000两,后加入台湾空军,被授予上校军衔。
1981年8月8日,国民党空军第5联队少校考核官黄植诚驾驶1架美制F-5E战斗教练机借考核新飞行员之机,驾机起义。当他飞到福建龙田上空时,后座的飞行学员许秋麟坚决要求回台湾,黄植诚便掉头飞到东引岛以西让许跳伞,随后再次飞往大陆,在福建福州机场安全降落。黄植诚获得奖金65万元,1988年被授予上校军衔。而台湾国防部长高魁元则因此事引咎辞职。
1982年10月16日,解放军空军第1侦察机团1大队2中队飞行员吴荣根驾驶1架歼侦-6从山东文登机场起飞后,他谎报发动机空中停车,乘指挥塔台忙于实施特情处置程序,以超低空全速飞往韩国汉城K16机场,后于10月31日抵达台湾,吴荣根获黄金5000两,加入台湾空军,授予少校军衔。
1983年4月22日,国民党陆军航空兵第1支队第1分队少校分队长李大维驾驶1架U-6A侦察机从台湾花莲起飞,飞往大陆,因当时天气恶劣,他无法找到机场,在福建宁德三都港盘旋时被港内军舰误会,遭到高炮射击,便在海滩上迫降。李大维获得奖金15万元,他出身于台湾的军人世家,两次获得过国民党“国军英雄”称号,因此他的起义引发了台湾军界的巨大震动。
1983年8月7日,解放军空军被借调到海军进行新型空对空导弹试验的副团职飞行员孙天勤借试验飞行之机,驾驶1架歼-7(米格-21)战斗机从辽宁大连机场起飞,飞抵韩国汉城K16机场。此次叛逃创造解放军职务最高机型最新的双记录,中国要求韩国交还飞机和飞行员,韩国将飞机交还中国,而孙天勤则于8月24日抵达台湾,获黄金7000两,并加入台湾空军,授予上校军衔。
1983年11月14日,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第6师第18团2大队中队长王学成驾驶1架编号83065的歼-5(米格-17)战斗机从浙江岱山机场起飞,在2架台湾空军F-5战斗机的引导下在台湾桃园机场迫降。获黄金3000两,后加入台湾空军,授予少校军衔。
1985年8月25日,解放军空军飞行员萧天润驾驶1架轰-5轰炸机从山东胶县起飞,飞往韩国,在韩国里里市迫降时发生事故,领航员孙武春死亡,萧天润受伤,并撞死地面的一韩国农民。9月20日,萧天润抵达台湾,获黄金3000两,而飞机上的报务员刘书义则根据其要求返回大陆。
1986年2月21日,解放军空军第4侦察机团第3大队中队长陈宝忠驾驶1架编号3283的歼侦-6从辽宁沈阳机场起飞后,以超低空脱离编队飞往韩国水原机场,陈于4月30日抵达台湾,获黄金5000两。
1986年10月24日,解放军空军飞行员郑莱田驾驶1架歼-6战斗机飞抵韩国,郑后去台湾,获黄金5000两。
1987年11月19日,解放军空军第49师中队长刘志远驾驶1架歼-6战斗机从福建龙溪起飞,以超低空穿云而出,飞抵台湾清泉岗机场,获黄金5000两。
1988年9月11日,解放军鉴于两岸关系的缓和,宣布停止执行1962年颁布的对驾机起义的奖励方法。
1988年9月15日,作为9月11日解放军宣布停止执行1962年颁布的对驾机起义的奖励方法的回应,台湾也宣布大幅度降低对驾机、驾艇来归人员的奖金。
1989年2月11日,国民党空军第737联队第5大队中校辅导员林贤顺驾驶1架F-5E战斗机借空中考察之机,飞往大陆,因低空大雾,未能找到汕头机场,燃料耗尽后在广东丰顺县上空弃机跳伞,左臂受伤。伤愈后被授予中校军衔。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