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談實現強軍目標 提三個“必須”★★★★

名人名言:生命篇:人最宝贵的财富是生命

http://www.boxun.com/news/gb/health/2012/10/201210050350.shtml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今 日 看 点:20140311▲◆★●■☆

 

習近平談實現強軍目標 提三個“必須”★★★★  

http://www.CRNTT.com

中國對印度投資為何如此艱難?  

http://www.CRNTT.com

朝鲜火箭弹穿越中国航线很危险★★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4_03/11/34645288_0.shtml

现在研究生和以前中专生没区别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6050

习近平强调: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http://news.ifeng.com/

马警方:劫机等4原因或致飞机突然失联★★

http://news.ifeng.com/

中共核心机构现黑马 官方暗透信号★★★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6053

 

 

 

習近平談實現強軍目標 提三個“必須”★★★★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中評社北京311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1日在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全軍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革創新精神開拓國防和軍隊建設新局面,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而努力奮鬥。

 

  新華社報道,會上,8位代表就深入貫徹強軍目標、軍隊改革和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等問題作了發言。

 

  在認真聽取代表們的發言後,習近平圍繞實現強軍目標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一年來,全軍和武警部隊堅決貫徹黨中央、中央軍委決策指示,緊緊圍繞實現強軍目標,堅持各項工作向打仗聚焦用勁,堅持嚴字當頭改作風正風氣,加強部隊全面建設,出色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各項任務,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作出了重要貢獻。

 

  習近平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勇敢承擔起我們這一代革命軍人的歷史責任。面對新的形勢任務,必須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我們希望和平,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決不放棄維護國家正當權益、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現在,強軍的責任歷史地落在了我們肩上,要挑起這副擔子,必須敢於擔當,這既是黨和人民的期望,也是當代革命軍人應有的政治品格。各級黨委和領導幹部要把帶領部隊實現強軍目標作為重大政治責任,一心一意想強軍、謀強軍,增強貫徹落實強軍目標的能力。廣大官兵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堅定信念,忠誠使命,努力在強軍興軍征程中書寫出彩的軍旅人生。

 

  習近平指出,實現強軍目標,必須抓住戰略契機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深入推進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要堅持改革正確政治方向,堅持貫徹能打仗、打勝仗要求,堅持以軍事戰略創新為先導,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戰鬥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體制機制和政策制度保障。要破除思維定勢,樹立與強軍目標要求相適應的思維方式和思想觀念。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堅持戰鬥力標準,深入研究現代戰爭特點規律和制勝機理,抓住制約戰鬥力建設的重難點問題,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讓一切戰鬥力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營造有利於改革的良好氛圍,凝聚起改革的正能量,確保部隊高度穩定和集中統一,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和各項任務圓滿完成。

 

  習近平強調,實現強軍目標,必須同心協力做好軍民融合深度發展這篇大文章,既要發揮國家主導作用,又要發揮市場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軍隊要遵循國防經濟規律和信息化條件下戰鬥力建設規律,自覺將國防和軍隊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體系。地方要注重在經濟建設中貫徹國防需求,自覺把經濟佈局調整同國防佈局完善有機結合起來。要深入做好新形勢下雙擁工作,加強國防教育,健全國防動員體制機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支持軍隊建設和改革,配合軍隊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主持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中央軍委委員常萬全、房峰輝、張陽、趙克石、張又俠、吳勝利、馬曉天、魏鳳和出席。

 

  會議結束時,習近平來到部分基層和科研一線軍隊人大代表中間,同大家親切交談,詢問了解他們工作學習生活情況,勉勵大家立足本職崗位,為實現強軍目標作貢獻。▲◆★●■☆

 

 

中國對印度投資為何如此艱難?★★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長期以來,中國對印度投資進展艱難,主要原因在於印度政府所謂“國家安全”等政治因素的影響。

 

  中評社北京312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2月初,中國一個工作小組向印度政府遞交了一份五年貿易與經濟規劃合作計劃書,擬為印度“1萬億美元的‘十二五’基礎設施建設”進行30%的投資,總額高達3000億美元。這筆投資的金額已超過日本在印度的投資,成為單個國家對印度的最大投資,其中包括“德裡—孟買工業走廊”及新德裡地鐵等項目。

 

  但是,這項中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對印投資計劃,卻沒有讓印度人感到高興,而是讓他們感到極為錯愕。而且,中國此舉遭到許多印度媒體和智庫的質疑。印度商務部將在近期舉行會議,專門討論中國3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對於來自中國的投資,印政府格外關注,已專門設立了“安全審查”程式。中方投資印度往往會卡在這一關,尤其是電信、電力等領域審查尤為嚴格,印度這種極不公平的做法直接導致了中印投資品質始終處於低水準徘徊的不利態勢。

 

  長期以來,中國對印度投資進展艱難,主要原因在於印度政府所謂“國家安全”等政治因素的影響。由於印度政府經常對中國在印度投資亮起“政治紅燈”,頻頻以影響所謂的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和威脅到了中國對印度投資的規模和水準,導致了中國在印度的投資屢屢受挫。幾乎中國在印度所有重大專案都遇到了強大阻力。諸如印度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拒絕了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和華為對印度的擴大投資專案,以及中資企業在孟買和喀拉拉邦港口的競標,就是政治上的原因而慘遭失敗。

 

  而且,印度經常利用簽證等頻頻製造“小動作”,給中資企業在印度的投資和生產帶來災難性的“麻煩”。如數家中國企業相繼向印度派出了3萬多電力、電訊、鋼鐵等領域的技術人員和工人,幫助印度建設。但是,在許多工程尚未完工的情況下,印度政府突然以中國工人簽證到期為由收緊了簽證政策,要求這個工人必須馬上離開印度,給中資企業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麻煩,無形之中增加了中資企業在印度的成本。 

 

  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的形勢下,亞洲主要經濟體中國和印度達成一致,提升兩國間經濟交流的水準。印度和中國是重要的貿易夥伴,2011年雙邊貿易總額達740億美元,兩國的目標是到2015年達到1000億美元。

 

  去年11月,儘管這兩個亞洲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簽署了價值約50億美元多達11項諒解備忘錄,相互為對方的金融機構提供市場准入待遇,以促進投資和擴大經貿往來。但是,中印經貿關係一直在低水準徘徊。

 

  從經濟全球化來看,不管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對外國的投資均持歡迎的態度。但是,印度對中國的投資這種極為罕見的做法的背後,折射出了印度還停留在“冷戰思維”時代,更反映出了印度落後的、非理性的一面。

 

  從地緣政治來考慮,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快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這種發展態勢已使某些印度人倍感失落和“威脅”。印度的政客們和許多學者們始終認為印度是世界大國。殊不知,印度只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而已,印度的貧困率長期居於世界前列,印度兒童識字率和死亡率都令人痛惜,而且,印度政府的腐敗率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官員行政效率極其低下等等。儘管如此,許多印度政治家和戰略家們卻過於自信,認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但是,這種無序和效率極其低下的民主還不如不要。印度國內許多政治家和戰略家們始終沒有從1962年中印邊界衝突中走出來,始終視中國為印度最大的安全威脅。處處把中國在印度的投資與中印政治關係掛鈎。與其他國家對印度投資顯著不同的是,印度對中國投資始終存在著“恐懼症”。這種對華在印度投資的“恐懼”既有歷史方面的影響,也有中印兩國近年來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原因,但更為嚴重的是在印度“強鄰即敵”傳統政治觀念已成為束縛中印經濟關係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對印度而言,中國在印度的任何一項投資都被打上政治上的烙印,很多人對中國企業仍心存疑慮。導致了中國在印度的投資屢屢受挫。

 

  從經濟角度來考量,過去數年中國對印度投資偏重於能源和電信,但是印度方面以國家安全會受損為由多次拒絕了中國在印度的投資。但是這一次,中國放棄了電信行業,將投資重點放在印度老舊的鐵路,特別是電氣化及高速列車、貨車等方面,此外中國還能在下水道處理、隧道建設等領域提供充足技術。眾所周知,印度基礎設施十分落後,在道路交通領域體現尤為明顯。中國公司在基礎設施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資金也較為充足,而印度基礎設施方面則存在巨大的缺口,因此中印兩國在這一領域擁有巨大的合作空間。印度國內的第二輪經濟改革一直尚未啟動,投資環境也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極端落後,“髒亂差”充斥著印度各地。到了印度,就感覺到了五十年前的中國。而且,印度國內對開放市場始終存在著不同的聲音,反對者們或明或暗地設置了各種障礙,阻礙了一些國外投資者不敢貿然進入印度的市場。如沃爾瑪等一些全球大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不得不紛紛撤回了對印度的投資計劃。

 

  而反觀中國與南亞另一鄰國巴基斯坦的雙邊經貿合作,中巴經貿關係一直處於穩步向前發展的健康態勢。巴基斯坦政府全力支持中資企業在巴基斯坦的投資。最近,巴基斯坦政府決定向在巴的中國公司提供來自軍方的保護,以吸引財力雄厚的中國公司前來投資,打消他們在安全方面的顧慮。

 

  我們不企望印度能象巴基斯坦一樣給中資企業提供安全保護。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雙邊經濟關係的發展需要兩國的共同對等的努力才可穩步推進,而印度以“國家安全”為由處處置中資企業於不利境地,哪還會有更多的企業來印度投資、擴大規模呢?更談不上提高雙邊經貿關係的品質了。任何一個具有全球視野的政治家和經濟家都不會如此愚蠢地對待外國投資。▲◆★●■☆

 

 

 

朝鲜火箭弹穿越中国航线很危险★★ 

http://news.ifeng.com/mil/4/detail_2014_03/11/34645288_0.shtml

 

20140311日 环球时报 朝火箭弹穿越中国航线很危险 

 

近日,韩国国防部称,朝鲜在34日向其东海(日本海)方向,发射了数发火箭弹,火箭弹弹道穿越日本东京至沈阳空中航线,并在6分钟后,有一架中国大型客机穿越火箭弹弹道。这起穿越行动被报道后,没有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足够重视,网上还有认为“大惊小怪”和韩国“挑拨离间”的言论。如果此事属实,我想从军事角度来认识一下这一动作的危险性。

 

军事演习中空(航空兵)(地面炮兵)协同,是重要演练内容,否则,在实战中会造成互相的严重误伤。朝鲜300毫米火箭炮,当射程在5060千米时,最大弹道高约为14000米,射程到150千米时,最大弹道高约为30000米。而大型客机的航线高度一般在1000012000米,在最大弹道高之下。如射向与航线交叉,会有一次弹道与航线交集,如射向与航线相向,将会有两次弹道与航线交集。看似有6分钟的时间差,其实是极其短暂的。试举一例:实际作战中的炮兵打击,与空军航空兵对同一区域攻击,两者火力协同时间(火力间隔)一般是23分钟,为了防止误伤,军事演习往往把这一时间放长至10分钟之内。6分钟恰恰在2分钟至10分钟之间,已进入了防误伤的间隔时间,而且事先民航不知道,没有预警。军事演习为防止误伤民航,演习场上空有航线时,演习指挥部要与空管部门协调,一般情况下是演习让民航,也有调整民航机飞越时间让演习的情况,互让时间往往长达半天,就是为了确保民航的绝对安全。

 

这次朝鲜向东边的日本海海域发射火箭弹,远离我国,我不具备监视条件。由于涉及东京—沈阳航线,对民航班机安全造成重大威胁,发射前理应通报我国,并通报有关国家航管部门,使预计该时段通过该空域的民航班机有效避让。而朝鲜明知弹道将穿越至中国的航线,明知中国民航班机准时临近(朝鲜雷达上能看见)并进入危险区,却决然命令开炮!朝方行为是对中国极大的不友好。我有关部门决不能等闲视之。用“正常飞越朝鲜及相关空域,未发现特殊情况”和“核实有关情况,表明必要关切”这种轻描淡写的话是不妥当的。而应该严词批评,并让朝鲜保证今后不得再发生类似事件。(作者:王洪光是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

 

 

现在研究生和以前中专生没区别★★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6050

 

   2014-3-10:“我认为就业岗位并不缺,缺的是适合岗位的人……”月7日,在江苏省代表团分组讨论的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一席话引爆了会场。随后,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崔向群“发难”:“现在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会场内两位大学校长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缪协兴和江南大学副校长金征宇则表示,大学生整体素质还是提高了的。

 

  谈学生素质

 

  研究生相当于中专生

 

  综合素质比过去要好

 

  崔向群:我们单位也是用人单位。总的感觉,毕业生质量在下滑。比如来的一些研究生,你会感觉到他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基础不是很令人满意。

 

  我觉得这是盲目扩招的结果。盲目扩招之后人家都不相信大专生和本科生,只相信研究生。而研究生和以前的中专生、大专生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陈丽芬:首先综合能力差,按道理大学毕业出来生活自理和跟人相处的能力应该是具备的。但现在毕业生与他人相处矛盾比较多。具体工作中,动手能力差。还有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差,不愿意接受高工作压力。

 

  金征宇:优秀的人才总归就是那么一个比例,我认为很难说现在的就差了。

 

  我是“文革”以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当时全国就招20万,今年大学毕业生有727万,727万和20万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现在的研究生每年大概有几十万,所以现在的研究生和那时候的本科生应该是差不多的。但我并不赞同说现在的研究生相当于一个中专生,不能简单地这样类比。我觉得现在毕业生知识结构肯定比我们那时候要好。

 

  缪协兴:大学生总体素质,还是在提高的,一代一代都在提高。我们对人的素质应该从更综合的角度来评价。

 

  现在大学毕业生可能洗碗、洗衣服、独立应对生活的能力差点,吃苦耐劳精神可能比较少,但是他的计算机信息这些能力可以说肯定要强,再加上他综合性的能力比过去也更全面。他艺术、文化方面的能力肯定不会太差,钢琴、小提琴、古典音乐他都会来点。这也是不错的能力。

 

  谈考研热

 

  盲目考研是浪费生命

 

  体制抬高了就业门槛

 

  陈丽芬:我们企业需要有真正技能的人才,不一定要求那么高学历。现在不少毕业生,考不上研究生就复读,毕业一年也不去找工作。这是一种浪费,是对生命的浪费。有人中学毕业后上了两年中专,七年收入了80万。他当年同学念了本科、硕士,还在读书,花掉了15万。

 

  崔向群:在发达国家,并不是本科毕业后都去读硕士、博士的。

 

  陈丽芬:一般人的传统观念里好像子女必须要接受高等教育。德国仅有约20%的学生进入大学,80%的年轻人接受职业教育。

 

  2014年春节,江阴城乡联动招聘会上,682家企业有35000个岗位虚席以待,而前来求职的人仅约10000名。目前国内应届中学生90%上大学,仅 10%上技校。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愿意到一线工作,或者到了一线也稳定不下来,工作耐受力差、期望值过高,造成了整体大学生就业困难而普工、技工严重不足的局面。

 

  建议国家取消“三本”(指高考本科层次录取批次和录取顺序排在第三位置)招生,并将该部分计划划入职业教育。2012年全国“三本”招生约160万,如果将这部分学生改为接受职业教育,制造业的用工荒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金征宇:硕士生也好,博士生也好,我们期待能有20%30%的人真正适合于做研究,那样我们就觉得值了。研究生也有一个逐渐认识自身的过程,在读到博士、硕士期间才逐渐把人才分层。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国企用人设置一些门槛,比如一定要本科或研究生学历。一些国企不顾自己效益,不顾人力资本是否被浪费,甚至把有多少硕士、博士当作炫耀的资本。这里面有体制机制的问题。

 

  谈大学教育

 

  就业脱节责任在大学

 

  企业不想花钱做培训

 

  陈丽芬:我们企业,本科生我给他2000元月薪他也愿意干。中专毕业的技工,我可以给他8000元。

 

  崔向群:现在大学毕业生都降低使用,甚至大学本科生、大专生也来当工人,一方面是工作不好找,供大于求,另一方面是因为跟社会需求不接轨,职业教育缺乏。

 

  金征宇:企业也不能急功近利。在同样一个岗位读了大学的和没读的,尽管一上来可能工作效率没有显著区别,但后面的潜力和发展肯定是读书的要强。

 

  缪协兴:中专生月薪8000元,本科生月薪2000元,这一点不奇怪,那个岗位需要专门技能的人,而大学本科生培养的是基础技能、综合素质。专门技能也是要通过一段时间训练的。如果本科生喜欢这个工种,在同一起跑线上开始做,咱们本科生也不会差。

 

  崔向群:脱节的主要责任在学校。企业可以定向培养,产学结合。但学校就是培养人的地方,你要主动跟企业紧密合作,否则你培养的人就与社会脱节。

 

  陈丽芬:我也觉得这是大学教育的问题。要通过科技素质、职业道德等综合性的教育,让毕业生上岗就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金征宇:脱节的原因是企业没有尽到上岗培训责任。本科教育是一个素质教育过程,而不是技能教育。企业不能说招聘一个大学生马上就能上手用,国外企业有上岗培训的过程。另外,大学实习也有很大的问题,我们安排学生实习,企业常说接受不了那么多,因为会干扰生产。来源新京报▲◆★●■☆

 

 

 

习近平强调: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http://news.ifeng.com/

 

20140311 来源:新华网  

 

授权发布:习近平在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

 

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华社北京311日电(记者曹智、李宣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日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全军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

 

会上,8位代表就深入贯彻强军目标、军队改革和建设、军民融合发展等问题作了发言。

 

在认真听取代表们的发言后,习近平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一年来,全军和武警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紧紧围绕实现强军目标,坚持各项工作向打仗聚焦用劲,坚持严字当头改作风正风气,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出色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把带领部队实现强军目标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一心一意想强军、谋强军,增强贯彻落实强军目标的能力。广大官兵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忠诚使命,努力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出彩的军旅人生。

 

习近平指出,实现强军目标,必须抓住战略契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深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要坚持改革正确政治方向,坚持贯彻能打仗、打胜仗要求,坚持以军事战略创新为先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

 

要破除思维定势,树立与强军目标要求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战斗力标准,深入研究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抓住制约战斗力建设的重难点问题,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让一切战斗力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源泉充分涌流。要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营造有利于改革的良好氛围,凝聚起改革的正能量,确保部队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习近平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既要发挥国家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地方要注重在经济建设中贯彻国防需求,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要深入做好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健全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军队建设和改革,配合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主持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中央军委委员常万全、房峰辉、张阳、赵克石、张又侠、吴胜利、马晓天、魏凤和出席。

 

会议结束时,习近平来到部分基层和科研一线军队人大代表中间,同大家亲切交谈,询问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勉励大家立足本职岗位,为实现强军目标作贡献。▲◆★●■☆

 

 

马警方:劫机等4原因或致飞机突然失联★★

http://news.ifeng.com/

 

20140312日 新京报 作者:韩旭阳 

 

昨日下午,马来西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其中一名持假护照人(图左)的身份,该男子19岁来自伊朗。警方表示,他们仍在调查另一名持假护照登机人的身份(图右)。新京报记者赵亢摄

 

原标题:两冒用护照登机乘客系伊朗籍

 

昨日下午3时,马方就失联航班举行新闻发布会,马来西亚警察总长哈立德·阿布·巴卡尔表示,已经确认冒用他人护照登上马航失联客机的一名乘客为伊朗籍男子,但并不认为其可能是恐怖分子。

 

国际刑警组织昨日稍晚发布消息称,已经确认第二名冒用失窃护照的乘客身份。国际刑警组织称,该名乘客也是伊朗人,他使用了意大利护照登上了MH370航班。

 

当天,国际刑警组织请求媒体和公众帮助确认这名冒用护照的乘客是否名叫徳拉瓦·赛义德·穆罕默德,现年29岁。此外,国际刑警组织还称,这2名乘客同时持失窃护照从卡塔尔首都多哈飞往吉隆坡。

 

冒用护照者

 

出入境按程序进行

 

北京时间11日下午305分,马方主持人出现在已经挤满了话筒的讲台上,向上午10时就一直在等待新闻发布会的中外媒体致歉,随后,已经拖延了近5个小时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

 

发布会上,马来西亚移民局总长通报了马来西亚移民局对持奥利地护照和意大利护照的两冒用者如何进出海关的调查结果。

 

据介绍,使用奥地利人克里斯丁·科泽及意大利人卢伊奇·马拉尔迪护照的入境者,于今年228日晚通过马来西亚海关柜台办理入境手续,“根据马来海关的标准作业程序,签证官检查了履历页,其与持有人符合”,移民局总长称,签证官还向申请人询问了相关问题,包括其为何前往该国。随后,签证官为其签署了从228日至528日,为期90天的社交访问准证。

 

37日晚,两人前往海关柜台办理出境手续。当值签证官检查了其入境记录,发现符合标准,且其社交访问准证仍然有效,随后对其出行放行。

 

移民局总长称,持意大利人卢伊奇·马拉尔迪护照的入境者,在办理入境手续时声称是乘坐多哈航空公司的航班从普吉岛来的吉隆坡。两人出境时向海关工作人员出示了MH370航班的登机牌后被放行。

 

移民局总长强调,在这一过程中,马方海关人员执行了马来西亚海关的标准作业程序。

 

19岁伊朗男子

 

冒用护照登机疑为偷渡

 

随后,马来西亚警察总长哈立德·阿布·巴卡尔公布了使用奥地利人克里斯丁·科泽护照入境者的身份。“通过视频筛选,我们发现了使用假护照人士的身影,并确认了其中一人的身份”,巴卡尔说:“他是伊朗人,名叫普里亚·努尔·穆罕默德·迈赫达德,19岁。”

 

巴卡尔说,通过调查迈赫达德的背景,马方认为他不大可能是一个恐怖分子,而是想要偷渡到德国。目前马来方面仍在追寻另一人的下落。“在调查过程中,我们联系到了他的母亲,他母亲知道他即将抵达法兰克福,”巴卡尔说:“所以我们认为他是使用假护照并且企图偷渡的人。”

 

巴卡尔表示正在和泰国方面紧密联系,就泰国假护照产业问题展开调查。“由于国际刑警组织处的挂失护照众多,我们正在逐步排查。”

 

马方表示等调查结束,才可以给出是否为恐怖袭击的结论。目前,马方正在检查失联航班起飞时间段的机场录像记录,并筛查机上所有乘客的资料档案,包括中国153名乘客。

 

当天,马来西亚警方公布了两张持假护照乘机者的照片。不过,现场多名记者发现:两个人的“下半身”完全一样,且第一张照片上明显有上下半身“分割”的痕迹。对此马来警察总长助理表示,“你们只要认清他们的脸就可以”。马航则称,护照上的信息和航班上订的座位完全一致。

 

机票泰国购买

 

当地警方调查购票人

 

同日,泰国芭堤雅市警察局局长素帕猜·培乔康说,两张机票是由两名伊朗人从芭堤雅替他人购买,所买从北京至欧洲的机票价格最便宜。

 

“仅从机票分析,如果是恐怖分子,他们会对航线和飞机有特别要求。但与此相反,他们只是索要最经济实惠的机票,并没有对航线和航空公司作出具体要求。”

 

素帕猜说,泰国警方并没有排除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但“我方掌握的证据似乎并不证明这些人参与恐怖活动”。

 

素帕猜说,警方打算质询用现金购票的伊朗人“哈希姆”,他据信还在芭堤雅。

 

另一名购票的伊朗人名为“卡齐姆·阿里”,曾打电话给芭堤雅一家旅行社替人购票。阿里据信人在伊朗。

 

素帕猜说:“我们正在从多角度调查,包括这些人是否参与贩卖人口,阿里知道这家旅行社,先前多次打电话让旅行社帮忙订机票。”

 

马警方怀疑

 

4因素造成航班失联

 

  从目前情况来看,王沪宁将可能担任深改组办公室主任一职,这主要源于这位“改革智囊”在理论上的巨大优势和政治上的稳固根基。这位政治局委员是曾经辅佐过江、胡两代领导人的学者型官员,一直保持着低调的作风。不仅直接参与、起草了“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论述,更是继邓力群之后第二位理论界人士担任书记处书记职务高官的案例。此外,改革如“破冰”,更需实际操作者来动脑子,在理论和政策上进行不断创新,因此选择王沪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来源多维▲◆★●■☆

 

 

巴卡尔称,目前马来警方怀疑有4大原因可能造成飞机突然失去联系。“目前我们认为劫机、蓄意破坏、乘客或机组人员的精神问题和个人问题是4个主要的问题,”但他同时表示,目前没有任何可以支持这四种可能的证据。

 

“有可能乘客或机组成员的精神存在问题,甚至有可能包括机组成员在内的飞机上的某人拥有巨额保险,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家人能够得到资金”,巴卡尔强调,这只是为了考虑到事件所有的可能性。

 

据巴卡尔介绍,马来西亚警方与乘客所属的14个国家进行沟通、获得情报部门的支持并与之交换信息。“我们在下午与来自中国的调查组做了交流,并提供了153名中国乘客的图像和信息,并筛选从他们开始办理手续到登机前的所有录像视频。”综合新华社 中新网 新京报 记者韩旭阳报道▲◆★●■☆

 

 

 

中共核心机构现黑马 官方暗透信号★★★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6053

 

   2014-3-10 作者佑安   外界关注已久的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再有新动态,据官媒报道,曾担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的穆虹担任中央改革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目前各方消息显示该小组办公室主任一职将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担任。

 

  据大陆媒体报道,36日下午,陕西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兼省委改革办主任岳亮在北京拜会了中央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穆虹。这也是官方首次透露该部门办公室人员名单。

 

  报道称,穆虹对陕西改革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省委及时跟进中央部署,结合省情实际,出台的全面深化改革《意见》,提出的三个原则,部署的12方面改革任务,既着眼长远,又突出当前,不等不靠,稳步推进,工作抓得很紧,非常务实。他介绍了中央改革办成立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并强调中央改革办要进一步加强与地方的交流合作,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与地方改革办一起攻关研究、探索试点。

 

  穆虹毕业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政金融大学)金融系金融专业,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副处长、处长、副司长、司长,国家发改委司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助理、副主席,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兼任)等职。200712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深改组被外界称为“超级机构”,而穆虹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官员担任这个小组专职副主任也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直呼其为“黑马”。▲◆★●■☆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