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还是天才?

朱涵狂发论文引来打假人方舟子
来源:《北京晨报》


  近日,一个由6位国内物理学界的著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来到南京大学,他们对一个名为朱涵的北京本科生进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考查,而以学术打假而著称的方舟子也成为此事件的另一主角——
  方舟子其人
  方舟子,原名方是民,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到美国留学,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博士后研究之后,他放弃了科学研究,成了定居美国的自由职业者。
  1994年,方舟子创办了《新语丝》网站,从事文学和科普方面的写作。2000年,网站开设“立此存照”栏目,专门揭露学术界的腐败行为,使得他一下子名声大噪。三年多来他揭露和参与的学术打假行动已经有300多起,而在这些年中,对他打假行为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缘起
  本科生两年发表8篇SCI论文
  今年3月,一个关于北京学生朱涵的消息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现为南京大学2000级物理系本科生的朱涵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8篇是SCI论文。现在已经有斯坦福、普林斯顿等近十所美国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向朱涵雪片般地飞来。
  据了解,SCI所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一般来说,朱涵发表论文的成绩,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本科生的一般能力。
  朱涵曾表示,他在学校没有导师、没有实验室,他的办公室就是简陋的学校宿舍。他每天9点起床,除了吃饭睡觉,日常必修课主要有三项—工作、玩游戏、给女朋友打电话。在大学二年级的寒假,他向父亲表达了希望做一点研究工作的愿望,得到父亲的支持,寒假结束后回校继续研究,之后发表了论文。
  质疑
  方舟子打假引出朱涵父亲
  2004年3月4日,以学术打假著称的方舟子公开发表文章,质疑朱涵同学发表论文的真实性。
  方舟子表示:“朱涵在南京大学没有导师,但是在家里有导师,就是他的父亲、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朱建阳。”
  方舟子在文章中说,他检索到的6篇由朱涵署名的SCI论文,通讯作者全是朱涵的父亲朱建阳。“朱涵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敢不敢明说其论文通讯作者就是他父亲﹖”
  之后,方舟子对媒体表示了怀疑朱涵造假的原因。方舟子认为,朱涵本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发如此多的论文,同时还有其他学习,时间上不太可能。另外,他本人在南京,与身在北京的父亲相隔千里进行多次合作,也不太可能。“还有,朱涵曾表示他是在大二寒假后开始做研究的,可他第一篇论文投稿截止期限是那年的大年初二,也就是说寒假还没过完,这说明朱涵的话有问题。”
  回复
  似真似假的“邮箱问题”
  方舟子的质疑引起了网上激烈的争议。
  朱涵同学也公开对方舟子的质疑给予了解释。朱涵说,他的许多文章中之所以以他父亲作为通讯作者,是因为他没有南京大学的邮箱。
  一位与朱涵在同一实验室的同学表示:“我充分相信朱涵的为人,才智和创造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他在实验室的位子也就在我前面,每天来到实验室基本上就是和师兄弟们认真讨论。用简单的其父亲为‘联系作者’的所谓根据就把人一棒子打死,简直就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我可以说,我们这里大部分文章的联系作者都是导师,联系作者只是一种责任关系。”
  鉴定
  6人物理专家团专赴南大
  3月30日,南京大学组成了由国内物理学界的6名著名专家参加的鉴定委员会,对朱涵同学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考查,并作出了鉴定结论,肯定朱涵同学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造诣。
  在这次对朱涵同学的学术鉴定中,鉴定委员会请朱涵同学作了科研报告,专家们就朱涵同学的科研报告从不同的学术角度提出了问题,朱涵同学就此进行了答辩。
  昨天,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针对此事对本报记者表示,“这次鉴定小组的专家是来自中科院等单位的国内著名专家。我们这么做,是为了对朱涵同学负责。我们南京大学一直希望让学生尽早进入科研,我们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本科生做出重要发现是有可能的。”
  当记者问到朱涵同学的近况时,物理系主任说,现在他依然正常地在学校学习,并希望他“不要被外界打扰”。
  记者辗转得到朱建阳的电话,但多次拨打无人接听。
  思考
  方舟子的“弦外之音”
  方舟子为什么会对一名本科生如此关注?
  因为受关注,所以方舟子要“质疑”,这也是方舟子自称的“打假”的一贯规律。方舟子说:“对学术打假,就是应该‘枪打出头鸟’,因为这些名人,不管是名牌大学的教授也好,著名的学术权威也好,他们占有的这个学术资源比较大,这样造成的危害就更大。我认为学术是天下的公器,谁都可以管的,如果你学术造假,谁都可以站出来揭露,如果是有根有据的,这是公民的权利。”(代小琳)
  关键词链接
  SCI
  SCI中文名为《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所收录的文献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特别链接
  方舟子的“战绩”
  方舟子最早是从2000年开始学术打假。
  “基因皇后”
  
这一年8月,一条消息在国内引起强烈轰动,美籍华人科学家陈晓宁携带着她研究多年的科学成果—三个人类基因库回到北京。据陈晓宁介绍,这三大基因库目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价值无法估量。陈晓宁更是被人称为“基因皇后”。9月,方舟子发表公开信,称同等产品在美国用3000到4000美元就可以买到。
  核酸保健品
  
2000年,“基因皇后”事件刚刚平息,方舟子又把学术打假的矛头指向了风靡一时的“核酸保健品”。他说经过调查,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核酸营养”在美国已经被认定为商业骗局。
  大学教授捏造假履历
  
2003年底,方舟子指出清华大学常智杰副教授捏造假履历表,在学术界又掀起一场风波。
  方舟子称,常智杰副教授的履历表把7篇豆腐块大小的会议摘要也当成论文列入其中。另外一篇论文作者的署名本来是在最不重要的倒数位置,但是被换成了最重要的第一作者。
方舟子认为,这些都属于学术造假行为。
  
—摘自央视《新闻会客厅》解说词

One thought on “腐败还是天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