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国安会:或成第五大国家机构 ★★★

十二生肖婚配大全!卯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82bcb7001016mhe.html?tj=1

  次吉蛇猴兔亦宜,  牛虎逢着难幸福,
  龙鸡相配尝痛苦,  吉祥象微羊猪狗。

  卯兔与戌狗六合,因此最宜找个属狗的对象,此乃上上等婚配。
  其次是与亥猪未羊三合,故也宜找个属猪或属羊的,此乃上等婚配。
  卯兔与酉鸡相冲,因此最忌找属鸡的,此乃下下等婚配。
  卯兔与子鼠又有相刑的成分,故也不宜找属鼠的,此乃中下等婚配。
  卯兔还与辰龙相害,故也不宜找属龙的,此乃中下等婚配。

今 日 看 点:2013-11-14▲◆★●■☆

网络战争与常规战争存在可比之处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解密中国国安会:或成第五大国家机构 ★★★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3/11/201311140414.shtml#.UoQttidFY38

美报告:朝鮮政權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
http://www.boxun.com/news/gb/intl/2013/11/201311140055.shtml#.UoQkqidFY38

制度无权威 党就沦为私人俱乐部 ★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1876

仿效美俄?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1856

领了好几个”世界第一” 中国全面爆发健康危机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1/13/2787865.html

习近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sbjszqh/content-3/detail_2013_11/14/31226194_0.shtml

网络战争与常规战争存在可比之处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4 贾庆国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中评社 杨天摄)

中评社首尔11月14日电(记者 孙仪威 郭至君 杨天)第二届首尔防务对话(2nd Seoul Defense Dialogue)于11月11日至13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召开,来自24个国家与国际组织的副防长,以及160余名安全问题专家齐聚首尔,共商安全与合作的相关议题。会议期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贾庆国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专访,就网络安全与网络战争问题,以及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外交政策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贾庆国,美国康乃尔大学政府系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网络战争与常规战争存在可比之处

贾庆国认为,网络战争和常规战争还是存有可比之处的。在常规战争中,也有心理战的层面,即通过散播谣言与不满的情绪,来破坏对方的意志与团结,来达到自己的战争目的。对于第三世界的国家来讲,较之发达国家,它们的政治体制不是那么的坚固,在应对具有颠覆性的煽动攻击面前,可能会显得比较脆弱。

贾庆国指出,学界需要来对如何甄别网站战争性言论与一般性耸动言论。第一类是对国家构成攻击的,动机则是为了摧毁与击垮敌对国。第二类则是偏向造成社会负面影响,为了哗众取宠,吸引眼球,主要是为了经济利益。“所以我们必须要研究如何进行甄别,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十分微妙”。

“目前,国际法一般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但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却较之欠发达国家要更‘强’,所以它们对于此类事件的担忧程度也会相对小一些”,贾庆国说,“而且,在很多国家的国内法律中,也都有关于严禁恶意散播谣言的条文。”

新时代下网络战争的应对新方法

贾庆国指出,现在,无论是传统战争还是网络战争,各国在应对方式上较之过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传统战争来说,除了有传统的应对方式之外,还有增加了很多现代化的新手段,例如讲求合作与共同安全、增加透明度、建立信任机制等。我们的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战争的性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进入了核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承受核战争所带来的损失,所以,应对传统战争的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贾庆国说,“而在网络战争方面,在应对方式上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调整。除了建构坚强的防御、增强进攻能力等立足于战争角度的常规应对方式之外,可能还需要来建立一种秩序,来防范网络战的爆发,即使爆发了,也能有一定的规则。当然,这些规则在传统战争中也有,例如如何对待俘虏,如果规避平民伤亡等。“而在传统的思维之外,我们还应该寻求国际合作,甚至通过多边的组织,来尽量避免网络战争的爆发。”

网络利益矛盾难调和 应遵循国际道德

贾庆国在主题研讨会上指出,应对网络战争,国际应当进行信息共享,但这种信息共享又让弱国暴露其弱点,而强国则可能会利用这些矛盾,为己牟利。在专访中,他进一步阐述。

贾庆国认为,要调和这种矛盾,需要通过多边的方式来解决。在国际上建立一定的行为规则与国家法,来限制强国利用技术优势,在信息共享的过程中,攫取弱国利益。另外,还需要在国际社会建构这样一种共识——认为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而且,在大国之间还需要形成制衡。但是,“弱国总是会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但它也有相关的利益,如果有专门的国际法来对大国进行有形或者无形地限制,那么弱国的利益或许还能得到一定的保护”,贾庆国说,“弱国也可能在增加透明度的过程中失去一部分的利益,但如果在网络安全上有国际法可依,那么它们得到的可能比失去的要多一些。”

贾庆国指出,制衡固然重要,但也不能低估道德的力量。他说,“我往往在想,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做法,必然要反映出它在国内的做法。如果它在国际上总是不道德,那么在国内也不可能一直维持一个道德的制度。所以,从国家长远的利益来看,一个国家在国际上还是要尽可能地符合道德的规范,除非它愿意变成一个不道德的国家。就像一个人在处理与外人的关系时一直采取不道德的做法,而在家中却又讲亲情、讲道德,这样的分裂是无法长久统一与共存的。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做法和国内的做法是无法长时间分离脱轨的,否则这个国家就会有麻烦。以越南战争为例,美国始终有一种心理上的障碍,按理说美国在越南使用化学武器,既然是针对其它国家的人,为什么美国还是那么在乎呢?正是因为美国国内的民众心存不安——今天你在国外可以对外国人这么做,那明天你也有可能在国内对你的政敌这么做。当一个国家的政治没有道德的约束时,这个国家是很悲哀的。所以,一个国家的内、外政策是有相当高的关联度的。”

网络安全国际交流 层层递进

贾庆国在12日下午的会上提出,网络安全的国际交流可以分为三个层面,首先是学者层面,其次是网络大国层面,最后是联合国层面。在专访中,贾庆国就此观点进行了详解。

贾庆国指出,从交流的现状来看,在学者层面的交流比较多,且集中在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的学者对这个问题的把握也很是不足。而在中等发达国家,例如中国,大家才刚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把握更加不足。而在更为落后的国家,可能根本就没有这个意识。

贾庆国回忆,今年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开会的时候,有位研究员曾表示,“我们对今天所面临的网络问题了解得非常肤浅,我们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对我们会构成何种挑战?这些问题还都不清楚。我们只是对这个问题有一些直观的感受,但它具体有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都还不是很清楚。”

而从国家交流的层面看,贾庆国认为还是发达国家之间的交流多一些,而在联合国层面,交流讨论就更少了。

贾庆国指出,应该对这三个层面都进行加强,特别是在学者层面,首先要达成一定的共识,将问题界定清楚,对严重性认识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到国家的层面上来。他说,“学者的思维比较自由和活跃,能为政府在决策时提供参考。而当学者的建议被贯彻到国家层面上时,国家之间的交流就可能会有更多、更深实质性的内容。最终则变成了国家政策、国际协议。至于为什么要在主要国家?首先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技术与能力,对于网络安全的感受也比较深刻。而且,如果要是因为网络安全而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这些国家蒙受的损失也比较严重。他们可能会更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也更愿意多进行研究,来限制网络战争所造成的伤害。而这些国家如果能在网络安全问题上的看法达成一致的话,就可以拿到联合国去讨论了,如果这些国家都没有形成一定的共识,即便是在联合国讨论,结果也会是分裂的。也不可能会通过什么决议的。”

最后,贾庆国表示,当前网络攻击主要有四种。第一是盗窃,其中包括商业信息的窃取与间谍行为;第二是信息的输出,通过网络途径输出特定的信息,进行拉拢或者制造不稳定的因素;第三这是对民用设施的攻击,例如交通系统、金融系统等;第四,则是对军用单位、武器系统的攻击。“我们对于网络攻击不能一概而论,网络战争是网络攻击中的一种极端行为”。

贾庆国还就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详细的阐发,具体内容近日将在中评网刊登。▲◆★●■☆

制度无权威 党就沦为私人俱乐部 ★★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1876

2013-11-13 作者:陆军第二十六集团军军长 谭民

制度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编笼是建立制度,那么给笼子通电、划出红线、标明雷区,就是制度得以施行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有防无惩,有制度不通电,往往比没有制度的后果更糟糕。

目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已进入专项整治、建章立制环节。如何将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约束人的行为,保持优良作风,不外乎三个方面:其一是人的良好素质,使人不想行“四风”;其二是管用的制度机制,使人不能行“四风”;其三是严格的惩戒措施,使人不敢行“四风”。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就是编笼装权做好“防”的工作,出笼便打做好“惩”的工作。

不管是反对腐败,还是纠治不良风气,核心就四个字——管住权力。对领导干部来说,作风好不好、行为端不端,主要表现在如何用权上。那些以权横行、以权压人、以权谋私的人,会有良好作风吗?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得很精辟:“(这是)永恒的经验,每个当权者都容易滥用权力;他一直这样做,直到他碰到障碍为止。”因此,编好笼子管好权,防止权力出笼耍歪风,显得尤为重要。

要真正关住权力,笼子就得够结实够紧密。如果笼子是塑料做的,权力可以让它散架;如果笼子过于粗疏,犹如牛栏关猫,权力可以轻易破笼而出。

调查发现,有的单位和部门也建立了一些制度机制,规定了很多“严禁”“不许”,看似很严格,结果却成了摆设。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没有给铁笼子“通上电”,往往是只明确怎么办,而没有明确违反制度怎么处理;执行制度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对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却睁只眼闭只眼。

心理学表明,“不许”“严禁”恰恰是最大的诱惑。有要求、有规定,但没有相应的惩戒措施,就顶不住人情、面子、权欲的诱惑,就会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破窗效应”,结果让制度规定成为“稻草人”。

制度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说编笼是建立制度,那么给笼子通电、划出红线、标明雷区,就是制度得以施行的有力保证。实践证明,有防无惩,有制度不通电,往往比没有制度的后果更糟糕。因为它践踏了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使得一些有特权的人心存侥幸,打“擦边球”,搞“下不为例”,从而导致更多更严重的违规违纪问题发生。

“制度丧失权威性和严肃性,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的私人俱乐部。”让权力为官兵服务、为战斗力服务,还需领导干部形成一种制度自觉。只有充分认清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坚决摒弃“权大于法”的特权意识,革除“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官本位思想,才能让权力在笼子里、在阳光下运行,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作者:陆军第二十六集团军军长 谭民。文章摘自作者在集团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来源: 解放军报 ▲◆★●■☆

解密中国国安会:或成第五大国家机构 ★★★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3/11/201311140414.shtml#.UoQttidFY38

2013年11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网

外媒称,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公安、武警、司法、国家安全部、解放军总参二部三部、总政联络部、外交部、外宣办等部门聚合在在一起。这样一来,国家安全委员会或将成为总管军队、公安、外交、情报领域强有力的机构。

解密中国国安会:或成第五大国家机构

图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

【中国新闻周刊网11月13日综合报道】昨天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这个委员会的成立,将对中国的国内外安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

专家认为,这将是一个层级高、范围广、兼管内外事务、以协调为主,决策权力在中央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外媒甚至称,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成为中国第五大国家机构。

国家安全委员会管什么?

成立新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核心内容之一,也许是把对外的国家安全和对内的国家安全结合在一起。该委员会把国家安全委员会进一步扩大,将公安、武警、司法、国家安全部、解放军总参二部三部、总政的联络部、外交部、外宣办等部门,聚合在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样一来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成为总管军队、公安、外交、情报领域的强有力的机构。

据外媒称,在常设机构中,该委员会将继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之后,成为中国第五大国家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负责筹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和新任中央政法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副秘书长汪永清参与筹备。

    为何要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为了应对今后可能不断增多的事关国家安全利益的重大突发事件。对于完善国家安全体制而言,这是一个重大举措。

近年来,学界有不少声音认为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应该组建国家安全委员会。

李伟认为,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除了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有关,更重要的是着眼于今后可能的和潜在的不确定事件,可以说是出于“防患于未然”的考虑。作为一个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和危机进行应对与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这符合现代化国家的需求。

李伟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首先要为国家安全与国家利益制定长远的战略,也就是进行顶层规划。与此同时,面对当前国际环境下的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要为应对这两方面的突发事件发挥决策性作用。国家安全委员会将为中国今后的长治久安发挥决定性作用。

传统安全问题一般指与国家间军事行为有关的冲突,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安全等问题。非传统安全问题是指除军事、政治和外交冲突以外的对主权国家构成威胁的因素,一般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恐怖主义、海盗等。

   “国安会应是一个灵活的体制设置”

有观察人士认为,在国家层面对涉及国家安全、外交的重大战略进行规划,可更好地发挥统筹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表示,公报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要把安全、军事力量、经济政策、外交等综合起来,应该是和国家安全有关的所有部门都会在委员会内有代表。讨论重大事项的时候,各部门一起参与,国家安全委员会将加强协调和集中,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机构。

另外一方面,时殷弘也指出,国家安全委员会应该是一个比较灵活的体制设置,今后哪些问题需要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还要看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每一个对外战略和政策问题,都需要国家安全委员会讨论和决定,还有很多其他的机构,因此它的作用是灵活的。

李伟认为,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提高了国家安全协调层级,可以更好地协调现有的各部门,防止资源浪费。

例如发生了突发事件导致海上通道的中断,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交通运输部门或能源部门可能无法应对,需要从整体上进行协调。另外,有时候一个单一部门提出的应急方案可能局限于部门利益,无法更好、更全面地解决危机,因此必须从更高层面上进行应对。

再以反恐为例。今年8月,国家反恐协调小组升级为国家反恐怖工作领导小组,以便更好协调各个职能部门,调动国家级资源对重点地区反恐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加强。但是这一机构不足以应对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和土壤,而国家安全委员会可以在更高层级上制定全面应对恐怖主义的战略、方案以及实施的措施,会对恐怖主义进行更有效的遏制。

军事专家岳刚也在微博中表示,国家安全委员会要解决以往安全决策上势单力薄的问题,比如,在外部安全决策上,以外交口主导的外事领导小组负责,面对综合性的安全威胁,难以将国防、经济、公安等力量握成一个拳头,打出组合拳。

美、俄等很多国家都设有国家安全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从现代化国家国际安全机制来说,各国安全委员会的基本功能都是一样的。不过根据本国定位和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可能会有一些不同,但不会有根本区别。

此前:中国设有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

1981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事机构为“国务院外事办公室”。2000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组建“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分管有关外事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与外事、国家安全工作有密切工作联系的相关机构部长组成,负责对外事、国家安全工作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

除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担任正、副组长外,成员一般包括负责涉外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或国务委员,外交部、国防部、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商务部、港澳办、侨办、新闻办的负责人,以及中宣部、中联部的部长,总参谋部的高级将领等。

    资料:各国国家安全委员会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是美国总统幕僚机构之一,成立于1947年7月,由总统任委员会主席,其成员有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部长、财政部部长、紧急准备局局长、中央情报局局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其主要职责是统一有关美国国家内政、军事和外交政策,向总统提出建议,但不是决策机构。

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是总统下属机构,1992年根据俄罗斯宪法、安全法和总统命令建立,其职能是审议重要的国家和社会安全建设,制定统一的国家安全政策。

日本内阁会议今年6月7日决定,赞成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求提升首相办公室在应对外交和安全挑战方面的领导力。依据提案,日本首相、内阁官房长官、外务大臣和防务大臣将定期会面,商讨外交和安全政策。如果有紧急事件发生,相关部门大臣同样会加入会议。(本网综合新京报、京华时报、人民网等报道) ▲◆★●■☆

仿效美俄?中国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41856

2013-11-12:公报说: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新华社早些时候曾发出快讯说,这次为期四天的3中全会发表了公报,但没有公布具体内容,只是一份公报“摘要”。在这个摘要最后一句话就是: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新华社报道没有谈到这个委员会的构成、职能和宗旨。不过,多维新闻网援引“分析”说,这个国安委将负责情报、军队、外交、公安等任务,认为这是与美国总统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相似的机构。

杜鲁门总统1947年成立国安会

美国从1947年起就成立了这样的机构(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全盘统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该委员会成员有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家情报总监、白宫办公厅主任、国家安全顾问。后来,又有财政部长、国土安全部长、司法部长、驻联合国大使、行政管理和预算局长等(临时根据情况调整)。

从内容和结构上看,该组织是个“外向型”国际问题战略组织,主要是在总统直接领导下“协调军队(包括海、陆、空以及海军陆战队)及国内情报及国家安全机构,制定统一的外交安全政策”。

俄罗斯国安会

再看俄罗斯,该组织在俄罗斯称为“联邦国家安全会议”,英文是:Security Council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它也是直属俄罗斯总统领导,主要任务也是为总统决定国安事务的方针。该委员会主要是总统召集几位重要的部委首长参与,然后,统筹国家安全政策。在苏联时代,该组织叫苏联国家安全会议。

从江泽民时代就开始传出中国要设立这样一个委员会,“统合”中国外交、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战略。

11月9日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的人民大会堂

王翔、何亮亮:国家安全与国安会

中国空军军官王翔曾出过一本书:国家安全论。王翔认为,中国应成立一个“对外关系委员会”,因为中国缺乏高质量的智库。香港时事评论员何亮亮总结王翔的观点说:中国的外交智库机构分散重叠,职能过窄,执行成分多,决策成分少,各部门提出的战略多为单一性,整合不够,易留硬伤。

何亮亮(凤凰卫视时事开讲2013年1月30日)认为,中国面临的战略问题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有必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何亮亮说,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最大的失误是在国际交往中以意识形态划分对立面,“导致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有失偏差。”

针对中共中央这个最新决定,有网友发表评论。

成立国安会,网友之褒贬

新浪微博网友精灵兔小弟说:安全委员会!嗯嗯,堵上嘴再说!

北京刘晓原律师说:新华网快讯:全会公报指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我想问一下,能否成立人民安全委员会,以确保人民安全?

网友书海飘香23说:【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1、名义上隶属于苏联部长会议,实际上只听命于苏共中央总书记 2、国中之国,权力极大 3、该部门不仅是对内,也是对外,在全球执行苏联国家战略目标。

网友喆龙微博说: 没有理由因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太过可恶就否定《国家安全委员会》,美国也有一个同样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不过它仅仅是总统的幕僚,更多行使的是外交职能。希望这个机构不要像《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一样转换为城管,毕竟对普通百姓来说,警察,城管外加精神病院已经够了。

网友吴乐仔说:我认为,国家安全只是幌子,实质为维护中国特色既得利益集团(包括不属于人民的政权、某组织)而已,它的敌人既不是日本政府、菲律宾政府也不是美国政府,而是我们13亿中国人民,包括博主阁下、弱势群体、复转军人、留在国内的退休官员。

也有网友反对这些对成立国安会提出质疑或批评的人:网友快乐每一天121121 说:国家算是白白浪费银子培养出你这恬不知耻的家伙。国家不安全,你连什么都不是。来源: 美国之音 ▲◆★●■☆

美报告:朝鮮政權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
http://www.boxun.com/news/gb/intl/2013/11/201311140055.shtml#.UoQkqidFY38

2013年11月14日 成报

核心提示:據日本《產經新聞》周日報道,美國非盈利研究機構蘭德研究所發表一份報告稱,去年曾發生過試圖暗殺金正恩的事件,此後朝鮮大力加強了對金正恩的警衛。不過,此消息並未獲得證實。

美报告:金正恩去年险遭暗杀

據日本《產經新聞》周日報道,美國非盈利研究機構蘭德研究所發表一份報告稱,去年曾發生過試圖暗殺金正恩的事件,此後朝鮮大力加強了對金正恩的警衛。不過,此消息並未獲得證實。

   政權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據該報報道,蘭德研究所最近發表了題為《應對朝鮮體制崩潰》的報告。報告指出,雖然未經核實,據悉去年發生試圖暗殺金正恩的事件,此後加強了警衛。若發生暗殺,黨和軍隊會分裂,接着會發生內戰,對日本等周邊國家產生影響。報告作為應對方案提出建議:「美國出於人道主義、防止內戰和牽制中國軍隊,有必要與韓國攜手派兵去朝鮮。」該報告依據朝鮮政權的非法性、經濟現狀、鎮壓國民等計算的「崩潰國家指數」頗高,認為朝鮮政權的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朝鮮80人看韓劇被處決

韓國《中央日報》周一報道,朝鮮本月稍早公開處決約80人,其中許多人是因觀賞走私進口的韓國電視劇而遭處決。該報周一在頭版刊登這則報道,引述的雖是未具名的消息人士,且只有單一來源,不過,至少有一個脫北團體表示聽過相關傳言,增添了報道的可信度。

據說是「熟悉」朝鮮內政事務、近期才從朝鮮返國的此名消息人士表示,這80人是於11月3日在七座城市遭到處決。他引述目擊者說,在東部的元山市,當局聚集一萬人到體育館,在眾目睽睽之下槍決八人。

被處決的多數被控觀賞禁看的韓國戲劇,部分則是被控賣淫。元山與西部的平城等多座城市位於朝鮮特別經濟區內。特別經濟區的設立,用意是要吸引外國投資,提振朝鮮宛如死水的經濟。除了韓國電視劇,據信如《慾望師奶(Desperate Housewives)》等美國節目也有朝鮮民眾追看,雖屬少數,但都十分熱中。▲◆★●■☆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改革最高领导机构 ★★★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3/11/201311140756.shtml#.UoQicCdFY38

2013年11月14日  新京报(北京)

十八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提出,“中央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谁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这个新机构跟其他中央层面的领导小组,分工会不会有重合?在新机构的推动下,改革将“全面”、“深化”到什么程度?

对此,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常修泽(微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毛寿龙、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等专家学者,接受新京报专访,作出了解读。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

1 领导小组如何界定

“不是实体部门,是改革最高领导机构”

受访专家学者们表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不是一个实体性部门,而是改革的最高国家领导机构。“这样的机构从未有过,跟之前的国家体改委仍有区别。”常修泽说。

成立于1982年的国家体改委,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一直担负“改革中枢”的重任,被视为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机构。

常修泽表示,虽然都有“顶层设计”的职能,但国家体改委是在政府层面,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党中央设立的,层级更高、协调面更宽、更具权威性。“所有与改革有关的部门,都由中央统筹协调,既有政府部门,比如经济领域的改革涉及财政部、国资委、央行等20多个部门,也有中央机构,比如中央编制办、中央政法委等。”

“相当于一个改革的总指挥部,确保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他说。

2 为何设立领导小组

“顶层设计旨在冲破各种利益关系”

国家体改委撤并后,改革的职能主要由国家发改委负责。但发改委近年来屡受质疑,张维迎等学者曾在公开场合质疑,“过去十年只关注发展,不太关注改革”。

毛寿龙提出,发改委自身也是改革对象,如审批权的改革,就触及到发改委的自身利益,因此发改委并不适合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牵头部门。“历经35年,改革已经不只局限于经济领域,也涉及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任何一个职能部门都难以担负这样的重任,现实要求成立国家层面的领导机构。”

迟福林认为,当下已进入改革深水期,一项改革措施如果触及利益格局,就会引发矛盾和阻力,“现实情况要求中央抓顶层设计,来协调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企业利益等利益关系”。

竹立家表示,接下来的改革都是啃“硬骨头”,只有成立一个利益超脱的机构,才能推动改革走向深入。“比如起草法规,如果由某一个国家部委牵头,难免导致部门利益合法化,改革就会遇到阻力。”

3 怎么看“全面”改革

“涉及‘五位一体’、军事、党建等多方面”

受访专家学者们表示,三中全会公报提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改革”,意味着领导小组将对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文化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五大方面,作出决策和部署。

常修泽表示,在“五位一体”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的难度最大。

毛寿龙说,除了“五位一体”改革,三中全会公报还提到了法治、反腐、军事、党建等方面的改革,“表明这些方面的改革,也将纳入到顶层设计的范畴中”。

毛寿龙认为,全面改革涉及多个主体,“不仅有中央层面的,还有地方层面的;不仅有政府主体,还有企业主体,以及社会组织、群体和阶层。全面改革如何协调这些关系?这将是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面对的问题”。

4 “深化”到何种程度

目标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会公报明确改革时间表,“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常修泽认为,下一步,“五位一体”改革将制定阶段性标准体系,“哪些是重要领域?哪些是关键环节?通过什么标准来衡量是否取得了决定性成果?这些都需要明确”。

毛寿龙说,三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改革的深度将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迈进。

“这是第一次提出治理体系现代化,而治理体系是深层改革。”毛寿龙说,“过去的改革比较关注对策,也就是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但接下来的改革将触及一些根本性制度问题。比如反腐,接下来不仅要‘打老虎’,更要从制度反腐方面发力”。

5 谁来担任小组组长

“涉及全面改革,总书记或出任组长”

受访专家学者们认为,按照此前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农村领导小组等中央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设置“惯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组长可能由党中央的最高领导出任,副组长等组员应包括其他政治局常委和委员,以及来自相关国家部委的部长。

毛寿龙认为,三中全会公报提出了“五位一体”改革,以及军队、党建等多方面改革,“如果只涉及政府改革,或者仍局限于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可以由总理担任组长。之前的国家体改委就采用了这样的组织架构模式。但是涉及军队、党建这样的全面改革,组长可能由总书记担任”。

此外,按照惯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应下设办公室。毛寿龙认为,办公室主任应该由中央书记处书记或者正部级以上官员出任,推动全面实施,“顶层设计”的政策真正落实。

6 如何看“领导责任”

地方党委应设统筹协调机构,推进改革

三中全会公报提到,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

对此,受访专家们认为,公报强调,“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基础上,各省份党委也应设立改革统筹协调机构,保证改革的“顶层设计”能够自上而下贯彻实施,同时破解盘根错节的地方利益格局。

迟福林说,要求党委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这意味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将成为党委的职责,“特别是‘推进’和‘落实’各项改革决策和部署,将成为各级党委的主要任务”。

迟福林认为,“五位一体”改革中,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尤为艰巨,“在政治体制改革中,各级党委将发挥重要作用”。

7 发改委职责会变吗

“发改委宏观经济调控等职责将更明晰”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原来担负改革职能的发改委,工作职责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毛寿龙认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是党中央设立的改革最高领导机构,发改委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二者是中央和中央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改委应该作为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之一,一方面负责完成领导小组布置的任务,另一方面继续履行“监测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态势、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解决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等职责。

他表示,本届政府履新以来,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促进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较多的部门中,就有发改委。随着改革的推进,发改委宏观经济调控等职责将更明晰。

8 小组职能是否重合

新设领导小组统筹所有与改革相关事宜

初步统计,目前设有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等多个领导小组等。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跟其他中央领导小组,在职能划分上会不会有重合?

常修泽表示,各个中央领导小组之间,没有层级之分,都是党中央设立的领导机构。但从工作分工来看,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等,也有改革方面的职责。

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为例,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领导和决策部门,其工作职责包括经济运行、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这两大职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也会涉及。“但从全会公报来看,应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所有与改革相关的事宜。具体的分工和合作,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无需置疑的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领了好几个”世界第一” 中国全面爆发健康危机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3/11/13/2787865.html

健康养生 2013-11-13  作者:何志谦

全世界的人有三分之一的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

一、中国全面爆发健康危机

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

2004年10月12日,卫生部公布的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报告显示:

中国的超重和肥胖人口已达2.6亿,

高血压人口1.6亿,

血脂异常人口1.6亿。

我国已变成了全球

第一“肥胖”国,

第一“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国,

第一“慢性病”大国。

慢性病主要包括“三病”:糖尿病、心脏病和癌症。

肥胖加“三高”叫做“死亡四重奏”。

肥胖、“三高”加“三病”称之为“代谢综合症”,俗称“富贵病”。

所以,我们成了全球第一“代谢综合症”大国或“富贵病”大国。

代谢综合症不仅严重影响亿万人民的健康和生命,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生产率损失和国民经济负担。

科学饮食不仅是人民健康问题,更是国民经济问题!

中国正在重蹈美国三十年前的垃圾饮食覆辙!美国每年花在肥胖症和糖尿病的开销超过两千亿美金;

据卫生部估计,中国仅花在糖尿病的开支每年就超过一千七百亿人民币!

我国糖尿病现患人数约为4~5千万(也有统计已经超过1亿)。二十年前,中国人几乎没有肥胖和糖尿病,在100个人中,只有0.67个糖尿病人,还不到1%,可现在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约为4%,全国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更高达6.25%。

上海市是全国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城市。

据上海市市卫生局2006年11月12日公布,一项大规模的社区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糖尿病患病率为8.6%,而1980年仅为1.01%,20多年来增加了八倍,目前有糖尿病患者120万人。

调查还发现,近半数2型糖尿病患者,在调查前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而儿童中10%的肥胖患儿及众多的糖代谢异常患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庞大的“后备军”。

儿童肥胖、糖尿病逐年上升。

目前中国儿童的肥胖率高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北京学生超重及肥胖人数已高达25.3%,直逼美国。

糖尿病发病群体日趋年轻化,青少年糖尿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已达200万,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

癌症成为中国人的头号杀手!

比糖尿病更恐怖的流行病是癌症。癌症的死神每15秒降落到一个中国人身上,不分男女,老少,贫富或尊卑。

癌症已经成为中国人的第一大死亡原因,几乎每3-4个人(或每个家庭)会有一个人将死于癌症。

最先进的癌症诊断和治疗手段无力回天,癌症的确诊几乎就是一份死亡判决书,通常只有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的存活期。人人谈癌色变,个个闻癌丧胆!

五十年后男人可能大部分会丧失生育能力!

由于化学中毒和环境污染,男性不育已成为下一代的无声杀手。

男人的精子无论从数量上或质量上都显著下降。

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防腐剂等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中国知识分子和白领陷入健康危机!

调查显示,中国知识分子平均寿命只有58岁,比我国人口寿命的平均值(72岁)低了14岁。2007年2月,中国工程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钟南山在题为“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的讲座上形容,“现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中青年的高收入者40岁以前是以命博钱,40岁以后是以钱买命。”

有统计表明,中国30~50岁的高收入者未老先衰,其平均生理(状态)年龄要比自然(实际)年龄大10~13岁。大部分中青年白领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是指身体虽然感到有种种不适,不舒服,如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健忘、性功能障碍等,但上医院检查时又未能发现可观察到的变化,此时医生也没有办法来进行治疗。

中国亚健康人口已超过9亿!

“2006北京国际健康论坛”公布,在我国人口中只有15%属于基本健康,15%属于不健康,70%属于亚健康,亚健康人口已超过9亿!

世界第一乙肝大国!

全球有3.5亿到4亿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中国就占据其中的1/3。我国目前有1.2亿个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每年有33万人死于乙肝相关肝病或肝癌,也占全球的1/3。

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乙型肝炎是肝癌的罪魁祸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明显提高。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60亿人口中,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其中3.5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病毒感染,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型肝炎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

二、引发健康危机的原因

――不是营养过剩,而是营养不均衡和中毒过多!

引发中国人健康危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从1982年到2002年二十年间,中国居民代谢综合症何以从“零”到“世界第一”?

是基因变了吗?不可能!一个种的基因不可能在几十年内发生根本变化!

是营养过剩吗?也不是!中国人健康现状是营养不良,中毒过多!

事实上,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食物除了提供热量,不仅几乎没有营养,而且有毒!

营养不良导致健康危机!

一方面,我们用化肥种植和用激素催熟的农作物,除了富含氮、磷、钾等元素外,没有多少其它营养成分。

另一方面,你吃的越精制,营养素越缺乏。食物被加工的越精细,食物中所含的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已经被去除。在精制糖、精制米面、精制油中,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已经荡然无存。

卫生部的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大部分营养素摄入量在下降,包括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族)、维生素C、钙、铁等等,特别是城市居民在1992年到2002年间的营养素摄入量全面下降。

中毒过多导致健康危机!

当今的农业生产一靠农药,二靠化肥,很少有人再使用有机肥。

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仅使土壤中营养元素更加贫嵴,还使土壤中毒素增多,并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导致植物和动物体内毒素增加。

另外还有各种油炸、烤制食品,各种洋快餐,各种包装食品,

这些食品加工方式不仅造成食物中营养成份破坏,

也会增加许多有毒物质,如多环芳烃类的致癌物质,机体不能代谢的反式脂肪,砷、铅、汞、六价铬、氟等有害化学物质,以及各种食品添加剂。

毒素不仅能通过食物进入你的体内…..

还能通过饮用不洁净的水、呼吸污染的空气、使用含有各种化学毒物的个人生活用品(如牙膏、洗发香波、肥皂等)进入你的体内。

你现在的饮用水是非常不安全的….

自来水充满各种污染物,含汞、铅、铝、(六价)铬、镉和镍等重金属,以及砷、氯、氟和石棉等等,并且它们大部分是高危致癌物。

长期喝这种污染的水,会引起包括癌症在内的各种疾病。

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的十倍!

你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生活的,而室内空气中充满了各种污染物,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气、氨气、氡气、苯、甲醛和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等等,其中以甲醛,苯,氨和氡“黑四类”最为常见。

这些污染物可以影响或破坏眼睛、皮肤、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或肝脏,引起抑郁、头痛、疲倦、皮肤过敏和经前综合症,长期接触就会导致癌症、白血病、不孕不育等。

当你长期吃既缺乏营养,又含有多种毒素的食物,长期饮用和呼吸充满各种毒素的水和空气以后……

就会引起你机体营养不良和毒素超载,其结果就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类所有疾病的发生都是机体细胞代谢障碍的结果。

引起细胞代谢障碍的原因只有两个:

一个细胞营养不良

另一个就是细胞毒素过多!

当机体所有细胞代谢正常时,人体就会处于健康状态。

此时机体充满充满活力。

当机体少部分细胞出现代谢障碍,人体就处于所谓亚健康状态(其实已经有病了)。此时机体虽然还没有出现能被常规医学检测到的变化,但此时人体会出现头痛、失眠、疲倦、乏力、记忆力下降等许多健康问题。

当机体某些组织的大部细胞出现代谢障碍时,就可出现一些可被医学检测到的变化,这时人们就把这种变化称为患有某种疾病。▲◆★●■☆

习近平: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sbjszqh/content-3/detail_2013_11/14/31226194_0.shtml

2013年11月14日 新京报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9月17日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习近平指出,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5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也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旗帜。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关键要有新的谋划、新的举措。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找出答案,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

习近平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我们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举措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国务院已部署各项改革承诺要兑现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进一步抓好今年年度改革任务落实,全面深化改革,使经济社会发展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

会议强调,新一届政府成立后部署了7个方面22项重点改革任务。经过努力,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减少审批事项、创新政府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天然气价格改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困难群体社会救助等重点改革已出台相关实施方案。其他涉及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等重点改革也在积极推进。

会议认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兑现已部署的各项改革承诺。要检查今年改革措施的落实情况,使各项改革逐一落地、逐见成效。特别是对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改革,推进营改增、减免小微企业税费、盘活财政和货币资金存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等方面改革,都要以坚定的决心和韧劲,毫不放松、一抓到底。

部署 : 中纪委巡视制度全覆盖

昨日,中央纪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部署。会议强调,加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追究。与时俱进地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改进中央和省区市巡视制度,做到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中宣部推动文化大发展

昨日,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准确全面严谨地宣传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