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利益博弈导致延期

人生成熟与不成熟的48个差距(21-24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9262&msg_id=38

 

第六章 关心他人,快乐自己

 

21.智者细微处关心他人,愚者处处为自己打算

22.智者善意赞美,愚者乐于批评

23.智者给人以激励,愚者给人泼冷水

24.智者善于替人解围,愚者遇事避而远之

 

   20121218▲◆★●■☆

 

专家建议赦免部分退赃官员以换取支持政改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12/201212171348.shtml#.UM_e1azs45A

 

中国精英政治在转变 树欲静而风不止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2/17/2131574.html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发生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12/201212171110.shtml#.UM_cd6zs45A

 

失势后吐露真言 周小川大曝中国金融惊人乱象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2/17/2132087.html

 

令计划丑闻盖薄案 到底是谁提拔了他?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2/17/2131569.html

 

纪委书记是高风险行业屡遭报复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914&msg_id=596

 

养老金亏空:个人账户空账已突破两万亿

http://news.stnn.cc/china/201212/t20121218_1836654.html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 利益博弈导致延期

http://news.stnn.cc/china/201212/t20121218_1836649.html

 

中国已拘捕101名“全能神”邪教人员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12/18/20260464_0.shtml

 

青海警方已抓获“全能神”邪教组织人员400余人

http://news.cntv.cn/2012/12/18/ARTI1355811265876449.shtml

 

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经典民歌回顾40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17790/201211/16061.html

 

 

 

 


专家建议赦免部分退赃官员以换取支持政改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12/201212171348.shtml#.UM_e1azs45A

2012年12月17日:京华时报 作者 : 孙乾
    
    专家建议赦免部分退赃官员以换取支持政改

      如果我们用“绝不赦免”的方法,可以推算,“腐败呆账”只会越来越多,存量会越来越大,抵抗也会越来越顽强,最后可能出现鱼死网破,甚至鱼未死网已破的态势。——李永忠
    
      对话人物
    
      李永忠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制度反腐专家,国家行政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制度建党、制度监督、制度反腐等领域的研究。
    
      从军队纪委到地方纪委,从县纪委、市纪委到中纪委,再到出任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数十年的纪检监察工作经历,使李永忠熟稔我国反腐败形势。
    
      核心观点
    
      李永忠表示,官员财产公示应实行“有条件的部分赦免”,即腐败分子将收受的全部贿赂匿名清退了,并且在案发后,经查实退回的赃款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即可得到赦免。
    
      对于当下轰轰烈烈的网络反腐风暴,李永忠将其归入“异体监督”并给予高度评价。他说:“过去30多年,几乎没有一个党政主要领导的腐败问题是由同级纪委监督出来的,这就是同体监督的弊端。”
    
      反腐形势  “权钱交易”演变为“权权交易”
    
      京华时报:腐败往往被直接理解为经济贪腐。如今,这一范畴是否应该更加扩大,除了经济、作风腐败之外,公权力的滥用、私用,以及不作为都应该划归这一范畴?
    
      李永忠: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当前的腐败特点,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我国腐败的发展趋势作过预测,并将其分为三个层面: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权权交易。
    
      权钱交易,就是权力与金钱的交易。这是一种简单的一次性交易,这种交易方式由于法律和政策界限比较明确,惩治起来也比较方便。腐败分子想要逃避权钱交易带来的惩治,就会进入第二个层面——权色交易。这里所谓的“色”,不仅仅指色情,而是泛指非物质化的贿赂。
    
      相对于第一个阶段的物质化交易而言,这是一种非物质化形态的交易,也是一种复杂的多次性的交易。包括性贿赂、信息贿赂、业绩贿赂等等。
    
      如今,第三个层面的腐败开始凸显,即权权交易。这种交易已经超越了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化形态。它不需要通过直接的经济利益来表示,而是进行一种权力交易,比如,我培养你的女儿当后备干部,你提拔我的儿子当市长。一旦权权交易形成,整个社会就板结化了,下层的人难有向上流动的机会,“官二代”“富二代”就这样产生了。其实,这些都是利益输送。因此,权力的滥用、私用和严重的不作为,都是进行权权交易的腐败——对我所在的政治团体有利的事情作为,危及其核心利益的不作为,或者滥作为,都应该划归腐败的范畴。
    
      现在我们的注意力还集中在解决第一个层面上的腐败问题,对于后两个层面特别是权权交易,还缺乏应有的重视。
    
      制度建设
    
      官员财产公示不能搞“清算”
    
      京华时报:现在部分地方在进行的官员财产公示和政府限权等试点,能够承担政治体制改革的重任吗?
    
      李永忠:首先,试比不试强,有比没有好。其次,实践已经证明,30年前如果没有设立经济体制改革特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肯定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因此,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特区来作“政改的孵化器”,这些所谓的试点很难有所作为。广大官员家庭财产目前还不能大范围公示,既是因为一些技术条件还不具备,更是因为相当一批官员,由于体制制度等各种原因,在过去三十年中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灰色甚至黑色收入,这时候让他去公示,无疑只会让他们成为政改的阻力者和对立面。
    
      京华时报:可是很多人寄望于官员财产公示,认为至少是廉政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李永忠:这个问题要想明白官员家庭财产公示是想仅仅公示而已,还是希望通过公示得到什么?第一,公示不是清算。如果想通过官员家庭财产公示清算官员,肯定做不到。第二,公示本身也不能成为目的。应该通过公示实现零容忍。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把目的搞懂了,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其一,公示要从“两新”(新提拔、新后备)干部开始,最好是设立政改特区,或者通过找一批试点来实行。一步一步将一杯比较浑浊的水,通过不断地加入新的清廉增量,来降低或者逐步挤出腐败存量。
    
      京华时报:这对基层官员可能有效,但对于高层干部的提拔能实现吗?
    
      李永忠:这就需要另一种方法,叫做有条件的部分赦免。腐败分子将收受的全部贿赂匿名清退了,并且在案发后,经查实退回的赃款与实际情况完全吻合即可得到赦免。这样可以减轻这些已经有腐败行为的人对反腐败的抵抗,以换取他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持。
    
    京华时报:这恐怕很难得到民众支持。
    
    李永忠:是,目前老百姓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做法,老百姓希望一定要判刑,一定要严惩。但是,这样做肯定会给反腐败斗争带来更严重的抵抗。我认为“绝不赦免”的做法,适用于那些已经实现“零容忍”的很清廉的国家和地区。我们当前的反腐败还谈不上“零容忍”,甚至有些过度容忍(刑法贪污受贿立案标准由2000元提高到5000元,不少地方立案的金额还更大)。在“腐败呆账”问题已经很严重的前提条件下,“绝不赦免”必然造成旧的存量无法解决,新的增量还会迅速存积。
    
      有学者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的平均腐败案件潜伏期是1年多,近十年来,平均腐败案件的潜伏期变成了9年多,增长了七八倍。因此,如果我们用“绝不赦免”的方法,可以推算,“腐败呆账”只会越来越多,存量会越来越大,抵抗也会越来越顽强,最后可能出现鱼死网破
,甚至鱼未死网已破的态势。▲◆★●■☆


中国精英政治在转变 树欲静而风不止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2/17/2131574.html

 2012-12-17:  近日,美国政治学界专注于研究“文革”后中国经营政治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中国传统的精英政治在转变,中国政治正在进一步倒退,十年内还会有“薄熙来”一样的人物出现。

  中国权力交接尚未制度化

  傅士卓表示,虽然邓小平后,中共已经实现了两次最高权力的正常交接,但并不能认为中国权力交接已经制度化了。

  毛泽东时代,尽管权力的分配也引发很多斗争,但是哪些人比较优秀,哪些人对革命贡献比较大,大家都比较清楚。现在已经距离革命时代太远了。俞正声在上海,汪洋在广东,张高丽在天津,薄熙来在重庆。没有具体的标准去进行对比。近20年来,中共党内的一些做法确实在努力制度化,但是这些摩擦很可能会使得这些制度化的努力不能持续。

  尤其是中共政治局常委所谓的“七上八下”原则,傅士卓认为这并不能称之为“制度”,因为在1997年,乔石正好超过70岁,退休年龄被定在70岁。5年以后,李瑞环正好68岁的时候,退休年龄又被改在了68岁。所以此时退休年龄是一个制度化最好的游戏规则,但是对它的操纵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且一些人被破格提拔,而不是按照年龄的顺序。比如胡锦涛、朱镕基、刘华清都是被破格提拔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的。习近平、李克强也被跨了两格提拔到常委。所以年龄并不总是提拔的唯一标准。所以即便有所谓的退休年龄和其他的一些制度性规定,但是也有很多方法来操纵这些规则。

  而且,如果中共要坚守年龄原则,那么现有政治局委员中,许其亮、孙春兰是年龄符合进一步晋升的政治局委员当中最年长的两位,如果按照2002年的解释说要给年龄大的政治局委员晋升到政治局常委机会的话,中共是不是要让军人和女性进入常委呢?这又将对不提拔女性和军人进入常委的规则带来挑战,此前的吴仪和这一次的刘延东都没有被提拔。

  10年内或再现“薄熙来”

  对于薄熙来事件,傅士卓认为这至少反映出两种可能,其一,中国的政治精英们会团结起来,防止这种挑战再度出现。或者,中国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你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薄熙来。从政治精英到民众,你能看到,薄熙来当时拥有很多支持者。这种现象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还没有出现过。鉴于谁应该被选择去当常委仍然会是个充满争论的话题,以及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仍然会持续下去,傅士卓认为,未来会看到更多的人在现有的已经制度化的游戏规则之外,寻找机会。这也将会威胁到现有的游戏规则。

  傅士卓表示,这次十八大给未来5年带来了太多制度性的问题。10年之后的总书记选举,极有可能再次出现薄熙来那种民粹主义挑战者。▲◆★●■☆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发生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12/201212171110.shtml#.UM_cd6zs45A

2012年12月17日    来源:苹果日报
    
     新君临朝。习近平在清华大学时的博士论文导师孙立平教授被称为「帝师」。这头衔非同小可,光绪皇帝的帝师翁同龢是咸丰年间科举状元,也做过同治皇帝的师傅,同治早夭,光绪从启蒙识字到临朝亲政,都拜翁同龢为帝师。翁是清流派,支持戊戌变法,并向光绪推荐康有为。百日维新失败后,慈禧太后削去翁的官爵,逐回原籍,永不叙用。无疑,翁同龢的革新思想对光绪颇有影响。
    
    孙立平和翁同龢不同,他没有官爵印绶,只是一介教书先生。孙教授最近在《财经》杂志主办的一场研讨会上轰然发炮,痛批胡锦涛十年庸政,使得中国「与法治格格不入」,他指出维稳就是对法治的大破坏大倒退,政府为达指标而不择手段,纵容甚至鼓励用违法方式去完成任务,而且越走越远。
    
    眼前就有例证,十八大开完,新君下令释放全部在押访民,竟然发现非法收容所中关着八旬老人和哺乳妇女。且不说人民上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放眼各地,连人民私有财产都毫无保障,徵地强拆到处刀光剑影,血溅五步,更不必说《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和文化权利。
    
    孙立平列举全国罢工、示威、暴动的群体事件连绵不断,「老百姓不好管了,政府所说的话,老百姓不信了」。他认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已经发生」,并预言「十年可能到不了,五年可能差不多」。
    
      官媒狂吹的「盛世」和胡锦涛自诩的「黄金十年」,为何到了孙教授口中变成末世景象?十九世纪法国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的着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有精辟论述,他指出「革命的发生并非总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最常见的情况是,一向毫无怨言忍受着最难以忍受的恶法的人民,一旦恶法压力减轻,他们就将它勐力抛弃」。
    
     没人否认逾三十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人的生活得到改善,比起不堪回首的毛时代,人民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也宽松许多。正如托克维尔的论说,当人民觉得苦难无可避免就俯首认命,但当苦难稍减,剩下的痛苦就变得无法忍受,因为他们对痛苦的感觉更敏锐了。
    
     孙立平所说的「老百姓不好管了,政府所说的话,老百姓不信了」,正反映了中国人的精神觉醒。他警告中共要尽快转型,「唯一办法是与历史切割,越早切割,越主动越好,否则将来能不能切割都是问题」。何谓切割?就是改旗易帜,与专制主义决裂。这位布衣「帝师」的箴言,弟子习近平听得进去吗?▲◆★●■☆


失势后吐露真言 周小川大曝中国金融惊人乱象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2/17/2132087.html

      明报 2012-12-17:近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内外会议上大爆国务院、金融界、地方党政领导黑幕,说出不少中国经济及金融的“维稳”实况,即缺乏具体政策,空谈改革,假造数据,坏账成堆。

  周小川是国务院内定负责金融的国务委员候选人之一,却在中央委员预选的差额选举中落选。京城有时事评论员说:中共官员只有在权力角逐中失势后,才可能吐露真言,周小川便是一例。

  周小川在十八大差额选举中落选。周小川今年64岁,按年龄如不能更上一层楼便只能退下。结果,周小川在十八大中央委员预选的差额选举中落选。随后,他在接受记者访问时说:“我已有预感,所以面对结果不存在失望,这一套内部运作我经历过多届,还是了解的。究竟什么原因落选,我尊重预选结果。原因我明,你们(记者)也会明,一时不明,稍后也会明。”

  内外会议上发泄不满,左右开弓。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