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熟与不成熟的48个差距(9-12)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9262&msg_id=38
第三章 说话不说破
09.智者委婉建议,愚者直白否定
10.智者不把话说破,愚者单刀直入
11.智者三缄其口,愚者口不择言
12.智者委婉拒绝,愚者冷漠反对
今 日 看 点 : 2012–10–15▲◆★●■☆
莫言获诺贝尔奖 同行褒贬不一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2/10/121011_nobel_moyan_opinions.shtml
金正恩夫人李雪主被“封杀” 揭秘其真实身份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detail_2012_10/15/18254561_0.shtml
8千特警防官员外逃 瓮中捉鳖抑或画地为牢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5773&msg_id=1924
官媒8年后首度公开承认姬鹏飞是自杀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5773&msg_id=1922
中南海“幕僚长”十八大后去向惹人注目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7123
收入分配改革有望近期出台 分析称应打破国企垄断
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21012/225413356342.shtml
丑陋建筑为何能在北京大行其道
http://blog.ifeng.com/article/20551705.html
北京“鱼形”楼群外形雷人 常被误为海鲜酒楼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10/13/2032096.html
中央军委惊人大动作令日本政府绝望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4161396
野田出席自卫队阅舰式用二战日军言辞训话
http://news.stnn.cc/guoji/201210/t20121015_1808003.html
莫言获诺贝尔奖 同行褒贬不一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2/10/121011_nobel_moyan_opinions.shtml
2012年10月11日:莫言曾经说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曾经说自己不会为了获奖去写作,不管是茅盾文学奖,还是诺贝尔文学奖。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是“世无英雄,竖子成名”。
今年4月莫言在伦敦书展上曾对BBC中文网记者说,他认为他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虽然他在写作中运用了一些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但其核心是现实主义。
莫言还说,写历史题材未必比现现实更自由,由于政治原因,历史的中国的教科书里被固化,非红即白,作家就应该努力“在红白之间找到一种共通的东西”。
“不够格”?
不过在英国的作家马健却认为莫言作为党员,又有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的头衔,在刘晓波被监禁,中国言论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并没有承担一个著名作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旅英作家马健认为莫言没有承担一个著名作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马健批评说,评委可能是仅仅读了莫言的小说,并没有读他的思想,他并没有达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
他认为,莫言小说主要是西方现代文学获取营养,后来嫁接到中国的文学传统中,主要是把魔幻现实主义,搬到中国的环境中。
马健说莫言的奖本身很滑稽: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一位官方作家,但诺贝尔和平奖给了一位非官方的作家(刘晓波),而目前刘晓波还在监狱里。
越俎代庖
在中国的著名作家陈村在接受BBC中文网采访时说,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颁奖爱给谁给谁,但许多中国人总爱越俎代庖,说应该给谁或谁颁奖。
他认为给莫言获奖增加了本次文学奖的敏感性,因为莫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作者,是体制内作家。但是他认为评判应该从文本出发,评判作品的内容及其对文学的贡献。
陈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应该超出政治,超出体制,超出意识形态的分歧,这次诺贝尔文学奖从文学上给中国作家一个肯定和评论,非常好。
他说早期莫言写了如红高粱系列小说后,后来转向现实,其作品从历史转变到更注重当下。虽然莫言的小说人物被加工提升,但是基于现实反映现实的。
他说莫言小说的象征意义把本来不现实的事情变得很现实,莫言是从人出发,写当下的人。他认为,中国现在许多人希望作家对当下所以问题作出回应,但这应该是历史学家、媒体工作者所做的事情。▲◆★●■☆
莫言真敢说:89年六四后就不再相信共产党
http://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2/10/201210150945.shtml
2012年10月15日 来源: 法广
中国着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引发法国舆论的高度关注,法国八九大街网站创始人之一,法国解放报前驻京记者哈斯基曾经多次向法国读者介绍莫言的新作,并且亲自采访过莫言,哈斯基本月12日就莫言获奖发表文章标题是: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曾经吃碳灰的作家。
文章开门见山的写道,中国终于获得了一个可以张扬的诺贝尔奖 ,中国官方人民日报在称唿莫言为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得主时显然是有意遗忘目前依然被关在狱中的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十二年前 ,另一位法籍华人,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哈斯基当时还是解放报驻北京记者,中国媒体没有任何祝贺的声音,原因是高行健流亡法国多年,他的作品在中国长期被禁 , 而今天的莫言则不同,他的作品,除了《丰乳肥臀》2001年刚出版时曾经遭禁之外,其余的作品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 莫言本人还是中国官方组织,中国作家协会的副主席。
作者评论说,莫言是一个自由人 ,是一个头脑自由,下笔自由的作家,他的作品是如此的丰富独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2004年时,哈斯基曾经走访了莫言 ,因为他当时难于理解莫言这样的一名作家居然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且还居住在一套发给军队退役军人的居所内 .莫言在访谈中平静地表示,他是一个农民的孩子,五十年代,大跃进,大饥荒的年代曾经因饥饿难忍而吞食炭灰,这段经历还为以后的短篇小说集《铁孩子》提供了素材 ,莫言说,是中国军队救了他, 是军队教他学会了写作,也是在军队的文艺团里他逐渐学会了欣赏艺术。作者评论说,这对法国人来说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一个真实的中国故事。
莫言真敢说:89年六四后就不再相信共产党
莫言是在军队开始写作并且发表的,莫言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他依然是共产党党员,尽管他对中国共产党已经失去了信心,当记者询问是从何时开始对共产党失去信心时,莫言回答说,从1989年开始,也就是说,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之后,莫言表示,他之所以继续保留着共产党党员证,因为他不想增添不必要的麻烦。哈斯基表示,他当时的采访都录了音。
哈斯基评论说,莫言是一个自由人,同时也十分忠于这个将他救出贫困,并培养成大作家的国家,尽管他在作品中也不断地对这一国家的政治体制给予尖锐的批评。莫言在作品中经常辛辣地讽刺中国官场的官僚作风, 贪污腐败以及裙带关系,那些批评莫言的人们往往谴责莫言只攻击地方官僚,而从不攻击中央政府, 批评他依然保留中国农民的传统封建思想,那就是皇帝是好皇帝,问题出在奸臣身上。
批评莫言的人们还谴责他不仅从未发表任何捍卫遭迫害的中国异议人士的言论, 而且还总是站在政府的一边,例如2009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 莫言就曾经因抗议德国邀请中国异见作家与会而退出书展,也同样由于上述原因,中国国内许多异议人士都批评诺贝尔奖评委将文学奖颁发给莫言,哈斯基评论说,我们或许应该等待莫言在诺贝尔文学奖颁仪式上将发表什么样的演讲再做定论 .
莫言的最佳作品之一《酒国》出版于1989年天安门事件之后不久,作品描写的是共产党官员如何吞食烧烤婴儿的故事,作品的象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而莫言最近出版的小说《蛙》,更是对中国政府推行的独身子女政策的一大辛辣的讽刺 .
莫言作品的所谓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同某些拉美作家的风格颇为相近,法国文学界也将莫言同法国十六世纪文艺复兴作家拉伯雷相提并论。要理解今天的中国, 理解这个经济增长令人目眩的国家中的那些被飞速的车轮无情的碾压的普通中国百姓,就必须阅读莫言的作品。
作者最后指出,诺贝尔文学奖使外界能够更加近距离的倾听莫言这一来自中国的另一种声音,这一声音不同于依然被关在监狱中的刘晓波的呐喊声,他来自位于中国社会底层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已经不再相信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套。▲◆★●■☆
野田出席自卫队阅舰式用二战日军言辞训话
http://news.stnn.cc/guoji/201210/t20121015_1808003.html
星岛环球网当地时间10月14日,日本海上自卫队在神奈川县相模湾举行阅舰式。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登上“鞍马”号护卫舰,在检阅舰艇的海上游行和潜水艇下潜上浮等表演后,进行了训话。据悉,此次阅舰式除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45艘舰艇之外,美国、澳大利亚和新加坡的海军各派出一艘,共计48艘舰艇参加了仪式。
星岛环球网消息:日本自卫队14日在位于神奈川县横须贺附近的相模湾举行大规模阅舰式,45艘舰艇、18架飞机和8000余名自卫队员参加,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出席并训话。
中新社报道,阅舰式上,海上自卫队展示了“宙斯盾”护卫舰、潜水艇、扫雷艇、LCAC气垫登陆艇、导弹艇、P-3C反潜巡逻机、水上飞机等武器装备,演示了舰艇战术编队、海面救援、飞机反潜、海上加油等海战技能。因风雨交加、能见度差等原因,部分预定项目被迫取消。
野田佳彦在向自卫队官兵训话时表示,日本面临的安全保障环境前所未有的严峻。新时代里,自卫队的使命更加重要。自卫队应构筑动态防卫能力,果敢应对各种局面,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最后依靠。他说,东日本大地震后,驻日美军与自卫队共同开展的“朋友作战”救援活动,深化了日美同盟。
训话中,野田佳彦使用了“更加奋进努力”等旧日本海军在二战前后使用的语言。日本共同社称,在与中韩关系恶化的目前形势下,此类言辞可能引起议论。
受日本邀请,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3国各派了一艘舰艇友情参加本次阅舰式。据介绍,这是自2002年来日本首次邀请外国舰艇参加。2002年,美国、俄罗斯等11个国家的17艘舰艇参加了海上自卫队成立50周年阅舰式。
日本自卫队阅兵式始于1953年,其后每年均由海、陆、空自卫队联合举办。1996年起,阅兵式仍每年举办,但改为由海、陆、空自卫队轮流主办,每3年轮换一次。本年度轮到海上自卫队主办,陆上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协办。这也是海上自卫队举办的第27次阅舰式。
日本防卫大臣森本敏、各国驻日武官代表、日本和外国记者及抽签选出的4万多名日本民众乘舰观看了阅舰式。 ▲◆★●■☆
金正恩夫人李雪主被“封杀” 揭秘其真实身份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detail_2012_10/15/18254561_0.shtml
2012年10月15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周之然
李雪主(Ri Sol Ju,1985年— ),曾被译为李雪珠、李雪洙,女,朝鲜著名歌手,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妻子,两人在2010年生有一女。2012年7月26日,朝鲜中央电视台确认
核心提示:来自韩国国家情报院的消息说,李雪主是朝鲜咸镜北道清津市人,生于1985年,出身普通家庭。父亲是清津市大学教授,母亲是妇产科主任医师。李雪主毕业于平壤市金星第二高等中学,后来到中国修习声乐。2009年与金正恩完婚,2010年育有一女。
人民网,作者:周之然,原题:《金正恩夫人李雪主身份首揭秘:出身普通家庭 曾来中国学习》
编者按:据中国青年网2012年10月14日文章:综合韩国媒体报道,朝鲜第一夫人李雪主自从今年7月份正式露面以来,频频陪同金正恩现身各种场合。不过外界注意到自9月4日至今,李雪主已经近40天从公众视野中消失。观察人士分析,她可能因未戴“领袖像章”而被视为大不敬,从而遭到封杀。
年轻貌美、端庄可人的女子,总是魅力无限,让人浮想联翩,更何况在国家最高领导人身边的美女,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眼球。
最近一段时间,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身边的一位美女,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并登上多国媒体的头版头条。
神秘女子频频出现
7月份以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出席公开活动的时候,身边时常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陪伴,并被朝鲜媒体频频曝光。
该女子第一次与金正恩并肩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7月6日的一场演出中。当日,朝鲜中央电视台报道金正恩观看新组建的牡丹峰乐团示范演出。在观众席上,金正恩的右手边,一位年轻优雅的女子正全神贯注地观看演出。跟其他高官双手搭在膝盖上正襟危坐的神态不同的是,这位女子神态轻松,双手自然交叉放在座椅左边扶手上。演出结束后,她和金正恩以及全体观众起立为演员鼓掌。
除了画面,朝鲜媒体对这位女性没有透露任何信息。
随后的7月8日是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逝世18周年纪念日,金正恩率领朝鲜党政军高官参拜存放金日成遗体的平壤市锦绣山太阳宫。朝鲜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画面显示,还是这位年轻女子,站在朝鲜党政军要员前面,与金正恩并肩在金日成肖像前鞠躬。
7月14日,金正恩视察平壤庆上幼儿园,这位优雅的年轻女子,身着鹅黄色裙装,再次与金正恩形影不离,全程陪同,位置显眼。画面显示,金正恩站在儿童滑梯旁,与该女子亲切而热烈地交谈。当金正恩俯身搂住孩子的时候,她站在金正恩的身后,满含微笑温柔地注视着他们。
身份不明的年轻女子如此高调亮相引发外界各种猜测。韩国媒体说“金正恩身边突然出现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人,年约20多岁,蓄短发,大眼睛,样貌姣好”。对她的猜测有:“金正恩的妹妹金汝贞”、“另一个不为人知的妹妹金贞玉”、“金正恩的夫人”以及“牡丹峰乐团相关人士”等等,还有人猜测她是著名歌手玄松月(音)。
播报“夫人”加重语气
直到7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报道金正恩偕夫人李雪主视察平壤绫罗人民游乐园的消息,神秘女子的面纱才被揭开。
朝中社官网中文网页中将金正恩夫人的中文名译为“李雪主”,该网站当天还刊登了39张金正恩视察绫罗人民游乐园的图片,其中有多张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在一起视察的图片,还有3张李雪主手挽着金正恩胳膊的亲密合影,这也是朝鲜官方媒体首次刊登金正恩和夫人如此亲密的图片。
当地时间7月25日晚上8点,朝鲜中央电视台也报道了该消息。虽然朝鲜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只是口播报道,并未播出相关画面,但是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注意到,在播报“金正恩元帅和夫人李雪主同志一起出席了竣工仪式”时,播音员提到“夫人”这两个字,明显加重了语气,显得非常兴奋和自豪。
7月26日,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金正恩视察绫罗人民游乐园的消息,总共配发了43张照片,其中金正恩和夫人李雪主在一起的照片共有24张。
在这些照片中,金正恩和夫人并肩走在最前面,后面是跟随视察的一群党政军高官。其中,有4张照片是夫人李雪主手挽金正恩胳膊,显示两人非常恩爱亲密。还有一张照片是金正恩手挥草帽向身穿泳衣的游客致意,李雪主挽着金正恩的胳膊走在左侧,面带微笑望向游客。
在当天总共6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