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帛书本《道德经》解读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1106&postID=26969.html
(40)七十五章(人之性)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今 日 看 点 : 2012–06–12▲◆★●■☆
胡锦涛望院士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612/100383.shtml
请别沦为子女成长的第一凶手
http://blog.boxun.com/hero/201206/xiongfeijun/1_1.shtml
中国反对G20峰会讨论叙利亚问题
http://www.boxun.com/news/gb/intl/2012/06/201206120221.shtml
中印将对喜马拉雅山河流进行划分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6/t20120611_1748909.html
“打黑扩大化”彻底否认薄熙来的政绩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2776
中国发布第二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2824
“胡喷”的中国经济学家已成为公害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6/11/1821709.html
胡锦涛望院士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
http://news.cntv.cn/china/20120612/100383.shtml
2012年06月12日 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推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紧迫需求,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科技惠及民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
胡锦涛在讲话中首先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胡锦涛指出,2010年6月,我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两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两院作为科学技术思想库,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胡锦涛强调,当今世界,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家制定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需求结构和扩大内需为导向,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形势和任务对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胡锦涛就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对两院院士提出6点希望。
第一,坚持勇于创新,积极引领科技加快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取得基础性、战略性、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深入实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程,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第二,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既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又要把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牢固树立服务发展意识,更加积极地投身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
第三,坚持创新为民,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造福人民。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坚持把以人为本贯穿科技工作始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科技创新成果,让广大人民生活得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要面向民生重大需求,加强关系人民衣食住行的科技创新,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
第四,坚持锐意改革,积极推动科技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国家创新体系。要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着力解决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积极探索符合规律的新机制新模式。
第五,坚持甘为人梯,积极培养和提携优秀青年才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人才为本。要善于发现青年人才,积极培养青年人才,大力提携青年人才,真诚尊重人、细致关心人、充分信任人,营造多出成果、多出人才的学术环境。
第六,坚持建言献策,积极发挥决策咨询重要作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科学决策,科学决策需要科学咨询。两院要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紧紧围绕应对全球性重大挑战、突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瓶颈、破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前瞻新科技革命方向,善于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中提炼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引导我国科技工作提升创新起点、优化学科布局、凝炼前沿方向。
胡锦涛最后强调,院士称号是我国科技界的最高学术荣誉,院士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社会风尚和学术风气产生很大影响。希望两院院士牢固树立追求真理、造福人类、服务国家的理念,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模范遵循学术规范和科学伦理,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和不正之风,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团结带领全国科技界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出席大会的中央领导同志还有:王兆国、王岐山、回良玉、刘云山、刘延东、李源潮、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王沪宁、路甬祥、韩启德、李建国、严隽琪、桑国卫、马凯、戴秉国、杜青林、白立忱、张梅颖、万钢、王志珍和宋健、徐匡迪,以及中央军委委员李继耐、廖锡龙。
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主持。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致开幕词。
1200多位两院院士,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大会。▲◆★●■☆
请别沦为子女成长的第一凶手
http://blog.boxun.com/hero/201206/xiongfeijun/1_1.shtml
请别沦为子女成长的第一凶手 ——熊飞骏
父母应该是子女成长的第一老师,而不是第一凶手。
一年一度的高考总是牵动亿万中国父母的神经,2012年一样不例外。
昨天我经过家乡县第一中学,校门外等候“参考子女”的父母大军和一张张焦急的面孔给我留下了异常深刻的印象。
很多父母没有空着手,不是高档饮料就是精致点心。
他们等候的不是饮食起居需要监护的幼童,而是年过十八生活绝对应该能够自理的“成年人”?
把读书的“成年子女”当作“幼儿园孩童”来“呵护”,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独有的特色景观,在这个星球上绝无第二家分店,连玩裸奔的北朝鲜也不会如此“病态”!
每天接送“青少年子女”上学不只是一年一度高考才有的景象。只要不是假日,中学校门外每天一样有很多乘车等候孩子的学生家长,不是小车就是摩托车。
岂止是“青少年子女”?中国大学每逢周末或长假,校门外等候的庞大车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年过二十的成年子女”一样没
有走出“幼稚园成长环境”?
在如此“呵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学生,将来怎么独立面对荆棘丛生的人生之路?怎么“打败小日本”?怎么玩“中国崛起”?
别说“国家栋梁”,恐怕连家长简单期待的“光宗耀祖”都只能是一厢情愿。
中国的很多家长是这样要求学生的:
在子女成长的诸多要素中,考试成绩是第一位的,其余要素都得无条件给“考试成绩”让路!
只要孩子能考出一个好成绩,父母就算给孩子当牛做马也甘之如饴;孩子就算长成“十八汉子”生活仍不能自理,甚至吃饭穿衣洗澡都要他人侍候也一样是父母眼中的“天之娇子”。如果考不出一个好成绩,孩子就算七岁不到就自己洗衣做饭,主动为孤寡老人料理家务也一样令父母“恨铁不成钢”……
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好学生好孩子,除了会应付考试外还能干什么?
前年我碰到一位多年不见的学生母亲,一见面她就颇为骄傲地展示上中学儿子的骄人成绩;然后又不厌其烦地述说她这个母亲为儿子的成长付出的心血:
培训孩子最重要的是“注意细节”,知道什么叫“细节”吗?比喻孩子每天的营养搭配,早餐吃什么?中餐如何让孩子有胃口?晚餐如何给孩子弄一条补脑提神的鲜活鲤鱼?睡觉前吃的巧克力什么牌子有益于睡个好觉?还有孩子喝的饮料一定不能马虎,不能图省钱,要营养丰富的,口感好的,含多种维生素和稀有元素的,前提还必须是软饮料,最好是进口的,国产奶制品都有三聚氢氨…………
她一人在那里滔滔不绝地展示了足足三十分钟,全部内容几乎都是儿子吃的喝的?
听完她颇为自豪的“细节论”后,我冷不丁丢下一句:
你是培养“人才”还是培养“宠物”啊?
不用说那母亲一脸的惊愕,又气又怜地问我:“你是不是有病啊?有病就要治,别图省钱……”
我终于明白什么是“鸡和鸭的对话”。
为了让孩子在学校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家长严密监督孩子看什么书,除了教科书和垃圾式辅教资料外,严防孩子接触任何课外读物。
中国式教科书和辅教资料真正有用有益的知识相当少,害人误导人的谎言和偏执教条到是层出不穷。把孩子禁锢在谎言垃圾纸堆里,不让孩子阅读真正有益有用且有趣的课外书籍,不但严重毒害孩子身心影响其健康成长,还极大的伤害孩子的阅读兴趣,导致多数学生走出校门后一看见书就头疼。
所以中国年青一代成为人类世界最不爱阅读的群体!
说到“宠物”,我想起了名目繁多的“特长培训班”。
豢养“宠物”一是让宠物吃好喝好;二是最好能让让宠物“表演”点什么新鲜技能,给主人带来彩头。
中国这些年一直在高喊“素质教育”;可多数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居然局限在违反孩子成长规律甚至于伤害孩子身心的“特长培训”上,于是五花八门的“特长培训班”雨后春笋。老师“赚了钱”,家长也“有了光”,双方皆大欢喜。
中国家长热衷的“特长”都是能在公众场合“表演”出来的“才艺”,如钢琴、绘画、舞蹈、乐器、乒乓球
如果孩子能把某“特长”把握得出类拔萃,在竞赛中得个奖什么的,家长脸上可就大大有光了。就算不能在竞赛上得奖,让孩子在同事朋友面前展现一下课外“才艺”,也一样是件“很有光”的事。
当家长脸上有光的同时,他是否考虑过孩子学习此“才艺”花费了多大的心血?是否符合孩子的情趣,是否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的人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好象都不在家长的考虑之列。
中国学生本来就是世界上负荷最重的学生!多数中国父母没胆识反抗强权伸张正义,为下一代营造一个好一点的生存环境,却有足够的“热情”在孩子身上“逞能”。
世界上最不自由负荷最重的中国学生,好不容易熬到大大缩水的节假日,又被家长软磨硬泡送往“特长培训班”继续加班加点,孩子成长必须的游戏玩耍时间被剥夺得所剩无几。
那些节假日继续在“特长培训班”苦熬的中国学生,有几成是自愿的?有几成是家长强迫或诱导的?
我想多数是家长诱迫的,真正完全出乎学生自愿的并不多。
那些牺牲游戏玩耍时间在“特长培训班”学成各种“才艺”的学生,在以后的人生中有几成保持并提高了当初所学的“才艺”?
比例应该不会高到哪里去。
且不说家长诱迫所学的“才艺”是否真个符合学生的兴趣特长,让学业不堪负荷的学生牺牲大大缩水的游戏放松时间去学习各种“才艺”,很自愿就会在心灵深处形成对该“才艺”的反感抵触心理;就算学生对某“才艺”真个拥有兴趣和特长,也会因为时机和方式的不当“由爱转恨”,以后一见到这一“才艺”就头痛。
所以中国名目繁多的学生“特长培训班”结出的多是事与愿违的伤心果。
为了让学生从节假日里解放出来,同时也让经济本来就不宽裕的平民家长少花些冤枉钱,绝大多数“特长培训班”应该叫停了!
孩子是“人”不是“宠物”,父母无权把子女当“宠物”去培养。
把子女当“宠物”造就的父母,无疑是子女成长的第一凶手!
望子成龙的中国父母们,请放开你们“病态呵护”的手,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吧!给孩子更多“走路权”和“选择权”吧!
只有不称职的政府,没有不称职的国民!
只有不称职的父母,没有不称职的孩子!
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的中国父母们,请别在孩子身上“逞能”!
救救孩子! 二0一二年六月八日 (2012/06/08 发表) ▲◆★●■☆
中国反对G20峰会讨论叙利亚问题
http://www.boxun.com/news/gb/intl/2012/06/201206120221.shtml
2012年6月12日 BBC中文网:中国反对G20峰会讨论叙利亚问题
叙利亚战乱据报已导致一万多人丧生
中国说,即将于墨西哥召开的20国集团峰会应当关注全球经济问题,而不应当讨论叙利亚的动荡局势。
中国副外长崔天凯周一(6月11日)表示,G20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