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选老婆的10条潜规则】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553773.html
1、对于工作,努力但不痴狂;2、对于购物,量力而不攀比;3.对于娱乐,爱好但不丧志;4、对于家庭,忠诚但不刻板;5、对于金钱,喜爱但不贪婪;6、对于享受,追逐但不放纵;7、对于爱情,相信但不迷失;8.大事清楚,小事糊涂;9.大女人素质,小女人情怀;10.上得厅堂,入得厨房。
今 日 看 点 : 2012–05–01▲◆★●■☆
中国人,你现在信仰什么?
http://insight.inewsweek.cn/topic_detail.php?tid=568
中国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http://blog.cntv.cn/18025051-3844124.html
菲律宾一意孤行到底要干什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不应在南海问题上释放错误信号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204/t20120430_1733562.html
中朝关系渐行渐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从封锁新闻看中国的片面对外开放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30/1751825.html
毒胶囊里的世道人心
http://news.ifeng.com/shendu/nfrwzk/detail_2012_04/28/14226981_0.shtml
中国在美济礁建军事基地:位置重要紧扼菲咽喉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13245209
朝鲜8~9艘潜水舰在东海突然消失
http://chinese.joins.com/gb/article.do?method=detail&art_id=85001
中国人,你现在信仰什么?
http://insight.inewsweek.cn/topic_detail.php?tid=568
2012年04月28日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编辑:李贤娜 星评
提要: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即信徒所说的佛诞日。在这一天,让我们谈谈信仰吧。信仰是什么?有人说是宗教,佛教或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有人说是人,孔子或关公或毛泽东;有人说是思想,人生观或价值观或世界观。
今天是农历四月初八,即信徒所说的佛诞日。在这一天,让我们谈谈信仰吧。
信仰到底是什么?从字面上理解,信是相信,而仰是崇敬,你确信它值得推崇。它又是什么?大多数人说是宗教,佛教或基督教或伊斯兰教;也有人说是神,太上老君或土地神或财神;有人说是人,孔子或关公或毛泽东;有人说是思想,人生观或价值观或世界观。
中国人不缺乏信仰,甚至有点信仰泛滥。除上述信仰外,还有人说自己信仰科学、信仰金钱、信仰权力。但信仰应是看不见的确信,是主观世界里的思想激荡。那些看得见的钱权,已经验证的科学,叫做事实不叫信仰。说信仰这些的人其实是"信仰缺失"。
尽管理性主义的知识分子仍坚持,科学是一种信仰,宗教是一种迷信。陈独秀就曾提出,"以科学代宗教"。当代学者秋风说,因为对宗教的偏见,知识分子乐意传播宗教丑闻,甚至不惜添油加醋,将其放大。比如,此前"假和尚与女子开房"事件之所以被热炒,除却公众的审丑嗜好和媒体的哗众取宠,少不了掌握着公共话语权的知识分子对宗教的调戏。
不管知识分子多反感宗教,宗教仍合理存在。在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人主导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不少中国老百姓愿与宗教为伴,甚至养成了见庙就拜的习惯。当你告诉他们"中国人信仰缺失"时,他们会告诉你,瞧,寺庙的香烧得多旺,教堂里的祈祷声多响,连清真寺外的鞋都因做礼拜的人太多而快堆不下。
但真正信仰宗教的人,恐怕所占人数不多。中国人的"信仰",其实更多是一种利益交换的民间信仰。相信神灵能为自己创造利益–相信门神可以帮自己看家,相信财神让自己发财,相信月老会给自己带来好姻缘,相信送子观音会让自己生儿子,相信魁星让孩子考出好成绩,相信妈祖会保佑自己出海顺利等等,衣食住行皆有相应的神或鬼照料,并配套相应的香火供养。
供奉神灵的人一定是信徒吗?未必,鲁迅先生说:"中国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坚信’。"中国历史上,经常发生推崇信仰和推翻信仰的角逐。主要是取决于某种信仰传达的教义与统治者的意志是否相契合,如果意见相悖,便会发生大规模的如秦时"梵书坑儒"的悲剧;如果达成共识,则又出现"独尊儒术"的繁荣。其他诸如灭佛等限制宗教信仰的运动自是同上。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发生前所未有之大变革,信仰亦然。孔子作为文化人的信仰被推倒在地,红卫兵轮番洗劫了全国各大寺庙,毛泽东成为全新的信仰。
反思从文革结束开始,至今没有停止。毛泽东走下神坛,而信仰陷入混乱,被打破的"个人崇拜"使我们对信仰也产生了抵触。只是近年来社会屡遭食品安全等诚信危机,而我们无能为力之时,才想起了信仰似乎可以拯救信用问题–信仰之于个人的意义是,在我迷茫的时候成为我的精神支柱;信仰之于社会的意义是,在无旁人监督的时候,我能进行自我约束,人人自律而社会自律。
孔子被重新扶起,寺庙亦涅磐重生,但遗憾的是中国人的信仰仍和过去一样摇摆。林语堂说,中国人得意时信儒教,失意时信道教、佛教。而在教义与已相背时,中国人会说,"人定胜天"。既不坚信,所有做了亏心事的人自是认为能通过捐钱、捐物、烧高香等方法消灾减难,改变厄运。
中国人真正的信仰危机,不在于"信仰缺失",而在于,经常改变信仰。▲◆★●■☆
中国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
http://blog.cntv.cn/18025051-3844124.html
2012-04-29:新中国成立以来,县级党委的结构和功能发生过一些变化和调整,然而对县委书记权力的规范和制约却一直悬而未决。县委书记作为党的地方组织的主要领导者,一方面需要权力的集中使党的方针政策在本地区得到具体体现;另一方面,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监督的权力又容易产生异化,走向恶的一面,反过来影响政党公信力和形象。那么县委书记的权力究竟有多大?现有的制度又是如何规定的?
从党章的规定来看,党章第26条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同级党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本地方的工作,定期向上级党的委员会报告工作。”党章第27条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和书记、副书记,并报上级党的委员会批准。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在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行使委员会职权;在下届代表大会开会期间,继续主持经常工作,直到新的常务委员会产生为止。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体会议报告工作,接受监督。”从权力的授受关系来看,党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之间是一个层层委托、层层受托的关系。全委会向代表大会负责并接受监督,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并接受监督。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中对书记的权力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书记负责组织常委会活动,协调常委会委员的工作。常委会会议由书记召集并主持。书记不能参加会议时,可委托副书记召集并主持。常委会会议的议题由书记确定,或由书记委托副书记确定。常委会委员应支持书记的工作,接受书记对自己工作的检查、督促”。
从制度要素的建设来看,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对县委书记的权力进行了一定的界定、制约、防范和分解。《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规定:“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作出决定。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办法(试行)》中均对书记人事任免权从民主推荐、考察、酝酿和讨论决定等环节进行了具体规定,并提出坚持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前征求同级纪委意见的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等制度强调通过公开、民主和参与等形式,对县委书记权力形成制约监督机制。
但是,在权力行使的实践中,由于代表大会不是常任制,全委会无法向代表大会负责,代表大会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督。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