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句 是 经 典 的 人 生 感 悟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26&msg_id=4452&level_string=0&page=1
做人要地道,好人有好报;做事要踏实,步履才坚实!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行的是智者。财富是一时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财富;荣誉是一时的荣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学历是一时的知识,学习才是永久的智慧!
今 日 看 点 : 2012–04–25▲◆★●■☆
美媒透露王立军未得政治庇护原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24/1740946.html
政治改革为何比社会建设更迫切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456
五角大楼新情报机构对准中国伊朗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481
周永康口服心不服 胡锦涛慢工出细活
http://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478155.html
林彪与刘亚楼同追孙维世 两人险动武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2_04/26/14160010_0.shtml
中共十八大军委副主席博弈渐入高潮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504
薄熙来长兄薄熙永 自请退出光大国际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505
中国要做好对越南和菲律宾开战准备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25/1743429.html
美媒透露王立军未得政治庇护原因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24/1740946.html
—–王立军被美国视为高风险避难申请人
文章来源: BBC 于 2012-04-24 美媒透露王立军未得政治庇护原因 是高风险申请人 BBC
王立军被美国视为高风险避难申请人。
美国媒体报道重庆前公安局长王立军进入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后未得到政治庇护的原因,称美国方面认为王立军是高风险的避难申请人。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官员认为王立军对于薄熙来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
报道引述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王立军是一位政府官员,而不是“自由斗士”。
报道指出,王立军进入美国领事馆的时间恰逢习近平访美前夕,美国担心若对其提供庇护会引发国际争端。
奥巴马政府的决定在美国引起争议,共和党议员要求美国国务院提供涉及此事的文件,他们认为若为王立军提供政治庇护,可能获得具有高度价值的情报。
“试图叛国”
香港《南华早报》星期二(4月24日)引述不具名的消息人士说,中国国企驻港高管上周被召集到深圳听取当局对王立军事件的通报。
通报指出中国官方将王立军事件定性为“试图叛国”,这一定性意味着从理论上来对王立军的惩罚最高可能是死刑。
但报道引这名消息来源透露,北京认为王立军在当局调查薄熙来行动中有“立功”行为,可能免于死刑。
《南华早报》指出,这一最新通报意味着北京将可能很快宣布对薄熙来、谷开来以及王立军等人的处置。▲◆★●■☆
政治改革为何比社会建设更迫切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456
2012-4-24 作者 : 王占阳 “先搞社会建设,再搞政治体制改革”是谬论
《环球时报》4月19日刊登邱运华教授文章《政治要改革,但社会建设更迫切》(以下简称“邱文”)。笔者想以历史学者和政治学学者的身份对该文提出质疑和反对。
首先,“邱文”称19—20世纪的英国史是“先社会建设,再政治改革”的成功典型,这种说法是在系统地歪曲历史。事实上,英国建立完整社保体系是二战结束后,工党上台,实行战时承诺的贝弗里奇计划,建立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这才成为西方第一个福利国家,对其他西方国家产生巨大影响。邱吉尔是英国公认的战时英雄,但战后第一次大选就落败了。因为英国选民认为,邱吉尔打仗行,搞福利国家就不行了。这种民主推动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历史事例非常多,比比皆是。它实际体现了一种历史规律,即社会事业主要关乎公众利益,公众利益只有通过公众参与才能获得应有的实现和保障,而公众参与的制度就是民主制度。所以几乎所有西方国家都是先进行民主改革而后才又走上社会改革之路,因而也都是先有民主制度而后才有橄榄型社会;所谓先有中产阶级占多数后才有民主制度,纯属无稽之谈。
其次,“邱文”还认为,英国和俄罗斯是“两个极端,一个选择了社会建设,一个选择了政治革命”,并将苏联崩溃原因归结于“急切从政治体制上改革”。邱先生还认为,1990年后,俄罗斯“回到社会建设的道路上来”,才有了今天的复苏。
这种说法也没有任何根据。俄国1905年革命和1917的二月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范畴,目标同样是发展低度民主,这恰恰是英美法等国同类变革在俄罗斯的延续,并未背离世界范围的先政治变革、后社会改革的一般路径。至于后来出现“邱文”所述“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官僚阶层、特权阶层”的现象,根本原因也不是所谓政治改革太超前,反倒是政治改革太滞后。如邓小平所说,苏联的政治体制不成功。它不仅导致僵化和官僚主义,而且更使得财富分配向权贵倾斜,致使国家最终崩溃。1990年的政治剧变和随后兴起的社会建设,恰恰是只有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推进其他改革的一个新标本。
把“政治改革”假定为剧烈革命是种欺骗
邓小平指出,不搞政治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所有的改革都搞不成。那种先进行经济制度改革,再进行社会建设,最后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观点是极度危险和错误的。不搞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只搞所谓社会建设,实际就是要在现有基本利益格局不变、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不受触动的前提下给老百姓分一标羹,这在实质上就是伪善和欺骗!
邓小平自始就说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能搞大跃进,而应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又有阶段性重要推进的民主化进程。“邱文”却将其说成“对整个社会产生剧烈震荡的突变性选择”,进而加以否定,这在实质上是一种借口。
为什么政治改革更加紧迫?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大约还需要三四十年才能完成,其中未来10年极其关键。如果在这10年中,通过有力改革扭转官场腐败、分配不公等危险趋势,中国前途将更加光明;反之,如果在未来10年内,仍没有足够力度的政治体制改革,致使各种腐败、分配不公有时间、有机会、有体制支持地继续恶化下去,中国就会出问题。正因为政治体制改革难度大,又紧迫,所以才应尽早启动,以使改革得以较从容地获得有序展开。
首先,政治改革是分配制度改革的保障。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讲公平分配,但基尼系数却在不断上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是为什么?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强有力的公共参与。大部分财富集中在缺少足够约束的权力和资本手中。在这种情况下,财富自然会向权力和资本倾斜,公众利益也因此受到严重伤害。
在现有政治体制下,分配改革还有某些推进空间,但这个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不受制约的权力必然会使利益越来越向少数人倾斜。所以政治体制改革是分配公平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分配制度不能再关起门来搞,而要有强有力的公众参与,否则它是不会成功的。
其次,政治制度改革是解决腐败问题的主要途径。腐败蔓延的根本原因就是权力不受制约,所以惟有进行有力的政治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治理腐败无疑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因为它已显而易见地威胁到国家长治久安。
执政者需要明白的是,如果只给老百姓分点蛋糕,而不同时着力反腐败,老百姓就会看到,虽然自己也得到了点,但官员们贪腐得更多,他们利益更大,这就会使老百姓心里更加不平衡,使他们根本不领情,使众怒无法平息,而且还将继续熊熊燃烧。
第三,政治制度改革是扩大内需的关键环节。能否扩大内需是决定未来中国经济命运的最大关键,扩大内需又取决于分配制度改革,分配改革则又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如果不抓紧进行政治改革,中国将在未来10年爆发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
和财政危机。
第四,政治制度改革是满足人民民主需要的基本途径。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自由民主已经日益成为不同于民生需要的独立政治需要。现在这种要求主要还是体现在互联网上,在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太多的实际表现,但这趋势无可逆转。通过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满足人民的民主需要,已是我国必须实现的政治进步,也已是执政党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方面。
从总体上看,目前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建设必须三位一体,其中政治体制改革尤应为核心。无论是长期只搞社会建设,不搞政治体制改革,或者是长期只搞政治体制改革,不搞社会建设,都会使中国走向崩溃。来源: 环球时报▲◆★●■☆
五角大楼新情报机构对准中国伊朗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481
2012-4-24:美国纽约时报星期一报导,美国国防部将重新调整其情报搜集业务,并成立一个新的机密情报单位,将工作目标从以战区为主的伊拉克和阿富汗,转移到战区外的中国和伊朗等国家。
报导说,虽然国防部的“国防情报局(Defense Intelligence Agency)”,已经在全球秘密搜集包括恐怖主义和武器扩散等方面的军事情报,不过这个被名为“国防机密情报处(Defense Clandestine Service)”的新单位,将以搜集战区外的情报为主要重点。
报导援引国防部资深官员的话说,这个新的机构将从数百人开始,未来再从现有人力抽调增加数百人,不需要扩编新的员额和经费。
分析人士:军事情搜从战术升至战略层次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跨国威胁计划副主任托马斯·桑德森(Thomas Sanderso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国防情报局的主要工作是为战区作战部队提供即时战场情报,现在国防部重整情搜作业,显示未来美国军事情报的搜集,将从战术层次提升到战略层次,包括中国、俄罗斯和伊朗等国家,都会是美国主要的情报工作对象。
他说:“现在国防部重新调整方向,国防机密情报处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全球性的议题和更有影响力的国家,例如中国、俄罗斯和伊朗,在他们的政治和军事政策拟定并实施前,了解他们领导人和军事战略决策者的想法。”
五角大楼关注解放军扩张、自信
桑德森说,以中国而言,美国国防部主要搜集的,是和解放军有关的相关情报信息,而最近发生的重庆市党委书记薄熙来的案子,就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业务范围。
他说:“国防情报局就不会去关注薄熙来的案子,它们关注的,很显然地,会是解放军的扩张和自信;美国的其他情报机构关注的,是和解放军有关的政治情势,例如领导人的改变。习近平和李克强与解放军的关系,就要比胡锦涛和温家宝来得更密切。”
帕内塔批准
桑德森说,这个新的情报搜集单位因涉及国家安全和机密,外人一时间无法得知其细节,或许等到未来实际运作一段时间后,它的工作内容和方向还有可能作进一步的调整。
美国媒体报导说,成立这个新情报单位的构想,是由国防部主管情报政策官员和中央情报局官员共同提出,上星期已经呈报国会相关委员会,并且也已获得国防部部长帕内塔批准。来源: 美国之音▲◆★●■☆
周永康口服心不服 胡锦涛慢工出细活
http://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478155.html
2012-04-23 作者: 沈甫成
尽管保薄势力一再希望北京最高层对事件进行定性,但占据上风的胡温铁心要从外围获取薄的罪证,宣布谷开来涉嫌杀人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三月末,大连实德集团老总徐明被中纪委带走的消息经官媒确认,立刻成为薄熙来已处于被全面调查状态的证明。因为徐明是薄熙来大连时代的最重要政商合伙人。薄进行大连城市改造时,徐从日本购进了大量挖掘机,入伙薄的城市经营计划并因此获得了数十亿的收入。至去年,徐明在东三省的富豪排名中,以一百三十亿资产名列第五。
对于徐明被中纪委带走一事,尽管实德集团仅以“失踪”为名来应对外界质询,但是集团的高层人事已经调整,徐明之兄徐斌代行董事长职权并成立了一个很有中共党权机构意味的“董事会领导小组”。大连当地警方没事找事地对外宣布:公安方面并没有给徐明立案,也没对其进行调查。言外之意很明了,即不知道徐明被什么人或机构带走了,调查什么问题亦不知情。
传温家宝质问六常委
薄家族与徐明的私交是大连官场至今忌惮的话题,但其被中纪委双规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非中共党员而是致公党成员。他被中纪委带走意味着他只是被某个中央关注的重大案件牵扯其中,而非案主或“元凶”。消息人士称,“这是胡温清理薄熙来外围的‘重点项目’之一”。
围绕薄问题的高层内斗还在发酵,因此百姓愈加有“窥视”欲望,至于说到对“军车林立,北京出事了”的所谓谣言处理,只能进一步引起民众的围观。如果处理“谣言”是周永康的反制手法,此举无异于披麻救火;如果是胡温借故“搞事”,那就更证明“慢工出细活”是其一方已设好的套路。来自最高层但无法证实的消息说,温家宝在政治局例会上曾质问“六常委吹捧重庆模式是不是意味着党内民主生活出了问题”,而吴贾诸人个个表情呆滞,贾事后不得不拿香港“反对杂志”做说辞。
估计温质问六常委的可能性不大,但党内因薄问题普遍对常委有疑虑则极有可能——为什么薄出事了,六常委不对薄的“点名”做出解释?上指消息来源涉及到的“反动杂志”细节或许有之,但亦非公开示之,很可能是贾的秘书人员的辩解策略。消息说,贾庆林对自己被薄“点名”很委屈,因为他并没去重庆考察“唱红打黑”,更未发表谈话,只是按例接待了重庆进京的汇报演出,“连香港反动杂志都这么说”。(有关细节可参见《动向》总第311期,《谁是中国的大乱之源——薄熙来政治行情第三次大跌》)
王乐泉修正周永康讲话
贾庆林与重庆政治有联系的重要活动有两次:一次是黄镇东时代(〇四年,王鸿举任市长),到渝调研,讲了“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红岩精神’,推动重庆发展”的观点,显系为借机捧胡而缓和其因江系背景而受疑之压力;一次是参观西部开发成果汇报(一〇年,在北京),到重庆馆闲转,说了肯定重庆政协功绩的一堆好话而已。
因薄问题而引发的高层内斗会持续下去,是九成北京官场观察人士的共识。正是由于这点,许多左派人士纷纷调整观点,而关于左派人士接受薄的资助乃至性贿赂也成了政治“谣言”的重要内容。但是,北京方面采取的重手治谣却未针对这一现象,单单是针对“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