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句 是 经 典 的 人 生 感 悟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26&msg_id=4452&level_string=0&page=1
成功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走向胜利;智慧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勤奋思索;快乐不会向我们走来,我们必须用心体验。
今 日 看 点 : 2012–04–20▲◆★●■☆
朝鲜卫星发射失败或是惊人骗局?
http://blog.chinaiiss.com/cgw316/blog/view/121898
台媒:保卫钓鱼岛和南海不能“温良恭俭让”
http://www.tpyjs.com/html/wqzb/2012/0418/912.html
黄海军演,难掩中俄两国重大分歧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478209-1-1.html
毛泽东秘书死亡的历史真相:中南海响起枪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18/1732526.html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18/1733419.html
解决南海领海主权问题 谁开第一枪其实并不重要
http://www.cankaoa.com/bbs/201204/thread_43641_1.html
幼儿教育应摆脱时髦化
http://guancha.gmw.cn/2012-04/19/content_4001942.htm
石原慎太郎“买岛论”有特殊政治目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专家称:南海须认清真正对手 贸然动手或惨败
http://news.stnn.cc/glb_military/201204/t20120420_1729784.html
朝鲜称已查明卫星未能进入轨道原因
http://news.stnn.cc/guoji/201204/t20120420_1729764.html
美国会进行闭门简报 王立军案涉美国利益不宜公开 ?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19/1734932.html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一种病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372
习近平将掀改革浪潮?吴敬琏炮轰重庆模式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368
朝鲜卫星发射失败或是惊人骗局?
http://blog.chinaiiss.com/cgw316/blog/view/121898
2012-4-19: [原创] 朝鲜卫星发射失败或是惊人骗局
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外务省17日晚间发表声明称,坚决反对联合国安理会16日通过的有关朝鲜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主席声明。朝鲜同时表示,将“脱离”与美国达成的“2·29”协议,并将继续发射卫星。朝鲜本次发射卫星保持了最大限度地真诚和透明,但美国非要给朝鲜扣上发射远程导弹的帽子。但是毕竟,朝鲜的这次卫星发射以失败告终,这已是无法更改的事实。那么,以专业的眼光来看,朝鲜的这次卫星发射似乎在事前就注定要失败,这是什么原因呢?
仔细分析起来,其最重要的失败原因有三:
一是朝鲜工业基础太差。
根据朝鲜官方透露的“银河3号”运载火箭的基本性能数据:三级设计,直径2.4米、高30米,发射重量91吨,初始推力为120吨。据此判断,“银河3号”号火箭性能与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投入使用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非常接近。但和“长征1号”相比,“银河3号”火箭更粗更重但运载能力不如前者,这反映出朝鲜火箭的技术水平远不如40年前的“长征1号”。由此来看,朝鲜的“银河3号”运载火箭的原型“大浦洞2号”远程导弹的投掷能力以及有效射程,也不会超过“长征1号”的原型“东风4号”远程弹道导弹。
从应邀赴朝采访记者所拍的照片来看,“银河3号”火箭与“银河2号”火箭外形区别不大,可能只是根据“银河2号”发射失败的经验进行了技术改进,所以,“银河3号”应该仍是一款在“大浦洞2号”远程导弹技术上发展起来的三级运载火箭。朝鲜上次在2009年4月发射“光明星2号”卫星时,最终是在二、三级火箭分离时出现故障导致发射失败,而此次却在一、二级分离前爆炸,这也显示朝鲜的火箭性能并不稳定且极易出现反复。
对此,韩国航天专家指出,即使朝鲜火箭设计方面没有问题,也有可能是因零部件质量差,或在制造方面出现差错。特别是火箭对静电或灰尘极为敏感,但朝鲜却向外媒记者公开展示火箭,这样监管不善也可能是火箭爆炸的原因之一。
也有情报显示,朝鲜火箭第二节是由前苏联制造,相当陈旧,这或许就是火箭发射失败的主要原因。据悉,朝鲜火箭的第二节是由前苏联制造的潜艇导弹改装的,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或许就是这一原因造成“银河3号”火箭一节、二节分离失败,最终导致了火箭发射的失败。
此外,朝鲜能制造火箭使用的氧化剂、燃料、电缆、集成电路、导弹用特种钢,但是,仍需依赖外界获取制导系统所用的先进电子元件和其他高级硬件。在技术上,朝鲜不仅借用了俄罗斯的导弹技术,而且与伊朗“互通有无”。伊朗在航天与卫星技术上远比朝鲜高,而朝鲜的运载火箭或者说导弹研发是长项。这便是朝鲜与伊朗导弹与卫星技术“齐头并进”的秘密所在。而更因为朝鲜的导弹技术来源复杂,导致其在整合上很难融合所有外来技术,或许也是此次发射失利的原因之一。
二是朝鲜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太恶劣。
客观来看,本次朝鲜卫星发射目的是为了纪念金日成诞辰100周年和朝鲜宣布建设强盛大国元年的“政治需要”。而在金正日去世后,朝鲜领导层也迫切需要这一机会以火箭发射凝聚国民信心,因而“政治献礼”的意味十足。
但就是这样一个以国内政治需要为目的的卫星发射活动,竟然遭到美日韩多方解读,并趁机打击朝鲜,加大兵力部署和监控,日美甚至借此机会演练亚洲反导系统。美日韩等还多次对朝鲜做出“威胁”举动,比如美国中止粮食援助以及日本延长对朝制裁。
在美日韩的联合逼压下,朝鲜也很意外的把这次发射的地点选择在了一处新的地点——平安北道铁山郡西海卫星发射场。新的发射场、新的的发射轨道、技术并不成熟的运载火箭、美日大涨旗鼓的导弹拦截部署,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鲜的这次发射的准备程度。更为重要的是,以往朝鲜的发射都是不受打扰的,如今,在国际社会的重压下,朝鲜还破天荒的邀请一些国家或机构的航天专家以及一些国家的记者,到其新的航天发射场进行参观采访,这也对于朝鲜的发射准备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是朝鲜缺乏相关的卫星发射支持体系。
外界之所以判断朝鲜是借发射卫星之名进行导弹试验,是因为既没有侦察到朝鲜有可进行卫星和火箭控制的地面基础设施,更没有相关的测量船队。如果不是进行导弹试验,朝鲜应该有一些相关活动来支持卫星的入轨和测控,而进行导弹发射相对要求就差一些,只要弹道规范射程符合设计要求对精确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此外,朝鲜的航天部门也没有形成批量生产体系,比如朝鲜的航天发射活动基本是每隔3年多进行一次,而在这个期间生产的零部件的质量也会发生一些微妙变化,最终将严重影响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
同时,实施发射的13日早上的湿度高达96%,这是大雨将至的天气。如果湿度在90%以上,电子设备和电气装置可能会发生故障,这是发射火箭最为禁忌的条件。由于此次朝鲜发射火箭没有进行周密的技术准备,天气也非常恶劣,因而被很多专家认为是可以“预见的失败”。
但是,朝鲜这次在巨大的国际压力下的“发射失败”,到现在也没有得到其他国家捞到火箭残骸的消息。这一方面是各国不愿意张扬,因为朝鲜已声明捞取其火箭残骸等同于宣战;二是至今确实没有那个国家真的打捞到朝鲜的火箭;三是朝鲜的这次发射本身就是一个欺骗行为,虽然美日已捕捉到发射爆炸的雷达信息,但谁敢说这不是朝鲜的有意行为呢?或者,朝鲜早前为各国记者所开放的那枚火箭,根本就没有发射也没有加注燃料,在所谓的“发射”后,就趁着暗夜分解隐蔽了。而其实施发射的那枚“火箭”,只不过是从附近发射场发射的一枚罩人眼目的干扰弹。甚至,摆放在发射架上的那枚火箭,本身就是一个逼真模型,在朝鲜以发射卫星取得所需的探明国际社会对其新政权的态度后,其也就完成了“演戏”的重任。
为此,笔者曾写过一篇《诡谲朝鲜用短程导弹掩护真正卫星发射》予以质疑。没想到,18日的《环球时报》也刊出了一篇中国外交学院教授的分析文章,题目为《不排除朝鲜卫星试射失败是战略欺诈》。看来,怀疑朝鲜这次卫星发射失败的人不止我一个!
尽管对朝鲜的这次卫星发射存在许多质疑,但是在联合国的主席声明发出后,朝鲜还是不甘服输,再次强硬强调:朝鲜将继续行使自主宇宙利用权利,既然美国“以露骨的敌对行为”撕毁了2月29日的朝美协议,朝鲜也将不再受其约束,朝鲜将继续发射实用卫星!看来,朝
鲜利用发射卫星、试射远程导弹以及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等为手段,在国际社会争取话语权,以改善其领导人更迭后面临的不利国际环境的传统战略,仍被金正恩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如果西方国家仍执意制裁朝鲜,或许不久朝鲜就会真的进行一次真正的卫星发射也是很有可能的,我们且拭目以待之! ▲◆★●■☆
台媒:保卫钓鱼岛和南海不能“温良恭俭让”
http://www.tpyjs.com/html/wqzb/2012/0418/912.html
2012-04-18 台湾《联合报》文章提到,日本政府与民间近年来也有计划的一步一步侵吞我固有领土钓鱼岛列屿,包含纳编教科书、岛屿命名、右翼分子与国会议员登岛、巡防钓鱼岛、扩张情报飞航区,以及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发表谬论“东京都政府将从个人手中买下钓鱼台”等一连串肆无忌惮的非法行径。文章称,保卫钓鱼岛和南海无需“温良恭俭让”
文章称,黄岩岛与钓鱼岛列屿是我固有疆域且分别是南海与北部海域航道之门户,深具战略价值。它们是天然资源丰富渔、矿场,又蕴藏充沛石油,岛虽不大却是一国领土之延伸。
文章反问,任何国家强占这些岛屿后并以它们向外延伸12海里领海与200海里经济海域,则我们国格在那里?渔民生计置于何地?为何真正主权国的“中华民国”却仅照本宣科宣示主权一下就了事,没有振奋人心的雷霆作为?
文章称,政府应有以下积极作为:
一、“外交部”要不厌其烦向国际宣示主权,并电召菲“驻台代表”表达严正抗议。
二、“国防部”与“海巡署”应合作,扩大每月一次出海巡护,除西沙和中沙外并延伸到南沙与钓鱼岛列屿,针对特殊事故要另外加强巡防次数,巡防时可兼运补且顺便护渔。
三、海空军应规画西沙、中沙、南沙、以及钓鱼岛等部分岛屿为导弹与炸射靶场并不定期演练。
四、将台湾研发之“雄风”导弹与无人侦察机,部署于舰艇或部分射程可涵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以及钓鱼岛列屿。
五、提供大规模护渔行动。
六、每年汉光演习应纳入中、西、东、南沙群岛与钓鱼岛列屿等离岛防卫作战计划与实兵演习。
文章最后称,以上作为并不是要与他国决一死战,但在国际社会中倘若没有积极作为,自我示弱、温良恭俭让,或只顾内斗,只会贻笑大方,国际社会没人会理会我们,未来也上不了谈判桌,更别说发言权了。▲◆★●■☆
黄海军演,难掩中俄两国重大分歧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478209-1-1.html
2012-04-18: 中国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17日下午与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进行了通话。通话中,陈炳德与马卡罗夫共同批准了“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方案,宣布演习将于2012年4月22日至27日在中国青岛附近黄海海域举行。而参与此次海上联合军演的中俄舰艇将达到20余艘,是中俄两国迄今为止举行最大的一次海上联合军演。中俄联合军演早在3月份传出之后,立刻引来众多媒体的纷纷报道,而国内许多人也认为此次联合军演将是中俄走向军事结盟的先兆,更有人分析称是在回应美菲南海“肩并肩”联合军演以及韩美联合军演"大鹰训练"进行的时期进行。”而事实上此次联合军演在去年就已经开始筹划,与当前的半岛局势以及南海问题并没有太大关联,而此次演习旨在深化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共同应对新挑战、新威胁的能力,维护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俄联合军演今后可能会常态化,但并不代表两国会走向结盟,当前制约中俄关系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障碍。
第一:南海以及售武问题。日前俄罗斯加紧向中国周边国家大量出售先进武器,其中许多国家都同中国存在领土或者领海纠纷。虽然俄罗斯宣称与中国周边国家进行军火贸易只是纯粹的商业行为,没有任何政治目的,但这种说法有些牵强, 虽然对别国出售武器是一国正当的贸易往来,但是每当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之际,俄罗斯却都会大量向越南和印度以及其他与中国有领土纠纷的国家出售武器,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故意纵容周边国家抗衡中国的气焰,甚至会促使他们挺而走险,也为日后中国收复被占领土而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在南海问题上俄罗斯似乎也是蠢蠢欲动,日前俄罗斯与越南达成协议,同意俄罗斯企业开采南海两块油气田,而今后俄罗斯将更多地介入南海事务,这将让对南海宣称拥有主权和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的中国无法接受,所以说在南海问题上以及售武问题上,中俄两国的立场是不同的,而俄罗斯的做法也让中国大为不满。
第二:中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以及自身实力的壮大,中国逐渐开始涉足一些地区问题,以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中亚虽然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但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而中国也一直发展与中亚各国的关系,并且取的一定的积极效果,中亚也被视为中国的后院,对中国至关重要,一方面大力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关系,可以获取里海附近的天然气资源,缓解中国的能源危机。另一方面有利于打击新疆分裂势力,维护中国西部边陲的安全。中亚一直是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对中亚拥有绝对主动权,而中国积极插手中亚事务,不免会消弱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力,这让俄罗斯极其不满的,但中国为了自身的利益也不得不介入中亚事务,这样中俄两国在中亚的利益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
第三:北极问题。随着全球变暖的速度加快,据专家分析在未来数十年内北极的冰川将完全融化,北冰洋也将完全成为一个海洋, 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也不能在北极地区置身事外,中国也应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虽然中国不是北极国家,但是也必须有自己的北极战略,一旦北极冰川完全融化,北冰洋海底将有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若哪国事先能够在北极取得主动权,今后必将在北极这块大蛋糕上能分到丰厚的一份,而冰川一旦融化北极航道也将畅通无阻,而中国的商船则直接可以通过白令海峡——北冰洋之后到达欧洲,比绕道南海——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西欧缩短将近一半的路程,这将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降低风险。而俄罗斯希望将北极划入自己的版图,凭借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控制未来新的世界经济走廊,可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全球经济主导权。而正当中国伺机介入北极事务之时,俄罗斯却公开反对中国参与北极开发,不希望中国染指北极事务,然而其他宣称对北极拥有主权的西方国家还没有明确表态反对中国插手北极,但是俄罗斯却强烈不满,甚至公开宣称反对中国插手北极事务,俄罗斯的这一做法让中国深感不满,也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矛盾。
第四:在远东石油和天然气问题上,俄罗斯一直采取利用日韩牵制中国的做法,甚至不惜挑起中国与日韩的冲突,在石油
和天然气问题上俄罗斯频频变卦,还单方面终止与中国的合作,转而与日本和韩国签订协议,虽然经过马拉松式的多轮谈判,但是谈判也很难取的有效结果,不免会给两国关系带来阴影。
第五: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快速发展,引起俄罗斯国内的极大恐慌,俄罗斯害怕中国的过度强大会对其远东领土构成威胁,因为历史上远东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只是在近代被俄罗斯通过武力手段强行占领,至今中国大部分人仍对西伯利亚念念不忘。随着中国人口的过渡增长,中国难以忍受人口的增长带来的压力,许多中国人通过合法或者非法手段涌入西伯利亚,在过去属于中国的这块领土上生活和工作,这让俄罗斯政府非常紧张,担心中国人的过渡增加,为威胁其远东领土的安全。而事实上中国的崛起不仅美国感到担忧,而俄罗斯甚至比美国都要深感忧虑,因为一个强大的中国的出现,不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虽然此次中俄海上联合军演规模巨大,吸引世界各国的巨大关注,但它仅仅是一次技术层次的交流,不存在任何政治意图,也没有大规模实弹射击项目,只是简单地演练两军合作与协调防御行动,以及保障海上交通安全。而此次中俄海上联合军演也只是俄罗斯参与国际军演的一部分,虽然此次演习的地点,在第一岛链之内的中国近海,不会对美日韩构成潜在的威胁,所以说此次军事演习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更不想某些国人所希望的那样,当前中俄之间的合作仍然难以掩盖两国之间的分歧,所以说所谓中俄结盟仅是国人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中俄两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都存在严重的分歧,甚至是持相反立场。虽然两国在中东以及亚太问题上立场一致,但归根结底两国只是同床异梦,而并没有真正结盟的趋势。虽然中俄两国当前的处境非常相似,都面临来自西方国家的打压和围堵,但两国的国家战略又有质的区别,俄罗斯应对西方的战略是以被动变主动,也就是以强硬的姿态对抗欧美的打压,但其又不会与西方国家彻底决裂,而是以一种强硬的姿态重新获得欧洲的认可,不愿意充当西方国家中的“另类”,重回欧洲是俄罗斯的最终目的,而中俄关系仅为两国重大外交的一部分,甚至都没有超越与美国的关系,虽然获得中国绝大数人认可的普京再度当选俄罗斯总统,但是俄罗斯的国家战略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发生改变,所以说国人没有必要过渡吹捧中俄关系,或者是期待所谓的中俄结盟,或许数十年之后中国的最大敌人不是美国,也不是日本,而是俄罗斯,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作者:冯善智)▲◆★●■☆
毛泽东秘书死亡的历史真相:中南海响起枪声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18/1732526.html
羊城晚报 2012-04-18 毛泽东秘书死亡的历史真相:中南海响起枪声(组图) 羊城晚报
在毛泽东五大秘书中,田家英是最年轻的一个,也是中南海内最早死于“文革”的高级干部。长期以来,人们所知道的是“含冤自尽”这样一个死因。但近年境内外媒体却出现了新的说法,认为田家英死于他杀,并言之凿凿地拿出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档案局”等权威部门的档案文件为证。一时真伪莫辨,议论纷纷。
田家英(右排右四)和毛泽东在中央的读书会上。田家英为人低调谦和,从不借与毛泽东的特殊关系自高。他跟随毛泽东18年,我们竟找不到一幅他与毛泽东的单独合影。他的女儿曾自说:“不是找不到,是根本就没有。”
那么,田家英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 这一事件的历史真相究竟为何?
中南海内何以响起“枪声”
首先是“档案”的真伪。罗氏用以佐证“他杀”的根据是来自“中央档案”,并煞有介事地列出了这几份“档案”:中共中央组织部外调1978.7—006612号;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1980.4—00174号;中共中央档案局1980.4—009014号;中共中央办公厅1980.9—00797号,皆为“顶级”。且不说有关“文革”的绝密档案当时并没有解密,即便“开禁”,国内研究者非经批准恐怕也难以看到,更何况一个香港的普通记者,而且一下子得到4份之多!值得注意的是,罗氏并未说明获取这些文件的渠道,也没有档案原件的图影为证,不免令人生疑。据一位曾长期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工作并亲自编制过档案的人士说,中央机关的档案,除了正式的中央红头文件是按时间用中发(年)字排号外,其他的中央文件特别是中央直属机关的文件,其编号中均应有部门类别(如中办、中纪、中组、中宣等)与体裁等标记。而罗冰文中所列的中央文件没有依照特定的格式和编号,显得不伦不类,这是不合规范的。
其次是涉及的内容。任何真实的档案,其内容必然与当时的历史环境、人物、制度等情节切合,情节的真实是检验档案真伪的重要标准。情节不真实的档案,无论它编造得如何生动,都是没有历史价值的伪品。
那么,罗冰在“密档”中编织了多少骇人听闻的情节呢?
所谓“中共中央档案局档案”声称是汪东兴的笔录,其中写道:“我接主席指示,要我到田家英寓所能否跟田谈一下,不要走到反的一方,不能自拔。5月23日上午10时,我和内卫到永福堂田家英寓所,向田传达了主席的关怀,问他有什么想法……当时气氛激烈,内卫朱国华失控,朝田家英开了一枪。我即招呼警卫上前一看,田家英已死,随即向主席、总理作了报告……”
所谓“中共中央组织部档案”称:“田家英接到中央要来人和他作最后一次挽救性谈话的电话后,约一小时在寓所永福堂,用五四型手枪开枪自杀的。枪声惊动了警卫。汪东兴接获警卫报告后,和内卫朱国华赶到现场,证实田家英已死。”
所谓“中办档案”的记载更离奇:“华国锋就有关档案失落事件,在1978年7月,曾二次追问过汪东兴。汪东兴说:田家英当时从身上拔出手枪时,我暗示内卫下手的,否则我可能早已死了,今天你恐怕也不会在主席的位子上。(毛)主席是知道整个过程的……”
几件档案,几种说法:田家英死于用手枪自杀、内卫失控误杀、汪东兴下令射杀,唯在田家英因枪击而死这一点上都是一致的,而且“枪声惊动了警卫”。有知情者描述,乾隆御笔“永福堂”,地处中南海的核心部位,几十步外就是西楼办公区,永福堂的西门就斜对着西楼办公区东入口的高台阶,这里就有一个哨位;而且,与永福堂相邻不远就是陆定一、胡乔木、董必武等人居住的院子。如果永福堂内真有一声枪响,必然惊动这些地方,那么田家英之死马上就将不是秘密,而且所有对这一事件的处理结果将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据当时到达现场的目击者后来证实,田家英身上既无枪伤,也没有发现任何血迹,中办更不存在一个叫朱国华的内卫。因此可以肯定,那天上午,中南海永福堂内没有“枪声”。
“档案”都指向一个关键人物汪东兴。如果是汪东兴“暗示内卫下手”,则汪无疑成为杀人凶犯主谋,可至今尚未听说追究他的刑事责任;况且以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