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句 是 经 典 的 人 生 感 悟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26&msg_id=4452&level_string=0&page=1
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比有一个聪明的头脑更重要;有一种良好的习惯比有一种熟练的技巧更实用;有一股青春活力比有一副健全的臂膀更有力; 有一身勇气和胆识比有一门知识更强劲。感动往往发生在一刹那间:一个眼神可能让你忆念一世;一次资助可能让你感动一生;一句祝福可能让你温馨一世;一点宽 容可能让你感激终生。健康的才是美丽的,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常新的才是迷人的,平凡的才是伟大的,坚韧的才是长久的,真实的才是永恒的。
今 日 看 点 : 2012–04–10▲◆★●■☆
毛泽东震铄古今的抗日“出师表”
http://bbs.miercn.com/201204/thread_100347_1_2.html
走进党外干部“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4/01/13605050_0.shtml
从背后捅中国一刀?当心俄罗斯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053
越南邀俄罗斯到南海采气 美媒指意在联俄制中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nanhaizhengduan/content-3/detail_2012_04/10/13767006_0.shtml
“顶层设计”呼唤政府改革
http://news.stnn.cc/china/201204/t20120409_1725412.html
朝鲜发射卫星反映金正恩与军方内斗
http://news.ifeng.com/world/special/chaoxianfasheweixing/c
ontent-4/detail_2012_04
菲勿嚣张 中国在给和平以最后的机会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055
毛泽东震铄古今的抗日“出师表”
http://bbs.miercn.com/201204/thread_100347_1_2.html
毛泽东震铄古今的抗日“出师表”
1937年的清明节,对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的黄帝陵来说,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经历十年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同时派代表共同来这里祭奠中华人文始祖—-黄帝。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方面以中华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致祭,祭文是毛泽东撰写的:
“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
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
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
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
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
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
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
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
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
尚飨。”
1937年4月5日,也就是清明节这一天,林伯渠受毛泽东、朱德委派,代表中华苏维埃全体人民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祭陵仪式上宣读此祭文。
中国国民党方面则以其中央执行委员会名义致祭,代表是张继、顾祝同,致祭那天,顾祝同去了茂陵,未曾到场。祭文自然由国民党的顶级御用文人所写。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祭文全文为:“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民族扫墓之期,追怀先民功烈,欲使来者知所绍述,以焕发我民族之精神,驰抵陵寝,代表致祭于我开国始祖轩辕黄帝之陵前曰:
粤稽遐古,世属洪荒;天造草昧,民乏典章。
维我黄帝,受命于天:开国建极,临治黎元。
始作制度,规距百工,诸侯仰化,咸与宾从。
置历纪时,造字纪事;宫室衣裳,文物大备。
丑虏蚩尤,梗化作乱;爱诛不庭,华夷永判。
仰维功业,广庇万方;佑启后昆,恢廓发扬。
追承绩猷,群情罔懈;保我族类,先灵攸赖。
怀思春露,祀典告成;陈斯俎豆,来格来歆!”
国民党的祭文32句,除祭文小序“焕发我民族之精神”一语尚有些现实感外,其他都显得枯燥无味,用词生僻且言之无物。通篇限于追述黄帝功业,一句未提团结抗日之事。
毛泽东写的祭文56句,用8句概括黄帝的伟业,其余均写中华民族的现实遭遇和中国共产党对时局的看法。全篇昭告明志,一切以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为念,“万里崎岖,为国效命”的情怀溢于言表。同时,呼吁各党各界,求同存异,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使赫赫始祖之伟业,如凤凰之再生。
毛泽东的这篇祭文,文采飞扬,激情四射,读之令人顿生民族豪情,热血沸腾,堪称是近现代以来民族危亡时刻炎黄子孙抗击外侮的《出师表》!其不但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均远超国民党的祭文,与历代祭文相比亦属上乘。
这篇韵文体的祭文,借祭祀中华人文始祖而明志:誓死保卫祖国江山,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直到“还我河山,卫我国权”,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开篇前八句写出了轩辕始祖建立华夏民族的丰功伟绩,接下来的十句,诗人着眼于当今之变。描绘了我中华民族成长过程中的艰辛与磨难。上千年就这么过去了,强悍的日本帝国主义虎视我肥沃的中华大地,最可恨的是华东、华北地区,亲日汉奸多多,如此这般以土地效劳侵略者。侵略者欲壑难填呀,而结局是沦为奴隶,任人宰割。接着诗人又追忆了我先祖黄帝勇战蚩尤于涿鹿的故事,借古喻今,号召我们向英勇的祖先学习,要不愧为黄帝的后代,要继承他传下来的勇武精神与侵略者战斗到底,决不能当亡国奴。接下来一气呵成,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武装,经年历月,风风雨雨,行二万五千里长征,为的就是救国救民,虽有万般艰难险阻也当在所不辞,奋勇向前。 然后,诗人指出只要全民族及各党派团结一心,组成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内进行政治改革及实行民主共和制,就一定能够打败侵略者。
整篇祭文大气磅礴正义凛然,时隔七十多年之后读来仍令人热血沸腾。▲◆★●■☆
走进党外干部“中央党校”—中央社会主义学院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4/01/13605050_0.shtml
2012年04月010日 瞭望东方周刊
要加强宣传,让大家懂得参政党是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参政党平台
《望东方周刊》记者芦| 北京报道 3月21日下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礼堂。
这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2012年春季学期的一堂课,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叶小文正在台上授课。
叶小文讲到自己在2005年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时,应邀到美国洛杉矶水晶大教堂参加该教堂创立50周年纪念活动时的经历。
当时主办方只给了叶小文8分钟时间,如果用中文演讲,意味着要损失一半时间翻译。4分钟够讲什么?叶小文精通俄语,却不懂英语。他当机立断,在去往美国的飞机上,向北外老师学习演讲稿的英语发音。这现学现用的第一次英文演讲后来在美国引起了热烈反响。第二年,叶小文便促成了“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洛杉矶、亚特兰大、纽约等地开展,使美国民众对于中国的宗教自由有了真实的认识。
生动的案例,加上丰富的旁征博引,叶小文这堂主题为《文化中国与中国文化》的课,得到了学员们的一次次掌声。课后,他故作严肃地说“下课”,引来台下一阵会意的笑声。
这是中央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后,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第一个学期。
2月24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全国学习贯彻中共中央这个意见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4号文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共中央名义指定的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在统一战线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4号文件中规定,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学院在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的主阵地作用,切实加强社会主义学院的正规化建设。叶小文认为此举是“破天荒的”。他说,4号文件出台,给社会主义学院定了“名分”。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1956年成立,当年由毛泽东命名、周恩来筹办,后经邓小平题写校名,江泽民定校风,被媒体称为党外干部的“中央党校”。
而在中共中央上述意见
文件中这样定义:社会主义学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治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是党和国家干部教育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所党外干部的“中央党校”究竟如何运作?党外干部在此又如何学习?
从画名片开始
3月1日下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301教室里,学员胡文杰正拿着一叠纸对着台下比比画画。一张纸上,画着一条龙舟,龙舟之上有14支桨。胡文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14支桨代表14位组员,他们同舟同济,因此小组命名为“同济号”。
这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7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入学前的一课。3月份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7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习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月的21个学习日内,学员们将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但在此之前,他们先要历经一场“破冰之旅”,这也是第一课的课名。顾名思义,这节课要起到消除学员之间、师生之间陌生感,增进互相了解的作用。
课程开始,老师王建均给每位学员发了一张白纸。“要求每个人用这张纸制作一张个性化的名片,要通过图画介绍名字、来自何方、性格、理想追求等等。”学员魏险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把大学生拓展训练的方法,直接引用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课堂上,让学员们感到分外新鲜。这些民主党派地方领导人,收起印制好的公务名片,自己动手作画。
为了增进组员间的团队精神,老师将55名学员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兼顾党派、性别和地域分布的多样性。学员们要通过讨论,为小组命名并形成口号,然后一起上台,向全班做组员简介。“不介绍自己,而是介绍自己的‘下家’,这样增进互相了解。”魏险峰说。“这样上这一堂课,好像已经相处了至少一个星期。”胡文杰说。
学员们颇为珍惜这特别的同窗之谊。魏险峰和胡文杰都来自河南,但此前二人并不认识。“平时都在地方工作,很少有这种机会,很难得,”魏险峰说,“叶小文书记说,到社院学习,就是跟大家交朋友。只有交朋友,才能凝聚力量。交朋友这事,要把级别、资历放到一边,靠做官大小不会有效果,要靠联谊。”
一堂民主选举课
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为方便管理,需要产生班委负责班级日常工作。
魏险峰说:“基于过去的经验,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班委,可能更容易让学员接受,更容易开展工作。” 为此,3月中旬的一天,班里进行了一次多党派参加的民主选举。
全班55名学员,来自全国22个省区市,8个民主党派。按照要求,每个民主党派推举一名代表,参加班委选举。由于台盟只有一名学员,他放弃了选举资格。其余7个民主党派各自推举了一名代表。
另一个班委产生的渠道是小组。全班按照此前划分的小组,每个组推举一名代表,共4人。除此之外,班主任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再选出2人。这样,总共产生13名班委,这13人将成为班长候选人,全班进行无记名投票。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27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员基本为各地民主党派的主要干部。“但干部的层次、跨度比较大,包括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这个班长怎么确定?人才本身素质要高,履历要比较全,能够服众,这是共识。”魏险峰介绍,通过评价个人综合实力,符合条件的有三四个人。
最终根据民主选举结果,魏险峰当选班长。他是政协洛阳市委员会副主席、民建洛阳市委副主委,同时还担任洛阳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当选为副班长的胡文杰是致公党郑州市直属支部召集人,也是郑州市郑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参加过河南省委党校、浦东干部学院等多次干部培训的胡文杰说,这样的民主选举,在他学习的经历中还是第一次。
除班长副班长之外,13人组成班委还有具体分工,包括体育委员、生活委员、学习委员、活动委员等。“但这和学校的班委又有所不同。每名班委虽有分工侧重,但具体事情落实到小组,以小组名义进行,由小组长主持。”
“这是一次集中和民主相结合的实践。”胡文杰说。
加强社会主义制度的学习
“我参加很多次的学习,一般都有侧重点。比如浦东干部学院的学习,偏重于行政科学,” 胡文杰说,“但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的学习和以往的学习区别较大。”从培训班目前进行的课程来看,胡文杰所说的区别非常明显。
第一阶段的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主线。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课程,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制度、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改革等热点问题都有专门课程安排,还有“普京的政治理念与俄罗斯政治发展”等国际视野下的课程设计。
宏大课题基本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法治、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面对课程表,学员们心中不禁敲起了鼓。一位学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参加过不少其他形式的学习,“这些政策,以前学过多少遍了。”对学校会不会照本宣科,他不无担心。
后来的课程却让学员们有意外收获。
让胡文杰印象深刻的是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张峰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导论这堂课。今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张峰在课上回顾了这一热点话题。
“大家对南方谈话很熟悉,但课上老师讲的内容仍然有一些是过去我们没听到过的。他把改革开放和当前的现状结合起来讲,比如提到邓小平当时讲的对贫富差距的看法,对教育问题的看法等,对体制改革的看法等。这些问题的重要性现在大家认识到了。如果老师只讲高深的理论而不结合实际,这些内容就显得枯干。作为民主党派人士,我们见到党和政府的新政策的同时,一些社会现象也带给我们困惑。如何解惑?这些课程就启发了大家的思考。”胡文杰说。
学院方面也一直在对课程做改进。除了结合当下热点,在理论体系方面也随着中共中央精神与时俱进。“过去23号文件(即《2010—2020年党外代表人士教育培训改革和发展纲要》)只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个教育,后来加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很有针对性的。”张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张峰说:“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成就,第三个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走社会主义道路,其核心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制度都是空的。所以现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学习呼声很高。”
“我们到现在还没有一本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材,所以现在也在考虑做这方面的讲座,把制度方面重新梳理一遍。”张峰说。
加强多党合作的宣传
同为中央社会主义学
院的主体班,民主党进修班相当于培训班的“浓缩版”。
和培训班一样,进修班的课程也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统战理论和考察学习。黄山市政协副主席、民盟黄山市委主委张俊杰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和培训班大都以新主委构成不同,进修班都是“老人”,位置也重要一些。本期进修班有81名学员,来自27个省区市。
在来到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之前,张俊杰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存在一些疑惑。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解放初期,民主党派的成员在政府中占据了一些重要的位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情况似乎发生了变化”。
“后来听了课就明白了,这是由几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建国之初组织的是联合政府,当时的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声望和水平较高,这一点不是今天的党外人士所能比的。另一方面,当时共产党从农村走向城市,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新领域,但对于知识分子为主的民主党派则不同,而且当时中共高级将领还需要应对战争环境,完成过渡时期,就需要做出改变。”张俊杰说。
“我们在民主党派工作了这么多年,本身就是搞实践的,对盟务工作很熟悉。来到社院学习,为的是把自己零碎的感悟系统化。中国太大,千差万别,也从来不缺例证,我们更需要系统的理论和创新的思维。”张俊杰告诉本刊记者,“加强政党理论的学习尤其是系统性和思考性的学习很有必要。中国各民主党派现在定位为参政党,可谓任重道远。要加强宣传,让大家懂得参政党是制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参政党平台。”
参政党要向执政党学习
2007年,民盟安徽黄山市委盟员方利山写了一份题为《设立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刻不容缓》的建议,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批示。这一建议推动促成了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黄山市成立。
这件事给了张俊杰信心。在他看来,民主党派今天大有可为。民主党派的研究者自身具备专业研究能力,至少可以在一些问题上发挥作用,写出有质量有分量的建议。
“老一辈民主党派主要是在高层进行政治协商,经过这么多年,今天人才大量向执政党集中,执政党的阅历眼光已经远远超过参政党。民主党派如果没有一点真知灼见,怎么说出自己的观点呢?所以科学决策对民主党派的成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俊杰说。
致公党锦州市委副主委张志彬是民主党派培训班的学员,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参政党要向执政党学习,执政党的能力远远超过参政党,说的很多东西我们都没听说过。”
魏险峰说:“当下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问题、局部和整体互相争利等,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困惑。通过学习,对国家的理论和政策有系统的了解,知道中共中央如何有步骤有计划地思考,这对我们理性看待一些问题很重要。以前,因为信息不对称,一些政策已经出来了,但我们还不知道,就可能被一些东西所误导。”
了解全局,对于学员们准确把握当下中国的国情和发展方向无疑有很大帮助,这是许多学员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达的共识。
魏险峰说:“学习不仅仅是理论学习,也是对我国行政事务运作过程的学习。这对将来工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相比理念,更重要的是按照实际的环境解决问题。这次学习更加深了我的认识,中国的物质文明已经提高到一个程度,解决中国的问题要不断更新思路。”(特约撰稿曹金龙对本文亦有贡献)▲◆★●■☆
从背后捅中国一刀?当心俄罗斯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21053
2012-4-9:眼看就要进行联合海上军演了,现在正是中俄关系升温的时候,有人甚且建议中国抛弃“不结盟”惯习,直接把伙伴关系升级为同盟关系。所以也就难怪第一财经日报发表陈晓晨的一篇文章时显得格外小心翼翼。其小心翼翼首先从标题《俄罗斯发布战略报告 暗指复兴风险来自中国经济崛起》中故意节外生枝加入“暗指”二字就能看出蛛丝马迹,然后在文章里面它还特别点明:
我们希望强调,本文并非悲观地认为中俄关系将充满矛盾乃至走向敌对;相反,我们对中俄关系的基本面持正面评价。我们认为,推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国抓住战略机遇期的“稳定器”。只是由于篇幅原因,本文更多在中俄关系中的负面因素上着墨。事实上,正因为俄罗斯对中国如此重要,我们才需要细心研究中俄利益的差异与潜在矛盾,以利于在发展中俄关系中维护中国利益。
就这篇报告(注:究竟是什么“报告”,耐心看下去便知)而言,大部分内容强调的还是俄罗斯从中国这里可以获得的利益;关于中国的负面风险只占报告的很小一部分。从上下文看,作者想说的是中国崛起给俄罗斯带来机会,但客观上也可能对俄罗斯造成一些负面影响,而非中国对俄罗斯在主观上有敌意——而且,这些负面影响也仅仅是“风险”。
文章写道:“俄罗斯面临的主要风险来自中国”——这听起来像是西方媒体惯用的“离间计”;但是,这确是俄罗斯自己的声音。
这段话出自俄罗斯近日发布的《战略-2020》报告(最终版)。这份报告此前已形成若干版草案,由多位俄罗斯专家历时一年半收尾完成。虽然这是一份非官方的民间研究成果,但是这份报告的撰写得到了来自俄罗斯最高层的支持——2008年,就在普京刚担任总理时,克里姆林宫就下令支持这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因此,并不意外的是,该报告通篇都在谈论俄罗斯如何在十年内复兴为一个大国,以及复兴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但是,该报告也包含一个没有得到过多关注的句子:“随着新权力中心出现,俄面临的主要风险根源于中国的经济潜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
美国《外交政策》图:胡锦涛和普京
该报告对“中国风险”的评估是这样的:随着人民币融入全球货币体系,卢布在国际交易中的作用可能受到制约;随着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中国制造业“走出去”,俄罗斯公司进军海外的步伐可能受到阻挡;随着中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不断加强,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可能受到冲击;随着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机构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俄罗斯在全球事务中的发言权可能受到挤压。作者警告,中国更加积极的合作与介入姿态是典型的“世界领袖俱乐部新富成员”表现,而中国的崛起将以其他国家为代价——包括俄罗斯。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前,中国的国民收入仅仅是俄罗斯的三成;时至今日,中国的GDP已经是俄罗斯的4倍。30多年前,面对苏联入侵的威胁,中国还在准备付出牺牲打一场“人民战争”;今天,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高于俄罗斯,甚至包括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