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经济已发展 文化却变成笑话

句 句 是 经 典 的 人 生 感 悟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26&msg_id=4452&level_string=0&page=1


  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无耻;你可以不伟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聪明,但不能糊涂;你可以不博学,但不能无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乐观,但不能厌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损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进取,但不能倒退。


今 日 看 点 : 20120407▲◆★●■☆

 

进入十八大时区 党报吹响集结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温总理讲话预示银行业伤筋动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国公开纳税人税款去向白宫网站可查详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从严治军 胡锦涛批准成立全军审计领导小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官场饭局解读 从到场顺序开始全是学问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2/04/05/1711452.html

 

政要财产申报:马英九身价逾亿 萧万长无房无车

http://news.stnn.cc/hk_taiwan/201204/t20120406_1724543.html

 

4个长寿征兆 你可别错过

http://fashion.ifeng.com/health/longevity/explore/detail_2012_04/06/13686976_1.shtml

 

当代中国经济已发展 文化却变成笑话

http://culture.ifeng.com/1/detail_2012_04/06/13687436_0.shtml

 

 

进入“十八大时区”党报吹响集结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6 《人民日报》昨日在头版显着位置刊登该报评论员文章。

  中评社香港4月6日电/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昨天在头版“报眼”位置刊发“本报评论员”文章《满怀信心迎接党的十八大》,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中共十八大召开之年,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改革发展上来,切实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心无旁骛解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专家指出,随着下半年日益临近,中国已经进入“十八大时区”,党报首次以“本报评论员”文章强力发声,旨在传递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减少杂音,为中共十八大创造良好舆论氛围,做重要的思想铺垫。

  要坚定信心攻坚克难

  文汇报讯,《人民日报》“本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过去几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包括跻身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镇化率突破50%,初步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覆盖10多亿人的全民医保体系,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许多困难家庭住上了梦寐以求的保障房……把握历史和现实,思考现象与实质,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基本判断: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日可待,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景无限光明,中华民族正昂首行进在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伟大复兴之路上。

  3次提及胡总引人注目

  引人注目的是,这篇一千余字重要的评论员文章前后三次提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字眼,强调要与其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紧密地团结,显示出当前加强中共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高度统一和团结的重要性、迫切性。  

文章说,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正如中央一再强调的,今年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新情况、新变化。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加需要坚定信心、聚精会神、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文章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共十八大将对执政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会确定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确定了深化改革的重点任务,激励国人满怀信心努力奋斗,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十八大。

  须确保改革可驾驭

  同日该报的“观点版”还刊发评论《立足国情、循序渐进》,这是“深化改革认识论”系列评论的第4篇。该文指出,任何成功的改革,都不是主观臆想的结果,而必须在既定的现实生活中展开。如果没有对现实国情的关照,就无所谓改革;同样,如果不能从具体实际出发,也就不会有成功的改革。

  评论说,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主要矛盾、具体国情,这是执政党治国理政基本出发点,也是推进改革的根本依据。中国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改革过程的渐进性,确保改革始终在“可驾驭的环境中”进行,这样的经验弥足珍贵——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对于十多亿人民的社会福祉来说,没有比稳定更重要。▲◆★●■☆

温总理讲话预示银行业伤筋动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6: 银行不能再坐享暴利

  中国银行业去年盈利超万亿元,不正常。银行业挣得太多,与实体经济反差太大,不合理。按照马克思的论述,银行业利润应该来自产业资本的让渡。银行业利润太高,产业资本将更多地涌向金融资本,相对会削弱产业资本的发展活力。

  如何衡量银行业利润是否过高、银行是否太爱钱?不是看大家怎么说,而是看银行业利润来源是否来自产业资本的自愿让渡,是否有“强取豪夺”的嫌疑。2011年,银行业大赚上万亿元,当然比亏损好。但在银行业利润高涨的同时,产业资本的利润率却在大幅度萎缩,乃至今年年初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起大面积亏损,相比去年年初的大赚,反差极大。如果仔细分辨银行业利润来源,绝大多数来自于高利差,甚至是“高利贷”。

  虽然不能说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甚至大面积亏损,是因为商业银行挣得太多的结果,但在过去一年里,由于宏观经济环境趋紧,市场利率不断地抬高,银行业话语权太强,垄断性太高,企业贷款难,甚至只能求借高利贷,却是事实。

  数据证明,在银行业超常规发展的同时,2011年底全国注册企业数量却比年初大幅度减少,为30年来所罕见;绝大多数行业都是萎缩的,包括钢铁业、火电业,甚至包括家电和汽车业;截至目前,中小企业家“跑路”的人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更是即将断裂。

在这个背景下,银行业利润暴增,好不好?仅仅是银行叫好。而当看到那么多企业不叫好时,银行业是否应该想一想:这样的高盈利时代会否很快终结?银行业要赚取合理利润,要赚取实体经济可以承受的利润,要消除垄断嫌疑,而超额利润的反面其实是弊端的暴露,因此只会加快改革,被打破垄断。

  银行业为什么能够利用宏观经济调控之机,任意地抬高利率,甚至变相参与高利贷,关键在高度垄断。很多银行家不懂得这个道理,一味地赚钱,最后是赚不到钱,反招一片骂声搞垮了实体经济,未来银行业怎么赚钱?企业家都“跑路”了,银行业坏账一定大幅度增加,利润全都填了窟窿。因此,银行业一定要赚聪明的钱,赚可以持续的钱,赚合理的钱。一个行业的高速发展必须与整个经济环境相协调,尤其是银行业。

  银行业不可能永远拿大头。今年,为了保证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银行业必须让渡利润去年是产业资本向银行业让渡利润,今年则要让银行业要反哺实体经济降低利率。目前,银行业放款速度很慢,还在坚持去年那种“卖方市场”心理,不主动降低利率,没有领会精神,结果必然是被整顿,减少利差。更重要的是,银行业的利润太多,彻底地暴露出高度垄断的弊病,对此,中央领导层已经统一认识,誓将打破垄断,今年银行业要“伤筋动骨”了。(时间:4月5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美国公开纳税人税款去向白宫网站可查详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2年4月6日电/4月15日美国年度纳税的截止日。美国驻华大使馆4月5日在官方认证微博上发文称,白宫网站提供了一个小工具,向美国公众公开个人所纳税款的去向,网站上还提供了查询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这个站点使用 Akismet 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你的评论数据如何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