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协议的“敌对势力”是指谁 ?

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6916&msg_id=291

 

51、“危机”两个字,一个意味着危险,另外一个意味着机会,不要放弃任何一次努力。

52、是英雄表现出来,是人才体现出来,是蠢才显现出来。 

53、“总”要为爱人着想,“经”得起爱人唠叨,“理”应对爱人谦让,男人应当“总经理”。 

54、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剑客,必有一强, 三角恋,必有一伤。 

 

今 日 看 点 : 2011-1024▲◆★●■☆

 

河内一石三鸟之计

http://www.zaobao.com/yl/tx111024_001_1.shtml

 

对速度信仰般的崇拜,还要继续吗?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345

 

中国的美元资产到底将何去何从?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344

 

美国欠每个中国人5700元人民币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323

 

历史上官员们享受的“福利分房”

http://history.stnn.cc/arts/201110/t20111021_1656623.html

 

欧盟恢复对华军售可离间中俄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110/t20111023_1657138.html

 

<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 font-size: 10.5pt; font-family: '宋体'">中国公安部长促侦破湄公河袭击案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1/10/111023_china_mekong.shtml

 

中国公安部副部长率团赴泰国调查湄公河惨案

http://news.stnn.cc/china/201110/t20111023_1657252.html

 

 

 中越协议的“敌对势力”是指谁
http://www.zaobao.com/yl/tx111024_001_1.shtml

(2011-10-24)● 薛理泰 中国、越南于本月11日在北京签订《关于指导解决中国和越南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双方承诺,今后将加大海上问题的谈判力度,寻求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办法。假如双方均有诚意,则对中国而言,这份协议可以牵制越南加速倒向美国、日本、印度的趋势,有助于缓和南中国海地区剑拔弩张的局势,对其他东盟声索国也具有示范意义。

中越协议的“敌对势力”是指谁

  至于协议中强调,两国将坚持“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精神处理和解决海上争端,对关注南中国海局势的学者说来,四个“好”字用在这里,似乎有些拟于不伦。越、中关系被冠以这四顶帽子,显然尺寸不对,岂能自圆其说呢?参照过去三四十年以来越南、中国在南中国海主客异位的演变过程,令人难免有一种感觉,即一方在实施战略欺骗,和、战并举,另一方则在自我陶醉,粉饰太平。

  接着,中国、越南又于15日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不让任何敌对势力破坏两党两国关系”。既然两国认为必须认真对待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可见敌对势力的危害性已经不容小觑。这里点明了敌对势力,却又闪烁其词,不讲明敌对势力究竟是什么,令人困惑不解。

  这份声明针对南中国海局势,则所谓敌对势力自然是指除了越南以外的其他东盟(亚细安)声索国以及企图介入南中国海主权争端的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列强。实则不尽其然。

  在近年东盟峰会上,越南正是鼓动东盟声索国向中国发难的始作俑者。至于美、日、印等国,本来就是由越南力邀介入南中国海主权争端,借以抵制中国的压力。越南外交部于6月12日宣布,欢迎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协助解决”南中国海主权争执,矛头即直指中国。

  日、印两国也是越南邀来在南中国海对付中国的“借用力量”。就在中、越联合声明发表前一天,日本防卫相透露,在越南国防部长本月23日至28日访问日本期间,双方将讨论如何合作应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扩张”。另外,最近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问印度, 双方于本月12日就合作勘探南中国海石油之事签订了长期协定,明显对中国国家利益构成了挑战。

  毋庸讳言,美、日、印诸国同越南一拍即合,是出于本国在战略上遏制中国的需要,可是越南毕竟起到了“招鬼进门”的作用。据此,其他东盟声索国及美、日、印都不可能成为越南在南中国海地区的“敌对势力”。然而,联合声明却点明两国面对“敌对势力”,不禁耐人寻味。

  据析,声明所称越、中两国共同面对的“敌对势力”,既不是指其他东盟声索国,也不是指日本和印度,两者还不够份量,称不上是越、中两国共同面对的“敌对势力”。说白了,“敌对势力”指的就是美国。

   最后,河内隐约其辞地以美国作为“敌对势力”,似乎与中国同病相怜。据此,河内在确保越南在南中国海的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同北京达成谅解,劝说中国继续向其提供庞大的经济支撑,有利于越南增强综合国力。
  综上所述,越南以口头或文字形式的表态,从中国换取实惠,确实是一笔合算的交易。判断越南是否有诚意的试金石,则是其在南中国海的立场究竟有否松动。

  至于越、中双方在声明中不点明谁是两国共同的“敌对势力”,则是双方灵活性的体现,又可以避免直面美国的压力。这可以理解为两国留有余地,必要时可各自表述。作者是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和合作中心研究员    ▲◆★●■☆

对速度信仰般的崇拜,还要继续吗?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345

   2011-10-23   作者 : 董郁玉  在中国,近代以来“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及其阐释,成为我们加速发展的意识形态支撑。然而,今天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发生的变化,让我们深思:对速度信仰般的崇拜,还要继续吗?

  近30几年来,“速度”,或前缀于“中国”,或后缀于“中国”,与中国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依赖于速度,痴迷于速度。尤其是当全世界都惊讶于这种“中国速度”的时候,我们就似乎在那些羡慕与嫉妒的复杂目光中,为速度寻到了正当的根据。

   也正是这种速度,让我们的发展屡现奇迹。其实,常态的发展并无什么奇迹可言。跨越式的发展,超常规的发展,是奇迹屡现的前因。常识伴随着常规,特色尾随着奇迹。习惯于奇迹的人们,喜欢用“特色”来解释奇迹;创造了奇迹的人们,很容易忽略常识的力道,也很难再满足于常规的速度。

  最近两年,人们逐渐认识到发展速度的另一个侧面。因了这种认识,适当降低发展速度,适时转变发展方式,遂成为决策层的一个政策选择。只有把发展速度降至一定程度,各方紧绷的关联链条才有可能松弛下来,结构的变动才有可操作的空间。但是,实际上,发展的速度越快、持续的时间越长,前冲的惯性也就越大。

   9月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新闻吹风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官员,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与走向进行了描述:中国宏观经济整体走势良好,风险挑战并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预计仍然会在9%以上……

  9%的经济增长速度,绝对不是一个让市场关联方的紧张关系可以松弛下来的速度。9%的经济增长速度,于中国的现实而言,仍然是一个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十一五”期间,中国发展速度超过11%;“十二五”规划,中国政府把发展速度定为7%,但是,今年——“十二五”的第一年,中国经济增速“冲10”的呼声甚高……

  也许,只有在这个时候,人们才发觉中国已然慢不下来了。

  市场发育,社会发展,都向中国这个飞奔向前的列车发出缓速前进的信号,但是,中国慢不下来,驰骋依然。就像担心动车和地铁的信号系统失灵一样,我们非常担心中国前行道路上的信号系统也会变得扭曲失效。我们还担心,在经济发展方面,社会、生态以及经济本身的诸多险象,仍旧会被一些人理解成是全速前进的信号。

  30多年的惯性,让始终高速行进的人们产生了速度依赖。希冀用增速发展解决“存量问题”和“增量问题”,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存量”减少不多,“增量”累积更快。实际上,经济发展本身,并不能全部处理其所带来的所有后果。甚至可以说,经济发展本身,处理不了其所带来的大部分后果。经济发展产生福利,增速经济发展产生不断增加的福利。但是,让整个社会泽荫于福利之中,让社会成员感受到不断增加着的福利,却是政治的分内之事。

  现时中国,不少握有经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