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6916&msg_id=291
▲26、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
▲27、怕爹是孝顺,怕老婆是爱情。
▲28、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29、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30、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今 日 看 点 : 2011-10–19▲◆★●■☆
善意换来蚕食 西沙南沙油气开发已无须克制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222
文化改革成国家战略 中共为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兰德报告称中印若爆发战争 美将阻止中国取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0/18/1501451.html
中国为何出不了乔布斯?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224&msg_id=986
铁道部长为何亲自罢北京铁路局长的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164
中国南海问题的扬汤止沸与釜底抽薪
http://www.zaobao.com/forum/pages4/forum_jp110916.shtml
北京采取两大行动,中国军队表现没令国人失望
http://www.ddhw.com/readpost.aspx?topic_id=5&msg_id=30273&page=1
认识民主,谨防陷入七大误区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
善意换来蚕食 西沙南沙油气开发已无须克制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222
2011-10-19 作者: 薛力 : 更重要的是,中国顾全大局的克制并没有换来善意的回报,相反,出现的是一些国家对南海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不断“蚕食”。因此,中国已经没有必要在西沙油气开发上继续保持克制。
根据几年来对南海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最近南海事态进展的观察,笔者得出结论:除了加大力度开采珠江口与海南岛附近海域油气资源外,中国开发西沙与南沙油气资源的时机已经到来。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没有开发西沙与南沙油气资源,主要原因是政治上顾全大局自我克制,技术上缺乏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加上对九段线内的油气资源储量不清楚。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变化。
西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西沙岛礁自1974年起全部在中国控制下,中国在199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与毗连区法》中也确定了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国有权而且可以开采此基线外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内的油气资源。在这个问题上不容他人置喙。中国对西沙的油气资源已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也已经掌握了深海油气开采的核心技术。更重要的是,中国顾全大局的克制并没有换来善意的回报,相反,出现的是一些国家对南海争议海域油气资源的不断“蚕食”。因此,中国已经没有必要在西沙油气开发上继续保持克制。
南沙是南海争端的重心,事涉“六国七方”(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以及虽然没有占领南海岛屿、但其专属经济区部分进入九段线的印尼。后“五方”下面统称为“东盟五国”)。南海尚未进行全面的油气储量勘探与评估。
中国大陆与台湾在南沙海域一直没有开发油气资源,但东盟五国则大力开采南海油气资源。从目前情况看,东盟五国很可能会加紧开采南沙海域的油气资源,既包括九段线外海域,也包括九段线内海域。今年3月菲律宾石油勘探船对礼乐滩的勘探就是一个例子,而越南与菲律宾大力强化海军力量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从长远看,东盟是中国争取的对象,而不是对手。中国的新安全观与睦邻善邻富邻政策也不会变。但中国也要清醒认识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实现有赖于灵活而有力的手段,在南沙油气开发上,“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现行的强化南海管理措施是必要的,但还不够。现在需要采取的步骤是:
◆第一,确定若干南沙区块(首选是多国主张重叠的区域,其次是在万安北与礼乐滩海域);
◆第二,以最大的诚意与最大的让步,邀请争议方组成联合开发机构进行勘探与开发;
◆第三,在一定时期内,如果有关国家无意参与,则中国举行单方面的国际招标;
◆第四,如果招标的情况不理想,则中国应进行单独的开发,同时敞开与有关国家合作的大门。
南海油气开发首先是政治与战略问题,其次才是经济与技术问题。现在的形势是,中国已经没有继续允忍与克制的空间。笔者的主张肯定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却是现阶段值得一试的处方。来源: 环球时报
▲◆★●■☆
文化改革成国家战略 中共为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9 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中评社北京2011-10月19日电(评论员 余永胜)10月15日至18日,中共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有关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发展繁荣问题。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作为中央全会的主要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央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问题。
由于中央全会是党内最具代表性的高层会议,与会人员几乎囊括了中共最重要的高级干部,会议的政治意义备受关注。这次会议的议题设置表明,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
一如惯例,此次会议的议题在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经确定。9月26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不仅确定了议题,而且还特别表明了会议的背景,即“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此情况下,“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全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兰德报告称中印若爆发战争 美将阻止中国取胜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1/10/18/1501451.html
文章来源: 环球网 于 2011-10-18
摘要:兰德报告称,不管在哪种情况下,美国都可能会置身于该冲突之外,美国主要关心的是其数万名公民的安全,以及在一个或多个受影响国家进行大规模非战斗人员撤离行动(NEO)的潜在需求。这将需要大批空军、海军以及地面部队的参与。美国可能会扩大对印度外交的公开支持,并且秘密向新德里政府提供情报及军事装备。美国的战略目标是阻止中国取胜,防止冲突垂直升级(如使用常规或核弹道导弹)或者水平扩展(如巴基斯坦参战)。
近期,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公布一份新的报告,该报告对中美爆发军事冲突的六种可能前景进行了分析。
兰德报告称,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国防预算可能会超过美国。因此,中国可能会成为一个更强劲的对手,超过巅峰时期的苏联或纳粹德国。不过,中国既不打算扩张领土,也未试图动摇其邻国的意识形态。中国无意追赶美国的军费开支、实现相当的全球到达,或者承担其直接外围地区之外的国防任务。不过,这样目的或许会发生改变,倘若果真如此,那么考虑到发展这种能力所需的前置时间,美国可能会受到相当大的警告。
兰德报告称,虽然中国的政策谨慎且务实,但是与美国爆发冲突的危险依旧存在,而且随着中国力量的增强,这种危险所产生的结果及可能性还会增加。下面我们会介绍一下未来三十年内,最有可能引发中美军事冲突的来源。由于以下所有国家都位于中国的直接外围,因此我们认为中国仍会关注自己在那里的安全利益与能力。我们并不认为在以下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中美军事冲突,但是这个判断是以当前这一整个时期内,美国仍然能够阻止引发这种冲突的举动为基础的。此外,在审视可信的冲突来源后,我们还将讨论一下这些想定或许会给美国产生怎样的作战影响,以及有关防御及威慑的需求。我们将调查美国为确保不与中国发生冲突所需的能力,并且总结美国应对崛起中国所形成挑战的长期战略思想。
六种冲突前景想定
朝鲜
兰德报告称,衰败的经济、存有争论的权力过渡,或者在与韩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