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办赖昌星还有多大的政治意义?

于丹教授360个让人流泪的句子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6916&msg_id=291

 

2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22、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23、生命犹如一片绿叶,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变的枯黄,但他的叶脉还是那么清晰可见。 

24、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25、如果是棵小草,即使在最好的企业里,你也长不成大树。果真如此,不如历经风雨,把自己培养成名贵花卉。 

 

今 日 看 点 : 2011-1018▲◆★●■☆

 

北京官方媒体痛陈网络微博缺陷和问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181

 

查办赖昌星还有多大的政治意义?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224&msg_id=991

 

天价养老费曝光:保险公司前高管每月领9万元

http://society.stnn.cc/minsheng/201110/t20111018_1654828.html

 

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状况观察

http://news.stnn.cc/china/201110/t20111018_1654750.html

 

中俄两国是伙伴也是对手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089

 

北京对雅鲁藏布江表态 印度有人叫嚣开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165

 

 

北京官方媒体痛陈网络微博缺陷和问题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6181

   2011-10-18 作者: 于泽远 中国官方媒体《北京日报》昨天发表文章,痛陈网络微博的快速发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和问题,如果不加以遏制和改善,将成为巨大的社会危害,呼吁官方坚决净化网络环境,以更为完善、更有针对性的举措来保证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体诚信负责。

  ☆ 文章建议全面实行微博实名制

  对于如何管控微博,文章建议,官方应该全面实行微博实名制,提倡博主亮明身份,光明正大地发布信息、表明观点。同时,尽快建立和完善网络媒体的责任追究制度,“我们不仅要在道德层面对虚假信息给出批评,更需要强化法律和制度约束,让相关责任人真正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和道义责任。对于有网络不法行为的人和机构,该管的必须要管起来,该严惩的必须要严惩。”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主要议题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今天将在北京闭幕。总部设在美国的多维新闻网引述分析人士说,六中全会聚焦文化议题,这是中共要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尤其是媒体和网络监管的表现。面对互联网时代日益增长的挑战,尤其是微博的兴起,中共试图找到更好的办法来控制传媒。

  ☆ 中共六中全会涉及网络舆论管控

  北京学者对本报指出,鉴于网络尤其是微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官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中共六中全会在讨论文化建设这个大议题时,应该也会涉及到网络舆论的管控等问题。不过按照惯例,中央全会结束后所发布的公报一般只谈指导原则,较少涉及具体措施。例如,是否要用实名制来管控微博这类具体措施一般不会在公报中出现。

  《北京日报》这篇署名为“甄言、晓刚”的文章则痛陈微博的危害,指当前一些微博上充斥着不负责任的谣言、谎言、传言,许多都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或故意误读、恶意曲解,不少人还以编造、传播这些信息为乐。“大量事实说明,互联网尤其是微博正在成为虚假信息、非主流思想文化的主要集散地和负面舆论的放大器,滋生着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

  文章强调,目前一些网络微博中有某些特定人士及别有居心者,故意制造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对创造了富国强民的中国奇迹的基本事实视而不见,对人民建设国家、追求幸福的巨大努力和热情冷言讥讽。

  “如果任由这类微博割裂社会现实,成为负面情绪的扩散器和社会矛盾的助推器,任由一些人在网络上对经济社会和历史文化问题混淆是非、颠覆解构,煽风点火、扰乱视听,消解社会共识的形成,肆意突破社会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冲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微博这类新兴媒体的公信力和健康发展无从谈起,而且必然还要付出巨大的社会成本,恶劣后果不堪设想。”

  ☆ 微博具有“独立通讯社”特点

  文章说,微博的最大特点,就是某种意义上具有“独立通讯社”式的“自媒体”特性,每个人都想用自己的信息和观点去影响别人,进而影响社会。这一特点极易导致社会对立,引发思想混乱。从别有用心的人身攻击,到刻意编造的惑众谣言,再到精心策划的利益骗局,这些虚假信息污染着网络环境,扰乱着社会秩序。比如,近来有人炒作“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海外最少有30亿美元存款,在美国、德国都有别墅,他曾跟某明星有染,包养一名北大女学生并育有一子”,这种造谣毫不着边、毫无底线,根本经不起推敲,却有不少人趋之若鹜。

  文章认为,与传统媒体“白纸黑字”,有着严格的信息发布、责任落实和追究机制不同,网络媒体在这方面的建设远远缺失和滞后。这是必须尽快补齐的一块“短板”!

  ☆ 中国目前网民5亿 微博用户2亿

  法新社在报道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时说,作为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监管网络将是中共的重要思路。特别是中国目前网民人数已有5亿人,而微博用户则超过2亿人,中共对网络影响民意的能力越来越担心。

  新华社下属的《瞭望新闻周刊》昨天发表文章说,随着经济基础、社会条件、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新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面对着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激荡以及愈演愈烈的知识经济浪潮,加强文化建设,使亿万人民始终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始终具有强大的智力支持,已经成为关乎中国现代化建设成败的一个全局性问题。

  文章说,而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确保国家文化安全”。来源: 联合早报▲◆★●■☆


查办赖昌星还有多大的政治意义?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3224&msg_id=991

  2011-10-15 : 随着赖昌星被引渡回国,陈年的厦门"远华走私案"再次回到公众视野。目前其涉嫌走私一事也正被查证中。自由撰稿人刘逸明认为,赖昌星回国的政治意义已经不再重要,但此案将折射出中国到底是"法治"还是"人治"?

今年7月23日,厦门远华走私案的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被遣返回中 国,当天,厦门海关缉私局以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依法对其执行了逮捕。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10月13日向媒体表示,赖昌星归案后,海关缉私部门对其涉嫌走私犯罪事实开展了全面的查证工作,目前侦查工作进展顺利。据悉,这一案件经海关缉私部门依法侦查终结后,将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出人意料的迟来遣返

赖昌星回国之前不久,海内外媒体就推测其回国将指日可待,果不其然,赖昌星最终回归故土。原以为赖昌星回国会成为当时最为热门的新闻话题,然而,就在他回国的当天,浙江温州出现了特大动车事故,因为伤亡惨重,所以,赖昌星的风头被大大削减。

赖昌星在1999年远华案案发之后飞越太平洋,逃亡加拿大,虽然该案的多名涉案人员在之后均被判重刑,有的甚至被判死刑,而赖昌星则一直在加拿大隐居生活。据媒体报道,虽然赖昌星逃离了法网,但仍然得忍受哥哥在中国国内狱中死亡的痛苦,并且还得想方设法地留在加拿大。

赖昌星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是,其为人处事的功夫却登峰造极,这从他白手起家打造远华集团以及跟很多高层官员如胶似漆可见一斑。赖昌星出国之初,中国人都对其将在短期内遣返信心十足,然而,赖昌星通过努力,一次次利用法律手段延续了自己在加拿大的居留时间。

在 经过了12年之久,遣返赖昌星终于成为了现实。据中国官方媒体《财经》杂志报道,中国政府曾多次向加拿大方面提出遣返赖昌星的要求,但因法律程序冗繁,延宕至今。期间,中方多
次公开承诺不会判处赖昌星死刑。2009年,中共高层官员在与到访的加拿大总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会谈时,也要求加方尽快遣返赖昌星,了结相关案件。

◆ 赖昌星不会成为射向江系利箭

不过,在此前,中国官方媒体却一直未曾报道中方承诺不判处赖昌星死刑的消息,此次赖昌星被遣返,不需要中国媒体的报道,其实很多人对中方的这种承诺就已经心知肚明,因为加拿大是废除死刑的国家,不判处赖昌星死刑是遣返赖昌星这种经济犯罪者的首要前提。

谁都没有想到遣返赖昌星需要12年之久,在一次次失望过后,很多人以为赖昌星真的可以终老于加拿大,但是,他在今年又出人意料地被遣返。赖昌星被遣返以后, 中国官方媒体一片欢呼雀跃,认为遣返赖昌星"显示了党和政府打击走私、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如今,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再度就赖昌星被遣返一事老调重弹。

赖昌星一直被视为中共当局的烫手山芋,不遣返赖昌星,则显示其无能,遣返赖昌星,又不知道对他如何处理是好,另外,最为烦心的是,时至今日,仍然有官居极品的政治常委被传跟赖昌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位贾姓政治局常委的身上明显带有浓厚的江系色彩。

有不少评论者认为,回国后的赖昌星会成为中共政治斗争的一粒棋子,这粒棋子是对江系人马的直接威胁,必然影响十八大的政治格局。这显然是对此事过度解读,因 为赖昌星现在才被遣返,已经不可能威胁到跟他有牵连的高层官员政治地位,在中国,刑不上政治局已经是潜规则,更不可能上到政治局常委。赖昌星回不回来,该官员都会在十八大后卸任,所以,赖昌星回国的政治意义已经不再重要,倘若是在5年前,就另当别论了。

◆ 中共将赖昌星免死已成定局

赖昌星回国的时候,依然是笑容满面,可见,他比那些被抓的贪官心理素质要好得多。在赖昌 星回国之后,有网友认为赖昌星最大的可能是死在看守所,这可以为中共避免很多麻烦,当然,对于一般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如果知道的事情太多,极有可能是这种 下场。但是,中共当局必须顾及国际影响,不可能去虐待赖昌星,如果真的让赖昌星在看守所中离奇死亡,那么,以后要想再遣返这样的人或贪官恐怕是难于上青 天。

可以肯定的是,远华案的查办只会止于赖昌星,而不可能再殃及和此案有牵连的在位高官。当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一手操办了远华案,虽然拿下了 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等一大批高官,但是,对于江系人马中的涉案高官,朱镕基却无能为力。最近,在《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出版之后,网上盛传朱镕基在卸任时 流泪说的一句话:"中国真是太腐败了,我老朱一个人实在是无能为力啊!"朱镕基对腐败的无奈,其实也包含着对远华案的无奈,同时折射出中国官场病入膏肓的 腐败程度。

以赖昌星的性格,他在受审的时候绝不会轻易咬出其他涉及远华案的高官,为了维护中共高层的伟光正形象,审讯他的人也不需要他供出哪位高官,而只需 要他老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即可。不难预料,死刑将与赖昌星无缘,他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的可能性最大。虽然到时候民间会有异议,但是,在陈同海、刘志祥等巨贪 都能免死的当下,给赖昌星一条活路实在是不需要考虑民意的压力。另外,因为油价的飞涨和远华案之后中国贪官污吏的成倍增长,以及黑心商人的层出不穷,对赖 昌星有好感的人已经不在少数。在高呼"依法治国"的今天,赖昌星的最终命运将有可能再一次折射出中国社会的"人治"。▲◆★●■☆


天价养老费曝光:保险公司前高管每月领9万元
http://society.stnn.cc/minsheng/201110/t20111018_1654828.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1-10-18  星岛环球网消息:按新华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新华人寿”)之前给47名高管购买的养老保障计划,该公司前总裁孙兵每月可拿到9.28万元的退休养老金。去年,国家审计署的审计让这份“天价养老金”保单曝光,新华人寿随后废止该养老计划。

  《新京报》报道,孙兵日前起诉老东家新华人寿,要求继续支付该养老保障计划的养老金。近日,朝阳法院以此案不属法院受理范围为由,驳回他的起诉。

背景:审计署审计牵出“天价养老金”

  新华人寿初创时期是一家民营企业。据媒体报道,2002年,新华人寿设立了一项养老保障计划,规定公司部门经理以上的干部退休后,将根据司龄系数和职务系数领取一定的退休补助。同时,公司还建立了一项覆盖全体员工的补充养老计划,内容是每月发放一笔额外的养老金到社保个人账户。2007年和2008年,新华人寿又分别下发了养老保障计划和补充养老计划《实施细则》。

  有报道称,新华人寿通过购买补充养老保险,为47名高管购买了高额养老金,其中前总裁孙兵退休后每月可领取9.28万元。该保单原先投保在新华人寿的北京分公司,后转至中国人寿。

  2009年,随着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汇金”)入主,新华人寿变身成了国有控股企业。去年10月,国家审计署审计中国人寿时发现这批高管保单,天价养老费事件由此曝光。去年年底,新华人寿董事会决定废止该养老计划,但此前,已付出约3500万元的保费成本,有12名退休高管从中受益。

分析:公司“变身” “养老计划”违新规

  业内人士分析称,这份养老计划保单是由新华人寿做出的,按说应按章执行。但2009年汇金入主后,新华人寿属于国有控股企业。按照《国有企业领导人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不得未经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和人事主管部门批准,决定本级领导人员的薪酬和住房补贴等福利待遇。因此,这份高额的养老计划保单有违现行规定。

裁定:法院认为不属于受理范围

  孙兵,曾参与创办新华人寿,先后担任总经理、总裁等职位。后孙兵出走加盟天安人寿,目前担任天安人寿“发展顾问”一职。

  日前,孙兵起诉老东家新华人寿,称公司从2010年10月起停止支付养老保障计划下每月9万多元的养老金,其和新华人寿协商未果,故提起诉讼。孙兵认为,新华人寿停止支付该养老保障计划下的养老金,涉嫌违反《劳动法》。

  法院认为,该起案件涉及退休后养老保险,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据此驳回孙兵的起诉。

  法律界人士分析认为,社保争议属于劳动争议,按照一般程序,应先由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予以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起诉到法院。 来源:新京报 ▲◆★●■☆

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状况观察
http://news.stnn.cc/china/201110/t20111018_1654750.html

星岛环球网消息:11月17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刊登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提供的一份调研报告——《县处级领导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状况观察》。报告显示,内地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