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教授人生格言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6916&msg_id=291
▲你想要做一个别人愿意和你交流也可以和你交流,最关键是的你要有一个敞亮的心怀。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提倡的是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言。
▲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如何谋其政,首先是做事的原则,要讲究道义,其次是做事的方式,要少言多行;慎言,就是说话要小心,不要说自己做不到的事。
今 日 看 点 : 2011-08–27▲◆★●■☆
南海对策中国国内战略界出现了分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勿以为五角大楼对中国军力束手无策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4631
世界媒体看中国:央视百度“黑吃黑”?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2882
"海龟"一只假耳朵骗了国家3个亿?
http://www.ln.xinhuanet.com/misc/2011-08/26/content_23555576.htm
上海交大认定人耳鼠技术真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共秘史与未披露的投敌高官(文/视频)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2902
南海对策中国国内战略界出现了分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评社北京2011年8月27日电/求是理论网刊载作者马志刚的文章指出,从唐、宋、元、清、二战到新中国成立大量翔实的史实证明,南沙群岛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和开发经营的,中国政府早已对其行使管辖和主权。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中国愿同有关国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和法律制度,通过和平谈判妥善解决有关南海争议。这已明确写入1997年中国-东盟非正式首脑会晤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愿意在争议解决前,同有关国家暂时搁置争议,开展合作。中国政府不仅是这样主张的,也是这样做的。近些年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就南海问题多次进行磋商,交换意见,达成了广泛共识。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美国彭博社18日的报道称,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明显放低调门,说“硬碰硬,菲律宾赢不了中国”。同一天,越南政府也表示将制止过去11个星期几乎连续出现的周日反华游行。我们欢迎菲律宾和越南政府有所克制,也愿意继续以稳妥的态度处理南海问题。为南海地区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关键还是要相向而行。
保持克制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领土问题历来十分复杂,牵扯老百姓感情,有时还和一些国内问题纠缠在一起。如果不加以克制,造成“情绪失控”,无疑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越南、菲律宾同中国一样,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发展。近年来,中越、中菲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框架下,中越、中菲双边经贸合作迅速发展,处于从未有过的最好时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为亚洲进一步提升经济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东南亚大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需要共同加强合作。
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吃亏只能是当事各国的利用。克制是一种明智选择,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保持克制是前提。冷静下来,才有可能辨清主次,拨开迷雾、不为各种挑唆所惑。南海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近年又增加了新的经济和外来因素,想一下子解决不大容易。不能总想着谁比谁强大,谁干得过谁干不过谁。时代不同了,不可能再采取恃强方式解决问题。和平解决争端缘自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现在不理解,可以慢慢理解,随着交往不断加深总有一天会理解。依据“中国威胁论”来制定对抗性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也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以大局为重,克制冲动情绪,积极引导民意,总能找到建设性解决南海问题的出路。
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是基于一种务实的精神,通过极力扩展利益增量来模糊矛盾存量。其中,主权归我是原则和前提,搁置争议是策略和方法,共同开发是目标和秩序。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急剧提升,周边邻国对中国的战略模糊方针产生了种种顾虑,中国时而强硬时而温和的外交表现,也让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走向捉摸不定。于是,一些国家开始尝试触摸中国战略心理底线的小动作,观望中国可能的政策表现。
保持克制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领土问题历来十分复杂,牵扯老百姓感情,有时还和一些国内问题纠缠在一起。如果不加以克制,造成“情绪失控”,无疑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越南、菲律宾同中国一样,面临的最重要问题是发展。近年来,中越、中菲经贸合作日益密切。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大框架下,中越、中菲双边经贸合作迅速发展,处于从未有过的最好时期。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为亚洲进一步提升经济地位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东南亚大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环境,需要共同加强合作。
南海问题持续升温,吃亏只能是当事各国的利用。克制是一种明智选择,要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保持克制是前提。冷静下来,才有可能辨清主次,拨开迷雾、不为各种挑唆所惑。南海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近年又增加了新的经济和外来因素,想一下子解决不大容易。不能总想着谁比谁强大,谁干得过谁干不过谁。时代不同了,不可能再采取恃强方式解决问题。和平解决争端缘自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现在不理解,可以慢慢理解,随着交往不断加深总有一天会理解。依据“中国威胁论”来制定对抗性政策,不符合实际情况,也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以大局为重,克制冲动情绪,积极引导民意,总能找到建设性解决南海问题的出路。
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是基于一种务实的精神,通过极力扩展利益增量来模糊矛盾存量。其中,主权归我是原则和前提,搁置争议是策略和方法,共同开发是目标和秩序。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急剧提升,周边邻国对中国的战略模糊方针产生了种种顾虑,中国时而强硬时而温和的外交表现,也让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走向捉摸不定。于是,一些国家开始尝试触摸中国战略心理底线的小动作,观望中国可能的政策表现。
中国主张有关各国在南海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大局的诚意。中国高度重视南海国际航道的安全畅通。中国维护南沙群岛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并不影响外国船舶和飞机根据国际法所享有的通行自由。事实上,中国过去从未干预过外国船舶和飞机在此南海地区的通行自由,今后也不会这样做。中国愿同南海沿岸国家一道,共同维护南海地区国际航道安全。
中国愿意同东盟永做好邻居、好伙伴,面向未来,共谋发展;同时也意味着南海争端已成为战略伙伴之间的争端。这种争端必须由当事双方通过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所以中国坚决反对与南海问题无关的国家插手南海争议,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扩大化。历史证明,渲染争端,激化矛盾,甚至有意将争端国际化,只会把事情越弄越糟。有关国家应停止导致南海争议扩大化和复杂化的单方面行动,不再发表与事实不符和不负责任的言论。只有拿出诚意和耐心,通过直接协商谈判,才能寻找妥善解决有关争议的办法,使南海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发展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