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辈子珍藏的【生活经典】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6916&msg_id=284
★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背后算计你的小人永远不会消失,这是中国特色,小人不可得罪,同样小人也不可饶恕,这是万世不变的真理,说到底小人也有心小的一面,对待这种人要稳准狠,你可以装做什么也没发生,天下太平,万事大吉,然后来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以毒攻毒,让小子知道:小人也不是谁都可以做的,做好人要有水准,做小人同样有难度。
今 日 看 点 : 2011-06–24▲◆★●■☆
中国社会最值得认真的问题──流民危机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6/news-gb2312-1397669.html
鲜为人知的中国最好的三个朋友
http://www.junshier.com/2011/0623/10137.html
李光耀:亚洲接受美国霸权绝不接受中国霸权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364593-1-1.html
中国被2国际文件所束 南海动武不可能
http://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64/20110624/16613315.html
中国透露出解决南海争端的新动向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933245.html?_from_ralated
中国军事现代化是引发忧虑的原因吗?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6/news-gb2312-1398153.html
鲜为人知的中国最好的三个朋友
http://www.junshier.com/2011/0623/10137.html
2011-06-23:色列安全官员正在就特拉维夫附近某空军基地8台战斗机引擎失窃一案进行调查。以色列国防军一名发言人表示,这些引擎都是老旧或即将退役的引擎,可能是因为它们的残余价值而失窃。但美国安全和航空专家却表示,这些引擎仍然是伊朗、中国等外国对手想要获取的秘密。
美国专家臆测以色列和中国之间的武器关联已不是第一次。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就曾发表报告说,中国想要得到以色列雷达系统以装载其新型歼-10战斗机,以色列还帮助中国设计了“红旗9"地对空导弹以及宋级常规动力潜艇,歼-10战斗机的研制也得到了以色列的帮助。
之前网络上有一篇关于中国和以色列关系的文章引起网友的关注。1976 年唐山大地震,以色列在第一时间宣布,向我国捐赠一亿美元。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今天日本横滨和美国芝加哥也来个 7.6 级大地震,以色列也会捐赠,不过金额不会超过十万、二十万。
冷战时期,西方搞了个“巴黎统筹”,相当多的敏感技术对我国是严禁出口的。那是一道铁幕,但有没有缝呢?且不论我军战机和潜艇、今天看来同以色列的是如何相似;就说一个防弹衣吧,八十年代,以色列率先发明纺织纤维防弹衣,而我国还停留在缀垫钢片阶段;很明显的一项军用技术,“巴黎统筹”盯得紧,而我国警方迫切需要,于是奇迹出现了,中国“自行”研制出了纺织纤维防弹衣!就是现在穿在我国160万武警身上的那种。
除了以色列之外,还有一个国家就是乌克兰。他是中国海军最好的朋友了,中国改建瓦良格和建航母如果没有乌克兰派来的技术专家的帮助,中国至少还有延迟10年才可能完成。
对于中国来说,乌克兰是个很重要的国家,他继承了苏联强大的军事装备和技术,而且由于乌克兰想加入欧盟,俄罗斯这到坎他必须得过,近年来由于俄罗斯握着石油和天然气尤其是去年的天然气事件使乌克兰不敢再过多得刺激俄罗斯,导致俄和乌之间矛盾不断,这正好是中国拉拢乌克兰的好时机,同时也是中国联合乌遏制俄罗斯的战略之一,所以中国近年来和乌的关系不错,双方官方之间的往来也不短,贸易增长较快!中国对于乌克兰来说,中国巨大的投资和消费能力是他所需要的,所以前几年他才把苏联时期的航母以低价卖给了中国!乌克兰同时是中国或得苏联武器技术的来源之一,基于这层关系,双方也是愿意加强之间的外交关系的。
除了以上两个国家,还有一个国家给中国的帮助也不少!不过这个是鲜为人知的,那就是日本。日本是钢铁大国,冶钢技术世界第一。在海军方面建造一艘大船少不了的是好的钢铁,至于这点,日本方面给了中国不少的帮助。之前日本发生了大地震,中国一家钢铁公司给日本提供了巨大的无偿援助,遭到国内很多网友的痛批。主要是大家不知道,日本暗中提供了许多的技术帮助。1977年1月下旬,冶金部明确在上海建设“上海宝山钢铁厂”(宝钢集团的前身),主要从日本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简称:新日铁)引进技术装备。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考察和谈判,1978年3月19日,中技公司和新日铁在京签订《关于建设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协议书》。宝钢建设之时,正逢日本企业在世界各地攻城略地,日本经济全面繁荣的时期。那时的中国,也正处在千方百计重振经济的状况。
1978年6月28日,中技公司和日本的新日铁、朝阳贸易株式会社、三一企业株式会社签订《上海宝山钢铁总厂第二号技术协作合同——设备订购规格书、报价、评价、设计审查与审核》,标志着上海宝钢的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此时的三井物产因为与台湾有大量的贸易往来和政治联系,被中国政府认定为“非友好商社”,所以在上海宝钢的建设初期没有在中国大陆公开露面,而三井财团的骨干企业东芝和石川岛播磨重工则与新日铁合作成为宝钢的设备供应商。因此中国和日本还是有很深的渊源。▲◆★●■☆
中国透露出解决南海争端的新动向
http://blog.ifeng.com/article/11933245.html?_from_ralated
2011-06-17:正当越南低调结束高调威胁的南海军事演习继续引发评论之际,中国邀请另一个南海争端国家菲律宾总统访华,却透露出解决南海争端的新动向。尽管中国邀请菲律宾总统访问中国既没有得到菲律宾方面的正面回应,也没有在国际引起反响,但评论预见南海冲突各方增加了外交解决争端的希望。
中国邀请菲律宾总统访华新闻在中国一些媒体热炒,评论称中国展现智慧,敦促南海国家平缓争议。按照中国媒体的报道,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在出席菲律宾华裔商人联合总会上个星期六举行的一次盛大晚会上向与会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发出访华邀请。该晚会不仅庆祝菲律宾独立113周年以及菲律宾国父里萨尔逝世150周年,同时庆祝菲律宾与中国建交36周年。刘建超在发言时邀请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访华,并特意强调现任总统阿基诺的母亲是福建鸿渐村人,因此鸿渐村盼望它的外孙回家。刘建超所说的鸿渐村,在1988年菲律宾时任总统柯拉松阿基诺,即现任总统的母亲,曾到该村所在地中国福建省寻根问祖。柯拉松阿基诺曾对鸿渐村的村民们说,她不仅是菲律宾的总统,也是鸿渐村的女儿。由此刘建超对现总统阿基诺说,总统先生,鸿渐村正盼望着它的外孙回家。
显然刘建超的讲话和邀请在现场赢得了掌声。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稍后的讲话中强调了两国友谊,甚至阿基诺还用中文讲出了谢谢你们的感谢词。到目前为止,没有消息报道菲律宾总统阿基诺是否接受了中国的邀请,而在中国方面,也没有后续的动态透露。按照国际惯例,正式邀请一国总统访问,应当由该国的总统发出邀请。刘建超作为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发出邀请是有违国际礼宾惯例。但一般认为,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是有备发言,在南海各国临海国家为主权争夺激烈的时刻,不仅在向菲律宾示好,打亲情友谊牌,同时也向各国表示和平与外交解决争端的信息。一些国际评论还认为,中国正在通过向菲律宾示好而孤立越南,从而达到各个击破分而治之的战略。
实际上刘建超确实在讲话中谈到了南海争端,他说,中国和菲律宾在南中国海有争议是事实,有时候这种争论变得有点情绪化。但刘建超说,和平是我们共同的渴望,我们应该有智慧、有办法维护和平。 如何回应中国的示好,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受到考验。菲律宾面对南海争端最近强化了立场。但是越南的海上军事演习却出人意料的显现了低调。已经有评论指出,中国向菲律宾表现亲和姿态对越南海上军事演习不无压力。越南宣布在南海举行海上实弹演习,最后却只以后备役军力参战演习,并没有发射一枪一炮而低调结束,与先前越南国内多次发生反对中国示威,越南政府与军方官员高调威
胁的局面有很大距离。
越南的军事演习在亚太地区引起关注。越南在与中国发生多起海上摩擦以后的军演,被评论是冲突激化,更是向中国军事示威。中国对越南的军事演习作出强烈的反应,这些都加强了国际社会对这一地区安全稳定的担忧。除了中国以外,同样对南海表达主权争讼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以及台湾都对越南军事演习表示关注,六国七方都表示坚决捍卫对南海的拥有主权。
就在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讲话邀请菲律宾总统阿基诺访华之后,菲律宾宣布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菲律宾总统办公室发言人陈显达6月13日表示,菲律宾外交部和国防部近来开始使用“西菲律宾海”的说法来取代“南海”的说法,而且总统办公室已经决定效仿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做法,并说采取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做法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是总统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菲律宾总统府官员指出,其他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也采用了类似的做法。其他所有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立场对南海进行命名。越南就将这一海域称作“东海”,因此菲律宾把它叫作“西菲律宾海”是自然的事。而且菲律宾还宣布,菲律宾将于6月28日与美国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菲律宾军方发言人罗德里格斯透露,属于早就计划的海上联合军演将在菲律宾的西部区域举行。
因为南海能源蕴藏的战略利益,各国都越来越强硬在南海争端上的立场,这客观造成南海主权争端问题国际化趋势。越南等国不失时机的提出美国等国应当加入解决争端。美国近期强化了在亚洲战略影响的部署,在越南军演时就以保护共同利益的海上航道为由派出军舰在南海巡弋。中国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中国面对各国的强硬立场,在刚刚结束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地区安全对话警告不希望看见针对一国的多国联盟现象。但分析指出,中国在南海争端中不希望美国插手,在坚持强硬立场的同时,则更需要与其他国家对话。中国从菲律宾入手,强调应当有和平解决南海争端的智慧。现在就是要看中国的示好会不会得到回应。▲◆★●■☆
中国被2国际文件所束 南海动武不可能
http://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64/20110624/16613315.html
2011-06-24 人民网
专家:中国被2国际文件所束 南海动武不可能
菲律宾军方已从美国购买了一艘大型“汉密尔顿”级巡逻舰。资料图:图为美国海岸警卫队列装的“汉密尔顿”级巡防舰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自去年以来,南海问题出现了变化。某些国家感觉到时间并不在自己一边,认为南海问题必须在中国真正崛起之前得到有利于它们的解决,于是便加紧行动起来。对中国来说,主要在两个方面由于准备不足而处于劣势。第一是国际舆论。第二是战略欠缺。被称为“南海行为准则”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只是一个宣言,中国希望推进使其成为有约束力的准则,但进展不大。近几年,中国没有大动作,倒是越南等国有大的动作。如果变成有约束力的准则,责任就明晰了,就不会都指责中国。
吴士存(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方目前在南海问题上面临两大挑战。首先是美国介入南海问题,导致中方在南海方向上的安全压力增大。而且菲律宾、越南等争端国刻意拉拢域外势力介入南海问题,意图推动引入多边机制,与此同时,南海地区军备竞赛态势不断强化,影响南海区域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其次,南海周边国家海洋战略不断推进,加大对所占岛礁和附近海域的实际管辖,菲律宾、越南国内无法抑制对南沙海域油气资源开发的冲动,中方在南沙的维权形势更为严峻。
吴士存:解决南海问题的手段,无非是和平谈判、国际仲裁和诉诸武力几种。目前采取武力措施解决南海争端是不现实的,各方面受到的掣肘不小。未来南海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可能是以和平方式。通过外交谈判,签署相关协约来促进各国的自我约束,同时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和现代海洋法解决争议。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必须继续坚持维权与维稳相统一的方针,立足于国内外两个大局运筹和谋划,稳定南海形势。一方面,我们要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地维护我国的主权和海洋权益,另一方面,也要统筹兼顾,着眼长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维护我国战略机遇期。
潘国平(西南政法大学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武力解决南海问题,从现有的中国已经签署的国际法框架来看,已经基本不可能。中国被两个国际文件所约束:一是《东南亚国家友好条约》,二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领土和海洋争端。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南海没有发生武装冲突的危险。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美国,主张在南海有飞越航行自由,在沿岸国专属经济区有军事行动权,甚至与南海国家近期频频军演,激化南海局势。中国坚决反对第三方国家军事介入,为确保领土领海不被蚕食,维护中国在南海九段线的历史性权利,在必要时,可以声明退出上述国际文件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依据联合国宪章第51条赋予的天赋自然权利,行使国家自卫权,予以武力反击。
郑永年:中国应该将南海问题中的“南海海上航道”和“主权争议”区别开来。航道安全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中国应该高调表示和美国、东盟、日本共同负责,尤其要表示出愿意和美国共同维持国际航道安全的姿态。中国和美国之间贸易量巨大,美国不会因为这是越南,就支持越南。中美在其他方面合作好了,美国是不会站在越南一边的。
潘国平:南海共同开发不是没有可能,建议中国和争端各方可以共同设立一个区域共同基金,中国可以担负起地区大国的责任,为区域发展多做贡献,南海各国携手起来打击海盗、承建海上设施、确保航道安全,造福南海周边的近15亿居民。
吴士存:在南海,中国多年来基于大局意识始终保持着自我克制。但有时候中国释放的善意并不一定能得到有关争端方的理解和响应。2005年中菲越正式签署了《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该协议自2008年执行期满后,菲律宾却单方面与英国一家能源公司达成协议,不断在中国南沙礼乐滩海域非法开展油气勘探活动,中菲3月份在礼乐滩海域的摩擦事件就是明证。
现在的问题是,既然越南、菲律宾等有关争端国不愿意“共同开发”,那么在适当时机,中国就应该主动开发,从而维持争议、保持存在、促成合作。军事上要淡化外界的猜疑,经济上要加强实际存在,中国在争议海域开发越晚,影响力将越弱,将来在南沙的维权成本就会越高。▲◆★●■☆
▲(本文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主办的“南中国海与联合开发”会议的部分发言节选,由本报赴新加坡特派记者暨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