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缘何频繁访问中国?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四十二感悟:乐善好施惠人惠己—–爱别人就是爱自己

 

《易经》告诉我们,损上益下,都是民悦无疆,都是道义大放光芒。你对别人好,别人对你好的概率非常大。这是自然法则,因为毕竟好人占多数,善心占多数。佛说,爱别人,别人会回报给你,这样,就等于你自己爱自己了。爱别人吧,他会回报给你。爱,让我们共赢。

 

今 日 看 点 : 2011-05-22▲◆★●■☆

 

金正日缘何频繁访问中国?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105/t20110522_1582802.html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前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三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31

 

故宫旗下公司群调查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54

 

专家称中国仍是亚洲战略孤独者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63

 

我国在利承包工程188亿美元 获赔不足4亿人民币

http://news.sina.com.cn/c/2011-05-22/023222506882.shtml

 

解放军对台无导弹 台湾斥“睁眼说瞎话”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5/news-gb2312-1367828.html

 

1969年苏联密谋对中国发动核打击始末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00

 

四面楚歌的李光耀一个时代的终结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05

 

这还是那个曾经意气风发、海纳百川的深圳吗?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

msg_id=111222

 

 

金正日缘何频繁访问中国?
http://ed-china.stnn.cc/diplomacy/201105/t20110522_1582802.html

星岛环球网 www.stnn.cc 2011-05-22  韩国《朝鲜日报》日前发表社论,题为《金正日缘何频繁访问中国?》,摘编如下:

  北韩(北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日20日再次踏上访中之旅。这是他一年内第三次前往中国。他在去年5月正式访问北京后,8月又前往中国东北三省。此次访问的第一站也是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金正日如此频繁访问中国非常罕见。只能认为迫于北韩政权的内部状况的需要。他曾在去年8月携三子金正恩一同访问中国,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进行三代世袭之前提前获得中国领导层的认可。他当时对特地从北京赶赴吉林长春的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表示:“在复杂多端的国际形势下,让朝中友谊世代相传是我们的历史使命。”一个月后,金正恩被任命为北韩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对内外正式成为接班人。

  金正恩此次是否陪同金正日一起访问中国还不得而知。但即使金正恩随行,其目的也不是对内外表明自己成为接班人。金正日现阶段必须依赖中国的迫切原因应该是民生经济。北韩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百姓,数十年来一直向国际社会求援。李明博政府因北韩不弃核而中断了对北援助,除中国外的所有国家都开始对北施压。

  为了缓和北韩被孤立的局面,中国确立了先举行南北无核化会谈,再举行北美会谈,然后举行六方会谈的“三部曲”,并与北韩达成了协议。但北韩至今尚未对韩方表示要举行第一阶段会谈,反而把目光投向美国,甚至允许美国的北韩人权特使罗伯特·金访问北韩,试图请求美国恢复粮食援助。

  金正日可能认为,要想使美国的态度有利于自己,并以此动摇李明博政府,需要得到中国的强有力支持,因此踏上了访中之行。中国一直在帮助北韩,联合国安理会最近准备通过下属对北制裁委员会专家组提交的年度报告,但因中国行使否决权而导致计划泡汤。但北韩不是不知道要进入国际社会需要通过韩国。

  如果中国在一年中三次邀请金正日访问本国,但却不能让其认识到只有改善南北关系才是北韩活路,那么中国的本意可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质疑。韩国政府也应该在韩中外交方面表现出更多的诚意,让中国在袒护北韩的同时能积极说服北韩改变态度。来源:朝鲜日报  ▲◆★●■☆

中美新型军事关系前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2: 5月18日,正在美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右)与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海军上将在五角大楼举行联合记者会。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5月22日电/《瞭望》文章:前瞻中美新型军事关系

  中美两国建立正常的军事关系,可以从公共军事安全着手,通过接触、了解、磨合等来达到目的

  5月15日~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上将率领军方高级代表团访问美国。对此次访问,中美双方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这标志着中美双方都期盼两国军事关系应有一个新开端。

  实际上,中美两国军事关系多年来幷不正常,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中美两国正常的军事关系,相对于过去的这种“不正常”而言就是一种新型的军事关系。它是以“相互尊重、合作互惠”为内涵的军事关系,外在特征将具备以下这样几个特点:

  其一,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

  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在二战期间就不平等,美国始终将与中国的军事关系放在其称霸战略的大框架下幷为其称霸服务。二战后,美国与苏联两个超级大国在全球展开争霸,美国对中国一直采取军事遏制政策。中美建交后,中美两国在军事领域开始交流与合作。但是,美国却在两国军事关系发展问题上不断下绊,使之不能正常发展。从1989年后,中美两国军事关系的发展不断受到各种阻碍,经历着破坏、修复,再破坏、再修复这样的不断循环过程。美国不断制造损害中美两国军事关系正常发展的障碍,如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南海撞机”等事件。

  “9.11”事件出现后,美国出于全球“反恐”的战略需要,在美中军事关系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随着美国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地实施撤军,美国又开始在与中国军事关系问题上制造“问题”,如美国核航母前出到黄海搞军事演习、在中国近海地区实施所谓的“海洋科学考察”、加大对中国近海地区的舰机侦察力度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军事实力和国际军事影响力的提升,美国不能不对中国军事开始有一个新的评价。同时,随着亚太地区的安全在维护全球安全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是亚太地区国家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中国与美国有责任建立正常的军事关系,以维护亚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平等是中美两国建立正常军事关系的“基石”。
 
 其二,两国保持密切的对话与沟通。

  中美两国军事关系之所以出现矛盾与分歧,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双方缺乏一种密切的对话与沟通。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没有把中国放在一个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也就不可能与中国在军事领域进行密切的对话与沟通。所以,在“平等”的基础上,中美两国密切对话与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这种对话与沟通是多层次、多方面、多途径、多手段展开的。如果中美双方都本着构筑正常军事关系的态度,两国就可建立起密切的对话与沟通。

  其三,以互惠原则处理双方的利益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处理国际问题时都是遵循国家利益至上这一准则的。美国是这样,中国也是这样。如果美国一味只考虑其本国的国家利益,美国就无法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的关系。尤其是,军事领域更是如此。军事关乎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的安全问题。如果美国在军事问题上不顾其他国家的利益,其也就无法与其他国家建立正常的军事关系。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军事关系之所以不能正常发展,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军事利益问题上不能互惠,美国只考虑本国的军事利益,甚至还以损害中国军事利益为“乐趣”。因此,中美发展正常的军事关系,必须是一种互惠的关系。“互惠”,不仅可使中美军事关系正常发展,还可推动中美军事关系的正常发展。

  其四,通过“机制”保障发展。

  如果中美双方都想实现两国的军事关系正常发展,各种机制必须建立起来。一方面,机制可以规范两国的军事关系发展之路;另一方面,机制可以保障两国的军事关系健康发展。目前,中美两国建立了国防部防务磋商、国防部工作会晤、海上安全磋商、军事环保、人道主义救援减灾等一系列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对中美两国发展正常
的军事关系是十分有益的。但是,这些机制还不够,中美双方必须下大力气建立健全各种机制,以保障两国的军事关系沿着正常轨道顺利发展。

     其五,积极为消除“三大障碍”作出努力。

  多年来,中美之间在军事上的磕磕绊绊时有发生,使两国军事关系一直处于波折之中。中方将美国阻滞两国军事关系发展的问题归结为三个主要的方面:美对台出售武器;美舰机对中国近海实施大范围、高强度侦察;美国内的歧视性法律,如一些法律限制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两军交往领域等。这也可以归结为“三大障碍”。

  实际上,中国已经给“执迷不悟”的美国指明了改善两国军事关系、建立正常军事关系的方向。在建立正常军事关系过程中,美方不能一味地要求中国如何做,美方也应该考虑自己如何做。清除“三大障碍”应看作是美方为建立正常的中美军事关系而作出的一种表态。希望美方能够为清除这“三大障碍”作出切实的努力。

  其六,以提高公共军事安全为重点。

  不论从以往的经历还是从未来的发展来看,建立正常的中美军事关系是非常不易的。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之际,中美双方都表现出了构筑两国新型军事关系的愿望,两国就应该拿出具体的行动“路线图”。

  中美两国建立正常的军事关系,可以从公共军事安全着手,通过接触、了解、磨合等来达到目的。所谓公共军事安全,主要是指太空、海洋等人类共有空间的军事安全。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双方在公共军事安全方面拥有共同的利益。如果中美双方从公共军事安全方面开个好头,相信这种努力会为健康的中美军事关系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的。(文/韩旭东)▲◆★●■☆


三峡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31

    2011-5-21  作者: 汪永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并要求妥善处理三峡工程蓄水后对长江中下游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直以来,三峡的问题总是让人争论,让人担心。2007年在有关三峡的高层论坛上,就有官员和专家学者表示:三峡工程生态环境安全存在诸多新老隐患,如不及时预防治理,恐酿大祸。当时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汪啸风透露: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182次常务会上,讨论解决三峡工程一些重大问题时认为首要的问题是生态环境问题。

  除水害、兴水利,历来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事。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的水利水电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终于也承认:因为我们对大自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尊重,没能掌握科学态度和科学手段,不但大江河灾难频发,我们人类自身也正在经受着生命及健康的严峻威胁。

  《2007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中有这样一段:“水库的形成对局部气候、水文循环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水库的形成将使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增加,而使下泄径流量有所减小。

  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黄学斌曾在一次高层会议上指出,时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库区民众生命安全,滑坡入江后会造成涌浪灾害,浪涌最高可达数十米,波及数十公里范围。还有报告显示,水库蓄水后当地微震明显增加,共有各类崩塌、滑坡体4719处,其中627处受水库蓄水影响,863处在移民迁建区。岸边松散堆积物塌岸和局部滑移也会危及部分居民点的安全。

  除了地质灾害,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三峡库区支流库湾累计发生“水华”6起,2005年累计发生19起,2006年仅2-3月份累计发生10余起,支流库湾“水华”呈现加重、扩大的趋势。“水华”主要发生在湖泊类的静态水体,在河流中出现实为罕见。

  长江里的四大家鱼——— 草鱼、青鱼、鳙鱼、白鲢都具有半洄游性。现在已有8个四大家鱼的产卵场被淹掉了。

  2007年10月24日早晨,我在三峡上推开船舱的门,两岸已经是崖壁。只是大江锁在雾中,让天和本是青色的峡谷都蒙上了灰色。水是清的。可这清水又让人想起那句老话:水至清则无鱼。

  原水利部长江水资源保护局局长翁立达说:泥沙是江水的营养品,它为长江水生生物的丰富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在长江的清,一是上游本来下暴雨的那些地方这些年没有足够的雨冲下泥沙来。另外,上游修的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坝已经把沙子拦了一道又一道了,水怎能不清?

  修了三峡大坝后,为了保护长江里的鱼,在长江上游建了小南海自然保护区。可是现在小南海也要修大坝了。为了修小南海水坝,有关部门策划重新划定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在专家和民间环保组织的呼吁下,2011年两会上,包括作家张抗抗等几个全国政协委员为此提交提案。

  无锡的街头出现过这样的标语:马路脏了水洗,车脏了水洗,湖脏了什么洗?

  中央政府对长江的问题非常关注,可为什么20多年来花了很多钱,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章琦认为问题出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关注长江的管理部门是“9龙”管水,结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还管得谁都不满意。应该成立长江协调委员会,由中央直接领导。

      二是,要依法治国,要专项立法。这几年的两会都有人大代表,递交议案。

      三是,腐败不解决,保护长江就是空谈。现在我们提生态文明,一定要为长江立法。

  而在《2007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起草时,最终让这份报告的题目“保护”在前,“发展”在后成为定局。从国务院总理谈到三峡工程的生态问题,到呼吁为长江立法,这还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我们已经在国家报告中看到了这样的章节:建立有效的协商机制和市场调控手段,完善公众参与机制。这应该是长江的希望。而这一希望的实现,不仅要靠法律,也要靠我们视长江为母亲河的儿女们做我们能做的事,从自己做起。来源: 网讯  ▲◆★●■☆


故宫旗下公司群调查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54

    2011-5-22:  作者: 周范才、张瑜  日前,故宫建福宫将成为顶级富豪私人会所的新闻引起了轩然大波。故宫虽马上辟谣,但并不能掩盖其开设多家企业,利用全民所有的文化遗址牟利的事实。

  故宫的生意:故宫旗下公司群运营调查

  在建福宫改建“富豪私人会所”的疑云之外,《望东方周刊》对故宫博物院旗下公司群运营展开了调查。

  在建福宫建成之前的2007年,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的“故宫御膳房体验中心”就已对外营业,运营模式同最近曝光所描述的“建福宫会所”
大同小异,而其后三年该公司账目显示皆为亏损。

  此外,故宫还与其他企业合资组建了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北京故宫宫苑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

  建福宫再“火”

  即使在清朝,建福宫在很长时间内也一直是禁区。建福宫始建于1740年,乾隆皇帝曾将钟爱的大量文物珍藏于此。嘉庆时,下令封存,直到末代皇帝溥仪才下令开启。

  1923年6月27日夜,建福宫花园内的敬胜斋突发大火,无数珍宝连同宫殿一起化为灰烬。时有说法称系太监监守自盗,放火焚烧以毁灭证据。

  直到1999年,在香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和港商陈启宗赞助下,故宫博物院方启动建福宫花园复建工程,故宫全貌遂得以完整呈现。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透露:建福宫被用来作所谓的顶级富豪私人会所:“建福宫会所的入会费是100万人民币,500个会员就是5个亿,这个钱够修5个建福宫的。”

  媒体调查发现,故宫下属的“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曾透过网站发布招聘启事,在谈及建福宫花园时说:“这里推崇的是五星级酒店的服务标准,顶级的高端会员制度以及极致的中国皇家生活体验。”

  有网友特意注册了名为“不要脸爱面子”的微博,当起了“深喉”。据该微博帖文称,今年4月23日,建福宫落成举行开幕式,有多达近百位名人、富豪参加开幕式。

  与会人员分别领到一份“紫禁城建福宫入会协议书”,上面文字记载“每位会员需按期交付年费”,同时规定转会和退会条件:“紫禁城建福宫创始会籍、宪章会籍及外交、政府、荣誉会籍不可转让与其他个人、公司。”

  据该微博和有关图片显示,开幕式当天,故宫组织了专人扮演御林军迎候在宫墙两侧,会场内用故宫珍藏国宝作为装饰。

  甚至,还模拟皇家程式向与会人员宣读“圣旨”—— “建福”承运,特昭告曰:在兹辛卯春日,紫禁城建福宫修饰一新,堂皇揭幕!阳春景明,万象更新。名园落成,喜迎嘉宾。当此“四美”具足、“二难”并至之际,务使社会贤达,精英人士,一体与闻。谨此!辛卯年三月二十一日。在文末,还盖着“紫禁城建福宫”的大红印章。

  5月13日,意大利某珠宝品牌中国区张姓代表向《望东方周刊》介绍说,今年三月,一合作伙伴也曾向他发出邀请,想请他去故宫“做几场珠宝的专场活动”。对方向他描述,那地方“是她朋友开的”,专门“接待国内国际贵宾”,曾有一次“为法国某酒庄红酒做活动,请了不到20个客户,分作四桌。当天卖了该酒庄近半年的存酒”。

  宫廷文化公司持续亏损

  5月16日,针对已曝光的入会协议,故宫博物院在其官方微博说明,这是是因为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未经院里审批的情况下,擅作主张,扩大服务对象、发放所谓入会协议书”。

  目前已经彻底停止这种不当行为,进行全面整改。截至目前,尚未有任何协议书正式签署,也未为任何人办理过入会手续。

  根据该份说明,“入会协议”的责任在于上述公司的自作主张。然而,据本刊记者查询故宫官方网站,在故宫博物院“机构设置”一栏中,院办公室下属机构直到目前仍特别设置“建福宫花园管理科”这一部门。

  据《望东方周刊》查证,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20日获准成立,系由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和香港益诚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公司。

  该公司投资总额1000万元,注册资本为700万元。其中,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提供“紫禁城”等商标、名称使用权、文献资料、餐具家具服饰等资料和样品作为合作条件,由后者注资700万元达成合作,合作期限为30年,其主要经营范围是“御膳”等餐饮、宫廷文化的开发。同时,故宫博物院提供北京景山前街四号作为该公司最初的注册办公地点。

  在利润分配上,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占35%,香港方面为65%。公司章程规定,双方同意前三年不分红,作为香港方面回收投资,利润100%归其所有。然而,本刊记者查阅2007、2008、2009年三年的年检报告发现,该公司始终处于亏损状态,最高时净利润为-314.24万。

  建福宫前的御膳房

  根据故宫的官方说明,在建福宫花园重建启动后,北京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于2009年开始参与建福宫花园的运营。据故宫方面的说法,在今年4月以前一直都在进行花园内部设施改造施工,尚未实际开始营业。

  本刊记者查阅该公司网站发现,在建福宫建成之前的2007年,该公司运营的“故宫御膳房体验中心”就已对外营业。有关的成功案例是,2007年8月31日,故宫宫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曾承接意大利著名品牌a.testoni在故宫的一场名为“龙梦之旅”的答谢晚宴活动。

  根据时尚杂志《名利场》介绍,该公司运营的御膳房体验中心位于紫禁城的基化门内,据称人均消费1500元~5000元不等。根据有关资料,其运营模式同最近曝光所描述的“建福宫会所”大同小异。

  由于不对外开放,据曾去用餐的亲历者描述,该体验中心完全按皇宫气派设计,金碧辉煌,古色古香,服务员也按清朝装束打扮。进门时,先由一个四品文官宣旨,赏黄马褂,然后由宫女们传膳,“气氛相当诱惑”,“似时间倒转”。

  故宫博物院并不否认曾在紫禁城古建筑中开展餐饮活动。故宫方面的官方说明显示,建福宫花园于2005年竣工后,主要接待了基金会方面的捐资人、贡献人及相关友好的参观、联谊活动,会务、餐饮由双方指定的具有在古建筑内承办活动经验的酒店临时承办。

  2008年,由故宫博物院单方管理后,“仍维持为原定开放原则”,举办的活动如有收入则用于补充花园维护费用。

  故宫公司群

  在故宫博物院的30余家组成机构中,北京故宫宫廷文化有限公司的中方出资人“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是有着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

  据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介绍,故宫文化服务中心系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目标是“逐步发展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该中心“在对外合作中经授权代表故宫博物院做为签约主体”,其职责之一是“寓经济效益于社会服务之中,积极创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支持文博事业的发展”。

  据《望东方周刊》查证,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成立于1952年,前身系数十年前为广大游客所熟知的“故宫商店”,主要在紫禁城内为游客提供食品、照相服务。

  80年代恢复工商注册登记时,其性质就是全民所有制企业,有80余名职工。

  1984年,故宫商店和外宾服务部合并组建故宫服务公司,不久又先后改名为故宫博物院服务部
、故宫博物院经营开发部,直至最后变更为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注册资本保持不变依然为124万。

  为游客提供服务依然是其重心,其经营范围从简单的售卖食品、提供照相,逐步增加售卖旅游纪念品、快餐等等。

  1981年的登记资料显示,故宫商店利润为26万余元;到了2009年,其年检资料显示全年销售收入已是1800余万。

  与此同时,以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为母体,故宫博物院近年来先后成立过数家公司。

  2008年,故宫博物院下属单位紫禁城出版社注资200万元组建“北京故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同样为进行文化产品开发、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内容。到2009年度,新公司开张第一年实现全年销售收入350余万。

  2004年8月,故宫文化服务中心出资37.5万、北京喜力大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2.5万合资组建“北京故宫文化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文化产品研究开发销售、组织文化交流活动等。到2009年度,已实现全年销售收入4300万。

  2001年,故宫博物院所属北京故宫紫微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46万元,北京恒世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资154万元联合组建“北京故宫宫苑艺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以进行“故宫专造”皇家宫苑艺精品的开发和社会市场的开拓。

  此后该公司出现一系列股权变动。2003年,“恒世通”公司将其所占77%股份中的50%先后转让给云南玉溪中玉酒店(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州药业有限公司、北京星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自然人丁宇光,四方各以20万元获得北京故宫宫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10%的股份。经营范围也逐步变为广告设计、家居装饰、五金交电等等无所不包。

  疑点在于,到2007年1月,“故宫宫苑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已经见不到“故宫紫微垣公司”的身影;这年9月20日,“故宫紫微垣公司”因为按规定参加年检被吊销营业执照。2009年度,“故宫宫苑公司”实现了全年销售收入340万元。

  故宫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生意

  显然,类似公司并不是故宫的全部收入来源。

  这其中,门票是故宫最为可观的收入之一。2011年5月11日,故宫博物院新闻发言人冯乃恩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透露说,故宫参观人数每年递增近一成,2010年已达1200万人,门票总收入已维持在5亿元左右。

  据2006年8月23日《北京晨报(微博)》报道,在故宫神武门东侧、珍妃井旁边出现了两个“只接待外宾”的商店,中国游客被拒之门外。

  2007年7月,迫于强大压力,故宫“赶走”了在乾清宫南侧九卿朝房经营了8年之久的星巴克,平息了“故宫为了赚钱而丢了文化”的指责。

  据当年《北京晨报》报道,故宫内部人士曾透露,最初九卿房内包括星巴克在内的几个商户全部月租金才十几万元。当然,其后租金有所上涨,但额度不详。

  之后,则是2009年的天价拉面风波——星巴克被赶走了,一个1400平方米的超大餐饮服务区建成了,且一碗普普通通的拉面售价高达30元,咖啡、茶等饮品的价位也都在38元上下。这次,故宫的生意因高价遭遇指责。

  将“地盘”用于商业化运营是故宫的一项重要的收入模式,例如用于会展、开演唱会等。1997年著名音乐人雅尼及2001年世界三大男高音均在紫禁城广场有过演出。

  以“三高”演唱会为例,央视《经济半小时》曾算了这样一笔账:仅门票收入可达近1800万美元,演出投入为1000万美元。承办方中国文化艺术公司负责人则说,投入的成本仅企业赞助就可以消化掉,因而收益仍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笔巨额收入究竟有多少落入故宫口袋呢?紧随其后的一场官司给出了答案。2002年,故宫博物院起诉演唱会承办方中国文化艺术公司拖欠场地租用费100万元。故宫出示的协议显示,此次演唱会故宫的场地租用费一共为200万元(10天)。

  此外,故宫还有一些看不见的生意,例如利用藏品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除了获取版权费之外,还可能有其他的分成方式。

  例如,以故宫35件瓷器藏品中的11款仿制的“故宫专造”限量版瓷器,标价为2800万。

  再如2001年12月起,故宫博物院和一鼎轩公司合作,对故宫馆藏古书画进行仿真印制,1万幅仿真作品推向市场后以8000元到1.2万元不等的价格限量销售,算下来销售收入约为1亿元。

  故宫财源

  故宫收入和支出是两条线分开的,门票收入上缴财政,然后根据年预算拨款。以有据可查的2004年为例,当年门票收入3.5亿元,故宫得到日常支出1.4亿元、维修费用为1亿元。这是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有关部门决定从2002年到2008年每年支付1亿元维修费。

  此外,还有2002年成立的国家文物征集专项经费,故宫每年得到的该笔经费为1000万元。

  社会捐助力量也为故宫的维继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例如引起争议的建福宫,就是由美籍香港地产商陈启宗捐款1400万美元修复。

  2011年3月底,故宫博物院成立了“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和“北京故宫文化促进会”,由王石、万捷、刘长乐、宁高宁、马化腾、陈启宗、陈东升、冯仑八位企业家捐助1600万元,用于支持一系列交流和展览项目,并长期资助和奖励“故宫学”研究。

  基金会成立时,新闻发布会的地点正是如今风口浪尖上的建福宫花园。故宫基金会理事长、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李季如是评价企业家们的捐助,“这并不是他们的一笔生意,而是一个事业。”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国家拨款大概每年3亿~4亿。凡是政府拨款能够满足的项目,基金会是不参与的。

  政府拨款不足或是不便参与的,基金会就会参与进来。譬如修缮资金申请财政拨款,修缮之后的研讨会学术等活动就会用基金会等社会的力量。

  据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发给故宫博物院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标示,故宫博物院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是,收藏展览宫廷文物,展示文化遗产;文物收藏与保护、文物展览;古代建筑研究与维修;相关文物和旅游资源开发,等等。

  该证书也写明故宫博物院的“开办资金”为7747万元,规定其“经费来源”是财政补助、上级补助、事业、附属单位上缴收入。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专家称中国仍是亚洲战略孤独者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11263

    2011-5-22:据青年参考报道,作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一项全新议程,备受关注的中美首次战略安全对话5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两国同意启动亚太事务磋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透露,双方将分别由中国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的相关官员来牵头。至于磋商的频率等细节问题还需要到首轮磋商开始以后来决定,预计首轮磋商很快就将举行。

  中美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