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必须在东亚与中国分享权力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九感悟:以退为进蓄势待发—-鼓足干劲 

 

提起以退为进,我们不禁想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胯下之辱,退一步进两步这些先人们留下来的典故。最有代表性的,要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故事吧。这种海阔天空表示让自己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今 日 看 点 : 2011-04-19▲◆★●■☆

 

俄罗斯想围堵中国?

http://observe.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3ff.html

 

美国必须在东亚与中国分享权力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454.html

 

马英九要派"陆战队"守南沙 

http://bbs.tiexue.net/post2_5020867_1.html

 

中方已四次口头邀请金正恩访中

http://chn.chosun.com/site/data/html_dir/2011/04/19/20110419000003.html

 

中国特色的吃喝玩乐成富贵身份的标志

http://news.wenxuecity.com/messages/201104/news-gb2312-1338460.html

 

清华教授:中国需要一场社会进步运动

http://www.ddhw.com/viewheadlinenews.aspx?topic_id=1000&msg_id=109983

 

马英九这下露出原形,竟公然宣称武力对抗大陆

http://www.junshijia.com/article/201104/63597.html< /p>

 

 

 


俄罗斯想围堵中国?
http://observe.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3ff.html

2011-4-19   来源:环球时报  

  舒 迅:俄罗斯想围堵中国?作者:舒 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俄罗斯瓦尔代俱乐部前不久发表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提出了建立以中国因素为核心的俄美中三方对话机制的问题。报告主要谈到两点:一个是俄美必须改善关系,二是俄美改善关系的基础或者说前提就是遏制中国因素。

  瓦尔代俱乐部,或者说瓦尔代论坛,创办于2004年。可以说这是当年在普京的支持下,创办的一个传达俄罗斯最高当局意图的机构,实际上是个变相的总统咨询机构。它相当于我国的博鳌论坛,甚或更高一级。具体参加者是俄罗斯的学者和他国的学者,普京每次都参加,每次所讨论的议题名义上是纯学术性的,但实际上经常兑现成政策。世界舆论常常从瓦尔代的讨论看俄罗斯的动向和发展。

  今年这份报告认为,俄美要进一步改善关系,是因为俄罗斯只有同美国建立类似俄罗斯同中国那样密切的关系,才能保证俄罗斯继续保持国际大国的地位。这是其一。其二是,俄罗斯通过与美国的合作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远东和中亚地区的利益。其三是,当前全球性的事务只有俄美联手才能解决。

  至于说到“中国因素”,该报告指的是“中国的崛起是俄美面临的共同挑战”,而且这种挑战被列入了与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并列的地位。这就有点问题了。为了遏制这种“中国因素”,报告列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吸引美国参与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防止中国单方面掌控这一地区,二是吸收美国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第三是让美国参与亚太地区安全体系的建立,这是俄美中三方对话机制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

  如果不戴有色眼镜看的话,“中国挑战”并不是中国向世界挑起战争,而是中国的崛起和强劲发展给世界的发展注入新的因素。这些新因素会在中国与他国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中引起新活力、新问题、新矛盾,从而出现新的对话和解决办法。相对于全球化的整个发展进程而言,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的因素融入其中,问题是或多或少,或强或弱罢了。在当今的世界发展中,哪一天没有“美国因素”,“俄罗斯因素”不也是一天天在增强吗?因此,问题不在于“中国因素”,而在于怎样看“中国因素”。

  鉴于俄美中三国的国际地位、影响以及与其他国家错综复杂的关系,世界性的事务已经离不开这三国的态度和决策。因此,建立俄美中三国间的对话机制已提上议事日程。但是,这种对话必须是正常的、对等的。决不能像该报告中所说的,联合俄美的力量来预防、遏制和对抗中国。该报告强调,俄美不是敌人,更不是潜在的敌人。同样的道理,俄中更不是敌人和潜在的敌人,中美间也不应当成为敌人或潜在的敌人。只有这样,俄美中才能有正常的对话并进而建立正常的对话机制。

  如果想建立正常的对话机制,而又要计划把中国堵进“围城”的话,这样的对话机制是不现实的。有理由怀疑报告所说的,为了遏制“中国因素”要办的三件事,是一个从北部(西伯利亚和远东)、西部(中亚)和东部及东南部(亚太地区)围堵中国的计划。中俄美需要一个对话机制,但这只能是一个不被“围城”的对话机制!▲(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美国必须在东亚与中国分享权力
http://mil.chinaiiss.com/html/20114/19/a37454.html

2011-4-19:台湾《旺报》18日刊出题为《美国必须与中国分享权力》的社评,文中认为,“美国将很难防堵中国在东亚渐进式扩大影响力的走势”。文中提到,改变美中战略对峙态势的关键仍在于,“美国必须去除在东亚‘唯我独尊’的心态,认真看待北京多次做出‘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军费支出仅为实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的宣示”。

  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总统奥巴马最近在乔治华盛顿大学演讲提出削减赤字新方案,未来12年要减少4兆美元支出。达标的方式无非是开源节流,包括增加富人税收、降低国内支出、减少联邦健保开支及删减国防预算,其中有关2023年前至少需裁减4千亿美元的国防支出,将对美国全球战略与外交造成重大影响。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2010年的美国预算赤字已创历史新高,达到1.56兆美元,约占gdp的10.6%,负债总额更超过了14兆美元,接近gdp的90%,平均每个美国人负债约4.7万美元,迫使奥巴马必须采取行动删减赤字。

  美国年度国防预算规模达5千余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4%。今后若进行大幅度裁减,难免影响全球各地美国驻军的规模,冲击到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布局,引起盟邦对美国重返亚洲的质疑,甚至可能削弱美国面对中国军力崛起的响应能力。

  奥巴马曾经公开称许国防部长盖茨,过去两年已减少不必要的国防支出。但奥巴马宣布将裁减4千亿美元国防支出后,五角大厦发言人莫瑞尔立即提出警讯,声称削减任何国防经费皆应视国家战略和政策选择的需要,而非单纯地改变预算数字,更何况美国此刻仍陷于伊拉克、阿富汗与利比亚的战事,继续裁减国防预算势必削弱美国的军事力量、军队结构和海外任务。

  盖茨也认为,大幅删减国防预算将对美国造成“灾难性”结果,显然盖茨对大幅删减国防预算有其顾虑。事实上,今年元月盖茨访问大陆后,西方媒体就陆续透露五角大厦研拟的新国防发展计划,目标似乎都是针对中国军力崛起而来。新国防发展计划需要政府预算支持。

  近年来,大陆军力发展成果超乎美国的预期,反卫星导弹先进系统的研发、歼20隐形战机的试飞成功、东风-21d反舰弹导飞弹(asbm)的部署等,已经造成美国及其东亚盟邦的疑虑,大陆最近亮相的首艘瓦良格号航母,“更被美国海军视为将冲击东亚区域的权力平衡”。

  最让美国保守人士忧心的是,当美国正步向军事预算裁减之途,中国的国防支出却快速攀升,增加美中在东亚军事冲突的潜在风险。尽管西方与大陆的军事战略专家都认为,中国现阶段的军力仍不足以威胁美国在东亚的霸主地位,但中方军事发展的惊人速度,确实让包括盖茨在内的保守派感到恐慌。事实上,大陆的经济若能持续成长,内部秩序亦能维持相对稳定,未来若干年面对美国削减预算的趋势,中美军事力量的对比未必不会日渐缩小。

从白宫今年2月中旬提交国会的2012年预算案来看,五角大厦今后10年若想达到经费削减目标,势必要重新调整国防支出项目及全球战略布局,重新就如何赢得战争、发展新式武器、海外军事行动,思考新的平衡点,例如更加重视情报搜集与海空侦察能力,或确保部队的机动与灵活,以因应日益增多的非对称性战争。国防部长盖茨敦促白宫避免再派兵参与亚洲地面战争,正说明了国防经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