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克服中国改革的既得利益

易经给我们的64个人生智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213&msg_id=523

 

第二感悟:心有乾坤神闲气定—-戒除浮躁

 

当人们浮躁的时候,应该想想那浩繁飘渺无穷无尽的宇宙,为什么它能够数亿年的时间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法则,遵循自己的规律不动摇。

 

今 日 看 点 : 2011-0412▲◆★●■☆

 

解析藏南现状与军事危机应对

http://blog.chinaiiss.com/xiaodong/blog/view/29255

 

中方要求美方停止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侦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国是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12/5679582_0.shtml

 

“顶层设计”克服中国改革的既得利益

http://www.zaobao.com/yl/yl110412_001.shtml

 

北京对雅鲁藏布江建坝说法

http://www.junshijia.com/article/0412/62934.html

 

 

 

 解析藏南现状与军事危机应对
http://blog.chinaiiss.com/xiaodong/blog/view/29255

2011-4-10: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印度感到焦虑和失落,在对中国战略意图解读时,误认为中国对印度实施战略包围,威胁印度安全,同时由于边界争端,印度从败走的殖民者手中又捡起不适时宜的殖民思想,把自己刚刚过去的被英帝国统治的苦难经历立刻忘却,反而抱着捡起的殖民思想妄想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它们霸占中国藏南大片领土,又怕中国以武力相加,以致于民族心理发生变态,这种扭曲的民族心态,极易引起不测事件,危机与防范就在其中了。笔者力图从多角度,分析一下藏南的现状,与危机发生的可能,以及危机出现后我们的应对措施

★ 一、从印向边境增派苏-30战机说起

据《印度时报》3月1日消息:印度今天加强了与中国接壤的东北部地区的防御能力,把苏-30MKI战机部署在贾布瓦空军基地。诺赫瓦尔中将对媒体说,在贾布瓦空军基地部署高尖端的苏-30MKI战机,是为了确保印度东部地区不会遭到任何入侵。他说:“贾布瓦空军基地是印度最东端的战斗机基地。该基地是东部防御的第一线,在此部署苏-30战机将增强该基地的防御能力。” 目前,印度空军拥有大约270架苏-30战机。

据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2月15日报道,印度军方消息人士日前透露称,印陆军将在年内开始装备美制M-777型155毫米轻型榴弹炮。根据印美两国此前签署的政府间协议,印方将会以6.47亿美元的价格获得145门M-777型榴弹炮。据印军方消息人士透露,这批M-777榴弹炮配备有激光惯性炮兵定位系统,最大射程30千米,将会被部署到与中国接壤的“阿鲁纳恰尔邦”(即我国的藏南地区)。《印度时报》报道称:“军方已在这一地区组建了两个新山地师,总兵力为3.5万人。新型榴弹炮的装备将会增强这些部队的攻击能力。”

从最近印度在中国西南部的动作,不难看出,印度是憋足了劲想和中国干一场的。在此之前,印度已经向中国藏南地区增兵三个山地师,一个侦察营;加上当地的武装和警察等,已经达到了20余万人的兵力,其兵力已8倍于解放军。有消息称,印度近十年来已斥资500亿美元购先进武器制衡中国。

为加强对藏南的控制,印度已经在东北部邦,修建了苏30MKI先进飞机的机场,并且派驻了加油机和先进的预警机,并在不断的获得俄罗斯生产飞机的许可证。同时,印度高官一再放话,表明印度不会再失去第二次中印战争。种种迹象已表明,印度与中国打的决心已下了。

★ 二、中印边境争议由来

中印边界全长约2000公里,按不丹和尼泊尔两国隔开后形成的自然地理走势,中印边境线分为靠近新疆的西段,和位于西藏以西的中段,以及主要为藏南地区的东段,分为西、中、东三段。双方争议地区面积共约125000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0000平方公里,为藏南地区(印称“阿鲁纳恰尔邦”),由印方实际控制,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也由印方实际控制,西段约33000平方公里,主要是阿克赛钦地区,由中方控制。

自从英殖民者麦克马洪,在西藏走一圈炮制出“麦克马洪线”后,印度在国家独立后,不仅没有主动放弃英殖民者窃取他国土地殖民心态,反而要继承,凭着印度式执拗性格,全然不顾中方至情至理的规劝,却不依不饶地贪上了富饶的藏南等地区。中印之间终于在1962年爆发了一场短暂但规模空前的边境战争。这场边境战,使亚洲中印两国隔阂数十年,积怨至今不散。

为什么印度这个边界利益的获得者这么敌视中国呢?原因就在于“大印度联邦”在作祟。

“大印度联邦”本是英国殖民者以印度为基地,向周边乃至东亚和印度洋沿岸拓展势力范围的战略构想,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却对它格外欣赏。他早在1934年就在自传中写道:“我个人对未来远景的看法是这样的:我认为将来会建立一个联邦,其中包括中国、印度、缅甸、锡金、阿富汗和其他国家。”后来他又在《印度的发现》一书中作了修正,把他的“大印度联邦”定格在印度洋地区、东南亚和中亚西亚,而印度必将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尼赫鲁还一厢情愿地设计出一个“理想边界”,即将克什米尔、尼泊尔、锡金、不丹和阿萨姆作为印度的防务内线,把中国的西藏作为“缓冲国”纳入印度的势力范围,将“麦克马洪线”和“约翰逊–阿尔达线”作为印中理想的边界线。尼赫鲁认为,独立为印度创造了大好时机,印度要建立以自身为盟主的“大印度联邦”,并以此为基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就是尼赫鲁在印度独立民主运动中萌生的“关于印度的新概念”。

印度的目前的战略目标就是称霸南亚,遏制中国,控制印度洋,争当世界军事大国。冷战后俄罗斯在军事上大力收缩,美国也减少了在印度洋的军事存在,南亚地区出现了相对的力量真空,对此,印度利用与美、俄、日等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加快核军备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快争当军事强国和世界“一流”大国的步伐。

★ 三、印度近几年重大军事行动以中国为假想敌

1987年2月,印度不顾中国反对,在非法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南的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大量往该地区移民,目前人口几乎和整个西藏的人口一样多了,造成对我藏南地区非法占领既成事实。

2005年5月,印度在拉贾斯坦邦的博克兰进行5次核试验,实验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致信美、日、俄等国领导人为其核试验进行辩解时称:实验目的是应对来自中国的威胁,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近来多次攻击中国,其意图是在为其核试验找理由。印度对中国的敌意昭然若揭。

2007年4月12日试射了射程达到3000公里,可携带核弹头的烈火3导弹,令人吃惊的是:印度电视台的示意图把北京画成了目标。该导弹射程覆盖中国的北京、上海等整个亚太地区,其针对中国的敌意不言而喻。

2007年8月印度与蒙古计划扩大并升级位于蒙古境内的一处监听站,此外,印度希望在蒙古境内设立所谓早期预警雷达系统;2007年8月下旬,印度还将发射首颗专用军事卫星CARTOSAT 2A。出人意料的是,这三大举措的目的竟然惊人一致:监视中国导弹。

据中评社北京2010年2月10日电:邻国印度近来军事动作不断,海军演习、导弹测试、卫星发射,一个都不少。两天前,他们成功试射了一枚能携带核弹头的导弹,有分析说,这种导弹可以用来打击中国的多数大中城市。印度国防部说,导弹“准确命中了3000公里以外的目标”,实现了所有测试目的,即日起将装备印军。印度高官曾宣称,这种导弹主要“针对印度(北方)的头号敌人”。其实印度已中国为假想敌的军岩一直都在继续着,据《印度时报》和《印度斯坦时报》2011年4月6日报道,印度陆军北方司令部司令帕奈克(音译)中将上周在一个研讨会上表示,印度不仅面临着来自中国沿中印实控线部署的军队的威
胁,而且考虑到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广泛的军事联系,这种威胁还很可能延伸到印巴实控线。

不要小看媒体这些无中生有、添油加醋的渲染,这些言论会潜移默化影响印度百姓对中国的敌视,影响政府对中国的态度。

★ 四、印军兵力部署具有明显的进攻态势

目前印度陆军11个集团军中,中印边界印方一侧负责对华作战的主要有第4、第33和第15三个军。第4军负责东段地区,总兵力约5万人。第33军驻地在西里古里,被视为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第二梯队”,下辖3个山地师和一个炮兵旅,其主力第17山地师驻地距离中印边境乃堆拉山口近40公里。第15军主要负责中印边境西段对华作战,下辖第19山地师、第3山地师和炮兵第3旅,直接威胁中巴战略通道喀喇昆仑公路。

在“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和锡金邦三个同中国接壤的地区,印度部署有第4军和第33军。印度第4军以阿萨姆邦中部的提斯普尔为核心,形成“前轻后重”的作战格局,只有第5山地步兵师放在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的那加,而第2山地步兵师、第21山地步兵师则放在阿萨姆邦境内。

印度军方认为,中国军队作战的最大目的是歼敌,而不是简单地夺取“阿鲁纳恰尔邦”,第4军靠后配置的方式就显示出印军仍害怕中国军队会像1962年那样穿插围歼其主力。但总部设在西里古里的印度第33军却十分危险,该军战斗力最强的第17山地步兵师就驻扎在乃堆拉以南40公里处,同属第33军管辖的第20山地步兵师(驻比纳古里)、第27山地步兵师(驻噶伦堡)则作为后应部署在二线。

去年年底,印军又向印度东北部与中国接壤的边境地区增派两个山地师。这两个山地师有军官1260名、士兵35011名,配有适合山地战的“特别装备”。向中印边境地区新增派的两个印军山地师分别为:第56师,师部设在那加兰邦的扎卡玛市,归属印度陆军第3军;第71师,师部设在阿萨姆邦的米萨姆里市,归属陆军第4军。这两个师事实上已经部署到位,并装备单兵防护设备和轻型防空火炮。

印军新部署的这两个山地师是为了拱卫“阿鲁纳恰尔邦”,其中第56师负责“阿鲁纳恰尔邦”的东翼,以防“中国从缅甸方向对其发动攻击”,第71师则负责保卫“阿鲁纳恰尔邦”的腹地,而印军此前已经在“阿鲁纳恰尔邦”的西翼部署有第5山地师。除此之外,驻扎在阿萨姆邦的印军“反游击部队”可以随时增援中印边境。随着这两个山地师部署到位,印度在与中国接壤的东翼边境地区的军力多达5个师。

★ 五、印借力“东向政策”欲对我区域包围

海域围堵牵制,陆地辅助策应,争议区正面保持强大军事压力,以保证战略态势稳固主动,是印度在“东向政策”框架下军事策略运用上显现出来的主要特点。

印度于1991年开始实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东向政策”。其核心是从经济导向拓展到政治、经济与安全并重。自 “东向政策”实施以来,印度与东盟关系从部分对话伙伴关系到形成第四个10+1合作机制,印度与东盟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合作逐步完善并不断深化,合作领域,从以经济为主扩展为政治与军事同步推进;合作国家,从最初的东南亚国家扩展到东亚的日本、韩国与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亚。而印度与日本、越南的关系尤为突出,仅就这点可以看出印度是在利用中日、中越之间的领土纠纷,再谋取军事上的合作。

在东向政策导向下,印度军事存在已经成为东南亚甚至东亚地区最活跃的力量之一。印度每年要与美日等国海军举行一次“马拉巴尔”演习,与主要东南亚国家每两年举行一次代号“会合”演习。欧美西方国家在叫嚣“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把印度当成了“平衡力量”棋子。而印度为达到本国战略目的也远充当马前卒,印辛格总理2010年10月出访日本等亚太三国表明,印度正充分利用并挖掘“平衡力量”这一角色对自身的利好。

印度与日本自2000年提出建立“全球伙伴关系”以来, 印度与日本的双边安全合作不断深化,其目的是为各自军事目的服务的,日本为的是东海的战略利益。2008年两国发表关于安全合作联合宣言,2009年签署《深化安全合作行动计划》。目前,两国已经建立一系列安全对话机制,包括外长间战略对话、防务合作与交流结构框架、国防部长间年度互访等。2010年7月,两国举行首次外交和防务部门副部长级对话。日本是目前印度惟一的“2+2”对话国,“2+2”对话将两国安全合作推至新的高度。

印度与越南的军事同盟关系再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时已经达成默契,在印度实施“东向政策”以后,两国又以战略视角重新定位双边关系,继2003年启动外交部外交秘书级磋商与国防部部长级磋商以来,两国军事与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成为双边关系的重要部分。2003年11月至2008年10月,两国举行了四次安全对话;2009年11月,印越两国签署防务谅解备忘录;2010年7月,印度陆军总司令十年来首次访越。越南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意为印度海军提供维护设施;而印度也一直向越南提供军事培训和军品配件,以强化越南的国防实力。越南已经成为印度深化“东向政策”的重要纽带,是印度军事力量辐射西太平洋的中转站。越南甘愿为印度提供军事帮助,目的也在南中国海的利益。

印度国防部长安东尼访问越南时提出,帮越南发展海军,想借越南扼制中国海军南下印度洋,加强对南中国海的监控能力,提高越南海军的作战能力,要改变越南在南海地区与中国大陆解放军对抗的劣势。

同时,印度与台湾也在搞合作,双方制定了代号“后门计划”的监听合作项目。台湾和美国负责出钱,印度出人,主要搜集西藏、新疆、青海和四川的情报,每隔7—10天通过美国外交邮件把截获的密码送到台湾破译。特别是近来,印度前防长费尔南德斯多次秘密访台,幕后牵线暗助台湾研发核武,在中国东面树立一个强敌。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印度拉拢日本、蒙古、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我国台湾等我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妄图在我国周边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圈。▲◆★●■☆


中方要求美方停止在中国专属经济区侦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评社北京2011年4月11日电/第七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11日在北京举行。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钱利华和美国助理国防部长帮办迈克尔.希弗共同主持。

  新华社报道,双方回顾了上次会晤以来中美两军关系的情况,并就两军关系指导原则、培育两军互信、海上军事安全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等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重点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访问美国的相关安排进行了商议。双方一致同意,将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和防务部门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保持两军各层次的对话与沟通,加强两军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与合
作,稳步推进两军关系向前发展。双方还确认了2011年中美两军交往计划。

  中方要求美方尊重中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停止向台湾出售武器,停止美舰机在中国专属经济区的侦察活动。

  美方表示,持续可靠的两军关系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应开展不间断对话,以加强互信,避免误判。美方高度重视陈炳德总长访美,希望此访圆满成功。

  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机制建于2005年,是双方就两军关系政策问题交换意见的重要平台。▲◆★●■☆


中国是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4/12/5679582_0.shtml

2011年04月12日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任生心 赵达

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非凡首创和崭新实践。2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夯实、拓宽、延伸,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维护社会治安、保持社会稳定的新路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20周年之际,本报记者就我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关情况,专访了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冀平。

我国是世界上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

记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两个《决定》颁布20年来,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哪些经验和成效?

陈冀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提出来的,她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发展,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总的目标和根本任务是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当时的社会治安形势,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及时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随后也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奠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政策和法律基础。20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坚持统一领导、协调联动,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重心下移、固本强基,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以开展平安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工作,确保了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好转,刑事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深入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3月29日,中央综治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纪念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两个《决定》颁布20周年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综治委主任周永康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面对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面对世所罕见的风险挑战,我国始终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成为世界上社会治安最好、群众安全感最高的国家之一。分析原因,很重要的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通过综合治理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成功之路。

发挥综合治理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记者:当前,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着哪些突出问题?

陈冀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乡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流动性、开放性大大增强,新兴的社会组织和社会活动方式明显增加,大量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飞速发展,使社会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明显加大。

记者:我国各级综治部门应该如何应对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

陈冀平:各级综治部门要勇于担当新任务,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真正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开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局面。要加强流动人口、社会闲散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精神病人和吸毒人员等群体的管理服务;加强互联网、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力度;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群防群治的新途径新办法;加强综治信息化和法制化建设,提高综治工作科学化水平。

深化平安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

记者:今年是纪念建党90周年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也是全国“两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按照中央要求,新的一系列维护社会治安与社会和谐稳定的规划部署已经全面展开,今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点要做哪些工作?

陈冀平:今年,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谋划,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狠抓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深化平安建设,为纪念建党90周年、实施“十二五”规划和2012年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深入贯彻胡锦涛、习近平、周永康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精神,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对全国社会管理综合试点地区工作的指导,推动其在全国率先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其次,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结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突出加强行政调解,推动部门履行职能化解矛盾。

同时,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集中打击行动,严厉打击、严密防范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继续深入开展全国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行动。加强科技防范工作,提升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防控水平。

另外,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发挥其基层服务管理平台的联动功能。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建设,配齐配强专职干部。重点抓好村居(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综治工作站(室)建设。

最后,我还想说,多年来,《光明日报》作为中央主流媒体,十分重视社会治安综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