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友间禁忌,你都知道吗?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10161&msg_id=656
人的一生中,你会遇到很多不同的人,相对的有一些就会变成你的好朋友或仇人,甚至敌人……但重点是……你自己有想过是什么原因会因此演变成敌人,仇人或朋友呢?其实这有一些小小的注意事项给你参考一下~~希望对你交友有所帮助!
朋友的禁忌:
7、别以为你跟你的朋友,是那种有难就可以离家出走逃到他家。 告诉你:错啦~~~~或许他可以帮你一阵子,但是相同的他也必要负责起你在他身旁的责任。久了,我想换成任何一个人都或觉得,我干嘛?交个朋友来自找麻烦,也会在心中产生一种厌恶感的!!所以,越是好的朋友你更要学会去体会他的心情及他的难处的!!自己的难处自己担,千万不要去长久麻烦别人!人家说久病无孝子,其实也可以改成“久烦无知已”共勉之……
今 日 看 点 : 2010-07–19 ▲◆★●■☆
鲜为人知:邓小平曾经如此叮嘱朱镕基
http://www.ip134.com/shilin/201006224977.html
韩国的悲哀—中美博弈关键时刻美国出卖韩国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2171906/2715/53/12/6_1.html
"天案舰事件"如韩美导演的话,将引起世界大战?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2171906/2715/54/72/3_1.html
精英移民突显我国软实力不足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7/16/content_1182939.htm
朝鲜提出核实证据并无不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25/content_1131535.htm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让美国担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1794
中国今年1月再用导弹击落卫星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0/07/ifeng100718.shtml
鲜为人知:邓小平曾经如此叮嘱朱镕基
http://www.ip134.com/shilin/201006224977.html
时间:2010-07-18 : 一边眺望上海中心城区的市貌,一边嘱托身旁的朱镕基:“我们说上海开发晚了,要努力干啊!”作为一个战略家以其独特的视角看出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的优势人总是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邓小平的高明之处在于退得成功,退得顺利,每退一步,其开创的事业都会向前迈进一步。有人说,从1980年辞去副总理职务开始,到1992年南方谈话和接见中共十四大全体代表,邓小平共用了12年多时间完全退下来。这显然做的是很有步骤,并且十分稳妥的。邓小平的退是为了进,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了中国的长治久安,为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千秋大业。这就是政坛伟人的政治艺术!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开始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在中国近代史上,上海曾是远东最大的贸易金融中心和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被称为“东方巴黎”。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仍是全国特大型工业商经贸济中心城市之一,对国家财政的贡献曾长期傲居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之首,独领风骚几十年。但进入80年代,南部沿海经济特区迅速崛起,广东、江苏等省的经济发展显示了强劲的势头,上海“老大哥”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了。
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邓小平以其独特的视角看到了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拥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的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等。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之形象的先天条件。
如果说长江是一条绵延千里的巨龙,那么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就是龙头。只有龙头高高昂起,吟啸四海,才能有腾云环宇的龙的飞升!
在中国对外开放这块棋盘上,邓小平将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视为举足轻重的一枚棋子。
1990年初,邓小平视察上海,特别关注了浦东的开发开放。他说:上海的浦东开发,不是上海一个地方的事。浦东开发,可以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发展,所以是全国的事。
回到北京后,邓小平对中央政治局的同志们说:“我已经退下来了,但还有一件事,我还要说一下,那就是上海的浦东开发,你们要多关心。” 邓小平特地要求当时的李鹏总理负责抓一下浦东的开发和上海的发展问题。
3月3日,邓小平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进行谈话。他指出:“现在特别要注意经济发展速度滑坡的问题,我担心滑坡。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长期过紧日子。如果经济发展老是停留在低速度,生活水平就很难提高。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10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假设我们5年不发展,或者是低速度发展,这不只是经济问题,实际上是个政治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讲艰苦奋斗,都很必要,但只靠这些还不够。最根本的因素,还是经济增长速度,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逐步地好起来。”▲◆★●■☆
韩国的悲哀—中美博弈关键时刻美国出卖韩国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2171906/2715/53/12/6_1.html
据韩国《朝鲜日报》2010年7月13日报道,韩国政府一位消息人士透露,因为中国强烈反对韩美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所以韩美正在研讨在日本海(韩国称东海)和黄海同时进行军演,而美国航母等核心战力不参加黄海军演,只参加在日本海(韩国称东海)军演的折中方案。
黄海军演闹到了今天,终于看到一个比较确切的发展态势了。自从“天安”号事件以来,韩国在国际社会上大打悲情牌来获取国际社会的同情,而美国也强调支持韩国对朝鲜进行制裁,虽说美国政府表态站在韩国一边,但韩国却也自信过头了,一心想把美国军事力量引进黄海,而不考虑中国人对此的不满。随着时间的推移,韩国的悲情牌效果也越来越失去作用了:
首先:中国拒绝韩国要求对朝鲜谴责;
其次:联合国通过了一个遣责“天安”号事件的决议,但决议中没有提到朝鲜;
再次:美国航母等核心战力不参加黄海军演,只参加在日本海(韩国称东海)军演;
从事情发展的脉络来看,韩国早已不能左右局势的发展,其最寄以希望的就是美国航母进入黄海与韩国海军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对朝鲜进行军事施压,而这也是韩国在“天安”号事件中走错的最大一步。韩国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处在东北亚格局中的位置,而是企图把美军引入黄海把黄海水搞混,而恰恰是韩国的这样的举动激怒了中国,以至于中国从民间到官方一致反对。东亚地区是中美较量的前沿阵地,中美才是主角,任何在此区域的大动作都不能不考虑中国的反应,否则必会引起中国强烈反弹。显然,韩国政府没有意识到这点,高估了自己掌握事态发展的能力和对美国抱有的期待。
中美在战略层面上的较量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出于遏制中国崛起的需要在亚太地区部署了大量的军事力量,韩国就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一个点,说白了韩国就是美国遏制中国的其中一个棋子。美国为了全局战略的需要,随时可以牺牲掉一些棋子,朝鲜战争时美国就这样做了,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南朝鲜的反对同中国签订了停战协议。中美关系现在是既有较量又有合作,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从战略上讲,美国没有放弃遏制中国的行动,但从局部利益上看中美间又相互依存,在很多重要的国际问题上美国需要得到中国的配合。所以中美间的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没有把这种关系弄清楚,就难以把握出美国在战略层面上的行动。而韩国恰恰是没有看清楚中美间这种特殊的关系,以为美国会不顾中国人的反对与其在黄海进行联合军事演习,可以说韩国这次的面子丢得有点大了。没有美军航母参加的黄海演习根本没有任何震慑力,也达不到对朝施压的效果。此次中国政府的反击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既给美国一个下马威,又提醒了韩国注意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要出格了。(兵哥时评)▲◆★●■☆
朝鲜提出核实证据并无不妥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5/25/content_1131535.htm
俟明 刊发时间:2010-05-25 光明网-光明观察
韩国政府20日正式公布了沉舰事件的调查结果,确认“天安号”因遭到朝鲜小型潜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而朝鲜则断然否认,提出立即派团前往核实证据。目前朝韩双方剑拔弩张,韩国的应对措施包括推动国际以非军事行动制裁朝鲜、切断朝鲜外汇主要来源、禁止朝鲜船只通过韩国海域,朝鲜的报复措施则为全面断绝朝韩关系、全面废除朝韩互不侵犯协议、全面取消朝韩合作项目等。
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天安号”事件究竟是不是朝鲜所为。如果是,朝鲜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如果不是,爆炸沉没的原因又是什么需要弄清楚。
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合调查报告称,综合分析各种证据,“天安号”因鱼雷在水中爆炸发生的冲击波和泡沫喷射而断裂沉没。事发前两三天,朝鲜西海舰队一些小型潜艇和母舰离开基地,在“天安号”遭受攻击两三天后重返基地。韩国表示,韩国拖网渔船15日在沉舰海域附近打捞出 5片鱼雷螺旋桨、发动机、操纵装置等关键物证,经鉴别与朝鲜制造的 “CHT-02D”鱼雷设计完全一致,在鱼雷残片尾部推进装置上发现朝鲜文的“1号”标识,也与此前发现过的朝鲜鱼雷标记方式一致。韩国强调调查结论得到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等外国专家确认,美国也表示深入积极介入了调查的所有环节。
对于这一调查结论,朝鲜国防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指责韩国当局强行把“天安号”事件与朝鲜联系起来,称“天安号”事件是精心策划的“阴谋闹剧”和“荒谬借口”,试图借此达到某种政治、军事目的。朝鲜国防委员会在声明中说,朝方将派国防委员会检查团前往韩国核实相关的“证据”,韩方“必须向我们出示证明舰船沉没与我们有关的物证”,而这些物证也必须“没有任何疑问”。在朝鲜已向韩国发出书面通知书,表示将派遣检查团前往韩国核实物证但遭到拒绝后,22日朝鲜再次要求韩国接受其检查团,认为韩国宣称有关这一事件的调查结果是“客观、科学的”,就更没有理由不接受朝方的检查团。
准确地说这份调查报告只是“一家之言”,从技术上看,判断军舰沉没的原因可以有很多,毕竟朝鲜、俄罗斯、中国没有参与调查,难怪俄罗斯公开质疑证据的可靠性,中国既不接受、也不否定。朝鲜愿意核实物证,我觉得这是一个积极的态度,韩国为什么不能给朝鲜一个机会呢?韩国认为朝鲜核实要求不合理而无法理解,并说这是与罪犯要求对犯罪现场进行检查是同样的逻辑,是很离谱的行为,我真的没搞懂说这话是啥原因,也许只能用证据没有太大说服力来解释。
个人以为,在事实还没有完全明朗之前,国际社会不妨多做劝和促谈的工作,可以由五大常任理事国和当事国双方参加联合调查,彻底查清事实真相。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态度令人称道。中方正在评估这些调查结果。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说,中方一贯根据事情的是否曲直,公正客观的对待和处理国际和地区事务。相信朝鲜如果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不会干涉韩国、美国、日本对朝鲜进行单方面的制裁。
"天案舰事件"如韩美导演的话,将引起世界大战?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2171906/2715/54/72/3_1.html
中新网7月14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14日报道,古巴革命领袖卡斯特罗前日突然接受古巴国家电视台直播访问,就国际形势发表意见,指3月韩国天安舰沉没,其实是被美国暗中弄沉,嫁祸朝鲜;又指美国与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迫在眉睫”,可能触发核战,“美国正在玩火”。因此,目前朝鲜半岛和中东局势紧张,完全是美国侵略性外交政策的结果。
回放:“天安”号警戒舰2010年3月26日晚在西部海域值勤时因发生爆炸而沉没,舰上104名官兵中仅有58人生还。韩国打捞人员4月15日和24日先后将“天安”号舰尾和舰首打捞出水,并在舰内发现40具船员遗体。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表示,将客观、科学、彻底地查明 “天安”号事故的真相,追究相关责任。韩国于5月20日正式发表有关事件原因的调查结论显示,综合各种证据来看,“天安”号是受到朝鲜小型潜水艇发射的鱼雷攻击而沉没的。朝鲜坚决不予承认。
韩国针对此事件联合美国,利用军演、对亚洲地区中的大国中国、朝鲜进行恐吓!造成了中国人民包括朝鲜人民的强烈抗议和不满!
这次未出炉的黄海军演事件,对中国的人民的心里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本来黄海区域的重要性、敏感性、历史性的位置极其重要,中国军方、外交部高层都高度的重视,在强烈的反对声中,准备对来自黄海的航母进行饱和的打击!这次黄海的战争的导火索差点被点燃。
根据朝鲜的现在的情况,如果真正的受到委屈的话,是不是会对韩国进行再一次的军事打击呢?朝鲜历来就是亚洲的火药桶,一直是抗战的急先锋,一不小心就会点燃它。
这次还没有举行的军事演习对中国心脏、咽喉区域的恐吓,也引起了中国高层的高度重视,也将会在这一区域更加加强军事力量来用于不速之客。
中国的民众对这次黄海军事演习特别的反感,加上中国刚刚近4000亿的投资被美国利用手段占有,中国人民的心中的怨气未消,再加上中国被美国很多无理要求的折腾,这股愤怒将被化作一腔火焰随时被一个火花点燃。
本来这次军演的目的是打压朝鲜,警告中国。结果被中国强烈的抗议搞得很不成型。美国也许肚子里也有一股火。
一旦朝鲜掌握了真正的证据,我想第二次的朝鲜半岛的战争肯定打响!朝鲜打仗的目的,是通过战争让世界从新认识它,更主要的原因是在战争中迅速的把核武器公开化。▲◆★●■☆
精英移民突显我国软实力不足
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7/16/content_1182939.htm
韩和元 刊发时间:2010-07-16 光明网-光明观察
7月12日,《国际先驱导报》以很大的篇幅,点面结合地讲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精英走出国门,成为另一片国土上创造价值的中坚”的事体,提醒这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信号”。
确实如此,澳洲伍伦贡大学的Robyn Iredale教授就认为,对现代国家而言,人力资本是财富的最重要形式。知识和拥有知识的人不仅产生财富,它还是解决当今生活中面临的诸多社会与环境问题的有效因素。
也正是基于此,为了争夺这些稀缺的资源,很多发达国家都给予那些旨在吸引高技术移民的政策优先权,如美、英、德、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但这种趋势引发了一个问题,即发展中国家是否能从这种高科技人才流动增长中获取收益。他给出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他指出,这些人才大多数都是在自己的祖国接受的基础教育和培训,而且多数都是自费资助自己在海外进一步深造和培训的,他们的教育并没花接受国纳税人的钱。一旦这些人不回国,这些教育投入就意味着无法收回,即使不谈此前的教育投入以及此后所能做出的贡献,单这一项就直接带来了非常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些地区并未能如日、韩早期那些,大量的输出劳力而获得可观的收入回报。因为他们虽然输出了大量的社会精英,但却并没有得到他们所期望的,更多的先进技术和治
理经验,他们所做的各项花费并不能得到有效弥补。
也正是基于此,Iredale认为,在这种流动模式下,发展中国家无疑是最大的输家。人力资本的缺乏将会导致资源诅咒这样的麻烦而令国家落后。大量的人力资产投入,但最后却演化为人才的空心化,最后也就意味着他们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不可避免的演变为一种资源的浪耗。对那些不发达国家而言,这不得不说是种悲哀,悲哀在于,那些不发达国家事实上一直在帮助发达国家做着基础教育上的投入,不发达国家一直在补贴着发达国家。长此以往,这样的国家其可持续发展,将会越来越受到威胁和挑战。对此,Iredale认为,这是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所做的,让人无法接受的赤裸裸的掠夺。这种掠夺的结果是,不发达国家长期面临着生产力低下、士气低落、医疗和教育水平下降等问题。
那么对于当前来说,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是,是什么要素促使了“有本事的人出国去”呢?对此,一个重要的解释是“不安全感”,身处休士顿的美中联合商会的林志共会长就持有这种观点,他曾就中国当下讨论的财富分配改革问题跟我说过:“如果权力是掌握在富裕阶层的手中,有多少人愿意放弃富裕阶层去改革收入不均和贫富悬殊的事情,只有富裕阶层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才会考虑,如移民海外。”
但问题真的是这样简单吗?我赞同一种说法:这绝不仅是“在国内没有安全感”就能概括的,诚然这亦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在它去年发布的一份国家竞争力报告中提出:国家软实力的强弱,一个问题就可以反映出来,那就是“除了祖国之外,你最希望生活在哪里?”因为这一问题,可以综合反映出一国在经济、知识、文化等领域对外界产生的影响。正是基于此,在面对社会精英移民潮的时,我认为“在国内没有安全感”固然是理由,但关键还在于软实力不足。当时我对林会长的发言所做的回应是,“如你所说,所以我认为,对于中国财富分配改革其最大的挑战就在于我国的软实力问题。它所涉的是国民的凝聚力。美国新政时期搞的财富分配改革暨“大压缩政策”,当时并无富人移民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反观中国富人大量移民海外,说明的是中国的软实力是有欠缺的,我国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而凝聚力的缺失,则又与价值观尚未被普遍认同有关。”
当然,这固然已触及到中国问题的软肋,但从中也透照出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的卫星导航系统让美国担忧
http://www.ddhw.com/blog/viewblog.aspx?user_id=21438&msg_id=1794
法国国际广播集团 作者 安东尼
中国国防报引述未具名美军内部人士透露,美军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在必要时将摧毁中国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报导引述美国 ? 太空新闻 ?表示,中国的北斗系统扰乱了美国的计划,因为中国航太部门正试图借鉴欧洲的伽利略系统,透过发射与美国导航卫星相似的M编码频率信号,压制美国卫星导航系统的军事优势。
美国的 太空新闻 认為,美国最好的因应方法就是直接发展第四代GPS系统。而美军人士透露,美国订定有详细作战计划,在必要时摧毁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将可覆盖全球。届时世界上将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和欧盟的伽利略。
北斗起步比GPS晚了20年,一共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除了有全球卫星导航定位功能,还比GPS多了短信通信功能。
具有简短通信功能的北斗,将可进行群呼,运用在军事上,意味著不但可供部队定位导航外,还可供高层指挥部掌握部队位置,传达相关命令,进行指挥管制,对部队执行任务有相当大的帮助。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孙家栋表示,北斗能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中国的北斗系统采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于2012年前形成对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000年至2003年,中国已成功将3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建立起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意味第一步已完成。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进入星座组网阶段。到2020年,北斗系统共将发射30多颗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谭述森透露,今年将发射5颗导航卫星。
与美国GPS卫星导航系统相比,北斗在未来的设计应用上主要有三大难点:
◆第一,如果要保持卫星导航的高精度,卫星必须配有高稳定性、高精度的原子钟,但这方面中国和美国还有差距。
◆第二,美国能够在全球布控卫星监控网路,而中国只能在本国区域内布网,这对于卫星上太空后的测控和维护是一大难题。
◆第三,GPS问世近30年,积累了大量的空间实验数据,其中最重要的太阳光压变化对卫星产生影响的数据,已经建立数据模型,精度很高。而北斗系统还处於起步阶段,需要在摸索中前进。
GPS分為军用和民用两种,供他国用的是民用GPS,精度高的军用GPS只供美国自己用。目前美军不仅步兵、舰船和车辆定位用GPS,包括无人机、机器人等各类武器也都使用到GPS。
报导说,美国军用GPS的精度一般约为1米,第二代GPS投入使用后,甚至可以达到0.3米、0.2米。然而美国为其他国家,包括北约盟友提供的 GPS,精确度都限制在10米以外。
台湾中央社引述中国国防报报导披露,伊拉克战争期间,中远公司一艘远洋货轮通过马六甲海峡驶入印度洋后,因不停船接受美国检验,船用GPS因而失效。中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卫星定位系统,未来一旦发生战事,很可能出现灾难性悲剧。▲◆★●■☆
中国今年1月再用导弹击落卫星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0/07/ifeng100718.shtml
(香港)凤凰网 (2010-07-18)
核心提示:2007年1月,中国军方首度发射导弹,击落一枚已经失效的卫星,引发举世注目。据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7月13日报道,今年1月,中国再次发射一枚导弹,击落一枚本国的卫星。但报道中并没有披露这次演习的详情,也没有提到美国政府对此事的反应。
美国《外交政策》7月13日文章,原题:想都不敢想
主导世界事务已久的欧洲和美国,近几年正为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而惊奇。很明显,这两个亚洲大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最终将改变世界游戏的规则。
中国和印度每年贸易额达600亿美元,两国也一直强调希望在诸多问题上更紧密地合作。然而,与这种合作意愿并存的,还有两者长期的战略竞争关系以及边界争端。近来,中国开始和东南亚和印度洋的国家,包括孟加拉国,缅甸和斯里兰卡建立友好关系,以保护其商业利益和自然资源运输的通道。这使印度感觉受到了包围。
然而,使得这种战略关系更为复杂的是核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印两国都在寻求将其军备现代化,以为其勃勃的战略野心助一臂之力。基于两国复杂的历史,这使人非常担忧。“中国有世界上最积极最多样化的弹道导弹发展计划,”美国一份报告称,“随着导弹数目及类型的增长,其实力将愈发增强。”而这只是中国在显示他们先进科技能力的一个方面。一月,中国用一颗导弹击落自己的一颗卫星,又一次显示它正在向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前进。
这个试验使印度非常不安。它将中国的太空武器视作自己核能力的一个潜在威胁。同时也在努力研发自己的新一代远程导弹。将于今年年底试射的“烈火5” 射程可达5000-6000公里,意味着可以打击到中国最北边的城市。第一艘弹道导弹潜艇“歼敌者”的海上试验也正在筹备,一到两年内即可投入使用。
毫无疑问,两国都将对方视作假想敌。虽然中国最为关注的是阻止世界首号核大国美国的潜在进攻,印度的战略算计则集中于巴基斯坦身上,但是从战略逻辑来讲,北京和新德里在很多方面有直接冲突的可能性。这两个国家已经开始进行海军军备竞赛,争夺在南亚海域的影响力。两国的边界争端,尤其是关于目前由印度控制的“阿鲁纳恰尔邦”(限中国藏南地区)的争端也可能造成紧张局面——印度抱怨中国频频侵犯这一地区,而将其视为西藏一部分的中国也担忧印度在这一地区的驻军。
今年初的一系列高规格的会谈上,这两个军事大国对对方的敏感已经颇为明显。印度首席军事科学官萨瓦斯瓦特称,印度的弹道导弹技术已经先进到“远到巴基斯坦乃至中国的城市,没有一个目标我们想打但打不到”。中国国防大学的张召忠则嘲笑印度技术的“低水准”,并说:“在发展军事技术中,中国从来没有把印度当成战略对手,没有一个武器是专门针对印度而设计的。”
当然,探讨一个军备竞赛的最佳时间是在它真正成熟之前。印度国家安全咨询委员会﹙India’s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y Board﹚前主席Krishnaswami Subrahmanyam说,中国和印度应该把对核问题的关注带到裁军谈判会议上,这是一个设在联合国的多方协商论坛。Rajagopalan注意到印巴已经成功在两国边界上采取了建立互信的有效措施,但是中印两国则没有﹙除了90年代初一些已流产的措施﹚。建立一种在举行导弹试验前相互知会对方的机制也许会是一个开始。Rajagopalan说:“我想这很必要,否则,这种紧张状态会发展为失控。”▲◆★●■☆
美将向朝鲜发出强烈威慑信号 忌惮中国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国防部长盖茨本周将访韩。
中评社北京2010年7月19日电/环球网报道,据英国路透社7月18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与国防部长盖茨本周将访韩,一起磋商下一步针对朝鲜所将采取的措施以及美韩联合军演事宜。
路透社报道表示,希拉里和盖茨此次的高调访问有可能会“激怒”中国,因为预计他们此行将宣布联合军演事宜。报道称“天安”号事件发生后美国对这次袭击表示谴责,但是考虑到中国,也一直没有将其归咎于朝鲜。
报道表示,美国此次访问的主旨是讨论针对朝鲜下一步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包括是否以及何时恢复六方会谈。但美国多位官员表示这将不是主要议题,“当下这种时候访问的焦点将是(对朝鲜)发出威慑信号”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前亚洲事务主管维克托•查表示;此外,双方还将讨论两国的经济关系事宜。
报道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表示,此次会谈将至少会产生一个具体行动结果:宣布未来几个月内在黄海和日本海海域举行一系列联合军演事宜。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莫瑞尔表示,“这些军演活动将是用来加强我们的反潜作战能力的。他们还将向朝鲜传达一个威慑信号,我们希望它是一个很强的信号”。
报道表示,中国曾对美韩在黄海举行军演表示“深切关注”,而有美国官员在此行前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否认了这些关注,他们表示,在黄海的国际水域举行军演只是“例行活动”。莫瑞尔表示,“这只是在(向朝鲜)发出信号,而不是向中国,并且它也不应该被理解为是向中国发出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