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战速决对台作战推演

速战速决对台作战推演状况
台湾人眼中的中共解放军对台作战

美军事专家对台海战争的模拟预测
台军三军将校级军官2004名单


一、战备情况
1解放军状况:备战就绪,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2台湾军方状况:台湾军方对战争爆发可能性清楚,但是对战争是否真的会爆发,何时会爆发没有确确把握,为防止突袭提高战备。
3美军状况:在现代战争中,大规模行动很难逃过卫星等各种方法侦察,美军对解放军作战意图清楚了解,极可能在一两个月内爆发,但美军无法准确预测作战爆发日期,同时又要保持在全世界各地一定的军事优势,短期最多可投入4个航舰战斗群(280架各型飞机),另在日本基地约至少有70架陆基型飞机可用以作战。
二、首轮导弹攻击
突击在某夜凌晨一至四点,二炮导弹约在10分钟内击中目标,巡弋导弹飞行时间大约在20到40分钟内。由于导弹攻击的成本极高,第一轮攻击的目标主要是必须在解放军飞机接近台湾岛之前需要摧毁的目标。总计消耗导弹310枚。为加强对机场和防空导弹雷达的攻击效果,可以酌情增加50到60枚导弹。首批攻击的目标和消耗导弹如下:
1机场:
首轮导弹攻击目标在迟滞起飞能力,与摧毁机场的指挥控制引导能力。对于单跑道机场,需要两枚导弹用来破坏跑道,形成两个大坑或者数十个小坑。单弹头大弹坑要求深度二公尺以上,周围混凝土块上翘0.5公尺以上,碎混凝土块和弹片残骸散布半径可达50公尺。台湾军方从美国购买的摺叠钢板式跑道铺设工程车,只能修护凹陷的弹坑,对于上翘达0.5公尺大块混凝土至少一小时内无法修复(必须有数台大型施工机械在无空袭情况下才能修复)。子母弹的弹头装药量小,不足以形成弹坑附近混凝土块的明显翘曲,但数量多,可以在跑道上形成若干小弹坑、故在一个小时内很难修复。反跑道弹产生的碎小弹片和混凝土块极可能造成战机因异物损伤,此外需要一枚导弹攻击机场塔台指挥室,摧毁通讯指挥设备并杀伤塔台内的值班人员。
飞行员宿舍或地勤人员宿舍也是攻击目标,对于大型飞机维护厂房也可以酌情考虑用一枚导弹进行攻击,因为有可能用一枚导弹同时破坏若干架维护中的飞机并杀伤较多的地勤人员。由于台湾战机基本都处于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机库中,逐个摧毁加固了的钢筋混凝土机库需要大量弹药(300多枚导弹),因此不应该把战术飞机的单机机库定为主要目标,这也为俘获大量完好飞机提供可能。台湾有战机驻扎的机场大约12个,其中大约6个机场为单跑道,6个为双跑道。对单跑道机场大约需要6枚导弹,对双跑道机场,需要大约10枚导弹以封锁机场。对机场的首轮攻击总共需要120枚,主要由弹道导弹构成。
2防空阵地:
爱国者导弹阵地每个需约3枚导弹分别摧毁雷达车、指挥车和指挥所,子母弹、油气弹均可摧毁这些相对脆弱的固定目标。如果雷达车在解放军导弹发射之后机动撤离或者转移阵地,虽可能避免被摧毁,但大约会造成30分钟以上或更多时间失去战斗力,这30分钟时间足以让解放军飞机到达台湾上空,利用反辐射导弹和空对地导弹对机动的雷达车辆进行打击。天弓2导弹阵地、天弓1导弹阵地、鹰式导弹阵地、解放军空军主要进攻路在线的高炮阵地、主要防空指挥所、重要的中、长程预警雷达需导弹140枚,对于长程防空导弹阵地和长程雷达,可用弹道导弹,其他目标可使用巡弋导弹以降低成本。
3海军目标:
海军目标并不是第一轮导弹突击的主要对象。攻击尚未出港的潜艇和潜艇人员宿舍。海军通讯指挥中枢的指挥室和主要通讯设备等总计使用导弹10枚。
4陆军目标:
陆军主要袭击各地的指挥中心、通讯中心等目标,总计使用导弹10枚。
5政府组织:
总统办公室,总统副总统住处,军事首长办公室和住处,广播电视枢纽,供电网络控制中心等,总计30枚导弹。
三.首轮导弹袭击后
第一批导弹将由数十个导弹阵地在福建、浙江和江西等地同时发射,距离台湾比较近的阵地,发射的导弹大约在升空5分钟后击中目标。导弹升空后10秒钟美国卫星发现红外辐射,20秒识别为导弹,30到50秒计算机测算弹道确认不是对美国本土的核袭击并判定飞向台湾,美军核反击指挥中心立即按照程序启动预案并立即用热线电话和北京联系证实,50到70秒做出是否通知台湾的决定(假设美国没有为和中国在其他问题上作交易而出卖台湾的话),此时如果解放军没有释放干扰,台湾军方的远程预警雷达也可能发现并初步识别出导弹,如果已升空的电子战飞机和地面干扰设备释放出大量的干扰,台湾军方对导弹预警的时间可能会更长。70到80秒台湾获得美国提供的预警信号,80至90秒判别情报真伪并获得具体的参数后传达作战命令,100至110秒台湾军方各大指挥中心得到报警,120至150秒各机场得到报警并拉响空袭警报。150到170秒地勤人员和飞行员惊醒起床穿衣服,180-300秒第一批导弹就已经击中目标。
由于第一批弹道导弹速度大于爱国者和天弓2,导弹具有较强的突防能力,所以被拦截的概率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机场受损严重,即使台湾军方在夜里不清楚机场被破坏到什么程度,没有被摧毁的跑道长度是否足够?机场滑行道上有无尚未爆炸的子母弹和延时弹?会不会很快又有第二批导弹打过来?此时,飞行员有三个选择,一是强行起飞(很可能尚未升空就机毁人亡);二是在黑夜中评估损坏情况,需要多长时间可以修护;第三个选择是分析到解放军下一批导弹或空袭几分钟后就要到来赶紧逃离机场。若要抵抗,起飞迎战需时数十分钟至数小时。
若跑道破坏效果不理想,尚有部分跑道可供起降,但能起飞的飞机数量可能很少,也不能按照平时演练之编队组合并和预警机配合,形成有效的战斗队型,由于主要的长程雷达天线已被击毁,升空后也无法了解机载雷达探测范围外的解放军飞机来袭方向、数量和批处理。
若解放军使用两枚100万吨以下当量的电磁脉冲弹头,分别在台湾南部与北部35至40公里高空引爆。但是中国必需退出签订的停止核试验协议,会引起外交风波。解放军另一个方法是应用非核电磁脉冲武器,其作用范围比核弹小,对战斗机群、通信指挥中心等目标会有一定的效果,即使台湾军方部分战机能够升空,电磁脉冲武器也能降低机载雷达等电子仪器的作战效果。
四.第一批战机突击
由于台湾军方大部分远程雷达、远程高空防空导弹雷达车、指挥车已被摧毁,首批突击的飞机绝大多数都可以从5,000公尺到16,000公尺的高空进入台湾上空,而不必担心地空高炮和机动防空导弹的威胁。典型的第一批飞机组成为10架Su-30、80架Su-27(J11)、50架J8Ⅱ、120架J7Ⅲ。这些飞机在导弹发射时升空,大约10至20分钟时间到达离台湾机场50公里距离处,此时台湾战机升空数量预计在10至20架,其他飞机则因机场被炸无法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内起飞。此时解放军飞机已经编组完毕,形成有效战斗队形,并对台湾军方飞机形成10比1甚至20比1的绝对数量优势。解放军飞机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同时进攻,即使台湾军方有40架飞机能在导弹落地前完成挂弹加油检查起飞,5比1的比例也足以形成绝对空中优势。
第一轮空战在解放军飞机接近台湾海岸线之后的2到10分钟之内结束,200多架解放军飞机损失无几,10至20架抢先升空的台湾军方飞机全部被击落,解放军已经获得百分之百制空权。只要解放军一直维持10至30架歼击机在台湾军方机场和洞库上空盘旋,就没有一架台湾军方飞机能成功起飞,解放军飞机不可能等到台湾军方的飞机顺利从机库滑行到跑道,起飞、拉升,雷达开机搜索目标并编队组合形成战斗队列以后再开火射击。保持20架飞机24小时不断在台湾上空盘旋,大约需要100余架飞机轮换。在战争顺利进行5至10小时后,台湾军方飞机能升空的概率已经很小,此时维持10架飞机盘旋保持空优即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是部分台湾军方飞行员即使勉强强行起飞成功,他们也很清楚飞机不会占有数量优势,即使他们侥幸未被击落,也可能找不到一条平整的跑道可以降落。
五.第二批战机突击
紧接第一批飞机升空后的几分钟之后,第二批飞机升空,与第一批不同的是,第二批飞机主要任务是对地对海攻击,除了少数飞机携带中长程空对空导弹掩护外,大多数飞机携带对地对海攻击武器。典型的第二批飞机由20架Su-30、20架Su-27、20架歼轰七、50架强五、30架轰六组成。假设台湾军方总共有10艘大中型舰只在海上航行,20架歼轰七携带C803、C802导弹在台湾军方舰防空导弹射程外击沈击伤大部分台湾军方舰只。由于台湾军方的陆海军毫无空中保护,所有舰只对解放军航空兵的攻击几乎毫无反击能力,只能在被击沈和投降之间选择。台湾军方小型舰艇(如导弹快艇),在空中打击下也几乎没有逃脱可能。第二批飞机其主要目标是针对在第一批导弹袭击中侥幸漏网的预警雷达、防空导弹射控雷达、防空导弹指挥控制车、电子干扰装备和机场跑道。Su-30、Su-27可以携带反辐射导弹、空地导弹逐个摧毁所剩不多的上述目标。强五和轰六配备激光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可能受限打击精度不足,主要用火箭弹和普通航弹轰炸尚未被摧毁的机场跑道、停机坪、机库等大面积目标(台湾军方只有12个主要固定翼战斗机基地),这些大面积目标即使在五公里以上高空也不难进行轰炸。
战争开始1.5至2.5小时以后,台湾军方已经完全丧失制空权(由于飞机无法从主要基地升空,备用机场和高速公路跑道也无作用),丧失对五公里以上空中目标雷达探测和导弹攻击能力,并丧失已经出海的全部大中型战舰和部份小型舰艇。
六.突击2小时以后的空中优势维持与空袭
利用140架空优战机,典型组合为10架Su-30、10架歼10(验证作战性能)、50架J8Ⅱ、70架J7Ⅲ轮流起飞维持制空权。保持10至20架战机在空中盘旋,以防止台湾军方飞机起飞并防止台湾军方有漏网的雷达开机。
<内容>其余飞机(包括首轮对地攻击任务完成后返航飞机),除一部份作为战略预备队外,大多数投入对地、对海攻击。典型配置为20架Su-30、40架Su-27、20架歼轰七(其中若干架运行对海攻击)、10架歼10、20架J8Ⅱ、60架轰六、100架强五、50架J7Ⅲ。这些飞机用空地导弹、反辐射导弹、激光导引炸弹、航弹、火箭、机炮等各种武器轮流升空,对机场、直升机机场、防空导弹阵地、高炮阵地、复仇者移动防空导弹、主要洞库出入口进行轰炸。在摧毁台湾军方防空部队的主要有生力量后,可以进入五公里以下高度进行低空轰炸。轰五飞机可以出动散发传单发动心理战或架设空中广播电台。
在上述目标被摧毁后,对地攻击目标可选择范围是没有表示投诚的台陆海军部队指挥通讯部门、军营、炮兵阵地、岸舰导弹阵地、电网枢纽、电信枢纽、广播电视枢纽、卫星通讯天线(切断台美关系)、衡山地下指挥所通风出口和出入口、弹药库、军港中停泊未投降舰艇、反空降阵地、反登陆阵地等等。在这次台海作战中,台湾军方完全丧失制空权并遭受轰炸,兵力不能集结,不能运动,无法组织有效防空。由于解放军始终维持数十架飞机在台湾上空盘旋轰炸,解放军地面部队也可以控制若干架无人侦察机监控台湾军方,再加上侦察卫星,一旦台湾军方组织营级规模的集结和运动,就很容易被解放军发现。
七.特种兵突击
与上述过程相辅相成的是特种兵作战。空降兵、陆军、海军陆战队的特种兵均可以完成上述任务。突击作战主要有以下几种典型方式:包括斩首战、机场破袭、城市和交通要道的特种作战、其他军事目标突击等,利用特种作战可以微小代价获得很大成果。
八.大规模空降与登陆
战争爆发2至26小时后,由于台湾军方无法集结运动,大规模空降、机降就可以在航空兵掩护下进行,在台反登陆部队失去有效的抵抗和运动能力之后,登陆作战随即展开。主力登陆部队应该在战争爆发10至30小时之后到达登陆海岸。登陆作战过程中,航空兵的轰炸、海军舰载火力可以掩护登陆部队上岸。Su-30、Su-27等战机需挂载反辐射导弹在台湾军方岸防部队上空盘旋,防止台湾军方隐蔽的雷达开机,使得台湾军方岸防部队无法利用雷达为岸基反舰导弹和岸炮指引目标。
登陆部队一旦上岸,应该立即发挥机械化优势,在航空兵的掩护下向纵深突击并和先前到达的特种部队配合,登陆后4至8小时可以获得40至60公里的突破深度,基本占领台湾西部的主要战略要地,战争爆发40至48小时解放军应该完成解放台湾,消灭台湾军方陆军主力。
九.对美军和日军直接作战的反击措施
1.美军和日军的战备:基于强大的侦察能力,美军和日军能获知解放军攻击准备就绪,并了解解放军攻击兵力的大致部署情况,但他们无法预测战争爆发的准确日期。如有必要,日军能投入若干舰艇和50至100架飞机配合美军。
2.东海与黄海区域的拦截作战:为防止美军日军对解放军攻台部队的袭击,在东北、华北、华南等重要地区解放军应部署防空导弹、高炮、高射机枪、单兵防空导弹和大量观察哨。航空兵的典型部署为20架Su-30、100架Su-27、80架J8Ⅱ、10架J10、20架歼轰七、20架J8Ⅰ、300架J7Ⅲ、200架歼六、50架强五、50架轰六(包括轰六D)、4架预警机和4架空中加油机。其中具有发射中远距离空空导弹的战机有210架。上述700余架作战飞机不参与对台作战,专门拦截美日军队从日本、琉球方向支持台湾军方。
如果空战爆发,最激烈的战斗将再东海和黄海一带。在台湾北部、浙江东部300至500公里的最可能爆发空战区域(也是美日军队南下支持台湾北部的路径),解放军应该部署一艘052C区域防空驱逐舰和其他驱逐舰护卫舰,用中远程舰空导弹配合陆基航空兵。民兵可在交战海域部署大量的小型渔船、小艇,携带轻武器和单兵导弹,既可以搜救解放军落水飞行员,也可以俘虏美日落水飞行员。
有关对台湾导弹突击的计算,一旦美军直接干涉,对美军驻日本基地的跑道、机库、指挥通信中心、码头、雷达、停泊的大型战舰等关键目标需要50枚导弹。解放军的弹道导弹部队可以24小时持续更新美军航舰编队的座标和运动轨迹,一旦美军开火,在美军导弹击中解放军对峙的舰船之前,解放军的飞机和舰船也会把所有的反舰导弹射向航舰战斗群,同时弹道导弹也对航舰战斗群进行攻击。
3.对航舰战斗群的攻击:弹道导弹对航舰攻击的飞行时间约6至8分钟,航舰以最大航速机动规避可以移动6至8公里。每个航舰战斗群需要8枚弹道导弹,4个航舰战斗群总共需要32枚。这样,航舰战斗群的雷达监控能力、指挥控制能力、损管能力、舰载机起降能力、舰载机完好率、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作战能力都会降低,然后再利用远程巡弋导弹,同时水下设伏的091、093核动力攻击潜艇、各型常规动力潜艇利用鱼雷、反舰导弹进行攻击,可以至少击沈2艘航舰和10艘其他舰只。中国海军会损失少量跟踪监视的驱逐舰、护卫舰和导弹快艇。潜艇方面,解放军和美军均可能会各有损失。
4.水雷战:对抗美军航舰另一方法是水雷战,战前先宣布演习,并用轰六飞机与各种舰艇在台湾以东500至1,000公里海域布设各型主动和被动水雷,这样可以迫使航舰难以进入距离台湾1,000公里范围内。
5.电磁战:在判断出美军决心接近战区后,中国可以宣布在台湾以东1,200公里的40公里以上高空进行核电磁脉冲弹试验,假设当量在400万吨,其对电子设备的损害及失效半径为1,000至1,400公里,除非美军认为台湾对美国的战略意义远比和中国打核战相互毁灭还要高,美航舰战斗群不会进入台湾2,000公里范围内。这种方案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退出禁止核试验条约也可能招致一些国家批评。
十.解放军其他对策
1.对美国的威慑与利诱:美军清楚直接武力干涉会造成核战争的可能性。由于美国和中国两国除在台湾问题以外的很多地方有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美军很可能在评估战场局面以后决定不直接武力干涉作为筹码,以和中国在朝鲜、伊朗、贸易、军火管制等问题上作交换。为防止美军干涉,海军战略核潜艇应在黄海和太平洋潜伏,随时准备对美国日本的主要城市、港口、工业中心、军事中心、核基地进行报复。洲际导弹发射进入战备状态,部分车载洲际弹道导弹发射车也进行机动随时准备战略核反击。
2.对美军关岛基地的影响:由于关岛基地距离战区远,也无法轰炸中国大陆沿海。此外关岛也在解放军中程导弹(DF-21)和潜艇的攻击范围内。因为战争的胜负在几个小时内基本决定,关岛除后勤补给和心理威慑外,无法起很大作用。
3.韩国:一旦美军日军干涉,二炮和空军将向驻韩国美军进行突击,机械化部队借道朝鲜与美军进行地面作战。
4.日本(琉球):如美日参战,共军特种兵与空降登陆部队有可能部分对琉球的主要岛屿发起进攻。在二炮导弹击毁琉球的机场跑道、雷达、爱国者导弹发射阵地、指挥所之后,特种兵可发动突击,战机均可对琉球的关键目标进行空袭。
5.阿富汗:兰州军区的特种部队、机械化部队,可在空军配合下,从地面突击进攻驻阿富汗美军。由于美军需集中兵力应付台海,阿富汗兵力相对空虚。驻阿美军的武器配备、固定翼作战飞机配置,均不足以应付,部分驻阿美军将迅速溃退或被歼灭。如果美军为保护驻阿部队,就必须在阿富汗布置大量兵力和海空军力量,同时由于美军必须在海湾地区维持军事优势,美军将不堪重负。
6.新加坡:对新加坡在台训练的军事人员,均可以非法入境(未持有有效中国签证进入台湾省),非法持有武器,在台独恐怖武装营地军训等罪名起诉判刑。新加坡要把人和被俘的武器装备赎回,必须在某些问题上让步。
7.大规模杀伤武器扩散:如果美国直接军事干涉,中国可以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宣布为担保美国和美国的敌国和平,要向美国的敌对国出售大规模杀伤武器,以担保军事平衡。
8.经济利益:重建台湾将有大量的经济利益,如果美国直接干涉台湾,中国可能禁止美国公司参与台湾重建,大量重建协议与投资的商机将落入欧盟国家手中。
美国不希望直接与解放军交战,但是美国如果不直接参战,日本就不敢参战,即使美国参战,日本也不一定敢参战。日美虽然会在西太平洋和在日本集结军力,但是不会贸然对解放军进行直接攻击。他们会利用卫星等各种侦察手段对战局紧密监视,一旦发现台湾大势已去,就会对中国表示善意。
十一.总 结
如果不考虑美军航舰作战群和美军、日军的陆基航空兵,台湾军方的抵抗能力是微不足道的。解放军必须摆出「围点打援」、「以逸代劳」的架势,解放军一半兵力要被用来牵制美日军队,只有在美日军队未能在战争爆发时无法有效集结,对解放军不能够形成有力威胁的情况下,才能将这部分兵力投入对台作战。如果美日军队不能同时在战争爆发24小时内投入4个以上航舰战斗群和200架以上陆基固定翼战斗机直接参加作战,很难改变战果。除非美日军队能在24小时内投入更多的兵力,解放军无须使用核武器就可以获得胜利。
美国军事专家对未来海峡战争的作战模拟
――6 个月水下封锁台湾

  ⊙ 编者按:本文原作者迈克尔·格罗斯尼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安全研究项目成员,政治学博士候选人,与美国近年部分右翼安全战略学者一样,他也对中国出于安全和国防需求合理的军备增长十分关注。今年3月,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后,由于岛内“台独”势力执意挑衅祖国大陆台湾政策底线,海峡军事情势空前紧张,因此,对于一旦岛内爆发严重台独事变,祖国大陆将采取怎样的军事手段和战法,欧美军方和战略学者纷纷根据各自专业和立场进行推测。本文原作者认为,中国大陆将会使用大规模潜艇战,对“台独”势力实行釜底抽薪。原文运用力量分析和作战模拟的方法对中国大陆潜艇封锁台湾的行动进行了前瞻。本刊特约请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辛本健先生编译此文,供广大读者参考。
  美国主流战略学者普遍认为,中国的崛起是美国外交政策面临的最重要挑战之一。虽然许多学者承认当前的中美关系处于许多年来的最好状态,但是,在台湾2004年3月举行的地区领导人“大选”前,陈水扁采取的各种渐进式台独举措受到中国大陆的警告,这个事实表明,台湾问题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冲突源。如果陈水扁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内有推进台湾独立的进一步举动,如修改“宪法”等,很可能导致一场新的台海危机。把台湾作为作战重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下简称解放军),以及台湾岛内有争议的那些政治演进,使中国大陆攻打台湾成为东亚稳定和美国经济与安全利益在短期和中期(今后5-10年)内最可能面临的威胁。中国大陆能否借助武力成功地解决台湾问题?
  原文作者认为,美国学者们在有关中国在东亚的意图和总体战略目标的讨论中,很少涉及中国大陆成功地以武力收复台湾这一议题。美国有学者在最近两篇文章中指出,解放军在2010年之前无力成功地对台湾发动两栖攻击,在短期和中期内,中国大陆可能会威慑台湾,而非对台湾发动攻击。由于缺乏足够的武统台湾的军事能力,中国大陆可能不得不借助给台湾造成足够大的损失以迫使其投降。解放军近期的现代化努力似乎集中于发展这种威慑和毁伤能力。人们讨论最多两种威慑战略是使用短程弹道导弹和潜艇。本文将集中分析中国大陆使用潜艇封锁台湾航运的可能性及效果。
  要判断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潜艇封锁行动能否取得成功,就需要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能力和台湾军事对抗的政治意志进行分析。本文将分析中国大陆对台湾进行为期6个月的潜艇封锁时,使用鱼雷和水雷这两种作战手段所带来的结果,并且不把美国介入台湾的反潜艇封锁的可能性考虑在内。
  ⊙ 对台潜艇封锁战:中国大陆的优势
  原文认为,假如解放军展开针对台湾的潜艇战,则中国大陆将充分利用自身在潜艇的数量和战斗力上的优势(见表1),以及台湾在军事和经济上的脆弱性,实施海底封锁。在短期内,潜艇封锁将引发台湾经济的震荡,并可能迫使台湾在倍感围困的压力的状态下选择投降。在中期内,潜艇封锁会损害台湾的贸易,减少台湾对原材料的进口量和制成品的出口量。
  原文假定解放军海军将动用它拥有的所有潜艇对台湾实施封锁。但是,它的63艘潜艇并非都能够进行实战部署和用于作战。解放军海军的罗密欧级(西方情报机构对我国某型常规潜艇的命名,以下各级、型潜艇的命名同此――编者)潜艇是世界上继续服现役的最陈旧柴油动力潜艇,它们在20世纪50-70年代被解放军海军编入舰队。明级潜艇是罗密欧级潜艇的最新改进型,但是,2003年4月的一艘潜艇失事的事件表明,明级潜艇的发动机或电池可能存在某种缺陷。宋级潜艇是中国首次自主建造的现代化柴-电动力潜艇。也许由于对第一艘宋级潜艇的质量和可靠性过于失望,解放军海军不得不再次开工建造明级潜艇。在对第二艘宋级潜艇完成测试后不久,解放军决定从俄罗斯增购8艘基洛级潜艇。这些事件发展表明,解放军对宋级潜艇的改进很不满意。据俄罗斯和西方媒体报道,在1998年和2000年期间,中国引进的4艘基洛级潜艇中,至少有2艘因技术故障而停止服役,并被送回俄罗斯进行维修。由于解放军海军正在削减舰艇维护费用,再加上其维护手段的不太完善,因此,它的潜艇完好率必然大打折扣。
  原作者写道,对于解放军海军潜艇的完好率的一项比较悲观的评估认为,它的63艘潜艇中只有33艘能够用于作战,即它的潜艇完好率为50%左右。而一项比较乐观的评估却认为,有51艘能够用于作战,即完好率约为80%。鉴于非常陈旧的潜艇数量占中国所拥有的全部潜艇的近1/2,以及中国对潜艇的维护手段的不完善,上述两项评估可能都高估了解放军海军的潜艇待命率。例如,在冷战时期,美国国防部仅把苏联潜艇舰队(一般认为其比中国水下力量的现代化程度要高得多)的待命率评估为50%。因此,即使假定解放军海军能够在不出现重大故障的情况下持续作战,则那些评估也是对它的作战能力的高估。
  ⊙ 对台潜艇封锁战:台湾经济和地理上的脆弱性
  原文认为,台湾在经济和地理位置方面,都易于遭受中国大陆的潜艇封锁。台湾最近虽然经历了一次经济衰退,但它仍是东亚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但是,台湾岛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台岛内消费的食品和石油的80-90%以上依赖进口。在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储备了能够满足1年使用量的石油,但截至2002年夏季,台湾的石油储备下降至1个月的使用量。台湾还严重依赖出口以支撑其经济增长。
  台湾岛距离福建省的东海岸大约160公里。台湾的三大港口――基隆、台中和高雄的货物吞吐量占台湾进出口总量的近90%,其中包括台湾所需的绝大多数食品和石油。因此,这三个港口最有可能成为中国大陆实施潜艇封锁行动的目标。它们在6个月内的商船进出港数量为大约3万艘。
  在分析台军反潜作战的不利地理因素时,作者认为,这些港口所在的海域比较浅,这会使台军进行反潜作战时面临诸多困难。复杂多变的水下环境妨碍了声波的传播,降低了潜艇探测器材发现潜艇或鱼(水)雷的可能性。浅海中的噪声会产生许多虚假信号,这会严重干扰搜索敌方潜艇的行动。例如,在二战期间,德国的带通气管的潜艇在英国海岸的浅水区活动时,盟军的反潜装备就难于发现它们,最后不得不集中了大批反潜装备来消除这些潜艇带来的威胁。另外,解放军潜艇部队一直在台湾海峡附近海域进行训练,因而能够在这些海域得心应手地作战,尽管浅海区域使解放军海军潜艇的机动性面临挑战,但浅海将使解放军海军得以更为有效地部署沉底水雷,这些水雷可能会隐藏于海床上而难以被发现和摧毁。潜艇探测器材在浅海海域寻找水雷时也会面临许多困难。
⊙鱼雷作战模拟及毁伤效率评估
  原文作者为了预测海峡潜艇封锁作战中解放军水下力量的战法及其作战效率,他运用作战模拟的方法进行了模拟。他认为,如果中国大陆对台湾实施潜艇封锁,它的潜艇将会在基隆、台中和高雄港口附近海域巡游,并伺机使用鱼雷攻击进出这些港口的舰船。
  解放军潜艇鱼雷毁伤效率评估
  二战时的持续性潜艇封锁作战中的鱼雷毁伤效率,可以作为评估中国大陆对台湾实施潜艇封锁时其鱼雷毁伤效率的参照。当然,因当前的潜艇和水下武器的威力的提升,当前的鱼雷性能和效能也得以提高,但是,台湾附近的浅海对声波传播的干扰,可能会降低自动寻的鱼雷的毁伤概率。同时,商船航行速度和吨位的提升,也会降低自动寻的鱼雷的作战效能。基于这些因素,再加上解放军海军总体训练质量的因素,作者认为,把解放军海军的鱼雷杀伤率评估为25%是合理的。
  鱼雷作战模拟(1)
  该模拟是基于一种最有利于中国大陆的假定条件:台湾允许商船单独自由地进出它的港口;解放军海军的每艘潜艇每次出击所携带的16枚鱼雷都命中目标,摧毁4艘商船;在进行封锁战的6个月内,进出台湾3大港口的商船一共为3万艘,而中国大陆的参战潜艇为33艘或51艘;台湾的抵抗是微不足道的。依照这些假定条件,中国大陆的潜艇封锁战会给台湾带来严重损失(见表2)。
  鱼雷作战模拟(2)
  该模拟是基于一种更接近实际状况的假定:台湾建立了由S-2s型陆基巡逻机和海上护卫舰为主体的两道反潜防线;中国大陆的潜艇在发动攻击之前,需要设法穿过这两道防线。参照冷战时期对北约―华沙条约组织之间的反潜防线的研究数据,需要穿过反潜防线的潜艇所发射的鱼雷的杀伤率,大致为5%-20%;在浅海区域,由于地形复杂和商船密集,台湾难以发现中国大陆的潜艇;中国大陆的潜艇每次都能够找到足够的目标加以攻击。依照这些假定条件,中国大陆的潜艇封锁战给台湾带来的损失并不算大(见表2)。
  鱼雷作战模拟总结
  作者认为,以解放军现有的水下作战力量,如果不考虑未来发展因素,那么在上述各个模拟状况下,即使以较高的水准评估中国大陆的潜艇的作战能力和潜艇封锁作战效能,解放军海军在携带较少的鱼雷和出动数量有限的潜艇时,其对进出台湾各个港口的大批商船所造成的损失并不算致命。原文分析了战史上的战例。他写道,德国在发动二战时仅拥有56艘潜艇,但在1941年5月到1945年4月,德国海军建造了1007艘新潜艇,这使德国在整个二战期间拥有的常年潜艇出动数量一直保持在200艘以上。但由于中国潜艇建造基地的相对落后,以及二战后的柴-电动力潜艇的结构在建造上的复杂性,中国大陆在实施为期6个月的潜艇封锁战期间,可能无力大幅度增加潜艇数量。
  但是,由于进出台湾各个港口的商船比较密集,数量也相当大(6个月内有3万艘),解放军潜艇所发射鱼雷的毁伤效率仍会保持比较高的水平。总之,鱼雷作战模拟(1)和(2)都比较乐观地估计了中国大陆在进行海底封锁战时可能给对手造成的损失,尤其是在台湾对商船进行护航的情况下。
  ⊙ 水雷作战模拟及毁伤效率评估
  在当代海军作战行动中,因为水雷比较廉价,即使先进的水雷也比较容易获取,而反水雷的手段不但代价高昂,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水雷与反水雷作战一直是海上封锁活动的重要手段。原文作者假设解放军海军用潜艇在台湾各个港口附近布设水雷的战法来封锁台湾,据此设定了作战模拟,并进行了毁伤效率评估。
  中国大陆拥有的水雷总量
  原作者认为,二战后,中国大陆不但自己制造水雷,而且向苏联购买了大量水雷。美国学者伯纳德·科尔估计,中国在2001年拥有10万枚水雷,但台军的一位海军军官认为是5万枚。虽然中国拥有的水雷中的90%为落后的触发水雷,但中国也制造了一些沉底水雷、锚雷(系留水雷)和遥控引发水雷,以及一些带有延时装置的先进水雷。
  中国大陆投送水雷的手段
  假如解放军无力获取海峡的制空权,这会限制它在台湾附近海域布设水雷或多次布雷的行动能力。海上战舰在试图布雷时也非常易于遭受攻击。由于这些限制因素,潜艇成为解放军在对抗台湾的攻击性布雷行动中的最佳投送手段。潜艇可能隐蔽地接近某个港口,借助其鱼雷发射管布设水雷,并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安全返回。商船、渔船和拖捞船也可以用来布雷,但它们不具备布设先进水雷的能力,并且难以协调行动。
  水雷的毁伤效率分析
  要分析水雷的杀伤效力,最好是参照历史实例。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水雷战的数据(见表3)显示,使用潜艇布设的水雷由于大多布设在敌方船只经常通过的海域,其杀伤效力一般都比较高。
  为评估解放军潜艇布雷行动的潜在规模和杀伤力,下文将设定三种水雷作战模拟,并且假定每艘潜艇每次出击平均携带26枚水雷。由于潜艇能够布设的水雷总量取决于这些水雷是否带有延时装置,下文设定的三种水雷作战模拟将分别涉及三种先进程度不同的水雷,并把解放军海军参加布雷的潜艇数区分为33艘(占潜艇总数的50%)或51艘(占潜艇总数的80%)两种情况。
  水雷作战模拟(1)水雷没有延时装置
  原文写道,该模拟假定中国大陆潜艇布设的水雷没有延时装置,因而它无法在同一海域的不同地点多次布雷。这意味着解放军潜艇仅有一次机会来布设尽可能多的水雷。虽然动用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的潜艇参加布雷行动可能会被台湾发现,但不被台湾发现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水雷作战模拟(2)水雷能够延时20天
  先进的水雷都带有延时装置,这就使潜艇能够在延时水雷被激活之前,在同一海域的不同地点多次布雷。但是,中国大陆使用延时水雷可能会引发政治风险,因为如果台军在这些延时水雷被激活之前发现了中国大陆的布雷行动,大陆的国际形象可能会受到损害,并可能引发其它国家采取不利于大陆的外交行动。如中国大陆使用遥控引发水雷,则也会带来类似的风险。
  原文水雷作战模拟(2)假定中国大陆布设的水雷带有与EM-55型上浮水雷一样的延时装置,它们能够延时480个小时或20天。解放军海军如果动用三大舰队的潜艇多次布雷,则肯定会被发现,因此,该模拟假定它只动用东海舰队的潜艇。在20天内,每艘潜艇将能够完成4次布雷出动。
  水雷作战模拟(3)水雷能够延时250天
  该模拟假定中国大陆将使用的水雷带有与EM-52型上浮水雷一样的延时装置,它们能够延时250天。这可能是中国大陆能够布雷最多的一种方案。为防止被台湾发现,中国大陆将只使用东海舰队的潜艇,在250天内,每艘潜艇将能够完成23次布雷行动。
  原文假定在这三种水雷模拟战中,击沉一艘商船平均需要的水雷数分别为15枚(高杀伤率)、30枚(平均值)和45枚(低杀伤率),则三种水雷作战模拟的具体杀伤效力见。
台军三军将校级军官2004名单
(台湾军队绝密)

  台湾海军将领名单
  总司令:苗永庆上将
  副总司令:林镇夷中将 张文平中将
  司令部:参谋长-黄正源中将 副参谋长-雷光墅少将
  政战部:主任-王 珏中将
  舰令部:司令-王立申中将 副司令- 
  政战部主任-孙宜成少将 副参谋长-李 皓少将、徐佩琨少将
  观通指挥部:
  海锋大队:
  后勤司令部:司令-李肇麟中将 副参谋长-胡忠士少将 
  苏澳后勤指挥官-朱伯苍少将 马公后勤指挥官-陈益森上校 
  教育准则发展司令部:司令-温在春中将
  航空指挥部:指挥官-江定慧少将
  反潜部:
  作战署:署长?D申伯之少将
  计画署:署长-董翔龙中将
  后勤署:署长-
  陆战队:司令-徐台生中将 副司令-魏为平少将
  参谋长-郑世才少将 政战部主任-陈国祥少将
  警卫旅:旅长-王亚洲少将
  陆战旅:旅长-夏复华少将
  步一营:
  通信大队:大队长-侯舜仁上校 政战处长-王霭玲中校
  两栖侦搜大队:大队长-党宏达中校
  乌丘守备区:指挥官-陈福海少将
  两栖训练中心:主任-古允文上校
  海军官校(左营业税):校长-黄正云中将 教育长-郭文中少将
  124舰队:舰队长-刘俊英少将 副舰队长-袁嘉量少将
  131舰队(基隆):舰队长-李将军 副舰队长-萨晓云少将
  142舰队:
  146舰队:舰队长-王长锐少将
  168舰队:
  192舰队:舰队长-罗贻龙少将
  256舰队:舰队长-李喜明少将
  海蛟大队(导弹快艇大队)
  台湾空军将领名单
  总司令:李天羽上将
  副总司令:葛光越中将 冯世宽中将
  司令部:参谋长-沈国桢 副参谋长-李贵发少将
  作战司令部:司令-陈家麟中将
  政战部:主任-刘创黎中将 副主任?D徐旭东少将
  作战署:署长─彭进明少将 副署长-陈宪兴少将
  计画署:署长-周梦白少将
  联勤部:台南后令部司令-黄康群中将 测量署长-杨安康少将
  第一后勤指挥部():指挥官-吴庆升少将
  第二后勤指挥部(台中):指挥官-刘瑞成少将
  第三后勤指挥部():指挥官-陈立嘉少将
  教准部:司令-刘翼天中将
  情报署:署长-蔡竹有少将
  后勤署:副署长-张国华上校
  人事署:署长-贾宝仪少将
  人力规划组:组长-崔鸿喜上校
  主计署:署长-何屏东少将
  防炮警卫部:司令-陆蔚荣中将
  战管联队:联队长-胡台虎少将
  第二中队:中队长陈光铭中校
  通信航管资讯联队:联队长-陈万军少将
  气象联队:联队长-李纪恩少将 气象中心副主任-潘大纲中校
  督察长室:飞安组长?D金秉和上校
  东指部:
  三军防空炮兵部队训练中心:指挥官-黄兆勇上校
  空军官校(高雄县冈山):校长-彭胜竹中将 副校长-林荣发少将 
  飞行指挥部指挥官-刘介岑少将 政战部主任-王建华少将
  台北松山指挥部:
  桃园指挥部:
  花莲基地(401联队):联队长-王明义少将 副联队长-林于豹少将
  政战部:副主任-杨志远上校
  第5飞行大队(F16):
  17中队:
  26中队:
  27中队:
  屏东基地(439联队):联队长-韦大雄少将 副联队长-陈哲雄少将
  第10飞行大队:
  101运输机中队(C-130H):
  102运输机中队(C-130H):
  103运输机中队(C-119L):
  33反潜中队(S-2T):
  34反潜中队(S-2T):
  78预警中队(E-2T):
  台南基地(443联队):联队长-沈再添少将
  第1飞行大队(IDF):大队长-洪清芳上校
  1中队:
  3中队:
  9中队:
  嘉义基地(455联队):联队长-林荣发少将 副联队长-叶佳钰少将
  第4飞行大队(F-16):大队长-吴万教 中队长:洪明阳
  21中队:
  22中队:
  23中队:
  台中清泉岗基地(427联队):联队长-吴健行少将 副联队长-沈贞禹少将
  第3飞行大队(IDF):
  7中队:
  8中队:
  28中队:
  修护补给大队:大队长-韦国亮上校
  新竹基地(499联队):联队长-刘震武少将 副联队长-熊湘台少将
  第11行大队(幻影2000):大队长-沈一鸣上校
  41中队:
  42中队:
  48中队:中队长-沈海鹏
  第二修护补给大队:
  第二基地勤务大队:
  台东志航基地(737联队):联队长-葛熙熊少将 副联队长-游永松上校 政战部主任-张境源上校
  第7飞行大队(F-5E):
  44中队:
  45中队:
  46中队:
  佳山基地:
  澎湖马公基地:
  台湾陆军将领名单
  总司令:霍守业上将
  副总司令:孙韬玉中将 陈金生中将
  政战部:主任-林家雄中将 副主任-岳宗义少将、萧如波少将
  参谋长:查台传中将
  督察室:主任-张林生中将
  化兵署:署长-黄 喜少将
  情报署:署长-陈良浚少将
  作战署:署长-李圣伟少将
  准则会:主委-刘云青少将 副主委-张文广少将
  人事署:署长-李清国少将 副署长-夏伯玉上校 唐祥云上校
  装训部:指挥官-朱善权中将(兼)
  陆勤部:司令-薛承智中将 
  航空勤务处长-尹相隆少将 
  保修处长-戴宏声少将 航保科科长?D张至善上校
  45运输指挥部:指挥官-李建华
  六军团(桃园县中坜):司令-胡镇埔中将 副司令-郭饶强中将、张希珍中将
  第三后指部:指挥官-殷荣源少将
  21炮指部:指挥官-张廷斌少将
  151师:
  206师(新竹):
  226师(台北市关渡):
  249师(台北县林口):师长-严德发少将 
  176旅:
  178旅:旅长-阎仁义少将
  152旅:
  153旅:
  106旅:旅长-李丰池少将
  116旅:
  269旅(桃园):旅长-刘文义少将
  装甲542旅:旅长-姚少将
  独立51旅:
  八军团:司令-赵世璋中将 副司令-洪文波少将、朱延昌少将 政战主任-崔树仁少将
  第四后支部:
  43炮指部:挥挥官-汤家坤少将
  117旅:旅长-陈祚民少将
  118旅:旅长-潘家宇少将
  146师:师长-许武贤少将
  333师:
  步兵108旅(台南官田):旅长-曹明生少将
  步兵137旅(高雄卫武):旅长-余胜泰少将
  摩步298旅:旅长-罗际琴少将
  独立64旅:
  独立395旅(屏东):旅长-陈良沛少将
  192旅(苗栗):旅长-陈敬忠少将
  169旅(嘉义):旅长罗铭升少将
  十军团:司令-曾金陵中将 副司令
  第五后支部:指挥官-惠荣欣少将
  58炮指部:指挥官-廖敬彬少将
  203师:
  234师:
  257师:
  292师:
  302师:
  586旅:五二工兵群指挥官-谢其翔上校
  102旅(台中):旅长-许乃权少将
  104旅:旅长-王汉熙少将
  步兵107旅:
  装步373旅(台中清泉岗营):旅长-陈泉官少将
  摩步200旅:旅长-黄振远少将 副旅长-丘清泉少将
  金防部:司令-贾辅义中将 副司令-张林生中将 
  参谋长-张庆翔 副参谋长-李善武少将
  政战部主任-尹长清少将、副主任-郑允全 
  后指部指挥官-叶茂益少将 炮指部指挥官-朱崇义少将
  金东旅(金沙):旅长-陈国增少将 副旅长-胡起斐 政战主任-王力行
  南雄旅(金湖):
  金西旅(金城):旅长-蔡明聪少将 政战主任-曾纪伟
  烈屿旅(烈屿):旅长-朱玉书 政战主任-陈振国
  马防部:司令-陆华宁中将 副司令-戴恒新少将
  政战部:主任-刘光复少将 副主任-郑允全上校
  195旅(东引):旅长-王兴尉少将 政战主任-赵永生上校
  194旅(东西莒):旅长-罗铭升少将 
  193旅(北竿):旅长-杜建兴少将
  澎防部:司令-吴斯怀中将 副司令-许顺泰少将
  政战主任-黎益繁少将 参谋长-侯石城少将
  第一后支部:指挥官-少将
  步兵168旅:
  装甲503旅:旅长-邓春生少将 政战主任-冯汝廷上校
  101两栖侦察营:
  花防部:司令-程士渝中将 
  政战部主任-柯锡权少将 参谋长-
  第二后支部:指挥官-少将
  128旅:旅长-杜建兴少将
  129旅:旅长-陈宝余上校
  航空特战部:司令-高喜沛中将 政部部主任-郑瑞坚少将
  空骑603旅:旅长-董剑城少将 攻击营(AH-1W)营长-张清正中校
  空骑601旅:旅长-许志陆少将
  564旅:旅长-廖伟彦少将
  862旅:旅长-刘东宝少将 特战营营长-裘瑞龙中校 特一营营长-陈清墉中校
  特战中心:指挥官-刘东宝上校
  陆军官校(高雄凤山):      校长-杨国强中将 教育长-张志范少将
  陆军高级中学(台北中坜):    校长-黄奕炳少将
  陆军步兵学校(高雄凤山):    校长-武剑刚中将
  陆军炮兵飞弹学校(台南永康):  校长-廖铁鸣中将
  陆军后勤学校(台北中坜):    校长-苏礼文少将
  陆军通信电子资讯学校(台北中坜):校长-陈正棋少将
  陆军工兵学校(高雄燕巢):    校长-周 固少将
  陆军化学兵学校(桃园八德):   校长-黄 喜少将
  装甲兵学校(台北中坜):     校长-朱善权中将
  台湾现役将领名单
  台 湾 现 役 将 领
  国防部 部  长:汤曜明
  副 部 长:林中斌(军政) 陈肇敏(军备) 李海东中将(海军)
  军政体系:幕僚单位(14个):战略规划司、人力司、资源司、法制司、军法司、后备事务司、
  部长办公室、整合评估室、史政编译室、督察室、诉愿审议委员会、
  官兵权益保障委员会、人事室、会计室
  机   关(10个):总政治作战局、主计局、军医局、陆军总司令部、海军总司令部、
  空军总司令部、飞弹司令部、联合后勤司令部、后备司令部、
  宪兵司令部
  军令体系:参谋本部
  军备体系:军备局
  国防部本部 一、战略规划司:司长-高广圻中将 副司长-梁功凯少将
  战略研析处
  国防政策处
  建军规划处
  二、人 力 司:司长-吴达澎中将 副司长-谢国榆少将
  役政规划处处长-夏知新少将 副处长-丁健中上校
  企划处副处长-丁寿平
  军事教育处处长-陆 续少将
  三、资 源 司:司长-陆小荣中将 副司长-邓崇朴少将
  物力管理处
  财力规划处
  科技工业处
  四、法 制 司:司长-向榕铮中将 副司长-刘国栋少将    
  法规管理处处长-孙明高少将 
  法规研审处处长-许庆?少将
  五、军 法 司:司长-许和平中将 副司长- 
  法令谘研处处长?D江一龙少将
  六、后备事务司:司长-谢云龙中将
  七、部长办公室:主任-陈起翔中将 参谋主任-张骏维少将
  国会联络处处长-郭光明少将 
  政务综合处处长-李陈同少将
  行政处:处长-蒋伯余少将
  八、史政编译室:主任-胡筑生中将
  九、督 察 室:主任-
  十、整合评估室:代主任-金乃杰少将
  效益评估处
  军事能力评估处
  模式模拟处
  诉愿审议委员会:
  官兵权益保障委员会:主任-
  人事室:
  会计室:
  战情中心(衡山指挥部):主任-张惠荣少将
  政战总队:总队长-吴坤德少将
  福利总处:总处长-张鹏初少将 副总处长-向德超上校 
  中管处处长-熊孝鹏上校
  东管处处长-曾怀榕上校
  原有将校:
  兵棋暨模式模拟中心:主任-王明顺少将
  三军联训基地(屏东车城):指挥官-魏少将
  高雄市政府军训室:主任-李建柔少将
  全民防卫动员作业室:主任-陈家驹
  参谋本部 参谋总长:李 杰一级上将
  副总长:朱凯生上将(陆军) 刘贵立上将(空军) 费鸿波上将(海军)
  (一)联合作战训练及准则发展室:主任-史 锐中将
  (二)人事参谋次长室:次长-王根林中将 助理次长-郭澄怀少将 贾宝仪少将
  人力规划处处长-叶宜生少将
  人事管理处处长─刘伟琪少将 
  人事勤务处副处长-荆怀安上校 
  军事教育处处长-陈膺宇少将
  人才招募中心主任-吴升平上校
  (三)情报参谋次长室:次长-李贵发中将 
  助理次长─李翔宙中将(兼执行官)、赵连弟少将 
  军情处:处长-殷荣源少将 
  国际情报处:处长-李德康少将   
  处长-杜德成少将
  (四)作战及计划参谋次长室:次长-雷光旦中将 
  助理次长─程士瑜少将(兼执行官)、李天翼中将(空军)、叶 巨少将(海军)、王春江少将
  联合作战处:处长-赵清和少将
  军事动员处:处长-少将
  军事训练处:处长-王国强少将 副处长-钱中治上校
  (五)后勤参谋次长室:次长-卢林赐中将  次长助理-王崇林少将、王宗海少将
  后勤综合处:处长-李圣伟少将
  (六)通信电子资讯参谋次长室:次长-林勤经中将 副次长-陈文建少将 高 政少将
  (资电作战指挥部) 系统资讯处处长-范宝华少将
  (七)军务办公室:主任-雷光墅中将 副主任-施慧敏少将
  (八)军事情报局:局 长-戴伯特中将  政战部主任-潘爱珠少将
  第一处:处长-郭荣长少将
  李永贵少将、欧降龙少将、李元生少将、刘本善少将、钟 国少将
  军备局 局 长:庞豫铜中将
  副局长:张十泊中将
  计画评估处
  科技产业处
  获得管理处
  采购管理处
  工程营产处
  管理资讯室
  综合事务室
  处长-吴伟荣少将
  采购中心:
  主 任:陈兰钧中将
  副主任:王吉麟少将
  中山科学研究院--
  院 长:张元彬少将
  副院长:宋大伟少将、仲泽胜
  电子研究所:所长-荆溪皓少将
  总政战局 局 长:陈邦治上将
  副局长:张海平中将(兼执行官) 许思敬中将 孔繁定少将
  政战综合处:处长-郑瑞坚少将
  文宣政教处:处长-章昌文少将
  军纪监察处:处长-孙觉新少将
  保防安全处:处长-周少将 副处长-张和兴上校
  军眷服务处:处长-王继成少将
  发言人室:主任-黄穗生少将
  青年日报社:社长-王明我少将
  政战学校:校长-于茂生中将 副校长-王汉国少将
  教育长-崔树仁少将  训导处处长-黄邦印上校
  中正预校:校长-洪廷举少将
  主计局 局 长:邓福全中将 
  政务综合处处长-李陈同少将
  岁计处处长-李衡础少将
  会计审核处处长-陈卫民少将
  政策计划处处长-王式贤少将
  统计处长-赵椿龄少将
  军医局 局 长:张圣原中将
  副局长:陈宏一少将  
  医疗保健处:处长-吕立群少将 副处长-朱纪洪上校  
  医疗计划处:处长-范保罗少将
  医务管理处:处长-萧文衍少将
  陆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霍守华上将
  副总司令:孙韬玉中将 陈金生中将
  海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苗永庆上将
  副总司令:林镇夷中将 张文平中将
  空军总司令部 总司令:李天羽上将
  副总司令:葛光越中将 冯世宽中将
  飞弹司令部 司令:谷风泰少将
  副司令:
  (注:2004年4月1日成立,纳编陆军原有防空飞弹部队和海军岸置攻船飞弹部队,包括爱国者、天弓、鹰式防空飞弹,以及海军海锋大队的雄风一、二型岸置攻船飞弹)
  联合后勤司令部 总司令:高华柱上将
  副总司令:季麟连中将、何兆彬中将
  司令部:参谋长-严 明中将 副参谋长-姚锡政少将
  政战室:主任-欧复兴中将 副主任-黄清祥少将
  补给署:署长-刘克林少将
  采购处:处长-少将
  军务署:署长-陈云梯少将
  计划署:署长-朱维忠少将
  后勤处:副处长-杨晓熹上校
  营产工程署:署长-马中兴少将 副署长-苏家?少将 二○三厂厂长赵小敏少将
  人事署:署长-辛青云少将
  通基处:处长-李进龙少将
  军医处:处长-孙卓卿少将
  勤务营(勤务部队指挥部):
  通信电子资讯处(原后勤管理资讯中心):主任-江仁宏上校
  后备司令部 司 令:陈体端上将
  副司令:林国栋中将
  宪兵司令部 司 令:余连发中将
  副司令:沈世籍中将
  司令部:参谋长-何澎生少将 副参谋长-穆台生少将、陈良瀚少将、王伦辉上校
  政战部:主任-田元元少将 副主任-张和兴少将
  人事军务处:处长-吴应平上校
  二0二指挥部(台北市):指挥官-
  二一一营(驻守总统府):营长-曾令和中校
  二0三指挥部(台中市):指挥官-夏发印少将
  二0四指挥部(高雄市):指挥官-吴应平少将
  二0五指挥部(台北县):指挥官-蔡森豪少将
  国防大学 校 长:陈镇湘上将
  副校长:张铸勋中将
  教育长:杨天啸少将
  军事学院(桃园县龙潭乡):院长-张铸勋中将(兼)
  战争学部:主任-张铸勋中将(兼)
  陆军学部:主任-黄炳麟少将
  海军学部:主任-金丰乡中将
  空军学部:主任-师国强中将
  战略研究所:所长-王央城少将
  国防管理学院(台北县中和市):院长-姚 强少将 副院长-庄谦亮少将 教育长-杨承亮上校
  政战主任-赖振生上校
  中正理工学院(桃园县大溪镇):院长-宋大伟少将 副院长-陈煦少将 教育长-上校
  国防医学院(台北市内湖区):院长-王先震少将 副院长-孟庆梁 教育长-刘鸿文 政战主任-林明德
  三军总医院:院长-阎中原少将
  总统府 国安会 秘书长:康宁祥
  副秘书长:
  行政院国安局 局 长:薛石民
  副局长:胡镇球 黄 磊 罗恒武中将(兼兼科技中心主任)
 总统府侍?室:侍卫长-申伯之少将 副侍卫长-何雍坚少将
  外卫室:主任-许立孟少将
  驻美代表:黄光勋中将
  特勤中心:主任-丘春男中将
  训练中心:副主任-王述安少将
  特派员:王伟先中将
  三处:研究员-吴荣裕少将
  处长:温端邦少将、蒋遐龄少将、刘硕宗少将、彭仁冈少将、林泓甫少将
  行政院 海岸巡防署 署 长:王 郡
  海洋巡防总局:总局长-钟桐生中将 副总局长-林肇成少将
  勤务指挥中心:副主任-赵建烁少将
  北部地区巡防局:局长-王文镇 副局长-杨新义少将
  中部地区巡防局:局长-芮明福中将
  南部地区巡防局:局长-贺湘台 副局长-姜廷基少将
  东部地区巡防局:局长-张立达 副局长-张庆义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