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高权力机关首度声明 宣布将对韩国发起圣战

《咬文嚼字》公布2008年度10大语文差错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06news/society/s/20081231/u1a4079869.html

 

20081231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金鑫 选稿:王逾婷

 

  东方网1231日消息:上海《咬文嚼字》编辑部近日公布了200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九、财经新闻中容易出错的术语:“存款准备金率”和“存款准备金利率”混为一谈。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提现和资金清算,按照规定必须将吸收到的存款的一部分,作为“存款准备金”缴存到中央银行。前者是指提取准备金的比率,后者是指央行对准备金支付的利率。

 

  十、《红楼梦》研究中容易出错的术语是:索隐派。“索隐”是指钩沉索隐,探究故事背后的事实,和供检索用的“索引”是两回事。

 

今 日 看 点 : 2010-01-19 ▲◆★●■☆

 

洪博培专访:美中关系要着眼大局

http://www1.voanews.com/chinese/news/international/huntsman_interviewed_20100117-81918677.html

 

朝鲜最高权力机关首度声明 宣布将对韩国发起圣战

http://news.ifeng.com/mil/1/201001/0116_339_1513135.shtml

 

日方称若中国单方面开发东海油气田将采取对抗措施

http://news.ifeng.com/world/201001/0118_16_1514402.shtml

 

谷歌莫成美中政治博弈的棋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档案解密:中越两国反目成仇的真正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美军51页报告详析中国海军 关注未来十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小心啊,这次反腐是真的动真格了!

http://junshi.blog.china.com/201001/5734531.html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专访:美中关系要着眼大局
http://www1.voanews.com/chinese/news/international/huntsman_interviewed_20100117-81918677.html

记者: 张楠 | 北京 2010年 1月 17日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接受美国之音专访

“我们的希望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长,中国承担起更大的处理一些全球性事务的责任,并且以更大的能力和愿望,帮助世界动荡不安的地区。”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表示,尽管美中关系时不时会遇到挑战、出现紧张气氛,但是两国关系的好坏将取决于是否能着眼大局,使之不受影响。洪博培在奥巴马总统就职一周年前夕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奥巴马在过去一年里把美中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美中关系达到新高度*

洪博培大使在美国之音星期五的专访中说,奥巴马总统在任期第一年里使得美中关系顺利发展。

他说,总统采取了非常现实的策略,确定了两国共享的和共同的利益,从而把美中关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位美国外交官说,奥巴马在就任之初就认识到,美中关系,即便不是唯一最重要的,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洪博培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的是,在这种关系中,两国需要在全球性问题上而不只是在双边关系上进行合作。

他提到的全球性问题涉及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北韩、伊朗、武器扩散、核安全,以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等方面的合作。

*今年将考验两国关系*

至于2010年,洪博培说,两国关系现在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他说,在积累了许多良好意愿、改善了相互了解和对美中关系做出重要界定之后,两国关系在未来一年里将经受考验。

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表示,两国的分歧将继续存在。在部分意见相左的问题上,有些谈判将是相当艰难的。

他说,今年很可能出现分歧的领域包括美国对台军售、达赖喇嘛问题和继续进行的人权对话,以及我们在世界各地–不仅是在中国–所一贯倡导的某些美国价值观。

*不参与谷歌谈判,担忧黑客问题*

最近聚焦的话题是网络自由。关于搜索引擎巨头谷歌是否退出中国市场的问题,洪博培表示,美国政府将不参与谷歌和中国政府的谈判。不过,他同时强调,网络自由和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言论自由相关。

他还谈到中国黑客连年来侵袭美国政府电脑的问题。他说,“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这很令人不安。这个问题正在通过适当的途径来讨论。”

*注意力集中在大局上*

奥巴马去年11月在任期第一年访问了中国。中国媒体评论说,奥巴马跟以往几届总统不同,没有经历上任之初的磨合期,就直接使美国走入了对华关系的平稳发展阶段。

但是新年伊始就有中国学者表示,中美关系在2010年将出现三颗炸弹,那就是,美国对台湾出售武器案、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的可能性和两国的贸易摩擦。

洪博培大使认为,表达不同意见是关系成熟和健康的表现。他在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两国会继续就观点不尽相同的议题展开讨论,同时又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局上。

他说,美方今年的主要议题有伊朗、人权、包括人民币问题在内的经贸关系,以及北韩等问题。

他说,衡量美中关系要看双方能否把分歧搁置一边,并开诚布公地就事关重大的问题交换意见。

*希望中国承当更大的重任*

洪博培表示,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

他说:“我们的希望是,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的增长,中国承担起更大的处理一些全球性事务的责任,并且以更大的能力和愿望,帮助世界动荡不安的地区。”

*去年是美中关系积极的一年*

洪博培大使最后表示,过去的一年是美中两国互相了解对方的非常重要的,也是积极的一年。

他说,如果在过去一年里两国没有积累起大量的良好意愿,没有加深了解,没有确立方向,没有进行接触共同面对全球性挑战,那么今天美中关系还不知道会多么困难呢。▲

朝鲜最高权力机关首度声明 宣布将对韩国发起圣战
http://news.ifeng.com/mil/1/201001/0116_339_1513135.shtml

2010年01月16日 环球网15日消息 据韩联社报道,在韩国政府透露将针对朝鲜发生剧变的情况修订应对计划后,朝鲜方面今日通过国防委员会发言人声明予以强烈谴责,甚至提出要发起“圣战”。

报道称,自朝鲜国防委员会1998年成为最高权力机关之后,朝方以国防委或国防委发言人名义发表声明还是首次。15日,朝方以国防委员会发言人的名义发表声明称,最近韩国政府预备朝鲜发生剧变,制定了所谓《非常统治计划–复兴》。该计划是韩方企图颠覆朝鲜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共和国体制颠覆计划。

国防委发言人还称:“南朝鲜当局为打击我革命最高领导班子和社会主义制度,制定挑衅计划,并在付诸实践。在这种局势下,我们将开始全面的报复圣战,炸飞主导该计划,并在背后撑腰的南朝鲜当局的根据地。”

声明还表示:“南朝鲜当局若不为其反共和国罪行真诚道歉,将在有关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所有对话和协商中排除在外。”▲

日方称若中国单方面开发东海油气田将采取对抗措施
http://news.ifeng.com/world/201001/0118_16_1514402.shtml

2010年01月18日 环球网  据1月18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据日本媒体报道,围绕东海油气田开发问题,日方在17日的东京中日外长会议上出言不逊,声称如果中国决定在“春晓”油气田开展生产活动,日方将采取“必要措施”。中国专家认为,日本政府要采取“必要措施”既不明智也不可行。“春晓”等油气田都在中国大陆架上,对其开发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中方不会受日方的任何牵制和威胁。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17日上午在东京与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举行会谈。冈田克也表示,如果中国决定在“白桦”(中方称为“春晓”)油气田开展生产活动,日本政府将认定这是违反两国已经达成的共同开发协议。报道称,日本外相的言论暗示日本也可能对东海油气田海域进行单独开发。但这种说法当即遭到中方的强烈反驳。共同社援引杨洁篪的话说,“这是中国无法接受的”。

日本时事通信社称,冈田克也在会谈中表示日中有关签订共同开发东海油气田协议的谈判没有任何进展。对此,“杨洁篪外长表示仍将继续维持目前的非正式工作磋商,没有做出妥协”。▲(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蒋 丰 本报记者 刘 扬)

谷歌莫成美中政治博弈的棋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1月12日,全球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扬言”,正在考虑完全撤出中国。

  中评社香港2010-1月18日电/美国《侨报》1月16日载文《谷歌
莫成美中政治博弈的棋子》,文章说,从李开复离开谷歌中国,以及其它发生在谷歌中国的情况看,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和做法都值得商榷,就像任何外国公司进驻中国市场都会遇到不同问题或某些限制,应该设法沟通解决,并且需要懂中国事务的行家负责处理。而此番谷歌简单地希望把中国政府逼到墙角上,其实也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上。谷歌如今以一种西方式的直率,或者西方式的傲慢,来处理与中国的矛盾,并不明智。在这种博弈中,没有赢家。摘要如下:

  撤离中国?!1月12日,全球互联网巨头谷歌(Google)投下“重磅炸弹”——“不愿继续按照中国政府的要求对谷歌中国的搜索结果进行审查”,更“扬言”正在考虑完全撤出中国。

  如果说谷歌通过一位高管在其官方博客上透露的这一想法,尚将事件局限在商业范畴,那么包括希拉里国务卿在内的美国政要表达的“严重关切和质疑”,则难免让人产生“过度联想”。该事件已引起全球热议,从业界到政界,从东方到西方,乃至媒体舆论与普通网民,无不试图解开谷歌此举背后所谓的“经济”、“政治”甚至“价值观”的种种原因。

  谷歌自2005年进入中国以来一直“水土不服”:被曝搜索结果“赞助商链接”中存在大量虚假广告;被举报网站存在大量淫秽色情和低俗链接;CEO李开复在一场大病后选择了离职;数字图书馆被曝盗版中国图书8万多种,遭中国文着协和中国作家一顿狂轰猛打……而其在华市场份额始终不及其竞争对手百度(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谷歌在中国的首选市场下降至12.7%,不到百度的六分之一),则更让这位全球搜索引擎“老大”尴尬。

  应该说,面临如此困境的谷歌有理由选择离开中国——尽管这是个“愚蠢的决定”,可能等于放弃半个未来世界(微软中国公司前总裁唐骏语)。

只是,谷歌并没有“灰溜溜”地以失败者的姿态离开,而是以“维护正义”的英雄姿态挑战中国当局,声称其“经常面临不同程度的网络袭击”,同时“对同意审查部分搜索结果感到不舒服”。

  在事件中,美国政府的反应不同寻常,希拉里不但力挺谷歌,向中国喊话,还准备在下周二就“互联网自由在21世纪的核心地位”发表演讲,并宣布一项科技政策,帮助其他国家民众可以看到被过滤的互联网信息。

  因为有了政界的介入,这起商业事件变得不再单纯。尽管奥巴马总统上任之后,努力以一种新的姿态来适应中国在全球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表示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的崛起。但是,意识形态的差异仍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干扰着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近来,由于贸易争端、气候谈判和对台军售等问题,中美之间不时发生摩擦,希拉里甚至在11日表示“中美关系今年可能不愉快”。此次事件更让西方媒体认为中美关系的“不愉快”有升级之势。有人从谷歌首席执行官 (CEO)施密特与奥巴马总统的“亲密关系”分析,谷歌的强硬是因为有了美国政府的撑腰;而美国之所以力挺谷歌,是要以此为筹码换取美国在中国的其它利益。

  在谷歌与华盛顿看来,世界上最大搜索引擎“被迫离开”,可能会让中国形象受损,受到国际社会抨击,因此可以借机向中国施压。但事实上,在关乎国家利益问题上,只有坚守底线才是真正保持一个大国的形象。家有家规,国有国法,作为开设于中国大陆的谷歌中国,理应接受大陆法律法规的约束。即使在美国,互联网上也并非绝对自由,也有对恐怖、暴力、儿童色情等内容的严格管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4日就此问题表示,中国法律禁止任何形式的黑客攻击行为,有关互联网管理措施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她同时强调,中国欢迎国际互联网企业在中国依法开展业务。中国的互联网是开放的,中国政府鼓励互联网的发展,也努力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毫无疑问,谷歌离开中国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的,且不说谷歌自己损失了一个收入年增长率达100%的巨大市场与极富发展前景的战略要地,中国网民少了一个搜索的选择,甚至于最该高兴的竞争对手百度,也并不希望看到谷歌以今天的方式退出中国。百度掌门人李彦宏表示,与优秀选手同场竞技是一件幸事,缺少高手的中国互联网,大概只能算是一个“国域网”。同样,对外开放之路走了30年的中国,也不希望谷歌这样的企业离开中国。

  因此,正如此间人士指出的,从李开复离开谷歌中国,以及其它发生在谷歌中国的情况看,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商业模式和做法都值得商榷,就像任何外国公司进驻中国市场都会遇到不同问题或某些限制,应该设法沟通解决,并且需要懂中国事务的行家负责处理。而此番谷歌简单地希望把中国政府逼到墙角上,其实也把自己逼到了墙角上。谷歌如今以一种西方式的直率,或者西方式的傲慢,来处理与中国的矛盾,并不明智。在这种博弈中,没有赢家。因此,谷歌应该坐下来,找出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在过去谷歌与中国的许多矛盾,都是以这样的方式解决的,今天,希望也同样能以一种没有李开复的李开复方式,找到解决之道。

  如果将其进一步政治化,成为美国向中国讨价还价的“博弈棋子”,抑或是美国探寻中国底线的“政治气球”,那更不是谷歌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应该做的,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而政治人物希望借此事获取政治利益,那更不足取。▲

档案解密:中越两国反目成仇的真正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1-17:中越美苏四国的越战档案披露,当年中越秘密商定,若美地面部队越过十七度线,中国将出动陆军迎战。美国获知后不敢将战事升级。越南脚踏中苏两船取利,埋下中越反目祸根。

  从六十年代一直延续到七十年代中期的越南战争,主战场在越南本土,却将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支那国家都卷了进去,而中、美、苏这三个大国也都在这场战争中恩怨交缠,敌我友互相分化组合。更有甚者,中越原是“同志加兄弟”的盟友,后来也一度变为兵戎相见的仇人。越战使越南南北方军民丧生约二百万人,上百万人投奔怒海,流亡他乡;美国军队死亡五万八千人、受伤三十余万人。

  越战结束后,有关秘密档案相继揭开,世人对这一历史悲剧渐渐有了新认识。六十年代中期,美国政府派遣大军赴越南参战,以为不这样做,就不能挡住“赤潮”,整个中南半岛,甚至整个亚洲,都会成为共产党的天下。然而,当时的美国总统没想到,这场战争以南北越统一告终后,亚洲不但没有“全面赤化”,反而出现了北京出动数十万军队教训越南的戏剧性变化。中越这一仗标志着冷战思维破产,新世纪国际政治告别了两大阵营平分秋色的局面。

  中越两个亚洲共产大国为什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